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8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合水稻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周佳民 吴晓峰 +5 位作者 王小娥 谢进 宋荣 杨日华 李成业 孙梦姗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为解决百合连作障碍问题,以卷丹百合为材料,2018—2020年在湖南省永州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计百合—百合(百合连作)、百合—晚稻(水旱轮作)、早稻—晚稻(双季稻)3种种植模式,测定百合、水稻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 为解决百合连作障碍问题,以卷丹百合为材料,2018—2020年在湖南省永州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计百合—百合(百合连作)、百合—晚稻(水旱轮作)、早稻—晚稻(双季稻)3种种植模式,测定百合、水稻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百合产量、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百合生育期达140 d,在7月20日之前成熟收获,可以进行晚稻种植,晚稻生育期为112 d,在10月16日前成熟收获;水旱轮作处理的大田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有机质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大田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有所降低;总产值、总收入分别达到14877.35、6457.65元/667m^(2),产投比达到了1.77。水旱轮作处理模式在湘南地区种植物候期连接合理,水稻和百合均能正常生长收获,能改善大田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能明显抑制大田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繁殖生长,降低百合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百合连作和水旱轮作的种植模式收益明显大于双季稻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轮作模式 效益 土壤 质量
下载PDF
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的技术集成及效益分析
2
作者 龚世飞 曹鹏 +5 位作者 郭元平 王巍 赵昌松 罗义 兰玉梅 肖能武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稻田时空资源进行周年化生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在鄂西北地区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并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阐述了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水稻种植、青蛙养殖、羊肚菌栽培等技... 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稻田时空资源进行周年化生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在鄂西北地区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并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阐述了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水稻种植、青蛙养殖、羊肚菌栽培等技术措施,并分析了该模式与常规种植制度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与稻-油轮作模式产投比分别为1.53和1.46,前者平均纯收入可达201967元/hm^(2),远高于后者。虽然稻+蛙-菇模式成本投入较高,但全过程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合理发展稻+蛙-菇模式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 技术集成 效益分析
下载PDF
稻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冉 李精华 +5 位作者 林生威 解添杰 范平珊 王庆 李婷玉 王帅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为了研究稻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常规土壤理化分析和微生物分析方法,以在海南岛东方市实施的稻-稻-稻(RRR)连作和稻-豆-稻(RSR)轮作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水稻连作和稻豆轮作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碳组分... 为了研究稻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常规土壤理化分析和微生物分析方法,以在海南岛东方市实施的稻-稻-稻(RRR)连作和稻-豆-稻(RSR)轮作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水稻连作和稻豆轮作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碳组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RSR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有效磷、速效钾、水稻产量,均高于RRR处理,说明稻豆轮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并降低了pH值;土壤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RSR处理的土壤细菌ACE、Chao1和Shannon指数值比RRR处理提高了40.2%、40.3%、5.7%;土壤微生物分析结果还表明,RSR处理的土壤真菌Shannon和Simpson指数比RRR处理提高了20.1%和16.5%。土壤微生物分析结果说明,稻豆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产生了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pH、热水可提取碳(HWE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呈极显著(P<0.01)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稻豆轮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了有机质分解、提高了磷和速效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团聚体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秸秆还田及蚯蚓活动对小麦-玉米轮作下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4
