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EChERS-UPLC-MS/MS法检测粮食中的黄曲霉毒素
1
作者 吴琴燕 张文文 +2 位作者 梁红芳 王建华 陈露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构建QuEChERS-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粮食中6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0.1%甲酸溶液(84∶16)提取后,经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以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采用UPLC-MS/MS在多反应检... 构建QuEChERS-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粮食中6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0.1%甲酸溶液(84∶16)提取后,经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以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采用UPLC-MS/MS在多反应检测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6种毒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线性良好,加标回收率为80.83%~117.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3%~15.59%。在不同粮食基质中,6种黄曲霉毒素的基质效应为0.81~1.12。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具有前处理技术简单、净化效果好、精确度高等优势,适合小麦、大米、玉米、绿豆和红豆样品中6种黄曲霉毒素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粮食 黄曲霉毒素
下载PDF
宣威市2023年中高海拔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2
作者 何永健 吕庆长 +2 位作者 李秋梅 徐尤先 徐发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0072-0076,共5页
为优化宣威市普通玉米品种种植布局及更新换代,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玉米品种,对13个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各种性状综合比较,表现较好,适宜在宣威种植的品种有:昭白单10号、昭黄30号、云瑞86、宣农玉4号、靖晟1号... 为优化宣威市普通玉米品种种植布局及更新换代,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玉米品种,对13个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各种性状综合比较,表现较好,适宜在宣威种植的品种有:昭白单10号、昭黄30号、云瑞86、宣农玉4号、靖晟1号,以上5个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五谷3861,适宜在宣威推广种植。其余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经方差分析,与对照之间产量没有显著差异,需在下一年试验中继续观察其品种特性及产量,从而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威市 玉米 新品种 筛选
下载PDF
不同烟区K326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祝军 胡亚杰 +1 位作者 梁桂广 李群岭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8期16-19,共4页
本研究通过对广西中烟“K326”品种烟叶的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烟区烟叶外观质量下部和中部叶存在差异的产地少,上部叶多个产地存在差异,各烟区烟叶外观质量各有特点;不同烟区感官质量存在差异,各烟区烟叶感官质量各有... 本研究通过对广西中烟“K326”品种烟叶的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烟区烟叶外观质量下部和中部叶存在差异的产地少,上部叶多个产地存在差异,各烟区烟叶外观质量各有特点;不同烟区感官质量存在差异,各烟区烟叶感官质量各有优劣。说明烟叶质量与烟叶生长的生态环境及其生长发育状况密切相关,不同烟区烟叶质量各有特色。为此提出,探寻适合当地生态气候特点的烟叶生产技术和烘烤技术是提升烟叶工业可用性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烟区 “K326” 烟叶 外观质量 感官质量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辣椒中33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5
4
作者 龙家寰 秦立新 +2 位作者 陈明贵 廖国会 段婷婷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1期79-81,共3页
构建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辣椒当中33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式。超声提取乙腈,N-正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与C18净化,通过测定HP-5MS色谱柱的分离。在浓度测定范围0.4μg^20.0μ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构建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辣椒当中33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式。超声提取乙腈,N-正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与C18净化,通过测定HP-5MS色谱柱的分离。在浓度测定范围0.4μg^20.0μ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浓度添加是25、80、150μg/kg的时候,平均的回收率在74.31%~119.72%之间,相对的标准偏差是2.0%~15.3%(n=6),检出限是0.02~4.6μg/kg,定量的下限是0.07~15.3μg/kg。该方法可以检测辣椒当中的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农药残留 气相色谱质谱 QUECHERS
下载PDF
糯小麦“山农糯麦1号”籽粒及淀粉品质分析
5
