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青少年述情障碍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1
作者 王庚 乌云特娜 金童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为探讨2011-2021年我国青少年述情障碍水平的变化趋势及性别差异,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横断历史研究方法,对2011-2021年的35项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测量我国青少年述情障碍水平的研究进行总结,... 为探讨2011-2021年我国青少年述情障碍水平的变化趋势及性别差异,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横断历史研究方法,对2011-2021年的35项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测量我国青少年述情障碍水平的研究进行总结,同时采用一般元分析的方法探讨宏观纵向角度上的青少年述情障碍水平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近10年以来,我国青少年述情障碍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r=0.15,P<0.001);(2)我国青少年述情障碍水平在2011—2021年的增加量为2.43,说明相比于2011年,2021年我国青少年述情障碍整体水平上升0.24个标准差(d=0.24);(3)述情障碍性别差异的平均效果量为小效应(d=-0.02)。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述情障碍水平在这10年间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率较为缓慢,青少年述情障碍水平整体上的性别差异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述情障碍 横断历史研究 年代
下载PDF
4460例高应激救援人员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栾恒钰 李琼轩 +7 位作者 晏黎 孙媛媛 弓儒芳 路晓光 李东尧 梁书锋 陈巧 赛晓勇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索救援人员引起焦虑状况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救援人员可能出现的焦虑状况进行精准防控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简化版对4460名救援人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运用Logi... 目的探索救援人员引起焦虑状况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救援人员可能出现的焦虑状况进行精准防控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简化版对4460名救援人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该部救援人员的焦虑发生率为1.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11.434,95%CI:4.664~28.033)、年龄(OR=1.09,95%CI:1.024~1.161)、饮酒(OR=3.054,95%CI:1.703~5.479)、精神疾病家族史(OR=7.236,95%CI:1.408~37.195)、心理韧性(OR=0.958,95%CI:0.945~0.971)等因素对焦虑有显著影响(P<0.05),基于SA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142,95%CI:0.774~0.855,特异性0.647,敏感性0.857。结论该部救援人员发生焦虑状况与性别、年龄、饮酒、精神疾患家族史、心理韧性等相关,应针对女性、年龄较大、饮酒及存在精神疾患家族史等的救援人员进行重点防控,以提高焦虑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激 焦虑 心理韧性 横断面调查 救援人员
下载PDF
近20年有关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工具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3
作者 胡嘉铨 祝丽玲 姜志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04-1315,共12页
目的 分析近20年孤独症谱系障碍(ASD)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2年至2022年ASD早期筛查工具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绘制知识图谱,根据检索结果分析研究学科,并进行综合... 目的 分析近20年孤独症谱系障碍(ASD)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2年至2022年ASD早期筛查工具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绘制知识图谱,根据检索结果分析研究学科,并进行综合解读。结果 共纳入研究文献115篇,近20年ASD早期筛查工具研究热度持续升高。发文量较高的研究学科主要有儿科学、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心理学。共获得191个关键词,关键词LLR聚类分析得到11个聚类集群。结论 附后续访谈的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R/F)、简明版婴幼儿社交和情感评估量表(BITSEA)已进行大规模样本筛查并追踪观察效度,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特性和高临床诊断价值。开发新的ASD早期筛查工具和验证M-CHAT-R/F不同语言版本信效度及其数字化和网络化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ASD早期筛查工具的文化调适以及发育监测框架下的应用可能是前沿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早期筛查工具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母体免疫激活导致子代精神分裂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金阳 刘馨洁 +4 位作者 黄嘉琦 王钰冰 陈琦 宋盟 吕路线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087-1090,共4页
精神分裂症(SCZ)是一种重型精神疾病,20世纪末我国SCZ的发病率高达5.69%。虽然,现有抗精神病药物对SCZ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仍有约1/3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佳,SCZ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SCZ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 精神分裂症(SCZ)是一种重型精神疾病,20世纪末我国SCZ的发病率高达5.69%。虽然,现有抗精神病药物对SCZ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仍有约1/3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佳,SCZ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SCZ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母体免疫激活(MIA)可引起子代中枢神经免疫系统、神经递质系统、突触可塑性以及脑-肠轴功能等异常改变,从而增加子代患SCZ的风险。基于此,本文就MIA导致子代患SCZ的临床证据、病理改变和相关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体免疫激活 精神分裂症 小胶质细胞 神经递质紊乱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女性患者抑郁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5
作者 毕冬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012-5013,共2页
抑郁症是多种老年女性疾病的共有产物,本文拟另一方面也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多种高效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对比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女性患者抑郁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西酞普兰 氟西汀 抑郁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发病率的影响及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要珍 张延丽 +1 位作者 卢明 焦锐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抑郁发病率情况。方法:采用一般资料结合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本市多所医院妇产科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18份,顺产128例,剖宫产190例,其中顺产出现产后抑郁者45例,占35.16%;剖宫产出现产后抑郁者13...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抑郁发病率情况。方法:采用一般资料结合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本市多所医院妇产科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18份,顺产128例,剖宫产190例,其中顺产出现产后抑郁者45例,占35.16%;剖宫产出现产后抑郁者132例,占69.5%。结论:剖宫产比自然分娩更容易诱发产后抑郁;一般认为产后抑郁发生受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躯体因素、生物学因素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可通过做好健康宣教、孕妇及家属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加强支持系统等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发病率 分娩方式 影响因素 预防
