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5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兰考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1
作者 刘冰许 王志立 +6 位作者 刘继华 王璐 张栋 徐蕾 雷艳 王金铭 钟业琳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55-60,75,共7页
研究鸟类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1月-2022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兰考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本次调查共记录鸟类15目,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观测发现该保护区鸟类数量庞大,迁徙栖息范围广,保... 研究鸟类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1月-2022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兰考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本次调查共记录鸟类15目,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观测发现该保护区鸟类数量庞大,迁徙栖息范围广,保护区内存在垂钓现象严重、滩涂湿地麦田种植规模大、苜蓿草种植规模大、鸟类和湿地保护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立巡查保护制度、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等对策.本结果对保护区鸟类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我国鸟类多样性研究积累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考 黄河湿地 自然保护区 鸟类调查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覆盖方式对玉米氮转运、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2
作者 梁昊枫 党科 +4 位作者 范子晗 李哲 常乐乐 李红兵 张岁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187,共12页
[目的]明确覆盖方式对西北不同生态区玉米氮转运、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效果,为缓解旱作区作物生产同水资源短缺之间尖锐矛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和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进行田间试... [目的]明确覆盖方式对西北不同生态区玉米氮转运、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效果,为缓解旱作区作物生产同水资源短缺之间尖锐矛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和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干旱偏旱区(YZ)、半干旱区(DX)和半干旱偏湿润区(CW)3个不同降水条件生态区,分析地膜覆盖(FM)和秸秆覆盖(SM)对于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转运、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1)覆盖措施显著影响土壤环境,提高各生态区0—100 cm土壤含水率和表层土壤无机氮含量,FM提高了全生育期土壤表层温度,SM在生育后期具有保温作用。(2)各生态区吐丝期和成熟期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累积量总体表现为CW>YZ>DX,与CK相比覆盖处理提高了玉米吐丝期株高、茎粗和成熟期株高、茎粗、节数、穗位高及干物质累积量,尤其是FM处理。(3)CW的覆盖处理玉米籽粒和植株氮素积累总量在3个生态区中最高,覆盖促进茎叶氮素向籽粒运转,进而提高氮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但DX的FM氮收获指数和YZ的FM水分利用效率较CK增加幅度最高,分别达6.91%和70.58%。(4)玉米籽粒产量在各生态区表现为CW>YZ>DX,覆盖处理对各生态区均有明显增产作用,增产效果FM>SM。其中DX和YZ的FM增产幅度高于CW,达52.33%和52.55%,但CW的SM增加幅度最高,达16.76%。[结论]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通过改善土壤温度、水分和表层无机氮含量进而提高玉米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其中地膜覆盖效果最佳。而半干旱偏旱区地膜覆盖对产量的响应最显著,半干旱偏湿润区秸秆覆盖的响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旱区 玉米 覆盖措施 产量 水氮利用效率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区秸秆覆盖防风蚀技术创新与应用
3
作者 任永峰 刘丹 +6 位作者 张向前 路战远 程玉臣 张德健 何进 赵小庆 高艳华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北方农牧交错区是我国遏制荒漠化和沙化东移南下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对国家粮食安全和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长期以来,由于严重土壤风蚀和过度耕作而导致的农田沙化退化和产能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国内外开展实施的秸秆粉碎覆盖地... 北方农牧交错区是我国遏制荒漠化和沙化东移南下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对国家粮食安全和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长期以来,由于严重土壤风蚀和过度耕作而导致的农田沙化退化和产能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国内外开展实施的秸秆粉碎覆盖地表防风蚀技术,在农牧交错区应用时秸秆易吹移造成土壤裸露、防风减蚀稳定性差,因此,秸秆覆盖防风蚀技术的深入研究在农田生态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留茬覆盖、碎秆覆盖、茬-秆复合覆盖等秸秆覆盖技术的防风蚀效应和保墒培肥效应,阐明了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作物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影响,总结了茬-秆复合覆盖技术的创新内容和应用效果,明确了结合农牧交错区生态特点和复杂耕种制度创建的差异化茬-秆复合精准覆盖技术的防风减蚀效果和适宜性。差异化茬-秆复合精准覆盖技术已成为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国家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重大工程的主导技术并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农田保护利用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区 留茬覆盖 秸秆覆盖 茬-秆复合覆盖 防风减蚀
