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算法在下肢动脉病变CTA诊断中的研究
1
作者 陈芸 朱彦 +3 位作者 王扬 赵天 李月峰 陈兴兵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算法对下肢动脉病变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51例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CTA检查资料(65条下肢动脉)。分别基...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算法对下肢动脉病变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51例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CTA检查资料(65条下肢动脉)。分别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DLIR)算法和混合迭代重建(Hybri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HIR)算法对CTA图像进行重建,以HIR法为参照进行质量评估;两位医师在不同重建算法下对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进行评估,并采用Kappa检验观察者间一致性;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比较HIR法和DLIR法诊断下肢动脉中度和重度狭窄的效能。结果与HIR法相比,DLIR法图像质量的噪声显著降低(Z膝上动脉=8.36,Z膝下动脉=9.46,Z足背动脉=7.19,均P<0.001),信噪比(Z膝上动脉=-7.32,Z膝下动脉=-7.91,Z足背动脉=-8.45,P<0.001)及对比噪声比(Z膝上动脉=-8.66,Z膝下动脉=-9.21,Z足背动脉=-8.52,均P<0.001)显著提高。DLIR法对动脉狭窄或闭塞程度的识别和评估均显示出更高的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0.86)。与HIR法相比,DLIR法的图像对膝下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度(72.2%vs.94.4%)、特异性(78.7%vs.95.7%),足背动脉中度狭窄的特异性(86.0%vs.97.7%)及重度狭窄的敏感度(50.0%vs.87.5%)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DLIR算法可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的CTA图像质量,并获得更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深度学习 混合迭代重建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3D-STI参数评价抗HER-2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心室功能变化的价值
2
作者 勉丽 张茜 王霞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3期129-133,145,共6页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参数评价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心室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参数评价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心室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0例需行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化疗前,化疗第2、4、6周期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与3D-STI参数,以临床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并绘制3D-STI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 观察组化疗第6周期E/A值低于对照组和化疗前(P<0.05),观察组化疗第2、4、6周期左心室扭转、心肌综合指数值低于对照组和化疗前(P<0.05),观察组化疗第4、6周期整体纵向应变(GlobalLongitudinalStrain,GLS)低于对照组和化疗前(P<0.05);ROC曲线显示GLS敏感度最高,为96.00%,整体圆周应变特异性最高,为96.67%。结论 3D-STI参数可评估乳腺癌患者抗HER-2药物化疗后心室功能变化,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梁崟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64-S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冠脉狭窄诊断的...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64-S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冠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计算64-SCTA检查的诊断价值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4.82%,94.35%和70.80%;进一步去除钙化节段,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09%,97.33%和84.09%,其中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较前提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狭窄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三低”冠状动脉CTA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研究
4
作者 刘铁 程悦 +2 位作者 于静 张晓东 沈文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0-194,20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影像后处理的“三低”(低剂量对比剂、对比剂低流率及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CTA(CCTA)技术的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纳入疑似冠心病病人60例,平均年龄(56.3±3.9)岁。将病人随机分为行“三低”CCTA...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影像后处理的“三低”(低剂量对比剂、对比剂低流率及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CTA(CCTA)技术的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纳入疑似冠心病病人60例,平均年龄(56.3±3.9)岁。将病人随机分为行“三低”CCTA检查的研究组(30例)和行常规CCTA检查的对照组(30例)。根据Likert分级评分法对冠状动脉主支血管[包括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进行影像质量主观评分。测量升主动脉(AA)、LM、LAD中段(mLAD)、LCX近端(pLCX)、RCA中段(mRCA)、右冠状动脉远段(dRCA)管腔及邻近脂肪CT值和噪声(SD)值,以及右心室(RV)及右侧心膈角区脂肪的CT值和SD值,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卡方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病人一般资料、影像质量主观评分和评价指标,以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2组间LM、LAD、LCX、RCA影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AA、LM、mLAD、pLCX、mRCA、dRCA管腔CT值分别提高了32.5%、8.6%、11.7%、11.2%、9.2%和2.1%;2组RV的CT值、SNR、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AI影像后处理的“三低”CCTA可保证冠状动脉影像质量,且降低了辐射剂量,用于冠心病筛查具有很好的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心病 影像质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断裂致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
