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ntinel-1/2改进极化指数和纹理特征的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
1
作者 张智韬 贺玉洁 +3 位作者 殷皓原 项茹 陈俊英 杜瑞麒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5,共11页
目前Sentinel-1/2协同反演植被土壤含盐量的研究大多是基于Sentinel-2光谱信息和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没有考虑Sentinel-2光谱信息容易受土壤亮度等信息影响,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容易受土壤粗糙度和水分影响。为进一步提高Sentine... 目前Sentinel-1/2协同反演植被土壤含盐量的研究大多是基于Sentinel-2光谱信息和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没有考虑Sentinel-2光谱信息容易受土壤亮度等信息影响,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容易受土壤粗糙度和水分影响。为进一步提高Sentinel-1/2协同反演植被土壤含盐量的精度,用水云模型对雷达卫星后向散射系数进行校正,消除植被影响;然后协同Sentinel-2纹理特征,基于VIP、OOB、PCA 3种变量筛选和RF、ELM、Cubist 3种机器学习回归模型构建植被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水云模型去除植被影响后的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及其极化组合指数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不同变量选择方法与不同机器学习方法耦合模型在反演土壤含盐量中,OOB变量筛选方法与RF、ELM和Cubist 3种机器学习方法的耦合模型精度最佳,建模集和验证集的R2都在0.750以上,且验证集的RMSE和MAE均最小;其中OOB-Cubist耦合模型精度最高,且R_(v)^(2)/R_(c)^(2)为0.955,具有良好的鲁棒性。研究可为机器学习协同物理模型、光学卫星协同雷达卫星在土壤含盐量反演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盐量 Sentinel-1/2 纹理特征 水云模型 机器学习 改进极化指数
下载PDF
苏打盐碱化稻田土壤反硝化和氨挥发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
2
作者 黄立华 杨易 +4 位作者 刘伯顺 杨靖民 王平 黄广志 蒋小曈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48-1757,共10页
为阐明土壤盐碱化程度对氮素气态损失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随机采集30个不同盐碱化程度的稻田土壤(0~20 cm)样品,根据盐碱化程度将其划分为轻度(含盐量0.1%~0.3%,碱化度5%~15%)、中度(含盐量0.3%~0.5%,碱化度15%~30%)和重度(含盐量0.5%~0.... 为阐明土壤盐碱化程度对氮素气态损失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随机采集30个不同盐碱化程度的稻田土壤(0~20 cm)样品,根据盐碱化程度将其划分为轻度(含盐量0.1%~0.3%,碱化度5%~15%)、中度(含盐量0.3%~0.5%,碱化度15%~30%)和重度(含盐量0.5%~0.7%,碱化度30%~45%)盐碱土3类,每个类别中依据最小归类样品数选取盐碱化程度接近的3个土样作为3次重复,进行实验室模拟培养分析,探究不同盐碱化土壤氮素反硝化和氨挥发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增加,氮素的反硝化作用显著降低,氨挥发作用显著增加,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轻度盐碱土相比,中度和重度盐碱土相同培养时间的氮素反硝化速率分别降低了18.9%和37.8%,累积反硝化氮量分别降低了13.7%和29.4%,氨挥发速率分别增加了30.8%和64.8%,累积氨挥发量分别增加了36.6%和59.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EC、ESP(碱化度)、CO_(3)^(2-)和TN是影响苏打盐碱地稻田土壤累积反硝化氮量的主要因素,EC、CO_(3)^(2-)和SOM(土壤有机质)是影响累积氨挥发量的主要因素。土壤盐碱化虽然抑制了氮素的反硝化作用,但是显著增强了氨挥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氮素 反硝化 氨挥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光学和雷达多源遥感的于田绿洲土壤盐渍化时空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肖森天 依力亚斯江·努尔麦麦提 +2 位作者 努尔比耶·穆合塔尔 赵静 阿迪莱·阿卜来提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8,共10页
目前土壤盐渍化是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探明于田绿洲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化规律,挖掘雷达遥感探测土壤盐分的优势,对干旱区绿洲的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进行监测评估。以于田绿洲为研究区,基于PALSAR-2、Sentinel-1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和Lan... 目前土壤盐渍化是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探明于田绿洲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化规律,挖掘雷达遥感探测土壤盐分的优势,对干旱区绿洲的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进行监测评估。以于田绿洲为研究区,基于PALSAR-2、Sentinel-1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和Landsat 8 OLI等多源数据集,筛选雷达影像的最优后向散射特征与主成分分析后的光学影像组合,最后利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图像分类,定量提取于田绿洲土壤盐渍化信息,对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同时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下,各年的光学影像总体精度平均为80.36%,Kappa系数平均为0.77;光学影像结合雷达影像的分类精度比光学影像分类精度高,总体精度平均为85.62%,Kappa系数平均为0.82。