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种群分离鉴定
1
作者 闫书味 白尼玛 +5 位作者 潘鑫 刘超洁 代君丽 李洪连 高飞 张晓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674,共8页
近年来,茎基腐病和赤霉病在中国黄淮麦区发生严重,对小麦产量及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各地报道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种类有所差异。为明确当前中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种类变化情况,本研究对2022年采自河南省... 近年来,茎基腐病和赤霉病在中国黄淮麦区发生严重,对小麦产量及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各地报道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种类有所差异。为明确当前中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种类变化情况,本研究对2022年采自河南省安阳、漯河、周口、南阳等8个不同生态区的小麦茎基腐病病株和赤霉病病穗进行了分离纯化,分别得到257和88株分离物。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样品分离物中,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231株,占比89.88%;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23株,占比8.95%。赤霉病样品的分离物中,禾谷镰孢菌76株,占比86.36%;假禾谷镰孢菌10株,占比11.36%。2022年河南省所有采样地区的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均为假禾谷镰孢菌,赤霉病的优势病原菌仍为禾谷镰孢菌,但赤霉病样品分离物中假禾谷镰孢菌的占比有所增长,特别是在安阳、平顶山和漯河市的赤霉病样品中假禾谷镰孢菌的分离频率达到了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小麦赤霉病 假禾谷镰孢菌 禾谷镰孢菌
下载PDF
云南山区旱地稻田蛴螬组成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
2
作者 李正飞 杨宝云 +6 位作者 何艳艳 杨虎权 颜朝涧萍 曹湖英 彭跃进 陈斌 杜广祖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6,共9页
【目的】明确云南省山区旱地稻田蛴螬种类组成、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为云南山区旱地稻田蛴螬类害虫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哈果马村和诺国村3个主要旱地稻种植区为试... 【目的】明确云南省山区旱地稻田蛴螬种类组成、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为云南山区旱地稻田蛴螬类害虫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哈果马村和诺国村3个主要旱地稻种植区为试验地点,于2022和2023年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旱地稻田中的蛴螬种类进行系统调查及鉴定;通过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Taylor幂函数法及种群聚集均数分析不同试验点旱地稻田蛴螬空间分布型和聚集原因,并基于空间分布结果,拟合建立理论抽样和序贯抽样模型。【结果】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3个试验地点的旱地稻田共发现9种蛴螬,隶属于3科6属,其中黑阿鳃金龟(Apogonia cupreoviridis)和东方绢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是主要的优势种,相对丰度分别为30.91%和24.18%。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及Taylor幂法结果显示,2022和2023年蒿枝坝村、哈国马村和诺国村的蛴螬空间分布型均表现为聚集分布(α<0,β>1);聚集均数λ值均大于2,表明昆虫本身的生活习性和环境气候、土壤湿度、植株生长状况等因素是影响旱地稻田蛴螬个体聚集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理论抽样和序贯抽样模型可知,当允许误差D为0.3,蒿枝坝村、哈国马村和诺国村的虫口密度均为2头/m^(2)时,2022年所需的理论抽样数分别为353、393和155 m^(2),2023年所需抽样数为76、44和49 m^(2)。【结论】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3个村的旱地稻种植田蛴螬共有9种,主要优势种为黑阿鳃金龟和东方绢金龟。蛴螬种群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引起聚集的原因是昆虫本身的生活习性和环境气候、土壤湿度、植株生长状况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稻 蛴螬 地下害虫 空间分布 序贯抽样 云南
下载PDF
基于有效积温模型的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动态分析
3
作者 王文荟 黄运新 +4 位作者 周华众 杨俊杰 万鹏 封洪强 彭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114,共11页
为了解湖北省局部地区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抽样调查和模型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2020年玉米田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阳、仙桃、武穴、红安4个样点的幼虫首见时间分别为6月4日、6月1日、5月27日和6月9日,幼虫发... 为了解湖北省局部地区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抽样调查和模型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2020年玉米田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阳、仙桃、武穴、红安4个样点的幼虫首见时间分别为6月4日、6月1日、5月27日和6月9日,幼虫发生一直持续到10月底;幼虫百株虫量的全年峰值发生在9月上中旬,峰值分别为21、36、23、10头,与基于有效积温模型的模拟结果基本吻合。模型分析显示:草地贪夜蛾全年发生4~5代;首次见卵时间越早,则全年峰值时间越早,而初始卵密度越高,则全年峰值越高;温度上升幅度越高,则全年峰值时间越早、峰值越高;产卵期越集中,则全年峰值时间越早、峰值越高。结果表明:首次见卵时间、初始卵密度、温度、产卵年龄分布均是影响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动态的重要因素。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草地贪夜蛾的区域种群动态及迁飞条件对区域种群动态的影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种群动态 田间调查数据 模型分析
