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4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伏立康唑浓度的验证与评价
1
作者 张倩 李沭 +8 位作者 李博 秦伟 王晓雪 张丹 杜雯雯 王晓星 李朋梅 张相林 陈文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0期1221-1224,1229,共5页
目的:验证并评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用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1)验证CLIA法,进行检测限、重复性、线性、准确度及精密度5个方面的验证;(2)评价CLIA法,收集2023年1—2月该院进行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的113例患者的血浆样... 目的:验证并评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用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1)验证CLIA法,进行检测限、重复性、线性、准确度及精密度5个方面的验证;(2)评价CLIA法,收集2023年1—2月该院进行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的113例患者的血浆样本,分别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和CLIA法进行检测,采用配对t检验、组内相关系数(ICC)、Passing-Bablok回归和Bland-Altman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经验证,CLIA法用于测定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符合分析技术要求,方法稳定可靠。CLIA法检测的血浆伏立康唑平均浓度为(3.843±2.056)μg/mL,高于UPLC-MS/MS法测得的(3.399±1.959)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ICC为0.932(P<0.001);Passing-Bablok回归方程为Y=0.0834+1.099 X(R=0.956,n=113),方程斜率为1.099(95%CI=1.030~1.161),截距为0.0834(95%CI=-0.062~0.251),两种方法测定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平均偏差为0.442μg/mL(95%CI=0.331~0.558μg/mL),平均偏差百分比为14.49%(95%CI=11.47%~17.51%),一致性尚可接受。结论:CLIA法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更适用于临床样本检测。CLIA法与UPLC-MS/MS法测定的结果相关性良好,一致性尚可,CLIA法可作为UPLC-MS/MS法的潜在替代方法用于临床检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质谱法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伏立康唑致氯气中毒患者肝损伤1例
2
作者 田丹丽 麻小英 刘江波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机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充分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参与1例氯气中毒后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临床药师结合用药史及药物作用特点,协助医...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机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充分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参与1例氯气中毒后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临床药师结合用药史及药物作用特点,协助医师查找和判断急性肝损伤的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最终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诊疗,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护,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危害,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肝损伤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抗感染
下载PDF
四种两性霉素B静脉制剂抗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3
作者 王月玥 卢金淼 +4 位作者 张宇 朱琳 张俊琦 王艺 李智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27-332,共6页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四种两性霉素B静脉剂型在治疗真菌感染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英文电子数据库(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四种两性霉素B静脉剂型在治疗真菌感染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英文电子数据库(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比较两性霉素B与三唑类或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真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网状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5日,文献质量采用GRADE分级。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4365例患者。在疗效方面,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胶体分散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性霉素B脂质体复合物与其他剂型相比差异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四种两性霉素B静脉剂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相比两性霉素B胶体分散体具有更高的神经系统毒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种两性霉素B静脉剂型中,脂质体剂型的疗效优于脱氧胆酸盐传统剂型;胶体分散体剂型的疗效显著低于传统剂型,同时神经系统毒性也较低。由于研究纳入文献数量有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故仍需更多大样本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脱氧胆酸盐 脂质制剂 真菌感染 疗效 安全性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角膜镰刀菌生物膜形成及黏附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彭雅琴 方静纯 +2 位作者 伍众文 廖康 郭鹏豪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13-116,137,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对角膜镰刀菌生物膜形成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评估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作用下临床多重耐药角膜镰刀菌株的初始黏附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与未加药对照组相比,培养2 h、4 h,抑制50%...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对角膜镰刀菌生物膜形成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评估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作用下临床多重耐药角膜镰刀菌株的初始黏附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与未加药对照组相比,培养2 h、4 h,抑制50%的镰刀菌孢子黏附的穿心莲内酯浓度分别为64、512μg/mL;培养24 h,角膜镰刀菌表现出强生物膜形成能力,穿心莲内酯在2048μg/mL下可抑制其50%的生物膜形成。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显著抑制角膜镰刀菌的初始黏附,并对其生物膜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角膜镰刀菌 生物膜 黏附
