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5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背景下西藏高原地区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
1
作者 杜军 黄志诚 +2 位作者 次旺顿珠 德庆卓嘎 周刊社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农牧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研究界限温度时空变化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近40a(1981-2020年)西藏38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气温观测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rson系数、Mann-Kendall、...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农牧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研究界限温度时空变化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近40a(1981-2020年)西藏38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气温观测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rson系数、Mann-Kendall、优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近40a西藏≥0℃、≥5℃和≥10℃界限温度(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活动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西藏≥0℃、≥5℃和≥10℃界限温度分布总体上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初日推迟、终日提早、持续日数缩短和积温减少的特征,并具有明显的海拔垂直地带性特征。1991-2020年与1981-2010年平均值比较,西藏各站三种积温均增加,以≥10℃积温增幅较大;绝大部分站点初日偏早、终日偏晚、持续日数偏多。(2)近40a西藏≥0℃、≥5℃和≥10℃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的变幅以≥0℃最大,平均每10a初日提早3.2d、终日推迟3.5d、持续日数延长5.4d;积温增幅以≥10℃最大,为86.1℃·d·10a^(-1)。≥0℃、≥5℃持续日数增加是由于初日明显提早造成的,而≥10℃持续日数的增加因终日显著推迟导致。(3)≥0℃界限温度的线性倾向率(LTR),低海拔地区明显大于高海拔地区;≥5℃初日、积温LTR的最大值在低海拔地区,终日、持续日数LTR的最大值在中高海拔地区(3500-4000m);≥10℃初日LTR在中高海拔地区最大,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LTR最大值出现在海拔4000-4500m地区。(4)20世纪80年代≥0℃、≥5℃和≥10℃初日偏晚、终日偏早、持续日数偏短、积温偏低;90年代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正常,积温仍偏低;进入21世纪后,初日偏早、终日偏晚、持续日数增加、积温明显偏高,以21世纪10年代最明显。(5)≥5℃终日突变最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10℃终日突变最晚,在21世纪10年代中期;初日、积温的突变分别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持续日数突变点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中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限温度 活动积温 初日 终日 变化趋势 年代际变化 气候突变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大豆种植的影响与防御对策研究
2
作者 于博文 姜伟平 +1 位作者 赵金媛 张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0029-0032,共4页
大豆的生长状态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若是气象条件差,即使采用先进的大豆种植技术也很难保障大豆品质和产量。因此,为了改善大豆品质和产量,种植户应为其创造一个有利的生长环境。文章通过研究不同气象条件对大豆种植的影响,明确大豆最... 大豆的生长状态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若是气象条件差,即使采用先进的大豆种植技术也很难保障大豆品质和产量。因此,为了改善大豆品质和产量,种植户应为其创造一个有利的生长环境。文章通过研究不同气象条件对大豆种植的影响,明确大豆最佳的生长气象条件。同时介绍了影响大豆生长状态的气象灾害,指明了防御气象灾害的对策,希望对改善大连地区大豆种植效益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气象灾害 大豆种植 防御对策
下载PDF
基于站点数据分析中国大陆区域喜凉/温作物界限温度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5
3
作者 和骅芸 胡琦 +4 位作者 唐书玥 赵金媛 潘学标 潘志华 王靖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5,共11页