作者 霍蓉蓉 马莉 熊丽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7,共8页
为探讨关中平原小麦-玉米水分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方式,采用田间定点观测方法,研究秸秆还田+接种蚯蚓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设置CK(对照)、S_(1)(秸秆还田3000 kg·hm^(-2))、S_(2)(秸秆还田6000 kg·hm^(-2))、E(接种蚯蚓)、... 为探讨关中平原小麦-玉米水分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方式,采用田间定点观测方法,研究秸秆还田+接种蚯蚓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设置CK(对照)、S_(1)(秸秆还田3000 kg·hm^(-2))、S_(2)(秸秆还田6000 kg·hm^(-2))、E(接种蚯蚓)、S_(1)E(秸秆还田3000 kg·hm^(-2)+接种蚯蚓)、S_(2)E(秸秆还田6000 kg·hm^(-2)+接种蚯蚓)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较CK处理均提高了土壤含水量,S_(1)、S_(2)、E、S_(1)E、S_(2)E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0.21%~27.47%、0.43%~32.85%、1.00%~15.53%、3.25%~36.52%、2.97%~51.24%。CK、S_(1)、S_(2)、E、S_(1)E、S_(2)E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5.51%、17.14%、17.66%、16.33%、17.94%、18.91%;S_(2)E处理土壤蓄水保水效果最佳,S_(2)、S_(1)处理次之,E处理效果最差。由小麦扬花期、收获期到玉米抽雄期、收获期,不同处理下0~100 cm土壤含水量整体呈增长趋势,最大均值在玉米收获期(20.60%),最小均值在玉米抽雄期(8.63%)。相比于CK处理,其余处理均扩大了高含水区范围,且接种蚯蚓处理下土壤高含水区范围大于未接种蚯蚓处理。对小麦-玉米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与>0.25 mm的大团聚体、SOC含量、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0.053~0.25 mm、<0.053 mm的土壤团聚体、pH值、毛管孔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可见,秸秆还田与蚯蚓活动有利于增加土壤含水量,扩大深层高含水区,提高土壤蓄水能力,进而提高降水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运移 小麦-玉米轮作 秸秆还田 蚯蚓活动
下载PDF
麦玉轮作长期秸秆还田下土壤呼吸及有机碳库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5
作者 李旭 付鑫 +2 位作者 杨晓楠 李敬宇 翟英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为探明华北麦玉轮作区长期秸秆还田下增温对土壤呼吸及土壤碳库的影响,本试验基于41年不同秸秆还田水平(分别为0 kg/hm^(2)(S1)、2250 kg/hm^(2)(S2)、4500 kg/hm^(2)(S3)和9000 kg/hm^(2)(S4))田间定位试验,采集土壤样品后分别在15、25... 为探明华北麦玉轮作区长期秸秆还田下增温对土壤呼吸及土壤碳库的影响,本试验基于41年不同秸秆还田水平(分别为0 kg/hm^(2)(S1)、2250 kg/hm^(2)(S2)、4500 kg/hm^(2)(S3)和9000 kg/hm^(2)(S4))田间定位试验,采集土壤样品后分别在15、25和35℃下进行125 d的室内恒温培养,针对土壤呼吸速率及有机碳组分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间,土壤呼吸速率呈现先下降后平稳的变化趋势,秸秆还田量与温度显著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和呼吸累积释放量。各处理间土壤呼吸速率和呼吸累积释放量整体为35℃>25℃>15℃,S4>S3>S2>S1。秸秆还田量和温度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及各组分含量,培养后S4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3和S4处理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培养温度的提高土壤有机碳组分呈降低趋势。土壤呼吸与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S3和S4处理较S1和S2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_(10))。总的来看,华北麦玉轮作区长期中量和高量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库,降低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减缓CO_(2)的释放,且4500 kg/hm^(2)还田量具有更高的固碳潜力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增温 土壤呼吸 温度敏感性 土壤有机碳组分
下载PDF
长期施用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杨丽 王劲松 +1 位作者 董二伟 刘秋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0,共9页
