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丹蛋白的安全性评价
1
作者 鹿杰 黄志强 +3 位作者 刘炎姝 邱敏 张丽 袁文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0,共7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牡丹蛋白的安全性,为牡丹蛋白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大鼠28 d经口毒性试验和90 d经口毒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灌胃剂量11700 mg/kg)小鼠无中毒反应,亦无... 本研究旨在研究牡丹蛋白的安全性,为牡丹蛋白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大鼠28 d经口毒性试验和90 d经口毒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灌胃剂量11700 mg/kg)小鼠无中毒反应,亦无动物死亡;大鼠28 d及90 d经口毒性试验中牡丹蛋白各剂量组(1500、3000、6000 mg/kg)大鼠食物利用率、脏体比及各项生命活动与空白组相比均无异常,血常规指标及血生化指标值与空白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病理切片显示大鼠各组织形态完好,未见中毒性病变。证明在低于11700 mg/kg剂量范围内牡丹蛋白无毒,具备应用于食品领域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蛋白 安全性 血常规 血生化 植物蛋白
下载PDF
油莎豆对大鼠的致畸作用研究
2
作者 李春鑫 于美琴 +3 位作者 杨海龙 宋万献 张戈 王会伟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3年第4期306-309,315,共5页
目的:评估油莎豆对SD大鼠是否存在致畸作用。方法:以100只3月龄SPF级SD大鼠为试验动物,设置0(对照)、2、4、8 g/kg共4个油莎豆浓度,在SD大鼠孕期的第6~15天,灌胃给予受试物,每天1次。分别在受孕后第0、6、9、12、15、20天称量大鼠,于妊... 目的:评估油莎豆对SD大鼠是否存在致畸作用。方法:以100只3月龄SPF级SD大鼠为试验动物,设置0(对照)、2、4、8 g/kg共4个油莎豆浓度,在SD大鼠孕期的第6~15天,灌胃给予受试物,每天1次。分别在受孕后第0、6、9、12、15、20天称量大鼠,于妊娠第20天采用CO_(2)麻醉法处死孕鼠,剖腹取出子宫,称取子宫连胎质量,记录并检查黄体数、着床数、吸收胎、早死胎、晚死胎及活胎数,活胎鼠记录胎仔体质量、体长,并检查胎鼠外观有无畸形。结果:各剂量组孕鼠在观察期内精神状态、一般活动未发现异常体征,第20天处死后大体解剖肉眼均未见明显异常;各分组试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油莎豆对孕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及其增量、胚胎发育、胎鼠外观畸形、胎鼠骨骼发育、骨骼畸胎率、胎鼠内脏发育、畸胎率、孕鼠总畸胎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油莎豆对SD大鼠无致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致畸性 SD大鼠 畸胎率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引领的《食品毒理学》进阶式混合教学模式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震 孙秀兰 +3 位作者 王立 张毅 马志强 夏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63-368,共6页
混合式教学是未来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载体。课程组构建了五段进阶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混合式教学是未来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载体。课程组构建了五段进阶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构建了师生新型学习共同体。课程思政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机融合,对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自信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食品毒理学 进阶式教学
下载PDF
明日叶查尔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双 彭中芮 +3 位作者 吴桢雯 郭东北 孙美君 李蕾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3年第2期95-101,共7页
目的:研究明日叶查尔酮(AC)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模型组,AC低(5 mg/kg)、中(15 mg/kg)、高(30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灌胃给予受试物,体积为10μL/g,每天1次,连续30 d... 目的:研究明日叶查尔酮(AC)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模型组,AC低(5 mg/kg)、中(15 mg/kg)、高(30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灌胃给予受试物,体积为10μL/g,每天1次,连续30 d,正常对照组与酒精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12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一次性灌胃50%酒精,灌胃量为12 m L/kg。