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单胞菌属低温淀粉酶基因改造与原核表达
1
作者 楚敏 史应武 +3 位作者 顾美英 杨红梅 霍向东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79-484,共6页
【目的】获取低温淀粉酶基因,分析其相关功能,为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气单胞菌(Aeromonas)LA77为出发菌株克隆低温α-淀粉酶基因,以BL-21(DE3)为宿主菌进行克隆。分析其它已知气单胞菌属低温α-淀粉酶基因同源性,设计... 【目的】获取低温淀粉酶基因,分析其相关功能,为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气单胞菌(Aeromonas)LA77为出发菌株克隆低温α-淀粉酶基因,以BL-21(DE3)为宿主菌进行克隆。分析其它已知气单胞菌属低温α-淀粉酶基因同源性,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C13片段,将其克隆到pMAL-2X,转化到BL-21(DE3)中,筛选蓝白斑,验证PCR及EcoRⅠ和HindⅢ的双酶切,获得高效表达生物工程菌株pMAL-2X-C13。设计定点突变引物,以pMAL-2X-C13为模板,获得低温淀粉酶基因突变株三株C19、C29、C43。【结果】表达蛋白的分子大小为114kD,突变菌株C19蛋白表达量均高于pMAL-2X-C13。【结论】低温淀粉酶基因突变株C19比原始菌株pMAL-2X-C13淀粉酶基因蛋白表达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单胞菌属 α-低温淀粉酶 基因改造 原核表达
下载PDF
蓝舌病新疆分离株VP7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分析及一步法RT-PCR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马晓菁 谷文喜 +5 位作者 叶锋 刘帅 刘丽娅 谢彩云 钟旗 易新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53-259,共7页
【目的】分析蓝舌病新疆分离株编码VP7蛋白S7基因保守序列,建立蓝舌病新疆分离株一步法RT-PCR方法,为新疆BT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获得新疆分离株S7基因序列,登陆GenBank对序列进行同源性Blas... 【目的】分析蓝舌病新疆分离株编码VP7蛋白S7基因保守序列,建立蓝舌病新疆分离株一步法RT-PCR方法,为新疆BT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获得新疆分离株S7基因序列,登陆GenBank对序列进行同源性Blast比对,用软件MEGA 5.0分析序列差异,根据蓝舌病新疆分离株编码VP7蛋白S7基因保守序列,运用软件Oligo6.0设计引物,对蓝舌病新疆分离株S7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蓝舌病中国新疆分离株编码VP7蛋白S7基因序列与哈尔滨报道BTV分离株S7基因片段相似度较高为89.64%,与中国云南报道BTV-29型分离株、蒙古国BTV分离株S7基因片段相似度分别为87.49%和87.39%;与德国BTV分离株S7基因片段相似度为80.70%,其余均无同源性序列。中国新疆分离株S7基因片段序列与4条同源序列间存在26处核苷酸差异,9处氨基酸差异。【结论】建立的蓝舌病中国新疆分离株S7基因片段一步法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仅BTV中国新疆分离株扩增获得目的条带,该方法的敏感性为4.0×10^(3)copies/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 VP7蛋白 RT-PCR
下载PDF
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3
作者 龚明贵 白娜 +1 位作者 李影 姜霞 《江苏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7-72,共6页
以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使用CodonW、CUSP以及R语言等软件分析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平均GC含量为39.59%,且GC_(1)>GC_(2)>GC_(3),表明密码子偏好使用以A/U结尾的碱基... 以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使用CodonW、CUSP以及R语言等软件分析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平均GC含量为39.59%,且GC_(1)>GC_(2)>GC_(3),表明密码子偏好使用以A/U结尾的碱基;(2)硬头黄竹大多数有效密码子数(ENC)在35以上,适应指数(CAI)为0.166,说明其密码子偏好性较弱;(3)中性绘图分析、ENC-plot和PR2-plot分析表明,自然选择对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产生重要影响;(4)最终筛选出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有GCA、GCU、GAU、GGU及AAA等14个最优密码子,多数以A/U结尾。本研究结果可为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头黄竹 密码子偏好性 叶绿体基因组 最优密码子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分离筛选及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初筛
4
作者 孔晓双 魏然 +5 位作者 董应宏 侯敏 买尔哈巴·艾合买提 侯新强 杨文琦 崔卫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的资源状况以及选育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方法】以乌拉尔甘草为材料,运用组织匀浆法与16S rDNA和IT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方式,对其主根、须根、茎、叶中的内生菌... 【目的】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的资源状况以及选育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方法】以乌拉尔甘草为材料,运用组织匀浆法与16S rDNA和IT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方式,对其主根、须根、茎、叶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七叶苷培养基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测定筛选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结果】从甘草中分离获得内生菌共48株,其中内生细菌33株,内生真菌15株。在主根和茎部位分离内生细菌数量最多,内生真菌在主根中定殖的数量最多。33株甘草内生细菌隶属于8个属,芽孢杆菌属菌株分离获得最多,且甘草主根部位的内生细菌分离种类最多,在甘草不同组织中多样性表现为主根>须根=茎=叶。15株甘草内生真菌隶属于7个属,枝孢属是甘草内生真菌的优势属,内生真菌在不同组织中多样性表现为主根>茎>叶>须根。共有12株具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其中分离自主根部位的菌株最多,占比41.7%。【结论】甘草主根组织的可培养内生菌的多样性相较其他组织丰富,且主根部位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较多,是选育产酶菌株的优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可培养内生菌 筛选 Β-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硒化甘草多糖、甘草多糖及其联合抗生素对无乳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分析
