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的价值
1
作者 高艳 潘小文 +1 位作者 董晚亭 肖鹏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PDWI-FS)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BME)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矢状位PDWI-FS序列扫描及MRI常规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方法对BME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度、图像质量、... 目的:分析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PDWI-FS)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BME)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矢状位PDWI-FS序列扫描及MRI常规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方法对BME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度、图像质量、病灶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均显示15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中134例存在225处BME征象,以膝关节外伤患者中多见。PDWI-FS序列显示病灶信号强度主要为3级,占比97.78%(220/225),MRI常规序列显示主要为2级,占比43.11%(97/225),且两种检查方法显示不同强度存在统计学差异(Z=15.919,P<0.05)。PDWIFS序列显示病灶清晰程度、空间分辨力、图像变形及诊断信心评分[(4.09±0.45)分、(3.65±0.42)分、(3.25±0.37)分、(4.21±0.38)分]均高于常规序列[(3.88±0.39)分、(3.41±0.36)分、(3.14±0.35)分、(3.97±0.34)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19,t=5.314,t=2.645,t=5.765;P<0.05)。PDWI-FS序列显示病灶信噪比及周围组织对比噪声比[(2.07±0.23)、(5.52±0.64)]均大于常规序列[(2.01±0.22)、(5.17±0.5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9,t=4.925;P<0.05)。结论:较MRI常规序列而言,磁共振PDWI-FS序列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效果,可为骨关节外伤性BME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 骨关节外伤 骨髓水肿 信号强度 图像质量
下载PDF
红光治疗仪联合藻酸盐敷料对下肢骨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
2
作者 徐启兰 郭翠翠 陈敏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红光治疗仪联合藻酸盐敷料对下肢骨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N与EGF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4d、21d、28d的骨痂密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 目的:探讨红光治疗仪联合藻酸盐敷料对下肢骨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N与EGF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4d、21d、28d的骨痂密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d、4d、6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N和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FN和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治疗仪联合藻酸盐敷料用于下肢骨折术后创面愈合,安全有效,能够促进骨痂生长,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血清FN与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治疗仪 藻酸盐敷料 下肢骨折 创面
下载PDF
运动疗法改善颈椎曲度变直患者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李新洲 黄捷 陆兰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70-0073,共4页
颈椎曲度变直患者较多,以运动疗法为方案,分析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22年1月,截止于2022年12月,该阶段配合此次研究的颈椎曲度变直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结果,将30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实施针刀治... 颈椎曲度变直患者较多,以运动疗法为方案,分析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22年1月,截止于2022年12月,该阶段配合此次研究的颈椎曲度变直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结果,将30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实施针刀治疗),另外30例患者划分至实验组(实施运动疗法),设定2项观察指标,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颈椎生理曲度组内治疗前后对比,以治疗后大于治疗前(P<0.05);颈椎生理曲度组间治疗后对比,结果显示更大的为实验组,更小的为对照组(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患者疼痛较轻的为治疗后,组间治疗后患者疼痛较轻的为实验组(P<0.05)。结论 在颈椎屈曲变直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运动疗法,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和缓解疼痛的效果较为显著,有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曲度变直 颈椎病 针刀治疗 运动疗法
原文传递
成骨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梁松林 成文翔 +2 位作者 张鹏 李志超 李念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0,共6页
成骨细胞是促进骨骼生成并维持骨强度的主要细胞类型,其功能异常可以直接导致骨强度下降。程序性死亡是细胞代谢的终末事件之一,目前共有五种常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自噬、铁死亡、焦亡和坏死性凋亡,它们彼此间既协作又拮抗,在细... 成骨细胞是促进骨骼生成并维持骨强度的主要细胞类型,其功能异常可以直接导致骨强度下降。程序性死亡是细胞代谢的终末事件之一,目前共有五种常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自噬、铁死亡、焦亡和坏死性凋亡,它们彼此间既协作又拮抗,在细胞代谢的不同阶段响应不同刺激发挥影响,是细胞正常行使职能的前提。成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对骨生成及骨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因此调节成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有望对骨质疏松起到直接治疗作用。本文拟对骨质疏松中成骨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作用及串扰关联进行综述,以期为调控成骨细胞死亡从而缓解骨质疏松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凋亡 自噬 铁死亡 焦亡 坏死性凋亡
