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0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34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极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伟杰 程苕莼 +1 位作者 刘一村 卞兆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4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极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选CD14+单核细胞,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纯度。将CD14+单核细胞分为M1型组、IL-34-M1型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4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极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选CD14+单核细胞,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纯度。将CD14+单核细胞分为M1型组、IL-34-M1型组、M2型组、IL-34-M2型组,M1型组和IL-34-M1型组细胞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5 d后,半量换液,加入干扰素-γ、脂多糖、IL-6和GM-CSF继续诱导4 d;M2型组和IL-34-M2型组细胞加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5 d后,半量换液,加入M-CSF、IL-4、IL-6和IL-13继续诱导4 d。IL-34-M1型组和IL-34-M2型组细胞于诱导开始和诱导第5天加入IL-34进行共诱导。诱导第9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CD14+CD86+细胞(M1型巨噬细胞)和CD14+CD163+细胞(M2型巨噬细胞)比例,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M2型组、IL-34-M2型组细胞迁移能力。结果通过磁珠分选法获得了高纯度的CD14+单核细胞,CD14阳性率为(96.77±2.72)%,可用于巨噬细胞的诱导。M1型组、IL-34-M1型组中CD14+CD86+细胞比例分别为(43.20±7.59)%、(27.87±2.06)%,M2型组、IL-34-M2型组中CD14+CD163+细胞比例分别为(47.70±4.49)%、(58.95±3.65)%;IL-34-M1型组中CD14+CD86+细胞比例显著低于M1型组(P<0.05),IL-34-M2型组中CD14+CD163+细胞比例显著高于M2型组(P<0.05)。M2型组、IL-34-M2型组巨噬细胞迁移数分别为(97.8±9.0)、(205.6±21.9)个;IL-34-M2型组巨噬细胞迁移数显著多于M2型组(P<0.05)。结论IL-34可抑制人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并可增强M2型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4 巨噬细胞 极化 迁移能力
下载PDF
PD-1/PD-L1单抗药物抗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超进展疾病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鹏焱 林子又 +1 位作者 朱凯 张小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9,共14页
近年来,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作为第二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靶点,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批... 近年来,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作为第二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靶点,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批准多种PD-1/PD-L1单克隆抗体(单抗)药物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等上市,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直肠癌、结肠癌和黑色素瘤等。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发现,PD-1/PD-L1单抗药物在肺、肝、肾、胃肠道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皮肤等均可引起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甚至出现超进展疾病(hyperprogressive disease)情况。加强对PD-1/PD-L1单抗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有效的监测与管理,对症使用相关药物,可改善免疫治疗进程,减少免疫治疗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及超进展疾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超进展疾病
下载PDF
稳定表达FIP1L1-PDGFRA及其突变体细胞株的构建和耐药性评价
3
作者 刘婧雯 宋昊昕 朱蕾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FIP1L1-PDGFRA融合基因(F/P)及其T674I和D842V突变体的小鼠原B细胞株BaF3-F/P、BaF3-F/P-T674I和BaF3-F/P-D842V,并通过考察它们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响应以评价其活性。方法用慢病毒感染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BaF...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FIP1L1-PDGFRA融合基因(F/P)及其T674I和D842V突变体的小鼠原B细胞株BaF3-F/P、BaF3-F/P-T674I和BaF3-F/P-D842V,并通过考察它们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响应以评价其活性。方法用慢病毒感染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BaF3细胞;RT-qPCR检测mRNA表达;CCK-8法检测TKIs对稳转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构建的BaF3-F/P、BaF3-F/P-T674I和BaF3-F/P-D842V细胞株均能转录FIP1L1和PDGFRA mRNA,并表现出不依赖IL-3增殖的恶性表型特征以及对相应TKIs的敏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F/P及其T674I、D842V突变体的小鼠原B细胞株,为开发以此为靶点的化合物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 基因突变 慢病毒载体 BaF3细胞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Ad5-nCoV不同给药途径异源加强接种的系统免疫原性比对分析
4
