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向日葵田花蓟马的诱集效果
1
作者 陈学亮 渠汇 +6 位作者 啜泽润 张文兵 张键 赵君 苏雅杰 张圆 李海平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7,共7页
有色粘虫板(简称“色板”)因其绿色、安全、使用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综合治理中。本研究比较了5种不同虚拟波长对应颜色的粘虫板对向日葵田花蓟马的田间诱集效果,同时针对2种悬挂高度下的粘虫板诱集效果及花蓟马种群年发生数量... 有色粘虫板(简称“色板”)因其绿色、安全、使用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综合治理中。本研究比较了5种不同虚拟波长对应颜色的粘虫板对向日葵田花蓟马的田间诱集效果,同时针对2种悬挂高度下的粘虫板诱集效果及花蓟马种群年发生数量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粉色(R7花期:6241.67头/板,2023年)和蓝色粘虫板(5329.33头/板,2023年)对花蓟马的诱集效果最好,其次为白色(3395.33头/板,2023年),黄色和绿色效果最差。粘虫板悬挂高度为2.4 m时诱集到的花蓟马数量显著高于1.2 m高度。向日葵田花蓟马种群数量随着向日葵花期的变化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8月20日左右数量达到了峰值(2022年2614头/板,2023年8049.25头/板),之后逐渐降低。因此,在对向日葵花蓟马的监测和防控中,建议使用蓝色和粉色粘虫板,悬挂高度为2.4 m,并在8月12日前对花蓟马进行有效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花蓟马 粘虫板 悬挂高度 诱集效果
下载PDF
向日葵锈菌冬孢子及锈孢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2
作者 王佳运 路妍 +1 位作者 孔祥久 景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0,共7页
为了解向日葵锈菌(Puccinia helianthi)冬孢子及锈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对这两种类型孢子最适萌发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新鲜冬孢子在室温下存放超过180 d才可萌发。存放于-20℃萌发效果较好,180 d萌发率可达到39.45%,420 d... 为了解向日葵锈菌(Puccinia helianthi)冬孢子及锈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对这两种类型孢子最适萌发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新鲜冬孢子在室温下存放超过180 d才可萌发。存放于-20℃萌发效果较好,180 d萌发率可达到39.45%,420 d时,冬孢子活性基本丧失。冬孢子在水琼脂培养基上于15℃12 h即可萌发,48 h后达到萌发高峰,萌发率为31.89%;锈孢子在水琼脂培养基上于20℃2 h开始萌发,24 h后萌发率最高,萌发率为54.33%;水琼脂培养基浓度对冬孢子的萌发无影响,0.50%琼脂培养基最适宜锈孢子的萌发;温度15℃、pH 6的条件有利于冬孢子萌发;20℃、 pH 7是锈孢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和pH值;光照对冬孢子萌发没有影响,但是对锈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10 g/L低浓度的叶片浸出液可以促进两种孢子的萌发,高浓度抑制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锈菌 冬孢子 锈孢子 萌发条件
下载PDF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clubroot disease and related control strategies in Brassica
3
作者 Yaqi Deng Zhiwen Zhang +4 位作者 Lili Liu Tonghua Wang Mei Li Dawei Zhang Mingli Yan 《Oil Crop Science》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Brassica clubroot caused by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severe soil-borne disease that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plants root systems.The disease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tumorous enlargeme... Brassica clubroot caused by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severe soil-borne disease that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plants root systems.The disease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tumorous enlargements in the roots,leading to wilting and eventual plant death.Consequently,crop yield is drastically reduced,causing substantial economic losses in agriculture.The current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recent research process on Brassica clubroot,focusing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hysiological race identification,and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P.brassicae.Furthermore,it covers the latest advancements in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lubroot control.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is study are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future research on clubroo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breeding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BRASSICA CLUBROOT Resistance genes BREEDING
下载PDF
向日葵菌核病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希吏 李玲 +3 位作者 杨倩 安小敏 王玥 李文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81-84,88,共5页
