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脐橙气候品质归一化指数构建
1
作者 李翔翔 杨爱萍 +2 位作者 金国花 丁美萍 杨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5-342,共8页
为建立赣南脐橙综合品质的气候评价方法,该研究基于2008—2011年和2021—2022年赣南脐橙单果质量、维生素C和固酸比等品质因子实测和气象资料,首先通过品质与气象要素的逐旬相关系数动态变化规律,找出关键气象要素及其影响时段;然后基... 为建立赣南脐橙综合品质的气候评价方法,该研究基于2008—2011年和2021—2022年赣南脐橙单果质量、维生素C和固酸比等品质因子实测和气象资料,首先通过品质与气象要素的逐旬相关系数动态变化规律,找出关键气象要素及其影响时段;然后基于关键影响时段的气象要素,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各品质因子的气象关系模型,并且结合“最大最小值”归一化法和加权求和法,模拟得到1981—2020年赣南脐橙综合品质指数(composite quality index,CQI);最后,基于综合品质指数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构建赣南脐橙气候品质归一化指数(normalized climate-quality index,NCI)及其等级阈值。结果表明:各品质因子与光温要素相关性分为3个阶段,初夏(6月)和秋季(10—11月)光温充足有利于赣南脐橙品质提升,盛夏(7—8月)晴热高温对营养品质和风味不利;影响赣南脐橙综合品质指数(CQI)的关键气象要素为6月累积日照时数、7月上旬至9月中旬平均最高气温和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基于以上要素构建的赣南脐橙气候品质归一化指数NCI≤0.45、0.45<NCI≤0.52、0.52<NCI≤0.65和NCI>0.65分别表示为差、较优、优和特优等级;利用2021—2022年宁都县和信丰县品质实测资料进行验证,NCI偏差多在0.07以内。该研究可为柑橘品质的敏感气象要素识别和气候品质评价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 气候 农业 评价模型 赣南脐橙
下载PDF
红心猕猴桃黑斑病气象条件分析及其评估模型
2
作者 石艳 池再香 +3 位作者 白慧 许弋 李秀亚 郑国一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99-108,共10页
本研究基于2020—2022年在贵州米箩等20个红心猕猴桃基地进行的调查,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探讨了红心猕猴桃黑斑病发生与连阴雨天气的关联性。通过收集5月1日—7月31日逐日平均温度、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低云量等气象资料,分析... 本研究基于2020—2022年在贵州米箩等20个红心猕猴桃基地进行的调查,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探讨了红心猕猴桃黑斑病发生与连阴雨天气的关联性。通过收集5月1日—7月31日逐日平均温度、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低云量等气象资料,分析该期间连阴雨天气特征,结合黑斑病发生地、发病率,探讨了黑斑病与连阴雨天气的定量关系,确定了红心猕猴桃黑斑病发生的连阴雨天气指标阈值。研究发现,红心猕猴桃黑斑病与品种有较大的关系,且在5—7月红心猕猴桃果实生长期内,当连阴雨天气在15 d及以上,同时日平均温度在20.0℃及以上、日平均相对湿度在90%及以上、日平均低云量在0.90及以上时,红心猕猴桃果实极易感染黑斑病,该指标可以作为红心猕猴桃黑斑病发生的气象预警指标。根据这些发现,研究建立了红心猕猴桃黑斑病气象灾害评估模型,为红心猕猴桃生产开展黑斑病气象评估服务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 温度 黑斑病 红心猕猴桃 气象因素 预警指标 气象灾害评估模型
原文传递
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水分盈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力文 刘静 +2 位作者 徐青 郑方 张学艺 《农学学报》 2023年第8期25-31,共7页
了解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的需水规律和水分供需状况,可为合理安排补灌制度,提高水分利用率提供支持。采用FAOPM56方法和农田水分平衡方程,通过细化Kc系数,分析了马铃薯历年逐旬需水量、耗水量和水分盈亏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生育期... 了解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的需水规律和水分供需状况,可为合理安排补灌制度,提高水分利用率提供支持。采用FAOPM56方法和农田水分平衡方程,通过细化Kc系数,分析了马铃薯历年逐旬需水量、耗水量和水分盈亏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生育期需水465.1~677.3mm,与气温和降水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需水量在高温年偏多,低温年偏少,在多雨年偏少,少雨年偏多。苗期和块茎膨大期水分盈亏为正值,6—8月上旬大部为负值,即有7—12个旬的水分亏缺超过10mm/旬。缺水时段从南到北逐渐延长,缺水量逐渐增多,中部干旱带6—8月累积水分亏缺300mm以上。为此,可选择耐旱品种,实施低耗水前茬休耕轮作、地膜覆盖、垄沟栽培、水分亏缺期节水补灌等措施,支撑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需水规律 水分盈亏 水分利用效率 宁夏中南部地区
下载PDF
1960─2020年陕北极端气候指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斯文 周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47-156,共10页
