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影响致龋菌在唾液获得性膜粘附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肖悦 刘天佳 +1 位作者 詹玲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 :研究茶多酚对致龋菌在唾液获得性膜粘附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茶多酚的防龋机制。方法 :采用唾液包被羟磷灰石 (S HA)形成实验性膜的体外模式 ,以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作为主要致龋菌 ,用茶多酚分别处理S HA和细菌 ,观察细菌在S H... 目的 :研究茶多酚对致龋菌在唾液获得性膜粘附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茶多酚的防龋机制。方法 :采用唾液包被羟磷灰石 (S HA)形成实验性膜的体外模式 ,以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作为主要致龋菌 ,用茶多酚分别处理S HA和细菌 ,观察细菌在S HA粘附的情况。结果 :两组实验中 ,茶多酚溶液浓度为 1~ 4mg/ml时都能显著抑制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在S HA上的粘附 ,且抑制作用随茶多酚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结论 :茶多酚能有效抑制主要致龋菌对唾液获得性膜的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致龋菌 唾液获得性膜 粘附 龋齿
下载PDF
茶多酚影响致龋菌在胶原粘附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肖悦 刘天佳 +1 位作者 詹玲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 :研究茶多酚对致龋菌在胶原粘附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茶多酚的防龋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溶液包被羟磷灰石 (C HA)形成实验性膜的体外模式 ,以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乳杆菌作为主要致龋菌 ,用茶多酚分别处理C HA和细菌 ,观察细菌在... 目的 :研究茶多酚对致龋菌在胶原粘附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茶多酚的防龋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溶液包被羟磷灰石 (C HA)形成实验性膜的体外模式 ,以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乳杆菌作为主要致龋菌 ,用茶多酚分别处理C HA和细菌 ,观察细菌在C HA粘附的情况。结果 :在两组实验中 ,1~ 4mg/ml的茶多酚溶液都能显著抑制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乳杆菌在C HA上的粘附 ,且抑制作用随茶多酚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结论 :茶多酚能有效抑制主要致龋菌对胶原的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致龋菌 胶原 粘附 龋齿
下载PDF
我军现役人员龋病抽样调查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刚 唐荣银 +4 位作者 王成龙 李洁 王志良 关素敏 杭大磊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79-282,共4页
为了了解龋病在我军人员中的分布特性,预测发展与流行的趋势,以及影响其分布的军事环境因素,在“八五期间”进行了全军口腔健康抽样调查与流行病学研究项目,此项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1],确... 为了了解龋病在我军人员中的分布特性,预测发展与流行的趋势,以及影响其分布的军事环境因素,在“八五期间”进行了全军口腔健康抽样调查与流行病学研究项目,此项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1],确定全军口腔健康调查监测点42个,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流行病学 军人 抽样调查
下载PDF
九节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潘慧敏 姜保平 +2 位作者 肖伟 许利嘉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7期614-619,共6页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和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我国别样茶之一的九节茶进行总结和探讨,较全面的阐述九节茶的应用历史和现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九节茶在我国民间应用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泛。现代化学研究表明九节茶主...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和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我国别样茶之一的九节茶进行总结和探讨,较全面的阐述九节茶的应用历史和现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九节茶在我国民间应用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泛。现代化学研究表明九节茶主要含有倍半萜,黄酮,香豆素等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抑制流感病毒、保肝及抑制血小板减少等多种生物活性,毒理学研究表明九节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九节茶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价值,对九节茶进行研究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节茶 别样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中国绿茶抗龋物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挺立 迟永利 +1 位作者 秦勇 吕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7期22-23,共2页