作者 马文煊 韩雨红 +1 位作者 林昂 赵维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新冠疫苗异源加强接种可以解决疫苗单一使用时保护效力降低的问题。灭活新冠疫苗联合重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Ad5-nCoV)的序贯接种模式和Ad5-nCoV肌肉注射给药或雾化吸入式给药两种途径已被批准用于临床。本研究在小鼠模型中,系统对比... 新冠疫苗异源加强接种可以解决疫苗单一使用时保护效力降低的问题。灭活新冠疫苗联合重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Ad5-nCoV)的序贯接种模式和Ad5-nCoV肌肉注射给药或雾化吸入式给药两种途径已被批准用于临床。本研究在小鼠模型中,系统对比分析了不同接种策略下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T细胞、记忆B细胞(MBC)、抗体水平、抗体功能、黏膜免疫应答等关键指标以揭示作用机制。将接种组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3×PBS组)、“2针灭活新冠疫苗+1针灭活新冠疫苗”同源加强接种组(3×INA组)、“2针灭活新冠疫苗+1针Ad5-nCoV肌肉注射组”[2×INA+Ad5(im)组]和“2针灭活新冠疫苗+1针Ad5-nCoV滴鼻给药组”[2×INA+Ad5(in)组]。结果显示:2×INA+Ad5(im)组与2×INA+Ad5(in)组异源接种诱导的抗体、Spike特异性T细胞、Spike+MBCs水平均显著高于3×INA组同源接种,Ad5-nCoV在肌肉注射途径下诱导的Spike特异性T细胞、Spike+MBCs水平显著高于滴鼻给药途径。Ad5-nCoV滴鼻加强接种不仅明显诱导血清和支气管灌洗液免疫球蛋白A产生,同时诱导更多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向肺组织中募集。本研究系统对比分析了Ad5-nCoV经不同给药途径异源加强接种后诱导的疫苗特异性免疫应答差异,为包括新冠疫苗在内的多种抗感染疫苗提供了预防接种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异源加强接种 同源加强接种 给药途径 免疫原性 黏膜免疫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验证探讨黄芩素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5
作者 郭妍 郭怡琳 +1 位作者 刘柏平 徐建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7,共8页
为研究黄芩素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通路的分子机制,本文首先采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预测了黄芩素的抑制作用,然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了实验验... 为研究黄芩素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通路的分子机制,本文首先采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预测了黄芩素的抑制作用,然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了实验验证。结合自由能结果表明,黄芩素与PD-L1二聚体(PD-L1 dimer)的结合亲和力为-32.41±0.31 kcal/mol。结合能分解、接触数和非键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黄芩素主要结合在PD-L1 dimer的C-、C’-、F-和G-sheet区域,其中关键残基Tyr56、Met115、Ala121和Asp122与黄芩素之间的非极性相互作用在结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互相关矩阵和二级结构结果进一步表明,黄芩素可与PD-L1 dimer的sheet区域稳定结合。ELISA结果显示黄芩素对PD-1/PD-L1相互作用抑制率的IC_(50)为79.47μg/L。黄芩素可通过直接与PD-L1dimer结合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本研究为该通路天然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天然小分子 黄芩素 分子动力学模拟 抑制机制
下载PDF
eEF1A1调控水疱性口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复制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陈美桦 徐含翠 +4 位作者 王林旭 罗洪 齐琦 王勃 段小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6,共7页
目的 探讨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eEF1A1)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1)复制的影响,以确定一个广谱抗病毒新靶点。方法 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BJ-5ta)中转染小干扰RNA(sieEF1A1)抑制eEF1A1表达,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用实时荧... 目的 探讨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eEF1A1)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1)复制的影响,以确定一个广谱抗病毒新靶点。方法 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BJ-5ta)中转染小干扰RNA(sieEF1A1)抑制eEF1A1表达,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与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制备eEF1A1基因沉默的细胞模型。用VSV感染细胞模型,检测细胞内VSV的基因拷贝数和蛋白水平;用HSV-1感染细胞模型,检测细胞内HSV-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用聚胞苷酸[poly(I:C)]或脱氧核糖核酸钠盐(HT-DNA)分别转染细胞模型,RT-qPCR检测干扰素β(IFN-β)、趋化因子10(CXCL10)和干扰素刺激基因56(ISG56)的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和TANK结合激酶1(TBK1)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EF1A1基因沉默组eEF1A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eEF1A1基因沉默的细胞模型构建成功。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EF1A1基因沉默组的VSV基因拷贝数下降70%~80%,VSV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HSV-1的mRNA水平下降50%~60%,HSV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poly(I:C)或HT-DNA刺激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EF1A1基因沉默组的IFN-β、ISG56和CXCL10的mRNA水平以及IRF3与TBK1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eEF1A1调控VSV和HSV-1病毒复制,提示eEF1A1对RNA病毒和DNA病毒具有潜在的广谱调控作用,且可能不通过胞内核酸识别激活的免疫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 水疱性口炎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病毒复制
下载PDF
基于可降解两性离子聚碳酸酯纳米胶束的设计合成及其血液长循环研究
7
作者 张平 徐云燕 +3 位作者 陈莹 王可 陈维 张庆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5,共7页