作者 于海霞 彭莉 +3 位作者 孙明涛 杨明 邓志英 田纪春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为更好地了解糯小麦的品种特性,以山东省第一个审定的高产糯小麦“山农糯麦1号”为材料,研究其籽粒和淀粉特性。结果发现:该品种几乎不含直链淀粉(仅0.1%),较普通小麦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16.4%)和面粉白度(81.2%)。扫描电镜观察淀粉... 为更好地了解糯小麦的品种特性,以山东省第一个审定的高产糯小麦“山农糯麦1号”为材料,研究其籽粒和淀粉特性。结果发现:该品种几乎不含直链淀粉(仅0.1%),较普通小麦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16.4%)和面粉白度(81.2%)。扫描电镜观察淀粉粒度分布不均匀,A型淀粉颗粒较多。快速粘度分析(RVA)测定表明淀粉具有较低的糊化温度,较短的糊化时间,较低的峰值黏度、最终粘度和回生值。加工时面团吸水率明显较高,形成时间大于稳定时间。这些结果将为山农糯麦1号适于用作配粉和加工食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性小麦 籽粒 淀粉 糊化特性 粉质特性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314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秀莹 温馨 +3 位作者 贾晓菲 谭淑铧 林庆昶 黎小鹏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940-944,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农药残留高通量检测方法,本文通过简易的前处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314种农药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后,通过增强除脂型(EMR)固相萃取柱净化。液质联用仪采用甲酸铵-甲酸水溶液(A)... 为了建立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农药残留高通量检测方法,本文通过简易的前处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314种农药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后,通过增强除脂型(EMR)固相萃取柱净化。液质联用仪采用甲酸铵-甲酸水溶液(A)和甲酸铵-甲酸甲醇溶液(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ESI)采用多离子动态检测模式(dMRM)对314种农药的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进行监测。在30 min内完成314种目标化合物的分离分析。结果表明,314种农药在8、16和80μg·L^(-1)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60.8%~11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0%(n=6),方法定量限为8μg·kg^(-1)。说明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合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农药残留
下载PDF
基于超导体包被的免疫荧光快检试纸法同时测定玉米中3种毒素的适用性研究
7
作者 顾雨熹 马志 +4 位作者 唐颜苹 杨颖康 李理 王锦 陈晋莹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37-145,共9页
应用基于超导体包被的免疫荧光快速定量检测技术,建立了一种AFB1-ZEN-DON三合一联检卡法,可同时快速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三种常见真菌毒素。对质控样准确度、加标回收率、检测限、定量限... 应用基于超导体包被的免疫荧光快速定量检测技术,建立了一种AFB1-ZEN-DON三合一联检卡法,可同时快速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三种常见真菌毒素。对质控样准确度、加标回收率、检测限、定量限进行测定,检测多个玉米样品并与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估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AFB1-ZEN-DON三合一联检卡检测AFB1含量在0.5~30μg/kg,ZEN含量在5~200μg/kg,DON含量在100~2 500μg/kg的范围内线性良好。AFB1在5~20μg/kg加标量范围时,回收率为97.62%~99.37%,ZEN在50~150μg/kg加标量范围时,回收率为98.03%~104.07%, DON在500~2000μg/kg加标量范围时,回收率为102.49%~108.53%。与液相色谱法相比,使用该方法检测AFB1相对偏差在–2.84%~11.91%,ZEN相对偏差在–3.43%~18.12%,DON相对偏差在1.83%~12.91%,均在液相色谱法允许偏差20%、15%和23%之内。该方法检测AFB1检测限为0.41μg/kg,定量限为1.12μg/kg;ZEN检测限为3.22μg/kg,定量限为9.15μg/kg;DON检测限为35.42μg/kg,定量限为100.84μg/kg。通过研究证明,AFB1-ZEN-DON三合一联检卡是一种有效、准确、快速的方法,能满足同时检测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体包被免疫荧光试纸法 快速定量 黄曲霉毒素B1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雪腐镰刀菌素
下载PDF
土壤养分管理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王佰成 孟祥海 +4 位作者 张星哲 杨冰 王文慧 时新瑞 孙国宏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4期19-22,共4页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养分管理直接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理过程,进而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适当的养分供给能够促使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产量。土壤养分的管理还...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养分管理直接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理过程,进而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适当的养分供给能够促使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产量。土壤养分的管理还对作物的品质产生深远影响。不同养分含量和比例的土壤对作物的营养成分、口感和外观等品质特征产生显著差异。因此,科学合理的土壤养分管理策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养分管理 作物产量 品质 影响
下载PDF
红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浸提规律研究
9
