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商业化生产工艺研究
1
作者
崔智睿
陈辰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73-77,共5页
目的:通过优化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制备工艺,确保能够在商业化生产线上制备出质量稳定的良好产品。方法:通过对蛋黄卵磷脂加入方式、制备初乳方式、均质参数和pH调节步骤的考察,筛选出符合商业化的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的制备工艺...
目的:通过优化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制备工艺,确保能够在商业化生产线上制备出质量稳定的良好产品。方法:通过对蛋黄卵磷脂加入方式、制备初乳方式、均质参数和pH调节步骤的考察,筛选出符合商业化的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的制备工艺。结果:采取蛋黄卵磷脂加入油相,油水两相按固定比例混合的方式制备初乳,均质压力采用50~70 MPa,均质时药液温度控制在40~60℃,均质次数为5~12次,均质后调节药液的pH调节至7.0~8.0,可得到质量较好的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结论: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能够在商业化生产线上制备出良好质量并稳定的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
工艺优化
商业化生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空化技术在纳米乳剂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吴迪
张汉文
+2 位作者
夏江
刘思怡
张文君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921-925,共5页
超声空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乳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纳米乳剂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进行分类和整理,对超声空化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超声空化技术在医药、食品及其他多个领域纳米乳制备中...
超声空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乳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纳米乳剂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进行分类和整理,对超声空化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超声空化技术在医药、食品及其他多个领域纳米乳制备中的研究进展。将超声空化技术与其他制备纳米乳的方法进行比较,总结了其具有的优势,并对超声空化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空化技术
纳米乳剂
制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飞蓟素微乳大鼠在体小肠吸收的动力学
被引量:
34
3
作者
袁泉
李馨儒
+2 位作者
王会娟
李晓燕
刘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31-634,共4页
目的 考察水飞蓟素微乳的形态学和粒径分布 ,研究水飞蓟素微乳在小肠各部位的吸收情况 ,并与水飞蓟素胶束在空肠的吸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小肠段回流实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浓度 ,依据药物在小肠段中的减少量来确定药...
目的 考察水飞蓟素微乳的形态学和粒径分布 ,研究水飞蓟素微乳在小肠各部位的吸收情况 ,并与水飞蓟素胶束在空肠的吸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小肠段回流实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浓度 ,依据药物在小肠段中的减少量来确定药物的吸收。结果 透射电镜下水飞蓟素微乳成球形或近球形 ,大小均匀 ,平均粒径约为 2 0nm。在整个小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以及结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依次是 6 2 2× 10 - 2 ,2 2 7× 10 - 2 ,1 9× 10 - 2 ,1 0 5× 10 - 2 ,0 4 3× 10 - 2 h- 1 ,两种水飞蓟素胶束在空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是 0 36× 10 - 2 ,0 6 5× 10 - 2 h- 1 。结论 水飞蓟素微乳在小肠下段吸收较好 ,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微乳
大鼠
小肠吸收
吸收动力学
形态学
粒径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靶向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研究
被引量:
52
4
作者
张莉
向东
+1 位作者
洪诤
张志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50-655,共6页
目的 考察去甲斑蝥素 (NCTD)微乳的形态、粒径分布及生物安全性 ,研究去甲斑蝥素微乳及其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和体外药效学。方法 用气相法测定小鼠体内去甲斑蝥素含量。数据用 3P87处理 ,得到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
目的 考察去甲斑蝥素 (NCTD)微乳的形态、粒径分布及生物安全性 ,研究去甲斑蝥素微乳及其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和体外药效学。方法 用气相法测定小鼠体内去甲斑蝥素含量。数据用 3P87处理 ,得到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体外细胞毒性和体内全身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评价去甲斑蝥素微乳的抗肿瘤活性及其生物安全性。结果 微乳平均粒径为 (4 4± 9)nm。血浆中成分及制剂中辅料不干扰去甲斑蝥素测定。小鼠静脉注射去甲斑蝥素微乳及其去甲斑蝥素注射液后的药 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去甲斑蝥素微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 ,在同剂量条件下 ,NCTD微乳可在体内较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 ,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体内循环时间 ;微乳及注射液的AUC ,MRT ,T1 2 分别为 (2 9 7± 0 9) ,(9 2 5± 0 0 9)mg·h·L- 1 ,(110± 11) ,(86 7± 0 8) ,(10 3± 12 ) ,(4 2±4 )h ,NCTD微乳改变NCTD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药时曲线和血药浓度的高低 ,其消除T1 2 和MRT比其注射剂分别增加了 2 4 8和 1 2 7倍 ,AUC增加了 3 2 1倍 ;NCTD微乳在肝、肾中的靶向指数分别为 0 4 3和 0 12。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生物安全性与其市售注射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去甲斑蝥素微乳较去甲斑蝥素注射液增强了药物的肝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微乳
形态
粒径分布
生物安全性
药代动力学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泳光散射法测定异丙酚微乳剂的动电电位
被引量:
7
5
作者
王思玲
李玉娟
+3 位作者
张景海
刘秀兰
李德馨
苏德森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采用电泳光散射法测定异丙酚微乳剂的动电电位 ,为微多相药物制剂物理稳定性的考察提供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制备 3种处方不同、工艺相同的异丙酚微乳剂Ⅰ、Ⅱ及Ⅲ ,以NICOMP3 80 /ZLS系统分别测定其电泳光散射光谱。结果...