我国是向日葵生产和消费大国,主要种植区有内蒙古、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和甘肃。然而,长期种植向日葵导致土传病害频繁发生,其中向日葵菌核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向日葵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目前,国内对于菌核病的防治措施主... 我国是向日葵生产和消费大国,主要种植区有内蒙古、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和甘肃。然而,长期种植向日葵导致土传病害频繁发生,其中向日葵菌核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向日葵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目前,国内对于菌核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生物菌剂、化学农药、土肥管理、农艺措施等方面。然而,要根治菌核病,最关键的手段仍在于培育抗性品种。为了提高向日葵抗病性,通过搜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向日葵菌核病抗病育种资料,分析了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HR)、根腐型菌核病(BSR)和茎腐型菌核病(MSR)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现状,以期为选育抗性品种和遗传育种改良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菌核病 生物学特性 抗性品系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赵月利 杨帆 +3 位作者 折柳青 赵海燕 刘梦露 李东慧 《农机市场》 2025年第4期71-73,共3页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逐渐成为主要的种植模式之一。该种植模式具有增产增效、节水节肥等优点,但由于其特殊的种植方式,田间杂草防治难度较大。本文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的关键环节进...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逐渐成为主要的种植模式之一。该种植模式具有增产增效、节水节肥等优点,但由于其特殊的种植方式,田间杂草防治难度较大。本文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重点探讨了合理轮作、清洁种子、化学除草、人工除草等防治措施。通过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优化配比,可有效控制田间杂草危害,确保大豆玉米高产优质,为进一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杂草防治 关键技术
下载PDF
鼎城区油菜菌核病防控效果与植保贡献率初析
6
作者 江曲 谈应才 +1 位作者 孙华明 王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常德市鼎城区2023-2024年开展了油菜菌核病防控效果与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针对菌核病等防治对象,设置严格防治、统防统治、农户自防、完全不防病虫害(草害防治)、完全不防病虫草害(完全不防治)处理进行比较,计算不同防治力度下菌核病的... 常德市鼎城区2023-2024年开展了油菜菌核病防控效果与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针对菌核病等防治对象,设置严格防治、统防统治、农户自防、完全不防病虫害(草害防治)、完全不防病虫草害(完全不防治)处理进行比较,计算不同防治力度下菌核病的实际防效,推算鼎城区植保贡献率情况。结果表明,严格防治、统防统治处理的油菜菌核病防效分别在80%以上、70%以上;完全不防病虫草害(完全不防治)处理油菜产量损失率超过68%;严格防治、统防统治、农户自防处理相较完全不防病虫草害(完全不防治)处理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98.5元/亩、252.8元/亩、218.7元/亩;严格防治、统防统治、农民自防、完全不防病虫害(草害防治)处理的植保贡献率分别为68.6%、54.9%、46.6%、2.7%,鼎城区病虫草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达52.1%。据此测算,共挽回油菜产量损失约2.1万t,植保防灾减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防控效果 损失率 植保贡献率
下载PDF
5种杀虫剂对油菜猿叶甲的防治效果
7
作者 方婷 吴聪 +1 位作者 何鑫龙 陈镓豪 《上海蔬菜》 2025年第2期46-47,50,共3页
近年来,兰溪地区油菜遭受猿叶甲严重危害,导致油菜产量与品质下降。为筛选出对油菜猿叶甲高效低毒的杀虫剂,作者选取了5种已在油菜上登记的常规杀虫剂,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25 g/L溴氰菊酯乳油、2.5... 近年来,兰溪地区油菜遭受猿叶甲严重危害,导致油菜产量与品质下降。为筛选出对油菜猿叶甲高效低毒的杀虫剂,作者选取了5种已在油菜上登记的常规杀虫剂,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25 g/L溴氰菊酯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油菜猿叶甲的防效较高,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09%、93.01%、95.18%和98.22%,均优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药后1 d,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防效为82.65%,高于其他处理,说明该药剂的速效性较好。因此,种植户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5 g/L溴氰菊酯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油菜猿叶甲,建议在幼虫时期开始喷药,并轮换使用不同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油菜 猿叶甲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油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8
作者 王广伟 种新果 《河北农机》 2025年第5期133-135,共3页
油菜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价值,也成为广大种植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油菜种植的规模与范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这对油菜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文... 油菜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价值,也成为广大种植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油菜种植的规模与范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这对油菜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文章主要介绍了油菜的品种选择技术,对土地的要求,分析认为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是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强化田间管理,应适时追施肥料,做好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从而确保油菜高产稳产,增加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绿色种植 病虫害 防治
下载PDF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
9
作者 赵存鹏 袁辰 +1 位作者 王凯辉 郭宝生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153-153,共1页
