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类鼻疽脓毒症患者的全程个体化药学监护
1
作者 王敏 林叶 +4 位作者 赵洁 符香香 吴华 吴琼诗 谢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为类鼻疽脓毒症(MS)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不良反应的识别和个体化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全程参与1例MS患者强化期和根除期治疗过程。通过测定β-内酰胺类和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血药浓度并... 目的为类鼻疽脓毒症(MS)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不良反应的识别和个体化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全程参与1例MS患者强化期和根除期治疗过程。通过测定β-内酰胺类和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PK/PD)参数,结合文献对MS抗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处理。结果临床药师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手段,提出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IMP)给药剂量调整建议,分析了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通过测定β-内酰胺类药物和TMP/SMZ血药浓度计算PK/PD靶标,通过查询指南和文献为临床医生解释类鼻疽患者脓毒症期和非脓毒症期状态下的达标情况;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分析MS患者神经毒性与IMP cmin的相关性,并发现肾毒性与TMP/SMZ的cmax无关,而与患者饮水量相关。经全程抗菌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不良反应得到有效处理。结论临床药师基于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结果解读情况协助临床医生制定MS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全程用药监护,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脓毒症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复方磺胺甲噁唑 血药浓度 基因检测 药学监护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药字号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分析
2
作者 宋戈 张慧峰 +3 位作者 鲜瑶 杨雪亮 李卫敏 廖侠 《西北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97-200,共4页
目的分析西安市某三甲医院药字号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药字号肠内营养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从该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提取2019年至2021年药字号肠内营养制剂的用药数据,对全院药字号营养... 目的分析西安市某三甲医院药字号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药字号肠内营养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从该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提取2019年至2021年药字号肠内营养制剂的用药数据,对全院药字号营养制剂的销售情况及构成比、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等药物经济学指标以及各科室使用量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该院肠内营养制剂使用量2019年至2020年呈增长趋势,但2021年度有所下降。DDDs排名前3的制剂分别是百普力、能全素和瑞素。DDC排序前3的制剂是瑞先、百普素和百普力。肝胆外科3年间短肽类制剂使用量位居第1,整蛋白制剂使用量前3的科室分别是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和康复科。结论该院肠内营养制剂平均年使用量偏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比例不均衡。整蛋白制剂瑞先价格较高,患者经济负担重,肠内营养制剂应保质保效,同时应降低价格。临床肠内营养治疗率远低于实际营养不良反应发生率,营养科需进一步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协作,提高住院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制剂 短肽型制剂 整蛋白型制剂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血液毒性真实世界研究
3
作者 董俊丽 宋海斌 +1 位作者 张韶辉 郭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目的 基于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3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29个季度AEs... 目的 基于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3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29个季度AEs,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CDK4/6抑制剂AEs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CDK4/6抑制剂相关性血液毒性报告共有7 872份,各抑制剂血液毒性AEs占总AEs比例依次为哌柏西利(80.31%)>瑞博西利(15.36%)>阿贝西利(4.33%)。血液毒性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哌柏西利(2 982/6 322,47.17%)和瑞博西利(613/1 209,50.70%)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报告占比较阿贝西利(117/341,34.31%)更高,血液毒性主要发生在药物开始使用后60 d内(1 630,61.86%),哌柏西利中位时间最长,且用药90 d后仍有32.9%的患者存在血液毒性,不同CDK4/6抑制剂血液毒性临床表现及发生强度存在差异。结论 哌柏西利、阿贝西利、瑞博西利均会导致明显的血液毒性,其中阿贝西利致血液毒性报告最少,但要警惕阿贝西利致贫血后导致死亡的风险。用药后的2个月内密切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关注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等水平,警惕CDK4/6抑制剂相关血液A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血液毒性 药品不良反应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致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于小杰 杨文明 +2 位作者 宋萍萍 魏颖 王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构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致血流感染(BSI)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253例肺炎克雷伯菌致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患者(223例)作为模型组,2022年1-6月... 目的构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致血流感染(BSI)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253例肺炎克雷伯菌致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患者(223例)作为模型组,2022年1-6月收治的患者(30例)作为验证组。