下载PDF
工读生攻击行为在父母养育方式及人格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青青 邹枫 +3 位作者 孙丽君 杨世昌 高红丽 闫春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 探讨工读生攻击行为、父母养育方式及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探析攻击行为在父母养育方式及人格形成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河南省2所工读学校74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并用攻击性问卷(AQ)、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PB... 目的 探讨工读生攻击行为、父母养育方式及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探析攻击行为在父母养育方式及人格形成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河南省2所工读学校74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并用攻击性问卷(AQ)、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PBI)、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EPQ)对其进行测量.结果 言语攻击、攻击愤怒、母亲关爱及母亲鼓励因子对人格内外向的形成有直接影响(β=0.37 ~ 1.89,P<0.05或0.01),对内外向的贡献率分别为18.3%、3.8%、2.8%、12.7%.结构模型显示母亲关爱因子通过攻击愤怒和言语攻击因子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内外向有间接影响,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30%和57.58%;而母亲鼓励因子通过攻击愤怒因子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内外向有间接影响,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1.05%.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对人格形成有直接影响外,还通过攻击性行为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人格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读生 父母教育方式 人格特征 攻击行为 中介作用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于相芬 麻爱华 +3 位作者 董俊玲 李晶莹 孙振晓 王相立 《四川精神卫生》 201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收集6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病史资料,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等生理指标,采集血清样本检测其HBV携带情况以及空腹血糖、总蛋白、白蛋白...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收集6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病史资料,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等生理指标,采集血清样本检测其HBV携带情况以及空腹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生化指标,按2007年颁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MS诊断标准诊断。结果 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有71例,阳性率为11.83%。MS组HBsAg阳性率为19.78%,非MS组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和MS相关的粗OR为2.121,95%CI为(1.342~3.324),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其调整OR为2.068,95%CI为(1.322~3.228)。结论 HBV感染可能会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MS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乙型肝炎病毒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脐血筛查及早期健康教育对降低G-6-PD缺陷发病率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钟柏茂 潘永晃 徐晓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了解东莞市G 6 PD缺陷发生率,探讨以脐血筛查及早期健康教育为主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其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对石龙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活产婴作脐血G 6 PD活性检测,对缺陷者施予早期健康教育为主的预防措施并随访,观察健康... 【目的】 了解东莞市G 6 PD缺陷发生率,探讨以脐血筛查及早期健康教育为主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其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对石龙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活产婴作脐血G 6 PD活性检测,对缺陷者施予早期健康教育为主的预防措施并随访,观察健康教育前后高胆红素血症(高胆)和急性溶血症发病情况。 【结果】 17 960 例中检测出G 6 PD缺陷1 099例,检出率为6.1%。随访的312例G 6 PD缺陷中无急性溶血发生,采取预防措施前后本院出生的新生儿G 6 PD缺陷并发高胆发病率分别为1.8%(43/2 370)、0.94%(25/2 672),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 G 6 PD缺陷为本地区常见病,脐血筛查及早期健康教育对降低其发病率有非常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6-PD缺陷 筛查 健康教育 预防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蓉 唐向东 +3 位作者 雷飞 杜丽娜 黄国平 吴俊林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 通过对男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程度的对比,探究OSA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程度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2月在华西医院睡眠中心就诊,年龄在18~65岁之间,经... 目的 通过对男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程度的对比,探究OSA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程度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2月在华西医院睡眠中心就诊,年龄在18~65岁之间,经整夜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为OSA(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5次/h)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性别分为男性OSA患者及女性OSA患者两组,并对两组的年龄及AHI进行配对.比较两组患者多导睡眠图所示睡眠结构、缺氧状况、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MSLT)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的差异.结果 共258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9名,平均年龄(49.4±11.3)岁,平均AHI指数(35.3±26.7)次/h;女性129名,平均年龄(49.7±11.8)岁,平均AHI指数(34.1±26.7)次/h.男女OSA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睡眠潜伏期更长[(19.2± 28.1)vs.(12.9±12.9)min],睡眠效率更低[(78.5±14.1)% vs.(84.5±9.7)%],睡后觉醒时间更长[(89.8±63.8)vs.(66.1±48.4)min],总睡眠时间更短[(396.9±78.8)vs.( 427.6± 56.1)min],多次小睡平均潜伏期更长[(9.9±3.39)vs.(9.3±3.7)min],(P均<0.05).男女患者呼吸事件中低通气所占比例[(39.9±26.3)% vs.(53.4±27.7)%],阻塞性呼吸暂停所占比例为[(50.81±25.88)% vs.(41.03±26.72)%],(P均<0.05).结论 在AHI严重程度相一致的情况下,女性患者睡眠质量更差,但男性患者日间客观嗜睡程度更重.呼吸事件中女性患者多以低通气为主,而男性患者多以阻塞性呼吸暂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性别差异 日间嗜睡 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