利用9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降水量等气象数据,采用RClimDex模型和ArcGIS技术,对陕北地区1960─2020年13个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960─2020年期间,陕北地区的极端降... 利用9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降水量等气象数据,采用RClimDex模型和ArcGIS技术,对陕北地区1960─2020年13个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960─2020年期间,陕北地区的极端降水强度在减弱,降水总量在增加,湿润程度在增强,极端降水的突变显著;月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霜冻日数和冷昼日数下降显著,暖夜日数有微弱上升;连续干旱日数、极强降水量和年总降水量呈现北高、南低的变化趋势;大雨日数、日最大降水量均大致呈西高、东低的变化趋势;霜冻日数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变化趋势,而冷昼日数呈东高、西低的变化趋势;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日数与经度、海拔和年平均气温有关,而极端气温日数受经纬度、海拔和年总降水量的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地区 极端气候指数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突变检验
下载PDF
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大枣需冷量界限温度变化特征
5
作者 梁春旺 张可嘉 +3 位作者 杨丽娜 贾秋兰 韩翔洋 吴云龙 《农学学报》 2023年第8期81-88,共8页
利用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11个县的1991—2021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和2011—2021逐时气温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皮尔逊系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大枣进入休眠期7.2℃的界限温度以及休眠期间需冷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行... 利用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11个县的1991—2021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和2011—2021逐时气温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皮尔逊系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大枣进入休眠期7.2℃的界限温度以及休眠期间需冷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稳定降至7.2℃终日平均日期为11月10日,最早为11月9日,最晚为11月11日,变化不明显。气温稳定升至7.2℃初日平均日期为3月18日,最早3月15日,最晚3月20日,趋势变化为每10年4.2d,变化明显;气温稳定降至7.2℃持续日数多年平均日数是128.8d,最少日数为125.1d,最多日数为132.3d,趋势变化为5.1d/10a,变化明显。气温稳定降至7.2℃终日中,曲阳、阜平一带开始时间最早;气温稳定升至7.2℃初日中,鹿泉、赞皇一带的开始时间最早。气温稳定降至7.2℃期间的持续日数中,鹿泉、元氏西部、赞皇一带的持续日数最少。曲阳持续日数变化趋势为每10a减少4.0d,全区域持续天数每10a减少前后相差1.9d;气温稳定低于7.2℃期间的需冷量在鹿泉、赞皇、临城一带存在低值区,需冷量由南向北依次递增;气温在0~7.2℃之间的需冷量在曲阳以及阜平北部存在低值区,需冷量由北向南依次递增。该研究可以对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大枣自然休眠的起止日期、持续时长以及需冷量小时数有更清晰的掌握,为该区域不同品种枣树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中段 大枣 休眠 需冷量 变化
下载PDF
气象、农业干旱指标综述 被引量:170
6
作者 姚玉璧 张存杰 +4 位作者 邓振镛 董安祥 张秀云 魏锋 杨金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5-189,211,共6页
介绍了以降水量统计特征作为指标和以降水量、气温统计特征作为指标的气象干旱指标,以土壤含水量、作物旱情、作物需水量、供需水比例、作物水分综合统计特征为指标的农业干旱指标。列出气象、农业干旱指标计算公式,介绍计算方法和干旱... 介绍了以降水量统计特征作为指标和以降水量、气温统计特征作为指标的气象干旱指标,以土壤含水量、作物旱情、作物需水量、供需水比例、作物水分综合统计特征为指标的农业干旱指标。列出气象、农业干旱指标计算公式,介绍计算方法和干旱指标的详细等级标准,并对各指标计算所需统计资料观测、收集的难易程度,各指标的优缺点、适用性及其适用区域范围评述,为干旱的监测、评估、预警和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标 气象干旱 农业干旱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干旱长期变化趋势及预测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建兴 马孝义 +2 位作者 赵文举 郝晶晶 屈金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22,共7页
根据黄土高原地区21个分布较为均匀的气象站1957~2001年的降水资料,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对其年、季气象旱涝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分析该区水文干旱和农业干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年、夏、秋和冬季有向... 根据黄土高原地区21个分布较为均匀的气象站1957~2001年的降水资料,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对其年、季气象旱涝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分析该区水文干旱和农业干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年、夏、秋和冬季有向干旱化发展趋势,春季有向湿润化发展趋势;夏、秋季的干旱化趋势造成了年干旱化趋势。以渭河流域为例,黄土高原地区地表水资源呈显著性减少趋势,气象干旱可能是造成水文干旱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各省份旱情呈逐年代加重态势,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趋势更加明显。用灰色-Markov链模型对该区旱涝指标进行预测,模型平均精度为88.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趋势 预测 MANN-KENDALL检验 灰色预测模型 MARKOV链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河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动态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8
