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心理因素在口臭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聪聪 赵曼 刘传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8-373,共6页
口臭在人群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影响着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随着人们的卫生意识提高,它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中愈发关注和在意的问题。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与口臭的发生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能直接引起妄想性口... 口臭在人群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影响着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随着人们的卫生意识提高,它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中愈发关注和在意的问题。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与口臭的发生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能直接引起妄想性口臭的发病,同时它们也可以通过影响口腔菌群、牙周炎、唾液、免疫功能及系统性疾病等方面间接促进口内挥发性硫化物的生成。本文就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在口臭发病机制中的直接和间接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对口臭患者的临床诊疗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精神心理因素 负性情绪 口腔微环境 硫化物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多数牙先天缺失家系中PAX9新突变的研究及PAX9突变导致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基因型—表型分析
2
作者 靳占云 郭峻嘉 +12 位作者 袁云云 孟令强 李慧 赵娅 任嘉宝 马永平 肖遵胜 张红 杨玲 窦晨云 王晓雪 王金梅 沈文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1-592,共12页
目的 在中国多个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家系中鉴定PAX9突变,并研究PAX9突变导致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的基因型—表型关系,为先天缺牙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自2018年至2023年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44例非综合征型多数牙缺失... 目的 在中国多个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家系中鉴定PAX9突变,并研究PAX9突变导致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的基因型—表型关系,为先天缺牙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自2018年至2023年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44例非综合征型多数牙缺失患者。采集先证者及其核心家系成员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并用Sanger测序验证其突变,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突变体进行了致病性分析和功能预测。在PubMed等检索出与先天缺牙相关PAX9突变的55篇文章共232例患者,分析PAX9突变基因型—表型关系。结果 在中国家庭中发现了一个新的PAX9基因移码突变c.447delG (p.Pro150Argfs*62)和一个已报道的PAX9基因错义突变c.406C>T (p.Gln136*)。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三维结构建模,预测发现该移码突变具有致病性,突变导致PAX9蛋白提前终止,结构与功能受损严重。总结PAX9基因型—表型关系发现,携带PAX9突变的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患者最容易缺失第二磨牙。结论 发现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新的PAX9基因移码突变c.447delG(p.Pro150Argfs*62),扩展先天缺牙PAX9突变谱。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PAX9突变最易感牙位为第二磨牙,PAX9突变导致的乳牙缺失均为乳磨牙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 PAX9 全外显子组测序 基因型—表型
下载PDF
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水平及其与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3
作者 林羽 孙莉 张姣苹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406-411,共6页
目的了解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临床构建积极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304例口腔癌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简... 目的了解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临床构建积极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304例口腔癌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完成调查的患者300例,PTGI总分为(60.40±14.33)分;其中PTGI得分≥57分(阳性组)共186例(62.0%),<57分(阴性组)共114例(38.0%)。阴性组未婚或离异、月收入≤4000元、手术结合放化疗的患者占比高于阳性组,CD-RISC评分、SCSQ积极应对得分低于阳性组,SCSQ消极应对得分高于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月收入、治疗方式、CD-RISC评分、SCSQ评分均为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G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CD-RISC评分、SCSQ积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与SCSQ消极应对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超过1/3的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水平低,建议重点关注未婚或离异、收入低、手术结合放化疗、心理弹性水平低及消极应对的患者群体,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创伤后成长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相关性
下载PDF
激光应用于口源性口腔异味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恩言 肖诗梦(综述) 丁一(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1-567,共7页
口腔异味是继龋病、牙周病之后最常见的口腔科就诊问题,临床上80%~90%的病理性口腔异味由口源性因素引起,称为口源性口腔异味(IOH)。IOH的临床治疗包括定期洁牙、日常保健和使用抗菌药物,然而这些方式无法根除IOH,疗效短且患者不适感强... 口腔异味是继龋病、牙周病之后最常见的口腔科就诊问题,临床上80%~90%的病理性口腔异味由口源性因素引起,称为口源性口腔异味(IOH)。IOH的临床治疗包括定期洁牙、日常保健和使用抗菌药物,然而这些方式无法根除IOH,疗效短且患者不适感强,导致患者依从性差,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激光在治疗时通常无需麻醉且几乎无疼痛感,因此适合用于多种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文章简要介绍IOH的病因和诊疗方式,重点总结近年来激光治疗IOH的疗效,为未来治疗IOH提供更多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源性口腔异味 牙周炎 半导体激光 铒、铬∶钇钪镓石榴石激光