目的采用电泳光散射法测定异丙酚微乳剂的动电电位 ,为微多相药物制剂物理稳定性的考察提供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制备 3种处方不同、工艺相同的异丙酚微乳剂Ⅰ、Ⅱ及Ⅲ ,以NICOMP3 80 /ZLS系统分别测定其电泳光散射光谱。结果与无外加电场情况相比 ,有外加电场时 ,乳剂Ⅰ、Ⅱ和Ⅲ的光谱谱线向左频移分别为 (2 9 82± 0 1 2 )、(1 2 5 4± 0 44)及 (2 0 1 8± 1 1 2 )Hz,相应动电电位为 (4 5 40± 0 0 4)、(1 9 0 9± 1 1 2 )与 (3 0 72± 0 46)mv。结论 3种微乳剂电泳光散射光谱有显著差别 ,动电电位的大小顺序为乳剂Ⅰ >乳剂Ⅲ >乳剂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光散射
微乳剂
动电电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向忠
李红
潘一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861-1863,共3页
目的对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为其在骨的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检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溶血百分率和急性毒性。结果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组的细胞数...
目的对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为其在骨的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检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溶血百分率和急性毒性。结果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组的细胞数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纳米复合材料的溶血百分率<5%,溶血程度属于正常范围。实验动物2周内一般情况良好,高、低剂量组动物无一死亡。各组动物体重增加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实验证明,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细胞相容性
溶血百分率
急性毒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1
7
作者
孙红武
欧阳五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7,62,共5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盐酸黄连素在4种油(IPM、大豆油、花生油、色拉油)和3种表面活性剂(EL 40、大豆卵磷脂和Tw een-80)中的溶解度;根据纳米微乳的评价标准,利用序贯设计思想,采用滴定法绘制了伪三元相图,确定了纳米微乳的最佳组成,...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盐酸黄连素在4种油(IPM、大豆油、花生油、色拉油)和3种表面活性剂(EL 40、大豆卵磷脂和Tw een-80)中的溶解度;根据纳米微乳的评价标准,利用序贯设计思想,采用滴定法绘制了伪三元相图,确定了纳米微乳的最佳组成,研制了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并对其基本理化特性(形态、粒度、颜色、澄清度、稳定性和自乳化速度等)及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三相最佳组成是EL 40-甘油-IPM;制得的纳米微乳为澄清透明的球状液滴,其平均粒径为56.8 nm;高速离心、高温、强光下无分层,也无絮凝或药物析出;与传统片剂、胶囊和水溶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抗菌活性相比,纳米微乳的抗菌活性更高。以上研究表明制备的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是一种质量稳定、高效的抗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纳米
微乳
稳定性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药物剂型——微乳
被引量:
43
8
作者
杨惊宇
严冬
+2 位作者
罗杰英
杨大坚
陈士林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4期378-381,共4页
对近期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进行检索、分类和整理。系统地综述微乳的处方组成及其制备工艺,在药剂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微乳制剂在药剂学中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乳
处方设计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连素口服纳米乳的研制、质量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16
9
作者
孙红武
欧阳五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0-65,共6页
研究选择适宜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以新型纳米乳为载体,对黄连素的传统剂型进行改进,研制出适合口服的纳米乳制剂;以离心(13000r·min-1,30min)稳定性和乳滴粒径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对纳米乳的黏度、...
研究选择适宜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以新型纳米乳为载体,对黄连素的传统剂型进行改进,研制出适合口服的纳米乳制剂;以离心(13000r·min-1,30min)稳定性和乳滴粒径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对纳米乳的黏度、电导率、折光率、粒径和初步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用小鼠灌胃的急性毒性实验对纳米乳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制出的黄连素口服纳米乳为澄清透明的液体,透射电镜下观察为球状液滴,平均粒径为56.8nm;高速离心稳定、高温和强光条件下考察10d,其含量和粒径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小鼠灌胃结果,纳米乳无毒性。由此证明研制出的黄连素口服纳米乳是一种质量稳定、安全性高的良好药物传递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纳米乳
稳定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甘草定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
4
10
作者
刘珊珊
范玉涵
+2 位作者
任全霞
郭小娜
陈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229-234,共6页
以光甘草定为模型药物,筛选光甘草定O/W型微乳制剂的处方并对其稳定性及质量进行考察。通过溶解度实验及伪三元相图的建立,筛选光甘草定微乳的组成。采用HPLC法测定处方中药物的含量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光甘草定微乳的组成为乳化剂...
