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药剂对高粱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与复配增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华洋 刘力 +3 位作者 胡安龙 黄云霄 卫国羽 赵微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目的】探明对高粱炭疽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杀菌剂及增效作用明显的复配药剂组合,为高粱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戊唑醇、咪鲜胺、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异菌脲和噻呋酰胺6种药剂在不同浓度下... 【目的】探明对高粱炭疽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杀菌剂及增效作用明显的复配药剂组合,为高粱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戊唑醇、咪鲜胺、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异菌脲和噻呋酰胺6种药剂在不同浓度下对高粱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及EC_(50);根据测定结果,选取活性较高的2种药剂按不同比例复配,测定复配剂对高粱炭疽病菌的抑制率、EC_(50)、共毒系数(CTC)及联合毒力,以评价其增效作用,确定最佳复配比例。【结果】6种供试药剂对高粱炭疽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97%咪鲜胺TC的毒力最强,EC_(50)为0.0021 mg/L;98%吡唑醚菌酯TC次之,EC_(50)为0.6103 mg/L。97%咪酰胺TC与98%吡唑醚菌酯TC复配比例为9︰1时,抑制效果最佳,EC_(50)为0.0015 mg/L,CTC为155.49;复配比例为1︰3时,增效作用最佳,EC_(50)为0.0036 mg/L,CTC为230.95。【结论】97%咪酰胺TC与98%吡唑醚菌酯TC复配比例为1︰3的增效作用最佳,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可推广应用于田间防控高粱炭疽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炭疽病菌 室内毒力 复配 抑制率 EC50 共毒系数 联合毒力
下载PDF
重庆高粱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2
作者 王秋月 黄娟 +4 位作者 李四光 张亚勤 李泽碧 刘永琴 周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330,367,共9页
高粱种植业是重庆地区重要产业,高粱炭疽病在部分地区发生流行,严重危害高粱的产量和品质。明确重庆高粱主要产区高粱炭疽病的致病菌,筛选出高效防治药剂,可为重庆地区高粱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了重庆市永川区、梁平区... 高粱种植业是重庆地区重要产业,高粱炭疽病在部分地区发生流行,严重危害高粱的产量和品质。明确重庆高粱主要产区高粱炭疽病的致病菌,筛选出高效防治药剂,可为重庆地区高粱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了重庆市永川区、梁平区和江津区等8个高粱主产区炭疽病病样,分离纯化得到13个菌株。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多基因(ITS,GAPDH,ACT,CHS)联合的系统发育分析,来自不同地区的13个高粱炭疽菌菌株属于同一分支,均为高粱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ublineola,表明C.sublineola是重庆高粱主产区炭疽病的致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高粱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发现氟菌唑、肟菌·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吡唑醚菌酯和多菌灵等5种杀菌剂对高粱炭疽病菌的EC 50在0.0180~0.1097μg/mL之间,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70%甲基硫菌灵WP和250 g/L吡唑醚菌酯EC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61.86%、56.09%和54.80%,在高粱生产中应用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炭疽病 病原鉴定 多基因联合分析 药剂筛选
下载PDF
Bacillus velezensis G-1·脂肽悬浮种衣剂的制备及其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防侵染效果
3
作者 孙美红 王彩琴 +2 位作者 王蓉 白文斌 高振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7-1485,共19页
为筛选出可有效抑制高粱丝黑穗病菌侵染高粱根部组织的生防微生物与天然产物,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便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微生物悬浮种衣剂。本研究以晋杂2001号高粱为试验材料,选择试验室保藏的3株优秀抗病细菌和脂肽物质,首先通过种子... 为筛选出可有效抑制高粱丝黑穗病菌侵染高粱根部组织的生防微生物与天然产物,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便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微生物悬浮种衣剂。本研究以晋杂2001号高粱为试验材料,选择试验室保藏的3株优秀抗病细菌和脂肽物质,首先通过种子萌发和活体侵染率测定试验明确了不同拮抗细菌和脂肽物质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防侵染效果和较优使用浓度,随后以优选菌株和脂肽物质为活性成分进行了悬浮种衣剂配方优化、种衣剂较优使用量及贮藏稳定性研究,并在盆栽条件下测定了悬浮种衣剂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防侵染效果。研究结果表明:Bacillus velezensis G-1及其次级代谢产物(脂肽)对高粱丝黑穗病菌侵染高粱根部组织具有良好抑制效果,较优使用浓度分别为1.0×10^(9)cfu mL^(–1)和600μg mL^(–1),且对晋杂2001号高粱种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B.velezensis G-1·脂肽悬浮种衣剂的较优配方为菌株G-1悬浮液(1.0×10^(11)cfu mL^(–1))5 mL、脂肽物质(8 mg mL^(–1))5 mL、羧甲基纤维素钠4 g、海藻酸钠0.6 g、分散剂MF 4 g、FeSO_(4)·7H_(2)O 0.2 g、MgSO_(4)·7H_(2)O 1 g、K_(2)HPO_(4)·3H_(2)O 0.5 g、色浆4 g,水补足100 g;B.velezensis G-1·脂肽悬浮种衣剂的较优使用量为25 g包装1 kg高粱种子,且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盆栽侵染抑制率为87.74%;此外,B.velezensis G-1·脂肽悬浮种衣剂还对高粱幼苗生长表现出较好促生作用,并具有良好贮藏稳定性,常温下避光贮藏12个月后防侵染效果仅下降1.63%。说明B.velezensis G-1·脂肽悬浮种衣剂在高粱丝黑穗病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丝黑穗病菌 抗病微生物 脂肽 生物悬浮种衣剂 防侵染效果
