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8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沙水滴灌灌水器堵塞机制及防堵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夏天 田军仓 李小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7,共7页
为解决黄河水中粒径小于0.10 mm细小泥沙颗粒引发的滴灌灌水器堵塞问题。通过文献调研,回顾了高含沙水滴灌条件下灌水器物理堵塞机制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细小泥沙颗粒含量较高的浑水滴灌时,滴头堵塞主要是含沙量、泥... 为解决黄河水中粒径小于0.10 mm细小泥沙颗粒引发的滴灌灌水器堵塞问题。通过文献调研,回顾了高含沙水滴灌条件下灌水器物理堵塞机制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细小泥沙颗粒含量较高的浑水滴灌时,滴头堵塞主要是含沙量、泥沙粒径与颗粒级配耦合作用的结果。滴灌系统工作条件如工作压力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移除流道内黏、粉等细颗粒堵塞物质,促进较大泥沙颗粒排出流道;灌溉水温越高,滴头抗物理堵塞性能越强;对浑水加气和磁化处理可改变毛管内水流水力特性及悬浮泥沙运动规律,增强水流拖拽力,减小管道内泥沙淤积量。此外,施肥增强了水体中泥沙颗粒间的絮凝作用,对浑水水肥一体化滴灌滴头堵塞具有明显加速作用。浑水含沙量、粒径和颗粒级配是引发滴头物理堵塞的重要因素,确定易引发滴头堵塞的敏感含沙量、颗粒粒径段,选用适宜肥料种类和施肥浓度阈值,优化滴灌系统工作条件参数是改变毛管内泥沙颗粒运移和沉积规律、延缓滴头堵塞进程、提高水肥一体化滴灌水肥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采用统一的灌水试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测试手段,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改进工程技术处理措施是解决滴头堵塞问题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灌水器 滴头堵塞 高含沙水 过滤抗堵技术 进展
下载PDF
乡村雨水生态柔性景观设计构建策略:以杭州田城汇为例
2
作者 韦珏 《农技服务》 2024年第4期97-101,共5页
在乡村水环境生态营造中应用生态、节能、低干扰、柔性结构的“柔性生态”设计及相应技术,构建相对系统的乡村水域设计模块进行水生态环境的柔性修复,对改善乡村水环境生态状况,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保护及延续乡村自然景观特色具有积极... 在乡村水环境生态营造中应用生态、节能、低干扰、柔性结构的“柔性生态”设计及相应技术,构建相对系统的乡村水域设计模块进行水生态环境的柔性修复,对改善乡村水环境生态状况,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保护及延续乡村自然景观特色具有积极作用。为乡村建设中的水环境生态营造设计提供参考,以乡村营建过程雨水生态设计为切入,杭州田城汇乡村群改建项目为例,总结乡村雨水生态柔性景观设计的框架及可行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水环境 雨水生态 景观设计 框架 措施
下载PDF
协同调控水-农业-生态的干旱区多水源优化配置
3
作者 朱兴宇 粟晓玲 +4 位作者 胡雪雪 褚江东 贾丹妮 吴海江 张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8,共10页
干旱区农业发展往往以挤占生态用水和超采地下水为代价,考虑水-农业-生态互馈关系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平衡利益冲突。该研究以地下水均衡、经济效益和生态用水满足度为调控目标,构建基于水-农业-生态协同调控的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 干旱区农业发展往往以挤占生态用水和超采地下水为代价,考虑水-农业-生态互馈关系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平衡利益冲突。该研究以地下水均衡、经济效益和生态用水满足度为调控目标,构建基于水-农业-生态协同调控的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并推求协调发展度计算式,提出了结合NSGA-Ⅱ算法和协调发展度的协同优化算法,分析石羊河流域水、农业和生态之间的权衡和协同关系,确定水-农业-生态协同提升下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以及适宜的农业和生态用水比例。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六河子系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经济效益可提升1.9%,实现地下水正均衡0.59亿m^(3);全流域农业和生态用水比例为90%∶10%,渠井用水比为67%∶33%。平水年保障蔡旗来水为3.48亿m^(3)/a时,能够以牺牲中游1.6%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用水满足度和地下水均衡量分别较基准情景提升4.8%和18.6%。研究为协同调控复杂的水-农业-生态关系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可为干旱区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优化 生态 水-农业-生态 协调发展度 协同调控 用水比例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施肥对热带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及模型优选
4
