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8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镉诱导雄性生殖功能损伤的机制
1
作者 王联通 任枚琪 +2 位作者 温丽琴 史潇 全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7-892,共6页
镉是生殖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生物半衰期长达20~40年,进入人体后常在睾丸蓄积,并可引发睾丸、附睾功能损伤,导致精子数量、运动参数及正常形态的降低,甚至引发雄性子代生殖系统的功能异常。重金属镉诱导雄性生殖功能损伤的机理尚未完... 镉是生殖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生物半衰期长达20~40年,进入人体后常在睾丸蓄积,并可引发睾丸、附睾功能损伤,导致精子数量、运动参数及正常形态的降低,甚至引发雄性子代生殖系统的功能异常。重金属镉诱导雄性生殖功能损伤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也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这一问题受到学者们的长期关注。大量研究提示镉可能通过干扰激素分泌、诱导氧化应激、激活炎症反应和凋亡以及引发能量代谢紊乱等途径对雄性生育能力造成损害。本文对既往发表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综述,对其损伤机制进行总结,旨在为寻找镉诱导雄性生殖功能损伤的治疗靶点寻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系统 睾丸 附睾 精子
下载PDF
毒蛇咬伤致多脏器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悦 李玉梅 董德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蛇毒毒液螯入后会导致神经损伤、凝血障碍等致死性的全身性损伤,咬伤部位溃疡、肌坏死等致残性的局部损伤,以及多脏器组织损伤。近年来,毒蛇咬伤后血液毒性、神经毒性、细胞毒性被广泛... 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蛇毒毒液螯入后会导致神经损伤、凝血障碍等致死性的全身性损伤,咬伤部位溃疡、肌坏死等致残性的局部损伤,以及多脏器组织损伤。近年来,毒蛇咬伤后血液毒性、神经毒性、细胞毒性被广泛研究,但对实体脏器的损伤研究较为缺乏,而蛇伤后多脏器损伤是其高致死率的重要原因。因此,该文对毒蛇咬伤后,合并致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脾脏、脑等实体脏器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蛇伤临床精准诊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毒性效应 多脏器损伤 功能性损伤 器质性损伤
下载PDF
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研究山萘酚的人肾近曲小管细胞HK-2毒性及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路青瑜 郭丽 +2 位作者 李娇 杨付梅 孙黔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29,共9页
目的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探究山萘酚的肾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人肾近曲小管细胞HK-2分为细胞对照组(二甲亚砜终浓度<0.01%)、山萘酚5,10,20,50和100μmol·L^(-1)组及多柔比星(Dox)10μmol·L^(-1)组。Hoechst 33342染色... 目的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探究山萘酚的肾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人肾近曲小管细胞HK-2分为细胞对照组(二甲亚砜终浓度<0.01%)、山萘酚5,10,20,50和100μmol·L^(-1)组及多柔比星(Dox)10μmol·L^(-1)组。Hoechst 33342染色和噻唑蓝(MTT)比色法分别检测活细胞数目和细胞存活率;荧光探针DCFH-DA,Mito-Tracker Red CMXRos和Fluo-4 AM分别检测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和Ca^(2+)内流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ATP含量;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DNA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入核情况,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蛋白〔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c-Jun N端激酶(JNK)、p-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ERK〕和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蛋白(p-STAT3和STAT3)的表达。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山萘酚5,10,20,50和100μmol·L^(-1)组活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P<0.01);山萘酚10,20,50和10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P<0.01);山萘酚10,20,50和100μmol·L^(-1)组细胞ROS水平升高(P<0.05,P<0.01);山萘酚5,10,20,50和100μmol·L^(-1)组细胞MMP下降(P<0.01);山萘酚50和100μmol·L^(-1)组细胞Ca^(2+)内流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ATP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山萘酚20,50和100μmol·L^(-1)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P<0.01);山萘酚各剂量组DNA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山萘酚50和100μmol·L^(-1)使NF-κB p65发生磷酸化并入核;山萘酚上调MAPK通路p-p38 MAPK,p-ERK,p-JNK和JNK蛋白及JAK2/STAT3通路p-STAT3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山萘酚对HK-2细胞有明显毒性,机制与其促进ROS水平升高而介导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涵分析技术 山萘酚 肾毒性 NF-ΚB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降钙素原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4