通过对中国绿茶多酚的提取,经对口腔致龋代表菌的抑菌试验、抗附着试验、葡萄基转移酶活性抑制试验及动物骨髓细胞微核实验等,证明茶多酚浓度为1.25%时,可完全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茶多酚浓度为0.025%~0.1%时,可减少变链菌的附着... 通过对中国绿茶多酚的提取,经对口腔致龋代表菌的抑菌试验、抗附着试验、葡萄基转移酶活性抑制试验及动物骨髓细胞微核实验等,证明茶多酚浓度为1.25%时,可完全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茶多酚浓度为0.025%~0.1%时,可减少变链菌的附着并有明显抑制变链菌葡萄基转移酶的活性。经微核实验表明茶多酚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和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龋病 绿茶 抗龋物质
下载PDF
氯化镧对人牙釉质人工龋的影响──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小平 刘蜀凡 沈子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3-5,共3页
借助体外人工龋方法从形态和内部结构变化上探讨了氯化镧(La3+)对人牙釉质龋的影响。磨片光镜下显示La3+预处理阻抑龋病发展的作用不如氟化钠(F-),但La3+与F-先后预处理能明显减轻龋损程度。扫描电镜观察发现La... 借助体外人工龋方法从形态和内部结构变化上探讨了氯化镧(La3+)对人牙釉质龋的影响。磨片光镜下显示La3+预处理阻抑龋病发展的作用不如氟化钠(F-),但La3+与F-先后预处理能明显减轻龋损程度。扫描电镜观察发现La3+及F-预处理均能在牙面形成覆盖物,但以La3+与F-先后预处理产生的覆盖物较致密且与牙面结合较紧密。电子探针分析显示La3+处理后釉质表层内钙(Ca2+)含量明显减少,而La3+显著增加,表明La3+能与Ca2+发生离子交换反应而进入釉质。这种牙面覆盖物的形成及La3+-Ca2+交换反应可能是La3+预处理能防龋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镧 人工龋 釉质 龋齿 预防
下载PDF
镧、铈对变形链球菌的直接抑菌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晖 吴求亮 陈小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07-307,312,共2页
用氟化钠作对照,观察氯化镧、硝酸铈对变形链球菌的直接抑菌作用。采用琼脂稀释法(2 % 氯化镧、2 %硝酸铈和2 % 氟化钠对倍稀释10 个浓度梯度) 和液体法。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镧、硝酸铈对变形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 ... 用氟化钠作对照,观察氯化镧、硝酸铈对变形链球菌的直接抑菌作用。采用琼脂稀释法(2 % 氯化镧、2 %硝酸铈和2 % 氟化钠对倍稀释10 个浓度梯度) 和液体法。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镧、硝酸铈对变形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 % 0.25 % ,与对照组氟化钠的抑菌浓度相同,故认为氯化镧对变形球菌有一定的直接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抑菌 龋病 预防
下载PDF
氟化食盐预防第一恒磨牙龋的追踪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樊明文 台保军 +4 位作者 凌均启 张漫 周明 袁冰垠 许仙枝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4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对食用氟化食盐2至3年后停用1至4年儿童的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表明:应用氟盐组儿童在停用氟盐2年内其息龋率、龋均、龋面均比相应对照组低,而停用氟盐3年后其防龋效果仍能着到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全... 本文对食用氟化食盐2至3年后停用1至4年儿童的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表明:应用氟盐组儿童在停用氟盐2年内其息龋率、龋均、龋面均比相应对照组低,而停用氟盐3年后其防龋效果仍能着到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全体受试者均未出现氟牙症。提示停用氟化食盐2年后应增加其他防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食盐 第一恒磨牙 龋病 预防
下载PDF
脉冲Nd∶YAG激光加氟化钠液对牙釉质、牙本质抗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莉 刘鲁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 探讨脉冲Nd∶YAG激光 +氟化钠液对牙釉质、牙本质抗酸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 40个人牙的牙釉质、牙本质标本分成 :激光 +氟化钠组、激光组、氟化钠组、空白组 (不处理 )进行处理。再将所有标本用 0 1mol/L乳酸人工脱矿液 (pH 4 5 ... 目的 探讨脉冲Nd∶YAG激光 +氟化钠液对牙釉质、牙本质抗酸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 40个人牙的牙釉质、牙本质标本分成 :激光 +氟化钠组、激光组、氟化钠组、空白组 (不处理 )进行处理。再将所有标本用 0 1mol/L乳酸人工脱矿液 (pH 4 5 ) 3 7℃脱矿 48h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脱矿液内Ca2 + 溶出量。结果 在牙釉质和牙本质标本中 ,激光 +氟化钠组Ca2 + 溶出量 (× 10 -6g)均值最低 ( 62 0 5 5± 5 879,13 7 4 74± 4 4 44 ) ,其次是氟化钠组 ( 84 0 5 3± 10 4 2 2 ,15 3 816±4 0 97)、激光组 ( 87 82 4± 13 948,15 8 2 15± 3 5 83 ) ,空白组Ca2 + 溶出量均值最高 ( 14 3 760± 5 4 43 ,182 72 6± 16 115 ) ;激光 +氟化钠组、氟化钠组、激光组与空白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激光 +氟化钠组与氟化钠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与激光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脉冲Nd∶YAG激光加氟化钠联合作用能有效地阻止离体人牙牙釉质、牙本质在酸性脱矿液中脱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预防 抗酸性 ND:YAG激光 牙釉质 牙本质 分光光度计