下载PDF
瘤样钙盐沉着症的超声表现
5
作者 张静 梁羽 +2 位作者 黄富洪 陈琴 刘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瘤样钙盐沉着症的临床及超声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瘤样钙盐沉着症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总结临床表现(年龄、性别、压痛、质地、皮肤改变、血磷、碱性磷酸酶、血... 目的探讨瘤样钙盐沉着症的临床及超声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瘤样钙盐沉着症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总结临床表现(年龄、性别、压痛、质地、皮肤改变、血磷、碱性磷酸酶、血钙)及超声表现(病变部位、大小、内部回声、边界、后方声影、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血流信号)。结果44例瘤样钙盐沉着症患者共47个病灶,17个病灶位于臀部,9个病灶位于肢体,33个病灶呈无痛性包块。44例患者血钙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5例血磷升高。瘤样钙盐沉着症主要位于皮肤层、脂肪层或肌层内,不累及骨质。瘤样钙盐沉着症的超声表现分为3型,①结节状钙化灶堆积型:41个(87.23%)病灶表现为沙粒样或颗粒状钙化灶堆积呈结节状,所有结节后方均伴有声影,其中8个病灶边界较清楚,周边可见细窄的低回声带,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10个病灶周边见较宽的低回声带,边界可辨,血流信号较丰富;②囊性团块伴钙化灶沉积型:4个(8.51%)病灶表现为囊性团块,内可见分隔,囊壁及分隔多发细沙样或颗粒样钙化灶沉积伴声影,囊性团块边界不清晰,囊壁可见稀疏血流信号;③孤立粗大钙化灶型:2个(4.26%)病灶表现为孤立粗大钙化灶,后方伴宽大声影,边界较清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瘤样钙盐沉着症的临床及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多呈无痛性质硬包块,超声表现分为3型,病灶位于软组织内,不累及骨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样钙盐沉着症 超声检查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膝关节MRI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林恒屹 冯仁海 +1 位作者 尹彬彬 王柏森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277-280,共4页
由于解剖结构复杂而精细,膝关节是最容易受到严重损伤的身体部位之一。膝关节病变发病率高且具有致残、致畸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精准判断膝骨关节疾病进程及状态,可有助于提供精准化、阶梯化、个... 由于解剖结构复杂而精细,膝关节是最容易受到严重损伤的身体部位之一。膝关节病变发病率高且具有致残、致畸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精准判断膝骨关节疾病进程及状态,可有助于提供精准化、阶梯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进程 膝关节病变 严重损伤 身体部位 人工智能 患者生活质量 发病率高 解剖结构
下载PDF
无源医疗器械类医用耗材上市后监测监管研究热点与推进路径探讨
7
作者 董放 杨建龙 +6 位作者 李嘉悦 宁鹏 陈芳芳 时胜楠 邱晓岚 谢子归 崔泽实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166-173,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无源医疗器械类医用耗材上市后监测监管的研究热点与推进路径。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相关机构网站和中国知网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进行相关文献、文件采集;梳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分项数据,提... 目的:探讨基于无源医疗器械类医用耗材上市后监测监管的研究热点与推进路径。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相关机构网站和中国知网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进行相关文献、文件采集;梳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分项数据,提取期刊文献和文件主题要素词,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显示。结果: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逐年增加,2022年为694866份;在2019年至2022年4个统计年度数据中,无源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IVD)试剂的报告数也呈并行增加趋势,占年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总数的65.00%左右。期刊文献的常规文献计量表明该领域研究得到监管机构、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及生产企业不同程度参与,监管机构贡献了46篇,占文献总数的56.79%,其次是高校28篇;词篇共现分析显示,研究热点聚集在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国际经验解析、再评价、真实世界研究5类;我国监管机构高度重视上市后监测监管,2006年以来发布相关文件20余份,围绕安全有效愈渐深入。结论:研究热点从基于不良事件报告的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国际经验讨论逐步向主动监测、真实世界研究等方面深入。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尤其是无源医疗器械类医用耗材上市后监测监管需要在政府监管、医疗机构与消费者用户和生产经营企业3个维度同步推进,高校院所、行业组织协同助力,加强监测技术和方法学研究,建立真实世界研究数据资源库与数据标准,拓展不良事件监测序贯活动,研究制定风险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服务于我国医疗健康和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后监测监管 无源医疗器械 医用耗材 风险管理 主动监测 真实世界研究 不良事件
下载PDF
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内固定后疗效评估的价值
8