目的:为了克服传统纳米药物稳定性差、血液循环时间短和免疫原性等问题,设计制备了拥有良好稳定性和非特异蛋白质抗性的两性离子纳米药物载体。方法:通过开环聚合和Michael加成后聚合修饰设计并合成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羧酸甜菜碱型两性离... 目的:为了克服传统纳米药物稳定性差、血液循环时间短和免疫原性等问题,设计制备了拥有良好稳定性和非特异蛋白质抗性的两性离子纳米药物载体。方法:通过开环聚合和Michael加成后聚合修饰设计并合成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羧酸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功能化聚碳酸酯共聚物PAC(TCB),采用溶剂交换法制备得到尺寸为160 nm的胶束。结果:细胞摄取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PAC(TCB)胶束具有肿瘤细胞摄取效率高、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溶血和体内血液循环实验结果显示,PAC(TCB)胶束具有低免疫原性和长循环特性,且多次注射后不会产生抗体。结论:可生物降解的两性离子功能化聚碳酸酯作为纳米载体在体内药物递送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聚碳酸酯 低免疫原性 抗蛋白吸附 长循环 药物递送
原文传递
产气荚膜梭菌致病机制及其治疗性抗体研究进展
8
作者 赵品楠 罗龙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4-313,共10页
产气荚膜梭菌(CP)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分泌的外毒素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造成较大影响和损失。CP最主要的致病毒素为α,β,ε和τ毒素及肠毒素和坏死性肠炎B样毒素,其导致的疾病各不相同。抗生素治疗是目前治... 产气荚膜梭菌(CP)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分泌的外毒素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造成较大影响和损失。CP最主要的致病毒素为α,β,ε和τ毒素及肠毒素和坏死性肠炎B样毒素,其导致的疾病各不相同。抗生素治疗是目前治疗CP感染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耐药性不断增长,控制CP感染愈发困难。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不同外毒素的疫苗或抗体有可能成为应对CP感染的新一代免疫治疗手段。研究表明,针对CPα毒素的疫苗可预防小鼠A型CP感染;抗α毒素的单链抗体、双价单链抗体和纳米抗体等,可与α毒素特异性结合,有效中和α毒素的磷脂酶C活性,在小鼠模型中对致死量α毒素攻击具有保护作用。本文简述CP的主要致病因子、致病机制和基因工程抗体治疗研究进展,为CP感染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毒素 抗体
下载PDF
人参总皂苷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IL-6及IL-1β的影响
9
作者 肖红 罗婷 +2 位作者 凌虹 杨会云 邓江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18-224,共7页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苷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及阳性药吡菲尼酮组(100 mg/kg)和人参总皂苷(40、80、160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苷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及阳性药吡菲尼酮组(100 mg/kg)和人参总皂苷(40、80、160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通过气管单次滴注博莱霉素(3 mg/kg)构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建模次日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取肺组织观察其病理形态、肺部炎症和纤维化改变程度。检测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水平。结果 气管内单次滴注博莱霉素14 d后,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明显淤血实变,肺泡炎及肺纤维化明显,肺组织中COLⅠ、IL-6及IL-1β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上调。与模型组相比,人参总皂苷及吡菲尼酮能够有效改善模型小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且明显减少肺组织中COLⅠ、IL-6及IL-1β蛋白水平。结论 人参总皂苷改善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与抑制炎症因子IL-6及IL-1β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苷 肺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木香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黄茜 陈颖志 +1 位作者 甘梵飞 陶爱恩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261-1266,共6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木香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筛选木香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木香治疗胃癌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东...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木香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筛选木香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木香治疗胃癌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东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验证木香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活性,并采用分子对接实验进行验证。结果经过筛选,获得5个木香活性成分[白桦脂酸(Mairin)、β-谷甾醇、豆甾醇、Benzo(a)carbazole、菜蓟苦素]和5个核心靶点[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PTGS)2、PTGS1、单胺氧化酶(MAO)A、MAOB、SLC6A3],通过富集分析共筛选出624个GO条目和85条KEGG信号通路,其中Benzo(a)carbazole与PTGS2、PTGS1、MAOA、MAOB结合能力比较强,Mairin与SLC6A3结合能力比较强。结论木香主要通过多成分共同对胃癌进行干预,其可能是通过干预核心靶蛋白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 胃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下载PDF
