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9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军飞行人员心理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概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永堂 杨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陆军航空兵是陆军编制序列中的现代高技术兵种,具有灵活机动、快速打击的优点。陆军飞行人员在长时间执飞任务中面临低压、缺氧、噪声、振动等恶劣环境以及各种军事应激,承受着比普通人群更大的身心压力,更易发生心理应激障碍,严重影响... 陆军航空兵是陆军编制序列中的现代高技术兵种,具有灵活机动、快速打击的优点。陆军飞行人员在长时间执飞任务中面临低压、缺氧、噪声、振动等恶劣环境以及各种军事应激,承受着比普通人群更大的身心压力,更易发生心理应激障碍,严重影响战斗力。在执飞过程中面临的特殊外界环境会导致陆军飞行人员出现情绪不稳定,空中不适应,以及紧张、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应激障碍。科学优化心理选拔、培训标准,加强心理耐受训练,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干预和疏导,尤其注重平时精神健康的检测与评估等措施可有效促进陆军飞行人员心理健康,预防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生。明确陆军飞行人员心理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对提高陆军航空兵部队作业能力及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军飞行人员 心理应激障碍 军事医学 军事心理学
原文传递
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寒区飞行错觉发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媛 余静 +8 位作者 严军 李森 夏雨 朱莹 龙在云 王海燕 周阿香 李玲 杨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了解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寒区飞行错觉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方法运用“飞行错觉综合量表(Comprehensive flight illusion scales)”调查74名寒区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飞行错觉的发生情况... 目的了解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寒区飞行错觉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方法运用“飞行错觉综合量表(Comprehensive flight illusion scales)”调查74名寒区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飞行错觉的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飞行错觉的措施。通过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差异和飞行错觉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74份,收回74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飞行错觉的发生率为32.43%。飞行时间与飞行错觉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寒区发生率较高的3种飞行错觉分别为距离错觉(20.27%)、倾斜错觉(18.92%)和相对位置错觉(16.22%);发生率较低的3种飞行错觉分别为:脱离现象(4.05%)、旋转错觉(4.05%)和倒飞错觉(2.70%)。飞行错觉发生后66.67%的人员出现紧张、感觉杆“搬不动”、头痛、头昏以及飞行后失眠等多种反应。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几乎都知晓并认同积极应对飞行错觉的处理方式,却有50%的人员认为可采用消极等待的方式。通过对影响飞行错觉发生的相关因素统计分析提示:除了飞行科目以外,与飞行员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和飞行活动相关的多种因素均影响飞行错觉的发生,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寒区作业的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冬季短时期内飞行错觉发生后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他们的疲劳焦虑状态、气候、地形环境以及驾驶机型的座舱界面飞行参数与飞行错觉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 陆军飞行人员 直升机 飞行错觉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余静 李森 +10 位作者 龙在云 夏雨 康露 刘媛 杨策 邹龑 于鑫 刘致权 吴方舟 崔斌 严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焦虑发生的相关性,为精准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22年7月10-13日随机抽取某部飞行人员,采用领悟社会支持、多维疲劳和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n=88);利用座谈和个别交流方式补充了解陆军飞... 目的探讨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焦虑发生的相关性,为精准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22年7月10-13日随机抽取某部飞行人员,采用领悟社会支持、多维疲劳和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n=88);利用座谈和个别交流方式补充了解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现状及其与疲劳、焦虑状态的关系;通过SPSS 20.0软件对该人群上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率分析,Pearson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分析问卷85份(每份含领悟社会支持、多维疲劳和焦虑量表)。