于2011—2020年在山西榆次区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不施肥(CK)、不施肥施生物炭(CK+B)、施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配施生物炭(NPK+B)共4个处理,种植模式为玉米-高粱轮作,研究有机碳施用5 a和10 a对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 于2011—2020年在山西榆次区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不施肥(CK)、不施肥施生物炭(CK+B)、施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配施生物炭(NPK+B)共4个处理,种植模式为玉米-高粱轮作,研究有机碳施用5 a和10 a对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及各处理累积秸秆干物质量、养分积累量和籽粒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生物炭施用5 a和10 a后,与CK比较,CK+B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46.3%和61.2%;与NPK比较,NPK+B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67.8%和77.7%。施用10 a后CK+B处理全氮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但NPK+B和NPK处理土壤全氮含量间没有显著差异。生物炭对土壤速效钾含量提升效果显著,施用10 a后CK+B和NPK+B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较CK和NPK处理提升86.4%~46.6%。(2)生物炭施用10 a显著提升了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幅分别为11.4%~11.9%和7.9%~16.2%,但对脲酶、过氧化氢酶和有效磷没有影响。(3)生物炭施用10 a明显提高了抽穗期和成熟期作物地上部磷和钾的累积量,但对成熟期氮素累积吸收量没有影响,无论施肥与否,生物炭对累积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综上可知,长期施用秸秆生物炭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全氮和有效磷的影响较小,显著提高植株磷和钾吸收,因此在施用秸秆生物炭时应考虑氮的补充,降低钾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生物炭 长期施用 土壤养分含量 作物养分吸收 作物产量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北部黑土区不同轮作模式效益分析
7
作者 孙继英 汝甲荣 +7 位作者 邱广伟 王怀鹏 刘玲玲 孙旭红 马子竣 李明 牛若超 王立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8期5-9,共5页
为探索黑龙江省西北部黑土区最佳轮作模式,以玉米连作和大豆连作为对照,开展了玉米—玉米—大豆、玉米—大豆—马铃薯和玉米—大豆—小麦3种轮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作物轮作可显著提高玉米的穗粒数和... 为探索黑龙江省西北部黑土区最佳轮作模式,以玉米连作和大豆连作为对照,开展了玉米—玉米—大豆、玉米—大豆—马铃薯和玉米—大豆—小麦3种轮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作物轮作可显著提高玉米的穗粒数和大豆的单株荚数,进而极显著提高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增产幅度为5.92%~17.25%;3个轮作模式中,玉米—大豆—马铃薯轮作模式在一个轮作周期内创造的经济效益最高,为12603元/hm^(2),其次是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为4004元/hm^(2),玉米—大豆—小麦轮作模式的周期效益最低,为3918元/hm^(2)。基于本试验条件,建议在黑龙江省西北部黑土区首选玉米—大豆—马铃薯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轮作模式 效益分析 黑龙江省西北部
下载PDF
晋东南小麦茬后复种不同油料作物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8
作者 张东旭 闫海丽 +2 位作者 冯丽云 张旭峰 李岩华 《当代农机》 2023年第4期96-98,共3页
为了探究晋东南地区小麦茬后复种不同油料作物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我们以长豆18大豆和S606向日葵为供试品种,在小麦收获后进行了复种大豆(S),复种向日葵(F),大豆-向日葵套种(S-F)的试验,对3种模式下不同油料作物的生育期、产量及经济效益... 为了探究晋东南地区小麦茬后复种不同油料作物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我们以长豆18大豆和S606向日葵为供试品种,在小麦收获后进行了复种大豆(S),复种向日葵(F),大豆-向日葵套种(S-F)的试验,对3种模式下不同油料作物的生育期、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麦茬后复种大豆比复种向日葵的生育期短10天,采用大豆-向日葵套种方式能使生育期缩短2天左右;小麦收获后复种向日葵的产量最高,其次为大豆-向日葵套种,复种大豆的产量最低;小麦茬后复种不同油料作物的总投入、总收益表现为F处理>S-F处理>S处理,而总利润、产投比则表现为F处理>S处理>S-F处理。综上,在晋东南地区小麦茬后复种向日葵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茬后 复种 油料作物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地黄-大蒜轮作对大蒜生长及地黄化感自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钮颜宇 郭志祥 +5 位作者 徐淑慧 孙香荣 洪利亚 王丰青 张重义 李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146,共8页
