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桑果成熟度检测研究
1
作者 张瑞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
桑果成熟度检测目的是根据输入的桑果图像实现对桑果成熟度的自动判定,方便果农对果园作物成熟度进行了解。为此,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并基于Faster R-CNN搭建了桑果检测模型,通过MatLab对模型参数进行训练和... 桑果成熟度检测目的是根据输入的桑果图像实现对桑果成熟度的自动判定,方便果农对果园作物成熟度进行了解。为此,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并基于Faster R-CNN搭建了桑果检测模型,通过MatLab对模型参数进行训练和优化,实现了对桑果的成熟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图像处理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桑果成熟度检测系统对桑果成熟度检测准确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果 成熟度 卷积神经网络 Faster R-CNN
下载PDF
基于EDEM-Fluent的玉米储藏立筒仓环流通风与纵向通风仿真分析
2
作者 陈思羽 王贞旭 +1 位作者 吴文福 刘春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为解决立筒仓中纵向通风方式储粮效果不佳,在储粮机械通风过程中存在通风不均匀等问题,该研究结合纵向通风与横向通风的优点建立了环流通风仓模型,应用EDEM-Fluent流固热耦合方法,对相同工况下,储粮仓两种风道结构在机械通风时的速度场... 为解决立筒仓中纵向通风方式储粮效果不佳,在储粮机械通风过程中存在通风不均匀等问题,该研究结合纵向通风与横向通风的优点建立了环流通风仓模型,应用EDEM-Fluent流固热耦合方法,对相同工况下,储粮仓两种风道结构在机械通风时的速度场、温度场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环流通风速度均匀性指数为0.92,纵向通风速度均匀性指数为0.88,相同工况下环流通风气流在粮仓内分布更均匀。在温度场仿真分析中,纵向通风初期入风口附近区域粮堆温度呈梯度下降,明显低于初始温度,上层粮堆由纵向通风引起的热量传递不明显,受仓顶环境温度影响,粮面温度较粮堆内部低;环流通风初期,上层粮堆在环流通风影响下已经开始进行热量交换,产生温度梯度,通风结束后,纵向通风在粮层高度H=0.5 m处,温度维持26.85℃,H=0.8 m处温度降到27.85℃,整体平均温度降至24.77℃,环流通风仓在这两处温度分别为24.85和25.85℃,整体平均温度降至23.43℃,环流通风整体降温效果优于纵向通风;在颗粒温度场仿真分析中,相较于纵向通风,环流通风仓上下部颗粒温度相差较小,整体降温均匀。在不同通风形式下的粮仓各层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中,不同高度的粮层,环流通风的粮堆温度均低于纵向通风,环流通风的粮堆温度下降更快,降温效果更好。整体结果表明,加装环流风道后立筒仓内粮堆降温效果明显优于纵向通风结构,研究结果为立筒仓风道优化,解决储粮通风不均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储藏 通风 均匀性 流固热耦合 温度场
下载PDF
水稻干燥工艺对干燥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刘春山 肖世伟 +6 位作者 陈思羽 刘洪义 王淑铭 马浏轩 李金琼 李梦月 王春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179,184,共6页
为研究水稻变温热风干燥特性,提高水稻干燥效率,利用自制均质干燥装置试验台对水稻进行恒温和变温的干燥试验,分析恒温、快速阶梯式升温、缓速阶梯式升温、连续式干燥和缓苏干燥对水稻干燥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稻恒温干燥方... 为研究水稻变温热风干燥特性,提高水稻干燥效率,利用自制均质干燥装置试验台对水稻进行恒温和变温的干燥试验,分析恒温、快速阶梯式升温、缓速阶梯式升温、连续式干燥和缓苏干燥对水稻干燥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稻恒温干燥方式,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水稻干燥时间缩短;采用变温干燥方式,对水稻先升温后降温、设置缓苏阶段可以有效地缩短净干燥时间,提高干燥速率。同时,因水稻的干燥效果主要受温度和时间影响,探讨了恒温与变温干燥工艺对水稻干燥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度 恒温干燥 变温干燥 干燥特性
下载PDF
基于GWO-BP神经网络及粮食压缩实验对粮食孔隙率的预测
4
作者 陈家豪 李嘉欣 +4 位作者 郑德乾 尹君 黄海荣 葛蒙蒙 张佳怡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3,共8页
孔隙率是影响粮堆内热湿传递的关键参数,为探究粮仓中散装粮堆孔隙率的分布规律,通过开展粮食压缩实验来获取不同的粮食种类在不同水分含量和竖向压力条件下的孔隙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灰狼算法优化BP(GWO-BP)神经网络的粮食单元体孔隙率... 孔隙率是影响粮堆内热湿传递的关键参数,为探究粮仓中散装粮堆孔隙率的分布规律,通过开展粮食压缩实验来获取不同的粮食种类在不同水分含量和竖向压力条件下的孔隙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灰狼算法优化BP(GWO-BP)神经网络的粮食单元体孔隙率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的孔隙率预测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利用粮食单元箱实验对该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WO-BP神经网络模型的孔隙率预测性能最佳,该模型的评价指标R2为0.960 5、RMSE为0.013 7及MAE为0.0131,均在允许的范围内。本研究为粮食孔隙率的确定提供了一种神经网络预测的方法,为深入开展粮堆多场耦合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为安全储粮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WO-BP模型 粮食孔隙率 压缩实验 预测
