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7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昭通核心烟区植烟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倪霞 龚林 +12 位作者 陈华 宋明健 周玉忠 陈敏 付业明 龚浩瀚 盘文政 张孟升 罗启鹏 李建云 鲍宏明 李德文 张海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61-70,共10页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分子水平探究昭通8个种烟县(区)新烟区、土传病害发病严重的连作区以及典型的轮作区的土壤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从群落组成来看,昭通核心烟区土壤真菌群落包括30个门、79个纲、202个目、443个科和976个属,...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分子水平探究昭通8个种烟县(区)新烟区、土传病害发病严重的连作区以及典型的轮作区的土壤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从群落组成来看,昭通核心烟区土壤真菌群落包括30个门、79个纲、202个目、443个科和976个属,其中子囊菌门为昭通核心烟区土壤真菌群落的绝对优势门,被孢霉属和青霉菌属为昭通核心烟区土壤真菌群落的优势属。群落指示物种分析表明,新烟区土壤真菌群落壳二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连作区和轮作区,连作区拟青霉菌属、假裸囊菌属和篮状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新烟区和轮作区烟,轮作区镶刀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新烟区、被孢霉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连作区。从生物多样性特征来看,新烟区土壤真菌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最高,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连作区和轮作区;轮作区土壤真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连作区,物种均匀度显著低于连作区,真菌群落生物多样性略高于连作区。从真菌群落的功能来看,病理营养型、腐生营养型和腐生—共生营养型的真菌群落为主要组成,新烟区真菌群落占比前1至前3的营养型分别为腐生—共生营养型、腐生营养型和病理营养型,连作区分别为腐生营养型、病理营养型和腐生—共生营养型,轮作区分别为腐生—共生营养型、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和腐生营养型。昭通植烟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丰富,新烟区土壤真菌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最高,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连作区和轮作区,不同类型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不显著,轮作有利于降低病理营养型的真菌群落,能减少真菌性病害发生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植烟土壤 群落组成 真菌多样性
原文传递
高效解磷菌RL-7的鉴定、解磷能力及促生效应
2
作者 马连杰 张慧 +3 位作者 尹学伟 卢文才 胡留杰 廖敦秀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80-284,共5页
解磷菌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磷供给,减少磷肥施用量,促进植物生长。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实验室前期分离的高解磷菌RL-7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种属,采用正交试验法明确菌株在不同初始pH值、培养温度和接种量等培养条... 解磷菌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磷供给,减少磷肥施用量,促进植物生长。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实验室前期分离的高解磷菌RL-7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种属,采用正交试验法明确菌株在不同初始pH值、培养温度和接种量等培养条件下的解磷特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菌株发酵液中乙酸产生量,测定菌株产IAA能力和对番茄苗的促生效果。结果显示,高解磷菌株RL-7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该菌株在温度35℃、初始接种量3%、pH值7.0的条件下,溶磷量最高,达537.34 mg/L。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发酵液pH值均在4.23~4.67之间。菌株具有产乙酸能力,发酵液中乙酸含量达1.14 g/L。在不添加色氨酸和添加色氨酸LB培养基中培养,IAA浓度分别为24.13μg/mL和110.90μg/mL。在番茄苗促生试验中,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与对照差异显著,且番茄苗中全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说明高解磷菌RL-7具有较高的解磷能力,同时具备产IAA能力,能够很好地促进番茄苗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解磷菌 鉴定 条件优化 乙酸 促生
下载PDF
一株旱稻联合固氮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促生作用
3
作者 胡应平 林冬梅 +4 位作者 胡弘正 吴颖 林佳丽 林占熺 刘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0-788,共9页