明确地黄—大蒜轮作模式对大蒜生长及地黄化感自毒作用的影响,为生产中通过合理轮作有效缓解地黄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地黄—大蒜(处理组)、玉米—大蒜(对照组)2个处理,研究地黄茬口对大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明确地黄—大蒜轮作模式对大蒜生长及地黄化感自毒作用的影响,为生产中通过合理轮作有效缓解地黄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地黄—大蒜(处理组)、玉米—大蒜(对照组)2个处理,研究地黄茬口对大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同时测定轮作前后土壤酶活性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设置对照组、重茬组和轮作组3个处理,通过化感测试和盆栽试验,研究轮作大蒜对地黄化感自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大蒜长势、产量品质均有一定程度提升;土壤蔗糖酶活性均极显著升高,土壤脲酶活性虽有所提升,但生育期内土壤脲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轮作大蒜能显著改变土壤酚酸的含量与种类;土壤化感测试结果表明,地黄—大蒜轮作组可促进地黄种子萌发,但对地黄幼苗根及茎的生长均有抑制;苗期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轮作组土壤地黄苗期死亡率明显增加,但根系扫描结果显示,轮作组存活下来的地黄苗,其苗期根表面积、体积、根尖数均优于重茬组。地黄—大蒜轮作模式可有效提高大蒜产量及品质,改良土壤环境,但轮作后土壤对地黄的化感作用表现出多元性,生产上大蒜—地黄轮作能否缓解地黄的连作障碍尚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大蒜 土壤酶活性 轮作 酚酸 化感作用
下载PDF
适宜花生粮棉轮作制度的高产花生品种筛选与评价
10
作者 潘丽娟 许静 +7 位作者 姜骁 殷祥贞 陈娜 王通 杨珍 宋珊珊 李金山 迟晓元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8,共9页
十三五期间,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重点任务之一是进行花生—粮棉轮作制度研究,筛选出适于轮作的花生品种,以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筛选出适宜花生—粮棉轮作的高产花生品种,选用本团队培育的10个优质花生... 十三五期间,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重点任务之一是进行花生—粮棉轮作制度研究,筛选出适于轮作的花生品种,以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筛选出适宜花生—粮棉轮作的高产花生品种,选用本团队培育的10个优质花生品种为研究对象。2018—2020年连续三年,分别在新疆综合试验站开展了花生—棉花轮作试验,在徐州综合试验站、山西综合试验站、临沂综合试验站和潍坊综合试验站等地开展了花生—小麦轮作试验,在东北地区锦州综合试验站、阜新综合试验站和四平综合试验站等地开展了花生—玉米轮作试验。结果表明,高产花生品种花育50号、花育60和花育9111适合在新疆地区与棉花进行轮作种植;花育50号、花育60、花育9120、花育9111、花育9113和花育9114等品种在花生—小麦轮作种植模式中的产量表现都比对照品种好,其中高油酸品种花育9111适应性广、高产稳产,是在小麦主产区进行花生—小麦轮作种植的优选品种;在东北玉米主产区,由于各个区域存在地理环境差异,适宜花生—玉米轮作的品种各不相同,花育23号、花育616、花育615、花育9120和花育60等花生品种适合在辽宁锦州地区与玉米进行轮作种植,花生品种花育614和花育60适合在辽宁阜新地区与玉米进行轮作种植,花生品种花育9120和花育60适合在吉林四平地区与玉米进行轮作种植。其中花育60适应性最广、表现高产稳产,是花生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的优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轮作 品种筛选 高产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田间杂草分布与防除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洪武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7期88-90,共3页
[目的]为了高效防除轮作条件下的农田杂草,该文研究了轮作条件下田间杂草的分布。[方法]通过2年对黑龙江萝北县的2块玉米-大豆、大豆-玉米轮作地块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同一村落不同地块间杂草种类不同,但各地块均是稗草为发生基数最多... [目的]为了高效防除轮作条件下的农田杂草,该文研究了轮作条件下田间杂草的分布。[方法]通过2年对黑龙江萝北县的2块玉米-大豆、大豆-玉米轮作地块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同一村落不同地块间杂草种类不同,但各地块均是稗草为发生基数最多的杂草,同时发现,大豆地轮作为玉米地,除个别难防杂草外,杂草的发生多数会减轻;玉米地轮作为大豆田,阔叶杂草明显减少,稗草及问荆有所增加,其他杂草变化不大。鸭跖草、藜和问荆均是相对难防的田间杂草。[结论]防治措施如下:首先土壤封闭处理,用二元复配制剂(乙草胺或异丙甲草胺+噻酚磺隆或异辛酯)、或者三元复配制剂(乙草胺或异丙甲草胺+噻酚磺隆+异辛酯)、或者采用乙二嗪复配制剂;其次苗后茎叶处理,大豆田用异噁草松+烯草酮+氟磺胺草醚于大豆2~3片复叶期进行处理,玉米田用烟嘧莠或烟硝莠进行茎叶处理。进一步防除鸭跖草,可用氯酯磺草胺+氟磺胺草醚进行叶面处理。在问荆已出苗、大豆未出苗时用草甘膦防除问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北县 大豆田杂草 玉米田杂草 轮作 防除
下载PDF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花生—油菜轮作系统土壤肥力和花生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12
作者 赵耀东 侯江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81-87,共7页