(2)2015—2021年于田绿洲产生土壤盐渍化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的绿洲边缘和荒漠交错带。(3)2015—2021年盐渍地面积年均变化量为-1120.55 hm^(2)·a^(-1),变化率为-10.67%。于田绿洲盐渍化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盐渍化以轻中度盐渍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合成孔径雷达 Landsat 8 OLI 随机森林分类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不同盐渍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光谱预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化刚 王丹阳 +2 位作者 马斯琦 潘剑君 李兆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05-1919,共15页
【目的】探究土壤有机质和盐分的光谱响应,分析不同盐分含量对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的影响,建立快速、有效的盐渍土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粉质壤土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盐分含量将土壤样本分为非盐(SA)、轻度... 【目的】探究土壤有机质和盐分的光谱响应,分析不同盐分含量对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的影响,建立快速、有效的盐渍土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粉质壤土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盐分含量将土壤样本分为非盐(SA)、轻度(SB)、中度(SC)和重度(SD)4组,分别进行室内高光谱测量;其次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探究土壤有机质和盐分光谱响应程度;进而对原始光谱(raw spectral reflectance,R)进行一阶微分(first order differential reflectance,FD)、连续统去除(continuous statistical removal,CR)、对数(logarithmic,Log)和多元散射校正(multipication scatter correction,MSC)4种变换;最后分别基于盐渍土的4组样本结合4种变换光谱构建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machine,SVR)3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结果】土壤有机质和盐分在400—900 nm范围内光谱响应程度显著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二者的敏感波段存在重叠;通过划分不同盐渍度分组建模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预测精度,且随着盐分含量增加,模型的预测精度下降,FD处理更能突出光谱特征差异,提高有机质含量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对比3种模型结果,利用FD处理结合SVR建立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精度最高,最优结果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为0.86、0.82,均方根误差RMSE为2.71、2.96 g·kg~(-1),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42。【结论】土壤盐分与有机质在可见光波段附近(400—900 nm)的敏感波段存在重叠,通过划分不同盐渍度能够有效提高有机质预测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有机质 光谱响应 高光谱预测
下载PDF
时空克里金评估河套灌区土壤盐分时空格局
5
作者 孙贯芳 高照良 +2 位作者 朱焱 杨金忠 屈忠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193,共12页
区域土壤盐分时空变异性大,采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方法无法准确判断取样时间不规则、空间位置不一致的土壤盐分的时空变化趋势。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隆胜研究区68个监测点0~1.8 m土壤剖面4582个土壤盐分数据为基础,利用时空地统计方法... 区域土壤盐分时空变异性大,采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方法无法准确判断取样时间不规则、空间位置不一致的土壤盐分的时空变化趋势。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隆胜研究区68个监测点0~1.8 m土壤剖面4582个土壤盐分数据为基础,利用时空地统计方法分析区域土壤盐分时空变化特征,比较时空克里金较传统空间克里金插值的精度提升效果,并验证时空地统计方法在监测点减少50%情况下预测区域盐分时空动态的能力。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是0.43~1.14,为中强变异,0~0.6 m根系层生育期积盐、非生育期脱盐,0.6~1.8 m土壤剖面生育期脱盐、非生育期积盐、农田土壤盐分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2)和度量模型能较好拟合盐分时空经验半方差,各层土壤盐分预测值和观测值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0.21 dS·m^(-1),较传统空间克里金的RMSE小0.02~0.09 d S·m^(-1)。(3)采用该方法在减少50%监测点情况下确定的土壤盐渍化分布与所有取样点确定的结果一致性较高,0~0.6 m和0.6~1.2 m土壤盐分面积间的相对误差MRE分别为-13.20%和-8.35%,RMSE为466.67hm2和494.43 hm2,决定系数R2为0.79和0.72。时空克里金同时利用了土壤盐分时间和空间上的更多信息,实现了稀疏盐分监测点数据集土壤盐分时空动态的精确估计,可极大提高区域土壤盐分时空格局监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时空克里金 河套灌区 时空格局 和度量模型
下载PDF
2008—2020年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6
作者 魏慧敏 贾科利 张旭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2,共7页