下载PDF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就医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武 胡春凤 +1 位作者 杨冬林 翟金国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3期197-199,203,共4页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患者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的就医行为与躯体症状报告单对115例SFD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完成研究的109例SFD中,首诊于综合性医院者73例(67%),私人诊所者10例(9%),药店购药者4例(4%),...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患者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的就医行为与躯体症状报告单对115例SFD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完成研究的109例SFD中,首诊于综合性医院者73例(67%),私人诊所者10例(9%),药店购药者4例(4%),求助于巫医者2例(2%),精神病专科医院者19例(17%);曾经到非精神专科诊疗的98例患者中,仅有24例患者得到明确诊断.相关分析显示,非专科诊疗次数与患者年龄、对精神疾病相关信息了解程度、前后非专科诊疗的经济花费、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感觉系统功能障碍及症状清单总分呈正相关(r =0.21 ~0.35,P<0.05或0.01).患者对精神疾病相关信息了解程度、症状清单总分、经济花费、年龄依次进入非专科治疗次数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 SFD患者首诊于精神专科的比率较低,非精神专科对疾病的检出率较低.对精神疾病相关信息了解少、躯体化症状严重等可能为SFD患者就诊于非专科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就医行为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与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申景进 陈向一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与患者家庭功能的关系,为重性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66例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进行基线期评估,在基线、治疗2周末和6周末同... 目的探讨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与患者家庭功能的关系,为重性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66例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进行基线期评估,在基线、治疗2周末和6周末同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进行评估。结果痊愈组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组织性因子分高于未痊愈组,矛盾性和控制性因子分低于未痊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或0.01)。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和娱乐性因子分与HAMD6周末总分减分率正相关,控制性因子分与6周末总分减分率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或0.01)。结论重性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与治疗效果有关,改善患者的家庭功能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症 家庭功能 相关性 疗效 前瞻性
下载PDF
南充市某农村地区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成民 杨丽娟 +4 位作者 李宁佳 李薇 李正发 刘国清 蔡捷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讨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于2011年3月~ 2012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充市阆中金城乡中心小学校四到六年级的在校学生203名,分为特殊家庭留守儿童(A组)、一般家庭留守儿童(B组)和普通家庭儿童(C... 目的 探讨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于2011年3月~ 2012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充市阆中金城乡中心小学校四到六年级的在校学生203名,分为特殊家庭留守儿童(A组)、一般家庭留守儿童(B组)和普通家庭儿童(C组),采用儿童孤独量表(CL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和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EPQ)对其人格特征、孤独感、自我意识进行测量.结果 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儿童的个性、孤独感与自我意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显示,A组的内外向因子分、行为及合群性因子分低于B、C两组,而情绪不稳因子分、孤独感总评分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特殊家庭留守儿童中男性自我意识高于女性,女性焦虑因子分高于男性,行为因子分低于男性(P<0.05);③年龄<10岁的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其合群、幸福、内外向因子分低于年龄>10岁者,而孤独总分和神经质因子分高于年龄>10岁者(P<0.05).结论 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家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其中女性更倾向于情绪问题,男性更倾向于行为问题,年龄越小行为与情绪问题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个性 孤独感 自我意识
下载PDF
舍曲林联合文拉法辛对产后抑郁患者5-HT、E_(2)、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宏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6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文拉法辛对产后抑郁患者治疗效果及5-羟色胺(5-HT)、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产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舍...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文拉法辛对产后抑郁患者治疗效果及5-羟色胺(5-HT)、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产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舍曲林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抑郁焦虑评分、5-HT、E_(2)、P水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45/51),高于对照组的70.59%(3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EP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评分为(7.23±1.81)分、(10.02±1.9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0.29±2.16)分、(13.15±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E_(2)水平为(52.31±6.29)μmol/L、(196.12±20.71) ng/L,高于对照组的(47.12±6.42)μmol/L、(177.98±19.94)ng/L,P水平为(22.65±3.91)μg/L,低于对照组的(27.10±5.1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为(41.27±4.49)ng/L、(56.34±5.73)ng/L、(29.86±4.11)ng/L,低于对照组的(45.89±4.74)ng/L、(62.75±5.93)ng/L、(33.48±4.4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69%(8/51)、9.80%(5/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文拉法辛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改善5-HT、E_(2)、P水平,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舍曲林 