探明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花生—油菜轮作系统土壤肥力和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氮肥减量增效背景下生物炭的合理施入提供理论依据。2020—2022年,以花生—油菜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减氮15%+5.28 t/hm^(2)... 探明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花生—油菜轮作系统土壤肥力和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氮肥减量增效背景下生物炭的合理施入提供理论依据。2020—2022年,以花生—油菜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减氮15%+5.28 t/hm^(2)生物炭(RN15B)、减氮30%+10.56 t/hm^(2)生物炭(RN30B)、减氮45%+15.84 t/hm^(2)生物炭(RN45B)、减氮60%+21.12 t/hm^(2)生物炭(RN60B)6个处理,研究不同减氮配施生物炭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花生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CF处理相比,不同减氮配施生物炭处理均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花生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其中,与CF处理相比,RN45B处理速效氮、有机质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0.23%、13.80%,RN60B处理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1.20%、17.89%,pH值均无显著差异;RN45B处理脲酶活性显著提高12.04%,RN60B处理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1.89%、16.28%,RN30B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7.64%;RN45B处理花生产量、百果质量、百仁质量、饱果率、出仁率分别显著提高14.22%、17.33%、7.66%、6.89%、8.55%;RN45B处理花生含油率、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分别提高3.99%、5.19%、3.90%,油酸含量显著提高,油亚比均无显著差异;RN45B处理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分别显著提高7.00%、14.21%、60.23%、11.43%。相关性分析表明,花生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变化密切相关。综上,适量减氮配施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提升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生物炭 花生 土壤肥力 产量 品质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长江中游典型稻田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土壤固氮能力比较
13
作者 袁嘉欣 杨滨娟 黄国勤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3期143-152,共10页
为研究比较长江中游地区稻田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和土壤氮素固持能力,设置紫云英-早稻-晚稻(CRR,CK)、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CRI)、油菜-早稻-晚稻(RRR)、油菜-早稻-甘薯||晚大豆(RRI)、马铃薯-早稻-晚稻(PRR)5种稻田典型种植模... 为研究比较长江中游地区稻田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和土壤氮素固持能力,设置紫云英-早稻-晚稻(CRR,CK)、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CRI)、油菜-早稻-晚稻(RRR)、油菜-早稻-甘薯||晚大豆(RRI)、马铃薯-早稻-晚稻(PRR)5种稻田典型种植模式进行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两年内,RRI、PRR、RRR、CRI模式均能增加作物产量,增幅为16.40%—32.85%和21.04%—49.60%(P<0.05),且均是RRI、PRR模式的作物产量较高。RRI和PRR模式的经济效益较好,分别显著高出对照30.27%、44.15%和65.13%、51.38%(P<0.05)。CRI、RRI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增幅为53.57%—58.85%(P<0.05),降低了微生物量C/N。此外,与CK相比,CRI、RRI模式显著降低了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降幅为48.35%—69.23%(P<0.05)。综上所述,RRI模式和马铃薯模式(PRR)能提高作物产量,增加氮素有效输出,提高经济效益,CRI、RRI模式更能增强土壤微生物氮素固持能力,降低土壤氮素流失风险。可见油菜-早稻-甘薯||晚大豆和马铃薯-早稻-晚稻模式的增产、增收、固氮等综合效果较好,可以在长江中游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种植模式 水旱轮作 经济效益 土壤氮素 土壤微生物量
下载PDF
甜高粱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14
作者 洪森荣 林顺来 +3 位作者 李盈萍 李芸芸 李和月 张庆宝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36-3650,共15页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甜高粱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对组装和注释后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结构、基因组成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40644 bp,编码86个CDS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个rRN...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甜高粱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对组装和注释后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结构、基因组成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40644 bp,编码86个CDS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检测到31个SSR位点和42个Long repeat序列。