其中男性83人(97.65%),女性2人(2.35%);飞行员80人(94.11%),领航员2人(2.35%),空中机械师3人(3.53%)。20~39岁82人(96.47%)。高社会支持(分值61~84)人数占比为68.23%(58/85),低、中焦虑度(分值<30分)人数占比为100%(85/85),非显著疲劳状态(55.71±8.48)人数占比为98.82%(84/85)。领悟社会支持程度(62.22±14.67)与焦虑(14.44±3.86)呈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疲劳无显著相关性(P>0.05),焦虑与疲劳之间相关性也不显著(P>0.05)。结论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程度可能会引发焦虑,进而影响作业能力和健康水平;应对该人群领悟社会支持进行精准干预以完善航卫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军航空兵 飞行人员 领悟社会支持 疲劳 焦虑
原文传递
陆军飞行人员战训效能维护的医学研究动态与展望
4
作者 李森 杨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陆军航空兵作为陆军高技术主战兵种,在“机动作战、立体攻防”战略要求下,已成为维护我国战略安全的新锐新质力量。面对陆军战机升级换代和实战化训练的新形势,飞行人员在战训耦合模式下飞行作业与环境损伤不容忽视,其卫勤保障体系创新... 陆军航空兵作为陆军高技术主战兵种,在“机动作战、立体攻防”战略要求下,已成为维护我国战略安全的新锐新质力量。面对陆军战机升级换代和实战化训练的新形势,飞行人员在战训耦合模式下飞行作业与环境损伤不容忽视,其卫勤保障体系创新也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在系统分析陆军飞行人员战训损伤的主要因素基础上,立足陆军飞行人员伤病谱和卫勤保障现状,明确制约陆军飞行人员战训效能的瓶颈问题,提出提升陆军飞行人员战训效能的潜在对策,旨在健全陆军航空卫生保障体系、完善卫生保障法规制度、深研航空医学关键问题、深化基层航空卫生保障条件建设及强化陆军航空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为陆军飞行人员战训效能提升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军航空医学 直升机 军事医学
原文传递
最好自我训练对集训期新兵心理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
5
作者 靳子豪 赖寒 +6 位作者 陈功金 郝文 赵爱军 闫炫匀 刘博 彭李 李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2-918,F0003,共8页
目的探究最好自我(best possible self,BPS)训练对集训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乐观与悲观情绪、知觉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以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9月在某新兵训练基地抽取212名新兵,根据建制分为研... 目的探究最好自我(best possible self,BPS)训练对集训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乐观与悲观情绪、知觉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以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9月在某新兵训练基地抽取212名新兵,根据建制分为研究组(100人,行BPS训练15 min/d)和对照组[112人,行日常生活(typical day,TD)表象训练,15 min/d],连续干预2周。于干预当天(T0),干预实施1周(T1)、2周(T2),干预结束后1周(T3)采用未来预期量表(Future Expectation Scale,FEX)、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对2组被试进行测量,评估BPS训练对上述心理健康指标的训练效果。结果2组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各心理学基线指标均衡。随着训练的进行,2组在悲观情绪、知觉压力和主观幸福感(包含情感和认知幸福感)上的训练效果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T1~T3的悲观情绪相比基线(T0)明显降低(P<0.01),情感幸福感(P<0.01)和认知幸福感(P<0.01)明显升高,其知觉压力在T1(P<0.05)和T3(P<0.01)也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在训练前后却无上述明显变化。结论2周BPS训练可有效降低集训期新兵悲观情绪和知觉压力水平,提升其主观幸福感,促进新兵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好自我训练 乐观情绪 悲观情绪 知觉压力 主观幸福感 新兵
原文传递
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及外显测量研究
6
作者 柳雪荣 詹雨 +5 位作者 李威 张李斌 赵梦雪 高鑫艳 陈志毅 冯正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目的 探索军校学员内隐忠诚与外显忠诚的相关关系及其特异性,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个体忠诚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 使用E-Prime2.0参照经典内隐联想范式编制内隐联想-忠诚测验对64名军校学员进行内隐忠诚测验,同时使用《中国... 目的 探索军校学员内隐忠诚与外显忠诚的相关关系及其特异性,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个体忠诚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 使用E-Prime2.0参照经典内隐联想范式编制内隐联想-忠诚测验对64名军校学员进行内隐忠诚测验,同时使用《中国军人忠诚量表》进行外显忠诚测量。