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代测序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家畜雄性生殖领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兴东 郭宪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5,共7页
雄性家畜优良的繁殖性能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家畜种群的改良和生产性能的提升,而睾丸正常发育是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及有效繁殖力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睾丸发育及精子发生的各项研究中。其中三代... 雄性家畜优良的繁殖性能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家畜种群的改良和生产性能的提升,而睾丸正常发育是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及有效繁殖力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睾丸发育及精子发生的各项研究中。其中三代测序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已经成为深入研究家畜雄性生殖及精子发生机制的有效工具。文章综述了雄性睾丸发育,三代测序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在睾丸发育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揭示出与雄性生殖发育相关的关键基因和途径,为提高家畜的繁殖效率及研究生殖疾病的病因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测序 单细胞转录组 雄性生殖
下载PDF
溶剂浸提法提取烟碱的优化研究
2
作者 洪鎏 杨光宇 +4 位作者 端凯 韩莹 王磊 夏建军 张峻松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25-27,33,共4页
为克服传统溶剂浸提法提取烟碱的不足,从废弃烟末中高效提取烟碱,对溶剂浸提法、超声辅助溶剂浸提法对烟碱的提取效果进行研究,设计流动洗脱的柱式浸提烟碱装置,采用固相萃取的方法对烟碱进行富集。结果表明,利用柱式流动洗脱烟碱浸提... 为克服传统溶剂浸提法提取烟碱的不足,从废弃烟末中高效提取烟碱,对溶剂浸提法、超声辅助溶剂浸提法对烟碱的提取效果进行研究,设计流动洗脱的柱式浸提烟碱装置,采用固相萃取的方法对烟碱进行富集。结果表明,利用柱式流动洗脱烟碱浸提装置提取烟碱的回收率高于传统方法中的溶剂浸提法与超声辅助浸提法,得到的粗烟碱的量为18.57~20.12 g,烟碱的纯度为88.21%~90.30%,烟碱的回收率为78.55%~82.30%,精密度为0.93%~3.34%(n=5),回收率较高,精密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碱 溶剂浸提 固相萃取 柱式流动洗脱
下载PDF
基于“金课”建设的种子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
3
作者 骆凯 张瑞 +1 位作者 耿梦婷 陈银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133-137,共5页
研究性教学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以种子学理论课程为例,结合研究性学习教育理念,分别从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引入专题学习和多元化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系统论述... 研究性教学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以种子学理论课程为例,结合研究性学习教育理念,分别从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引入专题学习和多元化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系统论述了研究性教学在种子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将研究性教学手段应用于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 研究性教学 种子学 现代农业教育
下载PDF
利用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技术育成小麦新品种中麦533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新民 何中虎 +4 位作者 刘春来 王德森 张勇 贾继增 张运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7-429,共3页
利用小麦与玉米杂交方法进行单培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本文报道了用小麦×玉米方法培育小麦新品种中麦533的过程。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高产、节水,条锈病中抗至高抗,白粉病免疫。北京市节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 598 kg... 利用小麦与玉米杂交方法进行单培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本文报道了用小麦×玉米方法培育小麦新品种中麦533的过程。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高产、节水,条锈病中抗至高抗,白粉病免疫。北京市节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 598 kg.h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5.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 502kg.hm-2,比对照增产9.7%。同时介绍了利用小麦×玉米单倍体育种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双单倍体 育种 品种
下载PDF
厌氧胁迫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丁俊胄 杨特武 +3 位作者 周强 董梦钇 熊善柏 赵思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0,32,共6页
