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丘县土壤障碍因子探析
1
作者 李开丽 檀满枝 孙汉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155-159,共5页
本文基于1981年土壤普查数据,2008年、2009年测产数据,测产点土壤盐分数据及2008年地下水最大埋深数据,分析了土壤剖面质地构型、盐分及地下水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沙漏沙型和盐层型土壤不属于障碍类型,其中底沙漏沙型土... 本文基于1981年土壤普查数据,2008年、2009年测产数据,测产点土壤盐分数据及2008年地下水最大埋深数据,分析了土壤剖面质地构型、盐分及地下水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沙漏沙型和盐层型土壤不属于障碍类型,其中底沙漏沙型土壤产量最高,盐层型土壤部分年份超过了无障碍土壤。测产数据与地下水及盐分的相关分析表明,盐分仍然是限制性因子,仍需防范土壤次生盐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土壤盐分 土壤剖面质地构型 障碍因子 作物产量 河南封丘
下载PDF
田间原位试验分析长期机械作业下稻麦轮作地块土壤入渗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梁磊 孙浩田 +3 位作者 徐高明 李毅念 何瑞银 丁启朔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118,共9页
田间原位不同深度入渗试验是表达土壤分层状态、展示土层物理分异以及定量土壤剖面水功能变化的关键。为了探究不同深度水稻土的入渗能力及保水作用,该研究以华东稻麦轮作区小农户长期机械化耕整模式下代表地块的土层分异为目标,设计田... 田间原位不同深度入渗试验是表达土壤分层状态、展示土层物理分异以及定量土壤剖面水功能变化的关键。为了探究不同深度水稻土的入渗能力及保水作用,该研究以华东稻麦轮作区小农户长期机械化耕整模式下代表地块的土层分异为目标,设计田间原位不同深度入渗试验。在试验地块内开挖7个不同深度的入渗坑并在坑底进行入渗试验,然后渗透48 h分层测取土壤含水率,研究不同坑底深度(坑深)土壤的入渗能力和入渗后各土层含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入渗试验准确表达了不同坑深土壤的水分入渗及土层持水分异,同时也能清晰地鉴别出犁底层所在位置和厚度,犁底层始于15 cm深,且耕作层与犁底层分异明显,耕作层平均紧实度为1005.79 kPa,犁底层平均紧实度为1910.73 kPa;土壤剖面分析表明,耕作层土壤形态疏松,根系分布稠密,犁底层土壤容重大,孔隙度小,透水性差,心土层土壤铁锰斑点较多,结构性差;土壤入渗参数随坑深的增加而减少,其中0~15 cm坑深范围内平均的平均入渗速率和累计入渗量分别为>20~30 cm的17.04倍和18.06倍;通过对比初始含水率和渗透48 h后含水率,得到坑深在15 cm范围内的水分入渗深度均为距表土20cm,而大于15cm坑深的水分入渗深度均为坑深以下10cm;利用Horton、Kostiakov和Philip3个模型拟合不同坑深入渗,结果表明,Kostiakov模型的拟合参数与实际相符且R^(2)最高(0.98~0.99),均方根误差最小(0.01~0.77mm/min)。入渗参数与土壤容重、含水率、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与土壤紧实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该研究通过原位不同深度入渗试验,说明华东稻麦轮作区小农户生产模式下长期机械化耕作导致水稻土明显的分层和土壤水功能垂直分异,进而导致耕作层与耕作层以下土层表现出显著的入渗能力差异。研究可为稻麦轮作地区的机械耕作、灌溉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入渗 水分 稻麦轮作区 耕作层 犁底层
下载PDF
耕层土壤颗粒表面的分形维数及其与主要土壤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24
3
作者 张世熔 邓良基 +1 位作者 周倩 伍国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四川 1 6个耕地表层的土壤颗粒表面分形维数D为 2 80 5~ 2 942 ,其中砂土2 82 1、壤土 2 870、粘壤土 2 91 6和粘土 2 939。统计分析表明D分别与国际制粗砂粒和细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粉粒和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它与... 四川 1 6个耕地表层的土壤颗粒表面分形维数D为 2 80 5~ 2 942 ,其中砂土2 82 1、壤土 2 870、粘壤土 2 91 6和粘土 2 939。统计分析表明D分别与国际制粗砂粒和细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粉粒和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它与粉粒、粘粒和有机质含量的偏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颗粒表面 分形维数 容重 耕地表层 特性
下载PDF
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银巧 赵传德 +5 位作者 刘小军 姜晓剑 曹卫星 朱艳 李存东 孙红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9-144,共6页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棉花模型的综合模拟功能,提高其生产管理系统的机理性、数字化、可靠性和通用性水平,该研究运用软构件和参数化技术,决策支持与系统设计技术,结合GIS空间技术,充分发挥模拟模型的动态预测功能、GIS的空间信息管理...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棉花模型的综合模拟功能,提高其生产管理系统的机理性、数字化、可靠性和通用性水平,该研究运用软构件和参数化技术,决策支持与系统设计技术,结合GIS空间技术,充分发挥模拟模型的动态预测功能、GIS的空间信息管理功能、知识模型的管理决策功能,最终建立了基于数字模型和模拟分析的网络化数字棉作栽培管理决策系统,该系统以品种、气候、土壤、生产条件等数据作为基本输入,可为农业生产者、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等不同用户提供棉作区划、方案设计、模拟预测、实时调控、生产分析等棉花生产管理服务。系统的实现为棉花生产系统的数字化设计、精确化预测、动态化管理和网络化控制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GIS 生长模拟模型 管理知识模型 决策支持系统
