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治疗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蒋敏 边原 龙恩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凝血指标可出现异常,存在潜在发生血栓或出血的风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并引起血栓风险,但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潜在风险可能干...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凝血指标可出现异常,存在潜在发生血栓或出血的风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并引起血栓风险,但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潜在风险可能干扰抗凝药物治疗安全性,同时甲状腺疾病治疗药物与抗凝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影响。该文基于既往研究文献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凝血功能相关性,评估和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治疗药物相互作用,以期为甲状腺功能紊乱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素 抗凝药 促凝药 药物相互作用 凝血系统
下载PDF
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莉 王荣忠 余少斌 《中国药业》 202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甲旁亢患者70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西那卡塞治疗,观察组加用帕立骨化醇,均连...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甲旁亢患者70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西那卡塞治疗,观察组加用帕立骨化醇,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甲状旁腺体积、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4.29%比2.86%,P>0.05)。结论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甲旁亢的临床疗效良好,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缩小甲状旁腺体积,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立骨化醇 西那卡塞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疼痛程度 甲状旁腺体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左甲状腺素钠与夏枯草胶囊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4
3
作者 魏静 田建卿 +2 位作者 陈江辉 沈云玲 何小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4期3430-3432,共3页
目的研究左甲状腺素钠与夏枯草胶囊对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夏枯草胶囊,2次/日,2粒/次。治疗3个月后,评价患者临... 目的研究左甲状腺素钠与夏枯草胶囊对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夏枯草胶囊,2次/日,2粒/次。治疗3个月后,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的水平及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Th17/CD4+T)。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TSH、TGAb、TPOAb和Th17/CD4+T都比其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也都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与夏枯草胶囊联用治疗HT,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甲状腺功能,降低自身免疫反应和Th17细胞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甲状腺素钠 夏枯草胶囊 桥本甲状腺炎 T h17细胞
下载PDF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靖 谢翠松 +3 位作者 陈亚军 钟警 洪涛 文格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844-1845,1849,共3页
目的了解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导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服用ATD导致粒细胞缺乏且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粒细胞缺乏患者中27例由甲巯咪唑所致,9例由丙基硫氧嘧啶所致,主要感... 目的了解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导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服用ATD导致粒细胞缺乏且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粒细胞缺乏患者中27例由甲巯咪唑所致,9例由丙基硫氧嘧啶所致,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其次为泌尿系、消化道及皮肤软组织。31例患者住院后进行了血或分泌物培养,24份标本培养出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G+)球菌10株,革兰阴性(G-)杆菌13株,真菌3株(有2例患者为混合感染)。结论 ATD导致粒细胞缺乏患者容易继发各种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感染致病菌中G-杆菌与G+球菌相当,真菌感染并不少见,及时行分泌物及血培养对明确致病菌及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症 抗甲状腺药物 感染
下载PDF
左甲状腺素钠片对妊娠中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维生素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静静 周雪 +4 位作者 郭淑芹 李贲 宋茜茜 郝朋 李志红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1期92-94,100,共4页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片对妊娠中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维生素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妊娠中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90例,根据是否应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分为...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片对妊娠中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维生素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妊娠中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90例,根据是否应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且每隔4周行甲状腺功能复查;对照组患者未接受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定期行甲状腺功能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及骨密度水平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5-(OH)-D、BGP、PⅠNP及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1. 11%(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 89%(1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片能够有效降低妊娠中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调节骨代谢、25-(OH)-D水平,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甲状腺素钠片 妊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维生素D 骨代谢