下载PDF
微针递送系统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孔晓雯 王爽 曹洁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619-622,共4页
微针(MN)是一种经皮给药装置,可以突破口腔黏膜屏障递送药物,具有安全、无痛、微创和高效的特点。本文就MN的种类及其在口腔疾病(例如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和口腔癌)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应用的局限性... 微针(MN)是一种经皮给药装置,可以突破口腔黏膜屏障递送药物,具有安全、无痛、微创和高效的特点。本文就MN的种类及其在口腔疾病(例如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和口腔癌)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应用的局限性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MN在口腔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疾病 微针 生物相容性材料 投药 皮肤 药物载体 综述
下载PDF
同源盒基因调控先天缺牙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伟杰 刘向晖 杨玉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80,共7页
同源盒基因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含有同源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其编码的转录调节因子在器官发生上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家族中的多个亚家族不仅参与了牙胚的分化过程,而且常由于其异常的表达导致先天缺牙的发生。随着分子遗传学、基因... 同源盒基因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含有同源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其编码的转录调节因子在器官发生上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家族中的多个亚家族不仅参与了牙胚的分化过程,而且常由于其异常的表达导致先天缺牙的发生。随着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先天缺牙疾病上的不断深入探索,同源盒基因突变类型及表达模式的研究正成为先天缺牙疾病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文献回顾,对同源盒基因的研究进展、与先天缺牙相关同源盒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分子机制以及同源盒基因在先天缺牙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盒基因 先天缺牙 非综合征性先天缺牙 牙齿发育 基因突变 牙组织再生工程 配对盒基因9 肌节同源异型盒基因1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碘甘油治疗牙龈炎患者的效果
7
作者 齐晨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1-0084,共4页
探讨牙龈炎患者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碘甘油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89例牙龈炎患者就诊时间2021年7月-2023年7月,随机分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碘甘油纳入A组,碘甘油治疗纳入B组。结果 A组炎症因子、牙周健康指数、SF-36评分、不良反应等... 探讨牙龈炎患者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碘甘油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89例牙龈炎患者就诊时间2021年7月-2023年7月,随机分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碘甘油纳入A组,碘甘油治疗纳入B组。结果 A组炎症因子、牙周健康指数、SF-36评分、不良反应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 牙龈炎患者在碘甘油基础上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改善牙周健康、抑制炎症,有利于减少牙龈炎不良反应,高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炎 碘甘油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下载PDF
miR-7-5P在口腔鳞癌中表达及其调控CDK-10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凋亡与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倩峰 杨佩璇 +2 位作者 庞超 李庆星 周金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2-1436,共5页
目的 探索miR-7-5P在口腔鳞癌的表达及其调控CDK-10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凋亡与周期的影响。方法 收集癌旁组织和癌组织样本,免疫组化染色和PCR检测CDK-10和miR-7-5P的表达。SCC-25细胞作为体外模型,检测miR-7-5P对SCC-25细胞... 目的 探索miR-7-5P在口腔鳞癌的表达及其调控CDK-10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凋亡与周期的影响。方法 收集癌旁组织和癌组织样本,免疫组化染色和PCR检测CDK-10和miR-7-5P的表达。SCC-25细胞作为体外模型,检测miR-7-5P对SCC-25细胞增殖、LDH及CDK-10等的影响。结果 在腔鳞癌患者中miR-7-5P呈低表达,CDK-10高表达,miR-7-5P与CDK-10成负相关性。miR-7-5p过表达可降低口腔鳞癌CDK-10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提高Bax、LDH、caspase-3/8/9水平,促进细胞凋亡。抑制MiR-7-5p表达可提高CDK-10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LDH、caspase-3/8/9水平,抑制细胞凋亡。结论 miR-7-5p能够通过调控CDK-10表达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miR-7-5p对口腔鳞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潜在的价值,提示miR-7-5p有希望成为口腔鳞癌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5p 口腔鳞癌细胞 CDK-10
下载PDF
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上颌磨牙拔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刚 蒋立辉 +1 位作者 吴萍 石颖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0期44-46,共3页
