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戴相昆 吴韶鹃 +7 位作者 王金媛 俞伟 杜乐辉 阎长鑫 张石磊 马娜 雷霄 曲宝林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2-8,共7页
经过多年发展,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但现有技术仍受限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无法实现肿瘤治疗的最佳目标。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是一种以超高剂量率射束(UHDR)进行照射的放射治疗技术,能够在显著降低正常组织辐射损伤的同... 经过多年发展,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但现有技术仍受限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无法实现肿瘤治疗的最佳目标。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是一种以超高剂量率射束(UHDR)进行照射的放射治疗技术,能够在显著降低正常组织辐射损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治疗肿瘤。但直到目前,Flash-RT的生物学机制、关键物理参数及触发机制等尚不明确,其原理及临床转化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本综述通过归纳Flash-RT相关研究,阐明Flash-RT研究的技术进展及临床转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超高剂量率 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
下载PDF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剂量学参数分析
2
作者 胡静 王旭 +5 位作者 龚筱钦 凌锐 游涛 戴春华 田野 陈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2-676,共5页
目的 探索宫颈癌放疗患者肠道剂量与急性放射性肠炎(AR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158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AE 5.0将ARE≥2级的患者归为ARE≥2级组,否则归为ARE <2级组。从剂量体积直方图中提取... 目的 探索宫颈癌放疗患者肠道剂量与急性放射性肠炎(AR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158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AE 5.0将ARE≥2级的患者归为ARE≥2级组,否则归为ARE <2级组。从剂量体积直方图中提取患者肠道剂量参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E≥2级与肠道剂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26例(16.46%)患者发生≥2级ARE。营养不良、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ARE≥2级的发生率高于营养良好、调强放疗的患者(P <0.05);发生ARE≥2级的患者肠袋V5、V40和直肠V50高于ARE <2级的患者(P <0.05);ROC曲线显示肠袋V5和V40是ARE≥2级的显著预测因子(AUC> 0.7,P <0.05)。结论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应考虑肠袋V5和V40剂量,合理优化放疗计划,以期降低ARE≥2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急性放射性肠炎 剂量学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
3
作者 权建军 卢翔 +2 位作者 强廷会 杜兴国 王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254,共3页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主要表现为患侧腹股沟区、会阴区及下肢肿痛,部分病例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和/或闻及股动脉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1]。股深动脉(profunda femoris artery,PFA)PSA少见,通常为股骨干骨折或股骨近端骨...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主要表现为患侧腹股沟区、会阴区及下肢肿痛,部分病例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和/或闻及股动脉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1]。股深动脉(profunda femoris artery,PFA)PSA少见,通常为股骨干骨折或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为PFA及其穿支动脉损伤所致[2];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血管损伤发生率为0.49%,其中PFA PSA占67.03%[3],未及时治疗可致出血、感染、骨折愈合延迟、骨筋膜室综合征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大出血和休克[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栓塞 治疗性 股深动脉
下载PDF
胃腔内注入生理盐水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胃造瘘
4
作者 刘扬 何俊峰 +3 位作者 熊睿 石包圣 李志远 王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5-186,共2页
肠内营养支持是维持长期无法经口进食患者有效营养的重要手段,不仅能提供代谢能量来源,还可防止肠道菌群移位^([1])。经皮胃造瘘操作简单、创伤小,已成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方法^([2]),但难以用于无法经口于内镜下行造瘘或病情较重... 肠内营养支持是维持长期无法经口进食患者有效营养的重要手段,不仅能提供代谢能量来源,还可防止肠道菌群移位^([1])。经皮胃造瘘操作简单、创伤小,已成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方法^([2]),但难以用于无法经口于内镜下行造瘘或病情较重不便于移动者。本研究观察胃腔内注入生理盐水用于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造口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BDNF GAP-43和NGF的影响
5
作者 刘崇 刘亚婷 +1 位作者 张壮 宋彦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脑血流灌注指标、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血清BDNF、GAP-43和NG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WHOQD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GAP-43和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改善脑部供血,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颅内大血管狭窄 急性闭塞 脑梗死 溶栓