灌胃12 h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肝脏损伤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脂质代谢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细胞凋亡相关指标,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精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5),肝脏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血清转氨酶活性、TC、TG和LDL-C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酒精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AC组小鼠的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改善;血清转氨酶活性、TC、TG和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AC对酒精引发的急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代谢紊乱,减轻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日叶查尔酮 酒精性肝损伤 脂质代谢 氧化损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亚慢性暴露的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
5
作者 赵化冰 杨晨 +6 位作者 常慧敏 史婷婷 张冰洁 谭有兰 李凤珠 王洪彬 路福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169,共8页
基于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纳米二氧化钛(TiO_(2))颗粒对C57BL/6小鼠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的影响及组学间的关联性。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灌胃磷酸盐缓冲液,实验组以100 mg/(kg mb·d)纳米TiO_(2)灌胃,连续暴露13周... 基于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纳米二氧化钛(TiO_(2))颗粒对C57BL/6小鼠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的影响及组学间的关联性。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灌胃磷酸盐缓冲液,实验组以100 mg/(kg mb·d)纳米TiO_(2)灌胃,连续暴露13周。测定血糖、血脂等指标,并利用16S rDNA测序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肠道内容物进行分析,筛选出显著变化的微生物和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上升(P=0.032)。厚壁菌门(Firmicutes)、样棒菌属(Allobacul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相对丰度增加。差异代谢物与甘油酯类代谢、半乳糖代谢、色氨酸代谢通路有关。厚壁菌门细菌相对丰度与差异代谢物水平呈负相关,其他门类的细菌相对丰度与差异代谢物水平呈正相关。推断小鼠在纳米TiO_(2)亚慢性暴露后,所产生的毒性作用可能与粪便中糖脂代谢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肠道 代谢组 微生物组
下载PDF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微囊藻的挥发性成分
6
作者 虞锐鹏 王怡淼 +3 位作者 吴胜芳 宋启军 王婵 周海权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392,共8页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方法,比较了不同生长时期的微囊藻挥发性物质差异。根据离子迁移谱图结果,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其指纹谱...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方法,比较了不同生长时期的微囊藻挥发性物质差异。根据离子迁移谱图结果,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其指纹谱图观察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的GC-IMS谱图存在明显差异,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4%。从微囊藻水华样品中共鉴定出9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包括醛类23种、醇类21种、酯类16种、酮类10种、硫醚类7种、酸类2种、萜烯类2种,其中1-丁醇、(E,E)–2,4–癸二烯醛、乙酸、二甲基硫醚、(E)–3–己烯–1–醇、1–辛烯–3–酮等是微囊藻水华特征挥发性差异物。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藻类水华时挥发性代谢物的筛查及确证,为环境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微囊藻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2-乙酰基-4-四羟基-丁基咪唑对成年雌性大鼠的免疫毒性研究
7
作者 袁悦 原黎兰 +3 位作者 赵喆 肖倩倩 魏雪涛 郝卫东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3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探究Ⅲ类焦糖色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2-乙酰基-4-四羟基-丁基咪唑(THI)对雌性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健康成年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进行THI经口灌胃染毒,剂量分别为0、0.1、0.5、2.5和5mg/kg,连... 目的:探究Ⅲ类焦糖色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2-乙酰基-4-四羟基-丁基咪唑(THI)对雌性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健康成年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进行THI经口灌胃染毒,剂量分别为0、0.1、0.5、2.5和5mg/kg,连续染毒30 d。