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2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坊模式在患者滴眼药水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吴顺兰 付正颖 +3 位作者 周好 杨翠 郜业闫 蒋正轩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工作坊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眼科患者滴眼药水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合肥市某三甲医院眼科住院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163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滴眼药水应用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滴眼药水应用健康教育基础... 目的:探讨工作坊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眼科患者滴眼药水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合肥市某三甲医院眼科住院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163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滴眼药水应用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滴眼药水应用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工作坊健康教育模式。出院当天评估两组患者滴眼药水相关知识考核成绩、满意度得分和滴眼药水管理能力得分。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基线调查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出院时两组患者考核成绩、满意度得分和滴眼药水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工作坊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眼科患者滴眼药水应用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工作坊 滴眼药水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致葡萄膜炎2例分析
2
作者 孙武 陈水龄 +5 位作者 周婉瑜 史航 刘璐 贺严 付文涛 褚利群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与葡萄膜炎发病的关系并分析TNF-α抑制剂诱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2例使用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后出现葡萄...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与葡萄膜炎发病的关系并分析TNF-α抑制剂诱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2例使用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后出现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葡萄膜炎发生时间分别在用药后2周和6周,其中前葡萄膜炎1例,前、中间葡萄膜炎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有好转。在持续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倾向。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引起葡萄膜炎的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多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眼内葡萄膜炎患者等。患者年龄区间在5~77岁,发病时间为用药后1周~4年。经系统治疗,停止免疫抑制剂后,绝大多数诱发性葡萄膜炎患者视力可恢复。结论TNF-α抑制剂可以诱发葡萄膜炎的发生,发病类型以前葡萄膜炎为主,且有复发倾向。及时诊疗后患者的视力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抑制剂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 葡萄膜炎 副作用 英夫利昔单抗 阿达木单抗 视力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3
作者 方琦琦 吴婷婷 邢健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角膜损伤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白内障手术并出现干眼症的患者120例作为...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角膜损伤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白内障手术并出现干眼症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用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b-bFGF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泪液分泌量[SchirmerⅠ试验(SchirmerⅠtest,SIT)]、角膜损伤程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 of the cornea,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 up time,BUT)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LPO)],并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IT、FL评分、BUT和氧化应激指标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bF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症疗效确切,可显著促进患者泪液分泌,减轻角膜损伤,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改善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滴眼液 白内障 干眼症 泪液分泌 角膜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眼底新生血管生物靶向抑制剂的相关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雪晨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59-62,共4页
眼底新生血管可导致眼底病变,对视力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影响正常生活。以往多用激光疗法,但其本身存在副作用,且难以扼制异常血管的再生。靶向抑制剂可通过免疫抑制或通路抑制在疾病中发挥根治作用,为明确其应用价值,现将大分子单克隆... 眼底新生血管可导致眼底病变,对视力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影响正常生活。以往多用激光疗法,但其本身存在副作用,且难以扼制异常血管的再生。靶向抑制剂可通过免疫抑制或通路抑制在疾病中发挥根治作用,为明确其应用价值,现将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新生血管 生物靶向抑制剂 雷珠单抗 阿柏西普 康柏西普 法瑞西单抗
下载PDF
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变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视力状况的影响
5
作者 孙一帆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研究探讨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变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视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变应性结膜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以常规抗过敏治疗,观察组增加氮卓斯汀滴眼... 目的 研究探讨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变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视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变应性结膜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以常规抗过敏治疗,观察组增加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视力状况水平、炎症因子、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为71.43%(30/42)(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痒、异物、充血、流泪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高于对照组,眼压(IOT)、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1(CysLTR1)、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6/42)、9.52%(4/42)(P>0.05)。结论 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变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结膜炎 氮卓斯汀 临床疗效 视力状况 症状评分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修复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晓露 杨剑玲 +2 位作者 王宇航 朱俊峰 黄惠春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比较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修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 目的:比较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修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31眼)。