下载PDF
探究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结肠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范勇 刘义军 +7 位作者 李贝贝 魏巍 张竞颐 陈安良 王诗耕 童小雨 程启烨 胡梦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等级深度学习(DL)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结肠造影(CT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在我院接受CTC检查的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行俯卧位和仰卧位两次扫描,根据扫描体位分为A、B两组。A组(俯卧位,常规组)行120 kV、剂量调... 目的:探究不同等级深度学习(DL)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结肠造影(CT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在我院接受CTC检查的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行俯卧位和仰卧位两次扫描,根据扫描体位分为A、B两组。A组(俯卧位,常规组)行120 kV、剂量调制等级2扫描,重建Karl 5级图像;B组(仰卧位,实验组)行120 kV、剂量调制等级1扫描,重建DL 1~4级图像,分别记为B1~B4组。比较A、B两组平均辐射剂量及主客观图像质量。记录各组图像中肿瘤的位置,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各组图像肿瘤定位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结果:B组平均mA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较A组均显著降低(P<0.001),其中ED较A组减低约58%。A、B两组肝脏、腰大肌和脂肪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的标准差(SD)值高于A组(P<0.001),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则低于A组(P<0.001);B2组上述指标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3和B4组的SD值均低于A组(P<0.001),SNR、CNR均高于A组(P<0.001)。2名医师的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21~0.842,P<0.001),B2组图像整体质量得分最高(P<0.001),与A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肿瘤影像定位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值=0.790,P<0.001)。结论:DL重建算法可降低图像噪声,减少有效辐射剂量,且采用DL 2级重建算法时,图像质量与常规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CT结肠造影
下载PDF
探究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
7
作者 范勇 刘义军 +3 位作者 李贝贝 王诗耕 魏巍 陈安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影uCT760进行扫描。成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设置为剂量调制等... 目的:探究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影uCT760进行扫描。成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设置为剂量调制等级3,重建512×512矩阵,Karl 5级图像,获得图像为常规组(A组)。使用常规组的原始数据重建得到实验组(B组)图像:采用1024×1024矩阵,结合Karl 5、7、9级重建获得B_(1)~B_(3)组图像。应用联影智能科研平台系统测量肝脏体积,比较A、B两组门静脉和肝脏CT值、标准差(SD)值、对比噪声比(CNR)、肝脏体积值及图像主观评分。结果:B组门静脉和肝脏CT值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0.766)。随着Karl等级的提高,B组门静脉和肝脏的SD值逐渐下降(P<0.001),CNR逐渐升高(P<0.001),肝脏体积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主观评价上,随着Karl等级的增加,B组伪影评分逐渐降低(P<0.05),图像噪声、门静脉边缘锐利度、远端血管显示清晰度及显示的门静脉分支数逐渐提高(P<0.05),B3组图像质量最佳,优于A组。结论:采用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 9级重建算法能够优化门静脉图像质量,且准确测量肝脏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门静脉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对比植入第二代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双腔起搏器辐射剂量
8
作者 简能日 周轩 李真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对比植入第二代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与传统双腔起搏器所致患者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因心动过缓接受植入起搏器患者,按照植入起搏器类型将其分为AV组(n=30)与传统组(n=44);比较2组透视时间、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 目的对比植入第二代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与传统双腔起搏器所致患者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因心动过缓接受植入起搏器患者,按照植入起搏器类型将其分为AV组(n=30)与传统组(n=44);比较2组透视时间、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积(DAP)、电影序列数及电影合计帧数。结果AV组AK、电影DAP、电影序列数及电影合计帧数均高于传统组(P均<0.05);组间透视时间和透视D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X线辐射投射范围基本一致,且多分布于躯体左半侧。结论相比植入传统双腔起搏器,植入Micra AV时患者所受电影采集辐射剂量更大,而透视所致辐射剂量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辐射剂量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胃十二指肠动脉损伤致腹腔出血
9