以2008、2014和2020年3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时间序列和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银川平原区域土壤盐渍化时空分布的规律,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法分析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银川平原整... 以2008、2014和2020年3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时间序列和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银川平原区域土壤盐渍化时空分布的规律,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法分析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银川平原整体土壤盐渍化呈现改善趋势,空间格局变化明显.2008—2020年期间,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指数平均值从0.914降低到0.788,其中土壤盐渍化改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36.76%.(2)土地利用强度是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地下水矿化度和埋深也会对研究区土壤盐渍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银川平原 驱动因子 灰色关联度分析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客土造林后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祝瑜 褚琳琳 +2 位作者 朱文东 孙全 孙庆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9-157,共9页
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制约着盐碱地生态绿化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客土造林后滨海盐碱地土壤盐碱化状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该研究开展实地调查采样,结合地统计学、经典统计学和Kriging插值等方法分析徐圩新区滨海盐碱地0~10... 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制约着盐碱地生态绿化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客土造林后滨海盐碱地土壤盐碱化状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该研究开展实地调查采样,结合地统计学、经典统计学和Kriging插值等方法分析徐圩新区滨海盐碱地0~10、>10~20、>20~40、>40~60、>60~100 cm土层土壤盐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5个土层土壤电导率均为中等强度变异,pH值是弱变异。大多数土层土壤电导率和pH表现为弱空间相关性,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性较弱,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性较强。水平方向上看,研究区从西向东盐碱程度逐步加深,垂直方向上,土壤电导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不断变大;2)研究区客土0~10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均值为2.91dS/m,属于轻度盐渍化土;原土0~10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均值为31.00dS/m,属于极重度盐渍化土,原土上只有极少数耐盐作物能自然正常生长。客土土壤电导率明显低于原土,但pH值与原土差异不大,客土土壤盐分表聚和底聚现象明显,存在返盐返碱的问题,长期来看,客土造林并不是该地区绿化最好的方式。3)影响研究区土壤电导率的因素有河流湖泊水体电导率和pH值、土壤pH值、海拔、植被、气候等。研究对于提高重度盐碱土的开发利用率和改善景观绿地建设,指导制定精准盐碱地综合改良措施、管理制度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 电导率 地统计学 盐碱地 客土 p H
下载PDF
盐渍化对沙枣林氮组分的影响
8
作者 朱引龙 蔡立群 李海亮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2期75-79,共5页
为明确在不同盐渍化水平下土壤氮组分变化规律,采用BREMNER方法探究盐渍化对沙枣林土壤氮组分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层的加深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酸解液总氮含量、土壤酸解铵态氮含量、土壤未酸解态氮含量均降低,随盐渍化水平变化:0... 为明确在不同盐渍化水平下土壤氮组分变化规律,采用BREMNER方法探究盐渍化对沙枣林土壤氮组分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层的加深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酸解液总氮含量、土壤酸解铵态氮含量、土壤未酸解态氮含量均降低,随盐渍化水平变化:0~30厘米土层土壤酸解液总氮含量中盐渍化>盐渍化>非盐土;0~30厘米土层土壤全氮、土壤酸解铵态氮、土壤未酸解态氮含量中盐渍化>非盐土>盐渍土。故本文选取种植年限相同而盐渍化不同的沙枣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盐渍化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以期为河西地区盐渍化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林 盐渍化 氮组分
下载PDF
黄三角濒海区不同土层土壤盐分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9
作者 赵铭 常春艳 +1 位作者 王卓然 赵庚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23-34,共12页