下载PDF
高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桂强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高粱是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农业中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高粱种植中病虫害频发,产量及品质受到严重影响。不规范用药会导致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化学农药制剂残留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影响高粱产业持... 高粱是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农业中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高粱种植中病虫害频发,产量及品质受到严重影响。不规范用药会导致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化学农药制剂残留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影响高粱产业持续发展。基于此,分析了高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通过提高种植水平,培育健壮植株,有效提升高粱自身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探讨了以物理防治为主,生物化学农药制剂为辅,“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绿色防控措施,以减轻病虫害为害程度,结合耕地轮作项目推广和分带套作技术的应用等,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田间环境,为喀斯特山区高粱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高粱产业朝着持续、稳定、高效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栽培技术 测土配方 耕地轮作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性信息素在高粱套夏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鳞翅目害虫监测与防治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税静 古晓红 +6 位作者 曾传清 冯林 肖俊 林君 赵形勇 贾敏 张志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在高粱套夏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对亚洲玉米螟、黏虫、高粱条螟、小地老虎、二化螟、豆荚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等高粱和夏大豆鳞翅目主要害虫开展性信息素监测,以明确高粱套夏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鳞翅目主要害虫发生情况。... 在高粱套夏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对亚洲玉米螟、黏虫、高粱条螟、小地老虎、二化螟、豆荚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等高粱和夏大豆鳞翅目主要害虫开展性信息素监测,以明确高粱套夏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鳞翅目主要害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小地老虎在3月中旬、4月中旬和5月中旬出现发蛾盛期,其他害虫在4-11月不同时段分别出现高峰,这与田间调查实际发生高度吻合,为高粱套夏大豆鳞翅目害虫适期开展精准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信息素 高粱 夏大豆 鳞翅目害虫 监测 防治
下载PDF
酿酒专用有机高粱炭疽病防控药剂试验研究
6
作者 林君 王小勤 +5 位作者 杨涛 税静 温景旭 陈安静 张志东 张庆良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为提高酿酒专用有机高粱炭疽病绿色防控效果,保障酿酒专用有机高粱生产,本研究选择8种生物药剂,采用拌种+带药移栽法开展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不同使用方法对高粱炭疽病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S-诱抗剂能促进高粱种子发... 为提高酿酒专用有机高粱炭疽病绿色防控效果,保障酿酒专用有机高粱生产,本研究选择8种生物药剂,采用拌种+带药移栽法开展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不同使用方法对高粱炭疽病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S-诱抗剂能促进高粱种子发芽;采用拌种+带药移栽的组合使用方式能够很好控制苗期炭疽病的发生;除碧护外,其他7种药剂的防效为70.87%~8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粱 炭疽病 药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通辽市高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7
作者 邓志兰 徐庆全 +4 位作者 崔风娟 王振国 李岩 王海泽 李默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178-180,191,共4页
内蒙古自治区种植高粱具有独特的优势,高粱在优化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助力经济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粮豆轮作的主栽品种。在生产实践中,病虫害的发生会对高粱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程度的损... 内蒙古自治区种植高粱具有独特的优势,高粱在优化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助力经济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粮豆轮作的主栽品种。在生产实践中,病虫害的发生会对高粱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高粱的产量和品质。虽然内蒙古自治区种植高粱具有独特的优势,但通辽市等地高粱病虫害发生相对比较严重且防治困难,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促进通辽市高粱产业健康发展,对当地高粱病虫害进行普查,初步了解丝黑穗病、紫斑病、炭疽病、玉米螟、高粱蚜及桃蛀螟等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为害特点,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病虫害 发生种类 防治技术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下载PDF