下载PDF
Osa-miR 1436靶标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胡嘉敏 蒋鑫磊 +1 位作者 刘少春 付海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66-72,共7页
【目的】水稻稻瘟病感染过程0 h、24 h与48 h的叶片mi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Osa-miR1436差异表达,探明miRNAs在水稻稻瘟病中的潜在功能,为Osa-miR1436在水稻稻瘟病发生中的功能与机理研究奠定分子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sRNA... 【目的】水稻稻瘟病感染过程0 h、24 h与48 h的叶片mi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Osa-miR1436差异表达,探明miRNAs在水稻稻瘟病中的潜在功能,为Osa-miR1436在水稻稻瘟病发生中的功能与机理研究奠定分子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sRNA Target对前期研究发现的1个miRNA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的Osa-miR1436靶向基因进行预测,并对这些靶标基因进行GO、KEGG富集。【结果】通过预测发现70个靶标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大分子复合体组装(cellular macromolecular complex assembly)、DNA复制(DNA replication)、细胞应激反应(cellular response to stress)等与水稻抗逆相关生物学过程。靶标基因均显著富集了3种motif,且motif数量呈motif 1>motif 2>motif 3。【结论】Osa-miR 1436可能通过靶向抗逆相关基因调控水稻稻瘟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a-miR1436 水稻 靶标基因 生物信息学 抗逆 稻瘟病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病情发展及病斑扩展时间动态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海春 傅俊范 +4 位作者 王新一 王帅 贾晓辉 薛腾 白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4,共5页
调查2004年沈阳地区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并通过不同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OG ISTIC模型能反映沈单14和沈农1号玉米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情况;玉米大斑病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末,逻辑斯蒂期从7月末到9月初,衰退期从9... 调查2004年沈阳地区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并通过不同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OG ISTIC模型能反映沈单14和沈农1号玉米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情况;玉米大斑病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末,逻辑斯蒂期从7月末到9月初,衰退期从9月初到玉米生育后期。在指数增长期,两品种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增长速度均为0.06 d-1,逻辑斯蒂期分别为1.58 d-1和1.70 d-1;沈单14的最高增长速度为1.93 d-1,沈农1号为2.78 d-1。指数增长期,沈单14单个病斑面积增长速度为5.6 mm2.d-1,沈农1号为4.6 mm2.d-1,在逻辑斯蒂期沈单14为79.5 mm2.d-1,沈农1号为68.0 mm2.d-1;沈单14最高增长速度为170 mm2.d-1,沈农1号为143 mm2.d-1。该病最佳防治时间为玉米出苗到6月中旬,此时病斑长约21.7 mm,宽3.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病情指数 病害分级 LOGISTIC模型 防治时间
下载PDF
基于权重自动调整神经网络的水稻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 被引量:18
6
作者 孙传恒 唐启义 +2 位作者 唐洁 程家安 杨信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9-164,共6页
针对水稻病虫害诊断特点,从人工智能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自动调整的神经网络水稻病虫害的知识组织方式。文章以15种常见水稻病虫害为例,通过对病虫害症状的特点和特征进行分类、抽象和编码,构建了基于权重自动调整的BP神经网络... 针对水稻病虫害诊断特点,从人工智能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自动调整的神经网络水稻病虫害的知识组织方式。文章以15种常见水稻病虫害为例,通过对病虫害症状的特点和特征进行分类、抽象和编码,构建了基于权重自动调整的BP神经网络。利用神经网络和不确定性推理技术,对实例样本进行训练学习,并将权值数据作为知识库来进行诊断,并基于这种方法构建了水稻病虫害神经网络诊断专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专家系统 神经网络 权重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小麦病害诊断算法 被引量:50
7
作者 陈兵旗 郭学梅 李晓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0-195,共6页
通过小波变换和纹理矩阵计算,强调了小麦病害部位。由自动阈值处理获得病害部位的二值图像;通过二值图像与原图像的匹配,计算出病害部位的颜色特征值;以待测病害图像与库存病害图像之间颜色特征值差值最小为原则,检索出库存病害图像。... 通过小波变换和纹理矩阵计算,强调了小麦病害部位。由自动阈值处理获得病害部位的二值图像;通过二值图像与原图像的匹配,计算出病害部位的颜色特征值;以待测病害图像与库存病害图像之间颜色特征值差值最小为原则,检索出库存病害图像。算法对小麦病害图像的诊断准确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病害诊断 图像处理 小波变换 纹理矩阵