[目的]旱稻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对成熟期旱稻根系内生固氮菌进行筛选与鉴定,以获得对旱稻有较好促生作用的菌株。[方法]采用联合固氮固体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成熟期旱稻根系中分离出内生固氮菌,通过扩增固氮酶nifH基因和16S rRNA基因进... [目的]旱稻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对成熟期旱稻根系内生固氮菌进行筛选与鉴定,以获得对旱稻有较好促生作用的菌株。[方法]采用联合固氮固体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成熟期旱稻根系中分离出内生固氮菌,通过扩增固氮酶nifH基因和16S rRNA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生化指标测定和形态学鉴定;采用透明圈法进行溶磷、产铁载体能力验证;以褐球固氮菌为阳性对照,利用ELISA测定试剂盒测定菌株分泌固氮酶活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采用Salkowski比色法测定生长素(IAA)含量,并研究其生长特征。将分离的固氮菌株以1%浓度(约8×10~7CFU/mL)浸泡旱稻谷种进行催芽,研究其促生效果。[结果]分离的菌株URR45为固氮菌,属于嗜温型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32~50℃,最适pH为6.0~6.5,不耐盐。其分泌的固氮酶含量为220.15 U/L,ACC含量为898.69 ng/mL,生长素含量为14.91 mg/L,固氮酶含量和AC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褐球固氮菌。该菌株能够利用葡萄糖、麦芽糖等碳源,属于发酵型细菌,具有水解明胶、溶磷和产铁载体特性。该菌株经16S rRNA基因测序后通过NCBI BLAST比对,鉴定为Herbaspirillum seropedicae,隶属于Pseudomonadota门、Betaproteobacteria纲、Burkholderiale目、Oxalobacteraceae科、Herbaspirillum属,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促生试验结果表明,在主根长度、侧根长度以及测根数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该菌株对旱稻幼苗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在农业上产上可作为功能性内生固氮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联合固氮菌 菌株鉴定 固氮能力 促生作用
下载PDF
醉蝶花主要成分提取及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
4
作者 张星哲 孟祥海 +4 位作者 王佰成 时新瑞 杨冰 王文慧 张艳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30,共11页
[目的]确定醉蝶花活性物质最佳提取工艺并分析其主要成分,明确这些主要成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与盆栽防效,以期为开发新的植物源农药,推动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中,以提取物得率和... [目的]确定醉蝶花活性物质最佳提取工艺并分析其主要成分,明确这些主要成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与盆栽防效,以期为开发新的植物源农药,推动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中,以提取物得率和抑菌率为指标,选取溶剂种类(无菌水以及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环己烷和丙酮)、乙醇浓度、萃取时间、料液比、萃取温度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乙醇浓度选取20%、30%、40%、50%、60%、70%和80%,萃取时间选取1、2、3、4、5、6、7和8 h八个水平,料液比选取1∶3、1∶4、1∶5、1∶6、1∶7、1∶8和1∶9七个水平,萃取温度选取20、25、30、35、40、45和50℃七个水平。随后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溶剂选择乙醇,根据萃取时间、温度、乙醇浓度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采用GC/MS分析醉蝶花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从中选取部分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进行处理。[结果]醉蝶花活性物质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时间5 h、料液比1∶8、乙醇浓度60%和萃取温度30℃,在此条件下共分离出59种化合物,以牡丹酚含量最多;醉蝶花12种主要成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芳樟醇、牡丹酚和茶香螺烷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12.3377+0.4726X(EC50值为0.1692 g·L^(-1))、Y=12.2580+0.5428X(EC_(50)值为0.2943 g·L^(-1))和Y=12.3779+0.4932X(EC_(50)值为0.1962 g·L^(-1));而茶香螺烷、芳樟醇和牡丹酚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效分别为68.2%、80.6%和75.7%。[结论]醉蝶花主要成分中的茶香螺烷、芳樟醇和牡丹酚可以有效地抑制黄瓜枯萎病菌,对黄瓜枯萎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蝶花 活性物质 提取工艺 成分分析 抑菌活性 盆栽防效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PB-1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机理
5
作者 杨蕊 石红利 +1 位作者 郎剑锋 陆宁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49-155,共7页
为筛选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高效生防菌株,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PB-1从抑菌谱、发酵液的抑菌作用、抗生素合成基因PCR检测、挥发性物质(VOC)的抑菌作用、离体叶片防效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筛选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高效生防菌株,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PB-1从抑菌谱、发酵液的抑菌作用、抗生素合成基因PCR检测、挥发性物质(VOC)的抑菌作用、离体叶片防效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B-1的抑菌谱较广,对8种供试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灰葡萄孢(B.cinerea)、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4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63.5%、70.7%、63.4%、56.0%。PB-1发酵液不仅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具较强抑制作用(20%浓度发酵液抑菌率达96.6%,受抑制菌丝肿胀扭曲、原生质外渗、分枝异常),而且对分生孢子萌发也具有强烈抑制作用。抗生素合成基因PCR检测发现,PB-1扩增出srfAB、ituA基因片段,这说明PB-1能够产生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伊枯草菌素(iturins)脂肽类抗生素。PB-1挥发性物质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小白菜品种上海青离体叶片防病效果检测发现,PB-1能明显抑制灰葡萄孢的侵染。本研究结果表明,PB-1有作为植物灰霉病生物防治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灰葡萄孢 抑菌机制 抑菌率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离体叶片防效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不同接种方法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6