以光甘草定为模型药物,筛选光甘草定O/W型微乳制剂的处方并对其稳定性及质量进行考察。通过溶解度实验及伪三元相图的建立,筛选光甘草定微乳的组成。采用HPLC法测定处方中药物的含量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光甘草定微乳的组成为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例为1∶1(w/w),混合乳化剂为25.26%,油相为6.30%,水相为71.35%。在高速离心、高温、强光照射下无分层,无絮凝或药物析出,微乳的性状、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光甘草定微乳能有效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制备方法简单可行,且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甘草定
微乳
制备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口服控释混悬剂
被引量:
8
11
作者
傅崇东
徐惠南
《上海医药》
CAS
1998年第6期27-29,共3页
口服控释制剂由于具有血药浓度平稳、不良反应少、可减少用药次数、病人顺从性高等优点,因而成为国内外新药开发的热点,并有相当数量的控、缓释制剂已经上市。目前开发上市的控、缓释制剂绝大多数为固体制剂。根据临床的需要,近年来,一...
口服控释制剂由于具有血药浓度平稳、不良反应少、可减少用药次数、病人顺从性高等优点,因而成为国内外新药开发的热点,并有相当数量的控、缓释制剂已经上市。目前开发上市的控、缓释制剂绝大多数为固体制剂。根据临床的需要,近年来,一种液体形式的控释制剂——混悬剂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口服控释混悬剂不但具有控释片剂或胶囊的一些优点,还有下列优越性:(1)便于口服,特别适用于吞咽固体制剂困难的病人(如儿童和老年人),可改善病人的服药顺从性;(2)流动性好,可以根据个体对剂量的不同需求进行分剂量;(3)口服后在胃肠道分布面积大,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且由于混悬微粒的均匀分散,对胃肠道局部刺激性小;(4)控释混悬微粒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混悬剂
口服制剂
离子交换树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酮对布洛芬乳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
12
12
作者
符棘玉
周本宏
+1 位作者
陈明
洪怡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氮酮对布洛芬乳膏的透皮吸收影响。方法采用立式Franz扩散池对不含氮酮和含不同浓度氮酮的布洛芬乳膏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得出不同时间段的累积渗透百分率,计算渗透速率常数。结果含1-5%氮酮的布洛芬乳膏透皮吸收率明显高于...
目的研究氮酮对布洛芬乳膏的透皮吸收影响。方法采用立式Franz扩散池对不含氮酮和含不同浓度氮酮的布洛芬乳膏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得出不同时间段的累积渗透百分率,计算渗透速率常数。结果含1-5%氮酮的布洛芬乳膏透皮吸收率明显高于不含氮酮的布洛芬乳膏(P<0.01)。含1%、2%、3%、4%、5%氮酮的布洛芬乳膏样品渗透速率常数分别为2.77、3.54、4.38、3.74、3.76/h。结论可选择氮酮作为布洛芬乳膏的促透剂,最佳浓度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酮
布洛芬乳膏
体外透皮吸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羟基磷灰石纳米丝水包油乳剂的制备和特性
13
作者
李国政
张阳德
+3 位作者
张洪
李钧
潘一峰
魏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9-522,527,共5页
目的制备医用羟基磷灰石(HA)纳米丝并观测其特性;方法采用常态表面活性剂(水包油)制备HA纳米丝,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仪、核磁共振仪、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HA纳米丝的特性进行观测。结果HA纳米粒的平均尺寸为:长100nm~...
目的制备医用羟基磷灰石(HA)纳米丝并观测其特性;方法采用常态表面活性剂(水包油)制备HA纳米丝,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仪、核磁共振仪、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HA纳米丝的特性进行观测。结果HA纳米粒的平均尺寸为:长100nm~230nm,宽3nm~5nm;电子衍射图像显示纳米丝为多晶质。在250nm波长处,光谱包含六面体Ca2+典型的光谱带;其他光谱带为O→Ca2+的电荷转移。HA纳米丝微晶的Eg值分别为1.60和1.70ev;31P核磁共振谱显示在-0.59ppm处有一个强烈的共振峰和一些副峰,表明至少存在两种磷酸盐。结论成功制备了一种适合医用的新型羟基磷灰石纳米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羟基磷灰石
纳米丝
乳化反应
尺寸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依托泊甙复乳的理化性质与体外释放
14
作者
马晋隆
熊全美
+1 位作者
陶涛
陈瑞珠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357-360,共4页
测定了依托泊甙复乳的显微结构、粒经分布、渗透压、电学和流变学性质。体外释放试验显示本复乳有快、慢两个释放相,10h 和48h 时释药分别为50%和88%,表明具有缓释作用。用零级(Q-t)和 Higuchi模式(Q-t^(1/2))对复乳的体外释放数据进行...