下载PDF
基于植被状态指数的中国干旱演变特征及遥相关驱动研究
4
作者 徐明立 王飞 +1 位作者 徐菲 贾敏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4,19,共6页
干旱会引发植被绿度下降、农作物减产、生物栖息地破坏等诸多问题,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均具有显著影响。以植被状态指数作为干旱指标,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PSMD方法对1999~2019年全国植被状态指数序列进行周期与趋势识别,采用网格化趋势... 干旱会引发植被绿度下降、农作物减产、生物栖息地破坏等诸多问题,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均具有显著影响。以植被状态指数作为干旱指标,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PSMD方法对1999~2019年全国植被状态指数序列进行周期与趋势识别,采用网格化趋势检验法揭示网格化的干旱趋势特征,运用多变量小波相干方法探讨干旱与多种遥相关因素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1999~2019年基于植被状态指数的全国干旱大体呈减轻趋势,植被状态指数的线性倾向率为0.044/10a;不同分区的干旱变化特征各不相同,其中黄土高原区的干旱减轻趋势最为明显,植被状态指数线性倾向率为0.215/10a;网格尺度的植被状态指数趋势特征Z均值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为0.41、0.79、0.50、0.11,各季度旱情均呈减轻态势;遥相关因素组合PNA-ENSO对全国干旱的影响最为明显。未来可将PNA、ENSO作为干旱预警输入因子提高干旱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植被状态指数 遥相关因素 演变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SPEI的黑龙江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
作者 施巧 姜宁 +1 位作者 孟凡香 田肖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为分析黑龙江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利用黑龙江省27个站点1961~2020年的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分析黑龙江省干旱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60年来干旱... 为分析黑龙江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利用黑龙江省27个站点1961~2020年的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分析黑龙江省干旱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60年来干旱趋势在逐渐减弱,慢慢呈现湿润化趋势;春、夏、秋季呈不显著湿润化趋势(P>0.05),冬季呈显著湿润化趋势(P<0.05);在空间上其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为干旱频发区,且干旱程度上多以轻旱和中旱为主。黑龙江省整体上干旱趋势减弱,干旱时空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指数 干旱 时空分布特征 黑龙江省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沿麓黑土区翻耕农田微立垡覆盖阻风减蚀技术创新与应用
6
作者 张向前 师晶晶 +6 位作者 戎美仁 路战远 任永峰 程玉臣 张德健 孟天天 郝楠森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大兴安岭沿麓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由于长期过度耕作和单一翻耕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速了该地区农田风蚀退化、质量下降和产能降低,因此,减少土壤风蚀、提升农田地力和作物产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综述了不... 大兴安岭沿麓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由于长期过度耕作和单一翻耕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速了该地区农田风蚀退化、质量下降和产能降低,因此,减少土壤风蚀、提升农田地力和作物产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综述了不同类型生态区传统翻耕、长期免耕、合理轮耕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论述了翻耕地微立垡覆盖阻风减蚀核心技术的内容及其对土壤风蚀、蓄水保墒、作物生长与产量等方面的影响,明确了微立垡覆盖是大兴安岭沿麓黑土区翻耕地冬春季风蚀防控的关键技术和途径。翻耕地微立垡覆盖阻风减蚀技术大面积应用效果显著,破解了长期以来翻耕农田裸露风蚀重、水土流失损失大导致农田逐步退化的科技难题,为大兴安岭沿麓及其生态类型相似区翻耕农田风蚀防控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沿麓 黑土区 翻耕农田 微立垡覆盖 阻风减蚀技术
下载PDF
广西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7
作者 王星明 褚彦琪 +2 位作者 杨的山 李子威 唐湘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许多地区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为探究广西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及风险情况,基于1950-2022年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计算的SPEI指数识别干旱事件并依据囊括社会经济数据和农业数据的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使用层次分析... 