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4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72-0175,共4页
患有肺癌的患者中,进行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并秉承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护理工作的效果以及其在临床价值的深入分析。。方法 调查对象均为入院展开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患者,计有56例,以抓阄法进行参照组、实验组设定,各组28例,筛选时间限... 患有肺癌的患者中,进行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并秉承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护理工作的效果以及其在临床价值的深入分析。。方法 调查对象均为入院展开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患者,计有56例,以抓阄法进行参照组、实验组设定,各组28例,筛选时间限定于2021.5-2022.10,常规护理用于参照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于实验组,就涉及指标比对。结果 术后分析指标,以实验组的术后下床(18.04±1.17)h、排气时间(24.18±3.36)h、拔管时间(4.11±1.14)d、住院时间(4.05±1.17)d均短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疼痛评分比对,以实验组(3.02±1.11)分偏低于参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标比对,以实验组社会功能(87.58±4.33)分、躯体功能(87.63±4.44)分、情感功能(87.87±4.36)分、总体健康(87.52±4.23)分均偏高参照组(P<0.05)。并发症方面,以实验组0.00%发生概率更低(P<0.05)。结论 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效果显著,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还能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胸腔镜肺癌手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前置呼吸模式在320排CT肺动脉双低成像的研究
2
作者 李孝飞 覃庆婷 +6 位作者 廖玉荣 杨利专 杨鹏 林炜南 冼昌源 曾晨茜 曹治婷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前置呼吸模式在320排CT肺动脉双低成像。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怀疑肺动脉栓塞(PE)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 目的:探究前置呼吸模式在320排CT肺动脉双低成像。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怀疑肺动脉栓塞(PE)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呼吸模式(达到阈值后启动呼吸口令,6 s后触发扫描),观察组采取前置呼吸模式(1或2 s后启动呼吸口令,达到阈值后触发扫描)。两组患者均采用320排CT行双低成像技术扫描,对比延迟时间、辐射剂量、主观与客观图像质量评分等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及延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30、30.225、12.282、7.088,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5分25例,4分23例,3分2例;对照组5分21例,4分26例,3分3例,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平均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明显低于对照组,噪声水平(S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41、23.886、11.426,P<0.05)。观察组右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分支、左肺动脉干以及左肺动脉分支CT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6、2.225、2.042、2.277,P<0.05)。结论:前置呼吸模式能够有效提高CTPA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呼吸模式 CT肺动脉双低成像 肺动脉栓塞(PE) CT肺动脉造影(CTPA)
下载PDF
CT形态学特征在多原发性肺癌及腺体前驱病变不同病理学分型中的价值
3
作者 徐文北 邱慎满 +7 位作者 王梓又 鲍毓 孙潇楠 唐鑫 张磊 丁涛 孟闫凯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分析多原发性肺癌(MPLC)及腺体前驱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探讨CT形态学特征在不同病理学分型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3枚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由人工智能肺结节分析软件自动获得,并由影... 目的:分析多原发性肺癌(MPLC)及腺体前驱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探讨CT形态学特征在不同病理学分型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3枚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由人工智能肺结节分析软件自动获得,并由影像科医生再次进行人工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结节在肺内的分布、最大径、密度、边缘(毛刺、分叶)、内部有无空腔、胸膜牵拉及肿瘤的T分期和N分期。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学类型病灶最大径的差异,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CT形态学特征(结节类型、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空腔)的差异。结果:37例患者中,女性占70.27%;仅有3例(8.11%)有吸烟史,所有患者均不合并肺气肿。29例(78.38%)患者具有2枚结节,8例(21.62%)患者同时检出2枚以上结节。所有病灶均为T1N0期。仅有4例(20.00%)患者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这四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中,病灶最大径分别为(4.83±0.98)mm、(6.72±2.35)mm、(9.46±4.04)mm和(17.06±5.6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纯磨玻璃结节(pGGN)、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在不同病理类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6)。形态学特征中病灶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空腔在四种不同病理类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MPLC及腺体前驱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利用病灶内是否含有磨玻璃密度及其形态学特征能够对病灶的病理学类型进行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腺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分层
下载PDF
MSCT灌注成像参数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4