以籼稻“扬两优6号”为材料,利用CO2和N2在糙米萌发不同阶段制造厌氧环境,研究不同气体种类的厌氧胁迫及处理时间对发芽糙米中GABA积累的影响,探讨促进发芽糙米中GABA积累的适宜工艺。结果表明,CO2和N2厌氧处理时段以及持续时间均... 以籼稻“扬两优6号”为材料,利用CO2和N2在糙米萌发不同阶段制造厌氧环境,研究不同气体种类的厌氧胁迫及处理时间对发芽糙米中GABA积累的影响,探讨促进发芽糙米中GABA积累的适宜工艺。结果表明,CO2和N2厌氧处理时段以及持续时间均对发芽糙米中的GAB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在发芽前期进行厌氧处理一般会抑制GABA的积累,在发芽中后期,尤其是在发芽60~72h时段则起显著促进作用(P〈0.05),且CO2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N2(P〈0.05)。发芽0—12h期间进行厌氧处理会抑制GAD活力(P〈0.05),在发芽24~72h期间则可以显著提高GAD活力(P〈0.05)。糙米在发芽66~72h期间进行CO2厌氧环境处理,在72h时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为(965.44±29.35)mg/100g(干基),显著高于其他时段处理后的含量,且比未经过厌氧处理的发芽糙米高出460.13mg/100g(干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发芽 Γ-氨基丁酸 厌氧胁迫 CO2 N2
下载PDF
小麦的高产育种途径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其鲁 张立全 +2 位作者 张连晓 郭永清 张东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6-178,共3页
探讨了小麦高产育种的6种途径。从小麦育种的历史看,随着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提高,所需要协调的性状不断增加,从少数性状的协调到多性状的协调,从形态性状的协调到生育动态性状的协调,育种难度逐步增大。小麦高产育种就是不断协调各个性... 探讨了小麦高产育种的6种途径。从小麦育种的历史看,随着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提高,所需要协调的性状不断增加,从少数性状的协调到多性状的协调,从形态性状的协调到生育动态性状的协调,育种难度逐步增大。小麦高产育种就是不断协调各个性状关系,挖掘小麦光能利用潜力,促进光合产物的分配向经济产量倾斜。现阶段小麦自身的光合利用潜力尚未全部发挥出来,通过株型、生育动态的调整还可提高小麦的产量潜力。小麦育种的更高阶段是提高小麦自身光合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育种 途径
下载PDF
柚子花芳香油超临界CO_2萃取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谢慧明 张文成 潘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介绍了新鲜柚子花中芳香性成分超临界CO2萃取分离工艺和分析检测方法,重点探讨了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出:影响萃取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较佳工艺参数为:压力18MPa,温度50℃,... 介绍了新鲜柚子花中芳香性成分超临界CO2萃取分离工艺和分析检测方法,重点探讨了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出:影响萃取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较佳工艺参数为:压力18MPa,温度50℃,时间90min,流量25L/min,得到超临界柚子花芳香油的萃取率高达2.7‰。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共鉴定出39个组分,占总芳香油的91.281%。通过对柚子花的深度加工研究,为开发高附加值的柚子花香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花 超临界CO2 萃取 芳香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稻麦两熟区超高产小麦株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杜永 王艳 +3 位作者 王学红 刘辉 杨成 杨建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75-1079,共5页
为明确稻茬超高产小麦的株型特征,对黄淮麦区24个稻茬小麦品种进行了株型和产量性状的观察分析。通过产量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成超高产、高产、中产、低产4种类型。超高产类型占20.8%,低产类型占12.5%,高产和中产类型占66.7... 为明确稻茬超高产小麦的株型特征,对黄淮麦区24个稻茬小麦品种进行了株型和产量性状的观察分析。通过产量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成超高产、高产、中产、低产4种类型。超高产类型占20.8%,低产类型占12.5%,高产和中产类型占66.7%。高产和超高产小麦品种穗短,穗数多,植株较高,基部节间短,穗下节间长,旗叶小且挺,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能力和较高的收获指数。提出了黄淮麦区高产和超高产(〉9.0t/ha)小麦品种的株型和产量构成指标:全生育期235d左右,株高75cm左右,穗下节间长28cm以上,株高构成指数(IL)〉0.61;穗长7.5~8.0cm,每穗结实小穗数14~15个;旗叶长15~17cm,宽1.3cm左右,高效叶面积55~60cm^2,旗叶基角〈25°;有效穗数〉620×10^4/ha,每穗实粒教〉33粒,千粒重〉42g,收获指数〉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稻茬 超高产 株型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压力、温度对穿心莲内酯超临界CO_2萃取-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潘见 张文成 +2 位作者 谢慧明 陈克勋 雍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4-196,共3页
以穿心莲浸膏为原料 ,进行了穿心莲内酯的超临界CO2 萃取结晶分离纯化。考察了单因素参数压力、温度对穿心莲内酯纯度、结晶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萃取结晶穿心莲内酯的纯度在结晶板上呈梯度分布 ;在 2 5MPa以下 ,压力升高 ... 以穿心莲浸膏为原料 ,进行了穿心莲内酯的超临界CO2 萃取结晶分离纯化。考察了单因素参数压力、温度对穿心莲内酯纯度、结晶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萃取结晶穿心莲内酯的纯度在结晶板上呈梯度分布 ;在 2 5MPa以下 ,压力升高 ,结晶板上部晶体纯度升高 ,而结晶量先增后减 ;在结晶板下部穿心莲内酯的纯度和结晶量都是先升高后降低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能提高晶体纯度 ,且有利于缩短萃取结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梯度结晶 穿心莲内酯
下载PDF
多小穗小麦综合性状轮回选择改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维平 张文莉 +1 位作者 田士林 李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4-797,共4页