试验组术后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促角膜修复,对照组术后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角膜修复。所有患者术前1 d进行裸眼视力检查,术后1 d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和裸眼视力检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和裸眼视力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逐渐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时间点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719.096,P<0.001)。术后1周,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4.83±2.28)、(3.89±1.87)s;术后1个月分别为(5.86±2.48)、(4.60±1.97)s,术后3个月分别为(8.33±2.03)、(5.88±1.47)s,试验组泪膜破裂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均逐渐提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缺损的效果相当。在提高泪膜稳定性方面,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优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修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白内障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联合普拉洛芬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的疗效
7
作者 李海燕 李雁朋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联合普拉洛芬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4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拉洛芬治疗。对比2组...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联合普拉洛芬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4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拉洛芬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泪膜厚度、泪液分泌试验(St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泪膜破裂时间(BUT)、炎症指标、国际标准眼表疾病指数(OSDI)、负性情绪和泪液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5.0%vs 75.0%,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泪膜厚度、Stt、BUT高于对照组,FL、炎症指标、OSDI评分与负性情绪评分、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联合疗法有利于改善这些患者泪膜稳定性与眼液基础分泌量,促进其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普拉洛芬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干眼症
下载PDF
ELISA方法测定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中rhEGF含量
8
作者 张军 李玉柱 樊婷婷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中rhEGF含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应用商品化试剂盒Quantikine ELISA,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测定技术(ELISA)测定样品中的rhEGF含量。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20~200 pg/mL;中间精... 目的:建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中rhEGF含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应用商品化试剂盒Quantikine ELISA,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测定技术(ELISA)测定样品中的rhEGF含量。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20~200 pg/mL;中间精密度所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98%(n=9)。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08%、100.46%、104.8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03%、9.85%、8.75%(n=3),重复检测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58%。结论:该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均良好,适用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中rhEGF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ELISA 滴眼液
下载PDF
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新药——Teprotumumab-trbw 被引量:2
9
作者 蒋敏敏 王萍 +1 位作者 燕树勋 王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2-606,共5页
Teprotumumab-trbw是一种作用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于2020年被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然国内对其了解较少。通过综述其分子结构、药代动力学、治疗机制、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希望能为临床使用提供指导。Teprotumum... Teprotumumab-trbw是一种作用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于2020年被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然国内对其了解较少。通过综述其分子结构、药代动力学、治疗机制、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希望能为临床使用提供指导。Teprotumumab-trbw可通过阻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串扰信号,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而减少透明质酸和炎症因子的产生,并能促进眶后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凋亡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有关基因表达而明显改善突眼、复视等临床症状。Teprotumumab-trbw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肌肉痉挛、高血糖、听力损伤等。Teprotumumab-trbw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疗效显著且耐久,二次治疗的患者也能从中受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Teprotumumab-trbw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抑制剂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新型硬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晶晶 刘东伟 +2 位作者 伍晓艳 付志英 陶黎明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评价一种国产新型硬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接受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的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2例164只眼,使用计算机程序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评价一种国产新型硬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接受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的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2例164只眼,使用计算机程序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82眼,试验组使用新型硬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对照组使用博士伦硬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观察并记录患者戴镜前、戴镜1周、1个月、3个月的检查结果,包括矫正视力、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膜充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矫正视力≥1.0的比例在戴镜1周、1个月、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症状评分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润滑液的有效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膜充血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润滑液的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新型硬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 屈光不正 透明质酸纳