作者 甘荣坤 陈思敏 刘昌华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灌注成像参数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SPN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MSCT灌注成像检查、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灌注成像参数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SPN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MSCT灌注成像检查、病理检查。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比较2组患者的MSCT灌注成像参数(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血流量、表面渗透系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SCT灌注成像参数鉴别诊断SPN良恶性的价值。结果:80例SPN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47例为恶性结节,33例为良性结节。2组患者MSCT灌注成像参数中的平均通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组MSCT灌注成像参数中的血容量、血流量、表面渗透系数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MSCT灌注成像参数中的血容量、血流量、表面渗透系数单独及联合诊断SPN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95%CI:0.721~0.926)、0.855(95%CI:0.761~0.949)、0.850(95%CI:0.752~0.948)、0.963(95%CI:0.924~1.000),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且当血容量、血流量、表面渗透系数分别为4.405 ml/100 g、51.325 ml/(min·100 g)、21.115 ml/(min·100 g)时,可获得最佳诊断效能,且联合诊断的价值较高。结论:MSCT灌注成像参数中血容量、血流量、表面渗透系数联合诊断SPN良恶性的价值较高,可为SPN良恶性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良恶性 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参数
下载PDF
美罗培南治疗重症细菌性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5
作者 曹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99-0103,共5页
研究重症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接受美罗培南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1年5月~2023年4月开展研究,共计50例重症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参与,通过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比照组(25例,常规治疗)与效果组(25例,常规治疗+美罗培南),研究指标为综合治... 研究重症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接受美罗培南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1年5月~2023年4月开展研究,共计50例重症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参与,通过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比照组(25例,常规治疗)与效果组(25例,常规治疗+美罗培南),研究指标为综合治疗效果、症状评分、动脉血气分析、炎性因子、和肽素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效果组综合治疗效果更高,P<0.05;治疗后效果组症状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效果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更高,效果组二氧化碳分压更低,P<0.05;治疗后效果组炎性因子更低,P<0.05;治疗后效果组和肽素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效果组与比照组不良反应情况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症细菌性肺部感染治疗中应用美罗培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炎性状况,提高血氧水平,优化临床症状,提升综合效果,并且用药方案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肺部感染 美罗培南 重症患者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动脉血气状况
原文传递
胸部CT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多器官受累的随访研究
6
作者 安冉 颜颖 +3 位作者 魏巍 魏璇 杨正汉 王振常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病人胸部CT随访影像中肺部病灶体积、甲状腺、脾、大血管、骨骼及腹部脂肪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33例确诊为COVID-19的病人,男2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1±15.0)岁。收集基线及随访(≥10个月)胸...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病人胸部CT随访影像中肺部病灶体积、甲状腺、脾、大血管、骨骼及腹部脂肪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33例确诊为COVID-19的病人,男2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1±15.0)岁。收集基线及随访(≥10个月)胸部CT的影像资料,测量全肺病灶体积,甲状腺左、右叶面积和平均密度,肺动脉主干直径、升主动脉主干直径、下腔静脉短径、腹主动脉短径、下腔静脉短径/腹主动脉短径,脾厚径、脾最长径、脾的平均密度,腹部皮下脂肪面积、腹腔内脂肪面积、肝脏平均脂肪,胸椎平均密度。比较基线及随访影像中上述参数的变化。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医师测量数据的一致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基线与随访影像中各项测量数据的差异。结果2名观察者测量基线和随访影像中大血管、甲状腺、脾、骨骼和腹部脂肪各项指标的一致性均较好(均ICC>0.80)。相比于基线影像,随访中肺病灶体积占比减小;升主动脉主干直径增大;甲状腺面积增加,甲状腺平均密度减低;脾厚径、脾最长径减小,脾平均密度减低(均P<0.05)。基线和随访影像上各部位其余CT特征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COVID-19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的疾病,病人多器官均会发生结构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部 多器官受累
下载PDF
陈旧性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的价值分析
7
作者 龚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7-0040,共4页
分析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和鉴别诊断陈旧性肺结核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以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0月间经放射科影像诊断并经其他理化实验室确诊的21例陈旧性肺结核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1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在D... 分析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和鉴别诊断陈旧性肺结核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以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0月间经放射科影像诊断并经其他理化实验室确诊的21例陈旧性肺结核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1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在DR成像的基础上,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与分析多排螺旋CT检查较DR成像的优势,统计两种诊断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多排螺旋CT为三维显像技术,能充分展示肺各部的三维结构,对诊断鉴别诊断陈旧性肺结核复发性影像和非复发性影像存在较高的检出率,比普通DR成像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两种成像技术对肺结核的病灶形态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使用多排螺旋CT诊断陈旧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较好地区分陈旧肺结核是否活动,为临床是否再进行抗结核治疗的衡量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肺结核 鉴别诊断 多排螺旋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8
