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环克拉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
作者 孙俊 王展 +3 位作者 潘佳彤 关奇 张为革 吴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一系列3-氧代-8,9;10,11-双脱水-N-去甲克拉霉素衍生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克拉霉素为起始原料,经脱除克拉定糖、羟基保护、氧化、脱除羟基保护基、去甲基化、酰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 目的设计并合成一系列3-氧代-8,9;10,11-双脱水-N-去甲克拉霉素衍生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克拉霉素为起始原料,经脱除克拉定糖、羟基保护、氧化、脱除羟基保护基、去甲基化、酰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人纤维肉瘤细胞株HT1080、人口腔癌细胞株KB和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合成了10个结构新颖的双环克拉霉素衍生物,其结构经13C-NMR和HR-MS确证;其中,化合物12f和12g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合成的双环克拉霉素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为抗肿瘤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2
作者 齐鑫 陈伟豪 +3 位作者 林秀萍 肖姣 王俊锋 刘永宏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对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液体发酵提取物... 目的对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液体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最终从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吲哚-3-甲醛(1H-indole-3-carboxaldehyde)(1)、吲哚-3-乙酸甲酯(methyl indole-3-acetate)(2)、环(L-脯氨酸-L-缬氨酸)(cyclo-L-prolyl-L-valine)(3)、brevianamide F(4)、asperterreusine A(5)、talaisocoumarin A(6)、3-甲基-6-羟基-8甲氧基-3,4-二氢异香豆素(3-methyl-6-hydroxy-8-methoxy-3,4-dihydroisocoumarin)(7)、3-甲氧基-6,8-二羟基-3-甲基-3,4-二氢异香豆素(3-methoxy-6,8-dihydroxy-3-methyl-3,4-dihydroisocoumarin)(8)、4-hydroxykigelin(9)和de-O-methyldiaporthin(10)。结论化合物按结构类型可分为生物碱和聚酮类等,化合物4~8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在4 mg·mL^(-1)浓度下,均未显示出抗细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共附生真菌 Aspergillus sp. 次级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天然低共熔溶剂促进纤维素酶水解橄榄苦苷的研究
3
作者 王明明 陈根振 +5 位作者 胡锦霞 曾韦丹 王晗 裴栋 曲清莉 邸多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21,335,共9页
橄榄苦苷酶水解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了促进纤维素酶水解橄榄苦苷,本研究通过天然低共熔溶剂(natural deep eutectic solvent,NADES)对纤维素酶稳定性的促进作用,形成NADES-纤维素酶溶剂系统促进橄榄苦苷的酶水解。以橄榄苦苷酶水... 橄榄苦苷酶水解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了促进纤维素酶水解橄榄苦苷,本研究通过天然低共熔溶剂(natural deep eutectic solvent,NADES)对纤维素酶稳定性的促进作用,形成NADES-纤维素酶溶剂系统促进橄榄苦苷的酶水解。以橄榄苦苷酶水解率为指标,考察温度、pH和DES种类及浓度对纤维素酶水解橄榄苦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pH=5时水解3 h,以10%(V/V)DES-5(甜菜碱∶1,4-丁二醇=1∶2,n/n)为溶剂系统的橄榄苦苷酶水解率是缓冲液的1.7倍;证明以氯化胆碱或甜菜碱为氢键受体(hydrogen bond acceptor,HBA),多元醇为氢键供体(hydrogen bond donor,HBD)的NADES对增强纤维素酶稳定性、促进橄榄苦苷酶水解具有良好的效果,为高效制备橄榄苦苷酶水解产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橄榄苦苷 纤维素酶 酶水解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聪 王文茂 +1 位作者 彭彩云 盛文兵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0-553,共14页
二氢杨梅素是一种二氢黄酮醇,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以及保肝护肝等多种生物活性。由于其结构中的6个羟基导致其脂溶性差及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以期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二氢杨梅素的化学法结构修饰及... 二氢杨梅素是一种二氢黄酮醇,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以及保肝护肝等多种生物活性。由于其结构中的6个羟基导致其脂溶性差及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以期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二氢杨梅素的化学法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等研究工作,化学修饰方法涉及醚化反应、酯化反应和金属配合物等方法,合成的衍生物具有抗病毒、抗菌、抗氧化、神经保护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活性,并且提出二氢杨梅素结构修饰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及发展方向,为更好地开发二氢杨梅素衍生物提供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二氢杨梅素 结构修饰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藏药喉毛花中3个环烯醚萜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
5