向日葵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药用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中国向日葵种植面积在100万hm^(2)左右;食用向日葵占种植面积的70%左右,油用向日葵种植面积占30%左右。1发生特点。向日葵的主要病害包括菌... 向日葵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药用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中国向日葵种植面积在100万hm^(2)左右;食用向日葵占种植面积的70%左右,油用向日葵种植面积占30%左右。1发生特点。向日葵的主要病害包括菌核病、黄萎病、黑斑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等,其中向日葵菌核病在多雨的年份易大发生,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菌核病 油用向日葵 食用向日葵 向日葵种植 黄萎病 油料作物 产量损失 白粉病
下载PDF
摩尔多瓦共和国向日葵列当生理小种的鉴定及与中国小种的致病力比较
10
作者 张宇宽 李桂英 +6 位作者 包婷婷 闫宁宁 张键 张文兵 MARIA Duca ADRIANA Boicu 赵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6-283,312,共9页
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是一种寄生在向日葵根部的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向日葵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选育抗列当品种是目前防控向日葵列当最为有效的措施。由于向日葵列当的种群存在生理小种分化,因此,明确不同地区的向日葵列... 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是一种寄生在向日葵根部的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向日葵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选育抗列当品种是目前防控向日葵列当最为有效的措施。由于向日葵列当的种群存在生理小种分化,因此,明确不同地区的向日葵列当生理小种的类型以及分布对于抗列当品种的合理布局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教育部援外项目,从摩尔多瓦共和国向日葵主产区采集了9份列当的种子。利用国际通用的向日葵列当生理小种的鉴别寄主,对这9份列当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9份列当的生理小种分别鉴定为D、E、F、G 4种不同类型;其中F小种数量最多,为4份,占比为44%,G小种3份,占比为33%,D小种和E小种各1份,占比均为11%。通过比较摩尔多瓦向日葵列当和我国不同地区采集的相同生理小种的致病力,发现不论是在抗病品种(‘JK103’)还是感病品种(‘LD5009’)上,相同的生理小种类型我国向日葵列当的毒力明显高于摩尔多瓦共和国的列当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列当 鉴别寄主 生理小种 致病力分化
下载PDF
75%肟菌·戊唑醇对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11
作者 李虎 常海城 +5 位作者 陈柳 李鹤鹏 郑立秋 关晶 李海燕 孟庆林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采用室内离体测定和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了75%肟菌·戊唑醇对向日葵核盘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菌核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对核盘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有效浓度(EC_(50))为0.0370μg/mL。其对向日葵菌核病... 采用室内离体测定和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了75%肟菌·戊唑醇对向日葵核盘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菌核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对核盘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有效浓度(EC_(50))为0.0370μg/mL。其对向日葵菌核病具有很好的田间防治效果,用量在450 g/hm^(2)时效果最好,防效为92.78%;始花期用药防治效果好于其他时期;以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和开花末期各喷药1次最佳,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测产结果表明,喷施4次75%肟菌·戊唑醇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和常规药剂异菌氟啶胺对照,分别增产170.62%和28.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肟菌·戊唑醇 核盘菌 室内毒力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滴灌条件下诱抗剂对向日葵列当田间防治效果的研究
12
作者 段锐 石胜华 +7 位作者 杨旭 包婷婷 李昊宇 刘志达 张宇宽 张之为 杜磊 赵君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128-134,共7页
【目的】探究施用植物诱抗剂对田间向日葵列当的防治效果,为综合防控列当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滴灌系统田间施用锦苗标靶、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锦苗标靶与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及清水(CK),在4个不同调查时间点(7月20日、8月10日... 【目的】探究施用植物诱抗剂对田间向日葵列当的防治效果,为综合防控列当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滴灌系统田间施用锦苗标靶、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锦苗标靶与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及清水(CK),在4个不同调查时间点(7月20日、8月10日、8月15日、9月30日)调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包头市固阳县的向日葵列当寄生率和寄生程度,研究两种植物诱抗剂对列当寄生向日葵生产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滴灌锦苗标靶,两地向日葵列当寄生程度与CK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2.95、6.27、3.97与1.11、4.99、4.08;两地向日葵株高和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株高分别增加39.15、36.97、20.66、22.50 cm,产量分别增加892.80、984.00 kg/hm^(2)。滴灌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列当寄生程度在不同调查时间点与CK相比都显著增加(P<0.05),两地寄生程度分别增加5.71、3.77、1.91与1.36、14.12、13.03,向日葵各项生长指标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锦苗标靶与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混合滴灌,两地列当寄生率和寄生程度与CK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寄生率分别降低79.60%、31.80%、19.00%与36.67%、81.00%、35.67%,寄生程度分别降低7.25%、9.69%、8.80%与1.33%、6.01%、5.61%;向日葵株高、花盘直径和产量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株高分别增加23.08、33.49与14.08、11.33 cm,花盘直径分别增加6.18、4.44 cm,产量分别增加796.80、835.20 kg/hm^(2)。【结论】锦苗标靶和滴灌相结合能够作为一项措施整合到向日葵列当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中对列当进行有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列当 滴灌 植物诱抗剂 田间防治效果