下载PDF
文成糯米山药的氧化酶含量分析
5
作者 孙彩霞 刘玉红 +2 位作者 夏其乐 徐明飞 郑蔚然 《农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为了了解文成糯米山药本底氧化酶含量,促进采后加工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以文成县7个糯米山药规模主体样品为研究对象,开展2年的跟踪分析,获得糯米山药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酶含量的定量数据。... 为了了解文成糯米山药本底氧化酶含量,促进采后加工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以文成县7个糯米山药规模主体样品为研究对象,开展2年的跟踪分析,获得糯米山药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酶含量的定量数据。结果表明,糯米山药本底的氧化酶含量受年份、生产基地的影响显著,不同食用部位的氧化酶本底含量分别为:SOD 69.15~163.71 U/g、POD 112.34~363.75 U/g、PPO 123.84~195.18 U/g。糯米山药的氧化酶含量和褐变程度为:中部>底部>上部。研究结果为糯米山药的采后贮藏和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山药 氧化酶 酶促褐变 采收贮藏 品质
下载PDF
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吸附等温线及其热力学性质研究
6
作者 陈卓 陈家鼎 +5 位作者 毛岚 白涛 李生栋 王涛 宋朝鹏 张豹林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151,共9页
为探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吸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水分吸附特性,测定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环境温度20、25、30、35、40℃以及环境相对湿度50%、60%、70%、80%、90%下的吸湿情况,绘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吸附等温线,采用5种常用的农产... 为探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吸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水分吸附特性,测定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环境温度20、25、30、35、40℃以及环境相对湿度50%、60%、70%、80%、90%下的吸湿情况,绘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吸附等温线,采用5种常用的农产品吸附等温线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吸附等温线属于Ⅲ型等温线,在环境相对湿度相同的条件下,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平衡含水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MHAE模型是描述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吸附等温线的最佳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9877~0.99905,平均相对百分率误差(MRE)为1.45515%~2.94968%。热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平衡含水率发生变化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净等量吸附热(Q_(st))与微分吸附熵(ΔS)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随平衡含水率的升高而下降,且两者与温度之间都没有明显关系。在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水分吸附过程中,熵-焓补偿理论也同样存在并适用,并且水分吸附过程是自发的由焓所驱动的反应。综上,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水分吸附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较为相似,MHAE模型适合用来描述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温度20~40℃的吸附等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烟叶 含水率 吸附等温线 数学模型 热力学性质
下载PDF
牛大力热风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7
作者 沈向阳 谭子键 +2 位作者 陈嘉澍 黄伟彬 丁力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8-234,共7页