下载PDF
湖南省103个水稻品种的抗瘟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灵超 刘二明 +4 位作者 黄金杯 奉光平 燕玮婷 吕建林 孙兵兵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用离体接种的方法,利用22个已知无毒基因菌株,对湖南省103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瘟基因型鉴定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阈值为0.78时,可将103个品种分为13类,其中有9类81个品种可能携带已知的抗病基因,其余4类22个品种可能含有未知的抗... 用离体接种的方法,利用22个已知无毒基因菌株,对湖南省103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瘟基因型鉴定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阈值为0.78时,可将103个品种分为13类,其中有9类81个品种可能携带已知的抗病基因,其余4类22个品种可能含有未知的抗病基因.另外,具有广谱抗瘟基因Piz5(Pi2)、Pizt、Pi1和Pi9的品种对鉴别菌株的抗菌频率均大于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抗瘟基因型 鉴定 湖南
下载PDF
水稻病虫害诊治智能化专家系统 被引量:22
9
作者 姚玉霞 陈桂芬 +1 位作者 侯元村 于合龙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研制开发了水稻病虫鼠害形态识别诊断系统。系统采用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技术,对水稻病虫害图像进行采集、数字转化及诊断分析;提取形态特征,识别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实现了计算机对水稻病虫害图像、资料自动提取和智能诊断,为水稻栽... 研制开发了水稻病虫鼠害形态识别诊断系统。系统采用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技术,对水稻病虫害图像进行采集、数字转化及诊断分析;提取形态特征,识别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实现了计算机对水稻病虫害图像、资料自动提取和智能诊断,为水稻栽培的田间管理实现农业知识信息化、沟通指导网络化、科学种田现代化和建立农业网站提供技术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水稻 病虫害 诊断
下载PDF
我国小麦赤霉病最大熵谱预报模式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霍治国 姚彩文 +1 位作者 姜瑞中 赵圣菊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本文根据小麦赤霉病病害资料,建立了赤霉病最大熵谱分区预报模式,经1991~1993年3月业务试报,预报结果与实况基本吻合。模式适用于不同资料长度,对于资料年代较短的站点。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预报 分区预报 最大熵谱
下载PDF
小麦茎基部土传真菌病害的分子诊断 被引量:9
11
作者 陆琼娴 杨慧勇 +4 位作者 王兵 李飞凤 史建荣 宋玉立 杨崇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1-536,共6页
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鉴定小麦茎基部土传真菌病害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四种病菌的生物信息数据库,设计了4对病原菌特异引物,同时采用一种从小麦组织中快速提取病原菌DNA的方法,利用PCR技术实现了对小麦基部叶鞘中侵染的病原菌种类的快... 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鉴定小麦茎基部土传真菌病害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四种病菌的生物信息数据库,设计了4对病原菌特异引物,同时采用一种从小麦组织中快速提取病原菌DNA的方法,利用PCR技术实现了对小麦基部叶鞘中侵染的病原菌种类的快速有效检测。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小麦试样的PCR检测结果表明,禾谷丝核菌和雪腐镰刀菌存在不同程度的共侵染现象,而引起中国小麦赤霉病的禾谷镰刀菌并不是引起小麦基腐的主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真菌病害 禾谷丝核菌 雪腐镰刀菌 PCR诊断
下载PDF
70%噻虫嗪WS对水稻壮苗及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付佑胜 赵桂东 刘伟中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457,共4页
【目的】研究70%噻虫嗪WS不同处理方式对水稻的壮苗效果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该药剂对水稻种子的最佳处理剂量和处理方法,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0%噻虫嗪WS:水稻种子按照20g:100kg、40g:100kg和80g:100kg分别... 【目的】研究70%噻虫嗪WS不同处理方式对水稻的壮苗效果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该药剂对水稻种子的最佳处理剂量和处理方法,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0%噻虫嗪WS:水稻种子按照20g:100kg、40g:100kg和80g:100kg分别采用先包衣后浸种和先浸种后包衣的处理方式,以空白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方式水稻种子发芽率、稻根长、叶片宽度、根数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70%噻虫嗪WS按照药剂/种子为40g/100kg,采用先包衣后浸种处理方式的综合效果最佳,处理后4d室内发芽率稳定为96.00%,30d平均根长为4.93cm,40d水稻1~5叶位叶片宽度明显较对照宽,45d的平均根数为54.0条,处理后15、30、45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高于96.00%。【结论】采用70%噻虫嗪WS按照药剂/种子为40g/100kg先包衣后浸种的处理方式对水稻秧苗及稻飞虱的综合效果最好,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噻虫嗪WS 种衣剂 水稻秧苗 壮苗效果 稻飞虱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的QTL定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祖平 刘小红 +3 位作者 黄玉碧 李钟 何川 谭振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634-637,共4页
