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4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抑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1
作者 朱玉昌 侯璐璐 +3 位作者 汤富学 王丽 高静 马健辉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抑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3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10例。剖宫产术毕,行患...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抑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3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10例。剖宫产术毕,行患者自控镇痛(PCIA)。3组产妇均予舒芬太尼50μg+酒石酸布托啡诺10 mg+昂丹司琼8 mg方案,低剂量组产妇加用艾司氯胺酮0.6 mg/kg,高剂量组产妇加用艾司氯胺酮1.2 mg/kg,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产妇术后3 d和7 d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产妇术后4 h、12 h、24 h、48 h静息和活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产妇降低更显著(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产妇术后3 d和7 d的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差异显著(4.55%比8.18%比14.55%,6.36%比10.91%比18.1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高剂量艾司氯胺酮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抑郁评分及抑郁发生率,改善剖宫产术后的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剖宫产 抑郁症 产后镇痛 剂量
下载PDF
抑郁症病人抗抑郁药物治疗中2次发生肺栓塞:2例报道
2
作者 周柳青 周计雪 柳毅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03-205,共3页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表现^([1]),多继发在既往有长期卧床、骨折、恶性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基础疾病的...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表现^([1]),多继发在既往有长期卧床、骨折、恶性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基础疾病的病人中^([2])。目前抗抑郁药与PTE的关系鲜有报道。现将2例长期服用抗抑郁药、既往无PTE典型高危因素、第一次发生PTE后给予抗凝治疗好转,停抗凝药后再次复发PTE的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病人 下肢深静脉血栓 呼吸功能障碍 肺血栓栓塞症 血栓阻塞 抗凝药 病例报道 抗抑郁药
下载PDF
浙江省精神专科医院抗抑郁药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专家共识
3
作者 《浙江省精神专科医院抗抑郁药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专家共识》专家组 王玉文 王泽民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目的引导和推动浙江省精神专科医院规范开展抗抑郁药的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工作。方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联合杭州市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及浙江省内7家精神专科医院,广泛征求临床专家和药学专家的意见与建议,撰写了《浙江... 目的引导和推动浙江省精神专科医院规范开展抗抑郁药的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工作。方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联合杭州市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及浙江省内7家精神专科医院,广泛征求临床专家和药学专家的意见与建议,撰写了《浙江省精神专科医院抗抑郁药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专家共识》,并以13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为例进行试点评价。结果该共识从药学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和其他属性6个维度对纳入的抗抑郁药进行了系统评价,并在每个维度下进行二级赋分。结论该共识的制订为抗抑郁药的快速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引导和推动了相关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抗抑郁药的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工作,以满足多元化的临床用药需求,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精神专科医院 抗抑郁药 临床综合评价 药品遴选 专家共识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下载PDF
抗抑郁剂氟西汀诱导肝损伤的研究现状及策略
4
作者 张月月(综述) 王君明(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69-672,共4页
氟西汀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用药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肝炎、皮肤病、性功能障碍、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然而目前对其诱导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前实验研究涉及面较窄,主要集中在对氟西汀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及对其减毒研究方面,致毒机制涉及... 氟西汀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用药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肝炎、皮肤病、性功能障碍、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然而目前对其诱导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前实验研究涉及面较窄,主要集中在对氟西汀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及对其减毒研究方面,致毒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细胞凋亡等,然而具体机制迄今为止依然不清楚。现对氟西汀诱导肝损伤的致毒机制及其减毒策略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提供文献支持和思路启发,助力氟西汀的安全用药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氟西汀 性别差异 致毒机制 减毒研究
下载PDF
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中标仿制药与原研药治疗抑郁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
作者 贾菲 鲍爽 +4 位作者 刘珊珊 牛梦溪 臧彦楠 庄红艳 果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10期1174-1178,1184,共6页