喜凉/温作物界限温度的时空分布能够影响作物物候和种植区域。利用全国585个气象站点1961-202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喜凉/温作物界限温度(0℃和10℃)的积温、初日、终日作为农业热量资源研究指标,基于ANUSPLIN气象插值软件,从年际和年... 喜凉/温作物界限温度的时空分布能够影响作物物候和种植区域。利用全国585个气象站点1961-202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喜凉/温作物界限温度(0℃和10℃)的积温、初日、终日作为农业热量资源研究指标,基于ANUSPLIN气象插值软件,从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分析1961-2020年喜凉/温作物界限温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热量资源变化对全国农业生产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纬度和地形影响,全国热量资源变化幅度较大,东部地区≥0℃、≥10℃积温随纬度变化呈阶梯状分布,而在西部地区主要受海拔影响,总体表现为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各地≥0℃和≥10℃积温范围分别为700.0~8960.0℃·d和46.3~8960.0℃·d,≥0℃和≥10℃积温气候倾向率平均为72.8℃·d·10a^(-1)和73.7℃·d·10a^(-1)。60a内,界限温度0℃、10℃初日分别提前9.6d和8.4d,终日分别推迟4.8d和7.8d。界限温度初日的提前和终日推迟使60a内日平均气温≥0℃和≥10℃的持续日数分别增加14.4d和16.2d。2011-2020年是研究时段内最温暖10a,与P1时段(1961-1970年)相比,P6时段(2011-2020年)≥0℃和≥10℃积温平均值分别增加了6.3%和8.2%。P6时段≥0℃积温为6000~7000℃·d的区域面积增加了2.11×10^(5)km^(2);≥10℃积温为5000~6000℃·d的区域面积增加了3.37×10^(5)km^(2)。气候变暖背景下,活动积温增加对农业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农业生产布局以及种植制度应及时做出调整,充分适应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热量资源 界限温度 活动积温
下载PDF
基于区域自动站的迪庆州气温特征分析
4
作者 魏懿 益西拉姆 董飞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004-0006,共3页
本文利用线性趋势分析,基于迪庆州大监站和26个乡镇站点研究了近10年全州范围内气温变化趋势及下垫面变化对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迪庆州29个站点年均气温有20个站点呈升高趋势,9个站点呈降低趋势,29个站点年均气温平均变化趋势0.0... 本文利用线性趋势分析,基于迪庆州大监站和26个乡镇站点研究了近10年全州范围内气温变化趋势及下垫面变化对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迪庆州29个站点年均气温有20个站点呈升高趋势,9个站点呈降低趋势,29个站点年均气温平均变化趋势0.02℃/10a,其中小中甸镇变化趋势0.92℃/10a为增加最多乡镇,塔城镇变化趋势-2.41℃/10a为降低最快乡镇。迪庆州冬季强降温一般出现在南支槽东移后带来的冷空气配合清晨晴空辐射;夏季受到副高控制,且低层热低压发展东移影响将会导致午后快速升温。通过两个站点迁站后气温的变化可以看出,下垫面及探测环境的改变导致气温变化并不一致,气温变化均很大,特别是香格里拉市由市区迁至探测环境更为开阔的半山顶上,气温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下垫面 环流形势 迪庆州
下载PDF
气候变暖下南昌县双季早稻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5
作者 王尚明 张崇华 +3 位作者 蔡哲 张金恩 杨爱萍 汪建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利用1954—2021年南昌县气象局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江西省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对南昌县春季低温、小满寒和高温逼熟等气象灾害的发生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稳定通过10、12℃初日80%保证率的日期分别在3月下旬和4月上... 利用1954—2021年南昌县气象局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江西省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对南昌县春季低温、小满寒和高温逼熟等气象灾害的发生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稳定通过10、12℃初日80%保证率的日期分别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前期,春播期≤12℃轻度、中度、重度灾害发生年份的频率分别为77.9%、47.1%、16.2%;春季低温灾害发生的年次数略呈下降趋势;小满寒轻度、中度、重度发生年份的频率分别为14.7%、7.4%和2.9%,早稻发生小满寒的天数和次数均有减少的趋势;高温逼熟发生的年频率为57.4%,发生轻度、中度和重度高温逼熟的占比分别为20.6%、22.1%和14.7%,2000年后的高温逼熟天数显著增多,灾害风险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南昌县 双季早稻 农业气象灾害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大豆种植区气候适宜性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何亮 毛留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0-698,共9页
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该地区深受气候变化影响。厘清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和大豆气候种植适宜性变化对指导大豆生产和扩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利用最新气候态(1991-2020年)与旧气候态(1981-2010年)的数据,分... 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该地区深受气候变化影响。厘清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和大豆气候种植适宜性变化对指导大豆生产和扩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利用最新气候态(1991-2020年)与旧气候态(1981-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和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的时空变化。结果发现:1)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南部和东北部、吉林中西部等地大豆生长季≥10℃活动积温增加26~65℃·d,局部地区增加66~182℃·d;1981-2020年东北大豆的种植区生长季积温大部呈上升趋势。