作者 吕彦辉 陈建华 +2 位作者 张丽 宋静莹 贾英杰 《上海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383-387,共5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6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90例,均为非显性感染者。采用磁微粒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PCT水平,...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6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90例,均为非显性感染者。采用磁微粒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PCT水平,根据PCT检测结果采用中位数法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液生物化学指标、CRP、IL-6等,并记录患者的身高、BMI、透析龄、活动情况等,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采用NHYA分级评估患者的心功能,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指标与PCT的相关性。结果高水平组患者的PSQI评分和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低水平组;K t/V值显著小于低水平组,每日步数和活动量均显著少于低水平组(P值均<0.05或0.01)。高水平组患者的PCT、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PCT水平与PSQI评分、MAP、IL-6、CRP呈正相关(P值均<0.05);与活动量、K t/V值呈负相关(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PCT水平与血液透析充分性、活动量呈负相关(β=-0.228、-0.243,P值均<0.05),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β=0.259,P<0.05)。结论血液透析充分性、活动量、PSQI评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降钙素原 透析充分性 活动量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苯并芘通过芳香烃受体促进肝糖异生相关分子表达
5
作者 王朝杰 张梦迪 +6 位作者 白图雅 胡玉霞 李君 王蕾 苏敏 杨帆 常福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1-608,共8页
目的探讨苯并芘(BaP)对肝糖异生相关分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①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BaP 0.45,0.90和1.80 mg·kg^(-1)组,将BaP溶解于玉米油中进行ig给药,溶剂对照组ig给予玉米油10mL·kg^(-1),ig... 目的探讨苯并芘(BaP)对肝糖异生相关分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①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BaP 0.45,0.90和1.80 mg·kg^(-1)组,将BaP溶解于玉米油中进行ig给药,溶剂对照组ig给予玉米油10mL·kg^(-1),ig给药连续12周。②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随机分为细胞对照组、BaP 0.1,1.0和10.0μmol·L^(-1)组,药物孵育细胞24 h。③HepG2分为细胞对照组、BaP 1μmol·L^(-1)、芳香烃受体(AhR)抑制剂CH2231911μmol·L^(-1)、BaP 1μmol·L^(-1)+CH2231911μmol·L^(-1)组,药物孵育细胞24 h。细胞免疫荧光检测②③分组HepG2细胞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蛋白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①②③分组中小鼠肝组织和HepG2细胞中的肝糖异生相关因子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1(PCK1)和FGF2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①②③分组中小鼠肝组织和HepG2细胞中的肝糖异生相关因子FBP1,G6Pase,PCK1和FGF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溶剂对照组相比,BaP 0.90和1.80 mg·kg^(-1)组的C57BL/6小鼠肝组织FBP1,G6Pase,PCK1和FGF2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②与细胞对照组相比,BaP 0.1,1.0和10.0μmol·L^(-1)组HepG2细胞中FBP1,G6Pase,PCK1和FGF2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③与BaP 1μmol·L^(-1)组相比,BaP 1μmol·L^(-1)+CH2231911μmol·L^(-1)组HepG2细胞中FBP1,G6Pase,PCK1和FGF2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BaP可提高肝糖异生限速酶FBP1,G6Pase,PCK1和FGF21 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提高肝糖异生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hR/FGF2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芘 芳香烃受体 糖异生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下载PDF
HFPO-DA染毒对孕鼠甲状腺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吕娣 谭桂玲 +2 位作者 陈国威 刘文东 韩文超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658-662,共5页
目的探讨孕期染毒六氟环氧丙烷二聚体羧酸(HFPO-DA)对孕鼠甲状腺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妊娠0.5 d的SD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去离子水)和HFPO-DA低剂量(1 mg/kg)、中剂量(1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8只。妊娠0.5~19.5 d,每天... 目的探讨孕期染毒六氟环氧丙烷二聚体羧酸(HFPO-DA)对孕鼠甲状腺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妊娠0.5 d的SD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去离子水)和HFPO-DA低剂量(1 mg/kg)、中剂量(1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8只。妊娠0.5~19.5 d,每天按体质量进行染毒。