摸清土壤盐分的影响因素是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的重要基础。以黄河三角洲濒海垦利区为研究区,选取地下水、植被、地貌、离海距离4个方面的影响因子,确定了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地貌类型、相对高程、离海距离... 摸清土壤盐分的影响因素是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的重要基础。以黄河三角洲濒海垦利区为研究区,选取地下水、植被、地貌、离海距离4个方面的影响因子,确定了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地貌类型、相对高程、离海距离7个指标,分析了各指标与土壤含盐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土壤盐分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而构建了不同深度土层土壤含盐量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与各土层含盐量为指数函数负相关,植被覆盖度、相对高程和离海距离与各土层含盐量均为幂函数负相关,地下水矿化度与各土层含盐量呈指数函数正相关,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指标与含盐量的相关性逐渐减弱;各土层土壤盐分与各影响因子关联度的排序均为地下水矿化度>植被覆盖度>地下水埋深>相对高程>离海距离,土壤盐分的主要驱动因子一是地下水矿化度和埋深,二是地表植被覆盖度;基于地下水矿化度、植被覆盖度、地下水埋深三因子构建的0~15 cm、15~30 cm、30~45 cm、45~60 cm土层土壤盐分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均为最佳盐分预测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42,0.777,0.794和0.82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079 5,2.081 9,1.868 3和1.623 6,验证集的R2分别为0.712,0.756,0.813和0.883,RMSE分别为1.952 0,1.879 7,1.728 9和1.227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不同土层 土壤盐分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Effects of water and salt for groundwater-soil systems on root growth and architecture of Tamarix chinensi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China
10
作者 Jia Sun Ximei Zhao +3 位作者 Ying Fang Fanglei Gao Chunhong Wu Jiangbao Xi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41-452,共12页
To test the patterns of the root morphology and architecture indexes of Tamarix chinensis in response to water and salt changes in the two media of the groundwater and soil,three-year-old T.chinensis seedlings were ch... To test the patterns of the root morphology and architecture indexes of Tamarix chinensis in response to water and salt changes in the two media of the groundwater and soil,three-year-old T.chinensis seedlings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Groundwater with four salinity levels was created,and three groundwater level(GL)were applied for each salinity treatment to measure the root growth and architecture indexes.In the fresh water and brackish water treatments,the topological index(TI)of the T.chinensis roots was close to 0.5,and the root architecture was close to a dichotomous branching pattern.In the saline water and saltwater treatments,the TI of the T.chinensis roots was large and close to 1.0,and the root architecture was close to a herringbone-like branching pattern.Under different GLs and salinities,the total root length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internal link length,the external link length was greater than the internal link length,and the root system showed an outward expansion strategy.The treatment with fresh water and a GL of 1.5 m was the most suitable for T.chinensis root growth,while the root growth of T.chinensis was the worst in the treatment with saline water and a GL of 0.3 m.T.chinensis can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soil water and salt by regulating the growth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ot system.T.chinensis can adapt to high-salt environments by reducing its root branching and to water deficiencies by expand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absorption area of the roo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SALINITY Soil water and salt Root system Tamarix chinensis Topological structure
下载PDF
银川平原土壤盐分及盐渍土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76
11
