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3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基因检测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朱建南 林晓方 王从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结果应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12... 目的探讨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结果应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12、16周使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评定临床疗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及个人和社会功能评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PSP)分别评定认知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同时使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及做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检查,以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PANSS评分为(59.62±6.29)分,治疗8周PANSS评分为(54.83±7.37)分,治疗12周PANSS评分为(49.34±7.93)分,治疗16周PANSS评分(44.68±8.73)分,均低于治疗前的(62.93±5.55)分(P<0.001);治疗4、8、12和16周的CGI、PSP、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等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01)。治疗16周TESS评定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异常与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因检测可显著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基因检测可促进该病的临床合理用药、精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检测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精准用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刺芒柄花素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靶点及机制
2
作者 李珊 赵康 +2 位作者 杨提 王莹 邓生琼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GEO基因芯片数据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刺芒柄花素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在PubChem等数据库获取刺芒柄花素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等数据库获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靶...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GEO基因芯片数据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刺芒柄花素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在PubChem等数据库获取刺芒柄花素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等数据库获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靶点基因,与GEO芯片筛选的差异基因合并去重后得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靶点基因;通过构建韦恩图,得到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利用R软件包对共有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在线平台构建共有靶点蛋白互作网络,运用Cytoscape软件对网络进行拓扑学参数筛选得到核心靶点;再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将筛选出来的核心靶点分别与刺芒柄花素的结合活性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413个刺芒柄花素作用靶点及1 244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达差异基因,两者取交集后得到55个刺芒柄花素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潜在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著富集于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等通路,并显示基因功能与炎症及细胞凋亡相关;运用Cytoscape筛选得到核心靶点CAP1、CXCL8、EGFR、FOS、CTSS、IGF1、MMP9、PPARG;分子对接模拟验证显示,CAP1、CXCL8、EGFR、FOS、IGF1、MMP9、PPARG等核心靶点与刺芒柄花素结合强,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刺芒柄花素作用于CAP1等多个核心靶点调节炎症相关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抗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可为后续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刺芒柄花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圣草素促进成骨细胞自噬减轻糖皮质激素诱导的细胞凋亡
3
作者 马运锋 韩小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498-4504,共7页
背景: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是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对成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圣草素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卵巢切除术引起的骨质疏松,然而,圣草素是否调节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尚不清楚。目的:探究... 背景: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是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对成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圣草素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卵巢切除术引起的骨质疏松,然而,圣草素是否调节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尚不清楚。目的:探究圣草素是否在地塞米松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0.5,1,2.5,5,10μmol/L)的圣草素或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5μmol/L)处理地塞米松预处理的成骨细胞MC3T3‐E1,然后用血红素加氧酶1的过表达载体(pcDNA-HMOX1)和空载体(pcDNA vector)转染MC3T3‐E1细胞。分别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采用ELISA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p62、Atg5和Atg12表达,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以及AMP蛋白激活激酶(AMPK)和p-AMPK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低浓度的圣草素对MC3T3-E1细胞无毒性,且促进细胞增殖,并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p62、Atg5和Atg12表达,降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抑制Bax蛋白表达,促进Bcl-2蛋白表达,减少地塞米松诱导的MC3T3-E1细胞凋亡;②此外圣草素可显著促进成骨细胞中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过表达血红素加氧酶1促进AMPK磷酸化,激活自噬,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③而3-甲基腺嘌呤处理抵消了血红素加氧酶1过表达对MC3T3-E1细胞的影响;④提示低浓度圣草素对成骨细胞无毒性,可以通过上调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激活AMP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自噬,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圣草素具有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草素 地塞米松 血红素加氧酶1 MC3T3‐E1细胞 AMPK通路