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许多地区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为探究广西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及风险情况,基于1950-2022年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计算的SPEI指数识别干旱事件并依据囊括社会经济数据和农业数据的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广西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绘制广西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干旱灾害危险性指数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百色、玉林、北海等地;环境脆弱性指数以明显的北高南低特征分布,百色、河池、桂林等地脆弱性指数较高,并有向南递减趋势;承灾体易损性指数整体偏低,南宁、桂林及玉林小部分地区最高;防灾减灾能力指数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分布,高指数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宁,玉林柳州等地也有零星分布;广西干旱灾害风险总体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分布,高风险地区主要在百色、桂林和南宁等地,较高风险地区主要在河池西部、玉林、钦州、来宾、崇左北部和柳州北部,较低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崇左南部到北海,贺州到梧州一带。得出了比较精确的广西干旱灾害空间分布情况,可为广西抗旱减灾提供切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SPEI指数 风险评估 区划 广西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作物病害防控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朱峰 杭晨 +2 位作者 陈龙发 黄诚睿 赵海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1-371,共11页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多种不同的病原菌侵染,如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等,造成严重的病害,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威胁粮食安全。当前化学农药在保护作物免受病害侵染,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积...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多种不同的病原菌侵染,如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等,造成严重的病害,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威胁粮食安全。当前化学农药在保护作物免受病害侵染,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尽管化学农药仍然是防治作物病害的主要途径,然而滥用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与社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生态安全和可持续的技术或方法用于作物病害防控。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控,为纳米材料成为现代化农业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工具奠定了基础。因此,为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纳米材料,阐述纳米技术在作物病害防控中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作物病害防控相关的纳米材料的种类,主要包含金属纳米材料、氧化型纳米材料、碳基纳米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其次,重点论述不同类型的纳米材料在作物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及防控机制研究进展,如纳米材料在病毒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及防控机制研究、纳米材料在真菌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及防控机制研究、纳米材料在细菌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及防控机制研究和纳米材料在线虫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及防控机制研究。最后,展望纳米材料在农业病害防控中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病害防控 病毒病害 真菌病害 细菌病害 线虫病害
下载PDF
绵阳市干旱危险性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
9
作者 刘雅琳 蔡元刚 +2 位作者 杨戬 吴婷婷 任然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S01期86-92,共7页
利用1969-2018年夏季日降水量资料,以绵阳、安州、北川、平武、三台、江油、梓潼及盐亭8个国家气象站作为代表站,选取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及Gamma分布对降水概率分布进行拟合,建立降水概率分布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比对... 利用1969-2018年夏季日降水量资料,以绵阳、安州、北川、平武、三台、江油、梓潼及盐亭8个国家气象站作为代表站,选取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及Gamma分布对降水概率分布进行拟合,建立降水概率分布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比对K-S检验和OLS计算结果,采用矩法和极大似然估计参数对上述8个国家气象站的夏季降水概率分布模型进行优选,建立了绵阳市夏季干旱危险性综合评估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1969—2018年绵阳市干旱危险度进行了界定,其结果可为绵阳市干旱灾害防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危险性 概率分布 综合评估 干旱防御
下载PDF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安全评价
10
作者 俞靓 杨波 +4 位作者 李军保 李联队 李群 樊华烨 谢治国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49-54,共6页
针对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以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为基础,采用熵权法和物元模型构建草地生态安全综合评判模型,对陕北农牧交错带榆林地区12县(区)草地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地... 针对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以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为基础,采用熵权法和物元模型构建草地生态安全综合评判模型,对陕北农牧交错带榆林地区12县(区)草地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安全等级总体上北部高于南部,神木市草地生态安全等级最优;草地生态安全保护治理措施是研究区草地生态安全等级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建议实行分区域生态调控;熵权物元模型在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安全评价中模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草地资源 生态安全 熵权法 物元模型