5
作者 李姝雅 王江友 +2 位作者 张龙岩 双东思 华正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0-111,共2页
1病例患者男性,69岁,主因“冠脉支架置入术后6年,再发胸痛9 d”。患者于2018年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于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中远段弥漫、迂曲狭窄80%~95%;回旋支近段狭窄90%;右冠脉近段及中段轻度... 1病例患者男性,69岁,主因“冠脉支架置入术后6年,再发胸痛9 d”。患者于2018年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于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中远段弥漫、迂曲狭窄80%~95%;回旋支近段狭窄90%;右冠脉近段及中段轻度斑块浸润。介入手术步骤:右侧桡动脉路径,置入6Fr动脉血管鞘。送入6Fr指引导管EBU3.5,操控Runthrough指引导丝至左前降支(LAD)远段,送2.0 mm×20 mm Sprinter Legend预扩球囊至LAD病变处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中心 介入手术 右冠脉 左前降支 冠状动脉支架 预扩张 回旋支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研究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冯欢欢 袁晓航 +3 位作者 韩燕 张茜 蒋梦婷 高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用CiteSpace软件分别从发文国家、机构、作者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对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20年发表的ISR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940篇中文... 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用CiteSpace软件分别从发文国家、机构、作者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对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20年发表的ISR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940篇中文文献及9611篇英文文献。中文文献发文机构以医院心内科为主,合作关系疏散。美国发文量最多,与其他国家合作意愿最强,与德国合作最紧密。中文文献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置入术、介入治疗、再狭窄率、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涂层支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英文文献显示,热点主题包括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平滑肌细胞、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支架内血栓、血管内超声、裸金属支架、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结论国内外研究者对ISR的关注点不完全相同,国内的相关研究以临床实际应用及探索危险因素为主,国外则在关注ISR的临床诊治的同时也关注了腔内影像学对ISR的指导策略,并进行基础研究来探索ISR背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软件 关键词共现分析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后处理和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祁冬 姚传顺 +3 位作者 胡淑敏 何兴义 姚木子 沈朝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23-327,332,共6页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图像后处理和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40例同时行CCTA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图像后处理和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40例同时行CCTA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图像后处理及诊断分为人工组和AI组,比较两种方法后处理用时和图像质量主客观评分及评估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差异。以CAG结果为金标准,以血管为单位,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的差异,并采用Kappa检验评价其结果的一致性。结果:AI组后处理及诊断用时为(236.57±20.66)s,较人工组[(789.74±63.38)s]缩短了约70.04%(P<0.05);两种方法得到的图像质量主客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I组检测斑块总准确率为96.32%(131/136)。人工组与AI组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性斑块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较好(Kappa=0.901,P<0.001)。以血管为单位,AI组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7.72%(50/57)、94.12%(48/51)、94.34%(50/53)、87.27%(50/53)和90.74%(98/108),与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一致性较好(Kappa=0.815,P<0.001)。结论:AI在CCTA图像后处理效率、斑块性质识别及冠脉狭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分析诊断CCTA的有效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图像后处理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平板DSA低剂量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价值评估分析
8
作者 谢乃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48-0051,共4页
针对冠状动脉造影工作采取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光机(DSA)低剂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入时间为2022.11至2023.8,总计120例,均在此阶段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用随机抽签方法划分为两组,包括的对照组60例(使用常规技术开展... 针对冠状动脉造影工作采取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光机(DSA)低剂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入时间为2022.11至2023.8,总计120例,均在此阶段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用随机抽签方法划分为两组,包括的对照组60例(使用常规技术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组60例(使用平板DSA低剂量技术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情况。结果 比较检查时的辐射剂量,观察组更低;在图像质量方面做出比较,二组之间差异无意义,P>0.05;在患者图像质量优良率统计结果方面,观察组数据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取平板DSA低剂量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过程中的辐射剂量,同时也可以保证较好的图像质量,因此该项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普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平板DSA低剂量技术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对于头颈部血管疾病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董安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50-0153,共4页