作者 韩冰 高文瑞 +4 位作者 孙艳军 郑子松 张晓青 韩琪 张洪永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以番茄品种千禧为试验材料,研究6种哈茨木霉菌接种方法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时接种哈茨木霉菌会使番茄种子发芽时间延长,早期发芽率降低,幼苗发芽指数降低,但对最终发芽率影响不大;接种400、600倍液... 以番茄品种千禧为试验材料,研究6种哈茨木霉菌接种方法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时接种哈茨木霉菌会使番茄种子发芽时间延长,早期发芽率降低,幼苗发芽指数降低,但对最终发芽率影响不大;接种400、600倍液和0.05、0.10 g/株哈茨木霉菌的番茄幼苗茎粗和叶长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而株高与CK相比显著降低(P<0.05);接种0.05、0.10g/株哈茨木霉菌的番茄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及壮苗指数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接种0.05、0.10、0.20 g/株哈茨木霉菌的番茄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接种200、600倍液和0.10 g/株哈茨木霉菌的番茄幼苗叶片SOD、POD、CAT活性均显著高于CK(P<0.05),而叶片MDA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其中播种时施用哈茨木霉菌0.05 g/株的番茄幼苗叶柄长、地下部鲜重及叶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其他5种接种方法(P<0.05),株高显著低于其他5种接种方法(P<0.05)。表明6种哈茨木霉菌接种方法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播种时施用哈茨木霉菌0.05 g/株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番茄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
下载PDF
黑曲霉J6解钾条件优化
7
作者 岳丹丹 王雪妍 +4 位作者 杨文玲 张宗源 周留柱 李冠杰 王继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1-4,45,共5页
[目的]探索黑曲霉J6对钾矿粉的最佳解钾条件。[方法]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测定黑曲霉J6对钾矿粉的解钾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J6的解钾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黑曲霉J6解钾最佳培养基为2%可溶性淀粉、0.5%豆粕、0.003%F... [目的]探索黑曲霉J6对钾矿粉的最佳解钾条件。[方法]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测定黑曲霉J6对钾矿粉的解钾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J6的解钾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黑曲霉J6解钾最佳培养基为2%可溶性淀粉、0.5%豆粕、0.003%FeSO_(4)、0.008%ZnSO_(4);其解钾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8.5、培养温度32℃、培养时间28 d、接种量2.5%。[结论]该研究为有效利用微生物转化低品位矿物钾技术和生物钾肥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含钾矿物 解钾条件 优化 解钾量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测序的植茶温室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8
作者 孙君 朱留刚 +1 位作者 林志坤 张文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5-240,共6页
为了明确温室栽培模式对茶园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找寻温室栽培、露天栽培模式之间的差异指示种,以更科学地为管理温室茶园提供理论依据。采用NovaSeq 6000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主坐标分析(PCoA)、置换多元方差分析(Adonis)及... 为了明确温室栽培模式对茶园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找寻温室栽培、露天栽培模式之间的差异指示种,以更科学地为管理温室茶园提供理论依据。采用NovaSeq 6000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主坐标分析(PCoA)、置换多元方差分析(Adonis)及LEfSe等分析方法对不同栽培模式茶园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S rRNA测序质控后,土壤样品总共获得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为11137个(497556条有效序列)。3个处理间共同含有200个OTU,温室间共同含有495个OTU。茶园土壤细菌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等。ACE指数、Chao1指数、Simpson指数与Shannon指数等α多样性指数均以露天栽培模式极显著高于温室。PC1和PC2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5.10%、21.55%,共解释了86.65%(R 2=0.612,P=0.001)的信息。露天栽培处理差异指示种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Acidobacteriae等。温室处理指示种为罗丹诺杆菌科(Rhodanobacteraceae)、黄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弗兰克氏菌目(Frankiales)等。以上研究结果为从微生物水平上研究温室栽培模式对茶园土壤生态质量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茶园 土壤细菌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智能温室基质栽培不同番茄品种根域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9
