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氢姜黄素脂质制剂处方优化
1
作者 朱宁 凌海燕 +2 位作者 杨安东 赵军宁 李小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31,共7页
目的优化四氢姜黄素脂质制剂处方。方法考察四氢姜黄素在不同类型脂质处方中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以确定适宜的处方类型,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考察不同处方在简化体外消化试验中四氢姜黄素时间-浓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探索不同载药量对... 目的优化四氢姜黄素脂质制剂处方。方法考察四氢姜黄素在不同类型脂质处方中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以确定适宜的处方类型,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考察不同处方在简化体外消化试验中四氢姜黄素时间-浓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探索不同载药量对脂解条件下制剂体外性能的影响。结果最佳条件为蓖麻油7.6%,吐温8080%,Transcutol HP 12.4%,载药处方具有体外消化试验中最大的释放曲线AUC。最佳载药量为60%饱和载药量,即213 mg/g。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预测性好,可用于四氢姜黄素脂质制剂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姜黄素 脂质制剂 处方 D-最优混料设计
下载PDF
含巴西人参中药复方颗粒剂制备工艺优化
2
作者 刘志青 李斌 +4 位作者 颜冬梅 唐琍萍 王飞 黄璐琦 徐玲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2-966,共5页
目的 优化含巴西人参中药复方颗粒剂制备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赋形剂[可溶性淀粉+环糊精(1∶3)]用量、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粒度、溶化率、休止角、吸湿率、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 目的 优化含巴西人参中药复方颗粒剂制备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赋形剂[可溶性淀粉+环糊精(1∶3)]用量、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粒度、溶化率、休止角、吸湿率、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最优条件为赋形剂用量50 g, 89%乙醇用量16 mL,巴西人参中药复方浸膏冻干粉、可溶性淀粉、环糊精用量比例50∶12.5∶37.5,制软材,制粒,在60℃下干燥1 h,综合评分为98.83分。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所得含巴西人参中药复方颗粒剂体验感较好,可为其后续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人参 中药复方颗粒剂 制备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下载PDF
聚乙二醇修饰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3
作者 李明 辛娟 +2 位作者 王远侠 崔二平 决利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2-1109,共8页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修饰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高压均质法制备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XRPD进行晶型分析,考察体外释药、稳定性。24只大鼠随机分为4...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修饰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高压均质法制备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XRPD进行晶型分析,考察体外释药、稳定性。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杨梅苷、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聚乙二醇硬脂酸酯、聚乙二醇修饰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0.5%CMC-Na混悬液(150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法测定杨梅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优处方为药脂比1∶15,单硬酯酸甘油酯与聚乙二醇硬脂酸酯比例10∶1,泊洛沙姆188浓度0.8%,均质次数8次,包封率为81.75%,载药量为5.04%,粒径为207.56 nm,PDI为0.092,Zeta电位为-14.79 mV。杨梅苷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中,18 h内累积释放度为64.71%,模拟胃液中2 h内、模拟肠液中12 h内稳定性良好。与原料药、固体脂质纳米粒比较,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t_(max)延长(P<0.05),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5,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与原料药相比增加至4.60倍。结论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改善杨梅苷稳定性,促进其口服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苷 固体脂质纳米粒 聚乙二醇 制备 体内药动学 高压均质法 HPLC
下载PDF
