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普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被引量:1
1
作者 乔莉娟 焦云红 +2 位作者 廖智慧 程青梅 王红军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4期109-110,共2页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更多的人关注农业、农村、农民,投身“三农”,加强农业科普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农业科普教育是科普教育的一个分支,但其概念容易与农民教育、农村教育、农业教育等概念混淆。本文主要阐述了农业科普教...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更多的人关注农业、农村、农民,投身“三农”,加强农业科普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农业科普教育是科普教育的一个分支,但其概念容易与农民教育、农村教育、农业教育等概念混淆。本文主要阐述了农业科普教育的概念、内涵、功能外延等,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说明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规范和开展农业科普教育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普教育 内涵 外延
下载PDF
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耕作学》“1234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小琳 余泽高 顾正清 《中国农业教育》 2000年第6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作物栽培学 农学专业 耕作学 专业课教学 紧密联系实际 实践教学 叶绿素含量 理论课 实验课
下载PDF
“4+0”联合培养毕业设计(论文)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李艳 甄霆 张尧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18期167-168,共2页
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联合办学“4+0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该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广大教育专家对“4+0”人才培养策略、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运行、日常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但对毕业设计的组织和实践未作深入研究。为保证... 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联合办学“4+0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该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广大教育专家对“4+0”人才培养策略、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运行、日常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但对毕业设计的组织和实践未作深入研究。为保证本科与高职联合培养本科生毕业环节的顺利开展,针对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整合校企资源,建立“产教科融合”育人机制,采用“联合导师制”培养模式进行双向选择的差异化指导,有效保障了学生实习环节的进行并确保人才培养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4+0”联合人才培养及相关职业本科院校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联合培养 毕业设计 联合导师制 差异化指导 现代职业教育
下载PDF
基于专业认证的动物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蔺国珍 魏锁成 +4 位作者 阿依木古丽 霍生东 陆会宁 王瑞 张丽娟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168-171,共4页
动物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认证对本科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文深入分析动物医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动物医学实践实训教学改革的内容及重要意义。为加快提高... 动物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认证对本科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文深入分析动物医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动物医学实践实训教学改革的内容及重要意义。为加快提高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动物医学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基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 黄勇 毛洪霞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基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乡村发展现状,紧密对接兵团现代农业产业链,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与服务专业群为研究对象,总结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 基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乡村发展现状,紧密对接兵团现代农业产业链,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与服务专业群为研究对象,总结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对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产业链 专业群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项晓娟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2期55-57,共3页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引导高学历、年轻化和应用型涉农人才参与其中。因此,培养涉农人才尤为重要。在对河南省10所典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进行返乡就业创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涉农人才培养困境,并从涉...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引导高学历、年轻化和应用型涉农人才参与其中。因此,培养涉农人才尤为重要。在对河南省10所典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进行返乡就业创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涉农人才培养困境,并从涉农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抓手、方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人才 返乡意愿 培养模式
下载PDF
面向、契合、融通:融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农林人才培养研究
7
作者 曾芳芳 朱朝枝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6,共7页
作为农村工作机制之一的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林人才培养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场域中交迭,空间和价值双重契合,协同共进逻辑理路清晰。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农林人才培养提供了深厚的知识、能力和育人价值底蕴,涉农高校应面向乡村振兴的时代场域... 作为农村工作机制之一的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林人才培养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场域中交迭,空间和价值双重契合,协同共进逻辑理路清晰。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农林人才培养提供了深厚的知识、能力和育人价值底蕴,涉农高校应面向乡村振兴的时代场域培养农林人才,以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为纽带,将社会服务资源转化为“科技特派员”+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集成服务农林人才培养的“科技特派员”+平台,并探索毕业生“到科技特派员中去”的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路径。实现农林人才培养与科技特派员人才供给的有效融通,是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涉农高校为支持科技特派员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动力的重要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制度 农林人才 乡村振兴 契合 融通
下载PDF
农林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师双能”导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实践
8