下载PDF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新药瑞扎芬净研究进展
5
作者 罗征宇 宁雅婷 +2 位作者 徐英春 张丽 孙天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真菌感染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负担,尤其是随着侵袭性操作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健康[1]。据全球真菌感染行动基金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3亿各年龄段... 真菌感染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负担,尤其是随着侵袭性操作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健康[1]。据全球真菌感染行动基金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3亿各年龄段的人患有严重真菌感染,且这些人中估计有150多万人因其死亡[2-3],约90%的死亡是由4个属的真菌引起:隐球菌属、念珠菌属、曲霉属和肺孢子菌[4],但是,病情严重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以及接受免疫抑制的患者增多也使得罕见霉菌、酵母的感染呈现上升趋势[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 棘白菌素 瑞扎芬净
下载PDF
去氢骆驼蓬碱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6
作者 林玉霞 巩月红 +2 位作者 赵一聪 潘美驰 王建华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1期42-48,共7页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去氢骆驼蓬碱(HM)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瑞士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药物银行数据库(Drugbank)获取HM相关基因,在基因卡数据库(GeneCards)、D...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去氢骆驼蓬碱(HM)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瑞士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药物银行数据库(Drugbank)获取HM相关基因,在基因卡数据库(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获取细粒棘球蚴病的作用靶点,将HM的预测靶点和细粒棘球蚴病相关基因相互映射,得到HM作用细粒棘球蚴病的靶点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网络拓扑属性分析,筛选重要靶点蛋白,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和成分-疾病-靶点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和Kyot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与DNA损伤相关的基因靶点。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及Pymol软件对相关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和展示。将活力不低于98%的细粒棘球蚴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DMSO组、25μmol/L HM组、50μmol/L HM组、100μmol/L HM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体外验证HM干预细粒棘球蚴肿瘤蛋白P53(TP53)、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染色体组蛋白H2A的变异体(H2AX)、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共获得HM靶点105个,细粒棘球蚴病相关基因88个,二者共有靶点为2个。HM干预细粒棘球蚴病的作用靶点主要有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MAPK1、TP53、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AA1)、MAPK14、Jun,机制可能涉及MAPK信号通路、受体酪氨酸激酶(ERBB)信号通路、DNA损伤与DNA修复通路、细胞凋亡等过程。体外验证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5μmol/L HM组、50μmol/L HM组、100μmol/L HM组的TP53,TopoⅠ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下调趋势(P <0.05),H2AX,ATM 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上调趋势(P <0.05)。结论 HM可通过多种生物学过程和相关信号途径治疗细粒棘球蚴病,HM参与细粒棘球蚴病DNA损伤与DNA修复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TP53,TopoⅠ,H2AX,ATM均可能是其作用靶点。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HM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骆驼蓬碱 细粒棘球蚴病 DNA损伤与DNA修复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对老年患者伏立康唑常见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研究
7
作者 唐锦心 侯齐书 +1 位作者 戴伟伟 叶继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伏立康唑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温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并实施血药浓度监测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90例患者,31例(34.44%)患者出现肝损伤,15例(16.6...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伏立康唑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温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并实施血药浓度监测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90例患者,31例(34.44%)患者出现肝损伤,15例(16.67%)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9例(10.00%)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谷浓度是伏立康唑发生肝损伤和精神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肝损伤和精神症状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和0.86,临界值分别为1.92 mg·L^(-1)(敏感度87.1%,特异度50.0%)和4.02 mg·L^(-1)(敏感度88.9%,特异度76.7%)。结论伏立康唑高谷浓度与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基于血药浓度监测引导个体化给药,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老年患者 药品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伏立康唑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雅暄 宋沧桑 +3 位作者 李兴德 王国徽 毛盼盼 马雪娇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4期307-313,共7页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RZ)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然而,VRZ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包括非线性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基因多态性,特别是与CYP酶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对VRZ的代谢速率和血药浓度有...