作者 蓝江林 吴小彬 +1 位作者 刘波 史怀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24-231,共8页
采集智能温室基质栽培不同番茄品种根域基质样品,分离、鉴定可培养微生物种类,分析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菌数量最高的品种为红宝石(107.27×10^(7)CFU/g)和百丽(105.00×10^(7)CF... 采集智能温室基质栽培不同番茄品种根域基质样品,分离、鉴定可培养微生物种类,分析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菌数量最高的品种为红宝石(107.27×10^(7)CFU/g)和百丽(105.00×10^(7)CFU/g)、最低的品种为位盈(3.47×10^(7)CFU/g);真菌数量最高的品种为百灵(40.97×10^(5)CFU/g)、最低的品种为百丽(3.10×10^(5)CFU/g);放线菌数量最高的品种为百丽(14.17×10^(5)CFU/g)和夏日阳光(13.43×10^(5)CFU/g)、最低的品种为红宝石(2.07×10^(5)CFU/g)。经鉴定,真菌包括木霉属2种、曲霉属1种、青霉属1种和镰刀菌属1种;放线菌为链霉菌属3种;细菌5属17个种,包括假单胞菌属11种,节杆菌属3种,芽孢杆菌属、贪铜菌属和黄杆菌属均有1个种。夏日阳光、百丽和金玉满堂细菌种类最多,有7个,其次为百灵6个,黑玛瑙、位盈、红宝石和粉红佳人5个,串串红种类最少,仅3个。经聚类分析,17株细菌分为3类,类群Ⅰ有7株细菌,仅在1个品种存在,为低频次分布;类群Ⅱ有7株细菌,在2~4个品种存在,为中频次分布;类群Ⅲ的3株细菌为高频次分布,在7个以上品种存在。研究表明智能温室基质栽培的不同番茄品种根域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差异,种类丰富,分布特性与品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温室 基质 番茄品种 根域微生物 群落特征
下载PDF
苦瓜枯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消长动态分析
10
作者 石博 谢媛媛 +4 位作者 关峰 杨雪桐 张景云 王凯 万新建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2期118-124,共7页
以28个苦瓜品种为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鉴定其抗性强弱,结果显示,28个苦瓜品种枯萎病发病程度出现较大差异,共获得高抗材料1份、感病材料11份。苦瓜根际微生物生物数量消长动态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与苦瓜抗、... 以28个苦瓜品种为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鉴定其抗性强弱,结果显示,28个苦瓜品种枯萎病发病程度出现较大差异,共获得高抗材料1份、感病材料11份。苦瓜根际微生物生物数量消长动态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与苦瓜抗、感品种枯萎病发生的相关性存在差异,枯萎病的发生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抗病品种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构优于感病品种。抗病苦瓜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更高,其真菌的Sobs、Shannon和Chao1指数分别高出36.93%、25.89%和38.58%,细菌的Sobs、Shannon和Chao1指数分别高出13.63%、12.91%和26.52%。感病苦瓜品种土壤中的pH、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在幼苗期均高于抗病苦瓜品种,根际微生物组成受pH、氮素、有效磷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枯萎病 抗病性 根际微生物 土壤理化性质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1株六堡茶根际溶磷菌的鉴定、培养优化及促生与磷活化能力分析
11
作者 马蕊 覃爱颖 刘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6-232,共7页
自六堡茶根际分离得到1株高效溶磷菌菌株Lb-1,通过菌落形态及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菌株的分类地位,并对其溶磷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其在土壤中的溶磷效果及对茶树的促生能力,以期为提高茶园土壤磷利用及开发微生物菌... 自六堡茶根际分离得到1株高效溶磷菌菌株Lb-1,通过菌落形态及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菌株的分类地位,并对其溶磷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其在土壤中的溶磷效果及对茶树的促生能力,以期为提高茶园土壤磷利用及开发微生物菌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菌株Lb-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溶磷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胰蛋白胨,最佳初始pH值为6.0,最佳接种量为1%,最佳微量元素为Fe,最佳发酵温度为30℃,优化培养条件下溶磷量可达857.91 mg/L,且可显著提高菌株的柠檬酸、琥珀酸、丙二酸分泌量。盆栽试验表明,接菌处理下六堡茶鲜重、干重、株高、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9.09%、69.77%、38.75%、37.94%、44.82%、52.94%及108.35%,铝结合磷、闭蓄态磷含量显著降低,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综上,溶磷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 Lb-1可有效活化根际难溶磷、提高六堡茶树对磷的吸收及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或可作为开发磷高效菌肥的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培养优化 六堡茶 磷活化 促生作用 溶磷菌
下载PDF
麦洼牦牛粪便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12
作者 姜立春 付丹阳 +3 位作者 赵欣悦 蒋道玉 张雨洁 宋晚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230,共8页
