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艾森克人格特质分析
1
作者 林小洁 周以欣 +6 位作者 马化兵 曾启新 牙祖科 梅国城 苏娟秀 陈智佳 陶人川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140-1145,共6页
目的: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疾病状态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34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 目的: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疾病状态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34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E-OLP)、46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NE-OLP)及5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测评,结合患者疾病状态,分析OLP疾病状况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及人格某些特质的相关关系。结果:E-OLP组焦虑阳性率(47.06%)、抑郁阳性率(52.94%),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OLP患者焦虑、抑郁阳性与否均与半定量网纹—糜烂—溃疡(REU)评分(OR=1.809,95%CI:1.072~3.054;OR=1.663,95%CI:1.068~2.589)、N维度评分(OR=1.233,95%CI:1.086~1.400;OR=1.211,95%CI:1.068~1.374)有关(均P<0.05)。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AS、SDS分值均与病程、N维度评分有关(均P<0.05)。OLP患者的多血质构成比小于健康对照组(P=0.009)。结论: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OLP患者情绪不稳定,具有较为内向的人格特征。随着REU评分及艾森克神经质分数的增加,OLP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尤其是糜烂型OL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抑郁 焦虑 人格特质
下载PDF
产黑普氏菌刺激原代人口腔角质细胞的时间序列基因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如如 郑章龙 +2 位作者 徐盼 郭艺婷 何园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640-647,共8页
目的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研究产黑普氏菌(Prevotella melaninogenica,Pm)刺激原代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primary human oral keratinocytes,pHOKs)后基因表达的时间趋势,以探究Pm与pHOKs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HOK... 目的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研究产黑普氏菌(Prevotella melaninogenica,Pm)刺激原代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primary human oral keratinocytes,pHOKs)后基因表达的时间趋势,以探究Pm与pHOKs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HOKs分别与Pm共培养4、24 h后的高通量测序结果,使用Mfuzz聚类算法将具有相似时间表达模式的基因划分聚类,并进行GO、KEGG以及STRING网络分析,进一步利用Cytoscape软件取交集得到枢纽基因(Hub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ub基因的表达。结果Pm刺激pHOKs 4、24 h分别有1456个和138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Mfuzz将其划分为3个聚类,其中簇1基因随时间延长其表达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参与上皮细胞分化和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等生物学过程;簇2基因随时间延长其表达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参与细菌感染、视黄醇代谢等过程;簇3基因表达在刺激前期上调、后期下调,主要参与细胞因子相关信号通路等过程。在PPI网络中筛选出簇1 Hub基因为VEGFA、GDNF;簇2中的Hub基因为PTGS2、ICAM1等;簇3中的Hub基因为IL-6、CCL2等。RT-qPCR检测结果显示,VEGFA、PTGS2、IFIT1、IRF1与测序数据中随着时间延长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本研究对Pm刺激pHOKs过程中相关生物学分子的动态模式进行了深度挖掘,发现与视黄醇代谢相关的基因以及负调控EMT的基因在OLP中异常表达,Pm入侵上皮细胞后可能通过一些适应性机制逃避免疫监视,该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探究Pm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致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黑普氏菌 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 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5-羟色胺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谦 张冬青 +2 位作者 张松蔚 詹渊博 穆森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53-358,共6页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黏膜病,已有文献表明精神因素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同时,OLP又是一种免疫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怀疑精神因素可能通过某些因子作用于局部免疫,引起免疫失调,从而在OL...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黏膜病,已有文献表明精神因素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同时,OLP又是一种免疫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怀疑精神因素可能通过某些因子作用于局部免疫,引起免疫失调,从而在OLP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可作为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双边接触的介质。5-HT可能通过与多种受体结合,激活不同信号通路,对情绪调节以及免疫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等过程均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5-HT可能参与OLP的发生、发展过程。该文针对5-HT及其受体的功能、它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特异性表达以及在OLP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口腔扁平苔藓 精神因素 免疫因素
下载PDF