作者 林晓燕 王晶晶 +4 位作者 吴炳孙 宁松瑞 王紫璇 邱偲雨 吴耀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目的]探明热带橡胶林施肥措施对土壤持水能力及孔隙特征的影响,并优选描述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模型。[方法]采用沙箱排水法结合压力膜仪法测定砖红壤橡胶林5种施肥处理(有机肥混施化肥(H)、施化肥(C)、种植绿肥(G)、施专... [目的]探明热带橡胶林施肥措施对土壤持水能力及孔隙特征的影响,并优选描述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模型。[方法]采用沙箱排水法结合压力膜仪法测定砖红壤橡胶林5种施肥处理(有机肥混施化肥(H)、施化肥(C)、种植绿肥(G)、施专用肥(S)及不施肥(CK))的全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应用Brooks-Corey(BC)、van Genuchten(VG)、Gardner和Log-Normal Distribution(LND)4种经验模型拟合,分析了不同模型的适用性及拟合精度。[结果]0—5 cm土层,在低吸力段(pF≤3.01)C处理降幅最大(0.44 cm^(3)/cm^(3));在高吸力阶段(3.01<pF≤4.18)的降幅整体偏小,H处理的降幅最大(0.05 cm^(3)/cm^(3))。5—10 cm土层,在低吸力段C处理的下降幅度最大(0.52 cm^(3)/cm^(3)),高吸力段C处理的降幅最大(0.03 cm^(3)/cm^(3))。在0—5 cm土层中,CK处理的土壤有效含水率最大(0.19 cm^(3)/cm^(3))。在5—10 cm土层中,C处理的土壤有效含水率最大(0.11 cm^(3)/cm^(3))。0—5 cm土层,CK处理的土壤空隙占比(5.2%)和大孔隙占比(0.8%)最小,中等孔隙占比(48.7%)最高。5—10 cm土层中,C处理的土壤空隙和大孔隙的占比均最小。BC,VG,Gardner和LND 4种模型均可用来拟合砖红壤胶林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R 2≥0.84),不同模型的拟合精度由大到小依次为:BC,VG,LND和Gardner模型。[结论]0—5 cm土层不同施肥处理中CK处理是最优施肥管理方式,5—10 cm土层所有施肥处理中C处理是最优施肥管理方式。同时,BC模型是拟合研究区内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含水率 吸湿水 沙箱排水法 比水容量 土壤孔隙分布 持水能力
下载PDF
考虑集雨效率和生态效应的近自然集雨面综合评价比选
5
作者 董恒文 李荣亮 +4 位作者 段梓诚 杨继清 朱辉 王亚磊 彭尔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9,93,共5页
针对香格里拉普朗铜矿区高陡边坡植被修复无灌溉水源的问题,结合当地的降雨特点,在不影响原生境的情况下,开展SCA-2配合比试验、集雨试验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集雨面的集雨效率及集雨优劣情况。结果表明... 针对香格里拉普朗铜矿区高陡边坡植被修复无灌溉水源的问题,结合当地的降雨特点,在不影响原生境的情况下,开展SCA-2配合比试验、集雨试验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集雨面的集雨效率及集雨优劣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与SCA-2型土壤固化剂最佳使用配比为0.45%(质量占比);与自然坡面(T1)、夯实坡面(T2)和塑膜坡面(T3)相比,最优配比SCA-2处理坡面(T5)的集雨效率明显增加,仅次于混凝土坡面(T4),5种集雨面的平均集雨效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T4>T5>T3>T2>T1;从生态、经济、耐久和高效4个指标进行评价,5种集雨面的优劣顺序为T5>T4>T3>T1>T2,可推得最优配比SCA-2处理坡面是一种相对更经济、生态的近自然集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 集雨面 集雨效率 生态效应 矿山修复
原文传递
乡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
6
作者 赵周华 秦楷力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文章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结合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基础上,构建Tobit模型分析乡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 乡村数字经济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农业规模化 资源禀赋
下载PDF
基于需水过程线的多级泵站扬水灌区供需水量优化调度
7
作者 杜军 吕岁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1,共7页
为了改善红寺堡扬水系统供需水量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的不协调问题,以需水过程线和泵站设计流量线为比较对象,构建扬水系统内泵站供需水流量优化调节模型,分析不同时段的灌溉面积、高效节水面积比重和灌溉定额等因素引起的需水流量与泵站... 为了改善红寺堡扬水系统供需水量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的不协调问题,以需水过程线和泵站设计流量线为比较对象,构建扬水系统内泵站供需水流量优化调节模型,分析不同时段的灌溉面积、高效节水面积比重和灌溉定额等因素引起的需水流量与泵站设计流量关系。基于需水过程线多级泵站扬水灌区供需水量优化调度模型包括流量平衡模型、需水过程线模型和流量调节模型,对红寺堡扬水灌区4种工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高效节水面积占比为60%时,随着灌溉面积从6.02×104 hm2增加到6.77×104 hm2,红三泵站控制灌域内调蓄水量从1.47×10^(6)m^(3)增加到8.49×10^(6)m^(3),其他3座泵站调蓄规模保持不变;在高效节水面积占比为80%时,红一泵站和红三泵站不调蓄,红四泵站和红五泵站的调蓄规模分别为3.08×10^(6)m^(3)和0.47×10^(6)m^(3)。此模型构建与应用简单,能较好地反映出各级泵站之间、支线之间的配水关系,调节时段和调配流量选择灵活,能够适宜不同调蓄水量需求的多级泵站供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过程线 多级泵站 调节模型 红寺堡扬水灌区
下载PDF
基于GIS的灌区土壤投入品残留污染监测预警系统
8
作者 马海霞 郭全恩 +3 位作者 展宗冰 刘强德 白玉龙 杨城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为了解决工业发展导致的灌区土壤投入品残留污染问题,给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土壤污染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结合VOC-PF1型传感器、STM32主控芯片和GSM通信模块,实现了高效的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 为了解决工业发展导致的灌区土壤投入品残留污染问题,给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土壤污染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结合VOC-PF1型传感器、STM32主控芯片和GSM通信模块,实现了高效的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通过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插值法进行空间分析,并设立预警阈值,实现对灌区土壤投入品残留污染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监测精度高达98%,监测时长最高为49 s,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效率。研究结果不仅为灌区土壤投入品残留污染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也为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灌区土壤投入品残留 污染监测预警 反距离加权插值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守强 宋纪斌 +4 位作者 刘春成 李晓彤 刘源 黄鹏飞 李中阳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7-53,共7页