作者 罗黎敏 黄坚钦 沈希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针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产业实践经验缺乏、校外导师专业指导能力偏弱、校内外双导师制协同指导效益难以有效发挥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和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深入“三农”的实践特性,建设农林专... 针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产业实践经验缺乏、校外导师专业指导能力偏弱、校内外双导师制协同指导效益难以有效发挥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和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深入“三农”的实践特性,建设农林专业学位研究生特派员导师队伍,在解决产业实际问题进程中,提升校内导师实践指导能力与校外导师专业指导能力,并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激发双师协同指导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的“双师双能”导师队伍建设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导师 双师双能 科技特派员制度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植物品种DUS测试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9
作者 谢彦周 刘玉秀 +3 位作者 李晓燕 宋瑜龙 陈亮 李学军 《中国种业》 2024年第7期76-78,共3页
在“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国家战略指引下,为了更有效地培养种业高级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针对《植物品种DUS测试原理与技术》这门课程,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实践... 在“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国家战略指引下,为了更有效地培养种业高级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针对《植物品种DUS测试原理与技术》这门课程,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实践的加强和课程考核的科学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探索。教学团队成功打造了一套创新教学模式,该模式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种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 植物品种 DUS测试 教学改革 实践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涉林院校林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北华大学为例
10
作者 刘宝东 刘生冬 +1 位作者 戚继忠 张启昌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探索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路径是新时代涉林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地方涉林高校林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以北华大学为例,从现代林业产业对跨学科林业人才的需求、林业培养目标的转变和林业知识体系的角度,分析新农科背景下林科人才需... 探索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路径是新时代涉林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地方涉林高校林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以北华大学为例,从现代林业产业对跨学科林业人才的需求、林业培养目标的转变和林业知识体系的角度,分析新农科背景下林科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新林科人才培养主要存在5个问题: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林科特色知识体系尚未健全、课程体系还未完善、人才培养组织模式还需创新、传统人才培养的惯性思维阻碍新林科人才培养的观念创新。针对问题提出新农科背景下林科人才培养的课程、师资和平台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途径,通过强化“六协同”培养“五林”人才,形成多样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地方涉林院校面临新林科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新林科 多学科交叉融合 人才培养 地方林业院校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农学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斌 蒋园园 +2 位作者 王玉昆 朱云娜 袁晓 《现代园艺》 2024年第7期188-192,共5页
地方院校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新农科”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双重背景下,地方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农学类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内涵、地... 地方院校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新农科”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双重背景下,地方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农学类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内涵、地方本科院校农学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和现状出发,提出了农学专业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改革策略,旨在为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实践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应用型本科 农学专业 创新训练 创业实践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硕士“科技小院+”培养模式探索
12
作者 毛迪锐 王洪俊 郑金萍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30-135,共6页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优化成为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依据农业硕士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技小院与学科交叉、教学改革、学科竞赛、科研落地相结合的“科技小院+”农业硕士人才培...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优化成为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依据农业硕士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技小院与学科交叉、教学改革、学科竞赛、科研落地相结合的“科技小院+”农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实现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推进新农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科技小院+ 农业硕士 培养模式
下载PDF
高校学生农业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途径——评《农科大类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13
作者 许春燕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人力资本赋能在乡村文化、经济、生态治理等领域的重要性越发突显。高校作为技术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农”人才培育主体,在人才素养培育方面也应与时俱进,既要不断提高专业课程质量,也要注重加强思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人力资本赋能在乡村文化、经济、生态治理等领域的重要性越发突显。高校作为技术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农”人才培育主体,在人才素养培育方面也应与时俱进,既要不断提高专业课程质量,也要注重加强思政教育,为打造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农林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素养培育 高校学生 乡村振兴 人力资本 生态治理 一专多能
下载PDF
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及发展环境优化》
14
作者 胡蓓娟 余桂兰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0期I0040-I0040,共1页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科技人才能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带动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开发。同时,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强农兴农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农业科技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科技人才能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带动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开发。同时,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强农兴农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创新能力不足、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等。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学界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及发展环境优化》一书就深入分析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期为提升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科技人才 环境优化 农村人力资源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地方经济发展 创新能力 实践指导