下载PDF
半干旱雨养区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氮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博文 逄蕾 +6 位作者 常磊 吴海梅 Galimah Girmanee Taylor 尚旭民 周彦莉 王凤仁 路建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探讨西北半干旱雨养区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地土壤氮素含量及分布的影响。【方法】设玉米整秸秆带状覆盖(T_(秸秆))、黑色地膜覆盖(T_(地膜))和露地平作(T_(露地))3个处理。测定分析了2019年和2020年马铃薯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秸... 【目的】探讨西北半干旱雨养区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地土壤氮素含量及分布的影响。【方法】设玉米整秸秆带状覆盖(T_(秸秆))、黑色地膜覆盖(T_(地膜))和露地平作(T_(露地))3个处理。测定分析了2019年和2020年马铃薯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秸秆种植带株行间(T_(秸秆-带上))、秸秆覆盖带下(T_(秸秆-带下))、地膜下(T_(地膜))和露地对照(T_(露地))在0~12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量氮和碳氮比的变化。【结果】地膜覆盖较对照显著提高了0~20cm土层的土壤速效氮含量,2 a平均提高了22.73%,降低了0~4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降低了10.01%。秸秆带状覆盖较露地能够显著提高土壤0~20 cm土层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全氮两年平均提高了17.32%,速效氮提高了9.41%;能够显著提高0~9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平均提高了45.01%;较地膜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全氮含量和0~40 cm土层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0.98%和83.83%。【结论】秸秆带状覆盖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氮素含量,是促进农业农田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提高土壤生产潜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秸秆带状覆盖 地膜覆盖 全氮 速效氮 微生物量氮
下载PDF
作物垄作栽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2
作者 王同朝 王燕 +3 位作者 卫丽 王俊忠 聂胜委 刘书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综述了适宜不同类型区土地的垄作栽培模式,及垄作对土壤系统的改良、个体生长发育的促进和作物产量品质的提高等作用,并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垄作 土壤系统 保护性耕作
下载PDF
农牧交错带粮草带状间作防风蚀保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赵举 郑大玮 +1 位作者 潘志华 程玉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2期5-9,共5页
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的中部,年降水量平均只有280 ̄350mm。由于冬春季地表大部分裸露,风蚀沙化已相当严重,因此应控制耕作,鼓励农民种草,耕作种植模式应以粮草带状间作为主。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可有效增加地表粗糙度,比对照裸地平均... 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的中部,年降水量平均只有280 ̄350mm。由于冬春季地表大部分裸露,风蚀沙化已相当严重,因此应控制耕作,鼓励农民种草,耕作种植模式应以粮草带状间作为主。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可有效增加地表粗糙度,比对照裸地平均降低近地面5cm风速31.6%,风蚀量平均降低79.4%;减缓地表风蚀粗化,>1mm的砾石为对照裸地的25%;生物量达3773kg/hm2,是天然草场的5.7倍。同时具有轮作培肥土壤的的作用,是适应当地条件的有效、简单、经济可行的防风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北麓 农牧交错带 粮草间作 风蚀 耕作措施
下载PDF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永 赵举 程玉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2期57-60,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气候条件是造成风蚀重要因素,年平均气候侵蚀力为154.5,属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侵蚀力水平强的地区,超过风蚀气候侵蚀力“极重”级(C≥100)的分级标准。在季节上的气候侵蚀力分析,春季最... 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气候条件是造成风蚀重要因素,年平均气候侵蚀力为154.5,属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侵蚀力水平强的地区,超过风蚀气候侵蚀力“极重”级(C≥100)的分级标准。在季节上的气候侵蚀力分析,春季最强为80.3,以下依次是冬季38.7、夏季18.9、秋季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风蚀 气候侵蚀力 分级标准
下载PDF
阴山北麓退耕地不同植被群落生态效应的长期定位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沛义 妥德宝 +2 位作者 段玉 李焕春 徐晓曼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2期113-115,共3页
文章对建立在内蒙古阴山北麓武川县境内的一个不同退耕植被群落长期定位试验田进行了介绍,对此长期定位试验近年来进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初报,并结合近期研究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合理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阴山北麓 植被恢复 定位试验
下载PDF
DSSAT模型在黄土丘陵区不同耕作措施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海燕 闫丽娟 +2 位作者 李广 吴江琪 陈国鹏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3期813-820,共8页