作者 张源沛 胡克林 +3 位作者 李保国 周丽娜 罗昀 朱建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24,共6页
系统认识和掌握盐渍土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治理改良盐渍土的基础。在总面积约6184.9km2的银川平原引黄灌区布设101个采样点,分层(0~180cm)测定了土壤全盐量,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平原... 系统认识和掌握盐渍土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治理改良盐渍土的基础。在总面积约6184.9km2的银川平原引黄灌区布设101个采样点,分层(0~180cm)测定了土壤全盐量,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各层土壤盐分的分布类型均比较复杂,呈高度的偏态分布。土壤盐分的变异属于中等变异强度。0~120cm土层盐分的空间相关距离一般在20~28km;而深层(>120cm)土壤的空间相关距离较大,约34km。银川平原表层土壤属于非盐化土、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土和盐土的土地面积分别为0、1508.8、3614.9、982.6和78.6km2,总体属于中度和轻度盐化土类型,且呈现一定的盐分表聚趋势。重度盐渍土和盐土主要分布在银北的石嘴山市、平罗县、惠农县一带和银南的部分地区。总体来说,银川平原的土壤盐渍化现象依然严重,应加强研究与治理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测定 盐渍土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银川平原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土壤盐分累积变化 被引量:68
12
作者 李玉义 张凤华 +2 位作者 潘旭东 陈阜 赖先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4,共5页
为详细分析干旱荒漠区土壤盐分长期累积变化的区域差异,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选择冲积洪积扇、冲积平原和干三角洲3种主要地貌类型,通过取样、典型调查等方法讨论其土壤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位于山前冲洪积扇缘以上部位是最稳定的地区... 为详细分析干旱荒漠区土壤盐分长期累积变化的区域差异,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选择冲积洪积扇、冲积平原和干三角洲3种主要地貌类型,通过取样、典型调查等方法讨论其土壤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位于山前冲洪积扇缘以上部位是最稳定的地区,地下水位低,基本不存在盐碱化问题。相比之下,冲积洪积扇缘部分地区由于普遍较高的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矿化度,短期内仍将处于持续积盐状态。冲积平原部位表土虽明显脱盐,但由于底土含盐量高,且部分地段地下潜水埋深上升至临界深度以下,仍处于脱盐不稳定或脱盐积盐反复型状态。干三角洲部位经过多年的开垦,地下水位出现上升,随着深层盐分上移,也将导致土壤盐渍化发生。分析认为冲洪积扇缘、冲积平原和干三角洲部位部分地区将来土壤盐渍化威胁依然很大。该研究将为区域土壤盐渍化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玛纳斯河流域 地貌 盐分累积 变化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垦利县夏季土壤水盐空间变异及土壤盐分微域特征 被引量:47
13
作者 王卓然 赵庚星 +4 位作者 高明秀 常春艳 姜曙千 贾吉超 李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0-1049,共10页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切实掌握季节性土壤水盐状况及其微域特征是该区土壤盐渍化防控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选择黄河三角洲垦利县,通过野外调查实测与室内化验分析获取土壤水盐含量数据...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切实掌握季节性土壤水盐状况及其微域特征是该区土壤盐渍化防控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选择黄河三角洲垦利县,通过野外调查实测与室内化验分析获取土壤水盐含量数据,利用统计分析、GIS空间插值、实地观测与数据分析对比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夏季土壤水盐状况及其微域变异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夏季土壤水盐含量总体较高,含盐量以中度盐渍化为主,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含盐量呈上升趋势,且各层土壤含盐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含盐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区东北部和中东部,含盐量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中部;土壤含盐量从大到小的植被类型依次为光板地→碱蓬→高粱→芦苇→茅草→水稻→棉花→玉米;土壤盐分微域变化特征明显,含盐量受距路边远近、不同耕作措施、地形部位、植被群落等因素影响较大,表现出微域规律性和复杂性。该研究基本摸清了研究区夏季时相的土壤水盐状况及其微域特征,为黄河三角洲农作物栽培管理及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利县 夏季 土壤含盐量 土壤含水量 空间变异 微域特征
下载PDF
灌水矿化度及土壤含盐量对南疆棉花出苗率的影响 被引量:35
14
作者 王春霞 王全九 +3 位作者 刘建军 苏李君 单鱼洋 庄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8-33,共6页
为获知新疆棉花苗期耐盐度阀值及其影响因素,该文进行了不同灌水矿化度单因素及不同灌水矿化度和土壤含盐量2种组合因素对棉花出苗的耐盐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矿化度及土壤含盐量均与棉花相对出苗率呈线性负相关;而灌水矿化度则随... 为获知新疆棉花苗期耐盐度阀值及其影响因素,该文进行了不同灌水矿化度单因素及不同灌水矿化度和土壤含盐量2种组合因素对棉花出苗的耐盐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矿化度及土壤含盐量均与棉花相对出苗率呈线性负相关;而灌水矿化度则随土壤盐碱程度的不同而改变,当土壤盐质量分数在0.33%以下,灌水矿化度不超过5g/L,土壤盐质量分数在0.33%~0.5%之间灌水矿化度不超过3g/L,土壤盐质量分数大于0.5%时,则应采用淡水灌溉;从对比这2种因素对出苗率的影响来看,在中度及以下盐渍土壤中,灌水矿化度的影响较土壤含盐量的大;同时结合大田出苗率调查,则表明在轻度盐碱土中灌水矿化度的临界值为4.28g/L,而对土壤而言棉花苗期的耐盐阀值则为0.58%。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棉花耐盐性提供参考,对指导新疆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 耐盐度 相对出苗率 灌水矿化度