下载PDF
岩溶生态系统土壤非保护性有机碳含量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阳兵 杨霞 +3 位作者 宋晓利 徐花 汪杨梅 王春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2-406,共5页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测定方法,对岩溶天然林、灌丛和人工林土壤的非保护性有机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0~10cm表层土壤,灌草丛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是天然林土壤的1.40倍,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是天然林土壤的4.02倍;但随土层深度增加,天...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测定方法,对岩溶天然林、灌丛和人工林土壤的非保护性有机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0~10cm表层土壤,灌草丛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是天然林土壤的1.40倍,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是天然林土壤的4.02倍;但随土层深度增加,天然林土壤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和轻组有机碳分配比例大于灌丛土壤,且灌丛土壤有机质逐渐向大团聚体富集,而天然林不同深度土壤大团聚体都富集有机质。天然林土壤和人工林土壤<0.05mm的颗粒有机碳富集系数差异很小,但>0.1mm颗粒和0.1~0.05mm颗粒的有机碳富集系数差异相对较大,尤其在土壤表层有明显的差异。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与水稳性团聚体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粒级分布
下载PDF
耕作力学研究中的土壤结构表现与评价 被引量:20
6
作者 丁启朔 丁为民 +1 位作者 孟为国 韩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66,共5页
南京地区农地耕作层土壤显示2种土壤结构形态:机械耕作以及生物学特征的土壤结构表现。前者表现为可分离的较大尺度土垡,且土垡影响到作物根系的生长;后者表现为生物孔洞的存在。将涵盖所有尺度的土壤粒子构成的耕层土壤空间拓扑关系定... 南京地区农地耕作层土壤显示2种土壤结构形态:机械耕作以及生物学特征的土壤结构表现。前者表现为可分离的较大尺度土垡,且土垡影响到作物根系的生长;后者表现为生物孔洞的存在。将涵盖所有尺度的土壤粒子构成的耕层土壤空间拓扑关系定义为土壤"广义结构",从而使耕作研究超出于土壤结构的农业与化学框架。耕作影响到土壤的广义结构,进而影响到不同尺度下生物系统的繁殖、生长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广义结构 土壤耕作 土壤生物环境
下载PDF
关中农田土壤剖面的主要物理性状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祝飞华 王益权 +2 位作者 胡卫光 张润霞 冉艳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5-150,共6页
为了探明现代长期集约化生产和耕作管理模式下土壤物理状态的变化特征,对关中地区农田0-60cm剖面范围内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土壤剖面容重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表层0-10 cm土壤容重最小,为1.34 g·cm-3... 为了探明现代长期集约化生产和耕作管理模式下土壤物理状态的变化特征,对关中地区农田0-60cm剖面范围内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土壤剖面容重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表层0-10 cm土壤容重最小,为1.34 g·cm-3,20-40 cm土层容重高达1.67 g·cm-3,达到了制约根系延伸的极限容重;(2)土壤紧实度随着剖面深度增加逐渐增大,0-15 cm、15-25 cm、25-45 cm土层范围内的平均值分别为482kPa、1 647 kPa、2 268 kPa;(3)土壤饱和导水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其中0-10 cm土层的饱和导水率最高,平均为0.968 mm·min-1,且各土层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只有0-10 cm土层土壤结构性较好,而10 cm以下土壤的物理状态具有明显的退化趋势,制约着作物根系的延伸、气体交换和水分的入渗,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重 紧实度 饱和导水率 关中 农田土壤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宁南旱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严波 贾志宽 +2 位作者 韩清芳 杨宝平 聂俊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63,共6页