作者 李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胃十二指肠动脉损伤罕见且病情多急重,常致腹腔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和健康;以传统手术干预创伤较大,且存在并发症风险。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证实。本文报道以TAE治疗5例胃十二... 胃十二指肠动脉损伤罕见且病情多急重,常致腹腔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和健康;以传统手术干预创伤较大,且存在并发症风险。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证实。本文报道以TAE治疗5例胃十二指肠动脉损伤致腹腔出血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1年1月—2023年1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胃十二指肠动脉损伤致腹腔出血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胃十二指肠动脉
下载PDF
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源 杜乐辉 +5 位作者 张沛 商庆超 郭兴东 卢江岳 雷霄 曲宝林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9-14,20,共7页
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作为放射治疗技术基础领域的关键性突破,可能引起放疗领域新的大变革。本文综述了Flash-RT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和机制探索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研究发现无论是电子束和光子Flash-RT还是质子FlashRT相较于常规剂量率... 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作为放射治疗技术基础领域的关键性突破,可能引起放疗领域新的大变革。本文综述了Flash-RT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和机制探索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研究发现无论是电子束和光子Flash-RT还是质子FlashRT相较于常规剂量率放疗均可以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但相关机制还未明确,包括但不限于氧耗竭、DNA损伤、细胞衰老、凋亡和免疫反应等。Flash-RT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损伤间的差异进一步减少了放疗的局限性,相较于常规放疗减少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 超高剂量率 肿瘤治疗 机制
下载PDF
可视化微球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延杰 马靖嶔 颜志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微球是血管介入手术中常用的栓塞材料,然而受到制作材料的限制,几乎所有的微球都无法在体内被影像学设备检测到。微球的可视化是指在微球中加入各种显影材料,使之具备在影像学设备下显影的能力。为了优化栓塞过程和便于术后随访,目前已... 微球是血管介入手术中常用的栓塞材料,然而受到制作材料的限制,几乎所有的微球都无法在体内被影像学设备检测到。微球的可视化是指在微球中加入各种显影材料,使之具备在影像学设备下显影的能力。为了优化栓塞过程和便于术后随访,目前已报道多种可视化微球,如X线可视化微球、MRI可视化微球、超声可视化微球等。临床经验表明,这些微球可以提供真实的空间分布和实时的术中反馈,有助于优化、个性化以及改进血管栓塞技术。本文就上述可视化微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可视化 血管介入 影像学设备
下载PDF
耐辐射肺腺癌细胞模型的放射生物学鉴定
12
作者 陈家靖 刘晏娜 +4 位作者 曾琴 金鑫 杨满意 廖明媚 赵劲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93,共8页
目的:体外构建耐辐射的肺腺癌细胞模型,研究与肿瘤细胞辐射抗性相关的生物学变化。方法:通过分次照射建立了耐辐射的肺腺癌细胞模型A549RR;将A549和A549RR细胞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0和8 Gy辐照,检测亲本细胞与耐辐射细胞的增殖能力... 目的:体外构建耐辐射的肺腺癌细胞模型,研究与肿瘤细胞辐射抗性相关的生物学变化。方法:通过分次照射建立了耐辐射的肺腺癌细胞模型A549RR;将A549和A549RR细胞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0和8 Gy辐照,检测亲本细胞与耐辐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对放疗的敏感性;在A549、A549RR和辐射抗性部分消失的A549RR´三个细胞系中分别设置顺铂治疗组、顺铂联合放射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细胞对化疗及联合放化疗的敏感性;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A549和A549RR细胞在接受0和8 Gy辐照后的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使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情况,检测活性氧(ROS)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并对细胞进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与亲本A549细胞相比,A549RR细胞的辐射抗性显著增强(P<0.01),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1),化疗前后细胞活力无显著差异。相比亲本A549细胞,处于G2/M期的A549RR细胞显著减少(P<0.01),处于S期的A549RR细胞显著增多(P<0.01);高剂量辐照后,亲本A549细胞发生S期阻滞,而A549RR细胞的细胞周期在辐照前后无显著差异。此外,A549RR细胞在接受辐照后相比A549细胞DNA损伤减少(P<0.01),ROS水平降低(P<0.01),辐照前后A549RR细胞中8-OHdG水平和凋亡率无显著差异;A549RR细胞中处于衰老的细胞多于亲本A549细胞(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耐辐射细胞模型,探究了放疗对耐辐射肺癌细胞存活的影响及其在细胞周期、DNA损伤、凋亡、衰老以及氧化应激水平方面的变化,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肺癌放疗抵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辐射抗性 DNA损伤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细胞衰老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宋丹 郭磊 +4 位作者 王亮 周洁 刘壮 李静 张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LM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25例LMs患儿临床资料。巨囊型病变抽取囊液后,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注入泡沫硬化剂;...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LM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25例LMs患儿临床资料。巨囊型病变抽取囊液后,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注入泡沫硬化剂;微囊型病变则在超声引导下直接弥散性注射泡沫硬化剂。以临床表现、术后超声检查或MRI表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25例LMs患儿中,巨囊型LMs 12例、混合型LMs 11例、微囊型LMs 2例,平均治疗次数为1.4次。所有患儿均随访6~12个月,其中显效18例、有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8%;未能获得临床改善3例(混合型2例、微囊型1例)。1例患儿因合并囊内出血而出现病变肿胀,后自行消退。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溃疡、疼痛、感染和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17例LMs在一次治疗中获得了有效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LMs安全有效,且外观恢复满意,可作为巨囊型和混合型LMs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聚桂醇 泡沫硬化剂 儿童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蒙特卡罗模拟机架和多叶准直器误差对旋转放疗剂量的影响