为从麦洼牦牛粪便中筛选出具有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分离培养,再利用滤纸条崩解和刚果红平板透明圈试验进行初筛,将获得的菌株使用DNS法测定CMC酶活力进行复筛。根据菌体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序列... 为从麦洼牦牛粪便中筛选出具有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分离培养,再利用滤纸条崩解和刚果红平板透明圈试验进行初筛,将获得的菌株使用DNS法测定CMC酶活力进行复筛。根据菌体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序列测定及序列同源性比较结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该菌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麦洼牦牛粪便中筛选出1株酶活性为11.88 U/mL的纤维素酶产生菌株,经菌种初步鉴定该菌为溶杆菌属,命名为Lysobacter sp.MY16。以菌株MY16发酵产酶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最适碳源蔗糖(50 g/L),最适氮源尿素(7 g/L)为基础,对其培养条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结合Box-Benhnken试验响应面法分析,得出培养条件优化结果为温度41℃、接种量8.1%、时间21 h。在最适条件下,培养CMCase活性为36.12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04倍。综上可知,本研究筛选出了1株具有高CMC酶活性的菌株MY16,可为纤维素的生物高值转化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牦牛粪便 纤维素酶 单因素法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根际微生物增强植物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耐受机制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显磊 王剑峰 +6 位作者 王丽 陈兰兰 吴亚娟 孔鑫 刘杰 乙引 龚记熠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3,共10页
频繁的人类生产过程造成的土壤盐渍化、干旱、病害、重金属等不利环境,以及低温地区环境的限制,严重制约了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生态修复工程的大力开展和研究发现,植物因其固着性将长期面临各种生物及... 频繁的人类生产过程造成的土壤盐渍化、干旱、病害、重金属等不利环境,以及低温地区环境的限制,严重制约了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生态修复工程的大力开展和研究发现,植物因其固着性将长期面临各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植物可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生化反应来响应逆境。但随着对植物响应逆境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根际不仅是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物质交换和能量代谢的重要界面,根际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还可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理活动来帮助植物建立响应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抵抗和耐性机制。为了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和解决人地矛盾,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关注到干旱、盐渍、重金属、低温等地区和植物病害下根际微生物在帮助植物响应逆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因此本文就根际微生物增强植物耐旱、耐寒、耐盐、耐重金属、抗病害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梳理,结合实例综合论述根际微生物在增强植物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根际微生物促进农业发展和参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 逆境胁迫 微生物功能 微生物群落 生物修复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TC-52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立枯病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坤 洪秀杰 +6 位作者 王欣悦 齐鹏宇 霍佳慧 于欣卉 商梓琳 毕少杰 王彦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37,共9页
为丰富可用于水稻育秧基质防治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所引起的水稻立枯病的生防菌资源,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对尖孢镰刀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对该菌株分泌的胞外酶与促生能力进行了测定,并进行菌种鉴定。同时,初步研... 为丰富可用于水稻育秧基质防治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所引起的水稻立枯病的生防菌资源,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对尖孢镰刀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对该菌株分泌的胞外酶与促生能力进行了测定,并进行菌种鉴定。同时,初步研究了该菌株的抑菌谱、对水稻幼苗的促生作用以及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C-5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对尖孢镰刀菌抑菌率达到72.7%,其分泌的上清液和挥发性气体都能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并具有广谱抑菌活性;该菌株能够分泌蛋白酶、纤维素酶与几丁质酶并具有固氮、产铁载体与吲哚-3-乙酸(IAA)能力,其IAA产量达到21.70μg/mL,耐受最低pH值达到4.0。与无菌水浸种处理相比,1.0×10^(6)CFU/mL的菌悬液浸种,水稻胚根的生长量可提高19%;相较于未添加生防菌的育秧基质,在菌浓度为1.0×10^(9)CFU/mL的育秧基质中种植水稻,主根长度增长了25%,侧根数增加了29%,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75%。