结果 (1)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显著,即均倾向于认为自我的忠诚高,非自我的忠诚低。(2)外显忠诚测评发现:军校学员被试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得分最高(4.79±0.34),对职业的忠诚次之(4.38±0.53),对单位及领导的忠诚相对较低(4.03±0.83)。在忠诚的3个维度上,规范忠诚水平最高,继续忠诚得分较低。(3)军人内隐忠诚与外显测量结果显示: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r=-0.030,P=0.823)、对职业的忠诚(r=-0.047,P=0.728)、对单位的忠诚(r=0.050,P=0.710)、对领导的忠诚(r=0.043,P=0.749)相关均不显著。结论 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显著,且外显测量的忠诚与内隐忠诚之间无显著相关,不能够通过单一的外显测量去判断他们的忠诚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诚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效应 军校学员
原文传递
陆军飞行人员作业效能提升研究现状与展望
7
作者 朱莹 杨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陆军飞行人员是“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重要战斗力量,保障和提升飞行人员作业效能是陆军航空医学(陆航医学)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随着高性能直升机列装使用,陆军航空部队作战、训练方式和强度也随之动态变化,陆军飞行人员作业效能提... 陆军飞行人员是“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重要战斗力量,保障和提升飞行人员作业效能是陆军航空医学(陆航医学)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随着高性能直升机列装使用,陆军航空部队作战、训练方式和强度也随之动态变化,陆军飞行人员作业效能提升对于确保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在陆军飞行器、航空环境影响直升机飞行人员生理-心理状况的理论体系中,既往陆航医学在保障飞行人员身心健康、提升作业效能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基于新时期和未来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作业中存在的健康挑战和卫勤保障需求,本文着眼于飞行环境改善、个体防护保障和机体耐力提升等方面,系统回顾陆航医学在飞行人员作业效能提升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全链条、多维度保障陆军飞行人员身心健康,提升作业效能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特殊环境 作业效能 疲劳 空间定向障碍
原文传递
军人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
8
作者 靖开元 杨艳贞 +4 位作者 孙淑娟 谭雅文 薛冰清 朱翊珺 赵梦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 探索军人群体中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使用家庭复原力量表(Family Resilience Scale)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采取整群方便抽样方式,对204名西部某任务部队陆军军人进行时隔4个月的2次... 目的 探索军人群体中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使用家庭复原力量表(Family Resilience Scale)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采取整群方便抽样方式,对204名西部某任务部队陆军军人进行时隔4个月的2次追踪调查。使用Amos 26.0软件构建交叉滞后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控制了前测的心理症状后,前测的家庭复原力可以显著预测后测的心理症状(β=-0.14,P<0.05)。控制了前测的家庭复原力后,前测的心理症状能够显著预测后测的家庭复原力(β=-0.13,P<0.05)。结论 军人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健康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两者彼此预测。本文结果提示了两者关系间的关键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 家庭复原力 心理健康 交叉滞后
原文传递
陆军空中突击部队索降训练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苟文隆 李殿威 +5 位作者 路星辰 刘星 邱金龙 王钟 王子明 刘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陆军空中突击部队索降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训练伤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于2022年9月对某部官兵进行训练伤问卷调查。统计索降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根据是否存在训练伤将被试... 目的调查分析陆军空中突击部队索降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训练伤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于2022年9月对某部官兵进行训练伤问卷调查。统计索降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根据是否存在训练伤将被试者分为训练伤组与对照组。从两组被试者一般情况、身体素质、训练前受伤及训练后受伤情况等方面分析索降训练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数据分析303例,其中索降训练伤发生115例(训练伤组,37.95%),对照组188例。训练伤高发部位依次为踝关节(19.72%)、膝关节(15.49%)和腕关节(13.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军龄(95%CI:1.011~1.209,P=0.028)、独生子(95%CI:1.541~4.578,P=0.000)、仰卧起坐成绩(95%CI:0.922~0.970,P=0.000)和3000 m跑成绩(95%CI:1.001~1.010,P=0.029)是索降训练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独生子、核心肌力和有氧耐力不足以及较年长的空中突击部队官兵更易发生索降训练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突击部队 索降 军事训练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某部新兵人格特质与新训期心理症状的网络分析