目的: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中标仿制药(百洛特)与原研药(来士普)治疗抑郁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医师处方行为及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是2019年3月23日起施行的第一批药品集中采购的药品... 目的: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中标仿制药(百洛特)与原研药(来士普)治疗抑郁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医师处方行为及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是2019年3月23日起施行的第一批药品集中采购的药品。提取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后6个月和上年同期我院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患者的门诊数据,根据所用药品厂家分为中标仿制药组和原研药组。对原研药和中标仿制药在临床使用中的用药剂量、血药浓度、常见不良反应指标异常发生率、换药率和药品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中标仿制药组与原研药组患者血药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剂量的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临床意义;肝肾功能异常、血脂异常和泌乳素升高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研药组血糖升高患者所占比例(13.31%)低于中标仿制药组(1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时间段,原研药换为中标仿制药的换药率为5.45%,而参比时间段的换药率为2.23%,2个时间段上述换药者中分别约有0.86%和0.34%的患者又换回了原研药;试验时间段,患者次均中标仿制药品费用(638.06元)和总药品费用(1 331.78元)均明显低于参比时间段次均中标仿制药品费用(1 331.79元)和总药品费用(1 911.37元),仅为其62.97%和68.63%。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中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且中标仿制药经济学优势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集中采购 艾司西酞普兰 有效性 安全性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基于药师门诊咨询平台的女性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效果评价
6
作者 王柯静 蒋成刚 +1 位作者 雷洋梅 陈琳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4期15-21,共7页
目的评估药师参与的药物治疗管理(MTM)对女性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7月在医院睡眠心理科首次启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女性抑郁症患者180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抑郁程度分层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评估药师参与的药物治疗管理(MTM)对女性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7月在医院睡眠心理科首次启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女性抑郁症患者180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抑郁程度分层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医疗,研究组实施药师参与的MTM,治疗1,2,3个月后随访。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校正分层因素并探讨影响依从性达标的因素。结果176例患者完成基线评估且完成第1次随访,147例患者完成所有评估和随访。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脱落21例和12例。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正常率、抑郁因子总分达标率及治疗前后SDS评分的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药品不良反应(ADR,仅统计≥2种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分层校正前后结果不变。3次随访,研究组的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评分随MTM持续时间的延长逐渐明显升高(P=0.012)。研究组3次随访的依从性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第2次和第3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MTM、月收入增加是用药依从性达标的促进因素;初始抑郁程度严重和发生ADR为依从性达标的风险因素。结论实施临床药师参与的MTM,能促进女性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升,进而改善抑郁症状和整体身心状态。初始抑郁程度、ADR发生率和收入也是影响该类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抑郁症 药物治疗管理 用药依从性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下载PDF
调气养神汤加减联合曲唑酮治疗焦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查伟 操军 +1 位作者 刘永康 苏在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5期556-560,共5页
目的:探讨调气养神汤加减联合曲唑酮治疗焦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收治的焦虑性失眠患者12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62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予以曲唑酮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调气养神汤加减联合曲唑酮治疗焦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收治的焦虑性失眠患者12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62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予以曲唑酮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调气养神汤联合曲唑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心理特征及睡眠质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多导睡眠图和神经递质[神经肽Y(NPY)、P物质(SP)和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6%(59/62),高于对照组的78.69%(4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躁扰不宁、夜多惊梦、夜寐不安、胸不任物或胸任重物积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HAMA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短于对照组,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PY、5-HT水平高于对照组,S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4/62),与对照组(4.92%,3/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气养神汤加减联合曲唑酮治疗焦虑性失眠患者,能进一步改善其心理特征及睡眠质量,调节神经传导,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气养神汤 曲唑酮 焦虑 失眠 神经递质
下载PDF
Exploring unbinding mechanism of drugs from SERT vi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 in antidepressants
8
