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和无线通信的微耕机通信系统研究
1
作者 刘雅娴 陈先明 +1 位作者 马冬莉 李一凡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6-220,共5页
介绍了微耕机通信系统总体结构和转向控制结构,基于MSP430F149微处理器、无线射频SYNF115发送模块和SYN480R接收模块,完成了微耕机通信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并结合软件部分实现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和无线通信的微耕机通信系统。试验结果表明... 介绍了微耕机通信系统总体结构和转向控制结构,基于MSP430F149微处理器、无线射频SYNF115发送模块和SYN480R接收模块,完成了微耕机通信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并结合软件部分实现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和无线通信的微耕机通信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无线遥控器可以实现对微耕机前进、停止、左右转向的控制,实际控制距离可以达到1.5km,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耕机 无线通信 MSP430F149 SYNF115 SYN480R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关键技术的深松铲结构设计
2
作者 缪晓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以深松铲为研究对象,根据土壤耕作过程需求建立深松铲铲柄轮廓曲线,同时对深松铲结构进行详细设计,即铲尖厚度为6mm、铲尖宽度为35mm、铲尖入土角度为23°、柄厚度为25mm、宽度为55mm。对深松铲耕作过程阻力进行分析,建立松土阻力... 以深松铲为研究对象,根据土壤耕作过程需求建立深松铲铲柄轮廓曲线,同时对深松铲结构进行详细设计,即铲尖厚度为6mm、铲尖宽度为35mm、铲尖入土角度为23°、柄厚度为25mm、宽度为55mm。对深松铲耕作过程阻力进行分析,建立松土阻力计算方程,同时采用3D打印技术对深松铲进行逆向工程快速成型。松土过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作业过程行进速度直接影响耕作过程中深松铲阻力,当行进速度为4、4.5、5km/h时,深松铲所受阻力均值分别为410、490、575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铲 3D打印 铲尖 铲柄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的果园沟型测量平台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吴岩峰 坎杂 +2 位作者 戚江涛 周馨曌 李亚萍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9,75,共9页
针对现有检测开沟质量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设计了一套由激光雷达、编码器、便携式计算机和支架等构成的非接触式果园开沟宽度深度监测平台,基于编码器获取测量平台前行方向位移,并与上位机软件形成整套采集系统,可快速获取果园沟型三... 针对现有检测开沟质量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设计了一套由激光雷达、编码器、便携式计算机和支架等构成的非接触式果园开沟宽度深度监测平台,基于编码器获取测量平台前行方向位移,并与上位机软件形成整套采集系统,可快速获取果园沟型三维坐标。为了降低外部环境对点云数据处理的影响,采用直通滤波进行果园沟型的有效区域选取,借助MatLab获取其三维点云模型,实现对果园开沟沟形的重构与沟深、沟宽数据的监测。通过重构沟型参数与实测参数对比分析可知:两者宽度相关系数为0.83,均方根误差为0.008,相对误差为2.47%;深度相关系数为0.75,均方根误差为0.009,相对误差为2.76%。研究结果表明:重构沟型参数与实际沟型参数吻合度较高,可精确反映原有沟型形貌特征,为智慧农业果园开沟质量智能检测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激光雷达 沟型测量 三维重建 点云
下载PDF
林地开沟机刀具优化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陈雨丰 廖凯 +1 位作者 陈飞 牛贺贺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共6页
针对林地开沟条件恶劣、开沟困难的情形,设计一种开沟刀,对设计的开沟刀进行切削土壤研究与参数优化。利用LS-DYNA建立开沟刀—土壤切削有限元模型,得到开沟刀土壤切削过程等效应力、切削阻力以及切削能耗的变化规律。以平均切削阻力为... 针对林地开沟条件恶劣、开沟困难的情形,设计一种开沟刀,对设计的开沟刀进行切削土壤研究与参数优化。利用LS-DYNA建立开沟刀—土壤切削有限元模型,得到开沟刀土壤切削过程等效应力、切削阻力以及切削能耗的变化规律。以平均切削阻力为指标,建立正交仿真试验,探究刀片厚度、刃倾角和刀片切削速度对平均切削阻力的影响。正交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切削阻力最小时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刀片厚度6 mm,刃倾角45°,刀片切削速度2 m/s;各因素影响平均切削阻力的顺序为刀片切削速度>刀片厚度>刃倾角。对优化后的开沟刀进行静力学分析,刀具的强度与刚度满足要求。林地试验开沟刀切削阻力平均值为232.6 N,试验值与仿真值误差为7.1%,表明开沟刀—土壤切削模型可用于开沟刀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开沟机 开沟刀 有限元分析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应用丹麦HEVA深松机对东北黑土地保护的启示
5
作者 张国礼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3期65-67,共3页