在宁南旱区对试验耕地定位实行连年传统翻耕(CT)、隔年免耕—深松(NT→ST)及深松—免耕(ST→NT)三种不同处理。用干筛法和湿筛法对连续3年处理后土壤团聚体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筛法中NT→ST处理在0~40 cm土层中〉0.25... 在宁南旱区对试验耕地定位实行连年传统翻耕(CT)、隔年免耕—深松(NT→ST)及深松—免耕(ST→NT)三种不同处理。用干筛法和湿筛法对连续3年处理后土壤团聚体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筛法中NT→ST处理在0~40 cm土层中〉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比处理前和CT处理分别高33.11%、29.51%;ST→NT处理在0~40 cm土层中〉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比处理前和CT处理分别高40.51%、36.91%。湿筛法中NT→ST处理在0~30 cm土层中〉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处理前高7.33%,NT→ST处理在0~10 cm土层〉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比CT处理高1.47%,而在10~40 cm土层NT→ST处理和CT〉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差异不显著;ST→NT处理在0~40 cm土层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处理前和CT处理分别高10.75%、10.12%。分析结果同时说明,采用深松—免耕(ST→NT)轮耕方式更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团聚体 宁南旱区
下载PDF
不同土层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关系的联合多重分形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继龙 马孝义 +1 位作者 付强 张振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42,共6页
应用联合多重分形理论研究了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土壤电导率、砂粒含量、粘粒含量、粗粉粒含量、土壤粒径分布体积分形维数、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性与20~40 cm土层对应变量空间变异性在多尺度上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应用联合多重分形理论研究了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土壤电导率、砂粒含量、粘粒含量、粗粉粒含量、土壤粒径分布体积分形维数、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性与20~40 cm土层对应变量空间变异性在多尺度上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0~20 cm土层上述变量的空间变异性,20~40 cm土层粗粉粒含量、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性的变化率最大,土壤电导率、粘粒含量、土壤粒径分布体积分形维数空间变异性的变化率最小,砂粒含量、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空间变异性的变化率介于两者之间;多尺度上,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砂粒含量、土壤电导率、土壤粒径分布体积分形维数、粗粉粒含量与20~40 cm土层对应变量空间变异性在多尺度上的相关性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特性 空间变异性 多尺度 联合多重分形
下载PDF
基于电阻率断层扫描技术探测林地土层厚度 被引量:11
10
作者 解迎革 李霞 +1 位作者 张风宝 王永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216,共5页
土层厚度对林地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是评价林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对林地土壤的土层厚度进行调查,该文应用电阻率断层扫描技术对林地土壤土层厚度进行了研究,对其可适用性做出评价。通过在野外试验点对土壤电阻率的实地断层扫描,... 土层厚度对林地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是评价林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对林地土壤的土层厚度进行调查,该文应用电阻率断层扫描技术对林地土壤土层厚度进行了研究,对其可适用性做出评价。通过在野外试验点对土壤电阻率的实地断层扫描,将其结果与实际测定得到的基岩特征电阻率相结合,预测土层厚度,并将预测值和实地基坑开挖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层厚度多在小于2 m的范围内,电阻率断层扫描技术估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均方根误差为0.2678),初步表明该技术在估算林地土层厚度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该研究结果为土壤学方面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手段,也将对土壤质量评价和土地利用等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断层扫描 土壤 土层厚度 基岩
下载PDF
基于Web与模拟模型的水稻栽培数字化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宏鑫 杨余旺 +3 位作者 金之庆 石春林 葛道阔 魏秀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为了集成作物生长模型、决策支持系统与Web技术,以实现作物栽培数字决策技术的网络化。以武运粳7号、扬稻6号、粤优948及南粳41为供试材料,2005年在江苏省农科院试验区进行了不同基肥田间试验,采集和更新了品种参数;采用SQLServer2000... 为了集成作物生长模型、决策支持系统与Web技术,以实现作物栽培数字决策技术的网络化。以武运粳7号、扬稻6号、粤优948及南粳41为供试材料,2005年在江苏省农科院试验区进行了不同基肥田间试验,采集和更新了品种参数;采用SQLServer2000建立水稻品种、土壤及气象资料数据库;采用VS.Net进行了水稻生长模拟、决策支持系统与Web的集成和页面设计,包括登录、系统主界面、品种参数管理、地点气象数据管理、参数调整以及水稻栽培决策等功能。基于Web与模拟模型的水稻栽培数字化设计符合TCP/IP协议,可在服务器上(IIS5.0)安装、运行和在任何Internet浏览器上调用,它继承了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的机理性、普适性和实用性,将水稻生长模型与Web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水稻模拟优化决策的网络平台,使水稻主产区农业技术人员通过Internet因地、因种、因时制定具有动态、目标和数字化特征、可下载的播前优化方案,提供当年调控建议,对作物生长模型的网络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模拟模型 水稻栽培 数字化设计 决策支持系统