根据是否检出CRKP将模型组患者分为CRKP亚组(56例)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亚组(167例),对两亚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CRKP致BS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验证组患者为对象,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抗革兰氏阳性球菌药物是CRKP致BSI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749、3.074、2.909、9.419,95%置信区间分别为1.639~8.572、1.292~7.312、1.180~7.717、2.877~30.840,P<0.05);所建风险预测模型的P值为0.365,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置信区间为0.779~0.916,P<0.001),分值临界值为6.5。用于验证组患者时,模型预测的总体准确率为86.67%,其生存曲线的AUC为0.926(95%置信区间为0.809~1.000,P<0.001)。结论患者入住ICU、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抗革兰氏阳性球菌药物是CRKP致BS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所建的CRKP致BSI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叙事药学在心血管药学门诊中的应用
5
作者 叶小春 张妍 +2 位作者 祝炜 高思远 张韶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2-876,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叙事药学管理对心血管疾病合并负面情绪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药学门诊就诊的49例有用药问题伴负面情绪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传统药学管理基础上...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叙事药学管理对心血管疾病合并负面情绪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药学门诊就诊的49例有用药问题伴负面情绪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传统药学管理基础上,于患者就诊时及治疗2周时对患者加用叙事药学的模式进行管理。记录患者药物咨询相关问题、药物种类,对患者就诊时及管理1个月随访时的不良反应、血压及血脂、依从性、抑郁和焦虑状态、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变化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叙事药学管理模式的49例患者涉及114个药物相关咨询问题;与就诊时比较,管理1个月后患者服药种类显著减少[4.00(2.00,6.00)种vs.3.00(1.50,5.00)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32.65%vs.2.04%,P<0.001),血压及血脂达标率显著升高(30.61%vs.95.92%,P<0.001),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3.94±2.44)分vs.(6.78±2.07)分,P<0.01],抑郁评分显著降低[3.00(2.00,4.50)分vs.2.00(0.00,3.00)分,P<0.001],焦虑评分显著降低[3.00(2.00,4.50)分vs.1.00(0.00,2.00)分,P<0.001],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22.00(19.00,22.00)分vs.23.00(23.00,24.50)分,P<0.01],满意度调查中患者的满意总占比稍有提高(91.84%vs.97.96%,P>0.05)。结论叙事药学应用于心血管药学门诊,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加强药物治疗有效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药学 心血管药学门诊 用药依从性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我院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相关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6
作者 丁年羊 李莉 +3 位作者 方攀奇 徐思露 赵敏 燕丹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2-475,共4页
目的分析某院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江苏省肿瘤医院2022年1-12月上报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和原研药相关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使用贝伐珠单抗... 目的分析某院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江苏省肿瘤医院2022年1-12月上报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和原研药相关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使用贝伐珠单抗的患者共6818人次,上报ADR报告136份,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ADR发生率显著高于原研药(2.18%vs.0.71%,P=0.004)。ADR报告中,治疗方案以贝伐珠单抗与其他肿瘤治疗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为主(129人次);痊愈和好转的患者有118人次;一般ADR报告108份,严重ADR报告28份;ADR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以心血管系统为主,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引起的高血压/血压升高、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腹泻和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相关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原研药,但ADR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生物类似药 原研药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
下载PDF
4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补气活血类中成药的卫生技术评估
7
作者 王玉娟 郝晓飞 +2 位作者 范顺心 田虹利 程杰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6期109-114,共6页
目的为临床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用补气活血类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医疗机构中成药遴选专家共识(第一版)》,结合临床实际,制订药物卫生技术评估细则,参考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和文献,对4种中成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 目的为临床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用补气活血类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医疗机构中成药遴选专家共识(第一版)》,结合临床实际,制订药物卫生技术评估细则,参考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和文献,对4种中成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创新性、可及性、传承性进行评分,并计算总分。结果通心络胶囊、木丹颗粒、糖脉康颗粒、芪蛭降糖胶囊的评分分别为74.5分、72分、64.5分、57分。结论临床在选择治疗DPN的补气活血类中成药时,相对于糖脉康颗粒、芪蛭降糖胶囊,建议优先使用木丹颗粒、通心络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 药品遴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成药 补气活血