下载PDF
抗体药物Fc段结构域改造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爽 孙钰芳 +2 位作者 邱熙然 安毛毛 慎慧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抗体是生物体内应对外来物质入侵时产生的主要保护物质,是保护生物体的重要分子。对抗体的Fc段进行改造可有效延长抗体的半衰期,大大减少给药剂量;Fc段介导的抗体效应子的功能也可以根据疾病特殊性进行上调或下调,实现治疗效果最大化。... 抗体是生物体内应对外来物质入侵时产生的主要保护物质,是保护生物体的重要分子。对抗体的Fc段进行改造可有效延长抗体的半衰期,大大减少给药剂量;Fc段介导的抗体效应子的功能也可以根据疾病特殊性进行上调或下调,实现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仅有Fc片段的抗体,也可具备结合抗原的能力,通过缩小抗体分子的大小,可大大减少抗体分子量大的限制,为抗体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此外,除抗肿瘤作用外,抗体分子在抗感染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抗感染中和抗体Fc区进行工程改造,可有效促进保护性的细胞免疫效应,增强抗病毒活性并延长半衰期。本文总结了抗体Fc结构域的功能特性及优化策略,并介绍Fc结构域优化改造所介导的生物学效应及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Fc结构域 效应子 分子改造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某院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曾晓华 熊叶 +1 位作者 聂艳良 钟富军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介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颅内动脉瘤... 目的:分析医院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介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标本性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115例并发肺部感染的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0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50.50%,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3株(占42.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7株(占6.93%);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四环素、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米诺环素、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红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20.00%)。结论: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且病原菌呈多重耐药,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以避免多重耐药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肺部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原文传递
抗肿瘤新靶点MTH1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研究
6
作者 刘康博 张万存 顾月清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抗肿瘤靶点人MutT同源体1蛋白(Human MutT Homolog-1,MTH1)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构建药效团筛选模型筛选潜在的MTH1抑制剂。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通过Discovery Studio 3.0软件包中分子共同特征药效团HipHop算法,使... 目的:研究抗肿瘤靶点人MutT同源体1蛋白(Human MutT Homolog-1,MTH1)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构建药效团筛选模型筛选潜在的MTH1抑制剂。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通过Discovery Studio 3.0软件包中分子共同特征药效团HipHop算法,使用14个已知MTH1抑制剂分子作为训练集构建药效团模型,并通过Decoy Set验证准确性。结果:获得富集率为13.1的HipHop药效团模型,通过分子对接验证虚拟筛选出的75个候选化合物,得到先导化合物GK01945和HTS07767,能与受体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结论:构建的药效团模型可以作为筛选模型,筛选出的MTH1潜在抑制剂,为抗肿瘤药物MTH1抑制剂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MutT同源体1抑制剂 抗肿瘤靶点 虚拟筛选 药效团模型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齐达巴坦研究进展
7
作者 龚云霞 赵琳 朱兰芳 《化工时刊》 CAS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齐达巴坦(zidebactam),别名WCK5107,是印度沃克哈特(Wockhardt)公司开发的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具有双重作用机制。2022年,沃克哈特公司向中国提交了WCK-5222临床申报,治疗用于治疗成人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急性肾盂肾炎),同年获得批... 齐达巴坦(zidebactam),别名WCK5107,是印度沃克哈特(Wockhardt)公司开发的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具有双重作用机制。2022年,沃克哈特公司向中国提交了WCK-5222临床申报,治疗用于治疗成人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急性肾盂肾炎),同年获得批准临床。作者从现有文献中,提取齐达巴坦最新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进展,从药物作用机制、临床前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作一综述,为医药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达巴坦 头孢吡肟 作用机制 药理学 药代学
下载PDF
流感病毒改造新策略及其应用
8
作者 郭茜亚 陈积 董铭心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80,共14页
流感病毒有着极强的变异性和传播性,常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季节性的流感爆发。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蛋白结构与功能、病毒的包装机制等环节研究相对清楚,也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病毒,用于条件控制基因元件的发现和确证,构建智能响应型病毒等... 流感病毒有着极强的变异性和传播性,常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季节性的流感爆发。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蛋白结构与功能、病毒的包装机制等环节研究相对清楚,也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病毒,用于条件控制基因元件的发现和确证,构建智能响应型病毒等。随着反向遗传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流感病毒能更好地控制病毒复制来提高疫苗的安全性,以及诱发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引发广泛关注。本文描述了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病毒、条件复制型流感减毒活病毒和高干扰素敏感病毒等三种新型减毒流感病毒改造策略,并对编码过早终止密码子的嵌合抗原肽的流感病毒、与PD-L1或CTLA4免疫检查点重组的流感病毒、截短的NS1片段表达GM-CSF的流感病毒分别对黑色素瘤、肝癌的溶瘤作用进行评述。未来,将通过创新性地运用不同策略、不同病毒来构建减毒活疫苗和溶瘤病毒,以便在临床上获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基因元件 减毒策略 条件响应 减毒活疫苗 溶瘤病毒