大豆生长季降水和日照变化呈现空间差异。2)东北大部分地区大豆生长季霜冻害日数减少;黑龙江大部和吉林西北部大豆生长季干旱天数减少,吉林中东部和辽宁大部干旱天数增加。3)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和东部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提高,黑龙江中部和东部、吉林中部和东北部气候适宜度略下降。4)气象因子对大豆气候适宜度变化贡献率分析表明,日照变化是大豆气候适宜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积温变化,降水变化对大豆气候适宜度变化贡献率最小。最新气候态下东北大部分地区大豆种植气候条件变好,可以充分利用温度资源,适当调整播期和品种,但从积温上升幅度看,不宜采取过激的跨积温带盲目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气候适宜性 气候变化 东北地区 农业气候资源
下载PDF
上海市奉贤区2022年气候特征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7
作者 徐相明 顾品强 +2 位作者 王华 顾艾节 张乐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3-15,63,共4页
为探明气候对上海市奉贤区农业生产的影响,现对比分析了2022年与2021年和常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稻、经济林果等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奉贤区气候总体表现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为17.5℃... 为探明气候对上海市奉贤区农业生产的影响,现对比分析了2022年与2021年和常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稻、经济林果等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奉贤区气候总体表现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为17.5℃(为历史第二高),早春、夏季及晚秋气温偏高,夏季平均气温高达28.8℃(创历史新高)。202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2℃,≥35℃高温时间达28 d(历史最多);年降水量、降水时间分别为1 188.6 mm、118.0 d,分别有7个月的降水量、8个月的降水时间比常年偏少,年降水量和降水时间除了冬末春初外,均呈同步变化的趋势;2022年奉贤区日照时间为1 805.4 h,虽然比常年偏少,但是6月中旬—8月中旬(除7月中下旬外)及2月下旬—3月上旬、12月中下旬的日照时间偏多。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各月变化情况不一,对梨、桃、柑橘、水稻及绿肥等农作物生长及田间农事管理均造成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降水 日照 高温 农业生产 影响 奉贤区
下载PDF
三种蒸散发测算方法的比较——以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旭 王根绪 胡兆永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器和放大器,青藏高原的水文过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中,蒸散发是青藏高原水文循环最难估算的分量。借助青藏高原腹地风火山地区涡度相关系统、蒸渗仪、气象观测系统获取的观测数据,采取涡度相关法、蒸渗仪测定和F... 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器和放大器,青藏高原的水文过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中,蒸散发是青藏高原水文循环最难估算的分量。借助青藏高原腹地风火山地区涡度相关系统、蒸渗仪、气象观测系统获取的观测数据,采取涡度相关法、蒸渗仪测定和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三种方式,对2019年风火山地区生长季实际蒸散发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高寒草甸生长季前期、中期、后期作物系数分别为0.93、1.11、1.14;三种方法获得的生长季实际蒸散发值基本相似,生长季蒸散发量(495.00±21.69) mm大于同时期降水量377.89 mm;风火山地区生长季蒸散发量日均值为(2.70±0.12) mm,风火山地区生长季不同阶段蒸散发量日均值表现为生长季中期[(3.03±0.10) mm]>生长季后期[(2.49±0.12) mm]>生长季前期[(2.23±0.18) mm]。文章中求取的不同生长阶段作物系数、蒸散发量为青藏高原类似地区蒸散发观测和模拟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长季蒸散发 涡度 蒸渗仪 PENMAN-MONTEITH公式
下载PDF
农业旱灾监测中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以MODIS数据为例 被引量:172
9
作者 覃志豪 高懋芳 +2 位作者 秦晓敏 李文娟 徐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71,共8页
以目前农业旱灾监测中应用较广泛的多波段MOD IS卫星遥感数据为例,探讨农业旱灾遥感监测中所需要的地表温度反演问题,尤其是反演算法的选择、基本参数的估计和具体反演中的工作流程,为快速地进行农业旱灾监测中的水热遥感参数估计提供... 以目前农业旱灾监测中应用较广泛的多波段MOD IS卫星遥感数据为例,探讨农业旱灾遥感监测中所需要的地表温度反演问题,尤其是反演算法的选择、基本参数的估计和具体反演中的工作流程,为快速地进行农业旱灾监测中的水热遥感参数估计提供方法选择。虽然MOD IS有8个热红外波段用来监测地表热量变化,但波段31和32特别适用于农业旱灾监测中所需要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因此,在算法上,我们将选择计算过程相对简便但反演精度又很高的两因素分裂窗算法。详细地讨论了如何快速地估计分裂窗算法中大气透过率和地表比辐射率这两个基本参数。从实际应用来看,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快速地用来反演我国农业旱灾监测中所需要的农田地表温度参数,并获得很好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 土壤墒情监测 MODIS数据 地表温度 遥感反演 分裂窗算法 地表比辐射率 大气透过率