热风干燥有利于提高鲜制牛大力干燥时的干燥速率和产品品质。为此,对新鲜的牛大力进行单因素热风干燥实验,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热风温度越高、切片厚度越薄时,牛大力的干燥速率越快;而热风温度过高时,牛大力切片表面会发生褐化和裂纹。... 热风干燥有利于提高鲜制牛大力干燥时的干燥速率和产品品质。为此,对新鲜的牛大力进行单因素热风干燥实验,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热风温度越高、切片厚度越薄时,牛大力的干燥速率越快;而热风温度过高时,牛大力切片表面会发生褐化和裂纹。结合响应面优化分析方法,建立各因素与指标值之间的回归分析模型。由响应面优化分析和实验结果可知:当热风温度为50~60℃、切片厚度为3~7 mm和热风风速为0.5~1.5 m/s时,牛大力热风干燥的最佳干燥参数为:热风温度60℃,切片厚度5 mm,热风风速1.11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热风干燥 工艺参数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采收成熟度对雪茄茄衣烟叶晾制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杨景全 张杨 +8 位作者 王以慧 李晓 侯冰清 曾文龙 毛顺鑫 孙鹏 李荣芳 宁扬 方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8-31,共4页
为探讨雪茄茄衣烟叶适宜采收成熟度,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茄衣中部烟叶主要农艺性状及晾制后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及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鲜烟叶SPAD值和含水率降低,色度值升高;晾制后烟叶叶片厚度、叶面密... 为探讨雪茄茄衣烟叶适宜采收成熟度,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茄衣中部烟叶主要农艺性状及晾制后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及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鲜烟叶SPAD值和含水率降低,色度值升高;晾制后烟叶叶片厚度、叶面密度和拉力值先升高后降低;两糖比先增加后降低,氮碱比和钾氯比降低;成熟度和油分得分升高,支脉粗细和支脉平伏度得分降低。综合考虑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外观质量,茄衣中部烟叶适宜采收成熟度的外观特征为叶色绿黄(绿中微带黄),主脉1/3变白,支脉1/4变白,茸毛少部分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衣烟叶 采收成熟度 物理特性 化学成分 外观质量
下载PDF
采后常温储存红树莓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9
作者 杨晓娜 徐玲 +1 位作者 张翼飞 陈自宏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65-73,共9页
红树莓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极易腐烂变质,严重影响红树莓果实的品质。本研究以云南种植的西班牙品种Adilita红树莓果实为试材,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回接试验,对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自然发病果实表面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筛选,采用传统真菌形... 红树莓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极易腐烂变质,严重影响红树莓果实的品质。本研究以云南种植的西班牙品种Adilita红树莓果实为试材,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回接试验,对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自然发病果实表面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筛选,采用传统真菌形态学显微观察,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方法鉴定,明确红树莓腐烂过程中的病原菌种类和病原菌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从自然发病腐烂的样本红树莓果实中分离得到6株病原真菌,分别为1株木霉属(Trichoderma sp.),2株镰刀菌属(Fusarium sp.),2株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1株曲霉属(Aspergillus sp.)。2株镰刀菌属(Fusarium sp.)和2株青霉属(Penicillium sp.)分别有两个不同种的病原菌。相关研究结果对红树莓采后病害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为后期红树莓的保鲜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基于LSTM算法的玉米籽粒储藏温度预测
10