为解决东北黑土地保护实施过程中存在耕作成本大、粮食产量下降的问题。该文介绍了丹麦HEVA深松机在国内市场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丹麦HEVA深松机降低动力消耗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该机械具有良好的深松效果,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以期为农... 为解决东北黑土地保护实施过程中存在耕作成本大、粮食产量下降的问题。该文介绍了丹麦HEVA深松机在国内市场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丹麦HEVA深松机降低动力消耗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该机械具有良好的深松效果,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以期为农机研发工作者在深松机产品开发中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地保护 丹麦HEVA深松机 动力消耗
下载PDF
黏土与松土部件互作的离散元仿真标定与试验
6
作者 范维 张富贵 +3 位作者 闫建伟 郑乐 潘东彪 韩忠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2,190,共7页
为了提高白萝卜收获机关键部件松土铲的离散元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度,利用台架实验和EDEM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黏壤土与松土铲之间接触的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标定。以堆积角和滚动距离作为响应值,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组合试验,... 为了提高白萝卜收获机关键部件松土铲的离散元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度,利用台架实验和EDEM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黏壤土与松土铲之间接触的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标定。以堆积角和滚动距离作为响应值,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组合试验,分别建立土壤与土壤、土壤与触土材料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土壤含水率为(21±0.1)%时模型参数的解最优,分别为:土壤与土壤之间JKR为8.884J/m2,恢复系数为0.275,静摩擦因数为0.504,滚动摩擦因数为0.038;土壤与接触材料之间的仿真参数JKR为6.975J/m2,恢复系数为0.428;静摩擦因数为0.054;滚动摩擦因数为0.054。为了验证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最优解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度,开展了基于最优参数下的台架实验与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台架实验松土铲的黏土量与仿真的相对误差为5.70%,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基本一致,验证了离散元仿真参数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土铲 离散元法 参数标定 黏土量 黏壤土
下载PDF
基于GNSS-RTK水田平地机的设计与试验
7
作者 廖龙祥 陈学海 杨光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5,140,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GNSS-RTK的水田平地机,并根据水田平整作业要求,设计了水田平地机的机械结构、液压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基于GNSS-RTK卫星定位技术,采用Cortex M3系列控制器及RT-Thread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完成了平地铲高程的高精度检测,... 设计了一种基于GNSS-RTK的水田平地机,并根据水田平整作业要求,设计了水田平地机的机械结构、液压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基于GNSS-RTK卫星定位技术,采用Cortex M3系列控制器及RT-Thread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完成了平地铲高程的高精度检测,实现了平地铲高度的自动调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平地机机构设计合理,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平整精度满足要求。研究结果对水田平地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地机 水田 GNSS-RTK RT-THREAD
下载PDF
深松铲叶脉状内通道分支出口流速影响因素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景立 荆海洋 +3 位作者 刘敏 冯伟志 郭颖杰 徐天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0-87,共8页