作者 谭新官 刘雪峰 +2 位作者 庞铭慧 王雨晴 赵蕴杰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510-519,共10页
The human 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terminates neurotransmission by removing serotonin from the synaptic cleft,which is an essential process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pression.In addition to natural substrate... The human 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terminates neurotransmission by removing serotonin from the synaptic cleft,which is an essential process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pression.In addition to natural substrate serotonin,SERT is also the target of the abused drug cocaine and,clinically used antidepressants,escitalopram,and paroxetine.To date,few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the unbind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orthosteric and allosteric modulation of SERT.In this article,the conserved property of the orthosteric and allosteric sites(S1 and S2)of SERT was revealed by combining the high resolutions of x-ray crystal structures and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s.The residues Tyr95 and Ser438 located within the S1 site,and Arg104 located within the S2 site in SERT illustrate conserved interactions(hydrogen bonds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as responses to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s were keys to designing effective drugs inhibiting SERT and further,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highlighted escitalopram as a potent antidepressant.We found that cocaine,escitalopram,and paroxetine,whether the S1 site or the S2 site,were more competitive.According to this potential of mean force(PMF)simulations,the new insights reveal the principles of competitive inhibitors that lengths of trails from central SERT to an opening were~18A for serotonin and~22 A for the above-mentioned three drugs.Furthermore,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natural substrate serotonin and cocaine(or escitalopram)at the allosteric site was~3A.Thus,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potent antidepressants tended to bind at deeper positions of the S1 or the S2 site of SERT in comparison to the substrate.Continuing exploring the processes of unbinding four ligands against the two target pockets of SERT,this study observed a broad pathway in which serotonin,cocaine,escitalopram(at the S1 site),and paroxetine all were pulled out to an opening between MT1b and MT6a,which may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dissociation mechanism of antidepress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 comprehensive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 drug design molecular mechanics/generalized Born surface area(MM/GBSA)method
原文传递
锂盐的临床应用进展
9
作者 付华斌 高明秀 路巍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148-152,共5页
锂盐是精神疾病临床使用的所有药物中唯一一种非人造药物。锂盐用于临床已超过70年,现仍是双相障碍治疗的基础药物。锂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精神疾病的发展进程,但其治疗窗口较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个体差异较大。本文就锂盐在临床应用... 锂盐是精神疾病临床使用的所有药物中唯一一种非人造药物。锂盐用于临床已超过70年,现仍是双相障碍治疗的基础药物。锂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精神疾病的发展进程,但其治疗窗口较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个体差异较大。本文就锂盐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锂盐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盐 精神病 双相障碍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处理措施 应用进展 综述
下载PDF
抗抑郁药万拉法新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珍琦 张萱 +3 位作者 刘扬 吕吉吉 贾晓晶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谷氨酸损伤模型以模拟抑郁症时的病理改变,在体外通过MTT法检测万拉法新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并且测定万拉法新应用前后L DH的释放、GSH水平、MD...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谷氨酸损伤模型以模拟抑郁症时的病理改变,在体外通过MTT法检测万拉法新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并且测定万拉法新应用前后L DH的释放、GSH水平、MDA含量和SOD活性的改变情况。结果:万拉法新抵抗了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提高了神经元存活率,减少了L DH的释放,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了神经细胞内SOD活性和GSH水平,降低了MDA含量。结论:万拉法新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拉法新 抗抑郁药 神经保护药 谷氨酸 神经元
下载PDF
氟西汀和西替利嗪对映体的双动态吸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分离 被引量:9
11
作者 姜廷福 梁冰 +3 位作者 李菊白 师彦平 李辰 欧庆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70,共3页