作者 陈思羽 徐爱迪 +4 位作者 王贞旭 于添 宋婉欣 乔睿 吴文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减少储粮损失和虫霉等的发生,该文利用自制试验仓及检测系统检测储藏玉米籽粒不同位置的粮温,分析粮堆温度变化及整个粮堆热量的传递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仓外环境温度对粮温影响较大,仓内粮食温度变化与仓外环境温度变化相比较为滞后... 为减少储粮损失和虫霉等的发生,该文利用自制试验仓及检测系统检测储藏玉米籽粒不同位置的粮温,分析粮堆温度变化及整个粮堆热量的传递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仓外环境温度对粮温影响较大,仓内粮食温度变化与仓外环境温度变化相比较为滞后,粮堆第一层2号位置温度在检测周期中一直处于较低状态,温度最高位置出现在第四层12号位置。基于粮堆温度变化分析,该文开展了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算法的玉米籽粒储藏粮温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预测值与试验值可知,粮堆第一、二、三、四层测试集的粮温准确率分别为0.62、0.89、0.83、0.79;(2)位于粮堆第二层和第三层的预测结果精度较高,试验仓粮堆底层和顶层温度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粮堆热量交换速度快,温度变化迅速,导致第一层和第四层预测结果精度偏低。该研究可为粮食储藏温度预测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籽粒 储藏 LSTM算法 温度预测
下载PDF
基于FA-BP神经网络的生姜干燥含水率预测
11
作者 王雷 胡书旭 +2 位作者 钟康生 康宏彬 肖波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1-248,共8页
为探索生姜的干燥特性,并实现生姜干燥的含水率预测,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50、55、60℃)、干燥风速(1.0、2.0、3.0m/s)、切片长度(30、35、40mm)对生姜干燥时间和干燥速率的影响。结合BP神经网络自适应能力、泛化能力、学习能力强和萤火... 为探索生姜的干燥特性,并实现生姜干燥的含水率预测,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50、55、60℃)、干燥风速(1.0、2.0、3.0m/s)、切片长度(30、35、40mm)对生姜干燥时间和干燥速率的影响。结合BP神经网络自适应能力、泛化能力、学习能力强和萤火虫算法(FA)参数少、寻优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等特点,将干燥温度、干燥风速、切片长度和干燥时间作为输入层,隐藏层个数为10,输出层为生姜的含水率,搭建一个拓扑结构为“4-10-1”的FA-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干燥风速、切片长度都是影响生姜含水率的关键因素,增加干燥风速、提高干燥温度和减少切片长度能有效缩短生姜的干燥时间,提高干燥效率。选用萤火虫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减少了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提高了精准度,其含水率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0.999 02,均方根误差RMSE为0.002 99,含水率预测结果准确且迅速,能够为生姜干燥过程中的含水率在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热泵干燥 含水率预测 萤火虫算法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半地下双层浅圆仓静态储粮温度场的数值分析
12
作者 金立兵 朱豆豆 +3 位作者 李闯 吴强 王宇航 张为博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0,共8页
粮食温度是影响储粮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揭示半地下双层浅圆仓的储粮温度场分布规律,本文建立了地上浅圆仓和地下仓的粮堆数学分析模型,并通过现场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半地下双层浅圆仓数值模型,分析低温... 粮食温度是影响储粮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揭示半地下双层浅圆仓的储粮温度场分布规律,本文建立了地上浅圆仓和地下仓的粮堆数学分析模型,并通过现场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半地下双层浅圆仓数值模型,分析低温入粮后静态储藏1年期间的粮堆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半地下双层浅圆仓地上层靠近仓壁2 m内的粮温受外界气温影响变化明显,温度范围在10.62~27.37℃,地下层粮温常年处在准低温状态,平均温度不超过地下恒温区温度17℃;入冬时地上层粮堆在距仓壁1~3 m之间会短期形成一个热量聚集区,导致近仓壁处粮堆温差较大,随后外围区温度缓慢降低,形成“热心冷皮”;仓壁的保温隔热措施可有效减小气温对粮温的影响,地上层夏季最高粮温较未做保温的地上浅圆仓低3.86℃左右。研究结果可为半地下双层浅圆仓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地下双层浅圆仓 静态储粮 温度场 数值分析 验证
下载PDF
诱捕器在储粮害虫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13
作者 王争艳 刘之源 +2 位作者 王鸿博 郭雨璐 鲁玉杰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由于长期、不合理地使用磷化氢和防护剂,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因此,需要开发绿色高效的防治替代方法。将信息素、食物引诱剂和灯光与诱捕器结合诱捕害虫,可实现害虫的大量诱杀和在线监测,在储粮害虫治理中具有很好... 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由于长期、不合理地使用磷化氢和防护剂,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因此,需要开发绿色高效的防治替代方法。将信息素、食物引诱剂和灯光与诱捕器结合诱捕害虫,可实现害虫的大量诱杀和在线监测,在储粮害虫治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提高诱捕器的诱捕效率,以及建立诱捕器监测结果与害虫种群发生动态的联系是推广诱捕器应用的技术关键。通过分析诱捕器在储粮害虫治理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诱捕器的开发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害虫 诱捕器 大量诱捕 诱杀 监测