下载PDF
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致肌酸激酶增高2例报告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丹青 左志华 +2 位作者 张冲 丁大法 鲁一兵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甲巯咪唑是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甲亢)最常用的口服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白细胞减少和肝脏转氨酶升高。近年来,国外陆续有文献报道Graves甲亢应用甲巯咪唑治疗后出现肌酸激酶的升高,而国内相关报道很少。
关键词 甲巯咪唑 肌酸激酶 GRAVES病
下载PDF
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亚玲 辛春 +2 位作者 郭明 刘志红 袁志英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7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遵化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遵化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状腺片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脂代谢和糖代谢情况,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素和游离四碘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FA和VitB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剖宫产、早产及流产发生率,胎儿宫内窘迫、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研究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调节糖脂代谢,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左甲状腺素钠片 甲状腺功能 糖脂代谢 妊娠结局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对心肌细胞Ca^(2+)跨膜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程锦轩 张一彬 +1 位作者 王振纲 段金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20-424,共5页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示踪技术观察了牛甲状旁腺素_(1-34)活性片段(bPTH_(1-34))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钙离子(Ca^(2+))跨膜转运的影响.并且镜检了细胞的搏动频率和采用蛋白质竞争结合法检测了胞内cAMP的含量。结果表明:bPTH_(1-34)(1&#...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示踪技术观察了牛甲状旁腺素_(1-34)活性片段(bPTH_(1-34))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钙离子(Ca^(2+))跨膜转运的影响.并且镜检了细胞的搏动频率和采用蛋白质竞争结合法检测了胞内cAMP的含量。结果表明:bPTH_(1-34)(1×10^(-7)mol·L^(-1))显著增加静息细胞的搏动频率.明显增高细胞cAMP的含量.并且显著增加静息、高K^+去极化及NA受体兴奋状态细胞的外Ca^(2+)内流.同时抑制胞内Ca^(2+)外排。提示其强心与细胞内Ca^(2+)升高的机理之一.可能与细胞内cAMP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心肌细胞 钙内流钙外排
下载PDF
甲状腺素对大鼠胰岛β细胞作用和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康白 韩慧蓉 +4 位作者 李广宙 王冬梅 史立宏 房春燕 王琳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素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和电镜技术,观察甲状腺素对大鼠血清葡萄糖、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和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甲状腺素600μg.... 目的研究甲状腺素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和电镜技术,观察甲状腺素对大鼠血清葡萄糖、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和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甲状腺素600μg.kg-1.d-1,灌胃(ig),连续14 d,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而血糖含量、IL-1β水平则显著升高,同时电镜发现大鼠胰岛β细胞的超微结构呈现退行性改变。结论甲状腺素大剂量长期应用对大鼠胰岛β细胞内分泌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细胞因子IL-1β分泌增多,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胰岛 功能 机制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大鼠内毒素性休克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勇杰 杨庆利 +2 位作者 孟富敏 李新芳 常珍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研究了不同剂量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大鼠大肠杆菌内毒素性休克的影响,并与纳洛酮进行比较.发现低(0.22mg·kg^(-1),iv)、中(0.67mg·kg^(-1),iv)、高(2mg·kg^(-1),iv)剂量的TRH均能迅速纠正内毒素性低血压,且明显... 研究了不同剂量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大鼠大肠杆菌内毒素性休克的影响,并与纳洛酮进行比较.发现低(0.22mg·kg^(-1),iv)、中(0.67mg·kg^(-1),iv)、高(2mg·kg^(-1),iv)剂量的TRH均能迅速纠正内毒素性低血压,且明显提高大鼠24h存活率.2mg·kg^(-1)纳洛酮的升压效应与低剂量TRH相当,但前者在较低血压水平上提高大鼠存活率的作用更强,此点与TRH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释放激素 大鼠 内毒素性 休克
下载PDF
黄连素抑制FSP27基因表达及改善T2DM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国生 刘栩晗 +3 位作者 李欣宇 高政南 黄澜 刘亚莉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BBR)对2型糖尿病(T2DM)中国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VWAT)中脂肪特异蛋白27(FSP27)和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OIR)地鼠模型,然后给予小剂量... 目的研究黄连素(BBR)对2型糖尿病(T2DM)中国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VWAT)中脂肪特异蛋白27(FSP27)和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OIR)地鼠模型,然后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地鼠模型,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造模完成后随机分成对照组、OIR组、肥胖T2DM组和T2DM BBR组。BBR治疗9周后,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地鼠VWAT中FSP27和PRDM16信号通路及其靶基因的m RNA表达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IR组和肥胖T2DM组地鼠VWAT中PRDM16、Ct BP-1、Ct BP-2、C/EBPβ、PPARγ、PGC1α、PGC-1β及棕脂组织特异基因UCP-1、Cidea、Elovl3、PPARα及Acox、Cpt1和Acadm的m RNA表达降低,而FSP27和白脂组织特异基因Resistin、MEST和Serpina3k的m RNA表达增加。BBR治疗降低肥胖T2DM组地鼠VWAT中FSP27的表达而增强PRDM16信号通路效应,诱导棕脂组织特异基因m RNA的表达,诱导VWAT棕色化基因表型,改善脂诱性胰岛素抵抗。结论 BBR降低FSP27表达而增加PRDM16的表达与其诱导VWAT棕色化的分子机制相关,有助于增强产热耗能,改善VWAT的异常脂代谢,改善脂诱性VWAT胰岛素抵抗,恢复VWAT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糖尿病 2型 脂肪组织 胰岛素抵抗 脂肪特异蛋白27 PR结构域蛋白16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下载PDF
