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4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老年患者重度低钠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黄琪 吴方斌 袁孔现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5期126-128,I0001,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重度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60岁)住院患者7608例,依据《2014欧洲低钠血症诊疗指南》分为重度低钠血症组(76例)和非重度低钠血症组(7532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重度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60岁)住院患者7608例,依据《2014欧洲低钠血症诊疗指南》分为重度低钠血症组(76例)和非重度低钠血症组(7532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2匹配,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老年患者重度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成功223例患者,其中重度低钠血症组75例,非重度低钠血症组14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重度低钠血症组比较,重度低钠血症组危重症及使用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利奈唑胺/环磷酰胺/卡马西平患者的重度低钠血症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重度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为危重症(P<0.001)、使用利尿剂(P=0.003)、使用非甾体抗炎药(P=0.002)。结论对于危重症、长期使用利尿剂和非甾体抗炎药的老年患者,需密切关注其重度低钠血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低钠血症 老年患者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恩格列净联合熊去氧胆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2
作者 秦国鼎 裴赵伟 朱红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联合熊去氧胆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联合熊去氧胆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恩格列净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肝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体重指数、腰臀比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以及肝脏硬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格列净联合熊去氧胆酸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减轻肝损伤,改善肝纤维化程度,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恩格列净 熊去氧胆酸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碳酸钙D_(3)颗粒(Ⅱ)中维生素D_(3)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3
作者 朱晓月 吴兆伟 +4 位作者 安京烨 刘齐 郑洁 孙毅 王琳 《中国药业》 2024年第3期85-88,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碳酸钙D_(3)颗粒(Ⅱ)中维生素D_(3)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方法采用《国家药品标准》WS1-XG-033-2021中维生素D_(3)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同时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中的相关规定,建立测定维生素... 目的建立测定碳酸钙D_(3)颗粒(Ⅱ)中维生素D_(3)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方法采用《国家药品标准》WS1-XG-033-2021中维生素D_(3)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同时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中的相关规定,建立测定维生素D_(3)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并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维生素D_(3)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对照品纯度(PR),对照品称量(MR),对照品溶液制备(VR),对照品溶液测定(AR),样品称量(MS),供试品溶液制备(VS),样品平均装量(W),样品溶液测定(AS),高效液相色谱仪(I)及方法偏倚(B)。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碳酸钙D_(3)颗粒(Ⅱ)中维生素D_(3)含量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0228,扩展不确定度为3.22%(k=2,置信概率为95%)。方法偏倚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83×10^(-2),为潜在风险点。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碳酸钙D_(3)颗粒(Ⅱ)中维生素D_(3)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但测定方法回收率较低。建议对该方法进行影响因素试验考察,以改进检验方法,提高平均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D_(3)颗粒(Ⅱ) 不确定度 维生素D_(3)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医院卫生技术评估体系的4种口服铁剂的综合评价