建立了以海美溴铵 (hexadimethrinebromide,HDB)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并以磺化 β_环糊精(SO3_β_CD)为手性选择剂的双动态吸附毛细管电色谱;考察了背景电解质 pH和浓度、环糊精种类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 ,并对手... 建立了以海美溴铵 (hexadimethrinebromide,HDB)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并以磺化 β_环糊精(SO3_β_CD)为手性选择剂的双动态吸附毛细管电色谱;考察了背景电解质 pH和浓度、环糊精种类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 ,并对手性识别机理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在含0.1g/LHDB和20mmol/LSO3_β_CD的20mmol/LTris-H3PO4(pH3.00)的体系中 ,氟西汀和西替利嗪对映体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良好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手性分离 氟西汀 西替利嗪 药物对映体 抗抑郁药 抗变态反应药物
下载PDF
抗抑郁药物引发转相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1):转相率及其在不同类型抑郁症中的差异 被引量:24
12
作者 金卫东 陈炯 +4 位作者 邢葆平 王鹤秋 唐贤祥 徐乐平 李宁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调查抗抑郁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转相的几率。方法:按照抗抑郁药物引起躁狂、轻躁狂、快速循环的定义,对321例接受抗抑郁治疗的病人出现躁狂、轻躁狂、快速循环进行调查、分析、比较。结果:321例中, 共有51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转相,... 目的:调查抗抑郁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转相的几率。方法:按照抗抑郁药物引起躁狂、轻躁狂、快速循环的定义,对321例接受抗抑郁治疗的病人出现躁狂、轻躁狂、快速循环进行调查、分析、比较。结果:321例中, 共有51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转相,总发生率或转躁率为15.9%;171例单次发作抑郁和反复发作抑郁的转躁率 5.8%;150例双相障碍中,由抗抑郁药物引发的转躁例数41例,转躁率34%,比单相病人的转躁率,差异具有显著性(x2=27.60,P<0.001);98例以抑郁首发的双相障碍病人中,有37例病人出现转相,转躁率37.7%,52例以躁狂首发的双相障碍,在随后出现抑郁而进行抗抑郁治疗过程中,有4例病人出现药物性躁狂或轻躁狂,转躁率为 7.7%,这种以不同症状首发的双相障碍出现的转躁率差异显著(x2=15.548,P<0.01)。结论:抗抑郁药物治疗过程中,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转躁,尤以双相障碍病人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物 抑郁症 转相 临床流行病学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开心散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明月 董宪喆 +3 位作者 张岗强 辛海量 刘屏 胡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观察开心散对悬尾模型小鼠行为学、脑内单胺类递质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探究开心散的抗抑郁效果与海马中BDN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实验,观察不同剂量开心散对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HPLC法测定脑内... 目的观察开心散对悬尾模型小鼠行为学、脑内单胺类递质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探究开心散的抗抑郁效果与海马中BDN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实验,观察不同剂量开心散对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HPLC法测定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p-CREB、BDNF的表达;RT-PCR检测海马中BDNF mRNA的表达,Pearson相关性检验确定开心散的抗抑郁作用与海马中BDNF蛋白和mR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开心散可缩短悬尾小鼠不动时间(P<0.05),可增加小鼠脑内单胺类递质(DA、5-HT)和海马中CREB、p-CREB、BDNF的含量(P<0.05),其抗抑郁作用与海马中BDNF水平呈良好相关性(蛋白质:r=-0.694,P<0.01;mRNA:r=-0.547,P<0.01)。结论开心散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与海马BDNF水平呈正相关性,提示开心散可能通过增加海马中BDNF表达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散 抗抑郁药 海马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上海市抑郁症患者门诊用药与生命质量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兴宝 周学东 +6 位作者 季建林 吴文源 王崇顺 史以珏 陈慧云 盛锋 陈卓蕾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717-1720,共4页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门诊用药情况及不同用药方式对患者生命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合作研究,分析652名抑郁症患者的门诊用药情况,并对其中180名完成3次(治疗基期、治疗3mo和6mo)QOL随访的不同用药方式患者进行QOL(SF-36)评价...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门诊用药情况及不同用药方式对患者生命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合作研究,分析652名抑郁症患者的门诊用药情况,并对其中180名完成3次(治疗基期、治疗3mo和6mo)QOL随访的不同用药方式患者进行QOL(SF-36)评价。结果不伴焦虑的抑郁症(PD)患者门诊用药居前3位的分别是百忧解(40·61%)、赛乐特(27·65%)和氯硝安定(21·16%);而伴有焦虑的抑郁症(AD)患者门诊用药居前3位的分别是赛乐特(40·67%)、百忧解(21·45%)和氯硝安定(16·43%)。PD患者有61·77%采用联合用药,而AD患者43·73%采用联合用药,基期联合用药者QOL评分均明显低于单一用药者。无论是PD或AD患者,经抗抑郁药治疗后患者QOL均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联合用药者QOL的改善程度更高、更快。结论治疗6mo时患者QOL优于3mo时QOL,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门诊用药 生命质量 随访
下载PDF
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林建荣 黄煜坤 +2 位作者 陈国中 林振强 朱国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 :比较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抑郁症病人 88例 ,采用西酞普兰 2 2mg±s 6mg( 2 0~ 4 0mg·d 1) ,po ,疗程为 6wk。另用阿米替林治疗同类病人 87例 ,剂量为 10 0mg± 10mg( 50~ 150mg&... 目的 :比较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抑郁症病人 88例 ,采用西酞普兰 2 2mg±s 6mg( 2 0~ 4 0mg·d 1) ,po ,疗程为 6wk。另用阿米替林治疗同类病人 87例 ,剂量为 10 0mg± 10mg( 50~ 150mg·d 1) po ,疗程为6wk。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1,2 ,4 ,6wk末予MAMD ,CGI ,TE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西酞普兰显效率 79% ,阿米替林组显效率 75% (P >0 .0 5) ,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结论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 ,前者较后者起效快 ,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阿米替林 抑郁症 治疗 疗效比较