甲巯咪唑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文献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红玲 苏远 +1 位作者 师少军 伍三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基于我院发现甲巯咪唑致间质性肺炎罕见病例,检索CNKI、万方、VIP、Pub Med数据库有关甲巯咪唑不良反应病例文献报道,重点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累及系...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基于我院发现甲巯咪唑致间质性肺炎罕见病例,检索CNKI、万方、VIP、Pub Med数据库有关甲巯咪唑不良反应病例文献报道,重点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累及系统等,并评价不良反应与甲巯咪唑的关联性。结果:收集文献68篇共91例不良反应纳入分析。甲巯咪唑不良反应发生女性比例远大于男性,约3∶1,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病率一致。用药剂量多为30 mg·d-1,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短至1 d,最长为3年,多在1个月之内。不良反应表现涉及7大系统,包括血液系统、骨与关节、消化、呼吸及内分泌系统等,严重不良反应为重度粒细胞缺乏致死亡。Naranjo's量表关联性评价结果提示,除7例不良反应可疑外,其他均与甲巯咪唑相关。结论:甲巯咪唑导致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在临床使用中要及时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 药品不良反应 间质性肺炎 粒细胞缺乏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他巴唑体外抑制酪氨酸碘化的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修高 薛昭卿 +4 位作者 徐向进 陈敏 陈凤平 王爱民 陈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①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中加入他巴唑、碘化钾、过氧化氢,然后进行透析,用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测TPO的活性;②在TPO催化酪氨酸碘化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①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中加入他巴唑、碘化钾、过氧化氢,然后进行透析,用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测TPO的活性;②在TPO催化酪氨酸碘化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他巴唑,并逐渐增加过氧化脲的浓度,观察过氧化脲浓度对他巴唑干扰酪氨酸碘化的影响。结果 TPO中加入他巴唑,与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对照,经透析后,两者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区别。在TPO催化的酪氨酸碘化的反应体系中,提高过氧化脲的浓度,能抵消他巴唑对酪氨酸碘化的抑制作用。结论 他巴唑对TPO无直接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夺去酪氨酸碘化所必需的活性氧(他巴唑本身被氧化)从而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巴唑 酪氨酸碘化 过氧化氢 TPO
下载PDF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电针刺激血浆儿茶酚胺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育勇 冷大跃 +4 位作者 李雅兰 蔡明雪 邹鹏 胡冬华 来勇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电针刺激双侧“合谷”、“内关”穴对儿茶酚胺的干预效果。方法:①选取2005-05/2006-0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行择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Doll’s法分为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单纯颈... 目的:观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电针刺激双侧“合谷”、“内关”穴对儿茶酚胺的干预效果。方法:①选取2005-05/2006-0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行择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Doll’s法分为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单纯颈丛阻滞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病种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患者分别于双侧“内关”、“合谷”穴皮肤消毒后刺入银针,直到有明显“得气”感觉,接上电刺激仪连续高频密波刺激(60Hz,1~2mA,20V),以能耐受无特殊不适为度,观察约10min后行双侧颈深丛阻滞。单纯颈丛阻滞组不给予电针刺激,只以同法行颈丛阻滞。③分别于麻醉前(t1)、双侧颈丛阻滞后5min(t2)、切开皮肤(t3)、剥离甲状腺(t4)、缝皮前(t5)、缝皮后5min(t6)各时间点记录两组平均动脉血压、心率、手指血氧饱和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同时对患者术中疼痛程度(0分=无痛,10分=剧痛)及镇静与紧张程度(0分=轻松舒适,10分=紧张不适)进行评分。观察围术期并发症和毒副反应。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实验选取拟行择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住院患者60例,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有1例患者因冰冻切片为甲状腺癌需行扩大根治术改全身麻醉而剔除。①围术期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指标-儿茶酚胺检测结果:单纯颈丛阻滞组肾上腺素浓度在剥离甲状腺、缝皮前、缝皮后5min明显高于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P<0.01),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于缝皮前、缝皮后5min明显高于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P<0.05)。②围术期各项循环指标检测结果:术中平均动脉血压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比较稳定,而单纯颈丛阻滞组波动明显,于切开皮肤、剥离甲状腺、缝皮前明显升高(P<0.01);单纯颈丛阻滞组心率于切开皮肤、剥离甲状腺时间点明显高于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P<0.01);两组手指血氧饱和度基本相似(P>0.05)。③术中疼痛程度评分、镇静与紧张程度评分结果: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评分、镇静与紧张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颈丛阻滞组(P<0.01)。④围术期并发症和毒副作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明显低于单纯颈丛阻滞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合谷”、“内关”穴联合颈丛阻滞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较单纯颈丛阻滞效果更好,明显减轻心血管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内关 甲状腺切除术 手术后期间 儿茶酚胺类
下载PDF