下载PDF
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评价
11
作者 孙悦 葛健 +3 位作者 吴彦霖 俞方知 陈琦 朱彩红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及其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患者55例(共56只眼),根据视网膜静脉血管的阻塞情况分为视网膜分...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及其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患者55例(共56只眼),根据视网膜静脉血管的阻塞情况分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32眼)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组(24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网膜出血吸收,黄斑水肿消退;两组患者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BRVO组显著更高(P<0.05);中央黄斑厚度(CMT)均较治疗前下降,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外层结构不同程度破坏,CRVO组更显著(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RVO-ME安全、有效,且对BRVO的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下载PDF
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桑智慧 李慧红 周丽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32-1536,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以微血管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的微血管损伤还可导致失明。传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献综述表明,DR的主要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引起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以及生长因子、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以微血管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的微血管损伤还可导致失明。传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献综述表明,DR的主要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引起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以及生长因子、激素等的变化有关,中药单体(绿原酸)、单药(三七、蒲黄、葛根、枸杞等)、组方(补阳还五汤合六君子汤加减、血府逐瘀汤加减、四妙勇安汤等)以及中成药(川芎嗪注射液、复荣通脉胶囊、杞菊地黄丸等)都可以为DR的治疗提供有益的补充,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抗氧化、抗炎、抗细胞凋亡、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改善激素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药 炎症 氧化应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阿托品制剂与纳米缓释给药的临床应用进展
13
作者 童瑶 骆阳 +2 位作者 陈曦 付燕 杨路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7期976-980,共5页
近年来近视逐渐成为一项重大公共社会问题,且高发性及低龄化的特点越加明显,病理性近视即将成为首要的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军事、航空航天及消防等国家安全领域。迄今为止,阿托品滴眼液是唯一经循证医学验证能够有效治疗近视的药物。然... 近年来近视逐渐成为一项重大公共社会问题,且高发性及低龄化的特点越加明显,病理性近视即将成为首要的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军事、航空航天及消防等国家安全领域。迄今为止,阿托品滴眼液是唯一经循证医学验证能够有效治疗近视的药物。然而在临床上,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的使用仍然存在很多剂量安全性及疗效不确定性问题,且眼内生物屏障经常导致药物的眼内输送效率欠佳。目前药物的缓释技术已逐渐成熟,其中纳米缓释制剂已广泛用于眼部药物输送的研究,有效改善眼部给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滴眼液 循证医学 生物屏障 病理性近视 眼部给药 缓释技术 输送效率 药物输送
下载PDF
不同浓度和给药频次的低浓度阿托品短期使用对儿童眼部安全性的影响
14
作者 贺美男 弭宝月 +4 位作者 祝颖 刘琳 张子瑜 杜蓓 魏瑞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4-482,共9页
目的评估不同浓度和给药频次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短期使用对儿童眼部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方法,连续纳入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或近视前期儿童72例72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评估不同浓度和给药频次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短期使用对儿童眼部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方法,连续纳入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或近视前期儿童72例72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0.04%阿托品组,每组24例24眼。对所有受试者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行电脑验光,采用综合验光仪测量主觉验光,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采用推进法测量调节幅度(AMP),采用瞳孔仪测量瞳孔直径,采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测量33 cm处的近视力,采用Keratograph 5M行泪液评估并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各组受试眼分别双眼点1滴0.01%、0.02%、0.04%阿托品滴眼液后每10 min测量1次瞳孔直径,至3次瞳孔直径不再变化时,测量各组眼部参数记录为单次用药后数据。各组受试者分别使用对应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每晚1次,用药后1周测量眼部参数;随后0.01%阿托品组及0.02%阿托品组用药频率改为每日早晚各1次,0.04%阿托品组保持每晚1次,1周后测量眼部参数。均选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组用药前后瞳孔直径、AMP及其他眼部参数变化。结果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0.04%阿托品组用药前瞳孔直径分别为(5.59±0.48)、(5.35±0.76)、(5.65±0.43)mm,单次用药后瞳孔直径分别为(7.00±0.68)、(7.17±0.58)和(8.40±1.71)mm,连续用药后1周分别为(6.67±0.62)、(6.56±0.65)和(7.60±0.69)mm,连续用药后2周分别为(6.96±0.49)、(7.04±0.53)和(7.60±0.36)mm,3个组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瞳孔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9.430,P<0.001,F时间=156.620,P<0.001)。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0.04%阿托品组用药前AMP分别为(12.94±3.02)、(13.25±2.81)和(13.42±2.60)D,单次用药后分别为(11.62±2.61)、(11.53±2.06)和(9.64±1.93)D,连续用药后1周分别为(11.14±2.61)、(11.33±2.33)和(8.30±1.18)D,用药后2周分别为(9.99±1.81)、(8.72±1.25)和(8.76±2.12)D,3个组间AMP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2.800,P=0.063),用药后不同时间点AMP均较用药前降低,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61.400,P<0.001)。各组受试者等效球镜度、眼压、近视力、眼轴长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和OSDI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30、0.630、1.420、0.580、0.140、0.120、0.340、0.142,均P>0.05)。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等效球镜度、眼压、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OSDI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2.560、4.730、4.720、5.220、3.720,均P<0.05)。结论不同浓度阿托品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瞳孔散大及AMP下降,且浓度越高越严重,同时,增加阿托品给药频次,瞳孔散大及AMP下降程度也会加重,但并未发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用法和用量 瞳孔直径 调节幅度