4
作者 蒋博 白婷 +1 位作者 王红梅 郭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目的:基于医院卫生技术评估(HB-HTA)体系,对硫酸亚铁片、乳酸亚铁胶囊、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和琥珀酸亚铁片等4种口服铁剂的临床价值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为医院药品目录动态调整、临床合理使用口服铁剂类药物等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 目的:基于医院卫生技术评估(HB-HTA)体系,对硫酸亚铁片、乳酸亚铁胶囊、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和琥珀酸亚铁片等4种口服铁剂的临床价值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为医院药品目录动态调整、临床合理使用口服铁剂类药物等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并结合眉山市人民医院实际情况,制订百分制评分体系,从药品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其他属性共5个方面分别对硫酸亚铁片、乳酸亚铁胶囊、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和琥珀酸亚铁片开展评价。结果:4种口服铁剂的评分在40~70分,其中硫酸亚铁片为57.5分,乳酸亚铁胶囊为43.5分,琥珀酸亚铁片为64.5分,多糖铁复合物胶囊为69.0分。结论:基于HB-HTA对4种口服铁剂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发现,与其他3种口服铁剂比较,乳酸亚铁胶囊在经济性、医保属性方面差距较大,可为医院遴选与合理使用口服铁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铁剂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 药品评价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母孕期早期钙剂补充对婴儿骨密度的影响
5
作者 田明月 杨威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431-432,共2页
近年来的多数研究表明饮食摄入的钙可与脂肪酸结合形成钙皂,最终影响肠道及时获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利于肠道菌群的定植。因此,如何为婴儿补钙值得临床关注。有研究显示母孕期早期钙剂补充是有效方法[1],有助于婴儿肠道菌群的定植,但... 近年来的多数研究表明饮食摄入的钙可与脂肪酸结合形成钙皂,最终影响肠道及时获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利于肠道菌群的定植。因此,如何为婴儿补钙值得临床关注。有研究显示母孕期早期钙剂补充是有效方法[1],有助于婴儿肠道菌群的定植,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孕期 婴儿 骨密度
下载PDF
壳聚糖-Ca(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元臻 魏永锋 +1 位作者 张维平 郎惠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探讨了壳聚糖对Ca(Ⅱ)的吸附条件,并对其吸附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Ca(Ⅱ)与壳聚糖在发生配位反应形成壳聚糖-钙(Ⅱ)配位聚合物的同时,也产生了吸附作用。动用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吸收法对原料及配合物的结构及光学性能... 本文探讨了壳聚糖对Ca(Ⅱ)的吸附条件,并对其吸附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Ca(Ⅱ)与壳聚糖在发生配位反应形成壳聚糖-钙(Ⅱ)配位聚合物的同时,也产生了吸附作用。动用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吸收法对原料及配合物的结构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合成 性能表征 CA^2+ 壳聚糖 药用 食用 补钙剂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符恒 孙良 +5 位作者 姜康 雷鹏 王瑞 许宗奇 李莎 徐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3-341,共9页
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是在一些特定的微生物中发现的天然聚氨基酸,是一种由L-谷氨酸或D-谷氨酸通过γ-酰胺键连接聚合而成的多功能肽,目前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实现规模制备。γ-PGA具有促进矿物吸收、生物膜形成、植... 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是在一些特定的微生物中发现的天然聚氨基酸,是一种由L-谷氨酸或D-谷氨酸通过γ-酰胺键连接聚合而成的多功能肽,目前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实现规模制备。γ-PGA具有促进矿物吸收、生物膜形成、植物促生、免疫调节、降血糖、抗氧化等一系列生物活性功能。为了更好地应用此种天然生物化学品,我们简单介绍了γ-PGA的结构,制备方法,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三方面重点突出了其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旨在探索其未来应用以及开发新型生物活性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PGA 生物活性 免疫功能 矿物质 动物
下载PDF
市售品补钙制剂的补钙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荫士安 徐青梅 +3 位作者 胡善明 赵显峰 孟晶 葛可佑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3-339,共7页