测定了依托泊甙复乳的显微结构、粒经分布、渗透压、电学和流变学性质。体外释放试验显示本复乳有快、慢两个释放相,10h 和48h 时释药分别为50%和88%,表明具有缓释作用。用零级(Q-t)和 Higuchi模式(Q-t^(1/2))对复乳的体外释放数据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7、0.9803,表明其体外释放主要以扩散形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乳
依托泊甙
体外释放
缓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氨蝶呤多层乳剂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研究
15
作者
陶涛
熊全美
+1 位作者
马晋隆
陈瑞珠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541-544,共4页
制备了甲氨蝶呤多层乳剂并测定其显微结构、电学性质、粒度分布、流变学性质、药物包裹率和体外释药情况。经冰箱、室温或37℃烘箱存放3个月后,其形态结构不变。药物的渗漏率,经室温贮存1月、2月、3月,分别为32.0%、43.24%和54.88%;...
制备了甲氨蝶呤多层乳剂并测定其显微结构、电学性质、粒度分布、流变学性质、药物包裹率和体外释药情况。经冰箱、室温或37℃烘箱存放3个月后,其形态结构不变。药物的渗漏率,经室温贮存1月、2月、3月,分别为32.0%、43.24%和54.88%;经37℃放置7d、14d、23d,分别为6.9%、31.04%和28.68%;经冰箱放置2个月为33.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喋呤
多层乳剂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氧麻缓释滴鼻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16
作者
潘柏良
陈晓明
侯晓军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制备复方氧麻缓释滴鼻剂并探讨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CMC-Na、甘油为增稠剂,制备复方氧麻缓释滴鼻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旋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制备的缓释剂均匀细腻,稠度适中。氧氟沙星的平...
目的:制备复方氧麻缓释滴鼻剂并探讨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CMC-Na、甘油为增稠剂,制备复方氧麻缓释滴鼻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旋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制备的缓释剂均匀细腻,稠度适中。氧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100.96%,RSD=1.2%(n=5),盐酸麻黄碱平均回收率为100.38%,RSD=0.5%(n=5)。结论:复方氧麻缓释滴鼻剂制备方法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麻黄碱
氧氟沙星
滴鼻缓释剂
制备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交设计法优选多效胃镜乳的制备工艺
17
作者
于西全
肖华
晏明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17期30-31,共2页
目的优选多效胃镜乳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乳剂的稳定性和外观为考察指标,以乳化剂用量、水相(未加单糖浆)pH和乳化温度为可变因素,用L9(34)表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优的制备工艺是7mL乳化剂司盘-80和14g西黄蓍胶,水相(未加单糖浆)pH=4,乳...
目的优选多效胃镜乳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乳剂的稳定性和外观为考察指标,以乳化剂用量、水相(未加单糖浆)pH和乳化温度为可变因素,用L9(34)表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优的制备工艺是7mL乳化剂司盘-80和14g西黄蓍胶,水相(未加单糖浆)pH=4,乳化温度85℃。结论按最佳工艺制备的多效胃镜乳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胃镜乳
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体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
被引量:
12
18
作者
任兴昌
方黎
陈洪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0-491,共2页
关键词
实体组织
单细胞悬液
HE染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萘普生口服混悬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戎欣玉
杨光
+3 位作者
赵立平
杨尊湘
谢晓婵
蔡长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2-593,共2页
关键词
萘普生
药物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庆大霉素混悬剂的研制
被引量:
1
20
作者
宋克云
吴宇辉
《中国药师》
CAS
2000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以硫酸庆大霉素与呋喃唑酮为主药配制的复方庆大霉素混悬剂,同时考察该制剂的检验方法及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抗生素微生物二剂量检定法分别测定呋喃唑酮和硫酸庆大霉素的含量。结果:两种主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
目的:以硫酸庆大霉素与呋喃唑酮为主药配制的复方庆大霉素混悬剂,同时考察该制剂的检验方法及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抗生素微生物二剂量检定法分别测定呋喃唑酮和硫酸庆大霉素的含量。结果:两种主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RSD=0.6%)和100.8%(RSD=0.5%)。结论:该制剂的配制及质控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庆大霉素
呋喃唑酮
混悬剂
原文传递
题名
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商业化生产工艺研究
1
作者
崔智睿
陈辰
机构
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73-77,共5页
文摘
目的:通过优化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制备工艺,确保能够在商业化生产线上制备出质量稳定的良好产品。方法:通过对蛋黄卵磷脂加入方式、制备初乳方式、均质参数和pH调节步骤的考察,筛选出符合商业化的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的制备工艺。结果:采取蛋黄卵磷脂加入油相,油水两相按固定比例混合的方式制备初乳,均质压力采用50~70 MPa,均质时药液温度控制在40~60℃,均质次数为5~12次,均质后调节药液的pH调节至7.0~8.0,可得到质量较好的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结论: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能够在商业化生产线上制备出良好质量并稳定的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