在妊娠19.5 d用100 g/L水合氯醛麻醉后断头处死所有孕鼠,检测各组胎鼠的生长发育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孕鼠甲状腺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孕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_(4))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的浓度,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孕鼠血清HFPO-DA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HFPO-DA染毒可显著降低胎鼠的出生体质量、身长和尾长,显著升高孕鼠TSH和TT_(3)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t=5.07~38.64,P<0.05),并且导致孕鼠甲状腺组织出现增生小滤泡。结论高剂量HFPO-DA染毒可以损伤孕鼠甲状腺结构,干扰孕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进而导致胎鼠宫内生长发育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环氧丙烷二聚体羧酸 甲状腺激素类 妊娠 动物 胚胎发育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亚急性经口暴露对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刘志可 王朗 +2 位作者 顾梦影 陆彩玲 薛健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9-484,共6页
苯醚甲环唑应用广泛,在食用农产品中存在残留超标现象,并在不孕女性人群血清和卵泡液中有检出。为探究苯醚甲环唑亚急性经口暴露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分别灌胃给予50、100和200 mg/(kg bw·d)剂量... 苯醚甲环唑应用广泛,在食用农产品中存在残留超标现象,并在不孕女性人群血清和卵泡液中有检出。为探究苯醚甲环唑亚急性经口暴露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分别灌胃给予50、100和200 mg/(kg bw·d)剂量的苯醚甲环唑玉米油溶液后,大鼠血清中孕酮(P)和雌二醇(E2)含量的变化,并在对大鼠卵巢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统计了各级卵泡的数量。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各剂量暴露组及对照组大鼠卵巢脏器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200 mg/(kg bw·d)高剂量暴露组大鼠血清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和100 mg/(kg bw·d)剂量暴露组则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低于高剂量暴露组(P<0.05);各剂量暴露组及对照组之间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从卵泡的发育情况看,200 mg/(kg bw·d)高剂量暴露组生长卵泡的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0和100 mg/(kg bw·d)剂量暴露组则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200 mg/(kg bw·d)剂量的苯醚甲环唑亚急性经口暴露会对大鼠卵巢产生一定的毒性影响,该暴露剂量下可导致大鼠血清孕酮水平和生长卵泡比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亚急性经口暴露 生殖毒性 卵巢 甾体激素 卵泡
下载PDF
蒙药手参的长期毒性研究
8
作者 何乌云嘎 王秀兰 +3 位作者 阿润 荷叶 莫日根 永强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66-378,共13页
目的:通过蒙药手参对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长期毒性试验,观察手参对大鼠长期给药产生的累积毒性反应和严重程度,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延迟性毒性反应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通过蒙药手参对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长期毒性试验,观察手参对大鼠长期给药产生的累积毒性反应和严重程度,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延迟性毒性反应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手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每天采用灌胃和含药饲料喂养法,连续给药3个月,空白组喂养普通饲料及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每周测定体重变化、给药45 d、90 d和停药15 d后每组各处死10只,测定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主要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综合评估蒙药手参的长期毒性。结果:实验期间各给药组的动物未见死亡,眼、耳、鼻、口未见异常分泌物,尿液及粪便性状未见异常,自主活动及步态正常;体重和摄食量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中期,手参中、高剂量组的MPV显著升高;给药期结束时,高剂量组、中剂量组Crea、TP显著降低。恢复期,MPV、Crea、TP等指标恢复正常,中剂量组CHO明显降低;各组大鼠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也均未见异常。结论:手参以临床用药量的10倍、20倍及30倍量连续3个月灌胃给药,试验大鼠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脏器指数、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组织病理等指标未见明显毒性表现及后续毒性反应。可认为手参长期毒性不明显,临床用药安全。其中,恢复期中剂量组CHO降低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手参 SD大鼠 长期毒性
下载PDF
菊苣复合物对大鼠的毒性实验研究
9