以大鼠为模型,研究市售数种钙剂的补钙效果。选用三周龄断乳Wis-tar大鼠108只,雌雄各半,喂饲3周缺钙饲料后,按体重随机把大鼠分成9组,即以基础饲料为缺钙对照组,以碳酸钙为补钙正对照组,其它7组为市售商品钙制剂,... 以大鼠为模型,研究市售数种钙剂的补钙效果。选用三周龄断乳Wis-tar大鼠108只,雌雄各半,喂饲3周缺钙饲料后,按体重随机把大鼠分成9组,即以基础饲料为缺钙对照组,以碳酸钙为补钙正对照组,其它7组为市售商品钙制剂,包括:1.碳酸钙+VD产品、2.中药补钙+VD产品、3.骨粉产品、4.活性钙片、5.活性钙冲剂、6.乳酸钙冲剂、7.醋酸钙产品。按产品标识量加入3000mg钙/kg,使饲料含钙量达到大鼠推荐量的80%。补钙各组大鼠终体重和身长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补充商品钙制剂组的血浆、红细胞和肝脏中钙含量均显著高于缺钙对照组,补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多数钙制剂对雄性肾脏钙存留的影响不显著,只有活性钙片和中药补钙+VD显著增加雄性大鼠肾脏钙存留;补钙对雌性大鼠肾脏钙存留的影响非常显著。补充商品钙剂均显著增加骨矿物质含量,醋酸钙冲剂和活性钙的效果似不如其它钙制剂。按效果价格比,目前碳酸钙仍是最好的钙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钙制剂 补钙
下载PDF
复方活性钙片剂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潘卫三 陈大为 +3 位作者 曾环想 邱中林 陈济民 史冠军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74-477,共4页
目的:制备复方活性钙片剂,评价其稳定性。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处方筛选与优化,制备复方活性钙片剂,通过加速试验与室温留样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以优选处方制备的片剂可在15min之内迅速崩解,在各种试验条件下的性质稳定... 目的:制备复方活性钙片剂,评价其稳定性。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处方筛选与优化,制备复方活性钙片剂,通过加速试验与室温留样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以优选处方制备的片剂可在15min之内迅速崩解,在各种试验条件下的性质稳定。结论:本品处方合理,质量稳定,在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疾病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活性钙 雌二醇 骨质疏松症 稳定性 片剂
下载PDF
国产和进口口服钙制剂对体内钙水平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3
10
作者 梅丹 傅强 +4 位作者 王强 李大魁 李学旺 阎慧芳 朱珠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0-354,共5页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的3种口服补钙剂对健康志愿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4组交叉,不服药或po单剂量1000mg元素钙的补钙剂后,采集测定8h内的血清钙浓度和24h内的尿钙浓度。结果:空白和服用制剂A...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的3种口服补钙剂对健康志愿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4组交叉,不服药或po单剂量1000mg元素钙的补钙剂后,采集测定8h内的血清钙浓度和24h内的尿钙浓度。结果:空白和服用制剂A,B,C后的血清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h~8h分别为(674.2±49.08)mg·h·L-1,(728.7±42.47)mg·h·L-1,(717.5±51.34)mg·h·L-1,(697.3±52.73)mg·h·L-1;0h~4h和0h~24h尿钙排泄量分别为(13.06±9.88)mg,(65.20±24.97)mg;(34.07±17.67)mg,(138.25±57.35)mg;(34.11±25.97)mg,(147.41±85.79)mg,(25.77±12.49)mg,(99.37±48.20)mg。结论:经统计学判定,本方法检测可见,服用制剂A,B,C后血钙浓度和尿钙排量与不服药组有明显差异,但3种制剂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国产和进口的钙制剂对体内钙行为的影响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钙剂 血钙 尿钙
下载PDF
柠檬酸-苹果酸钙盐在大鼠体内吸收利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军 祖国栋 +4 位作者 贾丽红 李北利 谢淑云 李玉玖 李铁燕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3-384,共2页
选用40只Wistar雄性初断乳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本底组、实验组(CCMⅠ组、CCMⅡ组)和正对照组(CaCO3Ⅰ组、CaCO3Ⅱ组)。本底组在实验开始前处死,其它各组均饲以按AOAC配方配制的纯合成饲料,仅其中的... 选用40只Wistar雄性初断乳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本底组、实验组(CCMⅠ组、CCMⅡ组)和正对照组(CaCO3Ⅰ组、CaCO3Ⅱ组)。本底组在实验开始前处死,其它各组均饲以按AOAC配方配制的纯合成饲料,仅其中的钙分别来自Ca-CO3和CCM。CaCO3Ⅰ组和CCMⅠ组的饲料含钙200mg/100g,CaCO3Ⅱ组和CCMⅡ组的饲料含钙400mg/100g,分别达到大鼠推荐量的50%和100%。喂养观察28天。结果表明,CCM组大鼠钙吸收利用率和存留率均极显著高于同一剂量的碳酸钙组。提示CCM作为补钙制剂,较高的生物活性,能够有效地补充钙质,尤其对儿童和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钙 CCM 柠檬酸钙 吸收利用 实验研究 钙剂
下载PDF
富硒酵母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DTH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伍章保 沈玉先 +3 位作者 魏伟 张安平 丁长海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2-184,共3页
本文采用环磷酰胺(Cy)诱导免疫功能低下的DTH模型,观察了富硒酵母对DTH的影响.结果发现,Sey(30,60,90mg·kg^(-1)·d^(-1)×6d,ig)对Cy抑制的小鼠DTH有拮抗作用,并能使DTH小鼠低下的脾淋巴细胞ConA增殖反应恢复正常以上;两... 本文采用环磷酰胺(Cy)诱导免疫功能低下的DTH模型,观察了富硒酵母对DTH的影响.结果发现,Sey(30,60,90mg·kg^(-1)·d^(-1)×6d,ig)对Cy抑制的小鼠DTH有拮抗作用,并能使DTH小鼠低下的脾淋巴细胞ConA增殖反应恢复正常以上;两个较低剂量对Cy所致DTH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减轻有抑制作用;两个较高剂量对DTH小鼠低下的脾淋巴细胞LPS增殖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提示Sey对淋巴细胞的功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酵母 迟发型变态反应 淋巴细胞 免疫