下载PDF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Sunflower Downy Mildew
13
作者 Weidong SHAN Yantao LIU +5 位作者 Wei DUAN Huping ZHANG Shengli LIU Peng WANG Zhonghua LEI Lanlan ZHANG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24年第5期8-10,18,共4页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for sunflower downy mildew.It provid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pathogens,symptoms,and associated risks,as well as ...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for sunflower downy mildew.It provid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pathogens,symptoms,and associated risks,as well as the transmission pathways,underlying causes,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related to sunflower downy mildew.The aim is to offer valuable references and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i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NFLOWER Downy mildew Occurrence regular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
下载PDF
向日葵菌核病田间接种方法及品种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孟庆林 马立功 +3 位作者 刘佳 李易初 石凤梅 张匀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为建立有效的向日葵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方法,以菌核病菌菌丝体悬浮液和高粱粒菌丝体作为接种物,分别对不同抗感向日葵品种在始花期和盛花期进行人工接种,从而筛选出最佳接菌物类型、浓度及接种时期,并用此方法对52个品种进行抗性评... 为建立有效的向日葵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方法,以菌核病菌菌丝体悬浮液和高粱粒菌丝体作为接种物,分别对不同抗感向日葵品种在始花期和盛花期进行人工接种,从而筛选出最佳接菌物类型、浓度及接种时期,并用此方法对52个品种进行抗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接种物均可使向日葵感病品种产生盘腐症状。用菌丝体悬浮液接种时,7.5~15.0 g/L浓度即可区分出向日葵品种间抗感性差异。始花期接种较盛花期可获得更高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同时筛选出5个对盘腐型菌核病表现抗病的向日葵品种。本研究所建立的田间接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向日葵进行抗菌核病筛选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核盘菌 盘腐 人工接种 菌丝体悬浮液 高粱粒菌丝体 抗病性
下载PDF
国内新病害——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在新疆伊犁河谷的发生初报 被引量:28
15
作者 陈卫民 郭庆元 +3 位作者 宋红梅 王华 马福杰 景新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09-612,共4页
2005~2007年在新疆伊犁河谷发现一种蔓延迅速、危害严重的向日葵病害。经鉴定。确定其为国内新病害——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病原菌无性态分类地位为半知菌亚门,茎点霉属,种名为:Phoma macdonaldii Boerma;有性态分类地位为子囊菌... 2005~2007年在新疆伊犁河谷发现一种蔓延迅速、危害严重的向日葵病害。经鉴定。确定其为国内新病害——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病原菌无性态分类地位为半知菌亚门,茎点霉属,种名为:Phoma macdonaldii Boerma;有性态分类地位为子囊菌亚门。小球腔菌属,种名为:Leqtosphaeria lindquistii Frezzi。该病目前已在伊犁河谷5县1市的向日葵产区普遍发生,造成严重危害。根据2007年在严重发病县的调查,该病在特克斯县发病面积达2625hm^2,田间发病率平均为47%,绝收面积达267hm^2;新源县发病面积达1333hm^2,平均田间发病率为35%;绝收面积达133hm^2。严重受害的向日葵品种有瑞特姆、JN-2519,M0314,KWS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新病害 向日葵 茎点霉黑茎病 症状 病原
下载PDF
向日葵品种叶片组织结构与抗锈病的关系 被引量:16
16
作者 景岚 王丽芳 +2 位作者 康俊 包海柱 李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4,共4页
向日葵锈病是向日葵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向日葵生产地区普遍发生,给向日葵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比较向日葵抗、感锈病品种叶片组织结构的差异,以揭示此类病菌与寄主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 向日葵锈病是向日葵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向日葵生产地区普遍发生,给向日葵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比较向日葵抗、感锈病品种叶片组织结构的差异,以揭示此类病菌与寄主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叶片蜡质含量高于感病品种,且栅栏组织双层,排列整齐、紧密,可以抵抗病菌的侵入和扩展,而气孔密度与抗病性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向日葵锈病 叶片组织结构 抗病性
下载PDF
向日葵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8
17
作者 高婧 张园园 +3 位作者 王凯 张键 张贵 赵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222,共9页