文拉法辛 5-羟色胺 雌二醇 孕酮 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秀花 侯霖 冯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年第10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相关性 研究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淑贞 欧阳筠淋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5mg/d(A组)和10mg/d(B组)治疗组各30例,原利培酮治疗方案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5mg/d(A组)和10mg/d(B组)治疗组各30例,原利培酮治疗方案维持不变,观察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12周末检测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同时采用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12周末,A、B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3,P<0.01;t=26.26,P<0.01),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0.18)。②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P=0.07;t=1.80,P=0.08)。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3)。结论阿立哌唑每日5mg或10mg都可能对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有效,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利培酮 催乳素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初中生独生子女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军 陈洪岩 +1 位作者 杨世昌 邹枫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了解初中生独生子女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为初中生独生子女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新乡市某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抽取500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攻击性问卷(AAQ)和家庭环境量表(FES)进行施测... 目的了解初中生独生子女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为初中生独生子女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新乡市某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抽取500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攻击性问卷(AAQ)和家庭环境量表(FES)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46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4%。结果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量表中亲密度、知识性、独立性、娱乐性等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81,P均!0.05)。亲密性、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均与独生子女攻击总分呈负相关(r=-0.47^-0.27,P均!0.05),矛盾性与独生子女攻击总分呈正相关(r=0.50,P!0.01)。家庭环境量表中的矛盾性、成功性二因子对初中生独生子女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均!0.05);组织性对初中生独生子女的攻击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P!0.01)。结论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能降低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矛盾性可能增加其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子女 攻击行为 家庭环境
下载PDF
氨磺必利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穆慧 韩翠萍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分别给予氨磺必利...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分别给予氨磺必利与舒必利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氨磺必利组和舒必利组有效率分别为83.90%和8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和舒必利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分别为22.6%和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舒必利虽然不良反应较多,但均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460名普通中小学生儿童行为、情绪问题与受虐状况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丽君 杨世昌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行为、情绪问题及受虐状况。方法 2012年4月分层整群抽取河南省新郑市、南阳市城乡普通中小学生460名,采用儿童行为问题筛查量表(CBCL)、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和儿童受虐筛查表(SQCA... 目的探讨儿童行为、情绪问题及受虐状况。方法 2012年4月分层整群抽取河南省新郑市、南阳市城乡普通中小学生460名,采用儿童行为问题筛查量表(CBCL)、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和儿童受虐筛查表(SQCA)调查儿童行为、情绪问题及受虐状况。结果①共筛查出儿童行为问题85例,检出率19.02%(85/447)。②有行为问题儿童组的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均高于非行为问题儿童组(44.7%vs.17.65%;36.47%vs.14.12%);SCARED总分、DSRSC总分[(22.92±13.30)、(12.58±5.08)]均高于非行为问题组[(13.05±9.72)、(9.75±4.37)];行为问题儿童受虐率高于非行为问题组(29.4%vs.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普通中小学生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有行为问题儿童具有更多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存在更多的受虐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问题儿童 焦虑 抑郁 受虐状况
下载PDF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汪津洋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治疗组[n=30例,治疗剂量(24.6±5.4)mg/d]和利培酮治疗组[n=30例,治疗剂量(6.7±1.3)mg/d],疗程均为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治疗组[n=30例,治疗剂量(24.6±5.4)mg/d]和利培酮治疗组[n=30例,治疗剂量(6.7±1.3)mg/d],疗程均为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第0,2,4,8,12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阿立哌唑治疗组PANSS总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病理评分均从治疗后的第2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利培酮治疗组PANSS总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病理评分从治疗后的第2周末起,阴性症状评分从第4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阿立哌唑治疗组从治疗后的第2周末起各时点PANSS总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②治疗第12周末,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0.0%、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3%和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治疗组静坐不能,异常泌乳和(或)闭经,肌张力增高的发生率高于阿立哌唑治疗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与利培酮相当,但对阴性症状的治疗起效时间早于利培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利培酮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