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5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LR2/TLR9激动剂对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程浩 杨赟 +6 位作者 孙红武 邓炎 李郭成 曹静文 魏静 迟宇 李海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9-836,共8页
目的评价toll-like receptor(TLR)2/TLR9激动剂对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周龄雌性C57小鼠分为PBS组、Pam_(2)CSK_(4)(Pam)组、CpG ODN(CpG)组和Pam+CpG组,以不同剂量滴鼻免疫后24 ... 目的评价toll-like receptor(TLR)2/TLR9激动剂对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周龄雌性C57小鼠分为PBS组、Pam_(2)CSK_(4)(Pam)组、CpG ODN(CpG)组和Pam+CpG组,以不同剂量滴鼻免疫后24 h进行Ab肺部致死性感染,观察小鼠生存率。构建亚致死剂量Ab肺部感染模型,测定感染后小鼠血液、肺脏、肝脏、肾脏和脾脏的细菌定植量,并取小鼠肺脏和肾脏进行HE染色,分析病理损伤程度。探索免疫1、3、7 d后对小鼠Ab感染的保护作用,明确保护时间窗。Pam+CpG体外刺激A549上皮细胞和RAW264.7细胞,考察两种细胞对Ab的杀伤或吞噬作用。结果与PBS组比较,Pam+CpG组能显著提高Ab致死感染小鼠的生存率(P<0.05,P<0.01),降低亚致死感染后小鼠血液(P<0.01)、肺脏(P<0.01)、肝脏(P<0.05)、肾脏(P<0.01)和脾脏(P<0.01)的细菌定植量,减轻感染导致的病理损伤;在感染之前1 d或3 d免疫均可显著提高小鼠的生存率(P<0.05),其中免疫后3 d保护效果最好。与PBS、Pam、CpG组比较,Pam+CpG组可以显著促进A549上皮细胞和R AW264.7细胞对Ab的杀伤或吞噬作用(P<0.01)。结论TLR2/TLR9激动剂合用对Ab致死和亚致死感染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是其促进了肺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对Ab的杀伤或吞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TLR2 TLR9 滴鼻免疫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香菇多糖对小鼠脾T/B淋巴细胞TLR4、TLR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彭煦 范晓静 +3 位作者 石贤爱 陈剑锋 郭养浩 孟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肿瘤化疗辅助药)产生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香菇多糖对体外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进行刺激,研究香菇多糖对TLR4、TLR9表达的影响。结果香菇多糖在初期可激活TLR4、TLR9的表达;进一步可激活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结...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肿瘤化疗辅助药)产生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香菇多糖对体外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进行刺激,研究香菇多糖对TLR4、TLR9表达的影响。结果香菇多糖在初期可激活TLR4、TLR9的表达;进一步可激活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结论香菇多糖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磷酸化Tyr951信号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内皮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3
作者 林建昌 陈晓东 江琼 《海峡药学》 2019年第8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内皮细胞迁移信号通路中磷酸化Tyr951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SD大鼠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对照组,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透明胶纸描计计算大鼠创面愈合率,于烫伤后0,1,3,7,10,14,21d,ELISA法检测创面组织中F-Ac...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内皮细胞迁移信号通路中磷酸化Tyr951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SD大鼠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对照组,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透明胶纸描计计算大鼠创面愈合率,于烫伤后0,1,3,7,10,14,21d,ELISA法检测创面组织中F-Actin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创面组织中磷酸化Tyr951的表达。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创面组织中磷酸化Tyr95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F-Actin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内皮细胞迁移障碍与磷酸化Tyr951信号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创面愈合 内皮细胞迁移 Tyr951 F-ACTIN
下载PDF
氯喹对内毒素、细菌DNA诱导的TLR4、TLR9表达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王良喜 周红 +3 位作者 丁国富 鲁永玲 罗平 李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29-129,共1页
关键词 氯喹 内毒素 细菌DNA TLR4 TLR9 抗疟药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细胞内TLR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健 王信 +1 位作者 陈琳洁 李志军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内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LE患者60例和正常健康人3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每份标本均分为4组体外培养,即空白对照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寡聚脱...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内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LE患者60例和正常健康人3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每份标本均分为4组体外培养,即空白对照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寡聚脱氧核苷酸(Cp G-ODN)组、Cp G-ODN+TGP组和TGP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RPMI-1640完全培养液,其他3组分别加入Cp G-ODN(ODN终浓度1μmol·L-1)、Cp G-ODN+TPG(TPG最适终浓度为1×10-4mol·L-1)、TPG。