针对叶脉状内通道深松铲内部结构的液体流速变化会影响深松铲的自润减阻与改良液层施的效果的问题,该研究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并结合物理试验,研究了结构参数(内通道孔径、孔间距、孔数)和工作参数(主通道入口流速)对分支... 针对叶脉状内通道深松铲内部结构的液体流速变化会影响深松铲的自润减阻与改良液层施的效果的问题,该研究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并结合物理试验,研究了结构参数(内通道孔径、孔间距、孔数)和工作参数(主通道入口流速)对分支出口液体出流速度的影响。首先利用仿真方法开展单因素试验,优选出试验因素的水平范围值,其次开展Box-Behnken试验,以各分支出口液体出流速度最大值为目标值,对叶脉状内通道多分支出口管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进行优化取值,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分支出口流速之间的二阶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进而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内通道分支出口孔径为6 mm、孔间距为110 mm、孔数为4、主通道入口流速为7 m/s。在此工况下,内通道分支出口平均流速为3.264 m/s。按最优参数组合条件对叶脉状内通道进行设计加工并进行相应的物理试验,试验结果为内通道分支出口平均流速2.971 m/s,与仿真结果的误差为8.97%。由此,检验了叶脉状内通道结构优化设计的效果,同时为具有自润减阻与改良液层施的深松铲叶脉状内通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铲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叶脉状内通道 出口流速
下载PDF
一种精整机压实强度的关键参数控制分析
9
作者 赵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39,共4页
通过对精整机的工作对象土壤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土壤压实过程中的参数模型,获取在土壤压实过程中对压实强度有关键影响的控制参数。对不同影响参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精整机工作过程中,压实力和压实滚轮直径对土壤压实强度和压... 通过对精整机的工作对象土壤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土壤压实过程中的参数模型,获取在土壤压实过程中对压实强度有关键影响的控制参数。对不同影响参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精整机工作过程中,压实力和压实滚轮直径对土壤压实强度和压实变形量影响显著,压实滚轮宽度对土壤压实强度和压实变形量影响不显著。研究可为精整机使用过程中参数调整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整机 土壤压实强度 土壤压实变形量 控制参数
下载PDF
一种联合整地机的伺服传动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2,共5页
联合整地机作为一种复合型农业装备,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提升整地作业效率,针对联合整地机的伺服传动系统展开优化研究。通过明确其结构组成与作业特点,基于伺服控制机理,搭建合理的传动系统控制模型,进行伺服控制算... 联合整地机作为一种复合型农业装备,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提升整地作业效率,针对联合整地机的伺服传动系统展开优化研究。通过明确其结构组成与作业特点,基于伺服控制机理,搭建合理的传动系统控制模型,进行伺服控制算法优化与核心组件相适应配置后,展开整机作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联合整地机,实现了提高伺服控制与响应精度的目标,整地作业后的土壤均匀性可提升在90%以上,整机工作效率相对提高了9.31%,保持了较好的种子生长环境与有机肥基质,从自动、智能的角度改善农机设备的组成的优化理念,对于智慧农业的发展有很好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整地机 传动系统 伺服控制 响应精度 智慧农业
下载PDF
深松铲平面阻力测试系统的设计
11
作者 黄佳瑜 张大斌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9期52-55,共4页
深松作业是土壤耕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产生的作业阻力相对较大,对深松铲平面阻力测量技术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分析了国内外土壤机械阻力测量的各种方法,确定使用连续测量法测量深松铲平面阻力;通过试验对比,并结合平面力的测量... 深松作业是土壤耕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产生的作业阻力相对较大,对深松铲平面阻力测量技术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分析了国内外土壤机械阻力测量的各种方法,确定使用连续测量法测量深松铲平面阻力;通过试验对比,并结合平面力的测量原理、虚拟仪器技术和单片机技术,设计了基于STM32F103的深松铲平面阻力测试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信号调理、数据存储、通信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了深松铲阻力的实时测量与海量数据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机械阻力 深松铲 STM32 应变片
下载PDF
条带式旋切后抛防堵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4
12
作者 赵宏波 何进 +3 位作者 李洪文 刘春鸽 郑侃 章志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5,共11页