仁怀市酒用高粱虫害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8
作者 王元开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高粱对化学药剂比较敏感,在防治病虫害时要特别注意。为了筛选出防治高粱虫害高效、低毒的药剂,选用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印楝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开展防治高粱虫害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玉米螟和蚜虫的防效都较高,... 高粱对化学药剂比较敏感,在防治病虫害时要特别注意。为了筛选出防治高粱虫害高效、低毒的药剂,选用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印楝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开展防治高粱虫害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玉米螟和蚜虫的防效都较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酒用高粱的生长,提高产量。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和印楝素乳油这两种生物农药对玉米螟的防效较高,但对蚜虫稍差。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对蚜虫的防效最高,但对玉米螟防效稍差,在生产上可依据病虫害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用高粱 玉米螟 蚜虫 药剂筛选 贵州省仁怀市
下载PDF
高粱种质资源抗靶斑病和炭疽病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婧 胡兰 +2 位作者 姜钰 程洪森 徐秀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6-902,共7页
采用人工接种技术,2019-2020年对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及中国的高粱雄性不育系(A)及相应的保持系(B)共166份材料进行高粱靶斑病(Bipolaris sorghicola)和高粱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ublineolum)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对高粱靶斑病表现高... 采用人工接种技术,2019-2020年对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及中国的高粱雄性不育系(A)及相应的保持系(B)共166份材料进行高粱靶斑病(Bipolaris sorghicola)和高粱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ublineolum)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对高粱靶斑病表现高抗(HR)的资源26份,占总数的15.66%;抗病(R)资源34份,占总数20.48%;中抗(MR)资源42份,占总数的25.30%;感病(S)资源46份,占总数的27.71%;高感(HS)资源18份,占总数的10.84%。对高粱炭疽病表现高抗(HR)的资源8份,占总数的4.82%;抗病(R)资源84份,占总数的50.60%;中抗(MR)资源56份,占总数33.73%;感病(S)资源14份,占总数的8.43%;高感(HS)资源4份,占总数的2.41%。由结果可知,雄性不育系与其相应的保持系对高粱靶斑病的抗感特性不存在差异,但极少数品系(Tx2790、91NF18、KSP335)对高粱炭疽病的抗感特性存在差异。供试材料中美国的抗高粱靶斑病和炭疽病资源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应加强国外种质资源的引进和改良。本研究共鉴定出兼抗高粱靶斑病和炭疽病的材料38份,包括美国20份,中国16份,印度2份,丰富了我国高粱抗病基因资源,有助于加快高粱抗病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靶斑病 炭疽病 抗性鉴定
原文传递
高粱种植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10
作者 姜培跃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5期121-123,共3页
高粱作为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病虫害往往成为制约高粱产量、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掌握高粱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技术,对于保证高粱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高粱作为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病虫害往往成为制约高粱产量、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掌握高粱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技术,对于保证高粱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分析了高粱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技术、方法,旨在为农民提供一套科学且有效的种植、防治策略,从而提高高粱的产量、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种植 病虫害防治 关键技术 农业管理
下载PDF
高粱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分析
11
作者 田雪柔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高粱作为我国常见的农作物之一,经济价值、营养价值非常高,市场对高粱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了实现高粱增产增收的目标,总结了高粱种植技术要点,探究了高粱种植管理期间病虫害防治对策。
关键词 高粱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措施