关键词
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
工艺优化
商业化生产
Keywords
clevidipine butyrate emulsion for inje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commercial production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R972.4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空化技术在纳米乳剂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吴迪
张汉文
夏江
刘思怡
张文君
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黑龙江省预防与治疗老年性疾病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921-925,共5页
基金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No.LBH-Q20104)
2019年度哈尔滨商业大学“青年创新人才”支持计划(No.2019CX12、2019CX41)。
文摘
超声空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乳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纳米乳剂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进行分类和整理,对超声空化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超声空化技术在医药、食品及其他多个领域纳米乳制备中的研究进展。将超声空化技术与其他制备纳米乳的方法进行比较,总结了其具有的优势,并对超声空化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超声空化技术
纳米乳剂
制备
Keywords
Ultrasonic cavitation technology
Nano-emulsion
Preparation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飞蓟素微乳大鼠在体小肠吸收的动力学
被引量:
34
3
作者
袁泉
李馨儒
王会娟
李晓燕
刘艳
机构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系
出处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31-634,共4页
文摘
目的 考察水飞蓟素微乳的形态学和粒径分布 ,研究水飞蓟素微乳在小肠各部位的吸收情况 ,并与水飞蓟素胶束在空肠的吸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小肠段回流实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浓度 ,依据药物在小肠段中的减少量来确定药物的吸收。结果 透射电镜下水飞蓟素微乳成球形或近球形 ,大小均匀 ,平均粒径约为 2 0nm。在整个小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以及结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依次是 6 2 2× 10 - 2 ,2 2 7× 10 - 2 ,1 9× 10 - 2 ,1 0 5× 10 - 2 ,0 4 3× 10 - 2 h- 1 ,两种水飞蓟素胶束在空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是 0 36× 10 - 2 ,0 6 5× 10 - 2 h- 1 。结论 水飞蓟素微乳在小肠下段吸收较好 ,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 。
关键词
水飞蓟素
微乳
大鼠
小肠吸收
吸收动力学
形态学
粒径分布
Keywords
silymarin
microemulsion
absorption kinetics
in situ absorption from intestine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靶向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研究
被引量:
52
4
作者
张莉
向东
洪诤
张志荣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出处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50-655,共6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 992 5 0 3 9)
文摘
目的 考察去甲斑蝥素 (NCTD)微乳的形态、粒径分布及生物安全性 ,研究去甲斑蝥素微乳及其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和体外药效学。方法 用气相法测定小鼠体内去甲斑蝥素含量。数据用 3P87处理 ,得到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体外细胞毒性和体内全身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评价去甲斑蝥素微乳的抗肿瘤活性及其生物安全性。结果 微乳平均粒径为 (4 4± 9)nm。血浆中成分及制剂中辅料不干扰去甲斑蝥素测定。小鼠静脉注射去甲斑蝥素微乳及其去甲斑蝥素注射液后的药 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去甲斑蝥素微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 ,在同剂量条件下 ,NCTD微乳可在体内较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 ,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体内循环时间 ;微乳及注射液的AUC ,MRT ,T1 2 分别为 (2 9 7± 0 9) ,(9 2 5± 0 0 9)mg·h·L- 1 ,(110± 11) ,(86 7± 0 8) ,(10 3± 12 ) ,(4 2±4 )h ,NCTD微乳改变NCTD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药时曲线和血药浓度的高低 ,其消除T1 2 和MRT比其注射剂分别增加了 2 4 8和 1 2 7倍 ,AUC增加了 3 2 1倍 ;NCTD微乳在肝、肾中的靶向指数分别为 0 4 3和 0 12。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生物安全性与其市售注射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去甲斑蝥素微乳较去甲斑蝥素注射液增强了药物的肝靶?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微乳
形态
粒径分布
生物安全性
药代动力学
抗肿瘤活性
Keywords
norcantharidin
microemulsion
biological reli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tissu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泳光散射法测定异丙酚微乳剂的动电电位
被引量:
7
5
作者
王思玲
李玉娟
张景海
刘秀兰
李德馨
苏德森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基础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出处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13-315,共3页
文摘