针对我国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覆盖地小麦少免耕播种机易堵塞、动力防堵装置功耗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条带式旋切后抛防堵装置。结合防堵装置工作原理,从秸秆流动、抛撒、防堵装置受力角度分析确定影响防堵性能和功耗的关键因素为... 针对我国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覆盖地小麦少免耕播种机易堵塞、动力防堵装置功耗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条带式旋切后抛防堵装置。结合防堵装置工作原理,从秸秆流动、抛撒、防堵装置受力角度分析确定影响防堵性能和功耗的关键因素为:防堵装置与开沟器间距、旋切刀滑切角、刀轴转速;通过离散元模拟仿真与正交试验有限元仿真结合,以秸秆拥堵量和作业功耗为性能评价指标,对防堵单体和开沟器的组合装置进行参数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旋切刀滑切角为50°、刀轴转速为320 r/min、间距为100 mm时综合作业质量较优,防堵单体及开沟器功耗为2.8 k W,秸秆拥堵量为43根/dm,通过性能良好;对优选方案旋切刀进行有限元校核,其最大应力为1.387×108Pa,满足强度要求。在玉米秸秆覆盖地进行了小麦播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条带式旋切后抛防堵装置在3种秸秆覆盖量0.8、1.6、2.4 kg/m2和3种前进速度1、1.25、1.5 m/s作业条件下,通过性能均满足免耕施肥播种机国标要求,所设计旋切刀与传统旋耕刀相比,在通过性能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功耗减小13.83%,土壤扰动量减小37.5个百分点,沟深稳定性系数提高8.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少免耕播种机 旋切刀 后抛 离散元 防堵性能
下载PDF
基于土体裂隙迹线方程和土体扰动模型的气爆松土参数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奚小波 张瑞宏 +4 位作者 单翔 叶伟伟 史扬杰 马国梁 陶德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4,共10页
为明晰气爆技术对土壤的深松效果,采用剖面法观测土体裂隙及扰动情况,设计正交试验分析气爆参数对土体裂隙扩展的影响,建立了气爆土体裂隙迹线方程及土体扰动模型,讨论了土体破坏形式对松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爆深度小于25 cm时,土... 为明晰气爆技术对土壤的深松效果,采用剖面法观测土体裂隙及扰动情况,设计正交试验分析气爆参数对土体裂隙扩展的影响,建立了气爆土体裂隙迹线方程及土体扰动模型,讨论了土体破坏形式对松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爆深度小于25 cm时,土体以张拉破坏为主,气爆起劈力为0.17 MPa,土面易抬升,裂隙中心为气爆中心,裂隙扩展随气压增大而增大,土体扰动系数为50%;气爆深度大于25 cm时,土体以剪切破坏为主,气爆起劈力为0.39 MPa,土面抬升不明显,土体裂隙中心下移,且下移量随气压增大而增大,土体扰动系数大于50%,松土效果优于张拉破坏;气爆深度为30 cm、气爆压力为1 MPa左右较适宜。该研究可为气爆松土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模型 孔隙度 气爆松土 气压劈裂 土体裂隙 土体扰动系数 土体截面
下载PDF
国内外耕作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9
14
作者 谢宇峰 许剑平 +1 位作者 李存斌 邢璐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8-240,246,共4页
由于农业现代化和农艺技术的发展以及机械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耕作机械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耕作机械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此,依据我国的耕作模式、农艺要求和国情需要,阐述了我国耕作机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耕作机械 旋耕机 灭茬 免耕 排种器 联合作业机
下载PDF
液压驱动式圆盘耙设计与仿真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万国伟 舒彩霞 +3 位作者 刘晓鹏 肖文立 张青松 廖庆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4,共8页
【目的】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黏重板结、秸秆量大和土壤含水率波动大的作业情况,设计一种液压驱动式圆盘耙。【方法】分析确定圆盘耙结构和作业参数及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依据机组前进速度确定圆盘耙组转速;分析得出缺口圆盘耙片的... 【目的】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黏重板结、秸秆量大和土壤含水率波动大的作业情况,设计一种液压驱动式圆盘耙。【方法】分析确定圆盘耙结构和作业参数及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依据机组前进速度确定圆盘耙组转速;分析得出缺口圆盘耙片的运动轨迹及满足功能要求的耙片临界偏角;基于ANSYS/LS-DYNA对圆盘耙片切削土壤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圆盘耙组转速为60~168 r·min^(-1),耙片临界偏角为23°。仿真结果表明:圆盘耙片刃口切削土壤其耕作阻力呈周期性变化,随切削土壤深度的增加耕作阻力逐渐变大,后趋于稳定;对比被动圆盘耙片与液压驱动圆盘耙片作业效果,液压驱动圆盘耙片抛翻土量大,耕深稳定。田间试验表明:液压驱动式圆盘耙耕深为85~120 mm,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为9.6%。【结论】液压驱动圆盘耙组作业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圆盘耙 液压驱动 有限元仿真 缺口圆盘耙片
下载PDF