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邓英光 银雪艳 +2 位作者 郭秀彩 张紫萍 李峰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吴茱萸碱,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的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碱溶液后,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吴茱萸碱的含量,绘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吴茱萸碱,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的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碱溶液后,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吴茱萸碱的含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以DAS 2.0软件分析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溶液的Cmax分别为(1.61±0.19)和(0.92±0.11)μg·mL^(-1),AUC_(0~t)分别为(4.76±1.41)和(2.07±0.22)mg·L^(-1)·h,CL分别为(0.67±0.21)和(1.38±0.14)L·h^(-1)·kg^(-1),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的C_(max)、AUC_(0~t)较吴茱萸碱溶液提高了1.75、2.30倍,CL是吴茱萸碱溶液的0.48倍,C_(max)、AUC_(0~t)和C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吴茱萸碱制备为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能延长吴茱萸碱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延缓吴茱萸碱在体内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甘草酸 胶束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烟酰胺凝胶剂的制备与含量测定
5
作者 王磊 任锐洁 +2 位作者 付彬 安雅婷 王雅琦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建立烟酰胺凝胶的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卡波姆、中和剂、保湿剂为考察因素,以凝胶剂的外观性状为考察指标,筛选凝胶剂最优处方基质;以卡波姆-940、丙二醇、聚山梨酯-80等制备烟酰胺凝胶剂,采用紫外—可见光... 目的建立烟酰胺凝胶的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卡波姆、中和剂、保湿剂为考察因素,以凝胶剂的外观性状为考察指标,筛选凝胶剂最优处方基质;以卡波姆-940、丙二醇、聚山梨酯-80等制备烟酰胺凝胶剂,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烟酰胺在2.0~12.0 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65%,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值为0.42%。结论此次研究成功建立了适合批量生产烟酰胺凝胶的制备工艺及便捷可靠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 卡波姆 凝胶剂 正交试验 制备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作为抗癌药物递送载体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立江 马艳 潘昊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7,F0002,共8页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在抗癌药物递送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因其具有孔径可调控、表面易被修饰、亲水性较好、生物兼容性良好等优势被制备成纳米药物递送载体.本文将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合成方法、机理、生物降解及其在抗癌药物递送系统中...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在抗癌药物递送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因其具有孔径可调控、表面易被修饰、亲水性较好、生物兼容性良好等优势被制备成纳米药物递送载体.本文将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合成方法、机理、生物降解及其在抗癌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其作为纳米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制备 应用 降解
下载PDF
固态药物痕量晶体定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丁甜甜 苏美玲 +3 位作者 钱帅 张建军 高缘 魏元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93,共13页
晶型是影响药物理化性质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药物的体内药效、安全性及稳定性。固态药物的晶型研究对于药物的生产工艺开发、质量控制、临床疗效评价等至关重要。化学计量学方法与分析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表现出对大量多维数据极强的分... 晶型是影响药物理化性质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药物的体内药效、安全性及稳定性。固态药物的晶型研究对于药物的生产工艺开发、质量控制、临床疗效评价等至关重要。化学计量学方法与分析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表现出对大量多维数据极强的分析能力,为痕量晶体(<1%)的定量检测提供了可能。同时,利用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对制剂制备过程中的晶体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可进一步实现对制剂质量的控制,并作为支撑晶型专利保护的核心技术。本文概述了晶体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联合应用于痕量晶体的定量测定,以期为药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晶体 定量分析 光谱法 粉末X射线衍射法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新型透明质酸/壳聚糖交联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姚平 杨伟渊 +4 位作者 祝震 胡富华 沈君 陈凤 冯海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1,共5页
采用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作为交联剂对透明质酸(Hyaluroic acid,HA)和壳聚糖(Chitosan,CS)进行混合交联并考察其反应条件。与传统的交联HA薄膜进行机械性能和抗酶解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S/HA混合交联防粘连膜抗拉伸性能较传统交... 采用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作为交联剂对透明质酸(Hyaluroic acid,HA)和壳聚糖(Chitosan,CS)进行混合交联并考察其反应条件。与传统的交联HA薄膜进行机械性能和抗酶解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S/HA混合交联防粘连膜抗拉伸性能较传统交联HA薄膜提高了6倍,耐酶系数提高了220%,流变学测试中该薄膜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分别提高了206%,107%(1 Hz)。研究结果表明:混合交联得到的CS/HA凝胶薄膜具有黏弹性高、抗拉伸强度强、抗酶解性能较优越的特性,可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体内防粘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壳聚糖 BDDE 防粘连