下载PDF
某院2020年华法林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研究
8
作者 荣春蕾 刘青芝 +2 位作者 张博 管鸽 周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
目的:分析某院2020年华法林的使用情况,探讨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在某院东华标准版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科室分布、临床诊断、用法用量、国... 目的:分析某院2020年华法林的使用情况,探讨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在某院东华标准版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科室分布、临床诊断、用法用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共收集到324例患者,其中男性178例,女性146例,男女比例1.22∶1;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70~79岁(87例,26.85%);病例主要集中分布在心血管内科(140例,43.21%);临床诊断主要为心房颤动(163例,50.31%)、心脏瓣膜置换术后(51例,15.74%)。2≤INR≤3.5者112例(34.57%),INR达标者89例(27.47%)。化学药物联合用药种类共109种,包括心血管系统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抗感染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消化系统药物(如奥美拉唑)、内分泌药物(如二甲双胍)。仅获取到15例住院患者的不良反应记录,主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皮下瘀斑。结论:该院华法林临床应用不规范,INR检测率低、达标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临床使用状况 相互作用 合理用药 用药分析
下载PDF
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分析
9
作者 程凯 王欢 +4 位作者 杜春晓 马雪 商磊 胡志强 漆婷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 分析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针对性完善审核规则,为提高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数据来源于医院美康合理用药... 目的 分析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针对性完善审核规则,为提高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数据来源于医院美康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由临床药师对相关问题进行点评,对点评结果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问题9 325条,其中门诊处方6 279条(67.3%),住院医嘱3 046条(32.7%);适应证不适宜6 153条(66.0%),药物禁忌证1 933条(20.7%),给药途径不适宜449条(4.8%),药品配伍不适宜345条(3.7%),用药频次不适宜177条(1.9%),用药人群不适宜133条(1.4%),单次剂量不适宜74条(0.8%),药物相互作用不适宜39条(0.4%),药品总量不适宜22条(0.2%)。临床药师点评结果为合理的4 459条,假阳性率为47.8%,假阳性问题包括:适应证不适宜2 264条(50.8%),药物禁忌证1 933条(43.3%),给药途径不适宜231条(5.2%),用药人群不适宜31条(0.7%)。结论 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可有效拦截不合理用药问题,提升处方和医嘱的审核质量,但抗肿瘤药物循证医学证据更新快,药师应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维护和完善审方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信息系统 前置审核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和用药风险分析
10
作者 孙小东 王静 陈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4-820,共7页
目的挖掘贝伐珠单抗的不良事件(AE)信号,总结相关AE临床特征和用药风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9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1季度贝伐珠单抗的相关AE报告,应用比例失衡法中的... 目的挖掘贝伐珠单抗的不良事件(AE)信号,总结相关AE临床特征和用药风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9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1季度贝伐珠单抗的相关AE报告,应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法和综合标准(MHRA)法对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结果共收集贝伐珠单抗AE报告17831份,相应有效信号映射得到的系统器官(SOC)共24个,其中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占比最大(18.82%),其次为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12.14%)和各类检查(12.07%);较为常见的AE为超说明书使用(3478例)、故意导致的产品使用问题(1040例)、高血压(993例)等。关联度较大的AE主要有视网膜血管造影异常(ROR 2916.79)、软骨坏死(ROR 911.34)、喉坏死(ROR 607.73)等,且其中80%为贝伐珠单抗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结论使用贝伐珠单抗除了关注常见的ADR外,还需关注是否可能产生新的ADR。该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较多,临床药师应严格把关其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超说明书用药 安全用药
下载PDF
莫西沙星致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
11
作者 张丽 何忠芳 +2 位作者 郭小冬 钟可昕 关志兵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3-825,共3页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身高164 cm,体质量60 kg,因呼吸道感染口服莫西沙星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每片0.4 g,批号:BJ58808)0.4 g,qd,服药2 d后出现间断性上腹部胀痛不适,与进食无明确关系,患者未予重视,在随后服药7 d中不适逐...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身高164 cm,体质量60 kg,因呼吸道感染口服莫西沙星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每片0.4 g,批号:BJ58808)0.4 g,qd,服药2 d后出现间断性上腹部胀痛不适,与进食无明确关系,患者未予重视,在随后服药7 d中不适逐渐加重,出现胃胀、打嗝、恶心,未呕吐,腹胀严重,腹痛,排便、排气减少,不能喝水、进食,为防止缺钾饮用橘子水。随即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肠梗阻 不完全性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来曲唑片在男性患者中超说明书用药点评及循证评价