作者 郑君娜 黄茹 +4 位作者 罗甸 杨新周 胡秋芬 董淼 李银科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对藏药喉毛花(Comastoma pulmonarium)中环烯醚萜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使用硅胶、凝胶、树脂材料(MCI-GEL)及RP-HPLC色谱分析方法,从藏药喉毛花-丙酮(φ=70%)体系中提取分离得到3个环烯醚萜化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 对藏药喉毛花(Comastoma pulmonarium)中环烯醚萜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使用硅胶、凝胶、树脂材料(MCI-GEL)及RP-HPLC色谱分析方法,从藏药喉毛花-丙酮(φ=70%)体系中提取分离得到3个环烯醚萜化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波谱等分析方法进行结构表征,并使用二倍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3个环烯醚萜化合物分别为(Z)-6-ethoxy-5-ethylidene-4,5,6,8-tetrahydro-1H,3H-pyrano[3,4-c]pyran-1-one(1);swerimilegenins H(2);swerimilegenins I(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化合物3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科 喉毛花属 喉毛花 环烯醚萜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海绵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29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6
作者 于英姝 林秀萍 +1 位作者 肖姣 刘永宏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研究海绵共附生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29)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HPLC等多种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胸腺嘧啶... 目的研究海绵共附生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29)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HPLC等多种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胸腺嘧啶(1)、环(亮氨酸-甘氨酸)(2)、JBIR-74(3)、JBIR-75(4)、3β,15α-dihydroxyl-(22E,24R)-ergosta-5,8(14),22-trien-7-one(5)、α-spinasterol(6)、(22E,24R)-ergo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7)、(22E,24R)-ergosta-7,22-diene-3β,5α,6β,9α-tetraol(8)、cellobiosylsterol(9)。结论化合物5,6,9为首次从曲霉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共附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7
作者 葛莲 程珊 +1 位作者 吕钦 万升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但抑菌效果不强。本文对小檗碱进行结构改造,获得了具有更高抗菌活性的小檗碱衍生物。将经典的FtsZ(Filament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nt Z)抑制剂PC190723衍生物的苯并噻唑类活性片段引入到小檗碱中,对... 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但抑菌效果不强。本文对小檗碱进行结构改造,获得了具有更高抗菌活性的小檗碱衍生物。将经典的FtsZ(Filament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nt Z)抑制剂PC190723衍生物的苯并噻唑类活性片段引入到小檗碱中,对小檗碱进行结构改造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实验。合成出了10个小檗碱衍生物,其中有5个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小檗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苯并噻唑 FtsZ抑制剂 结构改造 抗菌活性
下载PDF
靶向KRAS蛋白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学燕 陈娜 江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9,共13页
KRAS蛋白是由克里斯汀鼠肉瘤病毒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编码的一种小GTP酶,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等活动,被认为是调控细胞生命周期的信号开关。然而KRAS基因容易发生突变导致下游信号通路的过度激... KRAS蛋白是由克里斯汀鼠肉瘤病毒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编码的一种小GTP酶,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等活动,被认为是调控细胞生命周期的信号开关。然而KRAS基因容易发生突变导致下游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是肿瘤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KRAS蛋白常见突变位点包括G12、G13和Q61,不同的突变体对蛋白生理功能的影响和主要肿瘤疾病类型具有差异性。KRAS蛋白由于其光滑的表面和对核苷酸的高亲和力一度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点。直到靶向KRAS G12C共价抑制剂索托雷塞(sotorasib)和阿达格拉西布(adagrasib)的上市才打破了KRAS不可成药的现状。文章就KRAS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直接靶向KRAS G12C、KRAS G12D、KRAS G12R、KRAS G12S和泛KRAS抑制剂的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旨在为KRAS抑制剂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 KRAS KRAS抑制剂 抗肿瘤
下载PDF
MPLA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作为RBD⁃hFc新冠疫苗佐剂的活性研究
9
作者 廖攀 苏诗微 +4 位作者 陈丽清 罗翔 廖国超 孙平华 叶连宝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01-313,350,共14页