初级纤毛在口腔黏膜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王欣宇 孙瑶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584-591,共8页
目的探究初级纤毛的增龄性变化与口腔黏膜创伤愈合的相关性。方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鼠颊侧口腔黏膜构建创伤模型,分别在创伤后1、3、5 d收样。通过HE染色观察愈合过程,MASSON染色观察组织重塑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再上皮化过程,并通过... 目的探究初级纤毛的增龄性变化与口腔黏膜创伤愈合的相关性。方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鼠颊侧口腔黏膜构建创伤模型,分别在创伤后1、3、5 d收样。通过HE染色观察愈合过程,MASSON染色观察组织重塑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再上皮化过程,并通过EdU标记观察创伤愈合过程中细胞增殖水平的差异。通过构建口腔黏膜上皮初级纤毛关键分子Ift140条件性敲除小鼠,观察敲除组与对照组小鼠口腔黏膜创伤愈合速度的差异。结果老年小鼠颊侧口腔黏膜上皮自我更新能力下降,初级纤毛出现率降低;创伤后黏膜愈合延迟,角质形成细胞增殖速率降低,向伤口床迁移速度减慢。在口腔黏膜上皮K14阳性细胞中条件性敲除Ift140干预初级纤毛形成后,创伤愈合过程延迟。结论小鼠口腔黏膜上皮初级纤毛的增龄性变化延缓口腔黏膜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创伤愈合 再上皮化 初级纤毛 衰老
下载PDF
牙科材料相关过敏性接触性口炎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明钰 郑先辉 徐艺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牙科材料相关过敏性接触性口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2月接诊的67例牙科材料相关过敏性接触性口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牙科材料相关过敏性接触性口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不同牙科材料分为金属... 目的:探讨牙科材料相关过敏性接触性口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2月接诊的67例牙科材料相关过敏性接触性口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牙科材料相关过敏性接触性口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不同牙科材料分为金属材料组(n=35)和树脂材料组(n=32),对比两组间患者症状、体征、斑贴试验阳性率和预后情况。结果:本组牙科材料相关过敏性接触性口炎患者中女性占64.2%,中位年龄51.0(34~76)岁,主观症状为口腔烧灼感(74.6%)、疼痛(70.1%)、干燥(40.3%),客观体征为口腔黏膜苔藓样病变占52.2%、糜烂和红斑样改变分别占29.9%和17.9%,斑贴试验阳性率为53.7%。金属材料组和树脂材料组分别占52.2%和47.8%。金属材料组患者主诉为口腔灼热感的比例及斑贴试验阳性率均比树脂材料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表现为苔藓样病变及在拆除原有牙科材料后痊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材料相关过敏性接触性口炎临床相对少见,诊断上应结合牙科材料植入史、症状体征和斑贴试验结果,治疗上通常需要拆除致病牙科材料以消除致敏原。不同牙科材料相关过敏性接触性口炎的临床特征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接触性口炎 牙科材料 斑贴试验 金属 丙烯酸 合成树脂 致敏原
下载PDF
光生物调节疗法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敬儒 李凤丹 江银华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34-1139,共6页
光生物调节疗法(photobiomodulation therapy,PBMT)是一种利用光子能量影响生物代谢的治疗方法。其作为一种无创性非药物治疗手段,具有缓解疼痛,控制炎症及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近年来,PBMT在口腔疾病方面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加。放射性口... 光生物调节疗法(photobiomodulation therapy,PBMT)是一种利用光子能量影响生物代谢的治疗方法。其作为一种无创性非药物治疗手段,具有缓解疼痛,控制炎症及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近年来,PBMT在口腔疾病方面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RTOM)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80%~100%。RTOM临床表现主要为口腔灼痛、溃疡,损伤达黏膜下层引起剧烈疼痛,影响患者饮水进食。11%的患者因不能耐受RTOM而中断放疗。有相关临床试验报道PBMT对缓解RTOM疼痛,促进组织愈合具有一定的疗效。该文就PBMT在RTOM治疗中作用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物调节疗法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机制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利多卡因辅助氧疗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涛 赵永兴 +2 位作者 林建能 周国平 陈秀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654-4656,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利多卡因辅助氧疗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氧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利多卡因凝胶2 g,涂抹覆盖...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利多卡因辅助氧疗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氧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利多卡因凝胶2 g,涂抹覆盖溃疡黏膜表面,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10 ml,口含5 min后服下,30 min内禁食禁漱口,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时间、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利多卡因辅助氧疗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加快溃疡愈合进程,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利多卡因 氧疗 复发性口腔溃疡 免疫功能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曲安奈德联合泼尼松龙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郑惠兮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3期77-80,共4页