下载PDF
云南曲靖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与关联土壤属性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余小芬 李军营 +9 位作者 韩小女 解燕 刘加红 张瑞勤 吕亚琼 马淑琴 陈秀华 杨树明 闫辉 邱学礼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0-1245,共6页
利用GPS定位采集云南曲靖核心烟田耕层土壤样品651个,测定土样交换性钙、镁及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研究交换性钙、镁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其他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交换性钙、镁含量均值分别为3 054.3、258.12 mg/kg,变... 利用GPS定位采集云南曲靖核心烟田耕层土壤样品651个,测定土样交换性钙、镁及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研究交换性钙、镁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其他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交换性钙、镁含量均值分别为3 054.3、258.12 mg/kg,变异幅度较大,且两者含量属适宜的占比较低,仅为6.3%和29.8%,总体含量丰富。不同烟区间交换性钙、镁含量差异较大;②交换性钙、镁含量与pH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交换性钙含量与全钾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交换性镁含量与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采用曲线估计分析每两个属性之间的回归关系,共建立9个拟合曲线函数方程,决定系数为0.118~0.285,拟合误差均在3%以内,拟合优度较好,调节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对钙镁养分的平衡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交换性钙 交换性镁 曲线拟合
下载PDF
不同经营模式下毛竹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比较 被引量:22
13
作者 丁新新 洪伟 +4 位作者 陈建忠 李键 林晗 陈灿 吴承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78,共5页
通过对建阳市黄坑镇毛竹笋用林、毛竹材用林、毛竹油茶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油桐混交林等5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差异的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杉木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其次是毛竹材用林、毛竹油茶混交林、毛竹油桐混交林... 通过对建阳市黄坑镇毛竹笋用林、毛竹材用林、毛竹油茶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油桐混交林等5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差异的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杉木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其次是毛竹材用林、毛竹油茶混交林、毛竹油桐混交林,而毛竹笋用林的土壤容重最大。5种经营方式下毛竹林的总孔隙度的范围在50.80V%~69.75V%。表层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的平均值呈现出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油茶混交林〉毛竹材用林〉毛竹笋用林〉毛竹油桐混交林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毛竹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下载PDF
东北典型黑土区剖面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可蚀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缪驰远 刘宝元 +1 位作者 刘刚 张天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3,共6页