目的采用电泳光散射法测定异丙酚微乳剂的动电电位 ,为微多相药物制剂物理稳定性的考察提供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制备 3种处方不同、工艺相同的异丙酚微乳剂Ⅰ、Ⅱ及Ⅲ ,以NICOMP3 80 /ZLS系统分别测定其电泳光散射光谱。结果与无外加电场情况相比 ,有外加电场时 ,乳剂Ⅰ、Ⅱ和Ⅲ的光谱谱线向左频移分别为 (2 9 82± 0 1 2 )、(1 2 5 4± 0 44)及 (2 0 1 8± 1 1 2 )Hz,相应动电电位为 (4 5 40± 0 0 4)、(1 9 0 9± 1 1 2 )与 (3 0 72± 0 46)mv。结论 3种微乳剂电泳光散射光谱有显著差别 ,动电电位的大小顺序为乳剂Ⅰ >乳剂Ⅲ >乳剂Ⅱ。
关键词
电泳光散射
微乳剂
动电电位
Keywords
electrophoretic light scattering
micro emulsion
zeta potential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向忠
李红
潘一峰
机构
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
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861-1863,共3页
文摘
目的对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为其在骨的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检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溶血百分率和急性毒性。结果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组的细胞数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纳米复合材料的溶血百分率<5%,溶血程度属于正常范围。实验动物2周内一般情况良好,高、低剂量组动物无一死亡。各组动物体重增加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实验证明,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细胞相容性
溶血百分率
急性毒性
Keywords
nano-composite of polylactic acid and hydroxyapatite
biocompatibility
cello-biocompatibility
haemolysis percentage
acute toxicity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1
7
作者
孙红武
欧阳五庆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7,62,共5页
基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基金项目(130709)
文摘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盐酸黄连素在4种油(IPM、大豆油、花生油、色拉油)和3种表面活性剂(EL 40、大豆卵磷脂和Tw een-80)中的溶解度;根据纳米微乳的评价标准,利用序贯设计思想,采用滴定法绘制了伪三元相图,确定了纳米微乳的最佳组成,研制了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并对其基本理化特性(形态、粒度、颜色、澄清度、稳定性和自乳化速度等)及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三相最佳组成是EL 40-甘油-IPM;制得的纳米微乳为澄清透明的球状液滴,其平均粒径为56.8 nm;高速离心、高温、强光下无分层,也无絮凝或药物析出;与传统片剂、胶囊和水溶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抗菌活性相比,纳米微乳的抗菌活性更高。以上研究表明制备的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是一种质量稳定、高效的抗菌剂。
关键词
黄连素
纳米
微乳
稳定性
抗菌活性
Keywords
berberine hydrochloric
nanometer
microemulsion
stability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R978.19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药物剂型——微乳
被引量:
43
8
作者
杨惊宇
严冬
罗杰英
杨大坚
陈士林
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现代中药研究所
湖南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4期378-381,共4页
文摘
对近期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进行检索、分类和整理。系统地综述微乳的处方组成及其制备工艺,在药剂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微乳制剂在药剂学中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乳
处方设计
应用
Keywords
microemulsions
formulation design
application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连素口服纳米乳的研制、质量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16
9
作者
孙红武
欧阳五庆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0-65,共6页
基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基金项目资助(130709)
文摘
研究选择适宜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以新型纳米乳为载体,对黄连素的传统剂型进行改进,研制出适合口服的纳米乳制剂;以离心(13000r·min-1,30min)稳定性和乳滴粒径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对纳米乳的黏度、电导率、折光率、粒径和初步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用小鼠灌胃的急性毒性实验对纳米乳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制出的黄连素口服纳米乳为澄清透明的液体,透射电镜下观察为球状液滴,平均粒径为56.8nm;高速离心稳定、高温和强光条件下考察10d,其含量和粒径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小鼠灌胃结果,纳米乳无毒性。由此证明研制出的黄连素口服纳米乳是一种质量稳定、安全性高的良好药物传递系统。
关键词
黄连素
纳米乳
稳定性
安全性评价
Keywords
berberine
nanoemulsion
stable
safety evaluated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甘草定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
4
10
作者
刘珊珊
范玉涵
任全霞
郭小娜
陈文
机构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229-234,共6页
基金
新疆兵团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009GG47)
文摘
以光甘草定为模型药物,筛选光甘草定O/W型微乳制剂的处方并对其稳定性及质量进行考察。通过溶解度实验及伪三元相图的建立,筛选光甘草定微乳的组成。采用HPLC法测定处方中药物的含量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光甘草定微乳的组成为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例为1∶1(w/w),混合乳化剂为25.26%,油相为6.30%,水相为71.35%。在高速离心、高温、强光照射下无分层,无絮凝或药物析出,微乳的性状、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光甘草定微乳能有效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制备方法简单可行,且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光甘草定