作者 赵晓玫 管庆磊 王艳慧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菊苣复合物30 d喂养实验对SD大鼠生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菊苣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2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大鼠予基础饲料,动物自由摄食;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00、4.67、6.... 目的探讨菊苣复合物30 d喂养实验对SD大鼠生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菊苣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2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大鼠予基础饲料,动物自由摄食;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00、4.67、6.67 g/(kg·bw)的菊苣复合物,相当于人体摄入量4.0 g/(人·d)的30、70、100倍。连续喂饲30 d后进行血清生化学、血液学、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脏器系数等测定。结果动物在30 d喂养期间,菊苣复合物未引起大鼠生理生化功能、器官组织形态学和整体健康状况等各项重要指标的异常变化,各检验结果,对照组与菊苣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菊苣复合物30 d喂养实验显示,高、中、低各剂量组受试物大鼠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对大鼠无明显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复合物 SD大鼠 30 d喂养实验 毒理学 安全性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10
作者 霍星华 赵宝玉 +2 位作者 万学攀 郭玺 王建军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4,共4页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毒性 检测 DON
下载PDF
硝酸镧对大鼠肝脏的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颖 陈东 +3 位作者 陈爱军 刘渤 孙淑艳 聂毓秀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以大鼠为对象 ,连续用生理盐水和 2 0 ,10 ,2 ,0 .2 ,0 1mg·kg- 1 La(NO3) 3灌胃 6个月后 ,观察了体重、肝体比变化 ;检测了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γ 谷氨酰转移酶含量的变化 ;应用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技术... 以大鼠为对象 ,连续用生理盐水和 2 0 ,10 ,2 ,0 .2 ,0 1mg·kg- 1 La(NO3) 3灌胃 6个月后 ,观察了体重、肝体比变化 ;检测了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γ 谷氨酰转移酶含量的变化 ;应用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不同剂量La(NO3) 3对大鼠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2 0mg·kg- 1 La(NO3) 3组动物体重增长缓慢 ,0 1mg·kg- 1 La(NO3) 3组动物体重增加较快 ;2 0mg·kg- 1 La(NO3) 3组肝脏汇管区有炎细胞浸润 ,有些肝细胞胞质内有少量的脂滴 ,糖原减少 ,线粒体基质密度增高 ,有电子密度高的致密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硝酸镧 肝脏 大鼠 亚慢性毒性实验 生物效应 安全
下载PDF
毒鼠强中毒的研究 被引量:78
12
作者 向平 沈敏 +4 位作者 卜俊 黄仲杰 吴何坚 刘伟 沈保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8-90,共3页
建立了毒鼠强中毒检材 (体液、组织 )的提取和GC/NPD法的系统分析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 ,发现毒鼠强在体内一直呈较均匀地分布 ,并考察了毒鼠强在福尔马林固定液中的稳定性。跟踪监测了 4名毒鼠强中毒者血、尿中的浓度变化 ,为实际检案和... 建立了毒鼠强中毒检材 (体液、组织 )的提取和GC/NPD法的系统分析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 ,发现毒鼠强在体内一直呈较均匀地分布 ,并考察了毒鼠强在福尔马林固定液中的稳定性。跟踪监测了 4名毒鼠强中毒者血、尿中的浓度变化 ,为实际检案和临床救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鼠强 中毒 GC/NPD 毒理学
下载PDF
长期低剂量喂饮钇对小鼠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申治国 杨维东 +2 位作者 刘洁生 谢立民 车军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0-372,共3页
通过在饮水中加入钇 ( 0 ,2 3 2 5 ,2 32 5 0 0mg·L- 1 ) ,使小白鼠长期摄入稀土 ,7个月后用POEMS测定F1子代小鼠脑中微量元素Cu ,Zn ,Mg ,Fe ,Ca ,Co等的含量。结果显示 ,F1子代小鼠脑Fe ,Ni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P <0 ... 通过在饮水中加入钇 ( 0 ,2 3 2 5 ,2 32 5 0 0mg·L- 1 ) ,使小白鼠长期摄入稀土 ,7个月后用POEMS测定F1子代小鼠脑中微量元素Cu ,Zn ,Mg ,Fe ,Ca ,Co等的含量。结果显示 ,F1子代小鼠脑Fe ,Ni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P <0 0 1) ,Co明显升高 (P <0 0 5 ) ,提示钇的摄入可能会造成小鼠体内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分布 ,进一步造成机体某些生理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微量元素 生理功能 智力 生物效应 神经毒性
下载PDF
合成洗涤剂对猪肝脏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莹辉 王艳国 +1 位作者 刘松年 闫秀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6-346,共1页
关键词 合成洗涤剂 肝脏 损伤作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苯磺酸钠 毒性 LAS
下载PDF
火灾烟气毒性的定量评价方法评述 被引量:27
15
作者 童朝阳 阴忆烽 +1 位作者 黄启斌 林福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01-105,共5页
火灾烟气毒性定量评价是毒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烟气毒性与建筑材料、燃烧条件、烟气毒物在建筑物内的传播规律及暴露时间有关,这些都是传统毒理学评价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烟气毒性定量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最少的动物... 火灾烟气毒性定量评价是毒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烟气毒性与建筑材料、燃烧条件、烟气毒物在建筑物内的传播规律及暴露时间有关,这些都是传统毒理学评价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烟气毒性定量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最少的动物试验,从宏观上更加定量化、系统化地评价和预测火灾烟气毒性。本文介绍了国外火灾烟气毒性定量评价的标准、烟气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型,评述了这些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分析了火灾烟气毒性定量评价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 火灾 烟气毒性 定量评价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大鼠氯丙烯中毒对神经纤维微管、神经微丝和胞浆内Ca^(2+),Mg^(2+)含量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克任 姜会敏 +3 位作者 崔晞 张秀莲 韩国安 于丽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93-297,共5页