为了更好的了解黑土区土壤剖面粒径分布以及可蚀性因子特征,本研究以东北典型黑土区鹤北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沉降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层表面至母质的土壤样品进行粒径分布规律研究,并基于粒径及有机碳分布特征,计算了土样的可蚀性K值... 为了更好的了解黑土区土壤剖面粒径分布以及可蚀性因子特征,本研究以东北典型黑土区鹤北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沉降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层表面至母质的土壤样品进行粒径分布规律研究,并基于粒径及有机碳分布特征,计算了土样的可蚀性K值,最后对土壤可蚀因子K与WEPP模型中土壤的细沟间侵蚀因子(Inter- rill Erodibility)K_i、细沟侵蚀因子(Rill Erodibility)K_r和临界剪切力因子(Critical Shear)T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剖面下土壤粘粒含量逐层变化不大。而粉粒含量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含量减少,砂粒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含量增大;(2)除人工林外,其余6个剖面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含量增大的趋势;(3)对农地剖面土样分析发现,可蚀性因子K值与细沟侵蚀因子K_r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临界剪切力因子Tc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细沟间侵蚀因子K_i的正相关性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可蚀性 细沟间侵蚀 细沟侵蚀 临界剪切力
下载PDF
重庆地区紫色土和紫色泥岩的物质组成与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景波 贺秀斌 邵天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9,共8页
根据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的X-射线矿物鉴定、粒度分析、电镜鉴定及野外观察,研究了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的矿物组成、粒度组成及其易发生侵蚀的原因。结果表明,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矿物成分与含量差异很小,均以石英和长石为主,黏土矿物中蒙脱石含... 根据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的X-射线矿物鉴定、粒度分析、电镜鉴定及野外观察,研究了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的矿物组成、粒度组成及其易发生侵蚀的原因。结果表明,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矿物成分与含量差异很小,均以石英和长石为主,黏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较其他矿物多;粒度成分也非常接近,以粉砂和黏粒为主。紫色土以碎屑粒状孔隙充填式胶结微结构为主,另有少量粒状接触胶结微结构和粒状块状胶结微结构,胶结物以黏土为主,仅含有3%左右的Fe2O3化学胶结物;紫色泥岩微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微型片结构和微型块状结构占主要地位。蒙脱石的较高含量指示紫色泥岩与紫色土为膨胀类岩土。紫色泥岩与紫色土在湿润气候条件下的频繁胀缩是它们易于发生物理风化和易受侵蚀的主要原因,微型块状结构、微型片状结构和密集微型裂隙也是其抗蚀性差的重要原因。紫色泥岩的微型块状与微型片状结构和密集微型裂隙主要是在成岩过程中产生的,是原始沉积形成的大量球形、椭球形黏土形态受到成岩过程中挤压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区 紫色土与泥岩 膨胀性 微型薄片结构 侵蚀原因
下载PDF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安静 邓波 +3 位作者 韩建国 杨富裕 张英俊 历卫宏 《草原与草坪》 CAS 2009年第2期82-87,共6页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质量的核心,在碳循环中起关键作用。目前构建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模型主要有:土壤稳定性机制模型,土壤稳定模型,土壤有机质动态模型,Century模型,土壤碳饱和模型和土壤碳稳定性概念模型,这些模型都是针对土壤有机碳在土...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质量的核心,在碳循环中起关键作用。目前构建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模型主要有:土壤稳定性机制模型,土壤稳定模型,土壤有机质动态模型,Century模型,土壤碳饱和模型和土壤碳稳定性概念模型,这些模型都是针对土壤有机碳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划分的。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生物,以及人为因素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如农田耕作、草-林-田相互转换、建植人工草地、围栏放牧、荒漠利用等对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对现有的土壤稳定性研究资料进行综述,以期为合理利用土壤有机碳,维持和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以及保持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稳定性 土地利用方式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对亚热带典型土壤干缩裂缝演变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玮 王辉 +2 位作者 陈潇岳 谭帅 胡传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55-65,共11页