目的对比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上颌磨牙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4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上颌磨牙拔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拔牙术治疗,观... 目的对比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上颌磨牙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4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上颌磨牙拔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拔牙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拔牙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疼痛程度、牙槽窝完整度、张口度、术后肿胀程度、咀嚼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拔牙窝完整性评分、出血量、拔牙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7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张口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牙咬?、前牙覆盖低于对照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满足手术指征的前提下,临床可选用微创拔牙术拔除上颌磨牙,相比于传统拔牙术,其对牙槽窝的保护效果更好,更能缓解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等状况,对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微创拔牙术 传统拔牙术 牙槽窝完整度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等效物的血管化特征
10
作者 石丽娟 韦建 +5 位作者 张旋 何凌霄 江小茜 聂敏海 陈佳娜 刘旭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748-4760,共13页
背景:前期研究中三维细胞重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等效物结构类似于正常口腔黏膜,即存在类上皮样结构、类固有层样结构、类血管腔样结构,并已初步实现了等效物的血管化建立,但其血管化特征尚不十分明确。目的: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 背景:前期研究中三维细胞重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等效物结构类似于正常口腔黏膜,即存在类上皮样结构、类固有层样结构、类血管腔样结构,并已初步实现了等效物的血管化建立,但其血管化特征尚不十分明确。目的: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表达谱关联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靶向获取血管化口腔黏膜等效物的血管样结构,评价其成血管能力,揭示其血管化特征。方法:分别从人牙龈上皮组织和固有层组织原代培养人牙龈上皮细胞、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经单克隆扩增培养后诱导分化形成血管内皮样细胞。将人牙龈上皮细胞、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层负载于脱细胞血管基质-0.25%类人Ⅰ型胶原支架上,构建血管化口腔黏膜等效物。将血管化口腔黏膜等效物(实验组)与脱细胞血管基质-0.25%类人Ⅰ型胶原支架(对照组)分别植入裸鼠背部皮下,14 d后两组切口表面涂布生物胶,实验组生物胶表面接种人牙龈上皮细胞,对照组不接种细胞,继续饲养14 d后取材,利用形态学观察口腔黏膜等效物分层结构;采用较为全面的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表达谱对口腔黏膜等效物中的新生血管样结构进行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标记,进行血管化特征分析;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靶向捕获免疫组化特异性标记的口腔黏膜等效物中新生血管样结构,靶向分析其血管化特征。结果与结论:(1)形态学观察显示口腔黏膜等效物细胞层次清晰,结构类似于正常口腔黏膜,即存在类上皮样结构、类固有层样结构、类血管腔样结构,类血管腔样结构内存在散在红细胞;(2)口腔黏膜等效物组中EdU Apollo示踪种子细胞结果显示:EdU Apollo 488标记的人牙龈上皮细胞呈绿色荧光表达;DAPI标记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呈蓝色荧光表达,体内形成类固有层样结构;Ed U Apollo 567标记的血管内皮样细胞呈红色荧光表达,体内形成类血管样结构;(3)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表达谱免疫荧光标记血管结构显示,与正常口腔黏膜相比,口腔黏膜等效物中CD31、CD51、CD54、CD105、Tie-2、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升高(P<0.0001),CD34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4)与特异性标记的口腔黏膜血管结构相比,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靶向捕获的口腔黏膜等效物血管样结构中CD51、CD54、CD105、Tie-2、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升高(P<0.0001),CD31、CD34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5)结果表明,通过三维细胞分层重建的口腔黏膜等效物能够实现良好的血管化,其血管化特征符合新生血管生成的免疫学功能及特点;血管化助力三维细胞分层重建的口腔黏膜等效物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血管基质 血管内皮样细胞 三维细胞重建 血管化 口腔黏膜等效物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例
11
作者 王文玉 李传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76-177,共2页
患儿,男,11岁。右侧耳后及腮腺肿物发现1年余,逐渐增大就诊。查体:右侧耳后及腮腺后极可触及肿物,质地韧,无触痛。实验室检查:WBC 11.29×10^(9)/L(参考值:4.6~11.9×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5.6%(参考值:0.5~9%),嗜酸性... 患儿,男,11岁。右侧耳后及腮腺肿物发现1年余,逐渐增大就诊。查体:右侧耳后及腮腺后极可触及肿物,质地韧,无触痛。实验室检查:WBC 11.29×10^(9)/L(参考值:4.6~11.9×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5.6%(参考值:0.5~9%),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2.89×10^(9)/L(参考值:0.00~0.68×10^(9)/L)。颌面部MRI平扫+增强(Siemens 3.0 T Vidal)显示:右侧腮腺后下部、右耳后及下方皮下软组织不规则肿块样增厚,范围约4.0 cm×2.6 cm×8.1 cm,病变边界不清,D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ADC图像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中度强化;皮下脂肪间隙浑浊,见条索状、网格状短T2信号,局部皮下筋膜增厚强化;右侧腮腺后方和颈后部外侧部、双侧颈动脉鞘周围、颌下、颈根部多发肿大淋巴结,以右侧为主,大者短径约1.0 cm,增强扫描中度不均匀强化(图1A~1E),考虑炎性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1F)显示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为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木村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口臭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恩慧 许二平 +7 位作者 张楠 李伟峰 关庆亚 李亚南 杨雪静 康丽杰 丁娜娜 李益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口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版中以口臭为主治的方剂,建立口臭数据库,应用Excel 2019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的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药物剂型、服药方法等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口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版中以口臭为主治的方剂,建立口臭数据库,应用Excel 2019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的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药物剂型、服药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目标方剂70首,涉及138味中药,高频药物依次为细辛、白芷、麝香、当归、丁香等。