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农业用水上尤为严重,合理利用再生水灌溉对于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再生水中含有盐分,存在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潜在风险。本文以国内外再生水灌溉相关文献为基础,从灌溉方式、土壤... 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农业用水上尤为严重,合理利用再生水灌溉对于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再生水中含有盐分,存在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潜在风险。本文以国内外再生水灌溉相关文献为基础,从灌溉方式、土壤类型、作物种植、灌溉年限及其他处理模式共5个方面对再生水灌溉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风险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认为,长期再生水灌溉下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不足,缺乏交互因子的影响研究,系统化不强,改良再生水措施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建议,加强开展长期再生水灌溉下灌溉方式、土壤类型、作物种植、农艺措施等方面结合对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的大田试验研究;还要加强改良再生水灌溉对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风险调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灌溉 次生盐渍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咸淡水组合灌溉对土壤盐分和棉花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范德宝 管瑶 +2 位作者 贺兴宏 李会文 王育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3,共7页
为揭示不同微咸水(农田排水)与淡水在“先咸后淡”的组合灌溉模式下对土壤容重、盐分迁移和棉花生长的影响。以淡水灌溉为对照(CK),设置7种不同微咸水、淡水组合灌溉(微咸水∶淡水=1∶14(T1)、2∶13(T2)、3∶12(T3)、6∶9(T4)、9∶6(T5)... 为揭示不同微咸水(农田排水)与淡水在“先咸后淡”的组合灌溉模式下对土壤容重、盐分迁移和棉花生长的影响。以淡水灌溉为对照(CK),设置7种不同微咸水、淡水组合灌溉(微咸水∶淡水=1∶14(T1)、2∶13(T2)、3∶12(T3)、6∶9(T4)、9∶6(T5)、12∶3(T6)),T7处理采用全额微咸水灌溉,于2022年4-9月进行了棉花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微咸水灌溉造成土壤表层盐分积累,0~40 cm土层出现积盐现象,棉花生育期结束后,各处理与淡水对照(CK)比较,T1~T6在0~40 cm土层的电导率分别增加1.16%~26.61%,T7处理电导率增加86.40%;与淡水对照相比,组合灌溉后各处理土层0~40 cm土壤容重明显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以全额微咸水灌溉T7处理最为显著(容重增加10.24%);微咸水组合灌溉有效提高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茎粗。合理利用微咸水组合灌溉能够为棉花生长提供良好的水盐环境,提高棉花产量,能够为极端干旱区合理利用微咸水提供一种新的灌水模式,为灌区发展节水灌溉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电导率 容重 咸淡组合 咸淡比例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淮北平原夏玉米根系水分来源研究
11
作者 董国强 胡勇 +3 位作者 陈小凤 司巧灵 王敏杰 阮宏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19,共6页
为探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淮北平原夏玉米生长期水分利用特征,分析农田降水-土壤水-作物水之间的转化规律。通过野外实验和室内分析,测定分析不同生长期内降水、土壤水、植物水、地下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值。采用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各... 为探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淮北平原夏玉米生长期水分利用特征,分析农田降水-土壤水-作物水之间的转化规律。通过野外实验和室内分析,测定分析不同生长期内降水、土壤水、植物水、地下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值。采用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各水体的同位素分布特征,利用直接对比法和多元线性混合模型法分析夏玉米对土壤水分的主要吸水深度及贡献率,进而研究其水分来源。结果表明,五道沟实验站夏季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26×δ^(18)O+3.11(R^(2)=0.98),其斜率和截距均小于全球大气降水线方程,表明降水在降落过程存在蒸发富集过程。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在垂直方向剖面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布。干旱胁迫条件下,夏玉米拔节-抽雄期主要吸收0~20、20~40、40~60 cm处的土壤水,贡献率分别为21.8±13.6%、25.5±20%和25.1±18.2%;抽雄-灌浆期主要吸收0~20 cm处的土壤水,贡献率为68.6±3.6%;灌浆-成熟期主要吸收0~20 cm处的土壤水,贡献率为72.0±0.9%。夏玉米根系优先利用浅层土壤水,土壤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下水埋深较浅地区,干旱条件下夏玉米在整个生长期内根系吸水深度较浅,由此考虑生长期改变灌溉方式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干旱胁迫 土壤水 氢氧同位素 根系水分来源