10
作者 杨天奇 任垒 +5 位作者 李新红 毋琳 崔怡 武圣君 杨曦 刘旭峰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41-344,共4页
目的研究某部新兵群体人格特质与新训期心理症状的关联模式,并探索不同人格特质对心理症状整体的保护性或风险性作用。方法对某部队242名新兵使用EPQ-RSC和SCL-90分别进行人格特质和心理症状的评估,使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使用... 目的研究某部新兵群体人格特质与新训期心理症状的关联模式,并探索不同人格特质对心理症状整体的保护性或风险性作用。方法对某部队242名新兵使用EPQ-RSC和SCL-90分别进行人格特质和心理症状的评估,使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使用R软件进行网络结构估计和桥中心性分析。结果不同人格特质与心理症状的关联模式不同。内外向、掩饰性与心理症状的关联均为负相关,神经质、精神质与心理症状的关联均为正相关。神经质的桥预期影响值最高,为0.60。结论在人格特质中,神经质正性连接了更广泛的心理症状,意味着其对心理症状的风险性作用更高。研究从网络视角理解新兵人格特质与心理症状的关系,可能有助于未来军人心理选拔和心理健康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L-90 EPQ 网络分析 新兵 神经质
下载PDF
高原驻训官兵肝功能损害状况及其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
11
作者 曾仁攀 王丹玲 钱平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了解高原驻训官兵肝功能状况,分析其与驻训海拔高度的相关性。方法从四川阿坝藏区各驻训部队官兵体检报告中随机抽取575例军人的肝功能报告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海拔高度分为三组:<2000 m组144例,2000~3000 m组192例和>3000 m组... 目的了解高原驻训官兵肝功能状况,分析其与驻训海拔高度的相关性。方法从四川阿坝藏区各驻训部队官兵体检报告中随机抽取575例军人的肝功能报告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海拔高度分为三组:<2000 m组144例,2000~3000 m组192例和>3000 m组239例。研究的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总胆汁酸等。任何一项指标超出正常值范围即判断为肝功能异常。结果575例官兵中,肝功能异常者198例(34.4%)。其中血清胆红素异常140例(24.3%),血清蛋白异常32例(5.6%),血清转氨酶异常70例(12.2%),总胆汁酸升高15例(2.6%)。分组研究显示海拔高度>3000 m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和白球比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2000 m组和2000~3000 m组(P<0.05),而<2000 m组和2000~3000 m组之间上述指标异常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和球蛋白异常的发生率在不同海拔高度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驻训官兵肝功能异常较为常见,其中以血清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异常为主。肝功能损害与海拔高度相关,主要发生于海拔3000 m以上区域,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官兵 肝功能异常 海拔高度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军校大学新生幸福力提升干预研究
12
作者 韩立敏 彭帆 宋威威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428-2433,共6页
目的探索结合微信平台的积极心理干预方式对军校大学新生幸福感提升的效果。方法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干预,第一阶段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从某军校课堂教学班选取被试67人,按照自愿原则确定干预组(30人)和对照组(37人),干预组成员除加入“幸... 目的探索结合微信平台的积极心理干预方式对军校大学新生幸福感提升的效果。方法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干预,第一阶段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从某军校课堂教学班选取被试67人,按照自愿原则确定干预组(30人)和对照组(37人),干预组成员除加入“幸福力提升训练营”公众号、每天进行“正念冥想”、“抛开抱怨”和“三件好事”撰写记录外,其余均与对照组成员一致。第二阶段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从某军校课堂教学班抽取被试161人,按照自愿原则确定干预组(74人)和对照组(87人),干预组成员除加入“幸福力提升训练营”公众号、每天进“三件好事”撰写记录外,其余均与对照组成员一致。两个阶段均使用苗元江《综合幸福问卷》(MHQ)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成员进行评估。结果①第一阶段,4周后,干预组幸福感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生活满意、健康关注和自我价值三个维度上。②第二阶段,8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幸福感提升幅度上并无显著差异,可能与干预活动与目标群体的匹配性、被试的动机及干预活动过于简单等因素有关。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综合积极心理干预手段能够提高军校大学生的幸福感,但单一心理干预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校大学生 积极心理干预 微信平台 幸福感