作者 陈江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54-0157,共4页
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慢阻肺患者8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负性情绪更少,生活质量更高,满意率更高,肺功能指标更好,P<0.05。结论 心理... 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慢阻肺患者8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负性情绪更少,生活质量更高,满意率更高,肺功能指标更好,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缓解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实践表明,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慢阻肺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慢阻肺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模型构建
9
作者 李欣 朱小刚 骆敏霞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 分析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并构建诊断模型。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1016例,按照临床诊断分为菌阴肺结核组(n=478)、非结核肺病组(n=538,其中肺癌200例、肺炎338例),均行MSC... 目的 分析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并构建诊断模型。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1016例,按照临床诊断分为菌阴肺结核组(n=478)、非结核肺病组(n=538,其中肺癌200例、肺炎338例),均行MSCT检查,分析两组MSCT影像学特征,以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相关征象,构建菌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间的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空洞、钙化、分叶征等MSCT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空洞是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获得联合诊断模型方程式:Log(P)=-1.256+1.455×树芽征+0.982×小叶中心结节+1.023×空洞,该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25,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3.94%、70.97%。结论 以MSCT影像学特征构建的菌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模型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疗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层螺旋 影像学特征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 诊断模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分辨CT联合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对肺结节检出效能的评价
10
作者 刘登平 张捷 +1 位作者 宋雪燕 卢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目的对比常规薄层图像和高分辨率联合最大密度投影(high resolution combined with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HR-MIP)重建图像在检出肺内结节方面的差异,评价HR-MIP对肺内结节的检出效能。方法随机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2... 目的对比常规薄层图像和高分辨率联合最大密度投影(high resolution combined with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HR-MIP)重建图像在检出肺内结节方面的差异,评价HR-MIP对肺内结节的检出效能。方法随机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胸部CT检查的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18~82(43±12.5)岁。分别利用2 mm层厚的常规薄层图像和HR-MIP(厚度4 mm)重建图像观察肺内结节的情况,根据结节大小分为<5 mm和≥5 mm两组。两位诊断医师分别对两组图像进行阅片并记录结节的数量、大小及性质(实性、部分实性、磨玻璃),同时记录阅读每例患者阅片时所耗费的时间。比较常规薄层图像和HR-MIP在结节检出率及耗费时间方面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例患者共有结节313个,<5 mm 255个、≥5 mm 58个,其中常规薄层图像和HR-MIP分别检出结节的总数为253个(80.1%)、285个(91.0%),HR-MIP检出率高于常规薄层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3,P<0.001);其中常规薄层图像和HR-MIP检出<5 mm及≥5 mm结节的数量分别为(208比235)和(45比50),<5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7,P<0.001),≥5 m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8,P=0.237)。结节性质方面:实性、部分实性及磨玻璃密度结节分别有261、22、30个;常规薄层图像和HR-MIP检出实性、部分实性和磨玻璃密度结节分别为(210比245)、(15比17)和(28比23),其中两种方法实性结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12,P<0.001),部分实性和磨玻璃密度结节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31,P=0.407;χ^(2)=1.231,P=0.224)。常规薄层图像耗时为(215.3±23.8)s,HR-MIP耗时为(133.2±19.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13,P<0.001)。结论利用HR-MIP重建后阅片能够提高肺内实性小结节的检出率并且可以缩短阅片时间、提高诊断效率,但是对于部分实性及磨玻璃密度小结节仍需仔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高分辨率 最大密度投影 肺结节 肺癌
下载PDF
肺癌CT影像组学特征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旭龙 于立明 +2 位作者 龙再颖 赵燕霞 张永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709-713,共5页