作者 张浩然 吴京亮 +1 位作者 张从笑 魏更生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通过常规X射线与X射线断层融合成像两种影像技术的比较,探讨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内固定后骨愈合和骨痂生长情况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北京市海淀医院骨科收治的18例... 目的:通过常规X射线与X射线断层融合成像两种影像技术的比较,探讨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内固定后骨愈合和骨痂生长情况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北京市海淀医院骨科收治的1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FNS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12个月时行普通X射线和X射线断层融合成像,评价两种影像技术对股骨颈骨折FNS内固定术后骨愈合和骨痂生长情况的显示情况,统计两种影像技术对股骨颈骨折FNS内固定图像检测过程的相关参数。结果: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1个月时X射线断层融合成像技术的骨痂检出率均低于术后12个月,且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在患者术后1个月和12个月时的骨痂检出率(94.44%和61.11%)均高于X射线(61.11%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0、5.790,P<0.05);经秩和检验显示,两种影像技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1个月和12个月时的骨痂生长情况图像质量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3,2.018,P<0.05),两种影像技术的术后1个月和12个月骨愈合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8、2.258,P<0.05);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成像引导的治疗前骨折处检测影像图显示效果理想,图像清晰,较完整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骨折线,术后12个月X射线正侧位可见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达临床愈合;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股骨颈骨折FNS内固定图像检测过程的空气比释动能、剂量面积乘积以及有效剂量均低于常规X射线成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00、2.466、32.255,P<0.05)。结论:在对股骨颈骨折FNS内固定后患者骨愈合情况的诊断评价中,使用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的骨痂生长情况进行检测,判定骨愈合程度,尤其是对术后恢复时间更长的判定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好,在检测过程中辐射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内固定 骨愈合 骨痂生长情况
下载PDF
IDEAL-IQ序列对成人腰椎骨髓脂肪含量的研究价值
9
作者 叶佩佩 黄荧荧 +1 位作者 陈少卿 何家维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75-378,共4页
骨质疏松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导致椎体骨折。有研究表明骨髓脂肪含量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1-3])。一种新的MRI技术,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可定量评估椎体骨髓脂肪含量(bone marrow fat,BM... 骨质疏松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导致椎体骨折。有研究表明骨髓脂肪含量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1-3])。一种新的MRI技术,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可定量评估椎体骨髓脂肪含量(bone marrow fat,BMF),然而多数研究只评估L_(1)~L_(4)椎体BMF与年龄及性别的差异,缺乏准确性、严谨性~([4-6])。本研究采用IDEAL-IQ技术测量腰椎BMF,观察其变化情况,分析其在性别、年龄间的差异,掌握其好发人群及年龄段,对及早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骨折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腰椎 骨髓脂肪含量 IDEAL-IQ
下载PDF
足部X线和负重CT评估踇外翻的可靠性研究
10
作者 郑敏翔 倪淑红 潘佳欢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足部X线片和负重CT评价踇外翻可靠性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踇外翻患者左、右足的术前、术后X线片和术后负重CT摄片各60张。由2名影像科医师独立测量所有X线片和CT片各2次,每次间隔14d,分... 目的探讨足部X线片和负重CT评价踇外翻可靠性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踇外翻患者左、右足的术前、术后X线片和术后负重CT摄片各60张。由2名影像科医师独立测量所有X线片和CT片各2次,每次间隔14d,分析每个踇外翻参数测量值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信度。结果术前、术后X线片和负重CT摄片评价的横切面参数(1,2跖骨间角、踇外翻角、踇外翻指间角和远端跖骨关节角)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信度均很强。代表冠状面畸形的胫侧籽骨位置和第1跖骨头外侧缘形状术前和术后X线片的观察者间信度和观察者内信度多为中等或一般,而负重CT摄片中以α角表示的第1跖骨旋转畸形评测结果在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信度均很强。结论负重CT扫描能更好地评估踇外翻冠状面畸形,但对横断面成角畸形的评价作用可能无法取代X线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踇外翻 第1跖骨旋转畸形 足冠状面畸形 影像学
下载PDF
关节镜下跖筋膜松解联合跟骨骨刺清除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
11
作者 邓斌 郑臣校 +2 位作者 吴健波 张绍海 林小永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跖筋膜松解联合跟骨骨刺清除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中医院创伤骨科足踝组2018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关节镜下采用跖筋膜松解联合跟骨骨刺清除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患者30例,其中男8例,女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跖筋膜松解联合跟骨骨刺清除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中医院创伤骨科足踝组2018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关节镜下采用跖筋膜松解联合跟骨骨刺清除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患者30例,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43~69岁,平均(54.7±7.9)岁,定期于门诊复诊并完成随访。观察并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定期复查术侧跟骨侧位X线片判断术侧跟骨骨刺是否复发。通过对比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nkle and hindfoot,AOFAS-AH)评分和跟痛症评分(calcaneodynia score,CS)来评价手术疗效。结论30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6.27±2.32)个月。30例患者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而AOFAS-AH评分和CS评分均高于术前,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定期复查术侧跟骨侧位X线片示跟骨骨刺均无复发。无一例患者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跖筋膜松解联合跟骨骨刺清除术能够显著缓解顽固性跟痛症患者足跟局部疼痛,改善足踝功能,其疗效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跟痛症 跖筋膜 跟骨骨刺 关节镜
