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新型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Trails.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2010年至2023年的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相关文献,汇总...目的为新型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Trails.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2010年至2023年的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相关文献,汇总并分析该类制剂的研发现状。结果与结论有成药潜力的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共20种,包括CA-170(口服小分子抑制剂)、INCB086550(特异性PD-L1抑制剂)、DPPA-1(特异性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的多肽类拮抗剂)等,其中前两者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具有特异性抑制免疫检查点的药效作用特点,以及可口服、稳定性较好、膜通透性较高等优点,但其治疗效果仍需临床试验验证。展开更多
目的运用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基因组学数据挖掘潜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药物卤泛群(halofantrine),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卤泛群防治胶质母细胞瘤的作用机制,并结合细胞实验对卤泛群防治胶质母细胞瘤的机制进行...目的运用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基因组学数据挖掘潜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药物卤泛群(halofantrine),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卤泛群防治胶质母细胞瘤的作用机制,并结合细胞实验对卤泛群防治胶质母细胞瘤的机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癌症临床公开数据库TCGA挖掘胶质母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利用CMAP数据库寻找潜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药物,借助STITCH、Drug bank、Binding DB、BATMAN-TCM、TargetNet、SwissTarget、PubChem检索药物靶点信息,利用Drug bank、DisGeNET、GeneCards,TDD筛选胶质母细胞瘤靶点。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图,通过进行GO、KEGG和分子对接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利用CCK-8及qPCR等方法验证卤泛群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及治疗靶点的作用。结果筛选出潜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药物卤泛群,卤泛群有150个作用靶点,胶质母细胞瘤治疗靶点有173个,和药物交集靶点有12个,获得3个核心靶点:EGFR、MAPK14、IGF1R。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卤泛群与核心靶点结合的潜能和活性良好。CCK-8和qPCR实验结果表明卤泛群可通过EGFR、MAPK14、IGF1R靶点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结论卤泛群通过EGFR、MAPK14、IGF1R靶点发挥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用于膀胱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Meeting Li...目的评价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用于膀胱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Meeting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及万方数据等,收集PD-1/PD-L1抑制剂用于膀胱癌新辅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非RCT、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3年1月31日。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单组率Meta分析,采用Stata12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共计9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32%[OR=0.32,95%CI(0.22,0.45),P=0.006],降期率为52%[OR=0.52,95%CI(0.45,0.60),P=0.55],3级及以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Grade≥3 irAEs)发生率为16%[OR=0.16,95%CI(0.11,0.22),P<0.0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pCR率和Grade≥3 irAEs发生率在单用PD-1/PD-L1抑制剂患者中分别为25%、9%,在联合免疫治疗患者中分别为29%、28%,在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患者中分别为43%、12%;PD-L1阳性患者的pCR率为44%,PD-L1阴性患者为25%。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得结果稳健。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可能性较小。结论PD-1/PD-L1抑制剂用于膀胱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为新型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Trails.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2010年至2023年的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相关文献,汇总并分析该类制剂的研发现状。结果与结论有成药潜力的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共20种,包括CA-170(口服小分子抑制剂)、INCB086550(特异性PD-L1抑制剂)、DPPA-1(特异性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的多肽类拮抗剂)等,其中前两者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具有特异性抑制免疫检查点的药效作用特点,以及可口服、稳定性较好、膜通透性较高等优点,但其治疗效果仍需临床试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