12
作者 梁艳 高习钦 +5 位作者 王艳梅 鲁劲松 李琦 战皓 华国栋 薛春苗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调查我院男性患者使用来曲唑片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并进行循证评价,促进来曲唑等芳香化酶抑制剂在男性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8月~2022年8月内男性患者使用来曲唑的处方153张,对超说明书用药类型进行分类,并按照《药... 目的:调查我院男性患者使用来曲唑片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并进行循证评价,促进来曲唑等芳香化酶抑制剂在男性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8月~2022年8月内男性患者使用来曲唑的处方153张,对超说明书用药类型进行分类,并按照《药品超说明书使用循证评价》中证据推荐意见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级。结果:超适应证用药、超适用人群用药以及超剂量和频次给药占比分别为90.51%、6.33%和3.16%;对超说明书用药11种逐一进行循证评价,其中A级、B级、C级、不推荐的分别为1、2、2、6种。结论:来曲唑治疗男性乳腺癌、男性不育、男性性腺功能低下有一定疗效。精索静脉曲张、无精子症和男性乳房发育,不推荐常规使用,无替代方案时可以考虑选择。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附睾炎、阴茎海绵体硬结症、男性勃起障碍、雌激素分泌过多症,不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 芳香化酶抑制剂 男性 超说明书 循证评价
下载PDF
1例难治性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抗真菌用药分析
13
作者 肖溢 崔小娇 +2 位作者 陶春 胡功利 杨勇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为难治性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抗真菌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难治性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患者的抗真菌药物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0.4 g/d)联合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100... 目的为难治性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抗真菌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难治性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患者的抗真菌药物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0.4 g/d)联合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100 mg/d)静脉滴注,但初次使用后者10 min后出现寒战、高热(39.8℃),考虑为其输液反应,且用药10 d复查电解质发现低钾血症;药师会诊后建议用药前20~30 min先予地塞米松或抗组胺药预处理,停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改用氟胞嘧啶,参考相关指南及结合患者病情,将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用量由100 mg/d先升至200 mg/d,治疗2周后升至300 mg/d,同时行降温、补钾等对症治疗。医师采纳。结果调整抗真菌治疗方案效果明显,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难治性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抗真菌治疗,能提供合理的药学监护,保障抗真菌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难治性隐球菌性脑膜脑炎 抗真菌治疗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下载PDF
PDCA在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陈彩虹 赵易波 +2 位作者 詹奕红 吴鹭梅 钱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提高对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进时间进行分组,2021年4月未改进病例73例为改进前组,2021年6—10...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提高对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进时间进行分组,2021年4月未改进病例73例为改进前组,2021年6—10月改进后的病例85例为改进后组。改进后组应用PDCA循环法对导致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应用PDCA前后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 改进后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质量管理后,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改进前组,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由47.95%提高到76.47%(P <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模式的质量管理对提高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是行之有效的,提升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用药安全,预防用药不良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住院患者 用药知识 知晓率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致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综合征1例
15
作者 庞婕 郭玉竹 骆继业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1,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79岁,体质量70 kg。2022年10月19日因“烦渴5 d,纳差乏力伴恶心、呕吐2 d”收治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既往体健,20余年前行胆囊切除术,否认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障碍史,否认家族恶性肿瘤史,否认药物和食... 1病例介绍患者,男,79岁,体质量70 kg。2022年10月19日因“烦渴5 d,纳差乏力伴恶心、呕吐2 d”收治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既往体健,20余年前行胆囊切除术,否认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障碍史,否认家族恶性肿瘤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外伤、输血史。患者2021年8月18日行腹部增强CT示右肾上极见巨大团块样软组织密度影,最大横截面约107 mm×111 mm,腹膜后可见数枚增大淋巴结,较大者约23 mm×10 mm,2021年9月5日肾穿刺病理见透明细胞癌,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T2bN1M0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综合征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Beers标准和全医嘱审核的多院区老年住院患者合理用药调研
16