下载PDF
软坚散结颗粒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建立
9
作者 吴玥 黄春跃 +2 位作者 雷春 胡晓 侯爱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8-1125,共8页
目的 建立软坚散结颗粒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方法 优化挥发油包合工艺和颗粒成型工艺,确定颗粒制备工艺。TLC法定性鉴别玄参、浙贝母、莪术、麸炒白术,HPLC法测定哈巴苷、哈巴俄苷、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结果 最佳包合工艺为挥... 目的 建立软坚散结颗粒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方法 优化挥发油包合工艺和颗粒成型工艺,确定颗粒制备工艺。TLC法定性鉴别玄参、浙贝母、莪术、麸炒白术,HPLC法测定哈巴苷、哈巴俄苷、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结果 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10,包合时间120 min,包合温度45℃;最优成型工艺为按药辅比1∶0.8混入可溶性淀粉,90%乙醇润湿,制粒。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哈巴苷、哈巴俄苷、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105.63%~110.87%,RSD 2.9%~5.6%。结论 软坚散结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并且该制剂质量标准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散结颗粒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TLC HPLC
下载PDF
薯蓣皂苷元滴丸制备工艺优化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10
作者 段黎娟 黄小强 +2 位作者 贾安 王丽 黄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7-951,共5页
目的 优化薯蓣皂苷元滴丸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以成型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基质种类、基质与药物比例、冷凝温度、滴距对成型率的影响,测定体外溶出速率和累积溶出度。HPLC法测定薯蓣皂苷元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 目的 优化薯蓣皂苷元滴丸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以成型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基质种类、基质与药物比例、冷凝温度、滴距对成型率的影响,测定体外溶出速率和累积溶出度。HPLC法测定薯蓣皂苷元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最佳条件为基质PEG 4000,基质与药物比例6∶1,冷凝温度10℃,滴距8 cm,成型率为95.68%,30 min内累积溶出度达95.68%。与原料药、物理混合物比较,滴丸tmax缩短(P<0.01),Cmax、AUC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至4.53倍。结论 滴丸可提高薯蓣皂苷元溶出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元 滴丸 制备工艺 体内药动学 单因素试验 HPLC
下载PDF
参莲草颗粒成型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指纹图谱建立
11
作者 刘伟朋 邱智东 +5 位作者 石羽文 姜孟成 李钠 李春雨 王新蕊 贾艾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0-1118,共9页
目的 优化参莲草颗粒成型工艺,并建立其理化指纹图谱。方法 湿法制粒后单因素试验筛选辅料,PB试验筛选潜在关键工艺参数。以辅(糊精)药比、乙醇体积分数、润湿剂(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溶化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 目的 优化参莲草颗粒成型工艺,并建立其理化指纹图谱。方法 湿法制粒后单因素试验筛选辅料,PB试验筛选潜在关键工艺参数。以辅(糊精)药比、乙醇体积分数、润湿剂(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溶化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试验结合AHP-CRITIC混合加权法优化成型工艺。采用物理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评价不同批次样品的质量一致性,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 最佳条件辅药比0.98∶1,乙醇体积分数84%,润湿剂用量28%,在70℃下干燥60 min,综合评分为95.18分。10批样品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5;HPLC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5。各批样品聚为3类,野黄芩苷、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甲酯、木犀草素、芦丁、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为关键质量差异物。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评价参莲草颗粒的质量一致性,为该制剂质量标准研究奠定基础,也为同类中药制剂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莲草颗粒 成型工艺 物理指纹图谱 HPLC指纹图谱 Box-Behnken试验 AHP-CRITIC混合加权法 化学模式识别
下载PDF
碧雪散制备工艺优化
12
作者 刘梓琛 吴飞 +1 位作者 郎卿 林晓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2-957,共6页