下载PDF
高粱种植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12
作者 卢琪 《种子科技》 2024年第9期116-118,共3页
高粱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于高粱的生长周期较短、种植面积较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受到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种植环境恶劣以及管理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粱种植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病... 高粱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于高粱的生长周期较短、种植面积较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受到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种植环境恶劣以及管理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粱种植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病害问题,不仅会为广大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我国高粱种植产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高高粱种植与管理水平、保障农户利益,分析了在种植高粱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病害发生原因和规律,并针对高粱常见病害的主要症状特征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种植 病害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不同拌种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对比与安全性评价
13
作者 柴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30-32,共3页
为明确不同拌种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甘肃陇西地区小麦茎基腐病最优防治拌种剂,助力甘肃陇西地区小麦安全生产和粮食稳定。于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甘肃省陇西县地区设计了3个处理展开试验研究。结果... 为明确不同拌种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甘肃陇西地区小麦茎基腐病最优防治拌种剂,助力甘肃陇西地区小麦安全生产和粮食稳定。于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甘肃省陇西县地区设计了3个处理展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和包巧·地衣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小麦高效拌种剂处理下小麦能安全地生长,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率分别降低74.24%和77.27%,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6.86%和78.51%;以包巧·地衣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小麦高效拌种剂处理下防治效果最优,此处理下小麦收获期总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分别为46.47×104株/667 m^(2)、26.84粒/穗、40.16 g和510.24 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拌种剂 茎基腐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高粱大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郧 姜军 +4 位作者 王鹏 张坤 伍维兰 安红柳 章松柏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0-96,共7页
高梁属禾本科高梁属,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的优点,在现代农业生产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高粱大斑病是由大斑凸脐蠕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叶部病害,引起世界各地高粱产量的严重下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高梁属禾本科高梁属,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的优点,在现代农业生产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高粱大斑病是由大斑凸脐蠕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叶部病害,引起世界各地高粱产量的严重下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从高梁大斑病的危害、致病菌的生理学特性、病症与传播、防治对策以及高粱大斑病菌真菌病毒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并重点论述了与之相关的寄主抗性基因筛选与低毒力真菌病毒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更好地防治高粱大斑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大斑病 高粱大斑病菌 真菌病毒
下载PDF
不同活性菌配方的丸化种衣剂对高粱生物学及生理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樊娟 龙海江 +5 位作者 阎梦 任明见 蔡洪静 安柳 王言 胡安龙 《广西植保》 2023年第4期12-18,共7页
