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4篇文章
< 1 2 2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棘孢木霉与30%霜霉·嘧菌酯协同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
1
作者 刘畅 李小杰 +6 位作者 张梦丹 陈玉国 苗淑月 邱睿 白静科 尚颐茹 李淑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筛选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高效、安全的复配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生防棘孢木霉Tr-0111、化学杀菌剂30%霜霉·嘧菌酯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毒力及两者的相容性,同时测定两者混配对尖孢镰刀菌的毒力系数,并通过... 为筛选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高效、安全的复配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生防棘孢木霉Tr-0111、化学杀菌剂30%霜霉·嘧菌酯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毒力及两者的相容性,同时测定两者混配对尖孢镰刀菌的毒力系数,并通过盆栽试验评价其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霜霉·嘧菌酯和棘孢木霉Tr-0111对尖孢镰刀菌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其EC50值分别为0.0643 mL/L、2.36×10^(2)cfu/mL,且两者相容性好。除V30%霜霉·嘧菌酯∶V_(Tr-0111)=4∶6时无增效作用,其他8个混配比例均具有增效作用,其中V_(30%霜霉·嘧菌酯)∶V_(Tr-0111)=7∶3时增效比率最高,为1.16,抑菌率为68.37%。盆栽试验结果表明,V_(30%霜霉·嘧菌酯)∶V_(Tr-0111)=5∶5时,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防效最好,为78.18%,其次为7∶3和1∶9,防效分别为77.27%和72.73%,均显著高于单一使用30%霜霉·嘧菌酯和棘孢木霉Tr-0111。因此,可以将0.0643 mL/L 30%霜霉·嘧菌酯和2.36×10^(2)cfu/mL棘孢木霉Tr-0111以5∶5比例混匀复配应用于烟田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 尖孢镰刀菌 30%霜霉·嘧菌酯悬浮剂 棘孢木霉 复配
下载PDF
青蒿中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及相关序列分析
2
作者 钟静 李婷婷 +5 位作者 韩天华 李学卫 尹跃艳 陈越 马文广 丁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4-255,共12页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和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是2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病毒,对多种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均造成严重影响。2021年-2022年,在云南省丽江市烟草种植区不同烟区采集叶片黄化、皱缩...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和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是2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病毒,对多种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均造成严重影响。2021年-2022年,在云南省丽江市烟草种植区不同烟区采集叶片黄化、皱缩以及无症状的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样品共计14份,利用免疫金标速测卡和RT-PCR对其病原病毒进行检测。利用免疫金标速测卡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检样品中有9份样品检测出TSWV,检出率为64.28%,有3份样品检测出TMV,检出率为21.43%,2种病毒复合侵染的检出率同样为21.43%;利用RT-PCR对复合侵染的3份样品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在3份复合侵染青蒿样品中获得3条TSWV N基因序列、3条TMV cp基因序列和2条TMV RdRp部分序列。TSWV青蒿分离物与分离自云南的TSWV-2分离物相似性最高,为99.6%;TMV青蒿分离物与分离自辽宁的TMV-Shenyang分离物和分离自云南的TMV-Yongren-1相似性最高,均大于99.4%。这是首次发现TSWV和TMV 2种不同属病毒复合侵染青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青蒿 复合侵染
下载PDF
山东烟田烟蚜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
3
作者 陈鹏 王宝剑 +7 位作者 朱先志 刘文涛 周仙红 任广伟 庄乾营 高欢欢 张秀霞 张安盛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16-122,共7页
烟蚜在山东烟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研究山东烟田烟蚜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对于提高山东烟田烟蚜预测测报准确率以及有效防控该害虫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开展了烟蚜的田间种群消长动态调查,并应用5个聚集度指标(丛生指数I,聚块指标m^(*)/m,... 烟蚜在山东烟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研究山东烟田烟蚜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对于提高山东烟田烟蚜预测测报准确率以及有效防控该害虫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开展了烟蚜的田间种群消长动态调查,并应用5个聚集度指标(丛生指数I,聚块指标m^(*)/m,久野指标Ca,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K值)和2种回归方法(Iwao回归分析法与Toylar幂法则)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20—2021年烟田烟蚜的种群动态均为双峰型曲线:第1个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2个高峰出现在7月上中旬。在垂直分布上,烟草植株上部叶片的烟蚜数量占比(49.07%~70.29%)显著高于中部叶片(27.64%~33.71%)和下部叶片(1.64%~19.85%)。数据分析结果显示,I(1.733 2~42.703 0)>0,m^(*)/m(2.368 3~10.414 2)>1,Ca(1.368 3~9.414 2)>0,C(2.733 2~43.703 0)>1,0<K(0.106 2~0.730 8)<8;在Iwao回归方程中,β(4.578 65)>1,α(0.190 57)>0,在Toylar幂法则回归方程中,lga(0.691 65)>0,b(1.817 05)>1,说明调查期间烟蚜种群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利用空间分布参数确定了烟蚜的理论抽样数,并提出合理的田间抽样技术,即在烟田内采用“Z”字形取样法,每点选取烟草5~10株、每株烟草调查上中部叶片2~4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 种群动态 Iwao回归分析法 Toylar幂法则 空间分布 理论抽样数
下载PDF
氟噻唑吡乙酮对烟草疫霉的室内毒力及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研究
4
作者 焦芹 张风文 +3 位作者 郭丛 邓佳辉 姜兴印 王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8-333,346,共7页