下载PDF
温度对农田N_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08
10
作者 郑循华 王明星 +3 位作者 王跃思 沈壬兴 张文 龚晏邦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5,共5页
以华东太湖地区的水稻-冬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箱法-气相色谱法的自动连续观测系统,对整个轮作周期的N2O排放和温度进行了同步自动连续观测,同时,在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以研究N2O产生与排放过程的温度... 以华东太湖地区的水稻-冬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箱法-气相色谱法的自动连续观测系统,对整个轮作周期的N2O排放和温度进行了同步自动连续观测,同时,在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以研究N2O产生与排放过程的温度效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湿度适宜的一定温度范围内,N2O排放通量对温度的依赖性可用指数函数F=Aeat来描述;轮作周期内显著N2O排放发生的频率随温度的变化呈正态分布,67%的排放量都集中在15—25℃温度范围内;在旱地阶段,温度是影响N2O排放季节变化的关键因子,而在水田阶段则不然;水田和旱地N2O排放具有相同的规律性日变化形式,但后者达到极大值的时间要比前者延迟约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 温度 排放通量
下载PDF
基于温度植被旱情指数的青海高寒区干旱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冯蜀青 殷青军 +4 位作者 肖建设 吴素霞 校瑞香 苏文将 张文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1-145,共5页
利用MODIS资料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构建NDVI-Ts特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设计的温度植被旱情指数作为旱情指标,对青海省东部浅山农业区2004年7月上旬的旱情进行了动态监测,同时利用各气象台站实测的地面数据进行... 利用MODIS资料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构建NDVI-Ts特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设计的温度植被旱情指数作为旱情指标,对青海省东部浅山农业区2004年7月上旬的旱情进行了动态监测,同时利用各气象台站实测的地面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VDI)法对青海高寒区进行干旱动态监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地表温度 温度植被旱情指数 干旱 遥感
下载PDF
地面温度与气温关系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61
12
作者 姜会飞 廖树华 +1 位作者 叶尔克江 阿帕尔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运用气象统计学和气候学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北京市海淀地面气象观测站 195 5~ 199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 1981~ 1999年逐日地面温度资料 ,建立了以气温为基础的地温预测模型 ,并探索地气温差的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夏半年地面平... 运用气象统计学和气候学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北京市海淀地面气象观测站 195 5~ 199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 1981~ 1999年逐日地面温度资料 ,建立了以气温为基础的地温预测模型 ,并探索地气温差的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夏半年地面平均温度高于气温 ,冬半年相反 ;农作物生长季 (3~ 10月 )平均地气温差为 2 0℃ ,年平均地气温差 0 9℃ ;地气温差 6月中旬最大 ,为 4 9℃ ,12月下旬最小 ,为 - 2 7℃ ,与辐射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出现时间基本一致。用地温预测模型估算 1999年作物生长季逐日地温 ,相对误差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温度 气温 年变化 统计分析 农业气象
下载PDF
花期低温对寒地水稻颖花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34
13
作者 王连敏 王立志 +4 位作者 王春艳 李忠杰 刘功 郭建平 关双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2-95,共4页
利用人工气候室在水稻开花期进行13℃,17℃,21℃和25℃等不同温度的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可降低水稻颖花的结实率,且不同品种水稻对低温的反应不同。低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水稻颖花结实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13℃气温持续12d,其颖花的结... 利用人工气候室在水稻开花期进行13℃,17℃,21℃和25℃等不同温度的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可降低水稻颖花的结实率,且不同品种水稻对低温的反应不同。低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水稻颖花结实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13℃气温持续12d,其颖花的结实率可降到30%以下。低温处理前、后开的颖花,其结实率随低温强度的加大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候室 水稻 冷害 结实率