甜高粱及其14个近缘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变化不大,IR区边界未发生明显的收缩与扩张。甜高粱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以A,U结尾,其密码子使用偏性很大程度上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而受突变压力的影响小。甜高粱叶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14个(ACU,UAG,CCU,CUA,GCU,AGU,GAU,UUA,CGU,GAA,GUU,UCA,CAU,UGU)。甜高粱与高粱Sorghum bicolor MT333845(产地:韩国,栽培种Donganme)、MT333848(产地:韩国,栽培种Sodam Chal)、MT459453(产地:韩国,栽培种ATx623)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将为完善高粱属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和探究高粱属植物系统发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叶绿体基因组 序列特征 密码子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4个菜用大豆品种在草莓温室大棚中的轮作表现
15
作者 赵艳侠 董哲潇 +3 位作者 孙家波 王月 陈淑君 刘炳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49-50,58,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草莓温室大棚中与草莓轮作高产优质的菜用大豆品种,缓解草莓连作障碍问题。引进早福娃、三青玉豆、开科源5号和绿将军4个鲜食菜用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其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差异等。结果表明,早福娃、三青玉豆、开科源... 为筛选出适宜草莓温室大棚中与草莓轮作高产优质的菜用大豆品种,缓解草莓连作障碍问题。引进早福娃、三青玉豆、开科源5号和绿将军4个鲜食菜用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其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差异等。结果表明,早福娃、三青玉豆、开科源5号3个菜用大豆品种在济南的生育期小于80 d,产量在9 533.70~10 279.20 kg/hm2,表现为早熟,能正常采摘,适宜与草莓轮作。绿将军生育期较长,为96 d,存在徒长情况,不适宜与草莓轮作。综合其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早福娃、三青玉豆、开科源5号适宜在草莓温室大棚草莓收获后轮作种植,尤其是三青玉豆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菜用大豆 草莓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滇东北高海拔稻作区轮作水果豌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声连 钟建 +1 位作者 王琴 赵雪晴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35-37,40,共4页
笔者见证了以昭阳区为代表的高海拔稻作区水果豌豆引种到产业发展的过程。根据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将水果豌豆高产栽培和主要病虫防治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当地水果豌豆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同类区域水果豌豆种植提供借鉴... 笔者见证了以昭阳区为代表的高海拔稻作区水果豌豆引种到产业发展的过程。根据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将水果豌豆高产栽培和主要病虫防治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当地水果豌豆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同类区域水果豌豆种植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豌豆 栽培 病虫害防治 滇东北
下载PDF
砂姜黑土区周年麦玉轮作沼液替代对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17
作者 陈园园 豆红光 +2 位作者 丁文金 陶斯娜 张海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4-693,共10页
【目的】探讨砂姜黑土区周年麦玉轮作下沼液部分替代化学肥料对作物和土壤的养分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方法】设置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CF)、沼液+常规施肥减量40%(BRF)和缓控释肥(较CF减量20%,CRF)4种施肥处理开展田间试验,在小麦... 【目的】探讨砂姜黑土区周年麦玉轮作下沼液部分替代化学肥料对作物和土壤的养分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方法】设置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CF)、沼液+常规施肥减量40%(BRF)和缓控释肥(较CF减量20%,CRF)4种施肥处理开展田间试验,在小麦和玉米播种和收获时测定作物和土壤的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结果】周年麦玉轮作,BRF和CRF处理可提高0~60 cm土层中的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但对全氮含量的影响较小;CRF处理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BRF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玉米季,CRF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小麦季,BRF处理>20~60 cm土层中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麦玉两季各处理土壤Cu和Zn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BRF处理土壤Cu、Zn和As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且麦玉两季作物籽粒中Cu、Zn和As含量未超过《国家粮食卫生标准》。【结论】周年麦玉轮作下,沼液+常规施肥减量40%不会增加作物和土壤重金属含量,沼液+常规施肥减量40%和缓控释肥能提高土壤地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年麦玉轮作 沼液 重金属 养分含量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麦后复种蔬菜生长及碳氮比的影响