用影像组学辅助解决临床问题的前提是“标准化医学影像数据的获取”,这是目前面临复杂且困难的问题。肺癌CT影像组学特征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对其深入探讨、研究,有利于肺癌CT影像组学规范化研究,有助于优化肺癌CT影像组学量化结果及解... 用影像组学辅助解决临床问题的前提是“标准化医学影像数据的获取”,这是目前面临复杂且困难的问题。肺癌CT影像组学特征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对其深入探讨、研究,有利于肺癌CT影像组学规范化研究,有助于优化肺癌CT影像组学量化结果及解决临床问题的效能。因此,本文针对在肺癌CT影像组学研究过程中,影像获取与重建、肿瘤分割、特征提取这几个重要步骤中,影响影像组学特征稳定性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影像组学特征 肺癌 稳定性 CT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肺磨玻璃结节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夏万城 张婷婷 陈爱华(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影像组学可以高通量地提取大量反映病灶异质性的定量影像特征用于病变分析和诊疗,目前已应用于肺磨玻璃结节的研究,包括影像组学特征可重复性、良恶性鉴别,以及浸润性、生长趋势、病理相关指标、基因突变及免疫治疗相关标志物预测等方... 影像组学可以高通量地提取大量反映病灶异质性的定量影像特征用于病变分析和诊疗,目前已应用于肺磨玻璃结节的研究,包括影像组学特征可重复性、良恶性鉴别,以及浸润性、生长趋势、病理相关指标、基因突变及免疫治疗相关标志物预测等方面。就近年影像组学在肺磨玻璃结节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磨玻璃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的深度学习在肺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陈蓉 杨越 +1 位作者 于雅茜 杨飞(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一组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造成呼吸和循环系统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需要及时诊断和改善预后。基于CT影像的深度学习(DL)能够深度挖掘分析PTE疾病特征,在制定诊疗策略和评估血栓负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就基于CT影...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一组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造成呼吸和循环系统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需要及时诊断和改善预后。基于CT影像的深度学习(DL)能够深度挖掘分析PTE疾病特征,在制定诊疗策略和评估血栓负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就基于CT影像的DL在PTE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CT肺动脉成像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三维与四维锥形束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精确放射治疗中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刘欣 仇好 +5 位作者 杨荣邦 周大伟 张菲菲 韩洋 李威 段诗苗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0期36-41,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三维锥形束CT(3D-CBCT)与四维锥形束CT(4D-CB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精确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VAMT放射治疗的101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中扫描模式的不同,将使用3D-CBCT成像的患者纳入3D-CBCT... 目的:比较研究三维锥形束CT(3D-CBCT)与四维锥形束CT(4D-CB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精确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VAMT放射治疗的101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中扫描模式的不同,将使用3D-CBCT成像的患者纳入3D-CBCT组(45例),将使用4D-CBCT成像的患者纳入4D-CBCT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CT图像校正后分次间摆位误差、肿瘤靶区外放边界、肿瘤内靶区(ITV)体积、靶区计划靶体积(PTV)剂量和危及器官(OAR)心脏受照剂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中CT图像校正后左右(X轴)方向、前后(Z轴)方向摆位误差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5,Z=-2.047;P<0.05),上下(Y轴)方向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两组PTV外放范围均在Y轴方向最大;两组肺上叶肿瘤ITV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D-CBCT组肺中下叶ITV体积明显低于3D-CB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5,P<0.05);4D-CBCT组靶区最大剂量(D_(max))、最小剂量(D_(min))、平均剂量(Dmeam)及靶区95%受照剂量(D_(95))Gy均大于3D-CBCT组,且D_(min)、D_(mean)及D_(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7,Z=-4.872,Z=-4.405;P<0.05);4D-CBCT组OAR心脏V_(20)、V_(30)、D_(mean)测量值均低于3D-CBCT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7,Z=-2.208,Z=2.071;P<0.05)。结论:4D-CBCT与3D-CBCT相比,可减少摆位误差并提高摆位的精确性,缩小PTV的外放距离,提高靶区剂量,减少周围OAR的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 锥形束CT(CBCT)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剂量学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结肠息肉检测算法
15
作者 程立英 刘祖琛 +3 位作者 谷利茹 江龙涛 王晓伟 王玉莲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74-279,共6页
近年来,受结肠疾病困扰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由于诊断不及时,结肠疾病容易演变成结肠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结肠息肉是结肠癌在患者体内的前期表征,通过结肠镜及时准确地检测结肠息肉并进行干预可以降低结肠癌发生的概率。目前,深... 近年来,受结肠疾病困扰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由于诊断不及时,结肠疾病容易演变成结肠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结肠息肉是结肠癌在患者体内的前期表征,通过结肠镜及时准确地检测结肠息肉并进行干预可以降低结肠癌发生的概率。目前,深度学习在医学图像处理领域应用广泛,在结肠镜图像息肉检测中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精确诊断。针对传统方法在肠息肉检测中因息肉成像差异大、肠息肉类型多样等存在假阳性高的问题,利用U-net++网络对结肠息肉进行检测,提出一种引入注意力机制的U-net++改进模型,采用端到端的结构,并针对不同网络进行实验研究,对不同网络模型在结肠息肉检测结果进行精度和损失度对比分析。经过实验验证,引入注意力机制的U-net++改进网络模型能够快速精确地检测结肠息肉,可以更好地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和干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肠息肉检测 注意力机制 U-net++网络
下载PDF