目的设计合成单磷酸脂质A(monophosphoryl lipid A,MPLA)的衍生物,考察其作为新冠病毒疫苗佐剂的开发潜力及C⁃1或C⁃6′位取代基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商业易得的葡萄糖胺为起始原料,经糖基化、缩合、磷酰化和氢化等反应完成目标化合物... 目的设计合成单磷酸脂质A(monophosphoryl lipid A,MPLA)的衍生物,考察其作为新冠病毒疫苗佐剂的开发潜力及C⁃1或C⁃6′位取代基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商业易得的葡萄糖胺为起始原料,经糖基化、缩合、磷酰化和氢化等反应完成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以临床应用的铝佐剂为阳性对照,将所得化合物与RBD⁃hFc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合用,于第0天和第14天经肌肉注射免疫小鼠。然后,分别在初次免疫后的第14、28、42、90天采血,通过检测抗体滴度与亚型、抗体血清抑制RBD结合ACE2的能力及中和抗体水平评价了目标化合物作为佐剂的免疫活性。结果合成得到5个MPLA的衍生物,产物及中间体结构经NMR和HRMS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具有比铝佐剂更优的佐剂活性,化合物3和4的活性与铝佐剂相当。结论MPLA衍生物具有作为新冠病毒疫苗佐剂的开发潜力;初步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将MPLA的C⁃1位羟基以甲氧基和氨基替换会降低其活性,而将其C⁃6′的羟基以氨基取代可以提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LA衍生物 佐剂 RBD⁃hFc 重组蛋白新冠疫苗
原文传递
甘草酸、姜黄素和羟基喜树碱自组装纳米粒递药系统的工艺优化研究
10
作者 冯丽珍 黄锦平 +7 位作者 刘胜君 王瑶 黄冬怡 黄婷婷 廖伟菊 邓润芳 黄兴振 靳荣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98-607,共10页
目的:以两亲性药物分子甘草酸(GA)、疏水性药物姜黄素(CUR)和羟基喜树碱(HCPT)为材料,通过自组装形式构建GA、CUR和HCPT纳米粒递药系统(GA/CUR/HCPT-NPs),考察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和透析法相结合制备GA/CUR... 目的:以两亲性药物分子甘草酸(GA)、疏水性药物姜黄素(CUR)和羟基喜树碱(HCPT)为材料,通过自组装形式构建GA、CUR和HCPT纳米粒递药系统(GA/CUR/HCPT-NPs),考察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和透析法相结合制备GA/CUR/HCPT-NPs,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最终获得尺寸合适,稳定电荷,高载药量的GA/CUR/HCPT-NPs;并对优化出来的GA/CUR/HCPT-NPs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高分辨X射线衍射法(XRD)、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法(FT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等表征和微观形态观察,并测定GA/CUR/HCPT-NPs中GA、CUR和HCPT含量大小。结果:得到的最优处方为去离子水体积30 mL,二甲基亚砜(DMSO)1 min内滴入去离子水,制备温度为40℃,确定GA、CUR、HCPT投药量分别为6.00 mg、10.03 mg、5.01 mg;测量GA/CUR/HCPT-NPs粒径为(146.37±0.15)nm,且带较高的稳定电荷-(34.43±0.77)mV,PDI为0.157±0.01,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观察到GA/CUR/HCPT-NPs是类球形或球形,并且均匀分布;1HNMR、DSC、XRD等证明了成功自组装成稳定的GA/CUR/HCPT-NPs,并且在7 d内4℃保存条件下稳定性良好;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GA/CUR/HCPT-NPs中GA、CUR、HCPT的载药量分别为57.19%、39.17%和3.07%。结论:本研究通过优化的反溶剂沉淀法结合透析法成功制备尺寸合适、均匀分布的GA/CUR/HCPT-NPs,为进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姜黄素 甘草酸 无载体绿色纳米递药系统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新型卟啉苦马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11
作者 张志辉 王淑勋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新型抗肿瘤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氨基卟啉或羟基卟啉、POCl_(3)和苦马豆素缩合,合成了7种新型卟啉苦马豆素衍生物(1a~1g),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设计合成的衍生物1a~1g对SGC-7901和Eca-109肿瘤细胞均具有抑... 新型抗肿瘤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氨基卟啉或羟基卟啉、POCl_(3)和苦马豆素缩合,合成了7种新型卟啉苦马豆素衍生物(1a~1g),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设计合成的衍生物1a~1g对SGC-7901和Eca-109肿瘤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衍生物1c对SGC-7901和Eca-109细胞的IC_(50)分别为1.77±0.14μM和3.32±0.13μM,抗癌活性明显优于苦马豆素。所有衍生物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素 卟啉 抗癌活性 卟啉苦马豆素衍生物 合成
下载PDF
诃子在藏药炮制中的应用
12
作者 仁青 热曾才旦 利毛才让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7-190,共4页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归纳、分析了诃子在藏药炮制中的应用以及诃子炮制一些矿物药和有毒植物药过程的研究进展,根据诃子化学成分推测诃子炮制铁粉、草乌的原理及减毒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藏药诃子炮制矿物药、有毒植物药的机制...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归纳、分析了诃子在藏药炮制中的应用以及诃子炮制一些矿物药和有毒植物药过程的研究进展,根据诃子化学成分推测诃子炮制铁粉、草乌的原理及减毒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藏药诃子炮制矿物药、有毒植物药的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炮制 矿物药 铁屑 草乌
下载PDF
5-氨基咪唑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
13
作者 陈彩萍 章潮军 +2 位作者 王小平 徐作武 徐慧婷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以芳基硫脲和异氰为起始原料,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于室温下通过一锅法反应制备系列5-氨基咪唑化合物,通过核磁、高分辨质谱、熔点等表征手段确认结构。同时,通过MTT比色法对该... 以芳基硫脲和异氰为起始原料,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于室温下通过一锅法反应制备系列5-氨基咪唑化合物,通过核磁、高分辨质谱、熔点等表征手段确认结构。同时,通过MTT比色法对该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对肿瘤细胞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咪唑 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proteomics discoveries into drug discovery for dementia