目的 优化碧雪散制备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混合时间、混合转速、填充率为影响因素,色度值RSD及靛蓝+靛玉红、龙脑含量RSD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混合时间20 min,混合转速35 r/min,填充... 目的 优化碧雪散制备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混合时间、混合转速、填充率为影响因素,色度值RSD及靛蓝+靛玉红、龙脑含量RSD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混合时间20 min,混合转速35 r/min,填充率10%,综合评分为3.97。等量递增法所得散剂物性参数稳定,粉末大小分散均匀、表面光滑规整。结论 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可保证碧雪散在制备工艺中的混合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雪散 制备工艺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水凝胶微针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崔闻宇 王妍 +3 位作者 刘美琦 吴廷影 刘迪 王瑾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7-33,共17页
微针是一种微凸起阵列组成的微创装置,穿过皮肤角质层形成暂时性微通道,可实现对药物的经皮递送。对微针在经皮给药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阐述,重点介绍了水凝胶微针。综述了水凝胶微针的形成机制、基质材料及制备方法,并对水凝胶微... 微针是一种微凸起阵列组成的微创装置,穿过皮肤角质层形成暂时性微通道,可实现对药物的经皮递送。对微针在经皮给药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阐述,重点介绍了水凝胶微针。综述了水凝胶微针的形成机制、基质材料及制备方法,并对水凝胶微针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指出了水凝胶微针在生物安全性、制定载药量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智能化、便携化是未来的微针发展趋势,若可以实现根据患者需求在给药时间、给药部位、给药剂量等方面的精准调控,水凝胶微针将在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更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水凝胶 经皮给药 微成型技术 微通道 微创装置
原文传递
基于点击化学的酸敏感性聚合物前药的设计与合成
14
作者 张韫 李婷 +1 位作者 刘炫驿 边雯倩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基于点击化学反应,将姜黄素和己烷-1,6-二丙炔酸二酯直接共聚,制备了酸敏感性主链型聚合物前药,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前药为粒径... 基于点击化学反应,将姜黄素和己烷-1,6-二丙炔酸二酯直接共聚,制备了酸敏感性主链型聚合物前药,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前药为粒径100~200 nm的球形纳米粒子,形状均匀,分散性良好;聚合物前药在肿瘤微环境下通过酸触发聚合物主链降解,实现对药物的可控性释放。为提升常规化疗药物疗效并降低其毒副作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前药 主链 酸敏感性 点击化学 姜黄素
下载PDF
角膜接触镜在眼部药物递送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付燕 陈曦 +1 位作者 郑媛媛 杨路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2期104-108,共5页
近年来,人们对眼部疾病治疗的便捷性和有效性需求逐渐增加。受眼部屏障、泪液清除和患者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影响,大多数眼部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眼部药物的输送效率,研究者对新型药物制剂进行广泛探索和研究;其中,角膜接触镜... 近年来,人们对眼部疾病治疗的便捷性和有效性需求逐渐增加。受眼部屏障、泪液清除和患者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影响,大多数眼部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眼部药物的输送效率,研究者对新型药物制剂进行广泛探索和研究;其中,角膜接触镜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长期配戴性等特点使其脱颖而出。本文概述角膜接触镜的材料性能、制备方法及药物整合策略等,分析角膜接触镜的发展前景及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 药物递送 药物整合策略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复方颗粒成型工艺优化
16
作者 刘杨 顾晋亿 +4 位作者 沈小宽 葛胜宇 金莉莉 关皎 朱鹤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9-573,共5页
目的 优化黄芪桂枝五物汤复方颗粒成型工艺。方法 以制软材难易程度、制粒难易程度、颗粒性状、颗粒成型率、颗粒溶化性为评价指标,优化颗粒稀释剂及其配比;以颗粒吸湿性、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溶化性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成型... 目的 优化黄芪桂枝五物汤复方颗粒成型工艺。方法 以制软材难易程度、制粒难易程度、颗粒性状、颗粒成型率、颗粒溶化性为评价指标,优化颗粒稀释剂及其配比;以颗粒吸湿性、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溶化性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成型工艺。结果 最优制粒浸膏密度为1.27 g/mL,稀释剂为可溶性淀粉,浸膏与可溶性淀粉的比例为1∶2.5;润湿剂为70%乙醇,用量为20%。结论 该方法合理可行,可为制备黄芪桂枝五物汤复方颗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复方颗粒 成型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给药系统制备
17
作者 王冰茜 陈挺 魏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3,共7页
目的制备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给药系统。方法根据平衡溶解度、辅料配伍、伪三元相图确定辅料比例范围。以广藿香油占比、Labrasol ALF与Tween 80比例、Km为影响因素,平衡溶解度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再进行体外评价。结果... 目的制备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给药系统。方法根据平衡溶解度、辅料配伍、伪三元相图确定辅料比例范围。以广藿香油占比、Labrasol ALF与Tween 80比例、Km为影响因素,平衡溶解度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再进行体外评价。结果最优处方为广藿香油、Labrasol ALF、Tween 80、Transcutol HP占比10.45%、13.28%、9.82%、66.44%,平衡溶解度为(11.95±0.04)mg/g。质量参数分别为乳化时间(20.22±0.38)s,粒径(51.70±2.91)nm,多分散指数0.27±0.02,透光率(91.21±1.58)%。自微乳给药系统冻融稳定性良好,稀释倍数、分散介质对其粒径无明显影响,在磷酸盐缓冲液(pH 6.8)中溶出迅速。结论自微乳给药系统可提高穿心莲内酯溶解度、溶出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自微乳给药系统 制备工艺
