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涉农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型组织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兰 张秀峰 +2 位作者 元明浩 吴楠 范文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80-282,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涉农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具有独特优势,且肩负着重要使命。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提出涉农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结合”新型组织模...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涉农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具有独特优势,且肩负着重要使命。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提出涉农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结合”新型组织模式,即“线上+线下”“集中+分散”“学校+企业”“项目+成果”“工作站+产业学院”,可为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 乡村振兴 组织模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林业专硕人才培养探究——以安徽农业大学林业专硕为例
2
作者 黄兴召 胡佳慧 +5 位作者 贺蕾 程建忠 徐小牛 张龙娃 王滨 唐雪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270-272,275,共4页
林业是我国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的提出给林业赋予了新使命。以安徽农业大学林业专硕学生的培养为例,并结合“双碳”目标的实施,分析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 林业是我国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的提出给林业赋予了新使命。以安徽农业大学林业专硕学生的培养为例,并结合“双碳”目标的实施,分析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如何结合“双碳”目标的实施进行改革,从而培养满足国家对林业绿色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满足“双碳”目标对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林业专硕 人才培养 问题 安徽农业大学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饲草生产学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3
作者 单贵莲 韩博 +2 位作者 段新慧 罗富成 初晓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71-272,275,共3页
饲草生产学是畜牧学及相关学科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加强该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而且可以筑牢思想根基。充分挖掘了饲草生产学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了课程思政体系... 饲草生产学是畜牧学及相关学科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加强该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而且可以筑牢思想根基。充分挖掘了饲草生产学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了课程思政体系,并结合饲草生产学案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特点,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旨在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为涉农高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生产学 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 思政体系构建
下载PDF
提升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创新教育水平的探究与实践——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4
作者 高振华 赵阳 +3 位作者 韩世岩 朱晓冬 韦双颖 郭明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261-264,269,共5页
目前我国林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仍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科教融合不密切、创新氛围不浓厚、创新教育方法缺乏、学生创新意识不够强烈等问题。为了提升高校创新教育水平,助力“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服务行业创新驱动发展,以东北林业大学林... 目前我国林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仍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科教融合不密切、创新氛围不浓厚、创新教育方法缺乏、学生创新意识不够强烈等问题。为了提升高校创新教育水平,助力“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服务行业创新驱动发展,以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的创新教育实践为例,从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教育的改革对策,并列举了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的创新教育实践成果,阐述了创新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 改革对策
下载PDF
主题探究式耕读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5
作者 库夭梅 张波 +3 位作者 甘晓伟 陈丽君 陈建军 方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250-254,共5页
分析了我国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背景与现状,提出基于目标导向构建耕读教育实践体系与模式,遵循教育原理、农事规律与校本实际设计了主题探究教学内容,根据系统观建立了高校耕读教育完整实践体系。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面向涉农专业、... 分析了我国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背景与现状,提出基于目标导向构建耕读教育实践体系与模式,遵循教育原理、农事规律与校本实际设计了主题探究教学内容,根据系统观建立了高校耕读教育完整实践体系。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面向涉农专业、非农科专业实施耕读教育实践的具体举措,主要包括整合全校资源建设10个耕读教育训练站,构建10门主题探究式耕读教育A课程,设置47个训练项目组成耕读教育B课程等,通过10年教学实践,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新农科人才,取得了一系列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教育 实践教学 主题探究式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专业硕士主干课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6
作者 李修伟 田宏哲 +2 位作者 秦培文 祁之秋 梁亚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255-257,260,共4页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构建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植物保护专业硕士主干课程是核心基础课,是学习专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思政育人的主要载体。以植物保护专业硕士主干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构建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植物保护专业硕士主干课程是核心基础课,是学习专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思政育人的主要载体。以植物保护专业硕士主干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现状、建设途径和建设实践,旨在促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植物保护专业硕士课堂育人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硕士主干课 课程思政 思政建设
下载PDF
“智慧+”背景下畜牧兽医新农科人才培养与实施路径
7