下载PDF
东北地区盐碱土及耕作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5
作者 徐璐 王志春 +2 位作者 赵长巍 王明明 马红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23-31,共9页
概述了东北地区盐碱土形成的宏观机制和过程,并分析了盐碱土的危害及各种耕作的必要性。根据盐碱土的形成过程分析得出,在微观治理上,耕作是改良东北地区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基础,也是化学改良和植物改良的基础,为盐碱土耕作及综合治理提... 概述了东北地区盐碱土形成的宏观机制和过程,并分析了盐碱土的危害及各种耕作的必要性。根据盐碱土的形成过程分析得出,在微观治理上,耕作是改良东北地区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基础,也是化学改良和植物改良的基础,为盐碱土耕作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盐碱土 形成 危害 耕作措施 改良
下载PDF
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甘肃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杨思存 逄焕成 +3 位作者 王成宝 李玉义 霍琳 姜万礼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目的】研究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全盐量(TS)、pH和盐分离子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数量关系,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程度以及对盐碱地类型、分布的影响。【方法】以兴电和景电两个典型灌区为研究取样区,样点布局既涵盖了上游新... 【目的】研究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全盐量(TS)、pH和盐分离子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数量关系,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程度以及对盐碱地类型、分布的影响。【方法】以兴电和景电两个典型灌区为研究取样区,样点布局既涵盖了上游新垦盐碱荒地、中游轻度盐渍化耕地、下游中重度盐渍化耕地和弃耕盐碱荒地,又兼顾了耕地土壤盐渍化类型(硫酸盐型、氯化物-硫酸盐型、硫酸盐-氯化物型)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差异。运用常规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TS、pH、盐分离子的剖面分布特征,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研究了土壤TS、pH与盐分离子含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各土层TS、pH、盐分离子与研究对象前2个CCA排序轴的相关系数、特征值和解释方差。【结果】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为轻度至重度盐化,0—40 cm土层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40—80 cm土层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剖面中的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SO42-为主,土壤pH介于7.93—9.98之间。不同土层内,K+与HCO3-、Ca2+与Mg2+始终有较好的关联性,Na+与Cl-之间的关联性越往下层越强,SO42-与Na+之间主要是负相关,K+与Na+以及SO42-、Cl-、HCO3-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在0—100 cm全剖面上,pH的空间分布受HCO3-的影响较大,TS受Na+、Cl-、SO42-的影响较大。分层与全剖面的情况有所不同,0—20 cm土层内TS和pH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SO42-含量,20—40cm土层内主要受控于Cl-和Na+含量,40—60 cm土层内受Ca2+、Mg2+、SO42-和HCO3-的共同影响,60—80 cm土层内Mg2+是主要影响因素,80—100 cm土层内主要受控于Mg2+和Cl-。CCA第1排序轴反映了TS的变化情况,第2轴反映了pH的变化情况,第1轴特征值在0.53—0.70,解释方差在38.7%—57.7%;第2轴特征值在0.36—0.64,解释方差在30.6%—44.7%。【结论】甘肃引黄灌区的盐渍化耕地中同时存在盐分表聚和底聚两个过程,上游新垦盐碱荒地和中游轻度盐渍化耕地以底聚为主,下游中重度盐渍化耕地和弃耕盐碱荒地以表聚为主。60—80 cm的泥质胶结砂层含盐量高达93.7 g·kg-1,对水盐运移和盐分离子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是造成灌区发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盐渍化耕地的钠质化现象只在重度次生盐渍化区发生,TS、Na+和SO42-是决定项目区盐碱地类型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典范对应分析通过箭头连线的长短、所处的象限、箭头之间的夹角以及与角符号间距离的远近等,在CCA二维排序图上可以直观地给出各盐分离子之间以及土壤TS、pH值与盐分离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各土层TS、pH、盐分离子与研究对象前2个CCA排序轴的相关系数、特征值和解释方差等,来确定不同土层的主控因子和影响甘肃引黄灌区盐碱地类型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更加科学的区域盐碱地特征及改良利用情况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盐渍化特征 典范对应分析 引黄灌区 甘肃
下载PDF
艾比湖湿地退化对盐尘暴发生及运移路径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鄢雪英 丁建丽 +4 位作者 李鑫 张喆 马尔哈巴 曾小箕 王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856-5865,共10页