药性以温为主,药味多辛、甘、苦,主归脾、胃、肺、心经。设置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1,得到17对核心药物组合,聚类分析5类。中药剂型多为散剂、丸剂,服用方法以口服、含化为主。结论:古代医家治疗口臭多从脾胃论治,以升清降浊为主要治法,善用辛温芳香之品,临证配伍清热、行气、活血、化湿等药物治疗,重在调理脏腑气机,以平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中医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并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治疗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艳芳 范敏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2期69-72,105,共5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并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治疗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0例,传统切开引流并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治疗)和观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并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治疗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0例,传统切开引流并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治疗)和观察组(30例,VSD技术并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脓肿治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长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3 d、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引流管置管时长、瘢痕长度及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技术并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治疗颌面间隙感染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生理盐水持续冲洗 颌面间隙感染
下载PDF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口臭患者与健康人舌苔代谢物的差异性
14
作者 Aviella Nathania Liman 朱宏来 +1 位作者 杨雯洁 叶玮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531,共7页
目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口源性口臭患者和健康人舌苔代谢物差异,寻找口源性口臭差异显著代谢物作为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分别对12例口源性口臭患者和12名健... 目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口源性口臭患者和健康人舌苔代谢物差异,寻找口源性口臭差异显著代谢物作为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分别对12例口源性口臭患者和12名健康人舌苔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以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模型中变量投影重要性值>1和t检验P<0.05为标准筛选并确定差异性代谢物。结果:口源性口臭患者和健康人舌苔代谢物存在差异,鉴定到11个差异代谢物,谷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酰-脯氨酸、脱氧腺苷、4,5-二氢白色向日葵素、N-乙酰-DL-色氨酸、帕拉米松乙酸酯、环戊醇、(2-己基环戊亚基)肼硫代甲酰胺、L-哌可酸和牛磺酸。其中口源性口臭组中的甘氨酸-苯丙氨酸和N-乙酰-DL-色氨酸表达显著上调,而牛磺酸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口源性口臭患者和健康人的舌苔代谢物存在差异,具有诊断价值的差异代谢物或可作为口源性口臭的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源性口臭 舌苔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牙龈成纤维细胞诱导分化神经细胞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俊 关振群 +1 位作者 王训霞 张为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5-370,共6页
目的 探讨牙龈成纤维细胞诱导分化神经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阻生齿拔除患者10例,取其周围正常牙龈组织作为研究样本,分析牙龈成纤维细胞诱导分化神经细胞的可行性。结果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有突起,胞体呈纺锤形或梭形,存在明显细胞轮廓... 目的 探讨牙龈成纤维细胞诱导分化神经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阻生齿拔除患者10例,取其周围正常牙龈组织作为研究样本,分析牙龈成纤维细胞诱导分化神经细胞的可行性。结果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有突起,胞体呈纺锤形或梭形,存在明显细胞轮廓,核呈卵圆形,细胞体及细胞核均较大,有明显核仁,着色浅;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经染色显示为vimentin表达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人微管相关蛋白(MAP)-2表达阴性;神经样细胞呈三角形或星形,存在3个及以上突起,细胞核变圆,突起细长,出现轴突样和树突样结构,且互相连接,呈现网状结构;经染色显示神经样细胞为vimentin表达、GFAP表达、MAP-2表达均为阳性;诱导组乙酰胆碱及多巴胺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诱导组乙酰胆碱及多巴胺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牙龈成纤维细胞进行诱导处理可获得神经样细胞,诱导后细胞不仅具有神经细胞结构、形态,同样具有神经细胞的分泌功能,分泌大量的乙酰胆碱及多巴胺等神经递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牙龈成纤维细胞 诱导分化 多巴胺 乙酰胆碱
下载PDF
累及口腔的IgG4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天玉 江潞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06-1111,共6页