下载PDF
噻托溴铵调控MAPK/NF-κB信号通路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李妮 张静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4-19,24,共7页
目的探究噻托溴铵通过MAPK/NF-κB信号通路对哮喘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用10 ng·mL^(-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和不同浓度(0、5、10、20、50μmol·L^(-1))噻托溴铵处理气道平滑肌... 目的探究噻托溴铵通过MAPK/NF-κB信号通路对哮喘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用10 ng·mL^(-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和不同浓度(0、5、10、20、50μmol·L^(-1))噻托溴铵处理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并通过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法分析ASMC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分析MMP2、MMP9、calponin和α-SMA的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水平。结果噻托溴铵抑制PDGF-BB诱导的ASMCs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噻托溴铵调节ASMCs的表型转变(P<0.05)。噻托溴铵可以抑制PDGF-BB诱导的MAPK/NF-κB信号通路激活,降低p-38、p-JNK、p-ERK、p-p65、p-NF-κB的表达(P<0.05)。结论噻托溴铵可以通过阻断MAPK/NF-κB信号转导抑制ASMCs的增殖和迁移。推测噻托溴铵可以作为一种治疗哮喘的有前途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MAPK/NF-κB信号通路 气道平滑肌细胞 增殖 哮喘
下载PDF
儿童化脓性关节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0
作者 黎梓宇 李各芳 +1 位作者 何波 张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分析171例儿童化脓性关节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化脓性关节炎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结果:171例患者共检出... 目的:分析171例儿童化脓性关节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化脓性关节炎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结果:171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82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 G+)74株,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G-)8株。居前3位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4株,65.9%)、化脓性链球菌(7株,8.5%)、肺炎链球菌(5株,6.1%)。<2岁的患者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15例,71.4%),2~5岁的患者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81.8%),5岁以上的患者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40例,88.9%)。所有G+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克洛、氟氯西林的耐药率<30%,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0%,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耐药率20%。所有G-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为0%。结论:临床医师在治疗化脓性关节炎时可根据所在区域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特点结合患者年龄分布特征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化脓性关节炎 病原菌 耐药性分析
原文传递
某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11
作者 易丽美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为期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3月于都县中医院收治的194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血标本中真菌的分... 目的:分析医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为期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3月于都县中医院收治的194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血标本中真菌的分布和耐药特点。结果:194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主要来自为重症医学科(84例,占33.87%),其次为急诊科(28例,占11.29%)和呼吸内科(21例,占8.47%);患者血标本中共分离出真菌204株,其中主要为白假丝酵母(65株,占31.86%),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38株,占18.63%)、近平滑假丝酵母(38株,占18.63%)和光滑假丝酵母(34株,占16.67%);药敏结果显示,近平滑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均为0.00%,光滑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的耐药率均为0.00%,白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均为0.00%,仅光滑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超过30.00%。结论:真菌血流感染在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和呼吸内科中的分布较广,其主要致病菌为白假丝酵母;多数真菌耐药性不强,故临床应避免盲目选用高阶抗真菌药物,以避免真菌耐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血流感染 病原学特点 菌群分布 耐药特点
原文传递
某院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12
作者 宋静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该类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 目的:分析医院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该类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血标本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80例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共检出10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8株(占55.24%,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7株(占44.7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7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85.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00%。结论:艾滋病住院患者并发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为主,其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做好细菌耐药监测,为更精准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细菌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原文传递
湖南湖北2家大型综合性医院革兰阴性菌的菌群分布与耐药性比较
13