各组均培养48 h后提取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B细胞内TLR9表达。结果 1正常健康人:Cp G-ODN组和空白对照组TLR9的表达率分别为(9.10±2.12)%,(4.96±2.11)%(P<0.01);2SLE患者:Cp G-ODN组的TLR9表达率(14.86±3.42)%,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的(9.20±3.43)%(P<0.01),Cp G-ODN+TGP组的TLR9表达率(11.95±3.63)%,低于Cp G-ODN组(P<0.05);在SLE轻度活动患者中,Cp G-ODN组和空白对照组TLR9的表达率分别为(10.74±3.17)%,(5.19±2.05)%(P<0.05);在SLE中重度活动患者中,Cp G-ODN组和空白对照组TLR9的表达率分别为(16.51±1.72)%,(10.80±2.37)%(P<0.01),Cp G-ODN+TGP组TLR9的表达率(13.59±2.58)%,低于Cp G-ODN组(P<0.01)。结论 TGP可以拮抗Cp G-ODN对B细胞内TLR9表达的上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寡聚脱氧核苷酸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穿透肽嵌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LysJS25-R9的表达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利厂 周艳 +5 位作者 张莉莉 庞茂达 何涛 包红朵 张辉 王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65-870,共6页
前期分离得到1株具有较强裂解能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vB_SauM_JS25。测序后发现,噬菌体vB_SauM_JS25的裂解酶基因LysJS25与裂解酶LysK同源性最高,且可以广谱裂解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提高LysJS25细胞穿透效果,设计了穿透肽嵌合裂解酶L... 前期分离得到1株具有较强裂解能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vB_SauM_JS25。测序后发现,噬菌体vB_SauM_JS25的裂解酶基因LysJS25与裂解酶LysK同源性最高,且可以广谱裂解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提高LysJS25细胞穿透效果,设计了穿透肽嵌合裂解酶LysJS25-R9,经原核表达和纯化,体外评价了LysJS25-R9裂解活性、细胞穿透活性及细胞内杀菌活性。结果表明:LysJS25-R9对葡萄球菌表现出较好的裂解能力,杀菌效率较原裂解酶提高2.1倍。激光共聚焦及细胞内杀菌活性实验证实LysJS25-R9进入MAC-T细胞内杀菌。该研究为穿透肽嵌合裂解酶的设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例证,同时有助于裂解酶细胞穿透性改造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噬菌体 裂解酶 细胞穿透肽
下载PDF
SIGIRR对CpG诱导的人气道H292细胞TLR9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吴学玲 张椿 +2 位作者 王兴盛 钱桂生 赵云峰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9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研究SIGIRR对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苷(CpG)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株H292细胞钟形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对象包括6组,分别为H292组、空质粒转染组(eH292组)、SIGIRR转染组(SH292组),以及给予CpG刺激后的H292... 目的研究SIGIRR对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苷(CpG)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株H292细胞钟形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对象包括6组,分别为H292组、空质粒转染组(eH292组)、SIGIRR转染组(SH292组),以及给予CpG刺激后的H292组(CH292组)、eH292组(CeH292组)和SH292组(CsH292组)。构建SIGIRR-EGFP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运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转染人气道上皮细胞株H292经CpG刺激后,Western blot检测人气道H292细胞TLR9的表达,ELISA检测人气道上皮细胞H292分泌IL-6的水平。结果CH292组、CeH292组和CsH292组细胞较H292组、eH292组、sH292组细胞TLR9蛋白表达量增加(P均〈0.01);CSH292组细胞产生的IL-6(3.41±0.08pg/ml)少于CH292组(4.27±0.07pg/ml)及CeH292组(5.04±0.05pg/ml)(P均〈0.05)、而TLR9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pG可诱导Hm细胞表达TLR9蛋白,SIGIRR上调表达可抑制CpG诱导的H292细胞IL-6的产生,对TLR9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IRR 受体 细胞表面 H292细胞
下载PDF
青蒿琥酯通过降低TLR4和TLR9mRNA表达保护大肠杆菌脓毒症模型小鼠
8
作者 李斌 周红 《中国药理通讯》 2007年第3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热灭活大肠杆菌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观察青蒿琥酯对小鼠生存率的影响;采用ELISA法和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在体研究青蒿琥酯对脓毒症小鼠血清T... 目的:观察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热灭活大肠杆菌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观察青蒿琥酯对小鼠生存率的影响;采用ELISA法和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在体研究青蒿琥酯对脓毒症小鼠血清TNF-α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RAW264.7细胞从离体水平观察青蒿琥酯对不同致炎因子LPS、CpG ODN和热灭活大肠杆菌诱导细胞因子TNF-α和IL-6释放的影响;采用生物传感器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及RT-PCR分别研究青蒿琥酯与LPS和cpG ODN的直接结合、对细胞表面结合及内吞及TLR4和TLR9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青蒿琥酯对热灭活大肠杆菌脓毒症小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及内毒素水平;青蒿琥酯在体外不能直接中和或结合LPS和cpGODN,但可抑制抑制热灭活大肠杆菌、LPS和CpG ODNl826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释放;青蒿琥酯对细胞内吞或表面结合没有影响,但可抑制热灭活大肠杆菌、LPS和CpG ODNl826诱导的RAW264.7细胞TLR4和TLR9 mRNA高表达。结论:青蒿琥酯可通过降低血清TNF-α释放及内毒素水平保护大肠杆菌脓毒症模型小鼠,其作用可能与降低TLR4和TLR9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脓毒症 肿瘤坏死阿尔法因子 信使核糖核酸