5
作者 张梦圆 朱晓庆 +7 位作者 谷新利 王燕 杨慧莹 刘雨然 王蒙蒙 孙国结 连科迅 李效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69-478,共10页
【目的】分析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lenium 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SeGUP)、乌拉尔甘草多糖(glycymhiza polyacchiade,GUP)对无乳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其联合的抗菌效果。【方法】通过药敏纸片筛选出对无乳链球菌敏感抗生... 【目的】分析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lenium 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SeGUP)、乌拉尔甘草多糖(glycymhiza polyacchiade,GUP)对无乳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其联合的抗菌效果。【方法】通过药敏纸片筛选出对无乳链球菌敏感抗生素,采用最小二倍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得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联合抑菌指数(FICI index,FICI);将无乳链球菌与120、60、30 mg/mL的SeGUP、GUP及抗生素分别等量混合后绘制细菌生长速率图;通过ELISA法检测细菌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β-半乳糖苷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及胞内DNA浓度,研究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对细菌细胞膜、细胞壁及DNA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对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无乳链球菌对SeGUP 480 mg/mL、GUP 480 mg/mL均呈现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4.0、11.0 mm;无乳链球菌对盐酸卡那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极敏;SeGUP和GUP分别对肺炎链球菌的MIC、MBC为120、240 mg/mL和240、480 mg/mL;SeGUP与盐酸卡那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的FICI为1.5、0.75、1、0.5,SeGUP与盐酸卡那霉素之间关系为无关,与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之间为相加关系,与氟苯尼考间为协同关系,GUP与盐酸卡那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的FICI为1.5、1、1.5、0.75,GUP与盐酸卡那霉素、头孢曲松钠之间关系为无关,与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间为相加关系;SeGUP、GUP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其中SeGUP 120 mg/mL效果最强,SeGUP、GUP与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联合使用后增强了抑制效;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使用后均能显著升高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KP)、β-半乳糖苷酶(β-gal)、蛋白质含量(P<0.05),显著降低胞内DNA含量(P<0.05),显著抑制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P<0.05)。【结论】SeGUP能够通过损伤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完整性,影响DNA含量对无乳链球菌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抗菌活性优于GUP。SeGUP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后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并且其作用效果强于单独使用SeGUP、GUP和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多糖 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 联合抗菌 无乳链球菌 生物膜
下载PDF
向日葵副产物中优势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6
作者 李肖 陈永成 +3 位作者 黄嵘峥 许平珠 张凡凡 马春晖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07-614,共8页
【目的】研究向日葵副产物中优势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生理生化特征,为向日葵副产物发酵饲料提供基础。【方法】对向日葵副产物表面附着优势乳酸菌及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分离、提取鉴定,并分析优势菌种生理生化特征。【结果】分离出3株... 【目的】研究向日葵副产物中优势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生理生化特征,为向日葵副产物发酵饲料提供基础。【方法】对向日葵副产物表面附着优势乳酸菌及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分离、提取鉴定,并分析优势菌种生理生化特征。【结果】分离出3株乳酸菌和4株纤维素分解菌。得到3株乳酸菌均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4株纤维素分解菌中,菌株Z_(2)和Z_(1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_(14)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X_(4)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3株乳酸菌在4、10、30和45℃及3%和6.5%的NaCl条件下生长良好,在pH 3.5~9可生长,在pH 3环境下不生长;4株纤维素分解菌中透明圈直径(D)/菌落直径(d)比值和酶活性按大小排序均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阿氏芽孢杆菌。【结论】蒙氏肠球菌具有较强耐盐能力且温度适应范围广,但其产酸能力明显弱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4株纤维素分解菌在CMC糖化酶活力、滤纸酶活性及向日葵副产物的实际失重率中,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副产物 乳酸菌 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 鉴定 酶活性