作者 汪玥 田磊 +6 位作者 陈中举 孙自镛 付陈超 李洁 黄勋 李瑄 豆清娅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通过抗菌药物耐药性趋势监测研究(SMART)项目,分析和比较湖北省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同济医院)和湖南省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以下简称湘雅医院)所上报革兰阴性菌的菌群分布与耐药特点,以探寻地域差异对菌... 目的:通过抗菌药物耐药性趋势监测研究(SMART)项目,分析和比较湖北省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同济医院)和湖南省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以下简称湘雅医院)所上报革兰阴性菌的菌群分布与耐药特点,以探寻地域差异对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影响,为不同地区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按照SMART方案,选取2014年—2019年同济医院和湘雅医院上报的2159株革兰阴性病原菌作为研究资料,采集病原菌的具体菌种及其药敏结果等信息,分析不同年份2家医院所上报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特点。结果:2014年—2019年,2家医院上报的2159株革兰阴性菌中,占比最高的前6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762株,占35.29%)、肺炎克雷伯菌(424株,占19.64%)、鲍曼不动杆菌(314株,占14.54%)、铜绿假单胞菌(290株,占13.43%)、阴沟肠杆菌(83株,占3.84%)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1株,占3.75%);2014年—2017年,同济医院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均高于湘雅医院(P值分别为0.046和<0.001),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则低于湘雅医院(P=0.002);相较于2014年—2017年,同济医院2018年—2019年大肠埃希菌的占比由38.63%下降至32.52%(P=0.028),鲍曼不动杆菌的占比由18.60%下降至12.88%(P=0.007),铜绿假单胞菌的占比由13.31%上升至17.79%(P=0.030);2014年—2019年,2家医院的感染类型主要为腹腔感染(819例)、呼吸道感染(673例)和尿路感染(557例);2014年—2017年,同济医院和湘雅医院均以腹腔感染的占比为最高(分别为46.77%和40.52%);而2018年—2019年,同济医院则是以呼吸道感染的占比为最高(为49.61%);2017年同济医院上报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低于湘雅医院(P<0.05),而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湘雅医院(P<0.05);2017年同济医院上报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与2016年相比也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5);2018年—2019年同济医院上报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2014年—2017年均明显下降(P<0.05);2家医院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均在85.00%以上,而湘雅医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高于同济医院(P<0.05);2家医院难治性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均在70.00%以上,难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均较低(<10.00%),湘雅医院难治性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高于同济医院(P<0.05)。结论:2家医院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仍处于高位,难治性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也较高,临床仍需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菌 菌群分布 耐药特点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原文传递
西南手参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抗肿瘤活性筛选
14
作者 张金魁 陈卫东 +4 位作者 林鹏程 周党卫 张郝男 刘玉仙 王怡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对西南手参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并以CDC25A/CDC25B磷酸酶和PD-1/PD-L1作为抗肿瘤活性筛选靶点,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从西南手参根部分离得到20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镰刀菌属(Fus... 对西南手参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并以CDC25A/CDC25B磷酸酶和PD-1/PD-L1作为抗肿瘤活性筛选靶点,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从西南手参根部分离得到20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壳隔孢属(Camarospo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土赤壳属(Ilyonectria)、柔膜菌属(Hyalodendriella)、曲霉属(Aspergillus)、栓菌属(Trametes)、胶膜属(Tulasnellaceae)、油瓶霉属(Lecythophora)、红菇属(Russulaceae)、丝膜菌属(Cortinarius)等11个属;菌株G.orc-10的代谢产物对CDC25A/CDC25B酶活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菌株G.orc-05、G.orc-06的代谢产物对PD-1/PD-L1结合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揭示西南手参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抗肿瘤药物筛选潜力,为从西南手参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发现抗肿瘤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手参 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其感染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卜丹霞 杨春超 +2 位作者 冯慧雅 黄云平 蒋思斯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感染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测定192株非重复阴沟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和耐... 目的 探讨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感染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测定192株非重复阴沟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和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构成比分别为34.4%(66株)和65.6%(126株)。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在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组中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耐药阴沟肠杆菌组(均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APACHEⅡ评分≥20分、入住ICU≥7 d、使用抗生素≥7 d、侵入性操作的P值均<0.01。结论 阴沟肠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更是不容乐观。入院APACHEⅡ评分≥20分、入住ICU≥7 d、使用抗生素≥7 d、侵入性操作是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小檗碱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作用及其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8期789-794,共6页
小檗碱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药物,其对细菌、真菌、病毒均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临床上主要将其用于肠道感染。其中,研究人员在研究小檗碱对大肠埃希菌的药理作用时发现,小檗碱对体内外的大肠埃希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其机制可... 小檗碱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药物,其对细菌、真菌、病毒均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临床上主要将其用于肠道感染。其中,研究人员在研究小檗碱对大肠埃希菌的药理作用时发现,小檗碱对体内外的大肠埃希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其机制可能与干扰细菌的核酸代谢、糖代谢等有关;此外,小檗碱还可以通过干扰耐药大肠埃希菌外排系统,增强其他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该文综述和分析了小檗碱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作用及其药理机制,为小檗碱的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大肠埃希菌 抗菌作用 药理机制