14
作者 张若辉 郜玉兰 +3 位作者 白文文 孟慧鹏 王克强 迟子锋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研究在常规直线加速器实施快速旋转调强放疗(IMAT)治疗过程中,内置多叶准直器(MLCs)和机架旋转误差对放疗剂量的影响。随机选择7例脑胶质瘤患者,并在常规直线加速器Varian 23EX上设计IMAT计划,对MLCs和机架分别引入不同大小误差。通过... 研究在常规直线加速器实施快速旋转调强放疗(IMAT)治疗过程中,内置多叶准直器(MLCs)和机架旋转误差对放疗剂量的影响。随机选择7例脑胶质瘤患者,并在常规直线加速器Varian 23EX上设计IMAT计划,对MLCs和机架分别引入不同大小误差。通过不一致指数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引入误差对IMAT放疗临床剂量的影响。对于单侧MLCs随机误差,当MLCs随机误差达2 mm时计划靶体积平均剂量(PTV-Dmean)增加了约2.7%。当MLCs一侧外扩MLC-1 mm、MLC-2 mm、MLC-rnd时导致其PTV-Dmean平均偏差分别为1.12%、2.15%和1.15%,晶体的平均剂量偏差分别为5.25%、9.97%和5.49%。对于MLC两组叶片分别偏移±2 mm时导致PTV平均剂量的最大偏差为0.8%,晶体和脑干的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分别增加了11.4%、15.8%和1.99%、1.07%。引入机架角度误差,计划靶体积最小剂量(PTV-Dmin)和PTV-Dmean最大剂量分别降低了2.75%和0.35%。导致危及器官(OAR)的DVH的剂量学偏差变化较大,尤其对于晶体当机架偏差为(−2°)时晶体的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分别偏高达16.9%和38.5%。机架和MLCs误差对OAR的受量均产生较大剂量偏差。随机误差导致的MLCs剂量偏差受叶片位移误差的大小以及在特定弧段处的射束子野权重影响,MLCs误差(−2 mm或+2 mm)时产生的剂量偏差最大。机架旋转误差对靶区PTV剂量分布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于OAR会产生较大的剂量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多叶准直器(MLC)误差 机架误差 剂量偏差
下载PDF
载药栓塞微球TACE联合阿帕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
15
作者 陈金威 任建庄 +2 位作者 段旭华 陈鹏飞 朱兴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 观察载药栓塞微球TACE(D-TACE)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接受D-TACE序贯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巨块型HCC患者资料,记录其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价客观... 目的 观察载药栓塞微球TACE(D-TACE)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接受D-TACE序贯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巨块型HCC患者资料,记录其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价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结果 35例联合治疗均成功。截止至末次随访,35例中位PFS为8.09个月,中位OS为20.00个月。联合治疗后1、3、6及12个月,ORR分别为65.71%(23/35)、71.43%(25/35)、65.71%(23/35)及60.71%(17/28),DCR分别为94.29%(33/35)、88.57%(31/35)、80.00%(28/35)及67.86%(19/28)。联合治疗TRAE主要为1~2级,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D-TACE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巨块型HCC效果较佳且安全,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阿帕替尼 卡瑞利珠单抗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以不同方法治疗肺动静脉畸形
16
作者 范则杨 黄鹏 +1 位作者 关海涛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下以不同方法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PAVM患者行MDT,对比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用于PA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31例中,22例接受介入治疗(介入组),4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 目的观察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下以不同方法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PAVM患者行MDT,对比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用于PA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31例中,22例接受介入治疗(介入组),4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组),5例接受保守治疗(保守组)。介入组22例均成功栓塞PAVM,技术成功率100%(22/22);3例出现胸膜炎(3/22,13.64%),随访期间4例PAVM复发(4/22,18.18%),经二次介入治疗后均未复发。手术组4例均成功行胸腔镜下病变肺叶切除术,技术成功率100%(4/4),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2例PAVM复发(2/4,50.00%),1例接受介入治疗、1例接受保守治疗。保守组5例中,3例PAVM进展(3/5,60.00%);其中2例经介入治疗后未复发、1例接受保守治疗后死于脑卒中。结论MDT模式下以不同方法个体化治疗PAVM具有可行性;相比手术及保守治疗,介入治疗PAVM更为有效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治疗学 多学科诊疗
下载PDF
比较TACE+微波消融+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TACE+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