探索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01-2022.12我院收治的30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 探索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01-2022.12我院收治的30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的方式的检出结果及其准确度、特异度与敏感度,并对诊断后患者的血管狭窄性病变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的准确度为98.00%,诊断准确度较高,能帮助患者更快诊断。检查后,所有患者的特异度为60.00%(3/5),敏感度为98.64%(291/295)。敏感度与特异度相对较高。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检查中,DSA检查与CTA检查的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 运用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能更为准确地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疑似患者的情况,该项检查方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较高,并且能较好地检查出患者的血管狭窄性病变情况,是一种较为优质的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头部血管疾病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对比植入第二代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双腔起搏器辐射剂量
10
作者 简能日 周轩 李真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对比植入第二代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与传统双腔起搏器所致患者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因心动过缓接受植入起搏器患者,按照植入起搏器类型将其分为AV组(n=30)与传统组(n=44);比较2组透视时间、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 目的对比植入第二代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与传统双腔起搏器所致患者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因心动过缓接受植入起搏器患者,按照植入起搏器类型将其分为AV组(n=30)与传统组(n=44);比较2组透视时间、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积(DAP)、电影序列数及电影合计帧数。结果AV组AK、电影DAP、电影序列数及电影合计帧数均高于传统组(P均<0.05);组间透视时间和透视D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X线辐射投射范围基本一致,且多分布于躯体左半侧。结论相比植入传统双腔起搏器,植入Micra AV时患者所受电影采集辐射剂量更大,而透视所致辐射剂量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放射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探析
11
作者 郭晓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51-0054,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了我院自2019年2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根据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1mm组和3mm组。3mm组进行3mm重建,1mm组进行1mm重建。比较两组之间的影... 本研究旨在评估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了我院自2019年2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根据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1mm组和3mm组。3mm组进行3mm重建,1mm组进行1mm重建。比较两组之间的影像检出情况。结果 1mm组的钙化斑块检出率高于3mm组(P>0.05)。1mm组的小钙化斑块检出率也显著高于3mm组(P<0.05)。结论 对比3mm重建,1mm重建的放射CT血管造影的应用效果更好,对于钙化斑块检出的效果更好,建议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CT血管造影 钙化斑块检出情况
原文传递
GE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肺动脉CTA的应用方案的选择
12
作者 陈磊 许雪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77-0180,共4页
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GE64排螺旋CT 的低剂量检测法团注扫描技术和团注追踪触发技术二种增强及延迟扫描技术在肺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结果。方法 本研究共有123个研究对象参与了此项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23个临床考虑的肺动... 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GE64排螺旋CT 的低剂量检测法团注扫描技术和团注追踪触发技术二种增强及延迟扫描技术在肺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结果。方法 本研究共有123个研究对象参与了此项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23个临床考虑的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随机选取小剂量测试法团注技术(66例)和智能追踪触发团注技术(57例)。通过分析血管成像图像质量,以及比较对同一区域动脉血管CT值的测量。结果 显示两种扫描技术的影像质量评分结果能基本满足诊断要求。低剂量治疗组上腔静脉、主静脉和升主动动脉 CT均显著小于静脉注射智能跟踪推注治疗,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种增强技术都可以满足肺动脉CTA查需要,但是,低剂量的团注扫描法可以获得更好的肺动脉 CTA血管成像。同时其注射的对比剂用量也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CTA 小剂量测试法 肺栓塞
下载PDF
基于幂法则校正动态CT灌注心肌血流量评价心肌缺血
13
作者 贾秉真 李睿君 +5 位作者 南丽虹 李统丽 杜娇娇 丁文语 李东 张璋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利用幂法则原理对心肌动态CT灌注(CTP)所测得心肌血流量(MBF)进行个体化校正,并评价其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行CTP+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扫描的疑似或确诊的冠心病病人86例,其中男47例,女39例,平均年龄(62.17±... 目的利用幂法则原理对心肌动态CT灌注(CTP)所测得心肌血流量(MBF)进行个体化校正,并评价其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行CTP+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扫描的疑似或确诊的冠心病病人86例,其中男47例,女39例,平均年龄(62.17±8.99)岁。使用Frontier平台分析病人MBF并计算冠状动脉三大分支支配区域的MBF。使用3D Slicer软件,通过阈值分割来计算冠状动脉管腔容量(V)并计算校正参数(K,K=MBF/V^(3/4))。利用AI影像辅助诊断平台计算靶血管病变部位的CT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值,并以FFR_(CT)>0.8和FFR_(CT)≤0.8在病人水平上分为非心肌缺血组和心肌缺血组,在血管水平上将冠状动脉3大主要分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分别分为非缺血性狭窄组(FFR_(CT)>0.8)和缺血性狭窄组(FFR_(CT)≤0.8)。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病人水平和血管水平上不同分组之间MBF和K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心肌缺血组MBF_(病人)和K_(病人)均低于非心肌缺血组(均P<0.05);缺血性狭窄组MBF_(LAD)、K_(LAD)、K_(LCX)和K_(RCA)均低于非缺血性狭窄组(均P<0.05)。K和MBF的诊断截断值分别为1.38和116 m L/(100 m L·min^(-1))时,K_(病人)的AUC(0.831)和阳性预测值(62.3%)最高,K_(LCX)准确度最高(77.3%),K_(RCA)敏感度(100%)和阴性预测值(100%)最高MBF病人的AUC(0.795)最高,MBFLCX特异度(89.1%)最高。结论基于幂法则原理可以使用病人冠状动脉灌注床的血管容量对MBF进行校正,并显著减少个体差异,提高CTP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血流动力学 心肌灌注成像