原文传递
融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三融三维”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研究
15
作者 曾芳芳 朱朝枝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在对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耦合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原点,以丰富基于情景融合的课程教学资源、搭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重构基于思专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等三方面融合为方法,构建起具有服务... 在对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耦合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原点,以丰富基于情景融合的课程教学资源、搭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重构基于思专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等三方面融合为方法,构建起具有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培养体系,并从建立稳定运行机制、完善协同培养机制、健全师生激励机制、优化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构建融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卓越农林人才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情景融合 产教融合 思专融合 卓越农林人才
下载PDF
农学类专业课程组建设的实践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16
作者 唐亚坤 孙优优 +1 位作者 冯永忠 李萍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随着农林高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课程组作为一种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类专业课程组建设中存在课程组建设制度不健全、课程组内教师之间和课程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课程组长选拔困难、课程组建设成效考核方式单... 随着农林高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课程组作为一种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类专业课程组建设中存在课程组建设制度不健全、课程组内教师之间和课程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课程组长选拔困难、课程组建设成效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提出以下措施来完善课程组建设:①出台课程组建设管理办法,对课程组设置、课程组规模、课程组运行及职责、课程组考核及奖励等作出详细规定;②构建“教学研究—听课观摩—教学竞赛”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③建立课程组长选拔及培养机制;④创建团队建设、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4个维度的课程组建设效果评价体系,以期为其他农林高校开展课程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农学类专业 课程组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推动农林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
17
作者 代莉 郭昌明 +1 位作者 曹倩倩 张利军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7期43-45,共3页
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青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新时代,推动农林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利于遵循理想信念形成规律、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于当下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新变化、... 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青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新时代,推动农林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利于遵循理想信念形成规律、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于当下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新变化、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呈现崭新特征、理想信念教育机制亟待建立的现实境遇,探索以增强价值认同为重要前提、以坚持守正创新为重要动力、以引导实践养成为重要目标的提升路径,成为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应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林类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常态化制度化
下载PDF
基于实验班的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8
作者 夏英俊 孙璐 +2 位作者 翟玉莹 王虹玲 王家庆 《现代园艺》 2024年第3期180-182,共3页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以沈阳工学院园艺专业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新农科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从组织形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模块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培养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实验班的实践探索。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以沈阳工学院园艺专业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新农科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从组织形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模块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培养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实验班的实践探索。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校企和实验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通过耕读教育培养新时代的劳动素养和“三农”情怀,以期为园艺专业培养“知农、爱农、为农”,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农科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乡村振兴 耕读教育 应用型
下载PDF
“专创”与“产教”双融合的新农科双创教育路径
19
作者 金绍荣 高祎捷 《重庆行政》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国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业发展呈现新业态,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征途中,广大乡村亟需大量双创型新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国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业发展呈现新业态,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征途中,广大乡村亟需大量双创型新农科人才。因此,探索建立“专创”与“产教”双融合的新农科双创教育路径既是响应“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倡议的实践举措,也是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困局的主要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双创教育 乡村建设 实践举措 新业态 高等农林教育 双融合 双创型
下载PDF
全球高等农业教育与研究联合会第4次大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兴奎 《国际学术动态》 2006年第6期55-55,共1页
全球高等农业教育与研究联合会第4次大会于2005年9月12-15日在中国杭州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本次大会由浙江大学主办。出席大会的有来自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223名代表,其中外籍代表151名,国内代表72名。会议收到论文55篇。这次... 全球高等农业教育与研究联合会第4次大会于2005年9月12-15日在中国杭州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本次大会由浙江大学主办。出席大会的有来自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223名代表,其中外籍代表151名,国内代表72名。会议收到论文55篇。这次会议到会的国内外代表级别较高,其中包括3位副部长,52位校长、副校长,32位院长、副院长及多名主任、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教育 浙江大学 国内外 副校长 副院长 副部长 32位 会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