下载PDF
作用于1,3-β-葡聚糖合成酶的新型抗真菌抗生素FR901469的分类、发酵、分离、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
9
作者 李睿岩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1年第6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抗真菌抗生素FR901469 1 3--葡萄聚糖合成酶 分类 发酵理化特性
下载PDF
2009-2010年某医院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分析R978
10
作者 马书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分析本院抗感染药物应用现状、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降低医药费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0年本院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品种、数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 【目的】分析本院抗感染药物应用现状、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降低医药费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0年本院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品种、数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用药金额占全部药物用药金额比例呈下降趋势;注射剂型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比例呈下降趋势,抗感染药物金额所占比例平均为22.01%,此值低于全国医院27.97%的平均水平。【结论】本院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总体来说较为合理。但注射剂型用药金额比例仍然偏大,头孢菌素类用药金额和DDDs偏大,故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做到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
原文传递
美国FDA CDER9月份会议安排抗病毒药顾问委员会
11
作者 张宇(摘) 《国外药讯》 2007年第10期13-14,共2页
9月5日,委员会将讨论Merck公司的整联蛋白抑制剂raltagravir potassium 400mg片剂的新药上市申请(NDA22-145),它将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联用,用于有治疗经验的HIV-1(人免疫缺损病毒-1)感染。这些病人尽管在进行抗逆转录药治疗但... 9月5日,委员会将讨论Merck公司的整联蛋白抑制剂raltagravir potassium 400mg片剂的新药上市申请(NDA22-145),它将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联用,用于有治疗经验的HIV-1(人免疫缺损病毒-1)感染。这些病人尽管在进行抗逆转录药治疗但有证据表明仍存在HIV-1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顾问委员会 美国FDA 抗逆转录病毒药 HIV-1复制 POTASSIUM Merck公司 人免疫缺损病毒 新药上市申请
下载PDF
英国研究人员研制出治癌新药HXR9
12
《中国科技奖励》 2007年第7期78-78,共1页
(据新华网)针对与癌症有关的基因表达,英国专家研制出一种治癌新药,并且发现了有望用于前列腺癌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研究人员 新药 治癌 英国 基因表达 前列腺癌
下载PDF
羟氯喹抑制TLR9/MyD88/NF-κB通路减轻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肾损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莉平 郭金明 +3 位作者 付永涛 张娜 张红霞 许冰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1857-1864,共8页
目的探讨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肾损伤的影响,并基于Toll样受体9/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TLR9/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索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ip降植烷的方法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雌性小鼠模型,设模型组、羟氯喹(ig 80 mg/kg)组... 目的探讨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肾损伤的影响,并基于Toll样受体9/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TLR9/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索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ip降植烷的方法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雌性小鼠模型,设模型组、羟氯喹(ig 80 mg/kg)组、TLR9抑制剂(ODN2088,ip 4 mg/kg)组、羟氯喹+ODN2088组,另设对照组,每组8只。分别1次/d连续给药5周后采集标本,称体质量、肾脏质量并计算肾脏指数(RI),检测24 h尿蛋白量(24 h-UTP)和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变和纤维化程度,进行病理评分和胶原容积分数(CVF);检测肾组织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TLR9、MyD88、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羟氯喹组、ODN2088组和HCQ+ODN2088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升高,RI、24 h-UTP、血清Scr、BU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病变和纤维化状况均明显改善,肾小球、肾小管病理评分和CVF均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IFN-γ、TNF-α、IL-4水平显著降低,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TLR9、MyD88、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羟氯喹+ODN2088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各检测指标的影响显著优于羟氯喹组和ODN2088组(P<0.05)。结论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9/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羟氯喹 肾损伤 Toll样受体9/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24 h尿蛋白量