下载PDF
盛花期高温对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隗溟 王光明 +2 位作者 陈国惠 朱自均 杨朝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3,共3页
对两优培九和汕优 6 3在盛花期置于人工气候室 36℃高温下处理不同时间的结果表明 ,在无库源关系限制下 ,两优培九结实率明显高于汕优 6 3,表明两优培九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然而 ,当两优培九、汕优 6 3和Ⅱ优 7号种植于不同密肥构建... 对两优培九和汕优 6 3在盛花期置于人工气候室 36℃高温下处理不同时间的结果表明 ,在无库源关系限制下 ,两优培九结实率明显高于汕优 6 3,表明两优培九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然而 ,当两优培九、汕优 6 3和Ⅱ优 7号种植于不同密肥构建的 6种库源群体条件下时 ,两优培九结实率却明显低于汕优 6 3和Ⅱ优 7号。对空秕率构成的分析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培九 结实率 高温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季积温计算方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海霞 李秀芬 +4 位作者 王萍 李宇光 王铭 王秋京 姜丽霞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以水稻为例,根据温强系数研究成果和温度日变化事实,探索一种集农学和生物学意义的积温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利用日极端温度,通过正弦分段模拟,并经订正方程可以模拟出与实际情况相似的日温度连续变化;利用方程分段模拟出低于20℃、高于3... 以水稻为例,根据温强系数研究成果和温度日变化事实,探索一种集农学和生物学意义的积温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利用日极端温度,通过正弦分段模拟,并经订正方程可以模拟出与实际情况相似的日温度连续变化;利用方程分段模拟出低于20℃、高于30℃的水稻温强系数,拓展了水稻温强系数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水稻三基点温度范畴的温强系数;温强系数实质是对水稻温度三基点学说的具体度量;通过时温度当量和日温度当量,实现了对水稻整个生长时期的任意时段的热量条件进行无缝量化。以哈尔滨市为例,分析了1961-2015年近55年的水稻当量积温时间特征。因计算积温时考虑了温度三基点及温度日变化的事实,提高了当量积温计算的精确度,能够突出时间和空间上的热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 温强系数 正弦分段模拟 温度三基点 水稻
下载PDF
江苏省设施农业寡照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再强 费玉娟 +2 位作者 朱静 黄海静 张静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69,共6页
根据江苏省54个气象观测站台1960~2009年共5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结合设施农业寡照灾害指标,统计并分析了江苏省寡照气象灾害发生的月、季及年变化特性。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IDW),用已知观测点数据插值获得空间上连续分布的栅格数据... 根据江苏省54个气象观测站台1960~2009年共5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结合设施农业寡照灾害指标,统计并分析了江苏省寡照气象灾害发生的月、季及年变化特性。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IDW),用已知观测点数据插值获得空间上连续分布的栅格数据,实现数据网格化,得到江苏省设施农业寡照灾害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①全年寡照灾害最严重发生在冬季,接近占全年灾害的一半,而夏季最少;②长江以南区的寡照灾害远多于长江以北;③近50年中,1990年之前,寡照灾害发生的频率变化较小,1990年之后,寡照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有增加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设施农业布局、气候资源利用和温室栽培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寡照 时空分布 GIS技术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水稻剑叶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桂莲 陈立云 +4 位作者 张顺堂 刘国华 唐文邦 贺治州 黄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61,共5页
对水稻耐热品系996和热敏感品系4628抽穗期进行高温处理(08:00—17:00为37℃,17:00至次日08:00为30℃),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剑叶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剑叶总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呈下降趋势,996下降幅度小于4628;可... 对水稻耐热品系996和热敏感品系4628抽穗期进行高温处理(08:00—17:00为37℃,17:00至次日08:00为30℃),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剑叶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剑叶总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呈下降趋势,996下降幅度小于4628;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后降,996始终高于4628;热稳定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游离脯氨酸/游离氨基酸比值均呈上升趋势,在整个处理期间,耐热品系996各指标的上升幅度均高于热敏感品系4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剑叶 氮代谢