原文传递
武警某部官兵健康体检心电图异常结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金丽 刘颖 +3 位作者 王锋 蔡伟 姚站馨 毕珣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 探讨武警某部官兵健康体检心电图异常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018-05至2021-07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体检中心参与体检的749名武警某部官兵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检出的异常心电图表现进行排序,并采用χ^(2)检验对心电图异常进行单... 目的 探讨武警某部官兵健康体检心电图异常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018-05至2021-07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体检中心参与体检的749名武警某部官兵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检出的异常心电图表现进行排序,并采用χ^(2)检验对心电图异常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检出心电图异常276例(36.85%),窦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ST-T改变占比最高;心电图异常的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BMI、TG和LDL-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中,≥40岁年龄段、女性官兵与心电图异常低风险相关,TG偏高与心电图异常高风险相关(P<0.05)。结论 心电图异常者以男性和TG偏高的人群为主,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心电图检查,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心电图异常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海拔4000 m以上高原官兵特勤疗养医学鉴定及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莉 张超 +5 位作者 陈活良 毋琳 孙少为 武启凡 王新宇 刘欢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4期337-343,共7页
目的研究海拔4000 m以上高原官兵特勤疗养医学鉴定及疗养效果评价方法。方法选择2014—2015年刚从海拔4000 m以上高原下山的守防官兵125名,随机分成特勤疗养组76名,给予1个月的特勤疗养,进行15 d、30 d的效果评定及医学鉴定;未疗养组49... 目的研究海拔4000 m以上高原官兵特勤疗养医学鉴定及疗养效果评价方法。方法选择2014—2015年刚从海拔4000 m以上高原下山的守防官兵125名,随机分成特勤疗养组76名,给予1个月的特勤疗养,进行15 d、30 d的效果评定及医学鉴定;未疗养组49名,同期下山在平原驻地正常工作,对两组高原官兵30 d生理、体能情况对照分析。选择2022年海拔4000 m以上高原官兵278名为随访组,进行疗养情况回顾性调查,并对2021—2022年该单位参加过疗养的人员进行疗养类型回顾性分析。结果特勤疗养组30 d反应时、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较未疗养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活量有增加趋势,与未疗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勤疗养组15 d疗养效果评估良好55.00%、一般36.00%、不良9.00%,30 d疗养效果评估为良好90.79%、一般7.89%、不良1.32%,特勤疗养组30 d效果较15 d效果显著(P<0.001)。特勤疗养组医学鉴定甲级86.9%、乙级10.5%、丙级2.6%、丁级0%。回顾调查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该单位共参加疗养151名,其中特勤疗养102名、专项疗养49名。2022年随访组中93.9%人员支持安排特勤疗养,23.0%可以按期疗养,68.3%认为一年一次疗养较好,46.0%认为疗养30 d对身体有益,51.4%认为现有疗养制度适合高原官兵。疗养期间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体检、休息、疾病矫治、心理调节。结论海拔4000 m以上高原官兵特勤疗养30 d后,疗养效果评估及医学鉴定证实对其生理、心理、体能功能有很好的恢复作用。随访发现在疫情影响下仍有很多官兵参加疗养,一致认为海拔4000 m以上高原官兵开展特勤疗养有益,并建议定期组织、增加疗养次数、加强疗养保障措施,对提高海拔4000 m以上高原部队作业能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官兵 特勤疗养 健康鉴定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正念干预对陆航机务官兵认知重评、正性注意偏向和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季猛 张立立 +2 位作者 张巧 陆晚 李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94-1000,共7页