下载PDF
浅圆仓不同运行方式对粮堆通风调温效果影响
14
作者 杨开敏 杨泰 +3 位作者 田华 王远成 刘家琦 李加斌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4-51,共8页
浅圆仓在粮食储藏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探究垂直通风与径向通风系统不同运行方式的通风降温效果,有助于为粮食的安全储存提供支持。文章以浅圆仓内粮堆(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了3种不同风道在正压上行通风和负压下... 浅圆仓在粮食储藏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探究垂直通风与径向通风系统不同运行方式的通风降温效果,有助于为粮食的安全储存提供支持。文章以浅圆仓内粮堆(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了3种不同风道在正压上行通风和负压下行通风为期14 d的调温过程,获得了粮堆内部的气流和温度分布情况,并对比分析了通风降温速率、均匀性与能耗等。结果表明:各通风方式下均无通风死角,形式差异导致流向与涡团的位置差异;垂直风道正、负压方式下通风7 d后仓内无高温区域,其他两种风道出现高温区域,14 d时各种工况均无高温区域;只有径向风道的负压通风的降温速率与最终温度低于正压通风;径向风道的通风均匀性优于其他两种风道,正压通风的均匀性优于负压通风的;而正压通风的能耗普遍低于负压通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通风 径向通风 降温通风 正负压通风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边缘轮廓定积分测量红枣体积的研究
15
作者 贾雅欣 李传峰 +1 位作者 罗华平 吴明清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为快速获取红枣体积参数,提升红枣体积分级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边缘轮廓定积分测量红枣体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采集到的红枣图像进行灰度化、分割填充的预处理,将处理好的图像沿主轴旋转对齐分割为左、右两部分,采用八邻域追踪法检... 为快速获取红枣体积参数,提升红枣体积分级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边缘轮廓定积分测量红枣体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采集到的红枣图像进行灰度化、分割填充的预处理,将处理好的图像沿主轴旋转对齐分割为左、右两部分,采用八邻域追踪法检测提取两部分边缘轮廓有效像素点,并利用特定转换系数转换为实际轮廓坐标点,使用多项式对实际轮廓坐标点进行定积分,获得两部分体积,对齐合并求取完整体积。本研究分别对350颗红枣进行体积测量,将测量值与实测值进行线性拟合与误差分析,分析结果R=0.94585,RMSE=3.134 mL,平均误差为11.57%。利用本方法对红枣进行体积分级,其分级正确率均在75.71%以上,平均分级正确率为80.57%。证明基于边缘轮廓定积分测量红枣体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红枣体积分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边缘轮廓 多项式定积分 体积
下载PDF
开孔方式对层装蜜桃差压预冷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谌英敏 赵璐茜 +1 位作者 令狐博祥 宋海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8,共9页
为探究市场通用瓦楞纸箱的开孔方式对层装蜜桃预冷性能的综合影响,确定预冷环境参数与预冷性能间的函数关系以及不同工况条件下最佳的开孔包装,实现果实采后快速节能预冷,本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构建了圆形开孔(circular vent,CV)和矩... 为探究市场通用瓦楞纸箱的开孔方式对层装蜜桃预冷性能的综合影响,确定预冷环境参数与预冷性能间的函数关系以及不同工况条件下最佳的开孔包装,实现果实采后快速节能预冷,本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构建了圆形开孔(circular vent,CV)和矩形开孔(rectangle vent,RV)的热质传递差压预冷数值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实验与模拟数据,得知两者间的最大均方根误差为0.799℃,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6.6%,这充分验证了该数值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准度。通过探讨不同开孔方式下箱内温度与流场分布情况,发现CV的预冷均匀性差于RV,但其预冷时间和风机能耗却分别减少了30%~40%和50%,且与差压呈幂函数关系。由此可知,在选择包装箱时,若更注重预冷品质,应选择RV;若要节约预冷成本,应选择CV。若两者都要兼顾,则需CV直径大于35 mm。该研究为中小型果园合理选择包装箱开孔方式以及精准监控果实预冷性能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桃 差压预冷 开孔方式 预冷性能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桃果实冷害形成过程关键代谢途径的转录组学研究