下载PDF
F-La法预防乳牙龋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富生 樊淑梅 +2 位作者 蔡伟英 方军 李锐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F-La法 乳牙 龋病 预防
下载PDF
氟化钠对5种常见龈下细菌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伟 章锦才 +1 位作者 肖晓蓉 张蕴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5-107,共3页
采用试管二倍液体稀释法,测定氟化钠在体外厌氧环境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型普氏菌、血链球菌和亲缘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比较氟化钠对上述细菌的抗菌作用。结果显示:氟化钠对各实验细菌都有抑制作用,... 采用试管二倍液体稀释法,测定氟化钠在体外厌氧环境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型普氏菌、血链球菌和亲缘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比较氟化钠对上述细菌的抗菌作用。结果显示:氟化钠对各实验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牙周主要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型普氏菌和龋相关菌亲缘链球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MIC值为128~1024μg/ml,而对牙周有益菌血链球菌则需高浓度才有抑制作用,MIC值为2048~409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龋齿 预防 抑菌作用
下载PDF
牙菌斑生态防治新概念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学东 胡涛 李继遥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1997年第6期323-327,共5页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牙菌斑微生态平衡的建立、维持以及对人体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重点介绍了牙菌斑微生态平衡和失调在龋病、牙周病中的作用和意义,即生态菌斑假说;阐述了菌斑疾病的生态防治原则、途径及方法,对菌斑疾病的综合防治研...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牙菌斑微生态平衡的建立、维持以及对人体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重点介绍了牙菌斑微生态平衡和失调在龋病、牙周病中的作用和意义,即生态菌斑假说;阐述了菌斑疾病的生态防治原则、途径及方法,对菌斑疾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 微生态平衡 生态防治 龋病 预防
下载PDF
两种牙面干燥法对窝沟封闭剂脱落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呼春 胡德渝 +1 位作者 李少敏 刘大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94,共4页
比较了使用压缩空气与使用洗耳球热空气干燥牙面对封闭剂脱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空气干燥牙面较洗耳球热空气干燥牙面,封闭剂完全脱落率低;上颌磨牙远中腭沟、近中沟,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下颌磨牙面差异无显... 比较了使用压缩空气与使用洗耳球热空气干燥牙面对封闭剂脱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空气干燥牙面较洗耳球热空气干燥牙面,封闭剂完全脱落率低;上颌磨牙远中腭沟、近中沟,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下颌磨牙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使用压缩空气干燥牙面有利于封闭剂的保留,特别对于不易操作的上颌磨牙影响更加明显,而对于能直视、易操作的下颌磨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沟封闭 干燥 脱落率 龋齿
下载PDF
一年级小学生龋齿及饮用饮料情况调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秀华 续美如 苑沛青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40-441,共2页
选取北京某小学一年级全部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该人群的患龋情况及饮用饮料情况。该样本的患龋率为88.1%,龋均为5.58;最喜欢喝碳酸饮料的学生占60.8%,在夏季有7.6%的儿童每天只喝饮料,几乎不喝水,26%的儿童以喝饮料为... 选取北京某小学一年级全部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该人群的患龋情况及饮用饮料情况。该样本的患龋率为88.1%,龋均为5.58;最喜欢喝碳酸饮料的学生占60.8%,在夏季有7.6%的儿童每天只喝饮料,几乎不喝水,26%的儿童以喝饮料为主。分组比较结果发现dmft(龋失补牙数)>8组儿童饮用饮料程度高于dmft4组儿童,但两组构成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饮料 小学生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不同有机酸对釉质脱矿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鲁川 岳松龄 +1 位作者 蒋和田 吕太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3-104,113,共3页