耕整机齿轮传动箱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陶栋材 孙松林 +3 位作者 卢月娥 汤楚宙 尹红 吴明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以耕整机齿轮传动箱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其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在保证给定中心距范围、传递功率、结构和安装满足条件的情况下 ,合理选择齿轮传动参数 ,使传动箱的用料最少。对 1L BP 4.5型耕整机齿轮传动箱进行了优化设计 ,计算结果表... 以耕整机齿轮传动箱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其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在保证给定中心距范围、传递功率、结构和安装满足条件的情况下 ,合理选择齿轮传动参数 ,使传动箱的用料最少。对 1L BP 4.5型耕整机齿轮传动箱进行了优化设计 ,计算结果表明 ,优化结果使传动零件材料减少 2 2 .6 % ,由优化结果设计的传动箱体积减小13.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整机具 齿轮传动箱 数学模型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海南露地辣椒施氮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敏 张文 +4 位作者 黄绍文 肖日新 翁艳梅 唐继伟 吉清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7-58,共2页
对海南露地辣椒施氮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施氮能显著增加产量和效益,辣椒施用氮肥后增产37.3%-62.9%,平均增产47.0%;增收13 753.2-27 772.2元/hm^2,平均增产19 417.7元/hm^2。辣椒施氮能显著增加果长、果宽和果肉厚,增加果长7... 对海南露地辣椒施氮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施氮能显著增加产量和效益,辣椒施用氮肥后增产37.3%-62.9%,平均增产47.0%;增收13 753.2-27 772.2元/hm^2,平均增产19 417.7元/hm^2。辣椒施氮能显著增加果长、果宽和果肉厚,增加果长7.2%、果宽12.1%、果肉厚24.4%。辣椒适宜氮肥用量为300-450 kg/hm^2,最佳施氮量为42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氮营养 产量 果实硝酸盐
下载PDF
烟草起垄施肥机镇压辊仿生设计与试验
18
作者 陈雪婷 李慧琴 +4 位作者 薛超群 周湘铭 赵任重 裴宜坤 张秀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1-165,171,共6页
针对现有烟草起垄压实装置粘附土壤、阻力大和压实后垄体易塌陷等问题,基于地鳖虫壳体表面的凸包形几何结构,设计了一种仿生凸包结构镇压辊。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土壤干基含水率为20%时仿生镇压辊凸包高度h和基圆直径d对土壤粘附量、... 针对现有烟草起垄压实装置粘附土壤、阻力大和压实后垄体易塌陷等问题,基于地鳖虫壳体表面的凸包形几何结构,设计了一种仿生凸包结构镇压辊。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土壤干基含水率为20%时仿生镇压辊凸包高度h和基圆直径d对土壤粘附量、牵引阻力的影响,得出了减粘降阻效果较好的凸包结构尺寸组合凸包高度h为2.5mm、基圆直径d为15mm。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条件适宜烟草根系生长前提下,仿生镇压辊相比于传统镇压辊有明显的减粘降阻效果,减粘率最高可达47.8%,减阻率达1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起垄施肥机 仿生凸包镇压辊 土壤压实 土壤粘附
下载PDF
作物苗期中耕保墒追肥机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崔欢虎 王娟玲 +3 位作者 王裕智 靖华 逯腊虎 高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94,共4页
依据中耕保墒的农艺节水理论基础,提出了作物苗期中耕保墒追肥机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了中耕保墒追肥机,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各项功能经两年10余种作物苗期应用效果良好,单项和多项作业较传统人工作业可提高功效4~6倍,生产成本... 依据中耕保墒的农艺节水理论基础,提出了作物苗期中耕保墒追肥机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了中耕保墒追肥机,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各项功能经两年10余种作物苗期应用效果良好,单项和多项作业较传统人工作业可提高功效4~6倍,生产成本和作业成本降低,且灵活轻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期中耕 苗期追肥 追肥机
下载PDF
1QJ-120型浅松机的研究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孔德军 王世学 +1 位作者 高焕文 陈君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针对旧式浅松机表土作业中秸秆和土壤侧向位移问题,分析和优化了浅松机的技术参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1QJ-120型浅松机。该机适用于旱作保护性耕作播前作业,能够达到除草、整地和提高地温等目的,也可以用于中耕除草作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 旱作 除草 整地 地温 中耕 浅松机 表土作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