目的:探究曲安奈德联合泼尼松龙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79例。单药治疗组采用泼尼松龙混合利多卡因治疗,联... 目的:探究曲安奈德联合泼尼松龙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79例。单药治疗组采用泼尼松龙混合利多卡因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在单药治疗组的基础上联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口腔黏膜病损面积、张口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口腔黏膜病损面积为(7.46±2.19)cm^(2),显著小于单药治疗组的(10.69±2.38)cm^(2);联合治疗组的张口度为(2.95±1.02)cm,显著大于单药治疗组的(2.58±1.14)cm(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分别为(9.13±2.34)μg/L、(7.65±3.19)pg/mL,均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的(18.09±4.51)μg/L、(16.69±5.23)pg/mL(P<0.05)。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7%,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的83.54%(P<0.05)。治疗期间,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代谢紊乱、真菌感染、局部黏膜萎缩)发生率为11.39%,略高于单药治疗组的8.86%,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采用曲安奈德联合泼尼松龙治疗可显著减小口腔黏膜病损面积,增加张口度,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泼尼松龙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不良反应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雅菁 王翔 +3 位作者 王文梅 白杨 段宁 蒋红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8-781,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改变。方法:收集口腔扁平苔藓(普通型)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中CD4+CD25+T细胞、CD4+CD25highT细胞、CD4+Foxp3+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的改...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改变。方法:收集口腔扁平苔藓(普通型)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中CD4+CD25+T细胞、CD4+CD25highT细胞、CD4+Foxp3+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的改变。结果:OLP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细胞、CD4+Foxp3+T细胞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4+CD25highT细胞与CD4+Foxp3+T细胞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349,P<0.05),CD4+CD25+Foxp3+T细胞与CD4+Foxp3+T细胞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802,P<0.01)。结论:OLP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调节性T细胞 流式细胞术 反抑制 T细胞抵抗
下载PDF
Vitapex根充糊剂的封闭性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杨萍 耿发云 +4 位作者 彭勇 罗梅芬 徐玲 周利文 舒香云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评价Vitapex糊剂作为根管充填糊剂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 采用离体牙实验 ,通过微渗漏研究根充后染液从根尖渗入的长度 ,并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对比。结果 单尖或侧压法充填的Vitapex组染液渗漏长度均显著小于氧化锌丁香油糊... 目的 评价Vitapex糊剂作为根管充填糊剂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 采用离体牙实验 ,通过微渗漏研究根充后染液从根尖渗入的长度 ,并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对比。结果 单尖或侧压法充填的Vitapex组染液渗漏长度均显著小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 (P <0 .0 1) ,而侧压充填法的染液渗漏长度明显小于单尖充填法 (P <0 .0 5 )。结论 Vitapex作为根管充填糊剂时 ,无论采用单尖法或侧压法其根尖封闭性都显著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PEX糊剂 根管充填 封闭性
下载PDF
已酮可可碱与沙立度胺联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姜军松 陈建中 +3 位作者 杨志刚 马景虎 范学东 吕兴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为确定已酮可可碱与沙立度胺联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盲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已酮可可碱 ( PTX)与沙立度胺 ( TL D)联合治疗的复发性口疮 ( RAU)患者 ,每日口服 PTX40 0 mg TL D10 0 mg,疗程 4周 ,疗程... 目的 :为确定已酮可可碱与沙立度胺联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盲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已酮可可碱 ( PTX)与沙立度胺 ( TL D)联合治疗的复发性口疮 ( RAU)患者 ,每日口服 PTX40 0 mg TL D10 0 mg,疗程 4周 ,疗程中临床评估溃疡状况及药物副作用各 3次 ,随访 12个月。结果 :联合治疗组 6 7%的患者取得完全缓解 ,疼痛明显改善 ,进食能力加强 ;而对照组只有 6 %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 P<0 .0 1)。联合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为嗜睡和皮疹。结论 :PTX与 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酮可可碱 沙立度胺 复发性口疮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华锋 董震 +1 位作者 徐辉 朱道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对口腔扁平苔藓 (OLP)患者外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 46名OLP患者 ,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 8周 ( 3次 /d ,每次 10粒 ) ,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 ,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 ,同时观察治疗结果。结...