8
作者 魏瑞江 张文宗 +1 位作者 康西言 董占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15,共6页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冬小麦温度、降水、日照隶属度模型和气候适宜度模型,分别计算了河北省冬小麦1960-2005历年全生育期和各发育期的温度隶属度、降水隶属度、日照的隶属度和气候适宜度。结果表明,河北省冬小...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冬小麦温度、降水、日照隶属度模型和气候适宜度模型,分别计算了河北省冬小麦1960-2005历年全生育期和各发育期的温度隶属度、降水隶属度、日照的隶属度和气候适宜度。结果表明,河北省冬小麦温度隶属度和日照隶属度较大,光热资源一般条件下能够满足冬小麦生长发育要求,降水隶属度较小,降水条件是冬小麦产量形成的限制因素。冬小麦气候适宜度为下降趋势,10年下降速率为0.012。冬小麦各发育期气候适宜度以分蘖期、返青期、拔节期变化幅度较大,这与河北省的天气特点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气候适宜度 动态模型
下载PDF
淮北平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综合气候指标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李德 孙义 孙有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5-1044,共10页
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气候指标及其分级标准,是灾害监测预警和田间调查与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为研究确定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气候指标,本文选取决定高温热害致灾程度的4个关键致灾气象因子:极端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和日最高气... 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气候指标及其分级标准,是灾害监测预警和田间调查与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为研究确定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气候指标,本文选取决定高温热害致灾程度的4个关键致灾气象因子:极端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和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积害量及其期间的平均最小相对湿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1个高温热害综合气候指数(D)。通过聚类分析法,结合典型高温热害年减产率的修正和2013年定点跟踪调查夏玉米田块的减产率、秃尖率和植株受害症状等资料的验证,确定了高温热害的综合气候指数(D)不同等级及其阈值。结果表明,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可分为轻、中、重、特重4个等级,对应阈值分别为0.11<D≤0.21、0.21<D≤0.45、0.45<D≤0.72、D>0.72。综合气候指数(D)和高温热害减产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7 1。花期高温热害主要危害雌雄穗,受害程度与秃尖率、籽粒与茎秆比等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 8和?0.872 7。淮北平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综合发生频率约1.7年一遇,其中以中度与重度等级高温热害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分别高于15%与20%。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在品种选育、布局和栽培管理上,应选择抗高温的优良品种,或在高温热害发生期间,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或喷洒药剂等措施减轻影响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平原 夏玉米 花期 高温热害 减产率 气候指标 综合气候指数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气候资源生产潜力及其人口承载力分析评估 被引量:15
10
作者 白美兰 郝润全 +2 位作者 高建国 李喜仓 杨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3-257,共5页
利用内蒙古地区46 a的气象和粮食产量以及社会经济等资料,运用Tharnthwaite Memorial和迈阿密气候资源生产潜力计算模型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评估了目前和未来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对气候资源生产潜力和承载能力的影响,得出:(1)内蒙... 利用内蒙古地区46 a的气象和粮食产量以及社会经济等资料,运用Tharnthwaite Memorial和迈阿密气候资源生产潜力计算模型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评估了目前和未来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对气候资源生产潜力和承载能力的影响,得出:(1)内蒙古地区温度生产潜力的利用率为24%,降水生产潜力利用率略有增加,为47%,多年平均气候资源利用率为45%,表明内蒙古地区植物实际的生产力远未达到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约有50%多的潜力可以开发。(2)目前情况下,内蒙古地区气候资源承载力较高,但东西部地区气候资源差异较大。内蒙古东部偏南以及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承载能力最高,可承载6-7.6人/hm^2;内蒙古广大牧区可承载能力相对较低,为4-5.9人/hm^2;西部北部最低,不足4人/hm^2,其中阿拉善盟地区不到1人/hm^2。(3)随着未来30-50 a内蒙古地区气温升高2℃、降水增加6%的情况下,内蒙古地区气候资源承载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但由于各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的不均匀性,气候资源生产潜力波动性较大,承载能力地区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生产潜力 资源承载力 分析评估 内蒙古