下载PDF
117例中医手法闭合复位治疗掌骨颈部骨折患者临床观察
12
作者 杨泽兵 康小亮 +1 位作者 高卫星 李文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 观察运用中医手法复位胶带固定治疗掌骨颈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117例新鲜掌骨颈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医手法复位胶带固定治疗后,采用手指关节主动活动度系统评定法(TAM)对不同分型掌骨颈部骨折疗效进... 目的 观察运用中医手法复位胶带固定治疗掌骨颈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117例新鲜掌骨颈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医手法复位胶带固定治疗后,采用手指关节主动活动度系统评定法(TAM)对不同分型掌骨颈部骨折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本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观察后,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愈合时间为(5.12±0.83)周。经TAM评分对研究对象预后情况进行评定,其中优63例,良41例,中10例,差3例,优良率为88.9%。进一步经卡方检验分析后,在不同掌骨颈部骨折分型下,其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手法复位固定治疗掌骨颈部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颈部骨折 闭合复位 胶布固定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快速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及镇痛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益小平 韦继刚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802-805,共4页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训练联合地塞米松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镇痛等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TKA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配至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采用快速康复训...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训练联合地塞米松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镇痛等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TKA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配至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采用快速康复训练,而研究组患者在快速康复训练基础上额外增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者各个随访时间点膝关节功能(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发生恶心呕吐反应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KSS评分、膝关节RO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术后前3 d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4 d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给予地塞米松联合快速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TKA术后膝关节功能,且地塞米松对术后早期镇痛、止吐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快速康复训练 全膝关节置换 糖皮质激素 围手术期 功能 镇痛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T_2加权像高信号区及椎间盘IVIM-DWI定量参数的临床价值分析
14
作者 沈国华 祝春燕 邵炫赫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51-354,共4页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关键一环,其病理过程复杂且多样,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1])。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MRI技术的广泛应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与评估手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提升~([2])。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行性变 T2加权像 高信号区 IVIM-DWI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颈椎影像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玉花 郑喻文 +1 位作者 陈晓飞 周晟(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人工智能(AI)可通过影像智能检测、分割、分类等技术赋能临床诊疗及预后。AI与颈椎影像学的结合在自动分割颈椎结构,检测颈椎骨折、脊髓型颈椎病,识别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自动测量颈椎前凸等病变以及评估颈椎成熟度等方面性能优越。就AI... 人工智能(AI)可通过影像智能检测、分割、分类等技术赋能临床诊疗及预后。AI与颈椎影像学的结合在自动分割颈椎结构,检测颈椎骨折、脊髓型颈椎病,识别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自动测量颈椎前凸等病变以及评估颈椎成熟度等方面性能优越。就AI技术在颈椎影像学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颈椎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6
作者 朱梦真 张虹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1172-1176,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确定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 目的通过meta分析确定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危险因素的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含18个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疼痛、个人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抑郁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OR=2.74、1.80、1.81、1.83、1.30,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用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止恐动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恐动症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王洋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和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和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假体类型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0)和参照组(n=50)。