基于黄土丘陵区2016–2017年两年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田间试验数据和同期逐日气象数据,在利用GLUE参数估计模块结合"试错法"对模型参数标定基础上,运用均方根误差法对DSSAT模型进行检验,评估DSSAT在该地不同耕作措施中... 基于黄土丘陵区2016–2017年两年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田间试验数据和同期逐日气象数据,在利用GLUE参数估计模块结合"试错法"对模型参数标定基础上,运用均方根误差法对DSSAT模型进行检验,评估DSSAT在该地不同耕作措施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在8.89%~10.98%,整个土壤剖面各层土壤含水量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在10.39%~14.91%,主要生育期天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误差<9.09%。表明DSSAT模型可以用来模拟不同耕作措施春小麦产量、生育期天数及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模型可以用于指导该地区作物生产及耕作措施的优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AT 黄土丘陵区 耕作措施 适用性
下载PDF
渭北原区旱作农业高产稳产配套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辉 王明歧 朱建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44,共8页
提高渭北原区农田水分(自然降水、补充灌水)利用效率是本区旱作农业技术的核心,从蓄水、保水、节水和高效用水4个技术环节组成的一及时适度深耕、合口过伏(或越冬),修筑梯田、平整土地,耕作保墒,覆盖栽培,增施有机、无机肥料... 提高渭北原区农田水分(自然降水、补充灌水)利用效率是本区旱作农业技术的核心,从蓄水、保水、节水和高效用水4个技术环节组成的一及时适度深耕、合口过伏(或越冬),修筑梯田、平整土地,耕作保墒,覆盖栽培,增施有机、无机肥料、培肥地力,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选用抗/耐旱作物及优良品种,拦蓄地表水、开采地下水,实施节水灌溉等9项配套技术已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 保墒 节水灌溉 渭北地区 旱作
下载PDF
风电场开发建设对湿地鸟类的影响研究分析
18
作者 李羚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崇明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湿地,同时也是亚太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和栖息地。本文以崇明前卫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风电场运行期对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的影响。根据实测数据及资料收集结果表明,风电场建设对湿地鸟... 崇明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湿地,同时也是亚太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和栖息地。本文以崇明前卫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风电场运行期对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的影响。根据实测数据及资料收集结果表明,风电场建设对湿地鸟类的直接影响为风机运行噪声和碰撞,间接影响为对栖息地的占用及影响。前卫风电场位置虽偏离主要迁徙通道,然而在鸟类的实际迁徙过程中,迁徙范围较宽,存在相当的碰撞风险。研究表明,在近风机350m范围内,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会对湿地鸟类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噪声影响及鸟类碰撞风险提出了必须加强监测、提高风机可见性等措施以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开发 鸟类影响 噪声研究
下载PDF
旱地马铃薯覆膜和膜侧种植处理比较试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景山 李文刚 +5 位作者 曹春梅 胡冰 高卿 谭桂莲 梁玉红 韩素娥 《中国马铃薯》 2011年第2期82-84,共3页
通过旱地马铃薯覆膜和膜侧种植处理比较试验的研究,得出内蒙古中西部马铃薯覆膜和膜侧种植的差异性,探讨马铃薯膜侧种植在内蒙古中西部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膜侧种植出苗期比膜内种植可提前3 d,现蕾期提前3 d,开花期提前2... 通过旱地马铃薯覆膜和膜侧种植处理比较试验的研究,得出内蒙古中西部马铃薯覆膜和膜侧种植的差异性,探讨马铃薯膜侧种植在内蒙古中西部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膜侧种植出苗期比膜内种植可提前3 d,现蕾期提前3 d,开花期提前2 d,膜侧种植大薯个数、块茎重、商品薯率分别高于膜内种植36.4%、14.6%和22.9%。每667 m2膜侧种植收入为699.3元,膜内种植收入为678.4元,每667 m2收入膜侧种植比膜内种植多20.9元。说明膜侧种植可以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进行试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旱地 覆膜种植 膜侧种植
下载PDF
起垄不覆膜栽培模式在青海浅山旱地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20
作者 苏旺 周云 王舰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0期5-8,共4页
在青海浅山旱地通过研究起垄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区起垄不覆膜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为期2年定位试验中,设置起垄不覆膜栽培模式处理,对照为起垄覆膜栽培模式,对不同处理下马铃薯的生长、光合及... 在青海浅山旱地通过研究起垄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区起垄不覆膜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为期2年定位试验中,设置起垄不覆膜栽培模式处理,对照为起垄覆膜栽培模式,对不同处理下马铃薯的生长、光合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马铃薯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产量及商品率均无显著差异。起垄不覆膜栽培模式在青海浅山旱地马铃薯生产上可以推广应用,但仍需多点验证以控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垄栽培 不覆膜 马铃薯 青海 浅山旱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