免疫细胞在直肠癌放化疗中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虹 宝莹娜 赵建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新辅助放化疗(NCRT)是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的标准治疗策略。患者对NCRT的反应性不同,故临床预后差异较大。建立敏感的生物标记物在NCRT前预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至关重要。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细胞与LARC患者NCRT疗效密切相关。本文... 新辅助放化疗(NCRT)是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的标准治疗策略。患者对NCRT的反应性不同,故临床预后差异较大。建立敏感的生物标记物在NCRT前预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至关重要。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细胞与LARC患者NCRT疗效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细胞毒性T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调节性T细胞(Treg)、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放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阐明了这些免疫细胞在预测直肠癌放化疗反应中的潜力及其各自的局限性,为今后研究提供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免疫细胞 生物标记物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丹酚酸B抑制HuH-7细胞的Hippo/YAP通路机制研究
12
作者 余新梅 李利利 +2 位作者 张傲 邓洁 杨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目的 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人肝癌HuH-7细胞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是否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 采用TGF-β1 (9 pmol·L^(-1))或MST1/2抑制剂XMU-MP-1 (5、10μmol·L^(-1))刺激HuH-7细胞,... 目的 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人肝癌HuH-7细胞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是否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 采用TGF-β1 (9 pmol·L^(-1))或MST1/2抑制剂XMU-MP-1 (5、10μmol·L^(-1))刺激HuH-7细胞,用Sal B(50μmol·L^(-1))处理HuH-7细胞。用CCK-8和EdU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YAP和TAZ的表达和分布,用Western blot检测p-MST1、MST1、p-YAP、YAP、p-TAZ、TAZ和CT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al B抑制了TGF-β1或XMU-MP-1刺激的HuH-7细胞的增殖。同时,Sal B抑制了TGF-β1刺激的HuH-7细胞的迁移。值得注意的是,与XMU-MP-1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的促进作用不同,XMU-MP-1在本实验中不能明显促进HuH-7细胞的迁移。此外,Sal B可上调p-MST1、MST1、p-YAP、p-TAZ的蛋白表达,降低YAP、TAZ、CTGF的表达。结论 Sal B抑制HuH-7细胞的作用可能与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HuH-7 肝癌 Hippo/YAP TGF-Β1 XMU-MP-1
下载PDF
巴瑞替尼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减轻硬皮病小鼠肺纤维化
13
作者 王郸丹 徐璐璐 张劼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8,共11页
目的 明确巴瑞替尼能否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2(Janus kinase, 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TAT3)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从而减轻硬皮病小鼠肺纤维化程度。方法 30只8周雌性C57BL/... 目的 明确巴瑞替尼能否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2(Janus kinase, 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TAT3)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从而减轻硬皮病小鼠肺纤维化程度。方法 30只8周雌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tl组,n=6)、硬皮病组(SSc组,n=12)和硬皮病+巴瑞替尼组(SSc+Ba组,n=12)。SSc和SSc+Ba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博来霉素(7.5 mg/kg),SSc+Ba组小鼠胃内灌注巴瑞替尼(5 mg/kg)。采用ELISA检测血浆中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 IL)-1β、IL-4、IL-6、IL-10浓度,HE、Masson染色评估皮肤真皮层厚度和肺组织病变及胶原含量,RT-PCR分析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4、IL-6、IL-10)mRNA水平,Western blot分析肺组织中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CD163及JAK2/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F4/80、CD86和CD163以明确小鼠脾脏巨噬细胞极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中CD86和CD163以明确肺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情况。结果 与Ctl组相比,SSc组小鼠注射部位皮肤真皮层增厚(P<0.001),改良肺纤维化评分升高(P<0.001),皮肤和肺组织胶原增多(P<0.001)。SSc+Ba组小鼠上述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1)。与Ctl组相比,SSc组小鼠血浆中促炎因子IL-1β(P<0.05)和IL-6(P<0.001)浓度以及肺组织中上述两种因子的mRNA(P<0.05)水平明显上调。巴瑞替尼降低上述因子浓度(P<0.01)和肺组织中mRNA(P<0.01)水平。SSc组小鼠肺中JAK2/STAT3表达升高(P<0.01),巴瑞替尼降低上述蛋白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均表明:与Ctl组相比,SSc组肺中CD86蛋白(M1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升高(P<0.01),CD163蛋白(M2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降低(P<0.05)。SSc+Ba组肺中CD86蛋白表达降低(P<0.05),CD163蛋白表达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SSc组脾脏巨噬细胞中F4/80+CD86+CD163-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P<0.001),F4/80+CD86-CD163+的M2型巨噬细胞比例降低(P<0.01)。SSc+Ba组中,M1细胞比例降低(P<0.01),M2细胞比例升高(P<0.001)。结论 巴瑞替尼通过靶向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M1巨噬细胞极化,来减轻SSc小鼠肺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间质性肺病 巴瑞替尼 JAK2/STAT3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的疗效