调强放射治疗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的临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娜 李丹 +6 位作者 谢辉 何丽煌 谢开红 徐敏仙 胡小毛 史巧静 李林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6期23-28,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RP)的放射剂量学参数及临床病理特征,建立精确预测RP发生的临床模型。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6例行IMRT的肺癌患者,依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RP组(44例)和非RP... 目的:通过分析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RP)的放射剂量学参数及临床病理特征,建立精确预测RP发生的临床模型。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6例行IMRT的肺癌患者,依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RP组(44例)和非RP组(62例),分析两组患者与RP相关的剂量学参数和临床病理等特征,并基于全肺总体积的15%、35%、40%(V_(15)、V_(35)、V_(40))、淋巴细胞计数、合并肺部感染、放射治疗剂量、总分期和T分期8个独立预后因素使用机器学习逻辑回归(LR)构建肺癌患者发生RP的临床预测模型(LR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R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预测效能。结果:106例患者中发生RP的44例(占41.5%),V_(15)、V_(35)、V_(40)、淋巴细胞计数、合并肺部感染、放射治疗剂量、总分期及T分期为发生RP的独立预后因素。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2和0.748,95%CI分别为0.714~0.931和0.488~0.979,模型的校正曲线(Brier score:0.171)和临床决策曲线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临床有效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IMRT肺癌患者发生RP的临床LR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和临床有效性,可为临床预测RP的发生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RP) 肺癌 放射治疗剂量 调强放射治疗(IMRT) 临床预测模型
下载PDF
双输入模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经皮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成伟 颜林军 +5 位作者 李长云 李晓燕 张乐 杨卓 蒋博民 赵立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 分析双输入模型CT灌注成像(dual-input body CT perfusion imaging,DI-CTP)在肺结节经皮CT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4例接受DI-CTP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I-CTP引导肺结节穿刺阳性率及病理诊断准... 目的 分析双输入模型CT灌注成像(dual-input body CT perfusion imaging,DI-CTP)在肺结节经皮CT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4例接受DI-CTP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I-CTP引导肺结节穿刺阳性率及病理诊断准确率,比较DI-CTP引导穿刺活检与肺动脉灌注指数(PI)对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94例患者中,良性结节30例,恶性结节(周围型肺癌)64例。DI-CTP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9.36%(84/94),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6.80%(91/94);DI-CTP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肺结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4.02,均P<0.01)。结论 DI-CTP灌注伪彩图及定量参数分析为肺结节穿刺活检提供了直观影像学依据,提高了肺结节穿刺活检阳性率、病理诊断准确性及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体层摄影术 肺结节 经皮活检术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病毒性肺炎的病理机制与影像表现
18
作者 马延贺 张洪(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1-597,共7页
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疱疹病毒等不同科属的病毒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呈现不同的影像特点。同种病毒在肺炎不同病程中也具有不同的影像表现。对病毒性肺... 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疱疹病毒等不同科属的病毒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呈现不同的影像特点。同种病毒在肺炎不同病程中也具有不同的影像表现。对病毒性肺炎的影像、病理、临床的综合了解,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而协助、指导临床治疗。就病毒性肺炎的病理学改变和影像表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下载PDF
DWI联合DCE-MRI对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汉林 李自凯 +2 位作者 梁奕 王佳 范文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5期37-39,共3页
目的 分析DWI联合DCE-MRI对于孤立肺结节(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47名SPN患者,男:30例,女:17例,年龄:29~86岁,平均年龄:58±5.62岁。行常规DWI与DCEMRI扫描。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ADC、K^(trans)、K_(ep)、V_(e)和i... 目的 分析DWI联合DCE-MRI对于孤立肺结节(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47名SPN患者,男:30例,女:17例,年龄:29~86岁,平均年龄:58±5.62岁。行常规DWI与DCEMRI扫描。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ADC、K^(trans)、K_(ep)、V_(e)和iAUC值。采用受试者ROC曲线以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对于K^(trans)、Ve与iAUC值,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P<0.035),ADC值恶性组显著低于良性组(P=0.001)。对于K_(ep)值,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性(P=0.06)。而ADC联合iAUC分析其灵敏度可提高到81.8%,特异性提高到86.7%,准确度提高到83.8%。结论 采用常规DWI联合DCE-MRI进行定量分析SPN,可提高MR在SPN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I DCE-MRI 孤立性肺结节 良恶性
下载PDF
研究康复护理自我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秀娟 杨谨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114-0117,共4页
研究康复护理自我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本次对比探究实验的对象是66例慢阻肺患者,实验的时间2021.11--2022.3,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康复护理自我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记录... 研究康复护理自我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本次对比探究实验的对象是66例慢阻肺患者,实验的时间2021.11--2022.3,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康复护理自我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记录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分析结果。结果 由对比实验可以看到,记录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主要是通过患者肺部功能指标反映,实验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管理能力,实验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阻肺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自我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康复护理 自我你管理 心理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