以Mo17和黄早四为亲本,构建了包含239份F9代重组自交系的分离群体,并用103个微卫星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了玉米基因组1455.4 cM,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4.1 cM。通过人工接种分析了亲本及R IL群体对大斑病菌的抗性表现,并用... 以Mo17和黄早四为亲本,构建了包含239份F9代重组自交系的分离群体,并用103个微卫星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了玉米基因组1455.4 cM,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4.1 cM。通过人工接种分析了亲本及R IL群体对大斑病菌的抗性表现,并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抗性QTL进行了作图分析,结果在玉米第2染色体定位了3个与标记Bn lg1520、Um c1635和Bn lg125连锁的QTL,可分别解释表型方差的13.89%、19.33%和14.36%;另外还在第8染色体上定位了相邻的与标记Um c1327和Bn-lg2235紧密连锁的2个QTL,可分别解释表型方差的9.33%和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大斑病 重组自交系 数量性状位点
下载PDF
北方寒地稻区稻瘟病预测预报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春艳 朱传楹 +2 位作者 张增敏 商世吉 李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8年第5期27-29,共3页
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地处东北寒地的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区稻瘟病流行情况和气象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黑龙江省北方寒地两个水稻主要产区牡丹江和佳木斯地区非特殊灾变年份稻瘟病流行趋势预测数学模型,... 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地处东北寒地的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区稻瘟病流行情况和气象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黑龙江省北方寒地两个水稻主要产区牡丹江和佳木斯地区非特殊灾变年份稻瘟病流行趋势预测数学模型,模型的历史回拟率分别为84%和81.9%。根据专家对稻瘟病发生规律与水稻品种、环境条件和气象因素间关系的分析,制定了稻瘟病发生程度的小区修正预报调整因子,经实际应用证明调整因子的评价是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预测 预报 气象因子 水稻
下载PDF
水稻病虫害诊断模型构建及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传恒 唐启义 +2 位作者 唐洁 程家安 杨信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72-76,共5页
针对水稻病虫害的特点与特征,集成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了水稻病虫害咨询与诊断系统。本系统共收集了150多种水稻病虫害,集查询、诊断、预测和防治多种功能于一体。系统采用专家数据库进行知识的表达,结合了一种新... 针对水稻病虫害的特点与特征,集成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了水稻病虫害咨询与诊断系统。本系统共收集了150多种水稻病虫害,集查询、诊断、预测和防治多种功能于一体。系统采用专家数据库进行知识的表达,结合了一种新的推理方法对水稻病虫害诊断的知识进行有效组织,有效地解决了病虫害诊断过程中知识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专家系统 知识表示 系统设计
下载PDF
水稻抗瘟性分类及品种与病菌谱系互作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二明 叶华智 +2 位作者 孙雁 朱有勇 魏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2,共6页
选用两对引物XLRRfor/XLRRrev和S1/AS3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RGA-PCR指纹聚类分析,以80%的相似性可将23个品种分成9类;进一步对这23个品种进行抗瘟性表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方法划分的品种组别数相同,有2个组别的品种组成也相同,... 选用两对引物XLRRfor/XLRRrev和S1/AS3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RGA-PCR指纹聚类分析,以80%的相似性可将23个品种分成9类;进一步对这23个品种进行抗瘟性表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方法划分的品种组别数相同,有2个组别的品种组成也相同,但多数组别的品种组成有差异,即存在R-基因与抗性表型不一致的现象.因此,RGA-PCR指纹分析法与传统的抗性表型鉴定法相结合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抗性信息.品种RGA和抗性表型相似组别与病菌谱系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但就单个品种而言,某些品种与一些病原菌谱系出现即皆亲和或皆非亲和的互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抗性基因同源序列 抗性表型 谱系 互作
下载PDF
山西运城小麦和玉米苗期地下害虫调查与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荣华 史高川 +3 位作者 董晋明 温银元 陆俊姣 刘俊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3期341-345,共5页