14
作者 尹美娜 郭敬肖 +2 位作者 韩佩桐 张东风 刘玲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槐杞黄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槐杞黄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滴度阳性率、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2000评分、肾功能指标、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79.0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的ANA滴度阳性率、SLEDAI-2000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glucosaminidase,NAG)、尿α1微球蛋白(α1 microglobulin,α1-MG)水平和外周血CD19+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2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血清补体C3水平、总体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满意度和躯体活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体温降低时间、皮损减轻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蛋白尿降低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应用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ANA滴度转阴效果,降低病情活动度,改善肾功能,提升机体免疫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整体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杞黄颗粒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血管生成及骨血管偶联的影响
15
作者 祁琳 韩鑫羽 +2 位作者 祁璐 王越 张磊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血管生成及骨血管偶联的影响。方法采用MTS法探究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探究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数量的影响;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探究成骨细...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血管生成及骨血管偶联的影响。方法采用MTS法探究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探究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数量的影响;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探究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管腔形成长度的影响;胎鼠跖骨血管生成实验用于研究红景天苷对内皮细胞出芽面积的影响。结果与条件培养液组比较,经红景天苷处理后的条件培养液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景天苷组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数量及HUVEC管腔形成长度与条件培养液组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景天苷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处理组的内皮细胞出芽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上述作用均能被抗VEGF抗体Avastin阻断。结论红景天苷是一种较好的促血管生成药物单体,且可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水平促进骨血管偶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骨血管偶联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在糖尿病性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药物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杰辉 梁彬 王丽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010-1015,共6页
巨噬细胞(macrophage)是人体内环境中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巨噬细胞有较高的可塑性,在不同的刺激下,M1型(经典活化巨噬细胞)可转化为M2型(替代活化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调节胰岛素抵抗、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血管修复等来促进糖... 巨噬细胞(macrophage)是人体内环境中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巨噬细胞有较高的可塑性,在不同的刺激下,M1型(经典活化巨噬细胞)可转化为M2型(替代活化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调节胰岛素抵抗、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血管修复等来促进糖尿病性创面的愈合。本文主要从巨噬细胞作为创面愈合参与者的角度切入,就近年来巨噬细胞极化在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及相关药物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治疗糖尿病性创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糖尿病性创面 创面修复 药物研究
下载PDF
补脾益肠丸重塑CD4^(+)T细胞亚群稳态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秋萍 赵畅 +4 位作者 刘端勇 李姗姗 施旻 陈丽玲 钟友宝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32-1338,共7页
目的探究补脾益肠丸(BPYCP)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CD4^(+)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方法48只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0只)、模型组(DSS组,13只)、模型+补脾益肠丸组(DSS+BPYCP组,13只)、模型+5-ASA组(DSS... 目的探究补脾益肠丸(BPYCP)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CD4^(+)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方法48只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0只)、模型组(DSS组,13只)、模型+补脾益肠丸组(DSS+BPYCP组,13只)、模型+5-ASA组(DSS+5-ASA组,12只);采用自由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诱导小鼠UC模型,DSS+BPYCP组和DSS+5-ASA组分别采用BPYCP或美沙拉嗪(5-ASA)连续灌胃2周。