下载PDF
钙制剂的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金龙 姚鲁也 陈孝治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9-362,共4页
近几年来,钙制剂在品种、处方组成、剂型及钙盐合成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且逐步形成了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根据钙盐性质分为四类:即无机钙制剂类、有机钙制剂类、中药钙制剂类和钙调节剂类。另一种分类法是依据钙剂的发展将其分为三... 近几年来,钙制剂在品种、处方组成、剂型及钙盐合成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且逐步形成了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根据钙盐性质分为四类:即无机钙制剂类、有机钙制剂类、中药钙制剂类和钙调节剂类。另一种分类法是依据钙剂的发展将其分为三代:第一代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制剂 补钙 药物含量 吸收
下载PDF
有机硒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前景 被引量:17
14
作者 肖颖歆 刘秀芳 徐汉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5,共5页
随着对微量元素硒的生物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有机硒化合物作为药物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硒杂环、二硒醚、硒醚及硒氰等有机硒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其中依布硒啉及硒唑呋喃已应用于临... 随着对微量元素硒的生物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有机硒化合物作为药物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硒杂环、二硒醚、硒醚及硒氰等有机硒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其中依布硒啉及硒唑呋喃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有机硒药物为活怕氧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硒药物 二硒醚 硒醚 硒氰 硒唑呋喃 药理学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比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4
15
作者 王晓彤 林海雄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6-79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α-硫辛酸对比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收集α-硫辛酸对比依帕司他治疗... 目的:系统评价α-硫辛酸对比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收集α-硫辛酸对比依帕司他治疗DP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质量评价后,利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RCT,合计4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α-硫辛酸组患者总有效率[RR=0.98,95%Cl(0.84,1.15),P=0.8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MD=1.02,95%Cl(-1.10,3.14),P=0.34;腓总神经:MD=0.23,95%Cl(-1.11,1.58),P=0.73]、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MD=1.10,95%Cl(-0.39,2.59),P=0.15;腓总神经:MD=0.95,95%Cl(-1.47,3.36),P=0.44]与依帕司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α-硫辛酸与依帕司他治疗DPN的疗效相当,两者改善DPN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依帕司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系统评价 疗效
下载PDF
硫酸锌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段文贞 梁月琴 汤允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硫酸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用Pulsineli四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急性前脑缺血40min后再灌注1h的损伤模型,同时应用Fura-2/AM荧光指示剂测定硫酸锌对胎鼠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 目的:观察硫酸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用Pulsineli四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急性前脑缺血40min后再灌注1h的损伤模型,同时应用Fura-2/AM荧光指示剂测定硫酸锌对胎鼠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硫酸锌10mg·kg-1可降低钙在脑细胞内累积及丙二醛含量升高;减轻脑水肿并缓解脑损伤引起的LDH释放;改善EEG的抑制状态。在胎鼠脑细胞悬液中,硫酸锌(100~300μmol·L-1)可抑制高钾和L-谷氨酸引起的细胞内钙升高。结论:硫酸锌对急性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此作用与其防止钙超载、抗脂质过氧化物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锌 保护作用 再灌注损伤 过氧化脂质 脑缺血
下载PDF