IgG4相关疾病(immunoglobulin 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多器官纤维炎性疾病,研究认为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活化及其相互作用在该病的免疫反应及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IgG4-RD可累及包括口腔在内的多... IgG4相关疾病(immunoglobulin 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多器官纤维炎性疾病,研究认为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活化及其相互作用在该病的免疫反应及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IgG4-RD可累及包括口腔在内的多个器官和系统。唾液腺是口腔内最常受累的器官,此外,口腔的其他组织也可被IgG4-RD累及,且临床表现异质,临床准确诊断存在困难。为此,该文检索近年来IgG4-RD累及口腔组织的文献报道,结合最新诊断标准,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出发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疾病 口腔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与单独应用渗透树脂、渗透树脂或氟化物对牙釉质脱矿的修复效果及其稳定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旭 《包头医学》 2023年第2期17-18,39,共3页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与单独应用渗透树脂、渗透树脂或氟化物对牙釉质脱矿的修复效果及其稳定性。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84例牙釉质脱矿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浸于人工唾液组、渗透树脂组、渗透树...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与单独应用渗透树脂、渗透树脂或氟化物对牙釉质脱矿的修复效果及其稳定性。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84例牙釉质脱矿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浸于人工唾液组、渗透树脂组、渗透树脂联合氟化物组、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组,各21例。评估四组牙釉质表面粗糙度、前后表面显微硬度、修复效果、稳定性。结果:各组升高幅度ΔSMH1比较,浸于人工唾液组<渗透树脂组<渗透树脂联合氟化物组<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组,除SMH0、SMH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在SMH2和△SMH1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组的修复性、稳定性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与单独应用渗透树脂、渗透树脂或氟化物相比,可明显改善牙釉质修复效果,稳定性高,预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树脂 生物活性玻璃 修复效果
下载PDF
下颌阻生智齿涡轮钻法与锤凿法拔除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60
18
作者 李晓光 赵峰 +2 位作者 王艳春 张阿男 张明宾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 比较涡轮钻法与锤凿法在拔除下颌低位及埋伏阻生齿的临床效果 ,评价涡轮钻法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对 2 7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 ,随机采用锤凿法 (对照组 )或涡轮钻法 (实验组 )去除阻力后拔除 ,记录患者局部肿胀程度、张... 目的 比较涡轮钻法与锤凿法在拔除下颌低位及埋伏阻生齿的临床效果 ,评价涡轮钻法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对 2 7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 ,随机采用锤凿法 (对照组 )或涡轮钻法 (实验组 )去除阻力后拔除 ,记录患者局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疼痛程度、干槽症、皮下淤血斑及皮下气肿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1)。两组患者局部肿胀程度 ,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的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干槽症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淤血斑及皮下气肿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涡轮钻法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减轻患者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等不良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涡轮钻 拔牙术 临床比较
下载PDF
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患者口腔内致臭菌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迪 刘长虹 +4 位作者 章锦才 蔡德鸿 杨晓喻 李世轶 钟惠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研究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的抑制作用,探讨西吡氯铵含片治疗口源性口臭的效果。方法(1)选择中间普雷沃菌,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以及唾液链球菌作为实验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西吡氯铵含片对四种实验菌的最... 目的研究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的抑制作用,探讨西吡氯铵含片治疗口源性口臭的效果。方法(1)选择中间普雷沃菌,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以及唾液链球菌作为实验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西吡氯铵含片对四种实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2)使用硫化物检测仪Halimeter测量加入西吡氯铵含片的三种菌培养液厌氧培养4 h和8 h后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VSCs)数值;(3)通过检测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长短以及VSCs水平的下降情况,来评价西吡氯铵含片在人体内抑制致臭菌,降低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消除口臭的功效。结果(1)西吡氯铵含片对所有实验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2)西吡氯铵含片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具核梭杆菌产VSCs的效果明显,其效果与氯己定的抑菌效果相近;(3)与蒸馏水漱口相比,口腔含服一片西吡氯铵含片后,半胱氨酸激发VSCs的水平下降百分比明显(P<0.05),作用持续时间为230 min。结论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患者口腔内致臭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治疗口源性口臭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吡氯铵含片 口臭 致臭菌 挥发性硫化物
下载PDF
基于“脾胃伏火”论治口疮 被引量:16
20
作者 韦双双 李海昌 +3 位作者 钱俊华 温成平 谢志军 范永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44-2846,共3页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唇口之疾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伏火是引起口疮常见原因,脾阳不升与胃火不降是脾胃伏火主要病机。脾胃伏火引起的口疮有虚、实火之分:实火者,多采用清、泻之法论治,方选泻黄...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唇口之疾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伏火是引起口疮常见原因,脾阳不升与胃火不降是脾胃伏火主要病机。脾胃伏火引起的口疮有虚、实火之分:实火者,多采用清、泻之法论治,方选泻黄散为主;虚火者,多采用升阳泻火法论治,方选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伏火 口疮 论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