下载PDF
辣椒小G蛋白CaRO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马思洁 朱天生 +1 位作者 何璐 杨叔青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65-175,共11页
【目的】研究辣椒内小G蛋白CaROP的生物学功能、蛋白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方法】运用ProtParam、ProtScale、SignalP5.0、TMHMM、NetPhos3.1和NetCGlyc1.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9个CaROP蛋白的蛋白理化特性;运用SOPMA和S... 【目的】研究辣椒内小G蛋白CaROP的生物学功能、蛋白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方法】运用ProtParam、ProtScale、SignalP5.0、TMHMM、NetPhos3.1和NetCGlyc1.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9个CaROP蛋白的蛋白理化特性;运用SOPMA和SWISS-MODEL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9个CaROP蛋白的结构;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EGA11分析9个CaROP蛋白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9个CaROP蛋白的亲水性总平均值均小于0,均为亲水蛋白,其中6个为稳定的亲水蛋白;9个CaROP蛋白均无信号肽,即均为非分泌性蛋白;9个CaROP蛋白无跨膜结构域,即均非膜蛋白;9个CaROP蛋白均存在磷酸化位点,均无糖基化位点。9个CaROP蛋白的主要二级结构原件为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其次是β-折叠,最后是β-转角。9个CaROP蛋白聚为4个分支,其中分支Ⅰ和分支Ⅲ各包括1个CaROP蛋白。分支Ⅱ包括2个CaROP蛋白,其余5个CaROP蛋白均聚于分支Ⅳ中。【结论】9个CaROP蛋白具有完整的Rho功能域,均为非分泌性亲水蛋白。9个CaROP蛋白在系统进化树中共聚为了4个分支,其三级结构建模的预测结果也均较为理想,9个CaROP蛋白结构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小G蛋白ROP 蛋白理化特性 蛋白结构 系统发育关系
下载PDF
A dual-RPA based lateral flow strip for sensitive,on-site detection of CP4-EPSPS and Cry1Ab/Ac genes in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被引量:1
8
作者 Jinbin Wang Yu Wang +7 位作者 Xiuwen Hu Yifan Chen Wei Jiang Xiaofeng Liu Juan Liu Lemei Zhu Haijuan Zeng Hua Li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83-190,共8页
Traditional transgenic detection methods require high test conditions and struggle to be both sensitive and efficient.In this study,a one-tube dual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reaction system for CP4-EPSP... Traditional transgenic detection methods require high test conditions and struggle to be both sensitive and efficient.In this study,a one-tube dual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reaction system for CP4-EPSPS and Cry1Ab/Ac was proposed and combined with a lateral flow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named“Dual-RPA-LFD”,to visualize the dual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GM)crops.In which,the herbicide tolerance gene CP4-EPSPS and the insect resistance gene Cry1Ab/Ac were selected as target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ost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insect resistance and herbicide tolerance traits and their stacked traits.Gradient diluted plasmids,transgenic standards,and actual samples were used as templates to conduct 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 practicality assays,respectively.The constructed method achieved the visual detection of plasmid at levels as low as 100 copies,demonstrating its high sensitivity.In addition,good applicability to transgenic samples was observed,with no cross-interference between two test lines and no influence from other genes.In conclusion,this strategy achieved the expected purpose of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the two popular targets in GM crops within 20 min at 37°C in a rapid,equipmentfree field manner,providing a new alternative for rapid screening for transgenic assays in th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ally modifi ed crops On-site detection Lateral fl ow test strips Dual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不同生境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9
作者 姚宇翔 王国强 +3 位作者 王可 伊莎 杨欣雅 罗晓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08-718,共11页