对实施不同的假体置换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异位骨化程度、术后假体稳定性、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 Hip Joint Function Scale,Harri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开展X线检查,研究组假体稳定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0 vs 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0,P>0.05)。结论相对于骨水泥型假体,使用生物型假体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人工髋关节 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
下载PDF
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分析
18
作者 沈贵州 谢成伟 +2 位作者 杨文祥 陈庆煌 陈奕忠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应用于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3月于安溪县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 目的探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应用于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3月于安溪县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a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36-item short form,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未出现关节内感染、假体松动、僵硬、不稳定、进行性骨关节炎等脱落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术后力线不良;1例进行膝关节屈曲,伸直时髌骨关节有明显捻发音;上述2例患者均经康复锻炼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疼痛及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 疼痛程度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填充块在复杂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
19
作者 张宪彧 吴国保 +3 位作者 江建 王宏菁 孙志煌 刘光炜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962-964,共3页
目的分析在复杂髋关节翻修重建中采用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填充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该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关节翻修的40例患者,将其分为3D打印组与对照组,各20例。3D打印组给予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填充块技术进行翻... 目的分析在复杂髋关节翻修重建中采用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填充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该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关节翻修的40例患者,将其分为3D打印组与对照组,各20例。3D打印组给予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填充块技术进行翻修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髋关节翻修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结果3D打印组手术时间[(120.56±8.13)min]、术中出血量[(312.57±24.65)mL]低于对照组[(132.67±8.27)min、(342.64±25.4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20,P<0.001;t=4.647,P<0.001)。治疗后3D打印组髋关节功能评分[(87.69±6.35)分]高于对照组[(72.56±6.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6,P<0.001);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结论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填充块在髋臼侧严重骨缺损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可节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较少,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髋关节翻修重建 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填充块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运用X线与CT诊断作用分析
20
作者 徐蕴潮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4期0098-010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X线、CT两种影像学技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并在我院接受X线、CT检查。以手术结果...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X线、CT两种影像学技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并在我院接受X线、CT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影像学技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结果:在病变关节检出准确率上,CT检查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CT诊断Ⅰ期、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对Ⅲ期、Ⅳ期、Ⅴ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X线、CT两种影像学技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有一定的临床有效性。对Ⅰ期、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宜采用CT诊断;对Ⅲ期以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采用X线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影像学检查 X线 CT诊断 作用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