18
作者 杨伊玲 刘根红 +4 位作者 薛垠鑫 王巧玲 李杨 张倩 刘露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6-65,共10页
【目的】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收获后光热等自然资源剩余,土壤地力仍待开发利用等问题,提出麦后复种耕作模式,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增产增效的目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方法,主区为麦后复种不同蔬菜类型:春小麦-萝卜、春小麦-... 【目的】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收获后光热等自然资源剩余,土壤地力仍待开发利用等问题,提出麦后复种耕作模式,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增产增效的目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方法,主区为麦后复种不同蔬菜类型:春小麦-萝卜、春小麦-辣椒和春小麦-白菜,以空白地为对照;副区为施氮量因子,共设置4个水平:N_(0):0 kg/hm^(2)、N_(1):180 kg/hm^(2)、N_(2):225 kg/hm^(2)、N_(3):270 kg/hm^(2)。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麦后复种蔬菜生长及碳氮比的影响。【结果】果菜类辣椒和根菜类萝卜C/N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对应的SPAD值和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在N2水平为最佳施氮量;叶菜类白菜C/N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对应的SPAD值和产量不断增加,即N3水平为最佳施氮量。复种蔬菜在最佳施氮量下均达到最高产,果菜类为6851.48 kg/hm^(2)、叶菜类为64855.32 kg/hm^(2)、根菜类为101277.10 kg/hm^(2),此时碳氮比为最适C/N,所对应的相对叶绿素也是最大值。【结论】在最佳施氮量和适宜C/N下不仅有利于作物茁壮生长,而且更有助于实现节肥增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蔬菜 SPAD 产量 碳氮比
下载PDF
旱地谷豆不同轮作模式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9
作者 李瑞 白伟 +3 位作者 梁鸡保 冯佰利 漆栋良 芦倩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1-25,共5页
通过6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神木市不同轮作模式对黑豆和谷子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了4个种植模式,分别为黑豆—谷子迎茬轮作(B-M/M-B)、黑豆—黑豆—谷子重茬轮作(B-B-M)、黑豆—谷子—谷子重茬轮作(B-M-M)、黑豆—谷子—马铃... 通过6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神木市不同轮作模式对黑豆和谷子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了4个种植模式,分别为黑豆—谷子迎茬轮作(B-M/M-B)、黑豆—黑豆—谷子重茬轮作(B-B-M)、黑豆—谷子—谷子重茬轮作(B-M-M)、黑豆—谷子—马铃薯正茬轮作(B-M-P)。结果表明:与B-M/M-B处理相比,B-M-P、B-M-M处理的黑豆平均产量分别提高了6.01%、3.15%,B-B-M处理的平均产量降低了10.22%。B-M-P和B-B-M处理的谷子平均产量分别比B-M/M-B处理提高了6.39%、5.75%,B-M-M处理的谷子平均产量低于B-M/M-B处理18.15%。B-M-M处理与其他处理的谷子平均产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经济效益表现为:B-M/M-B>B-M-P>B-M-M>B-B-M,产投比以B-M/M-B最高,为2.18。由此可知,B-M/M-B模式优于其他轮作模式,适宜在旱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黑豆 产量 经济效益 轮作模式
下载PDF
粮食安全背景下稻经轮作模式的价值、困境及路径
20
作者 沈伟玲 杨叶春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14-17,共4页
随着非农收入的增加,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稻经轮作模式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及劳动生产率,实现政府稳粮与农民增收的平衡,既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土地流转难以拓展、轮... 随着非农收入的增加,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稻经轮作模式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及劳动生产率,实现政府稳粮与农民增收的平衡,既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土地流转难以拓展、轮作主体难以协同和机械化难以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稻经轮作模式难以进一步推广。因此需要切实解决土地流转的障碍,规划和引导经营主体进行协同轮作,提高社会化服务和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以进一步提升稻经轮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稻经轮作 价值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