下载PDF
基于SPI的陕西关中地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41
11
作者 谭学志 粟晓玲 邵东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4-229,共6页
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研究干旱的指标,根据陕西关中地区30个气象站41 a的气象资料,在计算年、季和月不同时间尺度SPI的基础上,采用克里金插值法获取SPI空间栅格数据,分析关中地区气象干旱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年均SPI呈... 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研究干旱的指标,根据陕西关中地区30个气象站41 a的气象资料,在计算年、季和月不同时间尺度SPI的基础上,采用克里金插值法获取SPI空间栅格数据,分析关中地区气象干旱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年均SPI呈下降趋势,气象干旱程度加剧。关中地区年内呈夏季气象干旱减少、秋季增加趋势,除6月外,其他月份均呈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加剧趋势,构成以秋季气象干旱为特别严重的年内特征。关中地区气象干旱程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东部和中北部地区气象干旱严重;干旱年,地区内普遍发生气象干旱;正常年,局部区域仍有气象干旱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SPI 时空特征 陕西关中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分布特征及对农业影响评估 被引量:23
12
作者 白美兰 郝润全 +1 位作者 高建峰 刘宏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7,共7页
以1984-2006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收集到的同时段极端气候事件农作物受灾面积资料为基本资料,基于线性趋势分析、回归分析、贝叶斯分类判别预测等方法以及灾害学理论,分析与气温和降水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的演变规律。可以看出,随着全球气... 以1984-2006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收集到的同时段极端气候事件农作物受灾面积资料为基本资料,基于线性趋势分析、回归分析、贝叶斯分类判别预测等方法以及灾害学理论,分析与气温和降水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的演变规律。可以看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内蒙古地区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出现频率和灾害损失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内蒙古地区农业生产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定量分析评估了干旱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及损失的大小。模型经过实际检验,与实况基本相符。同时预估了干旱灾害发生时,作物种植的最优方案及经济效益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分布特征 影响评估
下载PDF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丁峰 马雪琴 +3 位作者 蒲胜海 耿庆龙 单娜娜 王新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31-2337,共7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等发展现状。【方法】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土地、土壤、农业等状况进行全面的实地调研和各州农业大学的考察学习,并与吉尔吉斯斯坦气候、土壤、土地利用、农业等方面... 【目的】进一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等发展现状。【方法】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土地、土壤、农业等状况进行全面的实地调研和各州农业大学的考察学习,并与吉尔吉斯斯坦气候、土壤、土地利用、农业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结果】对吉尔吉斯斯坦在气候变化趋势下,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提出指导意见。【结论】为吉尔吉斯斯坦需重点开展的农业合作领域和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河西走廊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被引量:26
14
作者 郭良才 岳虎 +1 位作者 王强 王耀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2,共9页
以1960~2005年河西走廊地区19个气象站46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运用气候变化倾向率方法对该地区年及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热、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诊断分析,并应用Mann—Kendall方法对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的突变性进行... 以1960~2005年河西走廊地区19个气象站46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运用气候变化倾向率方法对该地区年及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热、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诊断分析,并应用Mann—Kendall方法对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的突变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来,河西走廊区域内的气温呈平缓上升趋势,热量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明显,冬季增温大于春、夏、秋季,但总体增温幅度低于我国平均增温水平,温度等热量资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同步发生突变。