为进一步改良多小穗小麦的综合性状,利用太谷核不育材料(含显性Ms2基因),导入多小穗基因和中矮秆Rht10基因进行轮回选择育种。结果表明,轮回选择使多小穗基因与Ms2基因和Rht10基因相结合,使群体主茎小穗数达到24-27个,植株高度从100 c... 为进一步改良多小穗小麦的综合性状,利用太谷核不育材料(含显性Ms2基因),导入多小穗基因和中矮秆Rht10基因进行轮回选择育种。结果表明,轮回选择使多小穗基因与Ms2基因和Rht10基因相结合,使群体主茎小穗数达到24-27个,植株高度从100 cm降至65-70 cm,抽穗期和成熟期提前;选择出具有30个小穗的中矮秆多小穗基因型株系;获得了Ms2基因、Rht10基因、多小穗基因和早熟基因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多小穗小麦综合改良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小穗 轮回选择
下载PDF
马铃薯育种方法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殷丽丽 邢宝龙 +1 位作者 刘飞 王桂梅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2期9-13,共5页
简要归纳了国内外马铃薯育种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介绍了引种鉴定、实生种育种、芽变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技术育种及转基因技术育种的研究方法,以期获得马铃薯育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 简要归纳了国内外马铃薯育种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介绍了引种鉴定、实生种育种、芽变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技术育种及转基因技术育种的研究方法,以期获得马铃薯育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马铃薯育种需要借鉴的方向和思路,充分挖掘马铃薯种质资源,加强生物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将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相结合,为马铃薯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并为继续培育马铃薯新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育种 进展
下载PDF
壁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油菜杂交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咸拴狮 杜春芳 +2 位作者 范建春 马冬菊 咸丽霞 《农学学报》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为解决油菜杂交制种中的效率低、质量差问题,应用壁蜂对油菜杂交制种进行辅助授粉。通过对壁蜂生物学特性的连续观察及其在油菜制种授粉上的应用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壁蜂的活动周期与油菜花期吻合性好,适用度高,不仅适合油菜大面积制种应... 为解决油菜杂交制种中的效率低、质量差问题,应用壁蜂对油菜杂交制种进行辅助授粉。通过对壁蜂生物学特性的连续观察及其在油菜制种授粉上的应用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壁蜂的活动周期与油菜花期吻合性好,适用度高,不仅适合油菜大面积制种应用,而且适用于小面积网棚应用。每平方米投放10-15头壁蜂、巢箱高度1.0-1.5 m,可有效解决油菜制种过程中的串粉、用工多、结实率低等难题,是有效提高油菜制种质量和产量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蜂 生物学特性 油菜 制种授粉
下载PDF
槟榔芋新品种‘汀芋1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建荣 林金虎 +1 位作者 陈红玉 戴南火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9-792,共4页
‘汀芋1号'是从长汀白芽槟榔芋变异株系中选育而成的槟榔芋新品种,新生芽尖淡红色,母芋呈椭圆筒形,平均单重1.3~1.8kg,肉色呈槟榔纹状,全生育期180~190d。在2011-2012年多点区试和生产试验中,‘汀芋1号'平均产量每667m。分... ‘汀芋1号'是从长汀白芽槟榔芋变异株系中选育而成的槟榔芋新品种,新生芽尖淡红色,母芋呈椭圆筒形,平均单重1.3~1.8kg,肉色呈槟榔纹状,全生育期180~190d。在2011-2012年多点区试和生产试验中,‘汀芋1号'平均产量每667m。分别为1497.6kg和1477.3kg,比对照‘福鼎'槟榔芋增产17.6%和17.4%。该品种品质优、营养成分高,干物率高达39%,氨基酸总量1.44g·hg^-1蛋白质含量2.28g’hg,维生素含量C9.88mg·hg^-1粗纤维含量0.6g·hg^-1为理想的食用加工型槟榔芋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闽认菜2O15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品种 '汀芋1号' 选育
下载PDF
基于ITS条形码序列早期筛选枸杞种内杂交种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志刚 马婷慧 +2 位作者 万如 李彦龙 王亚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139,共2页
利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条形码序列,对枸杞杂交育种种内杂交种进行早期筛选研究。采用改进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枸杞叶片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的nr 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 利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条形码序列,对枸杞杂交育种种内杂交种进行早期筛选研究。采用改进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枸杞叶片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的nr 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以宁夏枸杞种内的品种宁杞1号、宁杞2号、白花枸杞作为父母本,选配杂交组合,基于ITS条形码序列对其种内杂交育种产生的杂交后代进行聚类分析,分析杂交后代与父母本的亲缘关系与差异,对其杂交后代进行早期筛选。由结果可知,基于ITS条形码序列可以作为早期筛选杂交育种后代的方法之一,对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缩短育种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属 ITS序列 DNA测序 筛选 杂交育种
下载PDF