17
作者 董畅 李威 +2 位作者 满文玲 孙维玮 杨坡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比较TACE+微波消融(MWA)+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TACE+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TACE+MWA+PD-1(观察组)或TACE+MWA治疗(对照组)的PHC患者各40例,比较组间基线资料、疗效和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 目的比较TACE+微波消融(MWA)+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TACE+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TACE+MWA+PD-1(观察组)或TACE+MWA治疗(对照组)的PHC患者各40例,比较组间基线资料、疗效和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90.00%和72.5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7.50%和95.0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30.80个月和15.7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23.35个月和6.80个月;观察组OS和PFS均长于对照组(P均<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经相关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TACE+MWA+PD-1联合治疗PHC效果优于TACE+MW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消融技术 化学栓塞 治疗性 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
下载PDF
双弧与对偶弧技术在胸中下段食管癌VMAT计划中的剂量学研究
18
作者 冯永富 龙雨松 +3 位作者 谭军文 贺先桃 李钢 王占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对比双弧(two arc,TA)和对偶弧(dual arc,DA)技术在胸中下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中对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与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目的:对比双弧(two arc,TA)和对偶弧(dual arc,DA)技术在胸中下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中对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与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某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0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使用RayStation 4.7.5.4计划系统的RayArc模块为每例患者分别制订TA和DA放射治疗计划,并对比2种计划的PTV D_(2)、D_(5)、D_(50)、D_(95)、D_(98)、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出束时间、总机器跳数,以及OAR肺V_(5)、V_(10)、V_(20)、V_(30)、Dmean,心脏V_(30)、V_(40)、Dmean和脊髓Dmax等剂量学参数。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计划PTV的CI、HI、D_(2)、D_(5)、D_(50)、D_(95)及出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A计划的D98及总机器跳数均高于TA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AR保护方面,DA计划的心脏V_(30)、V_(40)、D_(mean)较TA计划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V_(5)、V_(30)、D_(mean)及脊髓D_(max)较TA计划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技术相比于TA技术在PTV剂量分布和OAR受量方面更具优势,选择DA技术制订食管癌VMAT计划,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下段食管癌 双弧 对偶弧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参数
下载PDF
微波消融治疗难治性非哺乳期右侧乳腺炎1例
19
作者 储慧敏 陈晓阳 +1 位作者 石磊 宋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6-256,共1页
患者女,33岁,右乳间断红肿热痛5个月、皮肤破溃2天;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乳腺炎”,予中药治疗4周后症状加重,改为抗感染治疗4月余,效果欠佳,期间经穿刺抽脓后症状短暂缓解;既往体健。查体:右乳表面皮肤红肿、破溃,破口约1 cm×1 cm... 患者女,33岁,右乳间断红肿热痛5个月、皮肤破溃2天;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乳腺炎”,予中药治疗4周后症状加重,改为抗感染治疗4月余,效果欠佳,期间经穿刺抽脓后症状短暂缓解;既往体健。查体:右乳表面皮肤红肿、破溃,破口约1 cm×1 cm;于右乳外上象限触及直径约10 cm肿块,波动感明显。乳腺超声显示右乳外上象限110 mm×38 mm×14 mm无回声区,提示乳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消融技术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图像融合及导航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与进展
20
作者 蒲丹 廖锐 李茂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超声图像融合及导航技术是结合超声图像与其他影像图像的信息优势,用超声检查显示实时的病灶融合影像,从而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对病灶进行治疗。该技术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病变的检出率与治疗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能更准确地评估疗效... 超声图像融合及导航技术是结合超声图像与其他影像图像的信息优势,用超声检查显示实时的病灶融合影像,从而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对病灶进行治疗。该技术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病变的检出率与治疗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能更准确地评估疗效。本文对超声图像融合的相关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图像融合 导航技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