降水量变化比较平缓,呈略有增加的趋势,且季节性明显,夏季降水增加的贡献最大,与降水有密切关系的蒸发潜力自60年代起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在9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增速加快,降水蒸发差从70年代起呈缓慢下降趋势,不存在突变现象。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均为正值,从地域分布上看,北部及中部走廊绿洲区数值增加明显。河西走廊区域内总体的农业气候变化以“气温升高,降水略增、日照增加”为主要特点。文章最后简要分析讨论了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给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带来的主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突变 Mann—Kendall检测
下载PDF
渭河流域气候变化与区域分异特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焦彩强 王飞 +1 位作者 穆兴民 李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32,共6页
基于渭河流域分布区4个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资料,分析了1951—2007年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变化及区域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渭河流域年平均风速和年最大风速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近年来年平均风速... 基于渭河流域分布区4个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资料,分析了1951—2007年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变化及区域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渭河流域年平均风速和年最大风速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近年来年平均风速和年最大风速没有明显变化,且均小于平均值。年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突变年份,但总体上,1987年后的年降水量平均值明显小于1987年前的年降水量平均值。日降水量≥0.1mm日数自1993年后均小于平均值,但是在1993—2007年期间没有明显变化。渭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以0.544,0.509,0.386,0.667℃/10a的速度上升,远大于全球近50a来0.13℃/10a的平均增温速率,年气温极差增大。日照时数呈现出区域分异特点,不同地区的日照时数变化也有所不同,东北部日照时数呈现出增加趋势,其它区域则呈现出减少趋势。相对湿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渭河流域气候呈现出暖干化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气候变化 暖干化 距平累积 Mann—Kendall检验
下载PDF
基于SPI指数的宁夏中部干旱带1960—2012年干旱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悦 杜灵通 +2 位作者 候静 刘可 朱玉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5-262,共8页
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特征可为区域农牧业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利用1960—2012年的各站点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借助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功率谱分析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等方法,对近50年来的干旱特征和... 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特征可为区域农牧业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利用1960—2012年的各站点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借助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功率谱分析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等方法,对近50年来的干旱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在1960—2012年间发生中旱以上的干旱事件达到了总干旱次数的30%以上;干旱波动周期的多尺度分解显示,该区域存在着0.5 a尺度的轻旱,1 a尺度的中旱,3 a尺度的重旱和10 a尺度的特旱;平均干旱强度的年际波动周期特征中,有平均超过65%的贡献来自于3.25-4 a左右的干旱周期波动,而平均超过14%的贡献来自于5.78-6.5 a左右的干旱周期波动;总体来看,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趋势处于增强态势,且具有长程依赖性,即未来还将持续干旱,但不同季节的干旱趋势特征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功率谱分析 宁夏中部干旱带
下载PDF
近53年河南省初终霜日期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闫军辉 徐新创 +3 位作者 周红升 赵国永 傅辉 文琦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06-510,共5页