下载PDF
涟水高沟地区承压地下水可更新性研究
12
作者 秦甜甜 黄晓燕 +2 位作者 胡晓雨 李朗 丁国辉 《工程勘察》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评价区域地下水可更新性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水动力等方面,进行地下水系统划分及特征研究,分析含水层空间结构及补径排条件...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评价区域地下水可更新性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水动力等方面,进行地下水系统划分及特征研究,分析含水层空间结构及补径排条件;其次在收集利用以往测试资料基础上,通过现场采样分析,开展不同水体环境同位素特征研究;最后利用水均衡法计算地下水可更新能力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涟水高沟地区承压水具备地下水补给通道,主要接受上游山区侧向径流补给,且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会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水龄2万年左右,水循环更新周期上千年,可认为其具有一定的更新能力,不属于难以更新的地下水;同时,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助于加快地下水循环速率,进一步提高地下水更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年龄 承压水可更新性 水动力条件 同位素分析 水均衡
原文传递
甘肃省临泽县水资源约束与农业生产承载力评价
13
作者 李亚茹 《陕西水利》 2024年第4期98-99,107,共3页
水资源总量短缺、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是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保障粮食安全的水资源问题长期存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有效应对水资源约束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以甘肃省临泽县为例,梳理水资源开... 水资源总量短缺、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是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保障粮食安全的水资源问题长期存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有效应对水资源约束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以甘肃省临泽县为例,梳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农业生产情况,通过评价农业生产灌溉承载力,综合分析区域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从盘活水资源存量、严控水资源总量、去除水资源增量、提高水资源质量等四个方面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举措,为科学高效利用水资源、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水资源约束 农业生产承载力 临泽县
下载PDF
黄沙栽培模式下咸水滴灌对设施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江文格 刘江凡 +2 位作者 赵鑫 龚智 李朝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6-366,共11页
【目的】针对南疆地区淡水资源紧缺及土壤盐渍化问题,探究黄沙栽培模式下咸水滴灌对基质水盐分布、设施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利用Logistic模型研究番茄的动态生长变化,确定适宜南疆黄沙栽培模式下设施番茄咸水滴灌的矿化度阈值,以... 【目的】针对南疆地区淡水资源紧缺及土壤盐渍化问题,探究黄沙栽培模式下咸水滴灌对基质水盐分布、设施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利用Logistic模型研究番茄的动态生长变化,确定适宜南疆黄沙栽培模式下设施番茄咸水滴灌的矿化度阈值,以期为南疆设施农业咸水高效利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试验以黄沙基质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灌溉水矿化度处理,分别为2 g/L(T_(1))、3 g/L(T_(2))、4 g/L(T_(3))、5 g/L(T_(4))和6 g/L(T_(5)),并以淡水灌溉为对照(CK)开展黄沙栽培模式下咸水滴灌对基质水盐分布、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素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在黄沙栽培模式下,全生育期内各处理基质含水率和含盐量与灌溉水矿化度呈正相关,均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升高而增加;番茄不同生育期各处理0~25 cm的基质平均含水率在开花结果期达到最大,其中与CK处理相比,2 g/L基质平均含水率增加不明显,而当矿化度增加到3 g/L以上时,基质平均含水率显著升高,分别增加7.51%、10.67%、14.44%、18.10%;番茄不同生育期0~25 cm基质平均含盐量在结果末期达到峰值,其中T_(3)、T_(4)、T_(5)处理积盐效果较为明显,基质含盐量高达8.49,9.82,10.50 g/kg。番茄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生长随生育期推进呈逐渐增大后基本不变的S型变化趋势,Logistic模型可用于精确描述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处理下番茄株高、茎粗及干物质累积量的动态生长过程,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达到0.94以上。番茄生长指标、总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3 g/L的总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达到47.17 t/hm^(2)和15.22 kg/m^(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综合考虑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等因素,在黄沙栽培模式下推荐2~3 g/L灌溉水矿化度对设施番茄进行灌溉,可有效缓解淡水短缺及土壤盐渍化问题,为南疆地区大面积推广沙培番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滴灌 黄沙基质 水盐分布 生长 产量 番茄