记录大鼠体质量并测定胸腺和脾脏的脏器系数,取大鼠胸腺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及各分类细胞的数量,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脾脏NK细胞的活性,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胸腺和脾脏中主要免疫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THI染毒可使大鼠胸腺皮质/髓质面积比下降。与对照组相比,2.5和5 mg/kg的THI染毒能降低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5 mg/kg及以上剂量THI染毒能降低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和T淋巴细胞的比例(P<0.01),0.5 mg/kg及以上剂量组大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和B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或P<0.01),5 mg/kg的THI染毒可使脾脏中T细胞的比例下降(P<0.01)、NK细胞的比例升高(P<0.01)。T细胞亚群的分析结果显示,5 mg/kg的THI能降低大鼠外周血中Th细胞的比例(P<0.01),0.5 mg/kg及以上剂量THI可使胸腺中Th细胞的比例升高(P<0.05或P<0.01)、CD4^(+)CD8^(+)双阳性T细胞的比例下降(P<0.05或P<0.01),2.5 mg/kg及以上剂量THI可升高胸腺中CTL细胞的比例(P<0.01)。结论:THI经口暴露可损伤雌性大鼠的免疫系统,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目减少是其敏感的效应指标,本研究条件下THI免疫毒性的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为0.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酰基-4-四羟基-丁基咪唑 大鼠 免疫毒性 淋巴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幼年期小鼠双酚F暴露对其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梁维凤 李子木 +1 位作者 常晶晶 胡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4-559,共6页
双酚F(bisphenol F,BPF)作为双酚A(bisphenol A,BPA)的主要替代物,对大脑功能影响的研究并不多。文章以幼年期(21~49 d)为时间窗口,通过不同的行为学范式研究BPF暴露对小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 mg/(kg·d)BPF暴露不会影响小鼠的... 双酚F(bisphenol F,BPF)作为双酚A(bisphenol A,BPA)的主要替代物,对大脑功能影响的研究并不多。文章以幼年期(21~49 d)为时间窗口,通过不同的行为学范式研究BPF暴露对小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 mg/(kg·d)BPF暴露不会影响小鼠的体质量、饮水量等生理状态,但显著减少小鼠进入旷场中央区的时间与次数,增加小鼠在悬尾、强迫游泳时的静止时间以及减弱小鼠在三箱社交中与陌生鼠1的交流,而与陌生鼠2的交流时间没有变化。结果表明,幼年期小鼠BPF暴露会诱导其焦虑与抑郁样行为,损害小鼠的社交能力。该研究将为BPF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工业生产中为BPA替代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F(BPF) 双酚A(BPA) 焦虑 抑郁 社交
下载PDF
人参稀有皂苷13周灌胃后对大鼠肝脏毒性研究
9
作者 曹雨晴 陶飞燕 +4 位作者 高慧 蔡雨情 余远 宋林梦 薛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22-329,共8页
目的:以热转化后的人参稀有皂苷为原料,探究人参稀有皂苷90 d口服对大鼠肝毒性的研究。方法:将48只雌雄大鼠随机分为人参稀有皂苷高剂量(600 mg/kg)组、人参稀有皂苷中剂量(200 mg/kg)组、人参稀有皂苷低剂量(60 mg/kg)组与空白对照组。... 目的:以热转化后的人参稀有皂苷为原料,探究人参稀有皂苷90 d口服对大鼠肝毒性的研究。方法:将48只雌雄大鼠随机分为人参稀有皂苷高剂量(600 mg/kg)组、人参稀有皂苷中剂量(200 mg/kg)组、人参稀有皂苷低剂量(60 mg/kg)组与空白对照组。90 d经口灌胃处理后通过UHPLC-MS对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以及肝脏流式细胞凋亡综合分析对大鼠肝脏的潜在损伤。结果:雌雄大鼠高剂量组肝细胞凋亡率和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高剂量雌性大鼠血清中出现了23种差异代谢物,如组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等,并影响了组氨酸和尿素循环等代谢途径,血氨升高,引发肝损伤;在高剂量雄性大鼠血清中出现了10种差异代谢物,如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影响了α-亚麻酸和亚油酸代谢途径,高浓度的花生四烯酸表现出致炎性和毒性,可以通过血液吸收进入门静脉系统引起肝损伤。结论:高剂量的人参稀有皂苷对雌雄大鼠有轻微肝损伤,其主要原因是组氨酸和α-亚麻酸和亚油酸代谢途径的改变所导致的,对雌雄大鼠未观察到的肝脏不良反应水平均小于2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稀有皂苷 Sprague Dawley大鼠 代谢组学 肝脏 流式细胞分析
下载PDF
黑老虎果毒理实验及其对血脂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7
10
作者 李志春 孙健 +4 位作者 封毅 卓少元 乐宁 尧金燕 龙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3-205,共3页
研究成熟黑老虎果的毒性及其对血脂的调节作用。对实验小鼠进行急性毒理实验,同时进行30d喂养实验,并观察小鼠血脂的变化。结果表明:雌雄小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20mL/kg(以体质量计),属无毒级;30d喂养实验各项观察指标正常,黑老... 研究成熟黑老虎果的毒性及其对血脂的调节作用。对实验小鼠进行急性毒理实验,同时进行30d喂养实验,并观察小鼠血脂的变化。结果表明:雌雄小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20mL/kg(以体质量计),属无毒级;30d喂养实验各项观察指标正常,黑老虎果对小鼠的体质量、血液、脏器等均无显著影响;该果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可以认为,成熟黑老虎果是值得开发的无毒且可调节血脂的珍稀野生水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果 毒性 血脂 调节