下载PDF
结实期温度对稻米理化特性及淀粉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金正勋 秋太权 +1 位作者 孙艳丽 金学泳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1年第2期1-5,11,共6页
利用玻璃室内的高温和室外的常温 ,研究了结实期温度对稻米理化特性和淀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结实期温度的升高 ,稻米的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提高 ,胶稠度变长 ,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 ;相关分析表明 ,结实期日平均气温与胶稠度... 利用玻璃室内的高温和室外的常温 ,研究了结实期温度对稻米理化特性和淀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结实期温度的升高 ,稻米的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提高 ,胶稠度变长 ,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 ;相关分析表明 ,结实期日平均气温与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 ,而与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 ;糊化开始温度随结实期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但最高粘度、最低粘度及下降粘度值的变化因品种生态类型不同而异 ,即在高温条件下结实的稻米与在常温条件下结实的稻米相比 ,其最高粘度、最低粘度以及下降粘度值 ,早熟品种前者比后者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结实期温度 理化特性 淀粉谱特性 水稻 稻米品质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小麦、玉米、萝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叶亚新 金进 +1 位作者 秦粉菊 宋艳秋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44-248,共5页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小麦、玉米、萝卜幼苗SOD活性的影响及3种植物受影响程度的差异。以萝卜、玉米、小麦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模拟冷害的实验方法,通过氮蓝四唑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从胁迫温度变化和胁迫时间变化两个角度研究低温胁迫对小...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小麦、玉米、萝卜幼苗SOD活性的影响及3种植物受影响程度的差异。以萝卜、玉米、小麦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模拟冷害的实验方法,通过氮蓝四唑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从胁迫温度变化和胁迫时间变化两个角度研究低温胁迫对小麦、玉米、萝卜幼苗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小麦、玉米、萝卜幼苗的SOD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0℃胁迫组酶活性低于常温组;随着胁迫时间的变化,小麦、玉米、萝卜幼苗的SOD活性走势不同,但0℃胁迫时,酶活性变化不大,且低于常温组酶活。适当的低温处理可以增强SOD活性,超过植物耐受范围后,酶活性遭到抑制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小麦 玉米 萝卜
下载PDF
北疆农业热量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对熟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田彦君 张山清 +2 位作者 徐文修 只娟 苏丽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7-233,239,共8页
利用1961—2012年北疆48个代表站的年平均气温、无霜冻期和≥10℃积温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和Arc GIS中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北疆各县市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熟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2年北疆年平... 利用1961—2012年北疆48个代表站的年平均气温、无霜冻期和≥10℃积温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和Arc GIS中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北疆各县市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熟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2年北疆年平均气温、无霜冻期和≥10℃积温分别以0.36℃·10a-1、4.7 d·10a-1和80.66℃·d·10 a-1的倾向率呈增加及延长趋势,其中塔城地区、伊犁河谷和阿勒泰地区较其它地区增温明显。各气象要素均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生突变,突变年后农业热量资源增加明显,作物熟制从仅满足一年一熟逐渐向多熟制发展,表现为,突变后一年三熟的地区较之前以吐鲁番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大,一年二熟的地区扩大到精河县-克拉玛依市沿线以东,克拉玛依-奇台-鄯善沿线以南天山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和伊犁河谷西部以及哈密市周边地区,而二年三熟地区增加较小,一年一熟的县市呈继续向高纬度地区减少的趋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气候变化 热量资源 熟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