下载PDF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任霞 侯梦楠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95-596,共2页
目的探究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93例,随机分为参照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n=47例)和试验组(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n=46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 目的探究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93例,随机分为参照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n=47例)和试验组(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n=46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上方、下方、颞侧及鼻侧视网膜厚度均较参照组薄(P<0.05)。结论将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应用于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后,可改善视网膜厚度,促进视网膜功能恢复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康柏西普 激光光凝治疗 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眼部用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贠莎莎 姚雪静 +1 位作者 邢玲 胡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8期169-172,共4页
近年来,生物制药的突飞猛进推动着眼部用药的不断发展,抗体类药物的新靶点不断被发现,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纳米抗体成为眼用抗体药物研究的热点;新的给药方式及药物输送系统的推陈出新,为眼用抗体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近年来,生物制药的突飞猛进推动着眼部用药的不断发展,抗体类药物的新靶点不断被发现,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纳米抗体成为眼用抗体药物研究的热点;新的给药方式及药物输送系统的推陈出新,为眼用抗体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减少给药频次,减少副作用,提高药物渗透性和眼部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顺应性是眼用抗体类药物亟需解决的难题,也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探讨国内眼用抗体类药物的靶点及药物输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眼用抗体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疾病 抗体药物 靶点 输送系统
下载PDF
环孢素滴眼液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于文英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9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环孢素滴眼液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73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环孢素滴眼液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73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环孢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干眼症状评分、泪河高度、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眼表功能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结膜荧光素染色(FL)]水平和泪液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泪河高度、BUT、SIT水平高于对照组,干眼症状评分、OSDI评分、FL评分以及TSLP、MMP-9、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滴眼液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泪河高度、BUT、SIT水平,降低干眼症状评分、OSDI评分、FL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环孢素滴眼液 聚乙二醇滴眼液 炎性因子 眼表功能 泪河高度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贝复舒滴眼液与常规疗法在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张艳芳 刘欣怡 辛颖 《天津药学》 2023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贝复舒滴眼液与常规疗法在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眼科确诊的80例白内障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常规使用玻璃酸钠滴... 目的:分析对比贝复舒滴眼液与常规疗法在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眼科确诊的80例白内障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常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1滴/次,1次/d,持续滴眼4周;观察组在玻璃酸钠滴眼液的基础上加入贝复舒滴眼液治疗,1滴/次,4次/d,持续滴眼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眼表功能以及泪液中的炎性因子水平与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眼表荧光素染色评分(FL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与过氧化脂质(LP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LS评分、TNF-α、IL-6、MDA与LP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总抗氧化能力(T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It、BUT、SOD与TA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相比,联合使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患者能够提高疗效,改善眼表功能,且对减轻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复舒滴眼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 白内障 眼表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氧氟沙星壳聚糖滴眼液的研制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平 张建林 +3 位作者 李家仁 常威 王爱勤 俞贤达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8-69,共2页
增强氧氟沙星疗效和降低其不良反应。方法:以壳聚糖为辅料,研制氧氟沙星壳聚糖滴眼液。结果:此制备工艺可行,内在质量稳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品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平均回收率99.75%,RSD=0.34%。结论:... 增强氧氟沙星疗效和降低其不良反应。方法:以壳聚糖为辅料,研制氧氟沙星壳聚糖滴眼液。结果:此制备工艺可行,内在质量稳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品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平均回收率99.75%,RSD=0.34%。结论:该品符合有关质量要求,可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壳聚糖 滴眼液 研制
下载PDF
药学干预对白内障术后用药规范的实践分析
20
作者 林丽敏 黄锐升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通过药学干预提高白内障术后的用药规范。方法选取在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40例240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120例120眼,A组为研究组(药学干预组),B组为对照组;在术后1周及术后4周进行回访,以... 目的通过药学干预提高白内障术后的用药规范。方法选取在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40例240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120例120眼,A组为研究组(药学干预组),B组为对照组;在术后1周及术后4周进行回访,以滴眼次数正确及滴眼方法正确作为观察指标,对观察指标进行量化评分,量化评分标准为:滴眼次数及滴眼方法均正确为0分,滴眼次数或滴眼方法只有一项正确为1分,滴眼次数及滴眼方法均错误为2分。结果量化评分在术后1周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量化评分在术后4周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量化评分在研究组术后1周和术后4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量化评分在对照组术后1周和术后4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药学干预,能很好地提高白内障术后的用药规范,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可行性很强,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干预 白内障 用药规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