原文传递
医疗机构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晨 张剑 +1 位作者 王元园 薛佳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784-790,共7页
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是我国依法依规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由于其特殊性,我国医疗机构内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智能化程度不高。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足以满... 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是我国依法依规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由于其特殊性,我国医疗机构内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智能化程度不高。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足以满足现在医疗机构对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管理模式中医疗机构内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难点及风险,探讨在医院信息系统下,结合智能化设备,构建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智能化信息管理模式的方法及可达到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麻精药品 信息化管理 智能化管理
原文传递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质量分析
15
作者 彭洁 贾艳花 +5 位作者 李佩 肖慧 罗嘉琳 李何杏 王婷婷 洪建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 对国内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发现质量风险点,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质量控制关键点。方法 采用法定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整体质... 目的 对国内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发现质量风险点,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质量控制关键点。方法 采用法定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整体质量水平,分析不同企业产品的差异。结果 按法定标准检验,80批次抽验样品结果均符合规定。但发现原研产品的复溶时间更快;不同企业的产品有关物质和含量结果差异较大;现行质量标准差异较大亟待提高统一。探索性研究表明,样品复溶时间与制剂中亚胺培南晶癖及粒度相关;采用LC/MS等方法对本品有关物质的来源进行了归属,对部分杂质结构进行了推断;对本品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结论 国内市场中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质量总体较好;在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中,需关注亚胺培南的晶癖以及制剂的有关物质、含量、充氮工艺和异亚丙基丙酮等质量关键点;现行标准有待统一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质量分析 晶癖 有关物质 含量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β-内酰胺抗生素中残留乙酸的含量
16
作者 冯艳春 裴文莉 +6 位作者 王晨 朱俐 田冶 崇小萌 宋暤昀 姚尚辰 宁保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建立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乙酸残留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多因素组内设计方法,确定色谱流动相的组成、比例和pH值。参考ICH Q2,从专属性、检出限和定量限、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等6个方面对方法进行验证。用所建立... 目的建立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乙酸残留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多因素组内设计方法,确定色谱流动相的组成、比例和pH值。参考ICH Q2,从专属性、检出限和定量限、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等6个方面对方法进行验证。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9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进行了测定。结果采用C_(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20 nm。供试品、溶剂和流动相对乙酸测定没有明显干扰;乙酸的最低检出限约为0.029μg,最低定量限约0.12μg;从定量限到限度2倍浓度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拟合直线方程为y=388866.7186x-177.5720,r2=0.9999;低中高浓度加样回收率平均分别为93%,96%和99%;方法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分别为2.37%和2.11%;在3根不同C_(18)色谱柱上的耐用性良好。19种β-内酰胺抗生素原料中有3种筛查出残留乙酸。结论所建方法可以实现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残留乙酸的准确定量,为该类原料的生产过程控制和标准物质研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原料 乙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7