为明确向日葵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调查来自不同地区2014-2015年田间向日葵枯萎病株(50份),经过柯赫氏法则鉴定,将分离获得的31株分离物鉴定为镰刀属下的7个不同的种,即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oides)、... 为明确向日葵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调查来自不同地区2014-2015年田间向日葵枯萎病株(50份),经过柯赫氏法则鉴定,将分离获得的31株分离物鉴定为镰刀属下的7个不同的种,即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oides)、砖红镰刀菌(F.lateritium)、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芬芳镰刀菌(F.redolens)、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和层出镰刀菌(F.proliferum)。以每个种随机选取的菌株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轮枝镰刀菌BC012的生长速度最快,而砖红镰刀菌BC03生长速度最慢;产孢量以轮枝镰刀菌BC012最多,而木贼镰刀菌NMG1的产孢量最少。在不同的培养温度下,除锐顶镰刀菌TBB212可在5℃低温下生长外,其余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30℃。所有供试的菌株在p H 4~11的培养条件下均可生长。不同种的镰刀菌株产毒能力的比较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BC102的产毒能力最强,粗毒素含量为0.651 mg/m L;砖红镰刀菌BC03的产毒能力最弱,粗毒素含量仅为0.075 6mg/m L。不同种的镰刀菌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接种21d后,轮枝镰刀BC012、芬芳镰刀菌WLJ1和锐顶镰刀菌TBB212的病情指数分别为65.0、55.0、55.0,症状表现为侵染快、发病早、病叶边缘变黄变褐且叶面上出现斑驳状病斑;木贼镰刀菌NMG1、层出镰刀菌T5、尖孢镰刀菌BC102和砖红镰刀菌BC03病情指数在30.0至40.0;症状表现为发病较晚,病叶少且症状轻。而对照菌株向日葵黄萎病菌株大丽轮枝菌的病情指数仅为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枯萎病 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力
下载PDF
引起新疆向日葵列当茎基腐病的镰刀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丁丽丽 张学坤 +2 位作者 赵思峰 姚兆群 杜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6-1102,共7页
【目的】向日葵列当在新疆严重发生,从田间自然死亡的列当植株上分离致病菌并进行鉴定,为新疆列当生物防治提供菌种来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采集的样品,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的镰刀菌进行鉴定。【结果】从587个生... 【目的】向日葵列当在新疆严重发生,从田间自然死亡的列当植株上分离致病菌并进行鉴定,为新疆列当生物防治提供菌种来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采集的样品,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的镰刀菌进行鉴定。【结果】从587个生病的向日葵列当样品上共计分离获得377个分离物,其中镰刀菌234个,占总分离物的62.07%;丝核菌114个,占30.24%;腐霉菌6个,占1.59%;其它23个,占6.10%。在镰刀菌中鉴定出了3个种,分别为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和Fusarium cerealis。【结论】镰刀菌是引起新疆向日葵列当的主要致病菌,为向日葵列当生防菌的进一步筛选提供了菌株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列当 茎腐病 镰刀菌 鉴定 新疆
下载PDF
油菜菌核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及对不同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潘以楼 朱桂梅 +2 位作者 郭建 肖婷 顾炳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7-512,共6页
为了明确油菜菌核病菌对新型杀菌剂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和该药剂与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苏省不同地区的110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并测定对啶酰菌胺不同敏感性的10个菌株对菌核净、异菌脲、腐霉... 为了明确油菜菌核病菌对新型杀菌剂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和该药剂与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苏省不同地区的110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并测定对啶酰菌胺不同敏感性的10个菌株对菌核净、异菌脲、腐霉利、多菌灵、咪鲜胺和戊唑醇等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菌菌株间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差异显著,EC50值在0.0021~0.2113μg·mL-1之间,平均为0.0882±0.0548μg·mL-1;根据EC50值相关性分析,油菜菌核病菌对啶酰菌胺与上述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 啶酰菌胺 敏感性 交互抗性
下载PDF
向日葵菌核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作用的初探 被引量:14
20
作者 胡俊 刘正坪 +2 位作者 周洪友 丁俊 宋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9,共4页
根据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试从病地土壤中分离拮抗放线菌,探索利用放线菌对向日葵菌核病进行生物防治的途径。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包头等地所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出38个放线菌菌株,经过平板拮抗作用初测,有8个菌株(F-1、F-3、F-6... 根据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试从病地土壤中分离拮抗放线菌,探索利用放线菌对向日葵菌核病进行生物防治的途径。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包头等地所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出38个放线菌菌株,经过平板拮抗作用初测,有8个菌株(F-1、F-3、F-6、F-8、F-11、F-15、F-21、F-25)对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有拮抗作用。选出其中2个作用最明显的菌株(F-6、F-8),观察其在平板对峙培养中对向日葵核盘菌的抑制作用及其代谢产物对向日葵核盘菌的作用。结果表明:F-6、F-8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向日葵核盘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同时,对F-6、F-8两菌株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核盘菌 拮抗放线菌 代谢产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