麒麟菜膳食纤维对有益金属钙、锌、铁吸附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来好 杨少玲 戚勃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3-329,共7页
采用麒麟菜(Eucheuma sp.)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和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体外模拟哺乳类动物胃和小肠生理pH环境条件和体内吸附... 采用麒麟菜(Eucheuma sp.)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和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体外模拟哺乳类动物胃和小肠生理pH环境条件和体内吸附实验,研究麒麟菜膳食纤维对有益金属钙、铁、锌吸附作用的影响。体内吸附实验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以混饲法给大鼠喂食膳食纤维饲料(含膳食纤维10%),实验期为5周。结果表明:(1)在体外模拟实验中,麒麟菜膳食纤维对有益金属离子Ca2+、Fe2+、Fe3+、Zn2+的吸附效果与pH、膳食纤维的可溶性和金属离子种类有关。在小肠环境中的吸附能力大于胃环境;IDF吸附能力最强,其次为TDF,SDF吸附能力最弱;各膳食纤维对Ca2+吸附作用最强,其次是Fe2+和Fe3+,最弱是Zn2+。(2)在动物体内实验中,各麒麟菜膳食纤维饲喂组动物的血清钙、血清锌和血清铁的含量随饲养时间略有增长,但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认为,麒麟菜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对有益金属离子Ca2+、Fe2+、Fe3+和Zn2+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吸附作用,但对动物体内的钙、锌、铁元素的正常生理水平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麒麟菜 膳食纤维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人源化鲑鱼降钙素突变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深基 陈松森 +2 位作者 狄旭 熊安琪 张友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 降低鲑鱼降钙素(sCT)对人体的免疫原性。方法 设计并合成人源化鲑鱼降钙素(11 ~ 17)hsCT基因,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G1724中,经色氨酸诱导表达;用渗透压法处理菌体纯化融合蛋白;以大鼠血清钙浓度降低... 目的 降低鲑鱼降钙素(sCT)对人体的免疫原性。方法 设计并合成人源化鲑鱼降钙素(11 ~ 17)hsCT基因,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G1724中,经色氨酸诱导表达;用渗透压法处理菌体纯化融合蛋白;以大鼠血清钙浓度降低方法测定hsCT生物活性;用定量Western blot法测定hsCT免疫原性。结果 重组pTrxFus-hsCT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可溶性融合蛋白表达, 表达水平达46%以上, 并得到纯度约90%的融合蛋白,rhsCT保存了鲑鱼降钙素前体活性的一半以上, 免疫原性降低了55%。结论 获得一种新型人源化降钙素(11 ~ 17)hsCT,其保存较高sCT前体的活性,免疫原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化降钙素 重组 免疫原性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铬与2型糖尿病 被引量:6
19
作者 孔令芳 张静 +1 位作者 钱聪 刘国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607,共2页
目的:综述铬与2型糖尿病(T2DM)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论述铬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结果: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中心活性成分,GTF在糖、脂及核酸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糖尿病患者多低铬,对其试行... 目的:综述铬与2型糖尿病(T2DM)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论述铬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结果: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中心活性成分,GTF在糖、脂及核酸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糖尿病患者多低铬,对其试行补铬可改善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INS)抵抗。结论:铬有望作为改善INS抵抗、防治T2DM的胰岛素“增敏剂”而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耐量因子 2型糖尿痛 胰岛素抵杭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20
作者 丁超 孙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2-375,共4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65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人群发生的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不同,发生主要与年龄有关,发病机制复杂,治疗上目前也无确切有效的药物。近年来,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上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65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人群发生的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不同,发生主要与年龄有关,发病机制复杂,治疗上目前也无确切有效的药物。近年来,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等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人们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