14
作者 Aditi Halder Eleanor Drummond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2-139,共8页
Tauopathies,diseases characterized by neuropathological aggregates of tau including Alzheimer's disease and subtypes of fro ntotemporal dementia,make up the vast majority of dementia cases.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Tauopathies,diseases characterized by neuropathological aggregates of tau including Alzheimer's disease and subtypes of fro ntotemporal dementia,make up the vast majority of dementia cases.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auopathy biomarkers and disease-modifying treatments,ongoing progress is required to ensure these are effective,economical,and accessible for the globally ageing population.As such,continued identification of new potential drug targets and biomarkers is critical."Big data"studies,such as proteomics,can generate information on thousands of possible new targets for dementia diagnostics and therapeutics,but currently remain underutilized due to the lack of a clear process by which targets are selected for future drug development.In this review,we discuss current tauopathy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s,and highlight areas in need of improvement,particularly when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frail,comorbid and cognitively impaired populations.We highlight biomarkers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from proteomic data,and outline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s in this field.We propose new criteria by which potential targets in proteomics studies can be objectively ranked as favorable for drug development,and demonstrate its application to our group's recent tau interactome dataset as an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biomarkers drug development drug discovery druggability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INTERACTOME PROTEOMICS tau TAUOPATHIES THERAPEUTICS
下载PDF
豆科山蚂蝗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5
作者 濮兴娜 王梅 +4 位作者 陈涛 谢小燕 王煜丹 何红平 李艳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41-160,共20页
豆科(Leguminosae)山蚂蝗属(Desmodium)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种类较多,常作为药用植物应用于传统中药,因其药效显著,在民间使用广泛.该属植物主要有黄酮、生物碱、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通常发挥抗炎、抗氧化、抗菌、清除体内氧自由基... 豆科(Leguminosae)山蚂蝗属(Desmodium)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种类较多,常作为药用植物应用于传统中药,因其药效显著,在民间使用广泛.该属植物主要有黄酮、生物碱、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通常发挥抗炎、抗氧化、抗菌、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保肝、镇痛等生物活性.我们通过对山蚂蝗属植物包括广金钱草、小槐花、饿蚂蝗、三点金、小叶三点金、大叶山蚂蝗、肾叶山蚂蝗、长柄山蚂蝗、假地豆等所含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山蚂蝗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蚂蝗属植物 化学成分 黄酮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昂拉地韦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合成、表征和检测
16
作者 李波 刘呈武 +1 位作者 刘卓伟 黎志豪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了对流感I类新药昂拉地韦的潜在基因毒性杂质进行研究,合成了昂拉地韦原料药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3-叠氮基-5-氟-1-(四氢-2 H-吡喃-2-基)-^(1)H-吡唑并[3,4-b]吡啶(SMI-H),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进行表征。采用自行开发并... 为了对流感I类新药昂拉地韦的潜在基因毒性杂质进行研究,合成了昂拉地韦原料药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3-叠氮基-5-氟-1-(四氢-2 H-吡喃-2-基)-^(1)H-吡唑并[3,4-b]吡啶(SMI-H),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进行表征。采用自行开发并验证的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昂拉地韦原料药和关键起始物料3-溴-5-氟-1-(四氢-2 H-吡喃-2-基)-^(1)H-吡唑并[3,4-b]吡啶(SMI)进行杂质的检测。结果表明:在昂拉地韦中未检出该杂质,而在SMI中有检出(0.1%~0.2%),但杂质含量低于标准限度(≤0.3%),因此昂拉地韦的安全风险是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拉地韦 SMI-H 流感 合成 结构表征 基因毒性