下载PDF
乙烯利体内致突变性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于文辉 高永泉 +2 位作者 赵文 齐小菊 杨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4-186,共3页
为测定乙烯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分别检测了乙烯利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致突变性。3个实验组的微核发生率(6.13‰、9.13‰、11.25‰)与阴性对照组(2.88‰)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 为测定乙烯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分别检测了乙烯利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致突变性。3个实验组的微核发生率(6.13‰、9.13‰、11.25‰)与阴性对照组(2.88‰)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各剂量组精子畸形率(39.6‰、50.4‰、49.6‰)与对照组(38.6‰)比较,中、高剂量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明乙烯利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有致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致突变性 微核 精子畸形
下载PDF
富硒小球藻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2
作者 王雪儿 杨欣宇 +4 位作者 朱婷 朱于鹏 袁林 莫开菊 汪兴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2期24-28,23,共6页
目的探究富硒小球藻提取物(含硒量3069 mg/kg)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42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药物组、无硒组、低硒组、中硒组、高硒组,每组6只。预防试验中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20 mL/kg... 目的探究富硒小球藻提取物(含硒量3069 mg/kg)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42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药物组、无硒组、低硒组、中硒组、高硒组,每组6只。预防试验中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20 mL/kg蒸馏水,药物组灌胃0.200 g/kg联苯双酯滴丸,补硒组分别为富硒小球藻提取物0.016、0.033、0.065 g/kg、无硒组为无硒破壁小球藻提取物0.065 g/kg,1次/d,连续7 d,末次灌胃1 h后,对照组腹腔注射大豆油,其余各组腹腔注射10%CCl 4大豆油溶液建立肝损伤模型,注射剂量为5 mL/kg。治疗试验先腹腔注射建立模型,后进行灌胃。检测小鼠血清AST、ALT酶含量、肝脏中抗氧化酶SOD、GSH-PX、脂质过氧化产物MDA;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在预防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3组补硒的ALT、AST、MDA降低明显;低硒组SOD活性、中及高硒组GSH-PX活性显著性增加(P<0.05)。治疗试验中,与模型组相比,3组补硒组的ALT、AST活性未见明显差异,低、中硒组的MDA显著性降低,SOD显著性增加(P<0.05),中、高硒组GSH-PX活性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富硒小球藻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小球藻提取物 急性肝损伤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纳米红色元素硒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利用性 被引量:62
13
作者 高学云 张劲松 张立德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58,共2页
纳米红色元素硒是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元素硒的纳米粒子,粒径在60nm 以内。体外研究证实,纳米红色元素硒能够与谷胱甘肽反应,其反应能力约为亚硒酸钠的1/20至1/10。急性毒性实验证实以口服硒元素的量计,纳米红色元素硒的LD50 = 112.98(89... 纳米红色元素硒是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元素硒的纳米粒子,粒径在60nm 以内。体外研究证实,纳米红色元素硒能够与谷胱甘肽反应,其反应能力约为亚硒酸钠的1/20至1/10。急性毒性实验证实以口服硒元素的量计,纳米红色元素硒的LD50 = 112.98(89.95~141.90)m g/kgBW,亚硒酸钠的LD50= 15.72(13.38~18.47)m g/kgBW,显示出纳米红色元素硒的毒性低。生物利用性试验证实:小鼠分别口服纳米红色元素硒和亚硒酸钠(Se 50μg/kg BW)30天,与对照组比,2种硒都能显著提高小鼠血硒和肝硒浓度,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利用性 纳米红色元素硒 急性毒性 毒性
下载PDF
豆豉、腐乳蛋白质降解物限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娟 丁晓雯 +1 位作者 秦樱瑞 曾艺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0-215,共6页