新疆艾比湖湿地内间歇性裸露的干涸湖底加重了周围区域的盐渍化程度,为盐尘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粉尘物质来源。盐碱粉末在风力作用下以颗粒物的形式悬浮在空中并向周围扩散,严重危害周边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选择研究区三... 新疆艾比湖湿地内间歇性裸露的干涸湖底加重了周围区域的盐渍化程度,为盐尘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粉尘物质来源。盐碱粉末在风力作用下以颗粒物的形式悬浮在空中并向周围扩散,严重危害周边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选择研究区三期遥感影像,结合同期野外实测大气降尘及地表土壤采样数据,剖析区域土壤盐渍化与盐尘暴发生作用机制,探讨艾比湖湿地退化引发的盐尘暴在传输、沉降过程中对源地及途经区域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对盐尘暴的运移路径进行模拟预测。有关成果对于揭示该区域独特的盐尘暴发生及作用机制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尘暴 盐渍化 大气降尘 运移轨迹 艾比湖
下载PDF
盘山灌区土壤盐渍化分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18
作者 李永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2期93-96,共4页
盘山灌区曾是退海之地,过境几条河流夹带泥沙入海沉积形成复杂的土壤分布,土壤盐渍化程度偏高,对区域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发展构成严重影响。本研究采样分析了盘山灌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和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成因类型及主控因素。结果表... 盘山灌区曾是退海之地,过境几条河流夹带泥沙入海沉积形成复杂的土壤分布,土壤盐渍化程度偏高,对区域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发展构成严重影响。本研究采样分析了盘山灌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和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成因类型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灌区内发生次生盐渍化的样点占比达到50.8%,其中东南部及北部特别是林家站干渠和双西绕总干渠盐渍化较重,盐分以SO4·Cl-Na和SO4-Na为主,整体呈斑块状分布特征;浅层地下水埋深3.24m,属微咸水,TDS含量较高为2.80g/L,致使高TDS的直接原因包括强烈的蒸散浓缩、冬季压盐、长期地表漫灌引起地下水位抬升等,而冲击平原土壤盐渍化的主控因素有强烈潜水蒸发引起养分上升、浅层地下水位抬升以及较高的地下水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山灌区 土壤盐渍化 分异特征 地下水位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鄱阳县高标准农田土壤盐分调控探讨
19
作者 彭桂强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3期75-78,共4页
以鄱阳县2021年统筹整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依托,应用SaltMod模型构建起项目区各层次土壤水盐均衡方程,在排水量、根层淋洗率、过渡层淋洗率率定及验证的基础上,从灌溉水矿化度、地下水和饶河水混合灌溉比例、排水沟深度、渠道衬... 以鄱阳县2021年统筹整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依托,应用SaltMod模型构建起项目区各层次土壤水盐均衡方程,在排水量、根层淋洗率、过渡层淋洗率率定及验证的基础上,从灌溉水矿化度、地下水和饶河水混合灌溉比例、排水沟深度、渠道衬砌等角度对项目区根层土壤盐分调控展开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对于鄱阳县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6标段而言,应继续使用矿化度0.6g/L的微咸水灌溉;按照地下水和饶河水1∶1的比例混合灌溉,可显著提升地下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应加强排水深度和灌溉渠道衬砌控制,以减缓根层土壤盐分累积进程,起到较好的调控农田土壤盐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鄱阳县 高标准农田 盐分 调控
下载PDF
河套灌区井渠结合膜下滴灌土壤盐分演化规律 被引量:21
20
作者 毛威 杨金忠 +1 位作者 朱焱 伍靖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101,共9页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井渠结合的问题,基于SaltMod模型建立井灌区和渠灌区水盐均衡模型,并引入含水层侧向交换量对模型进行改进,利用隆胜井渠结合试验区15 a水盐观测资料对改进的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采用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隆胜井渠结合...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井渠结合的问题,基于SaltMod模型建立井灌区和渠灌区水盐均衡模型,并引入含水层侧向交换量对模型进行改进,利用隆胜井渠结合试验区15 a水盐观测资料对改进的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采用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隆胜井渠结合区在现状条件下以及在井渠结合膜下滴灌推广实施后区域的土壤盐分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隆胜井渠结合区土壤盐分基本稳定,尤其是渠灌区根系层盐分基本稳定,保持在较低水平,可以在长时期内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当推广井渠结合膜下滴灌后,井灌区的生育期灌溉定额和地下水埋深对其灌溉用地根系层土壤盐分积累的影响较小,而地下水矿化度与秋浇频率的影响较大。对于井灌区,建议采用黄河水2年1次进行秋浇压盐,可以长期将土壤全盐维持在3 g/kg以下,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地下水 河套灌区 井渠结合 膜下滴灌 SaltM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