下载PDF
ADMIRE对不同体重指数人群支气管动脉CT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俊峰 张亚楠 +3 位作者 尹剑兵 刘佳 明佳蕾 崔磊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62-166,173,共6页
目的:探讨高级迭代重建算法(ADMIRE)对不同体重指数(BMI)人群支气管动脉CT成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迭代重建强度。方法:51例患者行基于ADMIRE(强度1~5)的支气管动脉CT成像检查,根据患者BMI分为体重过轻组(BMI<18.5 kg/m^(2))、体重... 目的:探讨高级迭代重建算法(ADMIRE)对不同体重指数(BMI)人群支气管动脉CT成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迭代重建强度。方法:51例患者行基于ADMIRE(强度1~5)的支气管动脉CT成像检查,根据患者BMI分为体重过轻组(BMI<18.5 kg/m^(2))、体重正常组(18.5≤BMI<24.0 kg/m^(2))及体重超重组(BMI≥24.0 kg/m^(2))。对比3组患者支气管动脉管径以及不同ADMIRE强度下3组患者支气管动脉CT成像质量的主客观评分,筛选最适迭代重建强度。结果:3组不同BMI患者支气管动脉的管径及各组间相同ADMIRE强度下CT图像的主观评分及客观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图像噪声值均随ADMIRE强度增高而显著降低,体重正常组和体重超重组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数值随ADMIRE强度增高而明显增高;组内两两比较显示,体重正常组在ADMIRE 5强度下的SNR、体重超重组在ADMIRE 5强度下的SNR和CNR,与组内其他迭代强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体重超重组中ADMIRE 4的主观评分明显高于迭代强度1~3(P<0.05);体重正常组中ADMIRE 4与ADMIRE 5的主观评分相近(P>0.05),但ADMIRE 4的可判读性(96.3%)高于ADMIRE 5(92.6%)。结论:支气管动脉管径不受BMI的影响,体重正常组与体重超重组在支气管动脉CT成像时推荐使用ADMIRE 4或ADMIRE 5为显示支气管动脉的最适迭代强度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高级迭代重建算法 支气管动脉 图像质量
下载PDF
64层CCTA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方伟 张蕾 +2 位作者 陈首名 何志兵 何杰 《西部医学》 2023年第7期1079-1082,1088,共5页
目的 探讨64层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对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就诊的118例疑为冠状动脉狭窄行C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CTA诊断CA... 目的 探讨64层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对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就诊的118例疑为冠状动脉狭窄行C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CTA诊断CA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比较CCTA诊断结果与CAG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18例患者检查的冠脉节段共1215段,最终经CAG检查冠状动脉狭窄544段,其中轻度狭窄362段,中度狭窄133段,重度狭窄49段,闭塞0段;狭窄节段位于左主干有139段,左前降支有141段,左回旋支有92段,右冠状动脉有172段。CCTA共检出狭窄531段,漏诊13段,其中511段诊断正确,诊断准确率96.23%(511/531)。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kappa值均较高。斑块性质:CCTA共检出斑块489个,其中脂质斑块136个(27.81%),纤维斑块152个(31.08%),钙化斑块201个(41.10%)。结论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均较高,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斑块性质判断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影像组学结合人工智能诊断颈动脉斑块及缺血性卒中的进展
16
作者 刘雨森 惠品晶(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4-159,共6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卒中(I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和临床诊断基础,早期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有助于病人的分层管理。影像组学可以高通量提取影像数据,结合人工智能(AI)方法可以辅助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预测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卒中(I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和临床诊断基础,早期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有助于病人的分层管理。影像组学可以高通量提取影像数据,结合人工智能(AI)方法可以辅助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预测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评估颈动脉狭窄术后的预后。就基于CT血管成像(CTA)、颈部血管超声(CDU)和高分辨MRI(HR-MRI)影像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结合AI在颈动脉斑块诊断及IS的预测、结合多种组学方法对斑块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影像组学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多排CT联合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效能及影像学特点
17
作者 时博 孙双成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5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CT联合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辅助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6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4例,行常规心电图和多排C螺旋CT检查,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 