作者 朱玲玲 周权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2-35,41,共5页
目的基于Beers标准和全医嘱审核机制,了解效率医疗背景下多院区≥65岁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方法对2023年6月1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解放路院区和博奥院区≥65岁老年患者的医嘱进行全处方点评。记录PIM医嘱以... 目的基于Beers标准和全医嘱审核机制,了解效率医疗背景下多院区≥65岁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方法对2023年6月1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解放路院区和博奥院区≥65岁老年患者的医嘱进行全处方点评。记录PIM医嘱以及存在用药风险、需要加强药物治疗监测的医嘱。观察PIM类型、内科系统的PIM发生率、外科系统的PIM发生率以及两个不同院区的PIM发生率。结果共调查2050例住院患者的住院医嘱,≥65岁的老年患者共888例(43.32%),其中存在PIM的患者213例(23.99%)。解放路院区和博奥院区PIM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的PIM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的老年患者的PIM类型包括不良反应预防措施不足、疾病状态下选药不适宜、同类药品选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存在药物相互作用风险。结论关注老年住院患者合理用药,不仅可以提高疗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对于降低整体治疗费用和不良事件发生也有益。通过调研,医院可明确基线水平,拟着手进行集束缚化管理的对症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合理用药 潜在不恰当用药 Beers标准 医嘱审核
下载PDF
35例胺碘酮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分析
17
作者 郗玉玲 李大通 +2 位作者 王鹏伟 平贯芳 邓智建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4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用药特点及影响因素,确保安全用药。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收录的胺碘酮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8篇病例报告,共涉及35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60岁... 目的:探讨胺碘酮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用药特点及影响因素,确保安全用药。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收录的胺碘酮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8篇病例报告,共涉及35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60岁及以上患者18例;29例(82.86%)患者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用药后5min或用药量5ml以内;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呼吸系统疾病、皮肤及皮肤附件疾病、心血管疾病、全身整体疾病等;临床表现以血压骤降、胸闷/气短为主。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用药初期用药监护,预防或减少致死性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合理用药 安全性 分析
下载PDF
童药物超敏反应30例分析
18
作者 何莉梅 罗芳梅 周志红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评估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ESS)在药物暴露后发生的时间特点以及可疑致敏药物种类。方法:对近十年来在我院诊断为DRESS的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17例为快速发作组(<15 d),13例为延迟发作组(≥15 d)。DRES... 目的:评估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ESS)在药物暴露后发生的时间特点以及可疑致敏药物种类。方法:对近十年来在我院诊断为DRESS的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17例为快速发作组(<15 d),13例为延迟发作组(≥15 d)。DRESS平均发生时间为(11.13±8.69)d,小于15 d。停药后,DRESS平均持续时间为(22.80±19.65)d,两组间没有差异。致敏药物中抗菌药物占43.3%,其中多数抗菌药物为快速发生组;抗癫痫药物占比32.3%,其中6例为延迟发生组。结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多数发生在可疑药物暴露后15天以内,也可发生在可疑药物暴露后15天以上。研究还发现儿童药物超敏反应主要致敏药物为抗菌药物与抗癫痫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超敏反应 临床分析 儿童
下载PDF
医药联合门诊在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管理中的工作模式探讨及成效分析
19
作者 张莉 胡淼 +1 位作者 李梦媛 王义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22-125,195,共5页
目的介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患者医药联合门诊的工作模式与成效,分析优点与不足,以期为其他药学门诊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年于该门诊就诊并建立完整随访档案的680例患者,统计分析其一般情况、疾病及... 目的介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患者医药联合门诊的工作模式与成效,分析优点与不足,以期为其他药学门诊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年于该门诊就诊并建立完整随访档案的680例患者,统计分析其一般情况、疾病及用药情况、药物治疗相关问题、药学服务内容等。结果680例患者中53.82%患有高血压,51.91%患者同时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疾病,43.82%患者同时使用4~6种药物。680例患者中有441例存在854个药物治疗问题,平均1.94个/人。其中类型最多的是用药依从性问题,占38.17%。药师干预后患者依从性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药师通过建立医药联合门诊,参与老年患者慢性病药物治疗管理,显著改善患者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模式 医药联合门诊 药物治疗管理 用药依从性
下载PDF
丙戊酸脑病临床诊疗的新进展
20
作者 田野 袁恒杰 《天津药学》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丙戊酸(VPA)是常用处方药,用于治疗复杂的部分性癫痫发作、失神发作、双相情感障碍和预防偏头痛。VPA通常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但VPA脑病却是一种少见又严重但可逆的不良反应,患者会出现昏迷、脑水肿和死亡。VPA脑病在临床中很容易被... 丙戊酸(VPA)是常用处方药,用于治疗复杂的部分性癫痫发作、失神发作、双相情感障碍和预防偏头痛。VPA通常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但VPA脑病却是一种少见又严重但可逆的不良反应,患者会出现昏迷、脑水肿和死亡。VPA脑病在临床中很容易被忽视,导致延迟诊断和治疗,危及生命。早期识别和治疗VPA脑病至关重要。本文对与VPA脑病相关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脑病 诊断 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