17
作者 王露凡 杨晓涵 +4 位作者 王雨萱 戴冰儿 杜习杰 郑小林 宦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桃子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易产生冷害(chilling index, CI),严重影响其商品性。为探究桃果实冷害形成过程中各类代谢途径的变化规律,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了‘湖景蜜露’桃果实在低温和常温货架期贮藏过程中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桃果... 桃子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易产生冷害(chilling index, CI),严重影响其商品性。为探究桃果实冷害形成过程中各类代谢途径的变化规律,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了‘湖景蜜露’桃果实在低温和常温货架期贮藏过程中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桃果实贮藏过程中共鉴定出125条代谢途径发生变化。通过对其中5条关键代谢途径的分析发现,在桃果实冷害形成过程中伴随着氧化/还原型谷胱甘肽转化途径、蔗糖合成分解途径、果胶降解途径的激活,以及淀粉合成途径、茉莉酸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的抑制。这些代谢途径的变化可能涉及桃果实受到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该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桃果实冷害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低温胁迫 转录组学 代谢途径 分子机制
下载PDF
不同润叶和复烤强度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孔祥 杨波 +4 位作者 王苏红 刘威 卢幼祥 万明宇 石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7期104-109,共6页
以云烟87上部烟叶为研究对象,以颜色深浅度、色度、均匀度、油分、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不同润叶和复烤强度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润叶强度的增加,润叶后烟叶颜色逐渐加深,色度偏向深橘黄,均匀度... 以云烟87上部烟叶为研究对象,以颜色深浅度、色度、均匀度、油分、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不同润叶和复烤强度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润叶强度的增加,润叶后烟叶颜色逐渐加深,色度偏向深橘黄,均匀度逐渐变差,油分增加;复烤后烟叶颜色变浅,色度向柠檬黄转变,均匀度提升,油分降低,较高温度复烤的烟叶均匀度和油分优于低温复烤;随润叶强度增加烟叶烟碱和总糖含量逐渐升高,复烤后其含量逐渐下降;随润叶强度增加润叶后的感官质量逐渐降低,低水分润叶下随复烤温度增加感官质量提升,高水分润叶下随复烤温度增加感官质量下降。综合来看,低水分润叶(W15%)和较高温度复烤(T 70℃)更有利于上部烟叶质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叶强度 复烤 工艺强度 上部烟叶 感官质量
下载PDF
农产品检测中质量控制的优化方法分析
19
作者 丁成翠 吕警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农产品检测对维护农业市场秩序、加强监督执法、保障消费安全、促进农产品的进出口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农产品检验部门要切实加强质量管理,采取严格、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 农产品检测对维护农业市场秩序、加强监督执法、保障消费安全、促进农产品的进出口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农产品检验部门要切实加强质量管理,采取严格、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三农”问题已基本解决,农业生产能力和销售活力逐渐增强,农业生产的品质和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基于此,从农产品检测的重要性出发,指出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法解决质检工作中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农产品检验水平提升,消除农产品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检测 质量控制 优化方法
下载PDF
胡萝卜饮料加工研究进展
20
作者 马先红 魏玉玲 李冠卓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期176-180,共5页
本文介绍了胡萝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综述了胡萝卜及其复合饮料的加工技术进展,提出了我国胡萝卜饮料未来深加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胡萝卜 饮料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