小金胶囊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解寒冰 夏云展 +1 位作者 薛建锋 杨大勇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5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小金胶囊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 目的探讨小金胶囊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小金胶囊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高敏促甲状腺激素(s 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 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金胶囊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金胶囊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放射性碘联合丹参注射液及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6
作者 丘英祥 邓云 庞德兵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联合丹参注射液+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予^(131)I治疗,...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联合丹参注射液+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予^(131)I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丹参注射液+小剂量甲巯咪唑。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心功能分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T3和FT4组间无显著差异,且均较正常水平高;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T3及FT4指标恢复正常较对照组更快。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TSH和TRAb恢复均较对照组更快,LVEF和LVFS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心功能评价指标好转较对照组更快(P<0.05)。结论放射性碘联合丹参注射液+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性心脏病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 丹参注射液 甲巯咪唑 甲亢性心脏病 甲状腺功能 心脏功能
下载PDF
^(131)I与甲巯咪唑片分别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7
作者 宋文荣 张磊 潘早霞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11期1491-1493,共3页
目的:比较^(131)I与甲巯咪唑片分别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片治疗,观... 目的:比较^(131)I与甲巯咪唑片分别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131)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相关血清指标,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1年后观察复发率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血浆骨钙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1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且复发率较低,远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甲巯咪唑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疗效
下载PDF
重型肝炎甲状腺素检测及血浆置换对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谦 王喆 +2 位作者 袁桂玉 唐克诚 李海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96-697,共2页
重型肝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衰竭,合成及代谢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血浆置换是目前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它不仅能清除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而且能够部分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凝血因子等物质。笔者检测了重... 重型肝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衰竭,合成及代谢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血浆置换是目前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它不仅能清除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而且能够部分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凝血因子等物质。笔者检测了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并观察了血浆置换对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急性病 甲状腺素 血浆置换
下载PDF
27例丙基硫氧嘧啶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雁 吴春颖 +2 位作者 张海燕 鲁云兰 崔一民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年第6期375-377,共3页
目的:对丙基硫氧嘧啶所致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3月临床各科室报告的丙基硫氧嘧啶所致27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7例药物不良反应中居首位为肝损害占34.38%,其次... 目的:对丙基硫氧嘧啶所致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3月临床各科室报告的丙基硫氧嘧啶所致27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7例药物不良反应中居首位为肝损害占34.38%,其次为小血管炎占28.12%,第3位为药疹占25.00%。ADR的潜伏期中位数为23天(最短2天,最长2 400天)。其严重程度:中度占47.83%,重度占52.17%。经及时停药并对症治疗,均治愈或好转。结论:丙基硫氧嘧啶所致27例药物不良反应均为中、重度,且服药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因此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不良反应 分析
下载PDF
糖脉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东初 程艳慧 丁晓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糖脉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大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STZ60mg/kg),造模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糖脉平组、二甲双胍组、玉泉丸组,成模后每2周称体重并剪尾测血糖,第... 目的探讨糖脉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大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STZ60mg/kg),造模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糖脉平组、二甲双胍组、玉泉丸组,成模后每2周称体重并剪尾测血糖,第6周处死取主动脉标本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MCP-1mRNA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血糖明显升高,MCP-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经治疗后,糖脉平治疗组及二甲双胍组MCP-1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脉平能减少糖尿病大鼠MCP-1mRNA的表达,减轻血管内皮局部炎症反应,阻断和降低动脉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MCP-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