作者 贾艳艳 余祖华 丁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73-275,共3页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农科建设“三部曲”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落地实施,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推动着畜牧业的发展,促进畜牧业生产力的变革,这对涉农院校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阐述了当前畜牧兽医人才...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农科建设“三部曲”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落地实施,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推动着畜牧业的发展,促进畜牧业生产力的变革,这对涉农院校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阐述了当前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智慧+”背景下畜牧兽医新农科人才跨学科培养的紧迫性,并提出了构建“智慧+”背景下多学科融合的畜牧兽医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新农科 畜牧兽医 人才培养模式 跨学科教育
下载PDF
案例解析式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课程思政设计与探索
8
作者 何庆元 李正鹏 +3 位作者 史钧 闯绍闯 董红香 王传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77-279,共3页
为了更好地实现微生物学的思政教学目标,在既定的学时基础上,达到不减少专业知识点,同时完成立德树人、爱国、敬业教育目的,进行了微生物学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各章节中引入经典案例,展开相关微生物学知识,从实例中挖掘思政元素,将思... 为了更好地实现微生物学的思政教学目标,在既定的学时基础上,达到不减少专业知识点,同时完成立德树人、爱国、敬业教育目的,进行了微生物学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各章节中引入经典案例,展开相关微生物学知识,从实例中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中。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师生的互动,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爱国主义和科学学习的热情,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微生物学 案例解析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服务乡村振兴的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9
作者 刘洋 王新惠 肖龙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72-274,共3页
农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等培养具有农业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结合近些年的实践教... 农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等培养具有农业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结合近些年的实践教学,从农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分析了全日制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以期为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提供经验,提高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专业硕士 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辽宁省果蔬贮藏保鲜产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10
作者 赵越 杨光 +1 位作者 邢军 张丹 《中国果菜》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辽宁省是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大省,但随着国内果蔬贸易的不断发展,果蔬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贮藏保鲜是果蔬生产、运输、保值和增值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果蔬产业的现状,阐述了果蔬贮藏保鲜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基础建... 辽宁省是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大省,但随着国内果蔬贸易的不断发展,果蔬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贮藏保鲜是果蔬生产、运输、保值和增值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果蔬产业的现状,阐述了果蔬贮藏保鲜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品牌优势、合理配套保鲜技术等角度指出了辽宁省果蔬贮藏与保鲜加工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辽宁省果蔬贮藏产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贮藏保鲜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卓越农林经管人才”实践能力经纬耦合模块化培养模式探究
11
作者 刘宇鹏 戴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75-278,282,共5页
教育部提出的“新农科”建设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均对新时期全国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实践教学经验,构建了微观、中观与宏观有机结... 教育部提出的“新农科”建设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均对新时期全国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实践教学经验,构建了微观、中观与宏观有机结合,横向与纵向经纬耦合的多层面设计、多主体参与的实践能力培养架构,最后提出了“卓越农林经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卓越农林经管人才 经纬耦合模块化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路径
12
作者 杨洪升 杨东红 +6 位作者 李丽丽 杨学文 王长平 程海涛 刘德财 李盛举 曹曼君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7期178-180,共3页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需随之改变。以佳木斯大学为例,基于三位一体原则、课程思政理念、创新实践导向等人才培养手段的构成要素,深入探究农科促培、农思创培、农教联培等创...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需随之改变。以佳木斯大学为例,基于三位一体原则、课程思政理念、创新实践导向等人才培养手段的构成要素,深入探究农科促培、农思创培、农教联培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立足于新农科建设背景,针对不同模式对应分析其实践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园林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三位一体
下载PDF
外国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
13
作者 夏莉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79-282,共4页
在理解课程思政教学内涵的基础上,以外国农业经济学为例,挖掘美、日、欧等经济体干预农产品价格、间接损害发展中国家农民利益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宣传口号;他们的农业绿色发展举措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 在理解课程思政教学内涵的基础上,以外国农业经济学为例,挖掘美、日、欧等经济体干预农产品价格、间接损害发展中国家农民利益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宣传口号;他们的农业绿色发展举措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比中印两国农业发展的差距,增强了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自豪感;通过介绍以色列的农业奇迹,激发了学生科技兴农的信心和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外国农业经济学 挖掘 元素
下载PDF
农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4