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对口腔扁平苔藓 (OLP)患者外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 46名OLP患者 ,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 8周 ( 3次 /d ,每次 10粒 ) ,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 ,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 ,同时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经复方丹参滴丸 8周治疗后 ,在 46例OLP患者中 ,显效 5例、有效 33例、无效 8例 ,有效率约 83% ,同时 ,患者的全血粘度 (含高切与低切 )、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血沉等 7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而红细胞压积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改善OLP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况 ,对该病有一定的疗效 ,且不良反应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复方丹参滴丸 丹参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罗亮 王冬平 +1 位作者 蔡扬 张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3-746,共4页
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探讨Th1/Th2平衡在OLP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51例OLP患者(网纹型23例,充血糜烂型28... 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探讨Th1/Th2平衡在OLP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51例OLP患者(网纹型23例,充血糜烂型28例)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OLP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1OLP患者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的IL-6与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及Th2型细胞因子IL-4表达水平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h2型细胞因子IL-6的表达水平与OLP临床类型、临床体征、临床症状均成正相关,IL-10的表达水平与OLP临床类型、临床体征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0.285~0.364;P〈0.05)。结论:OLP患者外周血中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Th1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无明显改变,而Th2型细胞因子升高,表现为Th2占优势的免疫应答;Th2型细胞因子IL-6、IL-10表达与OL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OLP免疫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
下载PDF
复发性口疮病灶TNF/sTNFR失衡在其致病机制中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军松 杨志刚 +2 位作者 陈建中 范学东 马景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 :为验证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其可溶性受体 (s TNFR)失衡导致复发性口疮发病的假说。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组织标本中 TNFα、TNFβ及 s TNFR分泌水平 ,复发性口疮 (RAU)活动期患者 2 1例作为研究组 ,无 RAU病史的... 目的 :为验证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其可溶性受体 (s TNFR)失衡导致复发性口疮发病的假说。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组织标本中 TNFα、TNFβ及 s TNFR分泌水平 ,复发性口疮 (RAU)活动期患者 2 1例作为研究组 ,无 RAU病史的口腔粘膜外伤 2 3人作对照组。结果 :RAU病灶中 TNFα、TNFβ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RAU粘膜病灶的 s TNFR-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 RAU病灶中口腔粘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分泌s TNFR- 并未升高。结论 :RAU患者的 TNFα分泌增多 ,但其粘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分泌 s TNFR- 的数量并未相应升高。RAU患者 TNF与 TNF天然抑制因子分泌失衡在其致病机制中占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疮 病灶 肿瘤坏死因子 TNF STNFR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灼口综合征心理药物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幼华 胡珍玉 +2 位作者 杨生刚 陈冉冉 吴伟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评价对40例灼口综合征(BMS)患者心理药物综合治疗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的BMS患者采用氯硝西泮加盐酸氟西汀和心理疏导治疗,对口腔症状、躯体化症状、心理量表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为95%,其中治愈和显效为67.5%。躯体化症状大部分... 目的评价对40例灼口综合征(BMS)患者心理药物综合治疗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的BMS患者采用氯硝西泮加盐酸氟西汀和心理疏导治疗,对口腔症状、躯体化症状、心理量表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为95%,其中治愈和显效为67.5%。躯体化症状大部分明显减少或消失(P<0.01),SAS、SDS、SCL90量表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心理药物对精神性BMS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坚持长期、持续、程序性治疗原则,医患的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症 心理学 药物治疗 量表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孙春红 王晓宁 +1 位作者 姚建娜 郭彩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粘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口腔粘膜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亚叶酸钙、维生素B12漱口液漱口、表面喷涂贝复剂、金喉健等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粘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口腔粘膜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亚叶酸钙、维生素B12漱口液漱口、表面喷涂贝复剂、金喉健等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于治疗后第14天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移植后14d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痊愈率93%,口腔溃疡痊愈患者溃疡痊愈所需的平均时间为(10.6±1.2)d,应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口腔黏膜炎治愈率为74%,口腔溃疡痊愈患者痊愈所需的中位时间为(12.4±2.4)d。结论:短波紫外线治疗仪可提高口腔黏膜炎的痊愈率,缩短口腔黏膜炎的痊愈时间,使用安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溃疡 紫外线疗法