可见,菌株TC-52在水稻育秧基质中具有促生与防病作用,有一定的开发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尖孢镰刀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芋头贮藏期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峰 朱言杰 +6 位作者 凌焕贵 陈莹 蔺冬梅 沈迎春 盛桂林 陈宸 陈夕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贮藏期腐烂病是芋头上发生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芋头的产量和品质,给芋头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明确芋头贮藏期腐烂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筛选适于防治芋头贮藏期腐烂病的药剂,作者从江苏省南通市采集病样,利用组... 贮藏期腐烂病是芋头上发生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芋头的产量和品质,给芋头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明确芋头贮藏期腐烂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筛选适于防治芋头贮藏期腐烂病的药剂,作者从江苏省南通市采集病样,利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其病原菌种类,对该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温度和pH值等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显示,南通市芋头贮藏期腐烂病病原菌为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条件为V8培养基,pH值为5,温度为25~30℃。7种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双炔酰菌胺、甲霜灵、烯酰吗啉和氟吗啉对芋疫霉菌丝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EC_(50)值分别为0.0072、0.0922、0.1200、0.6778μg/mL,其他3种霜脲氰、氟啶胺、丙森锌的抑菌效果较差,EC_(50)值分别为6.9850、22.3473、52.5193μg/mL。本研究结果可为芋头腐烂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芋疫霉 芋头 贮藏期腐烂病
下载PDF
菌剂浸种对大豆的促生增产作用及土壤理化特性与解磷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明棵 罗心诚 +4 位作者 王麒 王莹 武美燕 李会贞 杨亚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为探究菌剂浸种对大豆的促生增产作用及土壤理化特性与解磷菌群落组成的影响,以无菌水浸种(O)作为对照,用固氮型根瘤菌(ON)、解磷型芽孢杆菌(OP)、解钾型芽孢杆菌(OK)、固氮-解磷复合型真菌印度梨形孢(OPr)及4种菌剂复配剂(ONPKPr)对大... 为探究菌剂浸种对大豆的促生增产作用及土壤理化特性与解磷菌群落组成的影响,以无菌水浸种(O)作为对照,用固氮型根瘤菌(ON)、解磷型芽孢杆菌(OP)、解钾型芽孢杆菌(OK)、固氮-解磷复合型真菌印度梨形孢(OPr)及4种菌剂复配剂(ONPKPr)对大豆进行浸种处理,然后在大田和盆栽试验条件下首先分析了不同菌剂浸种对大豆的促生增产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理生化分析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菌剂浸种对大豆根际土壤理化特性及解磷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条件下与对照相比,OP、OPr和ONPKPr处理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极显著提高,分别提高37.44%、35.81%和44.19%;ON和ONPKPr处理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分别提高4.67%和5.00%。盆栽条件下与对照相比,ON和ONPKPr处理对大豆根瘤数、根瘤干质量和产量提升作用显著,大豆产量增幅分别为14.07%和15.00%,根瘤数分别增加41.13%和32.18%,根瘤干质量分别提高58.52%和49.70%。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同菌剂浸种大豆根际土壤解磷菌群落均以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但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的比值(A/P)存在差异;在属级水平上ON、OP和ONPKPr处理有利于链霉菌等有益微生物在土壤定殖;冗余分析显示,放线菌门在土壤中丰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性,变形菌门丰度与全磷、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性。该研究可为生物菌剂在大豆生产上的有效使用及土壤改良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群落组成 大豆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HDL-03胞外多糖合成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渤森 曹慧莹 +5 位作者 齐心彤 于连升 杨义 葛菁萍 宋刚 杜仁鹏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14-21,共8页
为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EPS)产量,促进其开发及应用,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HDL-03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菌株产EPS的发酵条件,提高EPS产量。结果表明,L.plantarum HDL-03的最佳产EPS发酵条件为:蔗糖... 为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EPS)产量,促进其开发及应用,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HDL-03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菌株产EPS的发酵条件,提高EPS产量。结果表明,L.plantarum HDL-03的最佳产EPS发酵条件为:蔗糖70 g/L、蛋白胨6 g/L、牛肉膏8 g/L、酵母浸粉7 g/L、乙酸钠1 g/L、硫酸镁0.3 g/L、磷酸氢二钾1 g/L、柠檬酸铵3 g/L、初始pH 6.5、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20 r/min、接种量3%,优化后L.plantarum HDL-03的EPS终产量为80.0 g/L,相比于优化前的EPS产量提高了2.3倍。本研究提高了乳酸菌EPS的产量,有助于其分离纯化及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胞外多糖 单因素 发酵条件 优化