微乳
制备
质量评价
Keywords
glabridin
microemulsion
prepar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口服控释混悬剂
被引量:
8
11
作者
傅崇东
徐惠南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出处
《上海医药》
CAS
1998年第6期27-29,共3页
文摘
口服控释制剂由于具有血药浓度平稳、不良反应少、可减少用药次数、病人顺从性高等优点,因而成为国内外新药开发的热点,并有相当数量的控、缓释制剂已经上市。目前开发上市的控、缓释制剂绝大多数为固体制剂。根据临床的需要,近年来,一种液体形式的控释制剂——混悬剂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口服控释混悬剂不但具有控释片剂或胶囊的一些优点,还有下列优越性:(1)便于口服,特别适用于吞咽固体制剂困难的病人(如儿童和老年人),可改善病人的服药顺从性;(2)流动性好,可以根据个体对剂量的不同需求进行分剂量;(3)口服后在胃肠道分布面积大,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且由于混悬微粒的均匀分散,对胃肠道局部刺激性小;(4)控释混悬微粒很小。
关键词
控释混悬剂
口服制剂
离子交换树脂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酮对布洛芬乳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
12
12
作者
符棘玉
周本宏
陈明
洪怡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5-47,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氮酮对布洛芬乳膏的透皮吸收影响。方法采用立式Franz扩散池对不含氮酮和含不同浓度氮酮的布洛芬乳膏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得出不同时间段的累积渗透百分率,计算渗透速率常数。结果含1-5%氮酮的布洛芬乳膏透皮吸收率明显高于不含氮酮的布洛芬乳膏(P<0.01)。含1%、2%、3%、4%、5%氮酮的布洛芬乳膏样品渗透速率常数分别为2.77、3.54、4.38、3.74、3.76/h。结论可选择氮酮作为布洛芬乳膏的促透剂,最佳浓度为3%。
关键词
氮酮
布洛芬乳膏
体外透皮吸收
Keywords
Azone
Ibuprofen cream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in vitro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羟基磷灰石纳米丝水包油乳剂的制备和特性
13
作者
李国政
张阳德
张洪
李钧
潘一峰
魏坤
机构
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9-522,527,共5页
基金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9932050, 50272021).
文摘
目的制备医用羟基磷灰石(HA)纳米丝并观测其特性;方法采用常态表面活性剂(水包油)制备HA纳米丝,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仪、核磁共振仪、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HA纳米丝的特性进行观测。结果HA纳米粒的平均尺寸为:长100nm~230nm,宽3nm~5nm;电子衍射图像显示纳米丝为多晶质。在250nm波长处,光谱包含六面体Ca2+典型的光谱带;其他光谱带为O→Ca2+的电荷转移。HA纳米丝微晶的Eg值分别为1.60和1.70ev;31P核磁共振谱显示在-0.59ppm处有一个强烈的共振峰和一些副峰,表明至少存在两种磷酸盐。结论成功制备了一种适合医用的新型羟基磷灰石纳米丝。
关键词
纳米结构
羟基磷灰石
纳米丝
乳化反应
尺寸效应
Keywords
nanostructure
hydroxyapatites
nanowires
emulsion system
size effect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依托泊甙复乳的理化性质与体外释放
14
作者
马晋隆
熊全美
陶涛
陈瑞珠
机构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出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357-360,共4页
文摘
测定了依托泊甙复乳的显微结构、粒经分布、渗透压、电学和流变学性质。体外释放试验显示本复乳有快、慢两个释放相,10h 和48h 时释药分别为50%和88%,表明具有缓释作用。用零级(Q-t)和 Higuchi模式(Q-t^(1/2))对复乳的体外释放数据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7、0.9803,表明其体外释放主要以扩散形式进行。
关键词
复乳
依托泊甙
体外释放
缓释
Keywords
multiple emulsion
etoposid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drug release in vitro
sustained release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氨蝶呤多层乳剂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研究
15
作者
陶涛
熊全美
马晋隆
陈瑞珠
机构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出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541-544,共4页
文摘
制备了甲氨蝶呤多层乳剂并测定其显微结构、电学性质、粒度分布、流变学性质、药物包裹率和体外释药情况。经冰箱、室温或37℃烘箱存放3个月后,其形态结构不变。药物的渗漏率,经室温贮存1月、2月、3月,分别为32.0%、43.24%和54.88%;经37℃放置7d、14d、23d,分别为6.9%、31.04%和28.68%;经冰箱放置2个月为33.44%。
关键词
甲氨喋呤
多层乳剂
理化性质
Keywords
methotrexate
multiple emulsion
characteristics stability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氧麻缓释滴鼻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16
作者
潘柏良
陈晓明
侯晓军
机构
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9期53-54,共2页
文摘
目的:制备复方氧麻缓释滴鼻剂并探讨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CMC-Na、甘油为增稠剂,制备复方氧麻缓释滴鼻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旋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制备的缓释剂均匀细腻,稠度适中。氧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100.96%,RSD=1.2%(n=5),盐酸麻黄碱平均回收率为100.38%,RSD=0.5%(n=5)。结论:复方氧麻缓释滴鼻剂制备方法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关键词
盐酸麻黄碱
氧氟沙星
滴鼻缓释剂
制备
质量控制
分类号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R987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交设计法优选多效胃镜乳的制备工艺