【目的】研究新疆塔里木河上游不同生境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方法】采用免培养和可培养方法,研究塔里木河上游流域原始生境与人工开发后生境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同时对分离的1株潜在新种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结果】原始生境... 【目的】研究新疆塔里木河上游不同生境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方法】采用免培养和可培养方法,研究塔里木河上游流域原始生境与人工开发后生境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同时对分离的1株潜在新种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结果】原始生境与人工开发后生境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明显,人工开发后生境细菌α多样性低于原始生境,不同生境细菌β多样性差异较大。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菌群,并获1株链霉菌属潜在新物种。【结论】塔里木河上游不同生境样品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细菌群落组成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境 细菌群落组成 多样性 多相分类鉴定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10
作者 程雪妮 田广文 雷忠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6期124-127,共4页
为更好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本研究构建线上慕课预习和线下模块化教学结合的“3+1”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通过适当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加强了知识点的连贯性;通过“3+1”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激发学生探索... 为更好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本研究构建线上慕课预习和线下模块化教学结合的“3+1”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通过适当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加强了知识点的连贯性;通过“3+1”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新方案,拓宽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与讨论的能力,帮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升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实验 慕课 模块化教学
下载PDF
饲用抗菌肽技术开发应用阶段、现状及发展方向
11
作者 宋士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饲用抗菌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前仍主要处在第1、第2阶段,第3阶段仍以研发为主。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抗菌肽表达量、降低成本,实现廉价、规模化生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合成生物学技术具有可利用再生资源、发酵过程中间体无需纯... 饲用抗菌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前仍主要处在第1、第2阶段,第3阶段仍以研发为主。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抗菌肽表达量、降低成本,实现廉价、规模化生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合成生物学技术具有可利用再生资源、发酵过程中间体无需纯化、不需要保护基、高立体选择性等优势。因此,开发新型抗菌肽,实现低成本规模化生产有望成为可能,是未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抗菌肽 技术开发 应用阶段 应用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转基因检测标准的方法验证工作研究
12
作者 章寅 贾军伟 +4 位作者 白蓝 陈一帆 阮功成 吕贝贝 潘爱虎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转基因检测标准为转基因食品的有效标识、科学监管、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方法验证工作是指实验室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验证上述转基因检测标准在实验室现有的人员、设备、场地环境等条件下是否可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方法验证... 转基因检测标准为转基因食品的有效标识、科学监管、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方法验证工作是指实验室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验证上述转基因检测标准在实验室现有的人员、设备、场地环境等条件下是否可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方法验证工作直接影响到标准的实施和应用,但现有的转基因检测标准的验证方法,大部分只提供了方法验证的定义,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案。从验证工作的仪器设备、试剂及标准物质、技术验证参数、环境要求等关键要素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验证工作建议,旨在为农业转基因实验室开展方法验证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并为我国转基因标准体系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检测标准体系 方法验证 准确度 重复性
下载PDF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探析
13
作者 张凤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141-0144,共4页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且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农业生产不仅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而且在促进经济多元化、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且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农业生产不仅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而且在促进经济多元化、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也随之提升。为了满足这些新需求,农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而现代生物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因此,本文在分析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作用的基础上,对其应用模式和推广措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种植 生物技术 应用 推广