目的:测定豆豉、腐乳中包括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三甲胺、硫化氢、生物胺在内的蛋白质分解产物含量,确定豆豉、腐乳中蛋白质的腐败程度,为生产更安全的豆豉、腐乳等发酵豆制品提供依据。方法:参考GB/T... 目的:测定豆豉、腐乳中包括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三甲胺、硫化氢、生物胺在内的蛋白质分解产物含量,确定豆豉、腐乳中蛋白质的腐败程度,为生产更安全的豆豉、腐乳等发酵豆制品提供依据。方法:参考GB/T 5009.44—2003《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79—2003《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GB/T 16489—1996《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及其他文献分别对样品中TVB-N值、三甲胺及硫化氢等进行测定。结果:豆豉中TVB-N值、总生物胺、腐胺、三甲胺及硫化氢的含量分别为8.20~372.72 mg/100 g、15.67~2 057.56 mg/kg、ND^276.03 mg/kg、0.26~10.43 mg/100 g及1.22~27.27 mg/kg;腐乳中的含量分别为95.33~652.94 mg/100 g、11.38~2 406.95 mg/kg、11.38~1 147.32 mg/kg、0.42~4.31 mg/100 g及0.27~3.72 mg/kg。结论:腐乳、豆豉中TVB-N、三甲胺、硫化氢、生物胺等腐败变质物质大量生成,影响此类食品的可食用性。可初步将TVB-N值、腐胺、总生物胺及三甲胺含量作为腐乳的腐败变质标志物;TVB-N值、总生物胺及三甲胺含量作为豆豉的腐败变质标志物,结合生产环节确定此类物质的限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 腐乳 蛋白质降解产物 挥发性盐基氮 三甲胺 硫化氢 总生物胺 腐胺
下载PDF
武汉淡水鱼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安全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董绪燕 孙智达 +1 位作者 戚向阳 谢笔钧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9-721,共3页
以中国南方湖泊中的淡水鱼及其生活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ICP-OES法对主要经济鱼种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对象选择了武汉市周边具有代表性的湖泊———南湖、东湖和野芷湖,对湖泊底积物、湖水和主要淡水鱼采用ICP-OES法分... 以中国南方湖泊中的淡水鱼及其生活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ICP-OES法对主要经济鱼种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对象选择了武汉市周边具有代表性的湖泊———南湖、东湖和野芷湖,对湖泊底积物、湖水和主要淡水鱼采用ICP-OES法分别测定锌、铜、铅、铬、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野芷湖和东湖湖水中铜和镉含量分别为10.0μg/L和5.4μg/L,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淡水养殖水域的水质标准。三个湖底泥中的镉含量分别为0.95mg/L、1.07mg/L、1.13mg/L,均超过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鱼类不同组织器官对各种重金属积累能力明显不同,主要分布于鳞片、鳃中,其食用部分各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人体卫生消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淡水鱼 重金属 安全评价
下载PDF
转基因棉籽的食用安全性及对大鼠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唐茂芝 黄昆仑 +2 位作者 周可 唐小革 罗云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6-219,共4页
本文研究了转基因棉籽的食用安全性以及对动物肌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中无动物死亡,并且所有动物都表现正常。结果表明,食用转基因棉籽的处理组与食用非转基因棉籽的对照组相比,动物体重增长率及食物利用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 本文研究了转基因棉籽的食用安全性以及对动物肌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中无动物死亡,并且所有动物都表现正常。结果表明,食用转基因棉籽的处理组与食用非转基因棉籽的对照组相比,动物体重增长率及食物利用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等均无显著差异。受试大鼠的大体解剖及脏器的组织切片镜检结果,均未发现异常病理性改变。大鼠在食用转基因棉籽和非转基因棉籽后,肌体的抗氧化酶活性无明显差异。通过对大量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转基因棉花棉籽与非转基因棉籽在营养学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棉籽 食用安全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余明泽 刘以农 +4 位作者 蒋中仁 谢惠萍 葛宇杰 敬明武 郭明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5-936,941,共3页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因素,确定其在经口试验中作为阳性对照使用最佳组合。[方法]小鼠一次性经口给于CP40、80mg/kg的剂量后,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部位采取骨髓,观察骨髓细胞的微核率...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因素,确定其在经口试验中作为阳性对照使用最佳组合。[方法]小鼠一次性经口给于CP40、80mg/kg的剂量后,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部位采取骨髓,观察骨髓细胞的微核率,同时观察嗜多染红细胞(PCE)和正染红细胞(NCE)的比值。