下载PDF
抗抑郁药万拉法新和氟西汀对大鼠神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珍琦 张萱 +3 位作者 刘扬 李鹏武 贾晓晶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万拉法新和氟西汀对谷氨酸损伤的海马神经元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谷氨酸损伤模型以模拟抑郁症时的病理改变;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谷氨酸损伤+万拉法新及+氟西汀...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万拉法新和氟西汀对谷氨酸损伤的海马神经元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谷氨酸损伤模型以模拟抑郁症时的病理改变;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谷氨酸损伤+万拉法新及+氟西汀各给药组(50、100、200及500μmol.L-1或10、100及500μmol.L-1);应用MTT法分别检测万拉法新和氟西汀对谷氨酸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情况以及SOD活性的改变。结果:谷氨酸使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率降至正常的50%(P<0.05);谷氨酸损伤+万拉法新组(100和200μmol.L-1)神经元存活率均高于谷氨酸损伤组(P<0.05或P<0.01),而谷氨酸损伤+氟西汀各组神经元存活率无升高。谷氨酸损伤组LDH的释放急剧升高,约是正常对照组的7.4倍;两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LDH的释放。谷氨酸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谷氨酸损伤组比较,万拉法新组(10和100μmol.L-1)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0.001),谷氨酸损伤+氟西汀组(100和500μmol.L-1)SOD活性均降低(P<0.05)。结论:抗抑郁药万拉法新和氟西汀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且万拉法新神经保护作用强于氟西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神经保护作用 万拉法新 氟西汀 谷氨酸 神经元
下载PDF
万拉法新胶囊对健康人体不良反应试验 被引量:9
17
作者 陆林 黄志刚 +3 位作者 黄明生 孙学礼 李静 杨彦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考察抗抑郁药国产万拉法新胶囊在健康人体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28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7组,分别接受万拉法新单剂量25,75,100,125,150,175,200mg/次空腹顿服。结果:万拉法新主要药物不... 目的:考察抗抑郁药国产万拉法新胶囊在健康人体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28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7组,分别接受万拉法新单剂量25,75,100,125,150,175,200mg/次空腹顿服。结果:万拉法新主要药物不良反应为恶心、头昏、出汗、厌食、口干、疲乏、呕吐、失眠等,大部分为轻度反应,未经处理,自行消失。试验中未出现谵妄、意识障碍、思维异常、人格解体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与服药前相比,受试者服药后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和血、小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结论:国产万拉法新胶囊对健康人体耐受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拉法新 药物副作用 新药 抗抑郁药
下载PDF
妊娠期使用抗抑郁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18
作者 张珞妃 杨莉 +1 位作者 霍记平 赵志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7,共8页
探讨妊娠期使用抗抑郁药物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结合指南、文献及数据库检索等循证证据,对抗抑郁药物在妊娠期使用的致畸性、母婴妊娠结局、子代远期影响进行综述以评价安全性。妊娠期使用抗抑郁药物可能存在致畸、自然流产、... 探讨妊娠期使用抗抑郁药物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结合指南、文献及数据库检索等循证证据,对抗抑郁药物在妊娠期使用的致畸性、母婴妊娠结局、子代远期影响进行综述以评价安全性。妊娠期使用抗抑郁药物可能存在致畸、自然流产、新生儿戒断综合征、子痫前期和产后出血等风险,且会对后代产生一定远期影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在妊娠期使用安全性较高,其中舍曲林和西酞普兰推荐为一线用药。有必要开展妊娠期用药研究以获得更多循证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 妊娠 安全性
下载PDF
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珍琦 刘光伟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7-830,共4页
应激和抑郁引起以海马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萎缩、海马容量降低。抗抑郁药的慢性治疗通过促进海马细胞增殖和神经元数目增加 ,抵抗或克服应激诱导的海马神经元萎缩和丢失 ,实现其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在于抗抑郁药可能作用于调节神经元的... 应激和抑郁引起以海马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萎缩、海马容量降低。抗抑郁药的慢性治疗通过促进海马细胞增殖和神经元数目增加 ,抵抗或克服应激诱导的海马神经元萎缩和丢失 ,实现其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在于抗抑郁药可能作用于调节神经元的生成和存活的特殊的转录因子和靶基因。深入地理解应激和抗抑郁药治疗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药理学 神经保护药 药理学 海马/药物作用
下载PDF
“清热解郁方”合并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0
作者 袁海宁 贾竑晓 +2 位作者 朱虹 田金洲 时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养阴解郁方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共55例符合难治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入氟西汀合并中药治疗组或氟西汀治疗组,疗程12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 目的探讨清热养阴解郁方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共55例符合难治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入氟西汀合并中药治疗组或氟西汀治疗组,疗程12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结果与单用氟西汀治疗的患者相比,合并中药治疗能较好地缓解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治疗第8周,12周末时,2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第4周末时合并服用中药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即有所缓解(P<0.01)。结论 "清热解郁方"对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郁 中药 氟西汀 难治性抑郁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