下载PDF
紫檀芪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7
作者 陈诚 李光耀 +4 位作者 常皓云 王若玲 文峻 黄鹏 胡海霞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以紫檀芪为先导化合物,将其酚羟基甲氧基化,引入醛基,并与丹皮酚乙酸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合成紫檀芪查尔酮苯氧乙酸,再与不同的有机胺反应得到10个目标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进行结构确证。采用MTT法初步评价目标化... 以紫檀芪为先导化合物,将其酚羟基甲氧基化,引入醛基,并与丹皮酚乙酸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合成紫檀芪查尔酮苯氧乙酸,再与不同的有机胺反应得到10个目标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进行结构确证。采用MTT法初步评价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骨肉瘤细胞U-2OS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抗肿瘤活性高于紫檀芪,其中化合物(E)-3-(2,4-二甲氧基-6-((E)-4-甲氧基苯乙烯基)苯基)-1-(4-甲氧基-2-(2-吗啉基-2-氧代乙氧基)苯基)丙-2-烯-1-酮(5a)对U-2OS细胞的IC 50值达到了(6.10±1.11)μmol/L。同时,该化合物在25μmol/L时,对HDAC1和HDAC2的抑制率可达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 查尔酮 合成 抗肿瘤活性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下载PDF
抗NO生成的JAK3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18
作者 张洁 凌珍 +4 位作者 覃廷胜 谢鑫 曾宪霞 谯艳妮 何林洪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4期114-120,共7页
为了探索抗一氧化氮(NO)生成的两面神激酶3(JAK3)抑制剂的抗炎效果,采用药效团拼接原理设计并合成5个7H-吡咯并[2,3-d]嘧啶衍生物。体外活性评价表明,化合物N-(3-((5-(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氨基)... 为了探索抗一氧化氮(NO)生成的两面神激酶3(JAK3)抑制剂的抗炎效果,采用药效团拼接原理设计并合成5个7H-吡咯并[2,3-d]嘧啶衍生物。体外活性评价表明,化合物N-(3-((5-(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氨基)苯基)丙烯酰胺(D3)和N-(3-((5-(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氨基)苯基)乙酰胺(D4)不仅能有效地抑制NO的合成(5.13±0.48)μmol/L,D4:IC_(50)=(4.67±0.98)μmol/L),对RAW264.7细胞毒性较低(IC_(50)>60μmol/L),而且可以微弱抑制JAK3激酶活性(D3:IC_(50)=272 nmol/L,D4:IC_(50)=849 nmol/L)。其中,化合物D4对角叉菜胶诱导小鼠模型的急性抗炎能力优于D3,可作为抗NO生成的JAK3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继续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NO) 两面神激酶3(JAK3) 抑制剂 细胞毒性 抗炎活性
下载PDF
手性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9
作者 张文会 郝知风 +4 位作者 李凯 雷胶胶 李亚楠 雷传文 周英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前期利用[2+1]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手性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研究采用MTT法对这些化合物在结肠癌细胞CT26和宫颈癌细胞Hela中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探析其构效关系,并在苗头化合物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再... 前期利用[2+1]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手性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研究采用MTT法对这些化合物在结肠癌细胞CT26和宫颈癌细胞Hela中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探析其构效关系,并在苗头化合物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再次评价其抗肿瘤效果。结果显示,27个手性螺环氧化吲哚-环丙烷-茚二酮类化合物对CT26和Hela细胞均具有良好的抗增殖作用。其中,16个化合物对CT26细胞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顺铂,14个化合物对Hela细胞的抗增殖能力与顺铂相当或更优。进一步,结构优化得到的化合物均能有效抑制CT26和Hela细胞的增殖,部分手性螺环氧化吲哚类目标化合物可作为抗肿瘤药物候选先导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研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螺环氧化吲哚 MTT法 抗肿瘤活性 结构优化 先导化合物
下载PDF
药物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思考
20
作者 陈静 沈立 +1 位作者 程刚 宋玉良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文章以靶向抗肿瘤药物伊马替尼的合成虚拟仿真实验为例,从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特点与优势、建设思路、教学模式、后续建设思考等方面介绍了药物化学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旨在为药物化学等相关课程开展虚拟仿真... 文章以靶向抗肿瘤药物伊马替尼的合成虚拟仿真实验为例,从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特点与优势、建设思路、教学模式、后续建设思考等方面介绍了药物化学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旨在为药物化学等相关课程开展虚拟仿真实验积累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启发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综合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