目的研究正念干预对陆航机务官兵认知重评、正性注意偏向和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陆航旅44名机务官兵,分为干预组(22人)和对照组(22人)。干预组接受连续8周,每周1次,每次2 h的正念干预课程;对照组在此期间不做特殊... 目的研究正念干预对陆航机务官兵认知重评、正性注意偏向和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陆航旅44名机务官兵,分为干预组(22人)和对照组(22人)。干预组接受连续8周,每周1次,每次2 h的正念干预课程;对照组在此期间不做特殊干预。使用自编人口统计学量表、五因素正念水平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aire,FFMQ)、情绪调节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正负性注意偏向量表(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ormation Scale,APNI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在干预前(T1)、干预结束时(T2)、干预结束后1个月(T3)对2组成员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各心理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正念水平、认知重评、正性注意偏向和抑郁的测量时间和分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T2及T3的正念水平总分显著高于T1(P<0.01);干预组T2及T3的认知重评得分显著高于T1(P<0.05);干预组T2的正性注意偏向得分显著高于T1(P<0.05);干预组3个时间点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3时抑郁得分显著高于T2及T1(P<0.05,P<0.01)。结论正念干预能够显著提升陆航机务官兵正念水平以及认知重评和正性注意偏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军事训练和管理对陆航机务官兵抑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干预 认知重评 正性注意偏向 抑郁 陆航官兵
原文传递
士兵认知失败问卷的初步编制
16
作者 张洋 刘萌萌 孙洪涛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编制士兵认知失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选取士兵1203名,根据认知失败定义和认知失败相关问卷条目,结合对样本1(n=60)开放式问卷和结构式访谈结果,形成士兵认知失败预测问卷。对样本2(n=400)预测,采用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 目的编制士兵认知失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选取士兵1203名,根据认知失败定义和认知失败相关问卷条目,结合对样本1(n=60)开放式问卷和结构式访谈结果,形成士兵认知失败预测问卷。对样本2(n=400)预测,采用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修订形成正式问卷。对样本3(n=700)施测正式问卷和成人注意缺陷多动症状自评量表(ASRS),另取样本4(n=43)两周后重测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士兵认知失败问卷共12个条目,包括三个维度:人际失误、注意/记忆失误和空间知觉失误。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分为0.92、0.87和0.73。结构效度(χ^(2)自由度比为2.92,拟合优度指数为0.96,规范拟合指数为0.96,比较拟合指数为0.98,Tucker-Lewis指数为0.96,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6,残差均方根为0.02)良好。问卷总分与ASRS的相关系数为0.68,聚合效度良好。结论编制的士兵认知失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士兵认知失败的有效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败 问卷编制 士兵
下载PDF
军用密闭舱室噪声及CO联合染毒致大鼠生殖损伤效应
17
作者 李迎庆 刘畅 +5 位作者 张中豪 王建康 孙磊 韩飞 曹佳 刘晋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1-919,共9页
目的探讨密闭舱室噪声、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单独和联合染毒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损伤效应,评价二者是否具有联合效应以及损伤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单纯束缚,... 目的探讨密闭舱室噪声、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单独和联合染毒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损伤效应,评价二者是否具有联合效应以及损伤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单纯束缚,不染毒)、噪声染毒组(噪声强度为85 dB)、CO染毒组(CO浓度为460 mg/m3)、联合染毒组(CO浓度460 mg/m3、噪声强度85 dB),每组10只。大鼠固定于口鼻染毒杯并放置于联合模拟染毒舱中,按照染毒流程每天染毒2 h,连续30 d。染毒结束后分析精子质量,包括精子运动能力、精子密度等,通过TUNEL染色确定睾丸细胞凋亡水平。睾丸组织送样进行circRNA测序,测序数据行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噪声染毒组和联合染毒组精液密度均显著降低(P<0.05)。在精子运动能力方面,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O组显著下降(P<0.05),联合染毒组精子运动能力下降更为显著(P<0.05)。噪声染毒组、CO染毒组大鼠睾丸组织可见少量空泡形成,联合染毒组大鼠睾丸组织多处可见空泡形成,生精小管管腔内细胞排列紊乱。噪声染毒组和CO染毒组细胞凋亡增多,联合染毒组细胞凋亡数目最多。测序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关键应答circRNA及其调控的关键分子可能参与噪声和CO染毒对大鼠睾丸的损伤效应,包括Smc4、Sycp1、Sycp3、Spag17、Mns1、Top2a和Rock1等,主要参与减数分裂、精子形成、细胞周期及凋亡通路。结论噪声和CO可致雄性生殖损伤并存在典型的联合作用,且生殖损伤与circRNAs调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一氧化碳 联合染毒 生殖系统损伤 细胞凋亡 circRNA