为明确不同活性菌配方引入丸化种衣剂对高粱生长的影响,指导科学合理使用种衣剂,确保高粱良种直播,提升高粱品质,以红缨子高粱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黑曲霉及粉红粘帚菌丸化种衣剂对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的指标影响。结果表... 为明确不同活性菌配方引入丸化种衣剂对高粱生长的影响,指导科学合理使用种衣剂,确保高粱良种直播,提升高粱品质,以红缨子高粱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黑曲霉及粉红粘帚菌丸化种衣剂对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的指标影响。结果表明,将粉红粘帚菌及黑曲霉引入到丸化种衣剂中包衣高粱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出苗率、根长、根系活力、单株鲜质量、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使高粱植株矮化,增强其抗倒伏能力。4×10^(6) cfu/g粉红粘帚菌及4×10^(8) cfu/g黑曲霉的丸化种衣剂包衣可促进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而超过此含量的丸化种衣剂则对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新型种衣剂的研发提供科学参考,为活性菌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对生产有机高粱及保障高粱质量安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处理 丸粒化 活性菌 高粱 种衣剂
下载PDF
桐梓县高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欢 王平 《南方农业》 2023年第4期66-69,共4页
高粱是酱香型白酒酿造的主要原料。随着贵州省酱香白酒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高粱的需求增加,发展高粱产业成为必然趋势。为增加种植户的收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高粱的积极性,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贵州省遵义市桐... 高粱是酱香型白酒酿造的主要原料。随着贵州省酱香白酒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高粱的需求增加,发展高粱产业成为必然趋势。为增加种植户的收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高粱的积极性,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把高粱确定为桐梓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之一。从2018年开始发展高粱产业至今,在高粱病虫害防治上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施药次数,保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提高了高粱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高粱的销售价格。基于此,以苗枯病、黑穗病、紫斑病、靶斑病等病害,高粱穗螟、小地老虎、蚜虫、草地贪夜蛾等虫害为例,对桐梓县高粱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病虫害 绿色防控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
下载PDF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 被引量:3
17
作者 祝建林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5期59-61,共3页
高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为了提高高粱种植经济效益,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对产量造成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并且提出了常... 高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为了提高高粱种植经济效益,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对产量造成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并且提出了常见病虫害的具体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种植 高产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高粱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艳 马翠杰 《种子科技》 2023年第24期31-33,共3页
高粱是黄河中下游平原较为常见的作物,具有种植范围广、种植效益高的特征。为确保高粱种植效益,应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对高粱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为高粱种植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高粱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高粱抗蚜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玥莹 赵姝华 +1 位作者 杨立国 刘世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4-540,共7页
采用BSA法 ,应用RAPD技术筛选 5 0 0个随机引物 ,共扩增出 16 14条DNA谱带 ,其中有OPA 0 1、OPP 0 9、OPP 14、OPH 19、OPN 0 8、OPN 0 7、OPN 2 0、OPY 14、OPS 2 0、OPJ 0 6十个引物在抗感池间扩增出了多态性谱带。分析表明 ,132株后... 采用BSA法 ,应用RAPD技术筛选 5 0 0个随机引物 ,共扩增出 16 14条DNA谱带 ,其中有OPA 0 1、OPP 0 9、OPP 14、OPH 19、OPN 0 8、OPN 0 7、OPN 2 0、OPY 14、OPS 2 0、OPJ 0 6十个引物在抗感池间扩增出了多态性谱带。分析表明 ,132株后代中 ,OPN 0 772 7有 4株重组 ,OPN 0 83 73 有 8株重组 ,OPY 14 60 0 有 12株重组 ,重组率为 3 0 %、6 1%和 9 1% ,换算为图距单位为 3 2cM、6 5cM和 11 7cM。其中OPN 0 83 73 、OPN 0 772 7与抗蚜基因紧密连锁。将这两个引物扩增出的RAPD片段回收、纯化、克隆、测序。结果表明 :两片段长分别为 72 7bp和 373bp。将这两个标记命名为OPN 0 772 7和OPN 0 83 73 。根据测序结果设计 2对特异性引物 ,进行特异性扩增 ,将RAPD标记成功地转化为SCAR标记。同时构建了抗蚜基因的连锁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抗蚜基因 分子标记 BSA法 RAPD技术 随机引物 DNA谱带
下载PDF
高梁炭疽病的严重度和品种抗性分级标准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长伟 潘学贤 +3 位作者 汪远宏 程开禄 黄富 曾富言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7-42,共6页
比较了不同品种在乳熟期的各叶位炭疽病发生程度和不同抗炭疽病性分级方法的准确度,并进行了高感对照筛选.结果制定了以株为基本取样单位的炭疽病分级标准,确定了以矮子高梁为高感对照的品种抗炭疽病性分级标准.
关键词 炭疽病 高梁 分级标准 严重度 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