下载PDF
在农业种植中生物农药技术的推广应用
14
作者 彭孝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173-0175,共3页
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在近几十年实现了飞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目前开展农业种植生产的过程中,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理念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想要提高农产品的种植产量和质量,对各种病害问题妥善解决... 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在近几十年实现了飞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目前开展农业种植生产的过程中,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理念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想要提高农产品的种植产量和质量,对各种病害问题妥善解决,需要合理应用生物农药技术。但受到传统思想、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推广生物农业技术时还存在较多难题,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将生物农药技术应用到农业种植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农业种植 推广
下载PDF
两种香料植物秸秆发酵复配后育苗基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秀针 穆晓路 +3 位作者 张杰 赵超 李浩 冯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5-741,共7页
【目的】研究薰衣草和薄荷的废弃秸秆作为蔬菜育苗基质的可行性。【方法】对2种香料植物废弃秸秆进行粉碎和发酵,发酵完成后,分别对发酵后2种植物秸秆进行复配,以番茄为试验作物进行育苗试验。【结果】2种秸秆的发酵45℃以上高温均持续3... 【目的】研究薰衣草和薄荷的废弃秸秆作为蔬菜育苗基质的可行性。【方法】对2种香料植物废弃秸秆进行粉碎和发酵,发酵完成后,分别对发酵后2种植物秸秆进行复配,以番茄为试验作物进行育苗试验。【结果】2种秸秆的发酵45℃以上高温均持续36 d以上,含有丰富的易降解有机物;发酵结束的薰衣草和薄荷秸秆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其中有机质含量分别达到709.8和688.4 g/kg,全氮、全磷、全钾总含量分别达到3.60%和5.33%,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5.57%和19.72%,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提高了55.10%和123.50%。与珍珠岩、蛭石复配后的2种秸秆基质的理化性状均在适宜的无土栽培基质的范围内,复配后的2种秸秆基质和复配后的草炭基质对番茄的出苗率、生长指标和幼苗质量等无显著差异,复配后的2种秸秆基质,薄荷秸秆基质在番茄育苗效果表现更优。【结论】2种香料植物秸秆作为蔬菜育苗基质的有机原料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秸秆 薄荷秸秆 发酵 育苗
下载PDF
cAMP在植物生长发育与胁迫适应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玉龙 吕闪闪 +4 位作者 陈佳佳 罗艳敏 蒋海芳 田志强 胡秀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对已鉴定的11个植物ACs的催化中心基序进行了分析,发现9个ACs均有2个以上的催化中心基序;探索了cAMP在调控植物细胞离子的稳态、花粉管的定向伸长、细胞周期、种子的萌发与气孔的闭合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也探讨了cAMP调控植物适应干旱... 对已鉴定的11个植物ACs的催化中心基序进行了分析,发现9个ACs均有2个以上的催化中心基序;探索了cAMP在调控植物细胞离子的稳态、花粉管的定向伸长、细胞周期、种子的萌发与气孔的闭合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也探讨了cAMP调控植物适应干旱、冷、盐、病害、伤害、高温等胁迫中的一些重要细胞成分和主要机制。特别关注了与植物抗逆性和促进植物适应胁迫的cAMP调节基因表达网络相关的最新发现,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cAMP的作用,也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cAMP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环腺苷酸 腺苷酸环化酶 信号级联 胁迫适应 调控机制
下载PDF
转基因定量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自上而下评定方法研究及应用
17
作者 李俊 赵新 +11 位作者 陈红 李飞武 梁晋刚 李允静 王颢潜 高鸿飞 张华 陈子言 吴刚 沈平 徐利群 武玉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371-4385,共15页
【目的】定量检测标准体系是实施转基因定量标识的基础,而不确定度评定是定量检测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建立适合一般实验室采用的标准化转基因定量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自上而下评定方法,以便检测实验室自行评定定量检测结果的测... 【目的】定量检测标准体系是实施转基因定量标识的基础,而不确定度评定是定量检测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建立适合一般实验室采用的标准化转基因定量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自上而下评定方法,以便检测实验室自行评定定量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测量方法精密度不确定度评定有2种方法,一种是根据“不确定度函数”的一般概念,利用15个不同浓度的常规样品,建立测量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评定公式;另一种是重复测量有证标准物质,根据检测数据的中间精密度,计算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实验室配制样品作阳性定量质控品进行偏倚不确定度评定,实验室配制样品标称值的不确定度由实验室根据制备过程采用简易程序自行评定。将测量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测量过程的偏倚不确定度合成,评定试样定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然后乘以包含因子k,获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以转基因玉米DBN9936定量检测方法为例,分别用模拟的DBN9936常规样品和有证基体标准物质(GBW(E)100901)评定测量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别为0.76%和0.33%,与常规样品相比,用有证标准物质评定的测量方法精密度不确定度显著偏小。