为了解山西运城地下害虫对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危害并有效控制,调查了2011年山西南部运城市小麦和玉米的地下害虫发生情况,同时研究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及常用的化学制剂吡虫啉和氟虫腈3种药剂拌种对小麦和玉米种子的出苗率、被害株... 为了解山西运城地下害虫对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危害并有效控制,调查了2011年山西南部运城市小麦和玉米的地下害虫发生情况,同时研究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及常用的化学制剂吡虫啉和氟虫腈3种药剂拌种对小麦和玉米种子的出苗率、被害株率、防虫效果以及保苗效果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拌种后幼苗的株高、根长及相关的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的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地老虎和蛴螬3种,害虫种类及为害程度因地块变化较为明显;苦参碱对小麦和玉米的种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而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和保苗效果相对低于吡虫啉和氟虫腈;幼苗的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相对提高,抗性增强,且植物源农药对环境友好,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地下害虫 调查 防控技术
下载PDF
玉米抗矮花叶病毒B株系的QTL定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小红 何道文 +3 位作者 张红伟 张红梅 谭振波 荣廷昭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9,共4页
为明确玉米对矮花叶病的抗病机制,以代表国内外两大玉米杂种优势类群的优良自交系黄早4和Mo 17为亲本,构建了含239个重组自交系的F9代分离群体,并利用该群体构建了包含101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全长1422.7 cM,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 为明确玉米对矮花叶病的抗病机制,以代表国内外两大玉米杂种优势类群的优良自交系黄早4和Mo 17为亲本,构建了含239个重组自交系的F9代分离群体,并利用该群体构建了包含101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全长1422.7 cM,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15.6 cM。通过人工接种病毒鉴定,评价了亲本及群体对玉米矮花叶病毒B株系的抗性反应。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玉米矮花叶病抗性QTL进行了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在第5、6染色体上,各定位了控制发病率的1个微效QTL和1个主效QTL,分别与标记Bnlg602和Bnlg161连锁,其遗传效应能分别解释表型方差的2.3%和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重组自交系 数量性状位点 玉米矮花叶病毒B株系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病斑扩展LOGISTIC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海春 傅俊范 +2 位作者 李金堂 周如军 孟祥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65,共2页
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调查显示,沈单12、沈单14、辽单120、铁单17、新铁单10、沈农1号、丹玉90等7个品种严重感染玉米大斑病,而辽单37、铁单16、掖单2等品种几乎未感染玉米大斑病,感病情况有明显差异;在感病品种上,病斑扩展模拟... 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调查显示,沈单12、沈单14、辽单120、铁单17、新铁单10、沈农1号、丹玉90等7个品种严重感染玉米大斑病,而辽单37、铁单16、掖单2等品种几乎未感染玉米大斑病,感病情况有明显差异;在感病品种上,病斑扩展模拟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能够反映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动态情况,模型随品种不同而差异;病斑扩展速率在0.1196-0.1640之间,扩展情况没有明显差异。玉米大斑病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末,逻辑斯蒂期从7月末到9月初,衰退期从9月初到玉米生育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LOGISTIC模型 流行时期
下载PDF
基于判别分析的玉米茎腐病发生程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家齐 张毅 +3 位作者 石洁 张笑晴 郭宁 张海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0,共6页
对河南省夏玉米区2003年-2018年玉米茎腐病发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制约茎腐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气象因素,采用判别分析法建立茎腐病发生的两阶段预测模型。应用2003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利用2015年-2018年数据进行测试。结果... 对河南省夏玉米区2003年-2018年玉米茎腐病发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制约茎腐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气象因素,采用判别分析法建立茎腐病发生的两阶段预测模型。应用2003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利用2015年-2018年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第一阶段预测模型历史回代自身验证准确率为86%,交互验证准确率为79.1%;第二阶段自身验证准确率为83.7%,交互验证准确率为76.7%。应用2015年-2018年数据进行测试,第一阶段预测准确率75%,第二阶段预测准确率85%。说明利用判别分析建立玉米茎腐病流行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判别分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