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RZ)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然而,VRZ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包括非线性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基因多态性,特别是与CYP酶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对VRZ的代谢速率和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在VRZ治疗过程中,根据个体基因型和血药浓度调整药物剂量至关重要。本研究综述了VRZ治疗窗和不良反应等问题,强调基因多态性在VRZ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中的关键作用。特别分析了CYP家族基因(如CYP2C19、CYP2C9、CYP3A)、POR基因、FMO3基因以及转运蛋白基因(如SLCO2B1、ABCB1)多态性对VRZ血药浓度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影响,为VRZ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基因多态性 血药浓度 个体化治疗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抗侵袭性真菌病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钰婷 武正华 范国荣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565-2570,共6页
侵袭性真菌病(IFD)是一种深部感染性疾病,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三唑类、多烯类、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以及5-氟胞嘧啶和复方磺胺甲噁唑是临床治疗IFD的主要药物。对这些药物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保证药... 侵袭性真菌病(IFD)是一种深部感染性疾病,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三唑类、多烯类、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以及5-氟胞嘧啶和复方磺胺甲噁唑是临床治疗IFD的主要药物。对这些药物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保证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系统概述了以上5类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以及血药浓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固相萃取联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该研究领域是一种较有前景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侵袭性真菌病 治疗药物监测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伏立康唑原研药与仿制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评价
10
作者 唐甘翎 谢祥威 +5 位作者 罗鲜丹 陆艳丽 蒋慧娴 李静怡 黄肖曼 张宏亮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1-836,共6页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收集本院使用集采中选伏立康唑仿制药(仿制药组)或非中选原研药(原研药组)治疗真菌感染的患者信息。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消除偏倚。通过临床疗效、影像学表现和微生物试验...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收集本院使用集采中选伏立康唑仿制药(仿制药组)或非中选原研药(原研药组)治疗真菌感染的患者信息。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消除偏倚。通过临床疗效、影像学表现和微生物试验评估综合疗效,根据感染真菌菌种、基础疾病等对不同人群进行分层并评估不同分层的疗效;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安全性;采用总费用和药品的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评估经济性。结果有436例患者被纳入,经匹配后,两组各有190例。在有效性方面,伏立康唑仿制药和原研药的有效率分别为62.63%和59.47%(P=0.528)。在安全性方面,伏立康唑仿制药和原研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68%和7.89%(P=0.069)。在经济性方面,伏立康唑仿制药平均总费用4636.26元,原研药平均总费用8613.20元(P<0.001);仿制药在集采实施后药品替换率上升至87.30%,日均费用下降59.08%。结论伏立康唑仿制药在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原研药相似,且在治疗成本方面经济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 倾向性得分匹配 真实世界
下载PDF
中药成分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抗真菌作用进展
11
作者 蔡晴 刘小萍 +2 位作者 李彩霞 杨连娟 孟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中药成分小檗碱来自天然植物,小檗碱及其衍生物有多种作用。在抗真菌作用方面,小檗碱及其衍生物有增加抗真菌药的活性以及协同氟康唑等抗耐药真菌的作用。目前研究已发现多种相关抗真菌机制。中药成分小檗碱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小檗碱 中药抗真菌剂 抗真菌 耐药 黄连
下载PDF
PDK1抑制剂GSK2334470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12
作者 刘伟 张秀秀 +6 位作者 韩研春 石俊义 姜婉藤 何志强 代彬 李雅楠 王胜正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8,86,共8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白念珠菌是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中较为常见的菌种之一.耐药性的产生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开发抗耐药菌和生物被膜的新型药物.课题组通过药敏筛选实验发现化合物GSK2... 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白念珠菌是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中较为常见的菌种之一.耐药性的产生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开发抗耐药菌和生物被膜的新型药物.课题组通过药敏筛选实验发现化合物GSK2334470(J1)单用时对耐药白念珠菌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范围为32~>128μg/mL),且在较高浓度时(64~256μg/mL)能明显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损伤成熟生物被膜.进一步,通过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生长实验、存活实验、纸片扩散实验、生物被膜实验等证实J1与氟康唑合用后对耐药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均表现较好的协同抗菌作用,它们能协同抑制耐药白念珠菌的生长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初步的机制研究发现J1能增加耐药白念珠菌的细胞壁厚度,并且还能抑制其药物的外排.因此,进一步对化合物J1深入研究,有望发现新型抗耐药真菌先导化合物或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K1抑制剂 抗真菌活性 耐药白念珠菌 生物被膜 协同
下载PDF
传统两性霉素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患者安全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3