原文传递
微生物菌剂对鸡粪堆肥理化指标和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18
作者 杨晨 李慧丽 +5 位作者 董津汝 张欣怡 杨秋云 王月影 李和平 化党领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5-1043,共9页
为探究微生物菌剂在鸡粪堆肥化过程中对腐熟指标和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鸡粪为原料,菌菇废渣为辅料进行好氧堆肥,设置菌剂处理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对比堆肥过程中理化指标、发芽指数及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堆肥结束时对... 为探究微生物菌剂在鸡粪堆肥化过程中对腐熟指标和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鸡粪为原料,菌菇废渣为辅料进行好氧堆肥,设置菌剂处理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对比堆肥过程中理化指标、发芽指数及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堆肥结束时对照组和菌剂处理组pH分别为8.37和8.70,电导率分别为1.86 mS·cm^(-1)和1.67 mS·cm^(-1),含水率分别为43.25%和34.35%;与对照组相比,堆肥结束时菌剂处理组氮素损失率降低28.65个百分点,种子发芽指数为115.18%,高于对照组(94.83%)。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改善了堆肥细菌群落组成,有助于堆肥腐熟,抑制了部分条件性致病菌的生长。研究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影响了鸡粪堆肥的细菌群落结构,减少了堆体氮素损失,提高了堆肥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鸡粪堆肥 腐熟指标 氮素损失 细菌群落
下载PDF
洛阳地区烟株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功能测定
19
作者 李涵 康业斌 +5 位作者 徐敏 何雷 王惠 李淑君 苗圃 周俊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6-131,共6页
为明确洛阳地区烟株内生放线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功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健康烟株内生放线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类;采用平板对峙法、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内生放线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拮抗作用... 为明确洛阳地区烟株内生放线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功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健康烟株内生放线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类;采用平板对峙法、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内生放线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拮抗作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菌株产IAA含量。结果表明,从健康烟株体内共分离获得10株内生放线菌,菌株LBY2、LBY3、LTJ4、LTG2、SG4为淀粉酶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icus),菌株SG3、RG4、LTJ5、LBY4为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S.thermocarboxydus),菌株RG3为娄彻氏链霉菌(S.rochei)。淀粉酶链霉菌与娄彻氏链霉菌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率均达到50%以上;所有菌株均可产生吲哚乙酸,其中娄彻氏链霉菌发酵液中吲哚乙酸含量高达20.43 mg/L。由此说明洛阳地区烟株内生放线菌主要为淀粉酶链霉菌、娄彻氏链霉菌与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其中淀粉酶链霉菌与娄彻氏链霉菌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产吲哚乙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内生放线菌 形态学 生理生化 分子生物学 拮抗作用 促生作用 洛阳地区
下载PDF
ExsA对维氏气单胞菌致病性的影响
20
作者 才子惠 陈文欣 +5 位作者 李娟娟 李宏 迟雪 唐燕琼 刘柱 马香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136,共8页
维氏气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人鱼共患病原菌,可以引起多种水产生物的大量死亡,对水产养殖业以及公共卫生安全有重大危害。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是决定气单胞菌属致病性最关键的毒力机制之一,AraC家族转录因子ExsA作... 维氏气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人鱼共患病原菌,可以引起多种水产生物的大量死亡,对水产养殖业以及公共卫生安全有重大危害。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是决定气单胞菌属致病性最关键的毒力机制之一,AraC家族转录因子ExsA作为主调控因子,响应环境条件变化,激活T3SS组装及效应蛋白分泌。为了探究ExsA对维氏气单胞菌致病性的影响,通过同源重组策略构建exsA基因敲除菌株,并检测其生物膜形成能力、黏附性及培养后上清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维氏气单胞菌中exsA基因缺失导致其生物膜形成能力、对宿主离体组织的黏附能力以及培养后上清液的细胞毒性显著下降。与野生型相比,exsA敲除株形成生物膜的能力降低1.5倍,对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无显著性变化,但对小鼠离体肠道组织的黏附能力降低3.4倍,细菌培养后上清的细胞毒性下降1.2倍。研究结果表明ExsA对于维氏气单胞菌的毒力机制有重要调控作用,为进一步阐明T3SS对于病原菌的致病机制以及指导水生生物微生物感染防治策略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Ⅲ型分泌系统 exsA 生物膜 粘附能力 毒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