17
作者
于西全
肖华
晏明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药剂科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17期30-31,共2页
文摘
目的优选多效胃镜乳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乳剂的稳定性和外观为考察指标,以乳化剂用量、水相(未加单糖浆)pH和乳化温度为可变因素,用L9(34)表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优的制备工艺是7mL乳化剂司盘-80和14g西黄蓍胶,水相(未加单糖浆)pH=4,乳化温度85℃。结论按最佳工艺制备的多效胃镜乳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
关键词
多效胃镜乳
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Keywords
multi - effect gastroscope emulsion
orthogonal design
technology
分类号
TQ460.6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体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
被引量:
12
18
作者
任兴昌
方黎
陈洪勋
机构
杭州市中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0-491,共2页
关键词
实体组织
单细胞悬液
HE染色
分类号
R446.8 [医药卫生—诊断学]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萘普生口服混悬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戎欣玉
杨光
赵立平
杨尊湘
谢晓婵
蔡长春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剂药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河北省药物研究所制剂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2-593,共2页
关键词
萘普生
药物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
Keywords
naproxen
pharmacokinetics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HPLC
分类号
R44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庆大霉素混悬剂的研制
被引量:
1
20
作者
宋克云
吴宇辉
机构
湖北省竹山县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药师》
CAS
2000年第3期159-160,共2页
文摘
目的:以硫酸庆大霉素与呋喃唑酮为主药配制的复方庆大霉素混悬剂,同时考察该制剂的检验方法及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抗生素微生物二剂量检定法分别测定呋喃唑酮和硫酸庆大霉素的含量。结果:两种主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RSD=0.6%)和100.8%(RSD=0.5%)。结论:该制剂的配制及质控方法可行。
关键词
硫酸庆大霉素
呋喃唑酮
混悬剂
分类号
R978.12 [医药卫生—药品]
R944.17 [医药卫生—药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商业化生产工艺研究
崔智睿
陈辰
《上海医药》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声空化技术在纳米乳剂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吴迪
张汉文
夏江
刘思怡
张文君
《药学研究》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飞蓟素微乳大鼠在体小肠吸收的动力学
袁泉
李馨儒
王会娟
李晓燕
刘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肝靶向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研究
张莉
向东
洪诤
张志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5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电泳光散射法测定异丙酚微乳剂的动电电位
王思玲
李玉娟
张景海
刘秀兰
李德馨
苏德森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向忠
李红
潘一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孙红武
欧阳五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型药物剂型——微乳
杨惊宇
严冬
罗杰英
杨大坚
陈士林
《中国医学工程》
2005
4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黄连素口服纳米乳的研制、质量及安全性评价
孙红武
欧阳五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光甘草定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刘珊珊
范玉涵
任全霞
郭小娜
陈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口服控释混悬剂
傅崇东
徐惠南
《上海医药》
CAS
199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氮酮对布洛芬乳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符棘玉
周本宏
陈明
洪怡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10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羟基磷灰石纳米丝水包油乳剂的制备和特性
李国政
张阳德
张洪
李钧
潘一峰
魏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依托泊甙复乳的理化性质与体外释放
马晋隆
熊全美
陶涛
陈瑞珠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甲氨蝶呤多层乳剂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研究
陶涛
熊全美
马晋隆
陈瑞珠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复方氧麻缓释滴鼻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潘柏良
陈晓明
侯晓军
《中国药业》
CAS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正交设计法优选多效胃镜乳的制备工艺
于西全
肖华
晏明
《中国药业》
CAS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实体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
任兴昌
方黎
陈洪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萘普生口服混悬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戎欣玉
杨光
赵立平
杨尊湘
谢晓婵
蔡长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复方庆大霉素混悬剂的研制
宋克云
吴宇辉
《中国药师》
CAS
2000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