作者 徐芳菲 梁密 黄伟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比较传统两性霉素B(conventional amphotericin B,C-AM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liposomal amphotericin B,L-AMB)治疗血液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2022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接受C-AMB或L-AMB治疗的... 目的比较传统两性霉素B(conventional amphotericin B,C-AM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liposomal amphotericin B,L-AMB)治疗血液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2022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接受C-AMB或L-AMB治疗的血液病患者信息,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分析法将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进行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时间,因治疗成功或失败而停药的发生率,因低钾血症、肝毒性和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导致停药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肾毒性和低钾血症发生率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两性霉素B的单日最大剂量是影响其相关肾毒性和低钾血症的关键因素。结论C-AMB仍然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物,特别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差、需要接受经验性或抢先抗真菌治疗的血液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两性霉素B 脂质体两性霉素B 药品安全 血液病
下载PDF
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筛选及抗菌机制研究
14
作者 索菲亚珊 牟睿瑶 +4 位作者 单路瑶 蔡依依 李辰昊 张雨晴 苏昕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57-463,共7页
目的为了获得体外抑菌活性较好的抗真菌药物,筛选了14种唑类化学合成药物(A1~A7和B1~B7)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以白色念珠菌为代表试验菌株,初步探讨其抗真菌机制。方法通过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 目的为了获得体外抑菌活性较好的抗真菌药物,筛选了14种唑类化学合成药物(A1~A7和B1~B7)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以白色念珠菌为代表试验菌株,初步探讨其抗真菌机制。方法通过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琼脂平板计数法测定时间杀菌曲线;棋盘稀释法测定联合用药,评估化合物体外抑菌效果,筛选获得高效抗真菌化合物;以化合物B7为基础,通过液体菌丝诱导观察白色念珠菌菌体形态变化,通过XTT法测定生物被膜形成抑制,通过真菌细胞内氧化应激活性氧初级荧光测定,初步探究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本研究从14种唑类化合物中筛选获得具有良好体外抗真菌效果化合物B7,以白色念珠菌ATCC SC5314为代表,其MIC为0.0625μg·mL^(-1),MFC为0.25μg·mL^(-1),且其杀菌活性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特点,与氟康唑联合具有累加作用。菌丝诱导实验表明B7对菌体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XTT实验表明,化合物B7对生物被膜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进行真菌细胞内氧化应激活性氧初级荧光测定,发现随浓度增加,化合物B7均能使白色念珠菌氧化应激活性氧升高且总高于咪康唑阳性对照组。结论化合物B7体外抗真菌效果良好,且能够抑制菌丝生长与生物被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致病机制 体外抗菌
原文传递
新型抗真菌药物靶点研究进展
15
作者 余小婷 张展鹏 张宏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00-103,108,共5页
近年来,临床真菌感染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真菌感染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抗真菌药物靶点稀缺,新型药物靶点研发进展不大,限制了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该文将近几年针对细胞结构、信号通路、能量代谢及其他方面的新型抗真菌药物靶... 近年来,临床真菌感染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真菌感染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抗真菌药物靶点稀缺,新型药物靶点研发进展不大,限制了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该文将近几年针对细胞结构、信号通路、能量代谢及其他方面的新型抗真菌药物靶点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真菌 药物靶点
下载PDF
新型抗唑类耐药曲霉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艳 钱维世 +1 位作者 赵非雪 褚衍彪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5期759-763,共5页
曲霉菌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三唑类是治疗曲霉菌病的一线用药,但耐唑菌株的出现限制了唑类药物的使用,二线药物如多烯类和棘白素类存在毒副作用大、无法口服给药、价格昂贵等不足,且对唑类耐药菌株活... 曲霉菌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三唑类是治疗曲霉菌病的一线用药,但耐唑菌株的出现限制了唑类药物的使用,二线药物如多烯类和棘白素类存在毒副作用大、无法口服给药、价格昂贵等不足,且对唑类耐药菌株活性有限,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刻不容缓。目前研发中的一些极具潜力的新药在抗耐药菌株活性、安全性方面取得一定进步,有望缓解曲霉菌耐药性增加带来的选择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病 耐药 新型抗真菌药物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7
作者 张露 鲁雁秋 +1 位作者 刘丹 胡婧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18-2022,共5页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艾滋病合并CM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艾滋病合并CM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AmB+FC)组和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AmB+POS)组,每组各22例。AmB+FC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注射液,AmB+POS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注射液。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脑脊液隐球菌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发热、视物模糊发生率以及白细胞减少、贫血、肾功能异常、低钾血症、肝功能异常、皮疹、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B+POS组患者的脑脊液隐球菌转阴率显著高于AmB+FC组,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任何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mB+FC组(P<0.05)。两组患者的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脑脊液葡萄糖含量、脑脊液氯化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可提高艾滋病合并CM患者的脑脊液隐球菌转阴率,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两性霉素B 泊沙康唑 氟胞嘧啶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复方土槿皮酊与外用液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相容性研究