用有证标准物质(GBW(E)100901)评定的偏倚不确定度为0.26%;用实验室配制粉末样品和基因组DNA样品(标称值均为3.0%)评定的偏倚不确定度分别为0.20%和0.19%。采用简易程序评定实验室配制样品标称值引入的不确定度时,部分不确定度分量被忽略,评定的偏倚不确定度偏小。将测量方法精密度不确定度和偏倚不确定度分别合成,用常规样品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26%、1.20%和1.20%;用有证标准物质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84%、0.78%和0.76%。【结论】建立了转基因定量检测结果自上而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检测实验室要优先选择用常规样品评定测量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在评定偏倚不确定度时,检测实验室原则上要优先选择有证标准物质作阳性定量质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定量结果 测量不确定度 自上而下 有证标准物质 阳性定量质控品
下载PDF
玉米钙依赖蛋白激酶全基因组鉴定及抗旱表达分析
18
作者 陈果 郝晓燕 +3 位作者 高升旗 胡文冉 赵准 黄全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7-864,共8页
【目的】分析研究玉米钙依赖蛋白激酶全基因组鉴定及抗旱表达。【方法】使用NCBI Blast、DNAMAN和MotifScan等程序分析玉米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的蛋白结构域和系统发育。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分析CDPK基因在干旱胁迫处理玉米幼苗中... 【目的】分析研究玉米钙依赖蛋白激酶全基因组鉴定及抗旱表达。【方法】使用NCBI Blast、DNAMAN和MotifScan等程序分析玉米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的蛋白结构域和系统发育。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分析CDPK基因在干旱胁迫处理玉米幼苗中的表达,评价CDPK基因对玉米干旱胁迫反应能力。【结果】鉴定出了在玉米中含有39个CDPK基因。将CDPK基因分为4个组。每个群体中的成员有共同的蛋白质基序和外显子及内含子结构,共同的进化起源。39个玉米CDPK基因根据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分组,并锚定在特定的玉米染色体上。多数CDPK基因在玉米干旱胁迫中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CDPK基因参与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论】从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了39个CDPK基因,大多数玉米CDPK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水平,CDPK基因在玉米发育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多数CDPK基因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量均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依赖蛋白激酶 全基因组鉴定 干旱胁迫 表达分析 玉米
下载PDF
棉花根际溶磷菌WJP-7发酵培养基优化及防病增产效果
19
作者 王宁 史应武 +7 位作者 牛新湘 杨红梅 楚敏 詹发强 包慧芳 杨蓉 龙宣杞 丁荣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63-1270,共8页
【目的】研究棉花根际溶磷菌WJP-7发酵培养基优化及防病增产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室筛选的高效溶磷菌株P.taiwanensis WJP-7为出发菌株,在优化的假单胞菌发酵培养基上增殖培养。【结果】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 【目的】研究棉花根际溶磷菌WJP-7发酵培养基优化及防病增产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室筛选的高效溶磷菌株P.taiwanensis WJP-7为出发菌株,在优化的假单胞菌发酵培养基上增殖培养。【结果】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20 g/L,MgCl_(2)15 g/L,K_(2)SO_(4)1.4 g/L。使活菌数达到3.6×10^(9)CFU/mL。摇瓶增菌发酵最优培养基发酵验证试验结果最高活菌数为3.60×10^(9)CFU/mL。菌株WJP-7水剂处理对花期黄萎病防治效果为44.57%,絮期防治效果为50.53%。施用WJP-7水剂对棉田土壤除全氮含量增加不显著,对其它养分和pH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菌剂增产率为14.35%和19.51%,【结论】优化了台湾假单胞菌WJP-7摇瓶发酵培养基,菌株WJP-7水剂处理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为50.53%,对棉田土壤除全氮含量不显著外,对其它养分和pH值均显著影响(P<0.05),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溶磷菌 增菌工艺 田间应用
下载PDF
基于Biolog FF技术解析辐射对产黑色素短梗霉代谢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朱静 张志东 +1 位作者 唐琦勇 顾美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46-2054,共9页
【目的】分析辐射对短梗霉代谢活性的影响,研究真菌耐辐射机理机制。【方法】分离鉴定一株产黑色素短梗霉,并进行菌株的^(60)Coγ射线照射试验。根据菌株的耐辐射能力,设置^(60)Coγ射线0、2500、5000和10000 Gy 4个辐射剂量,采用Biolog... 【目的】分析辐射对短梗霉代谢活性的影响,研究真菌耐辐射机理机制。【方法】分离鉴定一株产黑色素短梗霉,并进行菌株的^(60)Coγ射线照射试验。根据菌株的耐辐射能力,设置^(60)Coγ射线0、2500、5000和10000 Gy 4个辐射剂量,采用Biolog FF技术检测不同辐射下菌株对FF微平板中碳源的利用程度,分析辐射对产黑色素短梗霉代谢碳源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辐射剂量下菌株AWCD值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辐射剂量的升高,细胞代谢活性明显下降,羧酸类和氨基酸的利用呈下降趋势,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菌株对碳源的利用率发生了变化。在Biolog FF微平板95种碳源中,共有46个碳源被利用,其中7种碳源利用率随辐射剂量上升而增加。其中,D-核糖,蔗糖,D-阿拉伯糖,L-阿拉伯糖的利用率增加最为明显。【结论】辐射能明显降低产黑色素短梗霉的代谢活性,其在高剂量辐射下碳源利用类型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可能是该菌辐射应激和适应的一种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FF技术 产黑色素短梗霉 辐射 代谢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