作者 蒋玉兰 于馨玥 +5 位作者 吕杨俊 潘俊娴 叶丽伟 王霈菲 张士康 朱跃进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为阐明红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溶出规律,本文研究红茶在45%vol白酒和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浸提率方面,室温条件下,红茶在45%vol白酒中浸提,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不同料液比对应的总浸提率均逐渐增大,浸提时间为60min时... 为阐明红茶在水醇复合体系中的溶出规律,本文研究红茶在45%vol白酒和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浸提率方面,室温条件下,红茶在45%vol白酒中浸提,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不同料液比对应的总浸提率均逐渐增大,浸提时间为60min时,料液比1∶20(g·mL^(-1))、1∶30(g·mL^(-1))和1∶40(g·mL^(-1))对应的总浸提率分别为26.91%、28.50%和28.00%,浸提时间50min和60min对应的总浸提率间无显著性差异,产业上可采用浸提时间40~50min、料液比1∶30(g·mL^(-1))进行产业化生产。红茶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浸提,随着浸提用溶液中乙醇浓度的增大,总浸提率逐渐减少,乙醇浓度0%~30%时的总浸提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醇浓度10%时总浸提率最大为29.23%,乙醇浓度80%时的总浸提率为13.19%、90%时下降到只有3.86%、100%时仅有1.31%;色差方面,红茶在45%vol白酒中浸提,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不同料液比的浸提液L^(*)逐渐降低,a^(*)和a^(*)值逐渐升高,红茶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浸提,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浸提液的L^(*)先下降后升高,a^(*)和a^(*)值均先升高后急剧降低,乙醇溶液浓度40%时浸提液的颜色最深,呈现红色。本文为红茶的产业化浸提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茶色素 水醇复合体系 浸提规律 茶食品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技术步骤优化
10
作者 包蔚 徐桦 +5 位作者 朱晓芸 何锴 余海芬 吴真善 黄明皓 王络绎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为给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提供更为简便快捷的方法,优化测定步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振荡时间和干扰物质等不同测定条件对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叶菜中硝酸... 为给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提供更为简便快捷的方法,优化测定步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振荡时间和干扰物质等不同测定条件对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时,选取氨缓冲液作为提取液,采用摇匀的方式,可优化测定步骤。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2.61%~109.50%,变异系数小于10%,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且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干扰因素少,可用于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大批量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叶菜 硝酸盐含量 快速检测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甘草黄酮工艺研究及主要成分分析
11
作者 王鹏 胥维昌 王远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9期19-22,共4页
为了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甘草黄酮工艺条件并对萃取浸膏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甘草黄酮工艺参数,柱层析分离化合物,光谱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甘草的最佳条... 为了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甘草黄酮工艺条件并对萃取浸膏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甘草黄酮工艺参数,柱层析分离化合物,光谱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甘草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携带剂为氨水∶乙醇=1∶100,上样量200g,萃取时间3h,携带剂用量为携带剂体积∶甘草重量=5mL∶1g。该条件下甘草萃取率为18.8%,浸膏中黄酮含量为36.74%。并从浸膏中分离鉴定甘草西定、1-Methoxyficifolinol、草异黄烷甲3个主要化合物,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萃取率高于传统溶剂提取。用SFE-CO_(2)(乙醇)萃取法得到的甘草萃取物中黄酮含量高于传统溶剂提取,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的提取甘草中含2个异戊二烯基黄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黄酮 甘草西丁 1-Methoxyficifolinol 甘草异黄烷甲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
12
作者 李闯 姚琪 +4 位作者 袁宝祺 王庆峰 谭化 陈延伟 王忠伟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为了筛选吉林省地区防治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药剂,以“吉薯1号”和“吉科6号”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吉林省地区马铃薯疮痂病菌S.scabie的ACCC41289为接种菌株,采用防治效果较好的4种药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选用的4种药剂,对... 为了筛选吉林省地区防治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药剂,以“吉薯1号”和“吉科6号”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吉林省地区马铃薯疮痂病菌S.scabie的ACCC41289为接种菌株,采用防治效果较好的4种药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选用的4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嘧菌酯悬浮剂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效果最佳,可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同时能够增加微型薯的产量和粒数,进而实现种薯合格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 疮痂病 药剂防治
下载PDF
QuEChERS-GCMS/MS法检测马铃薯中30种农药
13
作者 汤乐金 陈孟君 +3 位作者 黄子敬 杨钦沾 林玉婵 吴燕梅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9期1-4,共4页