下载PDF
基于LMDI模型的湖北省农业水足迹时空分布与驱动力研究
15
作者 杨润丁 杨冬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结合水足迹理论和传统农业用水核算方法,分析2005—2020年湖北省各市州农业水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LMDI模型对农业水足迹变化量进行驱动力因素分解。结果表明:1)湖北省农业水足迹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波动趋势;湖北省各市州农业水足迹... 结合水足迹理论和传统农业用水核算方法,分析2005—2020年湖北省各市州农业水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LMDI模型对农业水足迹变化量进行驱动力因素分解。结果表明:1)湖北省农业水足迹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波动趋势;湖北省各市州农业水足迹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这是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各驱动力对湖北省农业水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为经济效应>技术效应>人口效应,经济效应对农业水足迹变化量的贡献值,达53.72%,技术效应和人口效应的贡献值分别为32.86%和13.42%;其中,经济效应对农业水足迹起正向驱动作用,技术效应和人口效应对农业水足迹起到反向驱动的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长江流域农业水足迹及驱动力分析,同时对于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业用水效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足迹 时空分布 LMDI模型 驱动力
下载PDF
Exploring groundwater quality in semi-arid areas of Algeria:Impacts on potable water supply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16
作者 Noua ALLAOUA Hinda HAFID Haroun CHENCHOUN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147-167,共21页
Ground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is important to assure safe and durable water use.In semi-arid areas of Algeria,groundwater represents the main water resource for drinking water supply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as well a... Ground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is important to assure safe and durable water use.In semi-arid areas of Algeria,groundwater represents the main water resource for drinking water supply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as well as for irrig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s.Groundwater samples from wells and spring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Gargaat Tarf and Annk Djemel sub-watersheds of the Oum El Bouaghi,Algeria,and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standards.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measure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exceeded the quality limits according to the WHO standards.Groundwater had a slightly alkaline water pH(7.00-7.79),electrical conductivity>1500μS/cm,chloride>500 mg/L,calcium>250 mg/L,and magnesium>155 mg/L.Water quality index(WQI)results showed that 68%of the area had excellent water quality,24%of the samples fell into good category,and only 8%were of poor quality and unsuitable for human consumption.Six wells in the area showed bacterial contamination.Total coliforms(453.9(±180.3)CFU(colony-forming units)/100 mL),fecal coliforms(243.2(±99.2)CFU/100 mL),and fecal streptococci(77.9(±32.0)CFU/100 mL)loads were above the standard limits set by the WHO.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water re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 we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nd were not recommended for consumption as drinking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ological indicator GROUNDWATER WATERSHED physical-chemical parameter water quality index