下载PDF
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角度论证半夏泻心汤类方的泻脾功效
18
作者 张爽 郭红叶 金锐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580-585,共6页
半夏泻心汤类方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心下痞的经典名方,临床上主要用于心下痞、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脾胃病症,疗效显著并沿用至今。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该类方虽名为“泻心汤”,但其功效却非泻心而是泻脾为主,本文对此进行论... 半夏泻心汤类方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心下痞的经典名方,临床上主要用于心下痞、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脾胃病症,疗效显著并沿用至今。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该类方虽名为“泻心汤”,但其功效却非泻心而是泻脾为主,本文对此进行论证。首先,从组方配伍看,半夏泻心汤类方以辛味药、甘味药和苦味药组方,符合“汤液经法图”辛味泻脾、甘味补脾和苦味燥脾的药物定位原则,且其适应证属于脾实证范畴,即为入脾泻脾之方。其次,历代医家多将“心”解读为“心下”病位,多将其用于心下痞。无论古今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类方多用于脾胃疾病。最后,通过对半夏泻心汤类方的组方量化分析,再次明确其对于脾胃疾病的补泻兼施功效,分析其加减配伍原则,旨在为半夏泻心汤类方的配伍实质研究和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学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汤液经法图 辅行诀 泻脾
原文传递
大豆肽不溶性聚集体形成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江连洲 苏睿涵 +2 位作者 张雪晴 冯玉田 孙娜 《大豆科技》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大豆肽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特性的酶解产物,因其具有抗氧化、降血压等特性在食品领域中应用广泛。蛋白质酶解过程中产生的不溶性聚集体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但其产生会降低蛋白质水解效率,丢弃则造成资源... 大豆肽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特性的酶解产物,因其具有抗氧化、降血压等特性在食品领域中应用广泛。蛋白质酶解过程中产生的不溶性聚集体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但其产生会降低蛋白质水解效率,丢弃则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这种不溶性聚集体的成因及有效利用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大豆肽不溶性聚集体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功能特性及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为肽不溶性聚集体的深入研究及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拓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不溶性肽聚集体 形成机制 功能特性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评价标准建立的探索
20
作者 张建 方慧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 建立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评价标准。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版)、《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版)、《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 目的 建立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评价标准。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版)、《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版)、《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梳理所有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根据其药品说明书信息、指南信息和临床使用情况,设立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建立评价标准。收集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某院心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采用评价标准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21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适应证,分别从适应证、溶媒、用法用量、辅料和溶剂、配伍使用、特殊人群等方面建立一级、二级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结果分析120例心内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患者中,相对接近度(Ci)≥60%的有107例(89.17%),表明某院心内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基本合理。结论 评价标准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可促进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的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药品说明书 评价标准 优劣解距离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