建立QuEChERS作为样品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作为仪器检测,对马铃薯中30种农药多残留进行检测的方法。马铃薯样品用乙腈溶液萃取,涡旋震荡,摇床提取,加入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离心,上清液通过固相分散萃取商业包净化,过... 建立QuEChERS作为样品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作为仪器检测,对马铃薯中30种农药多残留进行检测的方法。马铃薯样品用乙腈溶液萃取,涡旋震荡,摇床提取,加入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离心,上清液通过固相分散萃取商业包净化,过滤膜,然后用GC-MS/MS分析。分别以定量限和(10/3)倍定量限浓度值对马铃薯空白样品进行添加回收实验,方法的回收率75.6%~112.9%,相对标准偏差为1.5%~17.2%。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25~0.0150mg/kg、0.0083~0.0500mg/kg。此方法和GC-MS相比,在对农药组分定性方面更为准确,同时前处理快速简单、分析时间少,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标准要求,灵敏度响应较好,适用于马铃薯多农残的定性定量检验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QUECHERS GC-MS/MS 农药多残留
下载PDF
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14
作者 孙国波 陈甜甜 +1 位作者 张耀华 史桂芳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7期30-33,共4页
通过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微生物肥料,探索微生物肥料在番茄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施用A和B 2种微生物肥料对番茄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加速番茄生长和发育,改善番茄的经济性状,进而大幅提高番茄的产量及经济效益。较常规... 通过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微生物肥料,探索微生物肥料在番茄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施用A和B 2种微生物肥料对番茄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加速番茄生长和发育,改善番茄的经济性状,进而大幅提高番茄的产量及经济效益。较常规施肥相比,番茄果实维生素C分别增加16.7%和20.4%,可溶性糖分别增加14.9%和16.7%,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7.3%和9.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5.8%和9.6%;单果重分别提高5.8%和6.8%,番茄产量分别提高13.3%和16.3%,增加收入11250.00元·hm^(-2)和14000.00元·hm^(-2)。可见微生物肥料应用在番茄生产上增产效果明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番茄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大气CO2和O3浓度升高对水稻‘汕优63’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邵在胜 赵轶鹏 +4 位作者 宋琪玲 贾一磊 王云霞 杨连新 王余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2-429,共8页
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水稻光合作用增强,而地表O3浓度增加则相反,但人们对大气CO2和O3浓度同时升高情景下水稻光合作用的响应和适应知之甚少。本文利用新型的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杂交籼稻‘汕优63’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CK,大气本底... 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水稻光合作用增强,而地表O3浓度增加则相反,但人们对大气CO2和O3浓度同时升高情景下水稻光合作用的响应和适应知之甚少。本文利用新型的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杂交籼稻‘汕优63’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CK,大气本底浓度,实时模拟室外环境)、高浓度CO2(CO2本底浓度+200μmol·mol-1)、高浓度O3(O3本底浓度的1.6倍)、高浓度CO2+O3 4个处理,于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测定稻叶的主要光合参数。整个布气期间,CO2和O3浓度平均的控制目标完成比(TAR)分别为1.04和1.00。与CK相比,CO2处理使拔节、抽穗和灌浆期净光合速率(Pn)分别增加15%、11%和28%,O3处理使对应生育期Pn分别降低32%、32%和88%,CO2+O3处理对拔节期和抽穗期Pn无显著影响,但成熟期Pn平均下降48%。CO2处理使拔节和抽穗期叶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但灌浆期无显著变化;O3处理对各期Gs和Tr的影响明显大于CO2处理,且以灌浆期的降幅最大;CO2+O3处理叶片Gs和Tr的降幅总体上明显低于单独的O3处理。CO2处理或CO2+O3处理叶片胞间CO2浓度(Ci)明显增加,而O3处理叶片Ci的变化相对较小。CO2处理使各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而O3处理则呈相反趋势,特别是生长后期。CO2+O3处理叶片拔节期和抽穗期WUE平均增加约15%,但灌浆期因O3的累积伤害,WUE不升反降。以上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将使杂交稻‘汕优63’叶片光合能力增强,但地表同步升高的O3浓度则使光合能力削弱并表现出明显的累积伤害,大气CO2和O3浓度同时升高可缓解O3胁迫对‘汕优63’光合作用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封闭式气室 CO2浓度升高O3 浓度升高 光合作用
下载PDF
“3414”设计研究氮磷钾施肥量对半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崔晓星 魏英勤 +2 位作者 刘鑫欣 刘金欣 孟繁蕴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57-261,共5页
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半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3414"法进行盆栽半夏肥效试验,分别应用硫酸-蒽酮比色法、BCA蛋白试剂盒进行多糖和水溶性蛋白的测定。适宜的氮磷钾肥水平可分别使块茎增产22.1%(N1)、19.8%(P2)和37.0%(K... 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半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3414"法进行盆栽半夏肥效试验,分别应用硫酸-蒽酮比色法、BCA蛋白试剂盒进行多糖和水溶性蛋白的测定。适宜的氮磷钾肥水平可分别使块茎增产22.1%(N1)、19.8%(P2)和37.0%(K2),并且提高块茎中水溶性蛋白和多糖的含量。在试验条件下,半夏氮肥经济施用量为4.67g/盆,鉴于盆栽土壤P、K含量较高,不建议施用磷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3414肥料试验 产量 有效成分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17