目的探讨多排CT联合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辅助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6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4例,行常规心电图和多排C螺旋CT检查,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心电图、多排螺旋CT及二者联合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查准确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发生率的预测效能,比较“金标准”下不同病例患者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结果疑似冠心病患者心脏冠状动脉经“CAG”检查确诊61例,确诊率为64.89%;常规心电图检查阳性患者48例,多层螺旋CT检查阳性病例54例,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检出阳性病例59例;多层螺旋CT联合常规心电图ROC曲线面积为0.872,高于单一多层螺旋CT(曲线面积为0.716)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曲线面积为0.684);多层螺旋CT联合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冠状动脉中检出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多层螺旋CT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金标准检查下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蚯蚓状扩张不伴有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病例附壁征、冠状扩张及蚯蚓状扩张伴有动脉瘤检出率高于阴性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用于冠心病患者心脏冠状动脉中可获得较高的检查准确度,联合常规心电图检查能提高患者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且确诊患者常伴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冠心病 心脏冠状动脉 诊断效果 影像学特点 常规心电图
下载PDF
CTA、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联合诊断前降支异常起源1例
18
作者 钱海 岑泽民 +1 位作者 徐卫峰 楼钶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4-726,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劳力性胸痛1年”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6年。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未见明显异常;动态心电图示部分时间ST段压低;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冠状动脉CTA示左前降支异常起源于右冠状窦并... 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劳力性胸痛1年”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6年。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未见明显异常;动态心电图示部分时间ST段压低;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冠状动脉CTA示左前降支异常起源于右冠状窦并走行于主动脉根部和右心室流出道之间(图1)。CT血流储备分数(FFR):右冠状动脉(RCA)0.88,左前降支(LAD)0.81,左回旋支(LCX)0.96,对角支(D)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 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极小血管原位病变有效性与安全性
19
作者 张明多 周渊 +6 位作者 张闽 宋现涛 乔树宾 王乐丰 佟倩 张立 石蓓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 分析药物洗脱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冠脉)极小血管原位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连续前瞻性入选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等六家医院心内科收入的冠脉病变血管<2.0 mm且接受DCB治疗的原位病变患者29例,在术后9... 目的 分析药物洗脱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冠脉)极小血管原位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连续前瞻性入选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等六家医院心内科收入的冠脉病变血管<2.0 mm且接受DCB治疗的原位病变患者29例,在术后9个月有18例(56.25%)患者行随访冠脉造影检查和定量分析。观察入组患者DCB治疗前后血管腔变化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终点是随访时冠脉造影的晚期管腔丢失(LLL)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靶病变血运重建、死亡、心肌梗死及复合终点。结果 纳入病例靶病变参考血管平均直径为(1.71±0.27) mm,靶病变术前最小管腔直径(MLD)为(0.31±0.24) mm,靶病变LLL平均为(0.13±0.28) mm,术后即刻MLD(1.19±0.20) mm及术后9个月靶血管MLD (1.06±0.31) mm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1例患者(5.56%)进行了再次血运重建,DCB处理后随访期间,无心梗或死亡发生。结论 DCB治疗冠脉极小血管原位病变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球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小血管病变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320排CT心脏四维容积动态成像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研究
20
作者 高海超 李舒承 +4 位作者 孔凡强 王青松 李东阳 王喜冰 王珠秀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CT心脏四维容积动态成像(4D-CCTA)评价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例CH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4D-CCTA检查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并对比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 目的:探讨320排CT心脏四维容积动态成像(4D-CCTA)评价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例CH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4D-CCTA检查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并对比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以及射血分数(EF)等指标;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所测定结果的相关性以及4D-CCTA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功能检查中的价值。结果:4D-CCTA检查测定的EDV、SV及EF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值,ESV低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值,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4D-CCTA与二维超声心动图两种检查方式测定的EDV、ESV、SV及EF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62,r=0.928,r=0.925,r=0.909;P<0.05)。4D-CCTA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2及0.875。结论:4D-CCTA与二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CHD患者左心室功能方面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够准确评估CHD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CT心脏四维容积动态成像(4D-CCTA) 二维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CHD)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