18
作者 苏锐辉 江涛 +4 位作者 李高捷 陈晓坚 曾晨 侯艳冬 汤迎湛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1期48-52,共5页
目的 探讨复方土槿皮酊与外用液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的相容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711第一法(毛细管柱法)测定乙醇体积分数。依据《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指... 目的 探讨复方土槿皮酊与外用液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的相容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711第一法(毛细管柱法)测定乙醇体积分数。依据《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通过加速试验[温度(40±2)℃、相对湿度(90±10)%条件下放置6个月],长期试验[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条件下放置12个月],加严条件的影响因素试验条件下[温度(25±2)℃、相对湿度(20±5)%(低湿)和温度(25±2)℃、相对湿度(90±10)%(高湿)条件下分别放置6个月],以及多次开启试验,考察高密度聚乙烯瓶包装的复方土槿皮酊实际使用过程中苯甲酸、水杨酸含量及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结果 苯甲酸和水杨酸的进样量分别在0.102~1.812μg和0.050~0.90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n=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0.5%(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4%和99.24%,RSD分别为0.72%和0.92%(n=6)。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及加严条件的影响因素试验(低湿和高湿)条件下,3批样品均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澄清溶液,无沉淀、浑浊、变色,无微粒、块状物析出。在加速试验中,3批样品中苯甲酸和水杨酸平均含量及乙醇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120.95~121.27 mg/mL、60.30~61.45 mg/mL、78.49%~79.49%,RSD均小于2.0%(n=18);在长期试验中,分别为121.06~121.89 mg/mL、60.49~61.81 mg/mL、79.40%~79.70%,RSD均小于2.0%(n=18);在低湿加严条件的影响因素试验中,分别为121.64~122.89 mg/mL、60.55~61.88 mg/mL、79.23%~80.05%,RSD均小于2.0%(n=18);在高湿加严条件的影响因素试验中,分别为121.11~122.99 mg/mL、60.51~61.88 mg/mL、79.45%~80.41%,RSD均小于2.0%(n=18)。多次开启试验结果显示,3批样品中苯甲酸和水杨酸平均含量及乙醇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121.86~123.90 mg/mL、60.60~62.08 mg/mL、79.74%~80.57%,RSD均小于2.0%(n=9)。结论 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准确、精密度和重复性均良好,可用于复方土槿皮酊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测定。外用液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与复方土槿皮酊的相容性良好,可保证复方土槿皮酊的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土槿皮酊 高密度聚乙烯瓶 相容性 苯甲酸 水杨酸 乙醇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氟康唑联用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的协同作用及机制
19
作者 张柳平 李灿 +1 位作者 李秀云 王菲菲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与氟康唑(fluconazole,FLC)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的协同抗感染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6株耐药CA,通过棋盘微量稀释试验,利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与氟康唑(fluconazole,FLC)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的协同抗感染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6株耐药CA,通过棋盘微量稀释试验,利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评价联合作用的抗耐药CA作用;及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两药联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通过FICI评价法,证实了EGCG与氟康唑联用具有协同抗耐药CA作用,且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与抑制菌丝生长有关。结论EGCG与FLC联用具有协同抗耐药CA的作用,且协同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菌丝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白色念珠菌 氟康唑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协同作用 菌丝
下载PDF
新型抗菌肽Mt-22S3对白念珠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20
作者 李彩多 曾晔 +4 位作者 石艳萍 张迎春 吴建伟 陈峥宏 王涛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75-380,396,共7页
目的探讨家蝇抗真菌肽-1A(MAF-1A)突变体-22S3(Mt-22S3)对白念珠菌(C.albicans)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C.albicans菌悬液,分别与0、125、250及500 mg/L Mt-22S3作用12 h,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及荧光检测法观测Mt-22S3作用C.al... 目的探讨家蝇抗真菌肽-1A(MAF-1A)突变体-22S3(Mt-22S3)对白念珠菌(C.albicans)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C.albicans菌悬液,分别与0、125、250及500 mg/L Mt-22S3作用12 h,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及荧光检测法观测Mt-22S3作用C.albicans后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以荧光检测法测定Mt-22S3作用C.albicans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变化;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观察Mt-22S3对C.albicans细胞凋亡的影响;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阻滞实验分析Mt-22S3对C.albicans细胞DNA的影响。结果经Mt-22S3作用的C.albicans细胞内ROS增高,且随着Mt-22S3浓度升高,细胞内ROS上升(P<0.05);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发现,经Mt-22S3作用的C.albicans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Mt-22S3可引起C.albicans细胞凋亡及细胞坏死的发生,且Mt-22S3浓度越高,细胞凋亡及细胞坏死现象越明显;凝胶阻滞实验结果显示,Mt-22S3与C.albicans DNA孵育后产生明显的凝胶阻滞现象。结论Mt-22S3可进入C.albicans细胞内发挥抗菌作用,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内ROS积累、去极化线粒体膜、诱导细胞凋亡和死亡、结合DNA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活性氧 细胞凋亡 抗菌肽 线粒体膜电位 DNA凝胶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