作者 王海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克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育的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产量、品质的筛选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其中,高淀粉品种克202032-37,块茎圆形,淡黄皮白肉,淀... 为了筛选出适宜克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育的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产量、品质的筛选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其中,高淀粉品种克202032-37,块茎圆形,淡黄皮白肉,淀粉含量18.5 g/100 g,产量31 187.50 kg/hm^(2),比对照增产3.96%;中晚熟品种克202045-14,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淀粉含量15.9 g/100 g,产量41 375.00 kg/hm^(2),比对照增产37.92%;中熟品种克202042-2,块茎圆形,白皮白肉,淀粉含量15.7 g/100 g,产量42 820.51 kg/hm^(2),比对照增产42.74%。这3份材料可作为优质品种继续鉴定筛选,为该地区马铃薯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比较筛选 农艺性状 马铃薯品质 马铃薯产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有机藜麦覆膜穴播栽培大田对比试验
18
作者 肖明 赵小娟 危湘宁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藜麦是重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因其营养价值较高,对人体健康有益,已成为重要的保健型粮食作物。覆膜栽培技术具有增温提熵、保水保肥、除草控药等作用,能最大限度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收益。本试验以露地开沟条播为参照,对“青藜1号... 藜麦是重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因其营养价值较高,对人体健康有益,已成为重要的保健型粮食作物。覆膜栽培技术具有增温提熵、保水保肥、除草控药等作用,能最大限度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收益。本试验以露地开沟条播为参照,对“青藜1号”“大白藜”2个藜麦品种以0.010mm、0.012mm、0.014mm的普通黑色地膜和0.010mm的全生物降解地膜、0.012mm普通黑色地膜等5种不同厚度、材质、颜色的地膜进行覆膜处理。通过统计覆膜保苗、除草防效、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确定藜麦覆膜栽培的最佳地膜种类,为藜麦覆膜控草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地膜种类 除草效果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和感官分析技术的单菌发酵对咖啡果酒风味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胡荣锁 周晶 +2 位作者 董文江 陆敏泉 宗迎 《农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07-112,共6页
为探讨单菌发酵对果酒风味的影响,利用GC-MS分析对风味影响的物质基础,利用电子感官(电子鼻和电子舌)和人为感官判定菌种对咖啡果酒整体风味的影响,研究结果为酿造优质风味咖啡果酒筛选最佳菌种组合提供理论参考。实验结果表明,4种酵母... 为探讨单菌发酵对果酒风味的影响,利用GC-MS分析对风味影响的物质基础,利用电子感官(电子鼻和电子舌)和人为感官判定菌种对咖啡果酒整体风味的影响,研究结果为酿造优质风味咖啡果酒筛选最佳菌种组合提供理论参考。实验结果表明,4种酵母中B和D酿成的果酒中乙醇的相对含量高于其他2种,C损失略高于其他3种酵母。GC-MS分析共检出化合物26种,其中酯类15种、醇类7种、其他化合物4种;所检化合物除酸类物质外,均具有令人愉悦的风味;醇类均为高级醇,主要是异戊醇和苯乙醇;酵母D峰面积明显高于其他3种,而醇酯比C(8.61)>A(4.17)>B(1.16)>D(1.05)。电子感官检测发现,电子鼻和电子舌的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均达到98%以上,但大多存在交叉,区分效果较差,说明风味和口感较为接近;人为感官区分结果与电子感官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果酒 风味 电子感官
下载PDF
3种专用型甘薯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磊 刘维正 +4 位作者 辛国胜 韩俊杰 商丽丽 邱鹏飞 林祖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5期71-77,共7页
为了揭示甘薯光合光响应特性,并为其筛选出最佳的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准确求得光合主要参数,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以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方法分别对3种专用型甘薯(鲜食型甘薯、淀粉型甘薯和花青素... 为了揭示甘薯光合光响应特性,并为其筛选出最佳的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准确求得光合主要参数,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以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方法分别对3种专用型甘薯(鲜食型甘薯、淀粉型甘薯和花青素型甘薯)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暗呼吸速率(Rd)远大与实测值,光饱和点(Isat)小于实测值,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Pnmax大于实测值,Isat则远小于实测值,而指数函数模型拟合的Isat、Rd和光补偿点(Ic)均远小于实测值;只有经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所得的光合参数值最接近实测值,且能拟合甘薯光合光响应曲线的光抑制部分。通过比较3种类型甘薯光合特性可知,鲜食型甘薯和淀粉型甘薯的Pnmax和Isat均高于花青素型甘薯,但各类型甘薯的Ic和Rd无明显差异。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所求得光合参数值最接近实测值,日后可运用该模型准确、高效地研究甘薯光合特性;鲜食型甘薯和淀粉型甘薯具有更大的光强适应范围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光饱和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