原文传递
不同耐力素质军人进驻高原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
18
作者 李松 杨丽君 +18 位作者 倪振洪 旷梁 杨京 张统一 伍锦辉 黄博 邬晓薇 杜江 李晓波 吕雪 罗灵 孟涛 陈增辉 胡绪 李海明 田中原 李晓琦 胡彦 陈林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5-719,共5页
目的分析军人耐力素质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掌握不同耐力素质军人对高原环境适应情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纳入2018年7-8月前往云南马龙(海拔2100 m)驻训4周的男性青年军人253名,进行耐力素质、生化指标两个方面的调查。耐力素质指标为三... 目的分析军人耐力素质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掌握不同耐力素质军人对高原环境适应情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纳入2018年7-8月前往云南马龙(海拔2100 m)驻训4周的男性青年军人253名,进行耐力素质、生化指标两个方面的调查。耐力素质指标为三公里武装越野成绩;生化指标为肌酸激酶、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心肌肌钙蛋白、淋巴细胞数目、嗜碱性细胞数目等7个项目。结果三公里武装越野成绩分布为4组,其中优秀占比12%、良好占比21%、及格占比40%,不及格占比27%。生化指标除嗜碱性粒细胞在4组中没有显著变化外,肌酸激酶、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目、心肌肌钙蛋白、淋巴细胞数目等指标在4个组组内进驻高原前后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P<0.01)。其中,心肌肌钙蛋白、淋巴细胞数目仅在进驻高原后发生了4组组间的差异性变化(P<0.01),且与耐力素质高低存在关联性,具有统计学差异(心肌肌钙蛋白rs=-0.409,P<0.01;淋巴细胞数目rs=0.205,P<0.01)。结论不同耐力素质军人在高原环境下的血液生化指标确实存在一定程度差异,提示耐力素质越高的军人进驻高原后发生心肌损伤的风险相对较低,且其免疫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耐力素质 免疫功能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特质应对方式下干旱沙漠地区军人心理疲劳对工作紧张的中介效应
19
作者 武堂晓 吴荧秋 +4 位作者 张兴兵 王婷婷 刘丽 惠华强 杨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569-1574,共6页
目的了解干旱沙漠地区军人心理疲劳状况并分析特质应对方式在疲劳与工作紧张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22年9月采用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scale,MFI-2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 目的了解干旱沙漠地区军人心理疲劳状况并分析特质应对方式在疲劳与工作紧张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22年9月采用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scale,MFI-2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工作紧张测量问卷(job stress questionnaire,JSS)对新疆干旱沙漠地区某部队856名军人进行调查,分析特质应对方式在疲劳与工作紧张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受教育程度低的军人在动力下降得分高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军人(H=6.111,P<0.05);独生子女在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及疲劳总分高于非独生子女(Z=-2.475,-2.432,-2.103,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疲劳各因素及疲劳总分呈负相关(r=-0.483,-0.193,-0.287,-0.450,-0.506,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疲劳各因素及疲劳总分呈正相关(r=0.612,0.232,0.186,0.572,0.595,P<0.05)。消极应对方式在心理疲劳和工作紧张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心理疲劳对工作紧张的总效应为7.649,消极应对占总效应比例为46%。结论干旱沙漠地区军人心理疲劳与特质应对方式、工作紧张有相关性,且消极应对方式在心理疲劳与工作紧张之间发挥中介效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能改善军人工作紧张状况,进而提升军人作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沙漠地区 军人 心理疲劳 特质应对方式 工作紧张
原文传递
战场抢救抢修装备建设发展现状及启示
20
作者 朱桁冈 李积成 江鸣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10期55-57,共3页
为探索陆军抢救抢修装备的战场保障能力,从战场抢救抢修的目的、意义、主要特点入手,分析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抢救抢修装备建设发展的现状,梳理归纳了其特点优势,对我国陆军抢救抢修装备建设提出了启示建议,旨在深入推进我国陆军抢救抢... 为探索陆军抢救抢修装备的战场保障能力,从战场抢救抢修的目的、意义、主要特点入手,分析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抢救抢修装备建设发展的现状,梳理归纳了其特点优势,对我国陆军抢救抢修装备建设提出了启示建议,旨在深入推进我国陆军抢救抢修装备改革,有效提升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场抢救抢修 战场装备 战场保障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