作者 白荷荷 彭莉蓉 +4 位作者 王园姬 聂晓静 王金萍 马莉 王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0-985,共6页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致成人住院患者血小板减少的预测因子,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30日至2023年6月30日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资料,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致成人住院患者血小板减少的预测因子,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30日至2023年6月30日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资料,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R4.0.3软件“RMS”包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C-index值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校正度。以相同标准,收集西安市第一医院同期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共纳入西安市中心医院患者1045例,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患者67例,发生率为6.41%。排除假阳性患者后,最终纳入患者473例,其中训练集331例、内部验证集14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OR=1.043,95%CI(1.017,1.070)]、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OR=0.988,95%CI(0.977,0.998)]、基线血小板[OR=0.989,95%CI(0.982,0.996)]、营养风险[OR=3.863,95%CI(1.884,7.921)]和累计限定日剂量数(DDDs)[OR=1.082,95%CI(1.020,1.147)]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的C-index值分别为0.824[95%CI(0.759,0.890)]和0.828[95%CI(0.749,0.933)],Hosmer-Lemeshow检验的χ^(2)值分别为0.441、1.804(P值分别为0.802、0.406)。外部验证集中,C-index值为0.808[95%CI(0.672,0.945)],Hosmer-Lemeshow检验的χ^(2)值为0.899(P值为0.638)。结论患者年龄、基线血小板、eGFR、营养风险和累计DDDs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的独立预测因子;所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外推性,有助于临床快速、准确地识别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血小板减少 药物不良反应 列线图预测模型 预测因子
下载PDF
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
18
作者 文杨 夏运风 +2 位作者 甘华 李正荣 龚颖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处方中含罗沙司他的56例MHD患者作为ROX组,... 目的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处方中含罗沙司他的56例MHD患者作为ROX组,同期处方中含rHuEPO的60例MHD患者作为EPO组,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心脏超声参数的差异及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OX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CS差值明显低于EPO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参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ROX组患者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EPO组(P<0.05),但两组间因心衰住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HuEPO比较,罗沙司他可能对延缓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有积极作用,且可能有利于减少MHD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冠状动脉钙化
下载PDF
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研究进展
19
作者 徐鑫 汪小海 +2 位作者 汤春艳 陈洁 葛卫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布比卡因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长效局部麻醉药,但是,对于手术后需要数天镇痛的患者,其6~8 h的作用时效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设计药物剂型可以延长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时效或减小其毒性。将局部麻醉药包封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可以为手术患者提供... 布比卡因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长效局部麻醉药,但是,对于手术后需要数天镇痛的患者,其6~8 h的作用时效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设计药物剂型可以延长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时效或减小其毒性。将局部麻醉药包封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可以为手术患者提供长效镇痛。201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基于DepoFoam TM技术的多泡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该制剂时效可达72 h以上。该文综述了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的临床安全性研究和应用于手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 长效制剂 脂质体 手术后镇痛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治疗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蒋敏 边原 龙恩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凝血指标可出现异常,存在潜在发生血栓或出血的风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并引起血栓风险,但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潜在风险可能干...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凝血指标可出现异常,存在潜在发生血栓或出血的风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并引起血栓风险,但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潜在风险可能干扰抗凝药物治疗安全性,同时甲状腺疾病治疗药物与抗凝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影响。该文基于既往研究文献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凝血功能相关性,评估和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治疗药物相互作用,以期为甲状腺功能紊乱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素 抗凝药 促凝药 药物相互作用 凝血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