[结果]小鼠在给予40mg/kg和80mg/kg CP后的骨髓微核率随取样时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而给药组PCE与NCE比值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骨髓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但80mg/kg微核率显著高于40mg/kg剂量组,表明有一定剂量反应关系。但48h采取的骨髓的微核率与24h、30h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环磷酰胺可用作微核试验的阳性对照物。其经口的剂量范围在40~80mg/kg,采集样本的时间应在给药后24~30h。胸骨髓是微核试验的最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徽核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膳食暴露与累积性暴露评估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袁玉伟 王静 叶志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378,共5页
农药残留超标是消费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与国际贸易。开展农药残留的膳食暴露评估对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最大残留限量和日允许摄入量的关系,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估的模式和累积性暴露评估进行了... 农药残留超标是消费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与国际贸易。开展农药残留的膳食暴露评估对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最大残留限量和日允许摄入量的关系,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估的模式和累积性暴露评估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农药残留的膳食暴露评估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暴露评估 累积性暴露 食品安全
下载PDF
三七花含片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彦武 赵鹏 +3 位作者 李彬 杨峻锋 何为涛 刘荣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 :评价三七花含片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设 10 6 6、5 33、2 6 7mg/ kg体重 3个剂量组 1个酒精肝损伤模型组 (肝损模型组 )和 1个阴性对照组进行试验 ,连续给予大鼠灌胃 30 d后 ,测定肝组织中的丙二醛 (MDA )、肝组... 目的 :评价三七花含片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设 10 6 6、5 33、2 6 7mg/ kg体重 3个剂量组 1个酒精肝损伤模型组 (肝损模型组 )和 1个阴性对照组进行试验 ,连续给予大鼠灌胃 30 d后 ,测定肝组织中的丙二醛 (MDA )、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及甘油三酯 (TG)含量 ,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三七花含片有 2个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大鼠肝组织中 MDA(P<0 .0 5 )及 TG含量 (P<0 .0 5和 P<0 .0 1) ,提高肝组织中 GSH含量 (P<0 .0 5 ) ,可减轻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肝组织脂肪变性 (P <0 .0 5 )。结论 :三七花含片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花含片 酒精性肝损伤 大鼠
下载PDF
JMPR农药残留急性膳食摄入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34
20
作者 高仁君 王蔚 +1 位作者 陈隆智 张文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直到最近才引起大家的关注。目前,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研究国际范围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进行国家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农药急性膳食风...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直到最近才引起大家的关注。目前,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研究国际范围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进行国家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农药急性膳食风险是急性或短期接触毒性与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量的函数。急性膳食接触量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定点或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模型法。在确定性方法中选取食物的大部分人群消耗量和高残留量来计算膳食摄入量,为了解决混合样品中食品个体之间的残留差异,在计算中引入了变异因子。JMPR根据具体情况分为情形1、情形2a、情形2b、情形3来计算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量。中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膳食结构和农产品性状数据库,建立健全市场中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数据库,并在高毒和中等毒性农药登记前应采用JMPR的确定性方法,进行急性膳食风险评估,提高农药膳食摄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急性膳食风险评估 急性膳食摄入量 确定性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