采用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测试并对比分析甲酸、乙酸、丙酸、乳酸和混合酸对牛牙釉质的脱矿率。结果表明:不同酸的脱矿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脱矿率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微电极具有检测快速、方便、敏感、准确的优点。提示细... 采用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测试并对比分析甲酸、乙酸、丙酸、乳酸和混合酸对牛牙釉质的脱矿率。结果表明:不同酸的脱矿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脱矿率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微电极具有检测快速、方便、敏感、准确的优点。提示细菌产酸类型的不同与其致龋力有关;矿物饱和度对脱矿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牙釉质 龋齿 脱矿率
下载PDF
当前相关医务人员对奶瓶性龋的认识 被引量:3
16
作者 文玲英 杨富生 果树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当前相关医务人员对奶瓶性龋的认识文玲英杨富生果树林(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奶瓶性龋(nursingbotlecaries,NBC)是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龋齿。由于它与哺育习惯和食物成分密切相... 当前相关医务人员对奶瓶性龋的认识文玲英杨富生果树林(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奶瓶性龋(nursingbotlecaries,NBC)是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龋齿。由于它与哺育习惯和食物成分密切相关,使之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亟须加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奶瓶性 婴幼儿 流行病学 预防
下载PDF
龋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锦华 张永平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6,共3页
本文对宁夏吴忠市金积地区7~17岁农村中小学生进行了龋病危险因索的调查,用1:1配对得到190对龋病病例一对照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26个指标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龋病发病有显著作用的因子依次为:口... 本文对宁夏吴忠市金积地区7~17岁农村中小学生进行了龋病危险因索的调查,用1:1配对得到190对龋病病例一对照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26个指标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龋病发病有显著作用的因子依次为:口腔卫生、咀嚼习惯、饮茶、睡前吃物、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对照 多因素分析 龋齿
下载PDF
颞颌关节紊乱症与龋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开元 邹锦清 +2 位作者 史宗道 易新竹 罗宗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8-299,共2页
颞颌关节紊乱症与龋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罗开元,邹锦清,史宗道,易新竹,罗宗赉龋病是否是额颌关节紊乱症的危险因素,如果是危险因素,其病因学联系的强度如何?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国内文献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群中龋... 颞颌关节紊乱症与龋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罗开元,邹锦清,史宗道,易新竹,罗宗赉龋病是否是额颌关节紊乱症的危险因素,如果是危险因素,其病因学联系的强度如何?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国内文献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群中龋病与颗颌关节紊乱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 龋齿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茶叶防龋研究──茶水的氟离子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勤 高京 +4 位作者 程绰约 杜宝山 戚慧心 杨爱农 乐嗣勋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71-272,共2页
收集了38种茶叶,以不同方法制成1%茶水,采用F-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其中的F-,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它离子成分,观察和分析影响茶水中游离氟含量的各种因素。结果发现,不同地区的自来水、同一地区自来水煮沸前后和去离子水中... 收集了38种茶叶,以不同方法制成1%茶水,采用F-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其中的F-,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它离子成分,观察和分析影响茶水中游离氟含量的各种因素。结果发现,不同地区的自来水、同一地区自来水煮沸前后和去离子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有很大差异,其中以煮沸的去离子水泡茶对茶水中F-含量干扰最小,可能是保持茶水中F-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电极 等离子发射光谱 龋齿 防治
下载PDF
958例老年人根面龋普查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志军 沈群 柏宁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0年第6期323-323,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治疗 根面龋 流行病学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