利用1961—2013年河南省17个监测站均一化的逐日地面0 cm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霜冻气候指标计算了各站逐年的初、终霜日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初、终霜日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初、终霜日期的变化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 利用1961—2013年河南省17个监测站均一化的逐日地面0 cm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霜冻气候指标计算了各站逐年的初、终霜日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初、终霜日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初、终霜日期的变化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近53年来,河南省平均初霜日期以2.2 d·10 a-1的速率显著推迟(P<0.01),推迟最为明显的地区位于河南西部山区;平均终霜日期以2.3 d·10 a-1的速率显著提前(P<0.01),中、南部平原地区提前最为明显;河南省初、终霜日期的变化对季节性气温变化十分敏感,秋季气温每升高1℃,初霜日期推迟6.5 d;2—4月平均气温每升高1℃,终霜日提前3.5 d,相比较而言,初霜日期的变化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最低0cm地温 初、终霜日期 时空变化 敏感度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秦岭山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0
18
作者 袁博 白红英 +1 位作者 章杰 马新萍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5-231,共7页
基于1999~2009年的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模型对秦岭山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productivity,NPP)进行模拟估算,并分析了秦岭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99~2009年11年间秦岭山地的平均年NPP为5... 基于1999~2009年的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模型对秦岭山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productivity,NPP)进行模拟估算,并分析了秦岭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99~2009年11年间秦岭山地的平均年NPP为542.24 gC.m-2.a-1;研究期内秦岭NPP呈显著增长趋势(P<0.01),2008年最高(718.77 gC.m-2.a-1),2001年最低(471.78 gC.m-2.a-1);四季对全年NPP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夏季(49.90%)>春季(26.16%)>秋季(18.87%)>冬季(5.07%);月NPP与温度和降水都显著相关,但与温度的相关性更高,月水平上温度对NPP的影响比降水大;生长季期间NPP与温度和降水的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都以正相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秦岭山地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作农区气候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冯永忠 刘志超 +2 位作者 刘强 成敏 杨改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研究区域气候干旱的变化规律,是制订农业抗旱减灾的前提。利用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区42个站点3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及修正的palmer干旱指数、小波分析和EOF(经验正交分解函数)等分析方法,研究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年际、季节及空间上干旱... 研究区域气候干旱的变化规律,是制订农业抗旱减灾的前提。利用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区42个站点3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及修正的palmer干旱指数、小波分析和EOF(经验正交分解函数)等分析方法,研究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年际、季节及空间上干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干旱在年际与季节性变化的趋势,都趋于干旱化变化,在2003年后具有明显干旱化的特征;年代和季节都具有干旱化周期性频率逐年变小的趋势;在四个季节中,春季干旱变化对全年的贡献最高,其次是夏季、秋季。在空间上,陕西黄土高原基本趋向干旱化方向,但强度、位相等存在南北、东西差异,高原中部和四周之间的差异。横山—佳县以北地区呈正态变化,干旱趋于缓和,南部地区干旱趋于加剧,尤其绥德、吴堡一带。本研究结论对指导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区抗旱减灾型农作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旱作农区 气候干旱
下载PDF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干旱等级评价 被引量:12
20
作者 江善虎 任立良 +1 位作者 雍斌 刘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在建立干旱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物元和欧氏贴近度理论,构建了基于欧式贴近度的干旱等级评价模糊物元模型并应用于济南市干旱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区域干旱状况方法可行、可靠,为评价干旱等级提供了一... 在建立干旱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物元和欧氏贴近度理论,构建了基于欧式贴近度的干旱等级评价模糊物元模型并应用于济南市干旱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区域干旱状况方法可行、可靠,为评价干旱等级提供了一种考虑多因素的综合方法,具有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物元模型 欧氏贴近度 干旱等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