下载PDF
核因子-κB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满昭昭 许野 +1 位作者 朱兰兰 王秀梅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461-464,共4页
目的检测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口腔扁平苔癣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3种因子在口腔扁平苔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 目的检测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口腔扁平苔癣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3种因子在口腔扁平苔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口腔扁平苔癣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NF-κB及TNF-α、IL-1β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各自与口腔扁平苔癣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NF-κB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的胞核和胞质,主要表达于棘层和基底层的角化细胞以及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带中。而TNF-α和IL-1β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质中,主要表达于口腔扁平苔癣中棘层和基底层角化细胞及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带中。三种因子的表达与临床分型有关,但与病损部位、性别、年龄关系不密切。结论口腔扁平苔癣中NF-κB和TNF-α、IL-1β高表达,且NF-κB与两者互为正相关关系,提示在OLP发病中TNF-α及IL-1β的高表达与NF-κB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口腔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下载PDF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全权 陈海林 +2 位作者 宗芳 黄慧敏 章茂森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运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配合口服中药治疗40例作为治疗组,用洗必泰口腔溃疡膜于溃疡表面敷贴配合甲硝唑片口服40例作为对...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运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配合口服中药治疗40例作为治疗组,用洗必泰口腔溃疡膜于溃疡表面敷贴配合甲硝唑片口服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2、6d后的临床疗效、溃疡大小、疼痛、充血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2、6d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溃疡大小、疼痛、充血三个指标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穴位注射 中药 洗必泰口腔溃疡膜 甲硝唑片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毒素与口腔扁平苔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仇永乐 贾楠 +2 位作者 史婷婷 刘铁军 许彦枝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与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毒素CagA和VacA之间的关系。方法快速尿素酶检测法检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龈下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幽门螺杆菌及相...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与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毒素CagA和VacA之间的关系。方法快速尿素酶检测法检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龈下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幽门螺杆菌及相关毒素CagA和VacA的表达。结果60例扁平苔藓患者龈下菌斑中Hp的阳性表达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例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Hp-IgG抗体、CagA-HpIgG抗体、VacA-HpIgG抗体阳性表达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与可能与Hp感染及CagA、VacA基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幽门螺旋杆菌 CAGA VACA
下载PDF
广州市631名大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病调查 被引量:13
20
作者 谢利平 叶决新 +4 位作者 蔡巧丽 刘婷 刘亮 翁志强 石宇文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9年第6期12-15,共4页
为制订干预措施,控制和降低RAU的发病率,利用自编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调查表》,对631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631人中有375人患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病率为59.43%,其中频发为8.56%,偶发为50.87%,患病学生中伴有消化道症状的... 为制订干预措施,控制和降低RAU的发病率,利用自编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调查表》,对631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631人中有375人患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病率为59.43%,其中频发为8.56%,偶发为50.87%,患病学生中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有47.46%,几乎每个患病学生都认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病都与饮食有关。提示广州市在校医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生率与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开展饮食干预有很大的需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发病率 饮食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