大鼠sc氯丙烯100和150 mg/kg,研究其对在体神经纤维MT,NF和胞浆内Ca^(2+),Mg^(2+)含量的影响.氯丙烯可引起MT,NF变性和数量减少,胞浆内Ca^(2+)含量升高.Ca^(2+)含量升高能抑制MT聚合和促进其解聚,分解NF蛋白,致使MT和NF减少,抑制或阻断... 大鼠sc氯丙烯100和150 mg/kg,研究其对在体神经纤维MT,NF和胞浆内Ca^(2+),Mg^(2+)含量的影响.氯丙烯可引起MT,NF变性和数量减少,胞浆内Ca^(2+)含量升高.Ca^(2+)含量升高能抑制MT聚合和促进其解聚,分解NF蛋白,致使MT和NF减少,抑制或阻断轴浆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烯 微管 神经微丝
下载PDF
大气细颗粒物(PM_(2.5))对心血管内皮细胞NOS的影响 被引量:34
17
作者 张蕴晖 丁佳玮 +1 位作者 曹慎 阚海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2-145,共4页
运用体外试验方法,探讨了大气细颗粒物的心血管毒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集上海城区大气中的PM2.5,并以0.01、0.05、0.2、1mg·mL-1剂量染毒大鼠心血管内皮细胞24h后,观察PM2.5对心血管内皮细胞内总NOS,iNOS及cNOS活力等指标的影响... 运用体外试验方法,探讨了大气细颗粒物的心血管毒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集上海城区大气中的PM2.5,并以0.01、0.05、0.2、1mg·mL-1剂量染毒大鼠心血管内皮细胞24h后,观察PM2.5对心血管内皮细胞内总NOS,iNOS及cNOS活力等指标的影响.发现与对照组相比,0.2mg·mL-1染毒组的心血管内皮细胞总NOS和iNOS活力显著增加,而cNOS活力显著降低,并且随着PM2.5染毒剂量的增加,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这一结果表明,PM2.5可通过诱导心血管内皮细胞的iNOS活性,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氧化应激损伤,氧化应激作用可能是P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心血管毒性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5种物质对除草剂精克草星诱发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6
18
作者 耿德贵 屈艾 +2 位作者 刘晓峰 陈刚 潘沈元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4-139,共6页
以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细胞率为指标,研究了5种物质对除草剂精克草星的诱发黄鳝遗传物质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B2、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生姜和大蒜与精克草星共同作用时,均能显著降低精克草星诱发的微核率... 以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细胞率为指标,研究了5种物质对除草剂精克草星的诱发黄鳝遗传物质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B2、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生姜和大蒜与精克草星共同作用时,均能显著降低精克草星诱发的微核率及核异常细胞率。说明,这5种物质可降低除草剂精克草星对鱼类的遗传毒性,对鱼类具有保护作用。另外,还对这5种物质抑制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克草星 黄鳝 微核率 核异常 除草剂
下载PDF
氯丙烯引起神经细胞钙稳态失衡及细胞骨架损伤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谢克勤 孙克任 +3 位作者 杨东昌 高树君 厉保秋 张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用鸡胚脑和兔脑神经细胞研究了氟丙烯(AC)作用下的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细胞骨架形态,细胞骨架蛋白的合成及单位面积离体管蛋白聚合数量的改变。结果显示,在AC的作用下,[Ca2+]i随着毒物浓度增高而明显... 用鸡胚脑和兔脑神经细胞研究了氟丙烯(AC)作用下的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细胞骨架形态,细胞骨架蛋白的合成及单位面积离体管蛋白聚合数量的改变。结果显示,在AC的作用下,[Ca2+]i随着毒物浓度增高而明显增加;光镜下细胞骨架形态也随AC增加而由网状分布到断裂,破碎,最后仅剩下细胞核;细胞骨架蛋白的合成随毒物浓度的增高而明显抑制;Ca2+直接抑制离体管蛋白聚合;随着AC的浓度增高,单位面积内管蛋白聚合的数量也下降。研究提示AC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可能与细胞内Ca2+稳态失衡及细胞骨架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烯 微管蛋白 细胞骨架 神经毒理学
下载PDF
氯化钇和氯化镨引起的人淋巴细胞DNA分子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辉 嵇庆 +1 位作者 张锡然 单祥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18,共3页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了稀土化合物氯化钇和氯化镨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不同浓度的氯化钇和氯化镨均可引起淋巴细胞DNA受损后DNA迁移率的显著升高,受损伤细胞的百分率与对照差异明...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了稀土化合物氯化钇和氯化镨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不同浓度的氯化钇和氯化镨均可引起淋巴细胞DNA受损后DNA迁移率的显著升高,受损伤细胞的百分率与对照差异明显,提示氯化钇和氯化镨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 氯化钇 氯化镨 淋巴细胞 DNA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