作者 李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79-282,共4页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抓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农林人才是党和国家赋予全国涉农院校的重要使命。近年...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抓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农林人才是党和国家赋予全国涉农院校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涉农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度不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重视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氛围不强等问题。为此,涉农院校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课上课下同向而行、育人队伍协同联动、线上线下同步育人3个方面,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进而推动农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类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大田智能灌溉系统的构成及应用
15
作者 刘勇 王金华 +3 位作者 王季 骆静 王运圣 杨娟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为解决目前大型农场大田水稻种植中存在的灌溉用工难、管水难等问题,特研发了一套大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农渠中的传统闸门进行改造,配合自主研发的智能灌溉控制器,可实现对无网、无电、无基础设施的农田进行智能化灌溉管... 为解决目前大型农场大田水稻种植中存在的灌溉用工难、管水难等问题,特研发了一套大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农渠中的传统闸门进行改造,配合自主研发的智能灌溉控制器,可实现对无网、无电、无基础设施的农田进行智能化灌溉管理。为促进大田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现将大田智能灌溉云平台、智能灌溉控制器、灌溉小助手等大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及其在上海农场的应用效果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智能灌溉系统 云平台 智能灌溉控制器 灌溉小助手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西藏青稞产业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探讨
16
作者 许如根 唐亚伟 +2 位作者 严谈松 扎西罗布 朱娟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随着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青稞正从区域性口粮作物向世界健康食源作物转变,如何壮大发展西藏青稞产业,对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稞产业发展中的耕地... 随着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青稞正从区域性口粮作物向世界健康食源作物转变,如何壮大发展西藏青稞产业,对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稞产业发展中的耕地质量、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青稞生产、农机普及及青稞加工销售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的建议与策略,以实现西藏青稞产业链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产业 策略
下载PDF
2008—2018年功能农业的理论发展与实践 被引量:21
17
作者 赵其国 尹雪斌 +3 位作者 孙敏 刘永贤 侯非凡 张宁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1-1071,共11页
功能农业作为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调优供给"、"调强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撑性技术,加强功能农业研究是构建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之一,对我... 功能农业作为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调优供给"、"调强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撑性技术,加强功能农业研究是构建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之一,对我国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功能农业从2008年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时间,本文对有关功能农业的定义、学科的发展、应用实践,进行了系统回顾,对于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高值农业 功能农业 矿物质 植物有益物质
下载PDF
简议水稻种植过程中加强病虫害防治的策略
18
作者 罗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0148-0151,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作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也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水稻由于具有较高的产量,并且种植范围广泛,已经是人们日常粮食的主要來源,然而,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迫害,进而出现水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作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也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水稻由于具有较高的产量,并且种植范围广泛,已经是人们日常粮食的主要來源,然而,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迫害,进而出现水稻减产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并且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治水稻病虫害。本文以水稻病虫害为研究对象,从生态防控、农艺措施、化学防治、技术支持与培训、成果评估与展望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防治策略 生态防控 农艺措施 化学防治
下载PDF
依靠科技创新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2012年“农业科技促进年”部分活动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攀 王辉 +1 位作者 孙大为 董玥 《辽宁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53-55,共3页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通过不同形式,采取多种措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自主创新、增强成果转化能力、...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通过不同形式,采取多种措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自主创新、增强成果转化能力、提升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水平,激发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和服务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科技农业的影响,助推辽宁现代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技促进 科技创新
下载PDF
靠创新促进科技进步 用科技强农惠农富农——学习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思考 被引量:10
20
作者 钱加绪 《农业科技管理》 2012年第2期1-3,共3页
文章从解读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入手,就进一步提高甘肃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推进五大农业关键技术创新,包括加强生物种业科技创新及新品种培育,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研... 文章从解读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入手,就进一步提高甘肃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推进五大农业关键技术创新,包括加强生物种业科技创新及新品种培育,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发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深化农产品产后处理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重大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二是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实施"三百"增产增收科技计划;三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科研投入;四是启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科研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进步 强农惠农富农 中央“一号文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