原文传递
mRNA药物的结构和临床应用
17
作者 常东峰 孙召朋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mRNA凭借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易大规模生产等特点,在预防急性传染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mRNA代表了一个新兴的精准医学领域,几种针对传染病和癌症等疗法的mRNA在体内和体外都显示出良好效果。mRNA稳定性好、免疫原性高、不受受体主要... mRNA凭借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易大规模生产等特点,在预防急性传染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mRNA代表了一个新兴的精准医学领域,几种针对传染病和癌症等疗法的mRNA在体内和体外都显示出良好效果。mRNA稳定性好、免疫原性高、不受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型别的限制,且mRNA理论上可实现不同目的蛋白的体内表达,这使得开发mRNA药物更具灵活性,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难治性或遗传性疾病。介绍了mRNA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综述了mRNA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以期帮助理解mRNA的药物功能和临床应用,为mRNA药物的发展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结构 mRNA药物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蓝细菌螺旋拟柱孢藻的抑菌活性研究
18
作者 聂利华 张宇超 +2 位作者 钟富胜 肖璐 郑雅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拟柱孢藻藻株是否具有潜在的抑菌活性。[方法]从汕头澄海人工对虾养殖池分离纯化藻株,通气扩大培养、离心收集、冷冻干燥后,采用乙醇提取并用柱层析分离,先后得到藻体的乙醇提取物和叶绿素提取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 [目的]探讨螺旋拟柱孢藻藻株是否具有潜在的抑菌活性。[方法]从汕头澄海人工对虾养殖池分离纯化藻株,通气扩大培养、离心收集、冷冻干燥后,采用乙醇提取并用柱层析分离,先后得到藻体的乙醇提取物和叶绿素提取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受试菌种,采用圆形纸片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藻体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其抑菌直径分别为11.8、10.3 mm;藻叶绿素粗提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抑菌直径为24.2 mm。[结论]螺旋拟柱孢藻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抑菌活性,而藻体叶绿素提取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但呈高灵敏抑菌效应,该藻株有望成为生物抑菌来源物质的新型材料而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细菌 螺旋拟柱孢藻 乙醇提取物 叶绿素提取物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某院2021年肾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9
作者 邓爱清 高捷 +1 位作者 顾融融 殷晓芹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各类送检的630份标本的病原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病原学的分布特点与耐药情况。结果:医院肾... 目的:分析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各类送检的630份标本的病原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病原学的分布特点与耐药情况。结果:医院肾内科最常见的感染为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PDP)和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630份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3.6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3.33%;药敏结果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高浓度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对糖肽类药物高度敏感;革兰阴性菌占49.37%(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检出率为48.89%,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医院肾内科患者各标本的病原菌检出率最高的为大肠埃希菌,且其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微生物标本送检,并根据感染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细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内科 病原菌 耐药性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原文传递
多发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
20
作者 陈建辉 廖洁 刘娟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分析多发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NL)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更好地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行PNL的多发肾结石患者,... 目的:分析多发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NL)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更好地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行PNL的多发肾结石患者,分析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感染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156例行PNL治疗的多发肾结石患者中共有49例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31.40%;49例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占57.35%,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6株(占38.24%,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3株;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莫西沙星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均>85.0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均<10.00%);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等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均>85.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均为0.00%)。结论:多发肾结石患者行PNL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复杂多样,且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率不同,临床需加强病原菌监测和耐药性分析,以便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提高感染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尿路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