为揭示再生水灌溉对亚热带土壤干缩裂缝及其发育过程的影响,该研究选取红壤、潮土、紫色土、水稻土作为供试土壤,采用再生水原液(RW)及稀释2倍(RW-2)、4倍(RW-4)、6倍(RW-6)4种不同浓度再生水进行持续模拟灌溉,并进行脱湿开裂试验,提取... 为揭示再生水灌溉对亚热带土壤干缩裂缝及其发育过程的影响,该研究选取红壤、潮土、紫色土、水稻土作为供试土壤,采用再生水原液(RW)及稀释2倍(RW-2)、4倍(RW-4)、6倍(RW-6)4种不同浓度再生水进行持续模拟灌溉,并进行脱湿开裂试验,提取干缩裂缝参数。结果表明:1)再生水灌溉抑制红壤及促进其余3种土壤干缩裂缝形成与发育,除RW-4处理促进作用存在异常外,其余处理呈再生水浓度增高,抑制或促进作用增大;2)再生水灌溉下,红壤干缩开裂过程更为平缓,其余3种土壤干缩裂缝面积发育更集中于前期,低浓度再生水集中作用更大;3)土壤类型与再生水浓度对干缩裂缝具有交互作用,土壤类型对面积密度及其发育过程减缓段变化速率影响较大,再生水浓度对面积发育过程初始段变化速率、减缓段长度、加速段变化速率、长度发育过程变化速率峰值影响较大;4)土壤裂缝面积密度发育程度与含水率的关系可用三直线模型拟合,长度密度及连通性系数发育程度与含水率的关系可用log-logistic模型拟合。研究结果可为亚热带地区再生水水质标准制定及其灌溉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演变特征 图像处理 再生水 干缩裂缝 裂缝参数 亚热带
下载PDF
贡嘎山东坡亚高山林区土壤的微形态特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毓蓉 张保华 +2 位作者 周红艺 张丹 程根伟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81-286,共6页
在贡嘎山东坡海拔2 200~3 600 m的亚高山林区,有原始森林(包括成熟林和过熟林)、次生林、新生林和砍伐迹地等林地类型。研究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对了解该区土壤演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有重要意义。分别采制上述不同土壤类型或林型下... 在贡嘎山东坡海拔2 200~3 600 m的亚高山林区,有原始森林(包括成熟林和过熟林)、次生林、新生林和砍伐迹地等林地类型。研究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对了解该区土壤演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有重要意义。分别采制上述不同土壤类型或林型下的土壤表层和表下层的原状土样,制取土壤薄片,进行土壤微形态学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贡嘎山亚高山不同土壤或林型下的土壤,在土壤细粒物质、土壤骨骼颗粒和矿物、土壤有机质转化、土壤微结构等微形态特征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和差异。从这些土壤微形态特征,分析了土壤演化特点和趋势及与生态环境条件演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 亚高山林区 土壤微形态
下载PDF
土壤颗粒分布体积分形维数与数量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毅 李敏 +1 位作者 Si Bingcheng 贺缠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82-91,共10页
土壤的体积颗粒分布(PSD)可用于同时确定数量分形维数(DN)和体积分形维数(DV)。以往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均未直接比较DV和DN的关系。为建立DV和DN的关系并分析其参数的敏感程度,在中国各地取了12种不同质地土壤,利用激光粒度仪进行了测定... 土壤的体积颗粒分布(PSD)可用于同时确定数量分形维数(DN)和体积分形维数(DV)。以往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均未直接比较DV和DN的关系。为建立DV和DN的关系并分析其参数的敏感程度,在中国各地取了12种不同质地土壤,利用激光粒度仪进行了测定。提出了含3个参数Rupper(颗粒半径的上限),Ri(第i个半径)和Rlower(半径下限)的DV-DN理论关系,该关系可说明为什么DN可能大于3。在未调整的幂定律范围内(PLR),DV的幂定律半径为38.6~85.8μm,DN的幂定律半径为53.2~358μm,估算的DV值(2.18~2.69)比DN值(2.38~3.19)小。调整后的PLR比未调整的窄。在调整的PLRs范围内,估算的DV值变化范围为2.11~2.56,而DN变化范围为2.28~3.02。调整和未调整PLRs得出的DV和DN的差异说明,Rupper,Rlower,Ri和Rlower/Rupper均可能影响DV与DN关系,有必要进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进行敏感性分析可基于敏感系数(C)来鉴别DV-DN关系中各参数改变所引起的DV和DN相对变化,从而找出对该关系影响最大的参数。就不同情况下计算的C值而言,Rupper是影响DN值的最重要参数,小的Rupper值可能导致估算DN的准确度降低。PLR范围越大,DN的估算越准确。根据DV估算DN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在12%范围内,说明得出的DV-DN理论关系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土壤 土壤颗粒大小分析 激光粒度仪 土壤颗粒分布
下载PDF
成都平原土壤系统分类典型土系划分 被引量:6
20
作者 宫阿都 何毓蓉 +2 位作者 黄成敏 杨昭琮 雷清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70-73,共4页
运用国际土壤系统分类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选择土层特征、土壤基本特性和土壤矿物学特性这三类指标作为成都平原典型土系划分的依据 ,重点概述了蒲江样区的光明系、敦厚系两个土系。研究表明 :新的土壤基层分类根据土壤本身的属性 ,以诊... 运用国际土壤系统分类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选择土层特征、土壤基本特性和土壤矿物学特性这三类指标作为成都平原典型土系划分的依据 ,重点概述了蒲江样区的光明系、敦厚系两个土系。研究表明 :新的土壤基层分类根据土壤本身的属性 ,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为诊断指标 ,因而具有定量化、标准化、国际化和实用化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基层分类 土系 成都 平原土壤 矿物学 土层特征 土壤特性 光明系 敦厚系 诊断指标 土壤系统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