大花萱草EMS离体诱变和抗叶枯病突变体的筛选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丽莉 刘化涛 +3 位作者 杨睿 常建忠 郭建民 畅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大花萱草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经过萱草叶枯病菌毒素离体筛选获得抗病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突变体。以不同浓度剂量EMS诱变处理大花萱草子房诱导的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用经过毒力检测的萱草叶枯病菌毒素粗提液进行...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大花萱草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经过萱草叶枯病菌毒素离体筛选获得抗病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突变体。以不同浓度剂量EMS诱变处理大花萱草子房诱导的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用经过毒力检测的萱草叶枯病菌毒素粗提液进行离体筛选,通过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毒素粗提液,对愈伤组织进行浓度递增法和分化芽一步筛选法,获得抗叶枯病突变体材料。结果表明,0.50%~0.75%EMS处理愈伤组织60 min,0.75%~1.00%EMS处理分化芽60 min,分别获得半致死剂量效应。对存活的愈伤组织进行病菌毒素浓度递增逐步筛选(10%30天~20%30天),分化芽用40%的毒素液一步法筛选21天。经定向筛选,初步获得抗叶枯病分化芽突变体103株,有待进一步进行抗病鉴定。愈伤组织未能获得抗病突变体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萱草 叶枯病菌 甲基磺酸乙酯 化学诱变 抗病突变体 离体筛选
下载PDF
多亲本多重杂交技术在矮蔓长豇豆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宝根 汪雁峰 +3 位作者 李国景 吴晓花 鲁忠富 徐荣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27-130,共4页
采用多亲本、多重杂交技术,综合众多亲本的优良性状,经多年系统筛选育成了矮蔓长豇豆新品种之豇矮蔓1号。全国区试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和商品性上比"美国无蔓豇"具有显著优势,特适于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多亲本 多重杂交 矮蔓 长豇豆
下载PDF
小麦贮藏蛋白对加工品质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反应 被引量:5
17
作者 谷淑波 于振文 +1 位作者 王东 张永丽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9-312,共4页
小麦贮藏蛋白主要包括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其组成和含量与小麦加工品质密切相关。本文就贮藏蛋白及其组成成分对加工品质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环境的反应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了解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种植优质专用小麦。
关键词 麦谷蛋白 加工品质 环境条件
下载PDF
滚动回交与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聚合Pm21、Nib8和Wx基因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晓祥 张伯桥 +3 位作者 吴宏亚 高德荣 吴荣林 程顺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20,共6页
为了育成兼抗白粉病、黄花叶病的糯性小麦新品种,以携带Wx基因的品系W9-6-1、W12-22-2为供体亲本,以携带对白粉病免疫的Pm21基因的扬99G56和扬00G48、抗小麦黄花叶病Nib8基因的转基因品系N12-1为轮回亲本进行滚动回交,在回交早代运用简... 为了育成兼抗白粉病、黄花叶病的糯性小麦新品种,以携带Wx基因的品系W9-6-1、W12-22-2为供体亲本,以携带对白粉病免疫的Pm21基因的扬99G56和扬00G48、抗小麦黄花叶病Nib8基因的转基因品系N12-1为轮回亲本进行滚动回交,在回交早代运用简单实用的接种鉴定、镜检花粉等方法,在后期运用分子生化标记检测,筛选出6个聚合Pm21、Nib8、Wx基因的单株,并育成稳定品系扬09G109,为培育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提供了中间材料;并证明滚动回交与遗传标记相结合是开展聚合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遗传标记 滚动回交 聚合育种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结晶穿心莲内酯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文成 潘见 陈克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以30%穿心莲内酯浸膏为原料,进行了穿心莲内酯的超临界CO2萃取结晶工艺优选研究。利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压力、温度、时间对穿心莲内酯分离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 O2在萃取穿心莲内酯时,出现同步结晶,且在结晶板上呈梯度分布;... 以30%穿心莲内酯浸膏为原料,进行了穿心莲内酯的超临界CO2萃取结晶工艺优选研究。利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压力、温度、时间对穿心莲内酯分离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 O2在萃取穿心莲内酯时,出现同步结晶,且在结晶板上呈梯度分布;选择的较佳工艺参数为压力20MPa,温度55℃,时间90min,流量15L/min时,得到的穿心莲内酯的纯度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结晶 梯度分布 穿心莲内酯
下载PDF
早籼稻生料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的工艺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华山 余响华 李亚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用融合出的融合子(KS-5)及K氏酵母上10L发酵罐对早籼稻米进行生料发酵,并在工艺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融合子进行生料发酵能够有较高的淀粉利用率和出酒率,发酵周期为7d,最终醪液酒度可达7.0度(V/V),采用较好的可利用... 用融合出的融合子(KS-5)及K氏酵母上10L发酵罐对早籼稻米进行生料发酵,并在工艺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融合子进行生料发酵能够有较高的淀粉利用率和出酒率,发酵周期为7d,最终醪液酒度可达7.0度(V/V),采用较好的可利用淀粉直接产酒精的新型融合株是生料发酵产酒精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籼稻 生料发酵 燃料酒精 发酵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