观察小鼠粪便黏稠度及便血情况,测量结肠长度,结肠称质量并计算结肠质量指数及单位结肠质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结肠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的CD4^(+)T细胞亚群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IL)-4、IL-17A、IL-10及IL-21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组织T-框蛋白21(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B细胞淋巴瘤-6(Bcl-6)及大鼠叉头蛋白P3(Foxp3)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DSS组比较,DSS+BPYCP组和DSS+5-ASA组UC小鼠腹泻、便血等症状得到改善,小鼠体质量及结肠长度均增加,且结肠质量、结肠质量指数及单位结肠质量指数均下降,黏膜上皮较完整,腺体排列更规整,炎性细胞浸润更少,病理组织损伤评分显著降低,肠系膜淋巴结中的Th2细胞比例降低,Th17细胞比例及IL-17A水平降低,结肠组织T-bet、GATA-3、RORγt、Bcl-6 mRNA水平降低(P<0.05);DSS+BPYCP组的Th1细胞比例降低,CD4^(+)CD25^(+)Treg、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及IL-10水平均升高,CD4^(+)CXCR5^(+)Tfh细胞比例和IL-21水平降低,Foxp3 mRNA水平升高(P<0.05);DSS+5-ASA组的Th1细胞比例及IFN-γ水平降低(P<0.05)。结论BPYCP可能通过重塑肠道组织的CD4^(+)T细胞亚群稳态缓解实验性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补脾益肠丸 CD4^(+)T细胞亚群 细胞稳态
下载PDF
肺腺癌免疫治疗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捷青 吕迁洲 +2 位作者 李晓宇 金美玲 叶晓芬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2-305,共4页
肺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个亚型,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占肺癌总数的40%~55%。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改变了NSCLC患者的治疗前景,研究表明ICIs单药或联... 肺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个亚型,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占肺癌总数的40%~55%。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改变了NSCLC患者的治疗前景,研究表明ICIs单药或联合治疗使晚期NSCLC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随着ICIs使用的增加,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频繁出现,其中ICIs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报道较少,应引起医师和药师们的注意。本文报道了1例男性肺腺癌患者,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培美曲塞二钠+奈达铂+贝伐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4周期后出现多次呕吐伴乏力。入院检查:空腹血糖>60 mmol/L,尿酮体1.96 mmol/L,胰岛素空腹92.7μU/mL,C肽空腹0.28 ng/mL,β-羟丁酸1.20 mmol/L,淀粉酶148 U/L,血气分析(未吸氧)pH值为7.17,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后,酮体转阴。同时停用卡瑞利珠单抗,继以胰岛素注射治疗,3周后随访血糖控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大蒜素调控中性粒细胞功能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元圆 徐璐 钱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0-487,共8页
目的探究大蒜素调控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小鼠模型,通过组织切片染色和肾脏真菌载量检测,验证大蒜素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作用;采用体外杀菌实验和超氧化物检测技术,探究大蒜素... 目的探究大蒜素调控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小鼠模型,通过组织切片染色和肾脏真菌载量检测,验证大蒜素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作用;采用体外杀菌实验和超氧化物检测技术,探究大蒜素对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及ROS产生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p38 MAPK,JNK,ERK1/2的磷酸化水平,探究大蒜素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大蒜素治疗显著降低了小鼠的肾脏真菌负荷;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感染过程中,大蒜素增强了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并促进了ROS的产生;此外,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大蒜素对中性粒细胞释放ROS的促进作用依赖于p38 MAPK的激活。结论大蒜素通过增强p38 MAPK的激活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ROS,从而发挥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作用,可能成为治疗真菌感染的潜力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白色念珠菌 中性粒细胞 ROS p38 MAPK
下载PDF
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褚国良 凤志慧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1-288,共8页
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内主要浸润的免疫细胞之一。肿瘤微环境内浸润的巨噬细胞通常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可促进肿瘤生长、迁移和血管生成,同时还具有免疫抑制特性。近年来,靶向TAM疗法被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并引起极大关注。以TA... 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内主要浸润的免疫细胞之一。肿瘤微环境内浸润的巨噬细胞通常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可促进肿瘤生长、迁移和血管生成,同时还具有免疫抑制特性。近年来,靶向TAM疗法被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并引起极大关注。以TAM为靶点的相关免疫疗法有TAM再极化、TAM耗竭、阻断CD47/信号调节蛋白α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向肿瘤微环境募集和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疗法等。本综述旨在为应用TAM辅助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免疫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