下载PDF
微循环流水跑道养殖-稻田互惠系统设计与应用
17
作者 戎华南 周雯萱 +2 位作者 唐古 陈汉春 李飞鹏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5期31-34,40,共5页
综合稻田净水和循环水跑道养鱼的优势,利用稻田进排水渠道空间,提出一种新型稻田净水与循环水跑道养殖互惠共生系统的工艺设计方法,通过系统内循环、地表水补充的方式,确保系统各部分的正常运行,初次用水为地表水引入;系统内循环水的处... 综合稻田净水和循环水跑道养鱼的优势,利用稻田进排水渠道空间,提出一种新型稻田净水与循环水跑道养殖互惠共生系统的工艺设计方法,通过系统内循环、地表水补充的方式,确保系统各部分的正常运行,初次用水为地表水引入;系统内循环水的处理工艺部分由净水区、清水池、过滤池、沉淀池及稻田处理区域5部分组成。示范工程效果表明,在没占用稻田种植面积的情况下,每条养殖水槽可年产成鱼5000 kg,相当于新增精养池塘5~10亩,试验区水稻亩产588 kg,同比增产7.5%。该研究提出的工艺可实现稻田跑道养鱼一体化装备,可为稻田精准化、集约化养殖生产和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种养 循环水 互惠共生系统 工艺设计 示范工程
下载PDF
基于灰色时间序列随机组合模型在地下水埋深预测中的应用——以沧州市为例
18
作者 韩超 刘晓延 +3 位作者 刘佳峻 贺云鹏 温永福 刘娟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地下水资源是支撑区域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资源,为解决河北省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问题,以河北省典型平原区沧州市为例,依据2007-2022年水位监测井观测数据,通过MATLAB软件结合灰色时间序列原理搭建地下水埋深灰色时间序列随机组合模型... 地下水资源是支撑区域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资源,为解决河北省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问题,以河北省典型平原区沧州市为例,依据2007-2022年水位监测井观测数据,通过MATLAB软件结合灰色时间序列原理搭建地下水埋深灰色时间序列随机组合模型,揭示沧州市地下水埋深变化规律,为沧州市乃至河北省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相关模拟方法证实该模型简洁实用,精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未来3年(2023-2025年),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沧州市地下水位会继续下降,平均年降幅为1.45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州市 地下水埋深预测 时间序列 自相关
下载PDF
基于CNN-LSTM模型的塔里木河水质预测研究
19
作者 慕景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170-0175,共6页
准确可靠的水质预测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为水质预测提供了水质状况的科学依据,有助于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基于预测结果,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排放、改善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了提高水质预测... 准确可靠的水质预测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为水质预测提供了水质状况的科学依据,有助于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基于预测结果,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排放、改善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了提高水质预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构建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的CNN-LSTM混合预测模型,利用CNN提取数据中的抽象特征,以塔里木河水质理化指标溶解氧(DO)和溶解性固体(TDS)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提取出的特征序列输入到LSTM网络中进行序列建模和预测。实验结果显示:与LSTM、BP模型相比,CNN-LSTM混合模型的DO均方根误差减少了9.6%和5.5%;TDS指标的均方根误差减少了14.9%和12%,降幅相当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CNN-LSTM模型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旋转式水力空化发生器的空化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勇 张国翔 +3 位作者 刘厚林 肖亚东 李刚祥 李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0-165,共6页
为综合考虑水力空化发生器的空化强度和输送能力,基于一台比转数为117.3的单级单吸式离心泵,设计出一种能够兼顾空化和扬程的旋转式水力空化发生器.基于CFX软件对旋转式水力空化发生器内部空化形态变化和空泡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综合考虑水力空化发生器的空化强度和输送能力,基于一台比转数为117.3的单级单吸式离心泵,设计出一种能够兼顾空化和扬程的旋转式水力空化发生器.基于CFX软件对旋转式水力空化发生器内部空化形态变化和空泡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口压力的降低和流量的增加,旋转式空化发生器的空泡团体积增大;在转轮挡板和隔舌附近均有空泡产生,转轮内部空泡首先在挡板侧面产生,然后在其背面靠近隔舌处开始脱落,隔舌处空泡在隔舌下游初生,并与转轮空泡同时脱落,两者具有不同的溃灭周期.该旋转式水力空化发生器提高了空化发生装置的集成化程度,具有空化效果好、且能有效增加液体静压的特性,对其空化特性的研究可以为水力空化发生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水力空化发生器 水力空化 数值模拟 空化形态 空泡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