烟草黑胫病是由烟草疫霉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对烟叶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为了探究氟噻唑吡乙酮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在室内离体条件下测定其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室内盆栽和大田试验评价氟噻唑吡... 烟草黑胫病是由烟草疫霉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对烟叶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为了探究氟噻唑吡乙酮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在室内离体条件下测定其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室内盆栽和大田试验评价氟噻唑吡乙酮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烟草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氟噻唑吡乙酮对各个地区烟草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囊形成的抑制效果均很好,与其他对照药剂相比,毒力较高,EC50分别为0.000 5 mg/L和0.000 4 mg/L。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4 000倍液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为84.33%,2 000倍液防效则达到了96.00%,与对照药剂相比有显著差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 000、3 000、4 000倍液的防效分别达到了93.82%、90.18%和83.27%,对照药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分别为77.82%和75.27%。此外,相比于对照药剂,氟噻唑吡乙酮在株高、有效叶片数、叶长、叶宽和光合速率方面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氟噻唑吡乙酮能够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烟草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氟噻唑吡乙酮 室内毒力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取食不同烤烟品种对斜纹夜蛾幼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李勇辉 雷婷 +4 位作者 徐元昌 赵明富 严乃胜 柳青 唐国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明确取食不同烤烟品种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在室内分别用5种烤烟品种叶片(云烟87、0790A、GH、TW48、TW53)饲养斜纹夜蛾,测定其5龄幼虫体内保护酶(CAT、POD、SOD)及解毒酶(Car E、GSTs、CYP... 明确取食不同烤烟品种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在室内分别用5种烤烟品种叶片(云烟87、0790A、GH、TW48、TW53)饲养斜纹夜蛾,测定其5龄幼虫体内保护酶(CAT、POD、SOD)及解毒酶(Car E、GSTs、CYP450)活性,并分析不同烤烟品种次生代谢物及营养物质含量与斜纹夜蛾幼虫体内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烤烟品种中TW48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0790A叶片单宁、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为最高;其中单宁含量是TW53叶片的1.60倍,类黄酮含量是GH叶片的1.37倍。取5个烤烟品种的叶片喂养斜纹夜蛾幼虫至5龄后体内CAT、POD、SOD、Car E、GSTs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取食烤烟品种0790A叶片后体内CAT、POD和SOD活性最高,取食烤烟品种TW48叶片后体内CAT、POD、Car E、GSTs活性最低,而取食不同烤烟品种叶片后的幼虫CYP450活性则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取食次生物质含量不同的烤烟品种叶片物会使斜纹夜蛾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烤烟 次生代谢物物质 保护酶 解毒酶
下载PDF
连作条件下烟草根腐病不同抗性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6
作者 王政 王所良 +3 位作者 李智 刘久羽 敖金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228,236,共8页
以烟草根腐病抗病品种云烟87和易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材料,利用盆栽方式和Illumina Hiseq扩增子测序技术,比较烟草根腐病不同抗性品种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多样性,为解析连作烟田易感根腐病成因及有益功能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以烟草根腐病抗病品种云烟87和易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材料,利用盆栽方式和Illumina Hiseq扩增子测序技术,比较烟草根腐病不同抗性品种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多样性,为解析连作烟田易感根腐病成因及有益功能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相较于抗病品种,感病品种根际土壤pH值稍低,且长期(4年和8年)连作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其中pH值和速效钾是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关键因子;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菌丰度偏低,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优势菌丰度整体较高;细菌群落相对丰度整体偏低,但长期连作下细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稍高;细菌群落MetaCyc代谢途径相对丰度整体随连作年限增加呈降低趋势,撂荒与短期连作土壤主要代谢途径相对丰度较抗病品种高,长期连作下较抗病品种低。总体来看,烟草根腐病抗病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对丰度和代谢相对丰度较高可能是其抗根腐病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结论为烤烟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技术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烟草根腐病 多样性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2018-2021年湖北省恩施市烟田瓢虫、食蚜蝇数据集
7
作者 王博 刘婷婷 +7 位作者 卢砚 崔文晓 程雅兰 孙文康 白薇 刘同先 夏鹏亮 冯毅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1期338-346,共9页
烟草是湖北省恩施市的支柱型产业,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和农业种植规模扩大,病虫害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断加剧。如何合理利用天敌资源是绿色防控害虫、有效减少农药负面影响的关键。瓢虫和食蚜蝇作为当地重要的天敌资源,对害虫的... 烟草是湖北省恩施市的支柱型产业,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和农业种植规模扩大,病虫害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断加剧。如何合理利用天敌资源是绿色防控害虫、有效减少农药负面影响的关键。瓢虫和食蚜蝇作为当地重要的天敌资源,对害虫的自然防控具有很大的潜力。为明确恩施瓢虫和食蚜蝇资源种类以及种群发生动态,文章收集了2018年末至2021年末湖北恩施烟田天敌昆虫资源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5张马氏网定点监测。本文共收集捕食性瓢虫标本1079头,食蚜蝇标本4286头。其中瓢虫26种,有20种鉴定到种,6种鉴定到属;食蚜蝇23种,其中18种鉴定到种,5种鉴定到属。天敌昆虫筛检及鉴定均由专业人员完成,保证了数据质量。本数据集提供了地方瓢虫和食蚜蝇天敌种类、数量、物种不同部位照片以及标本瓶照片,可为烟田害虫综合防治和天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 瓢虫 食蚜蝇 马氏网法 恩施
下载PDF
什邡雪茄烟叶黑胫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防治药剂筛选
8
作者 王瑢笙 毕馨月 +5 位作者 王俊 向欢 兰鑫宇 周士栋 吴元华 陈勇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有效防控什邡地区雪茄烟叶黑胫病,对什邡地区27株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进行交配型测定、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和6种常用药剂的室内筛选。结果表明,什邡地区菌株均为A2交配型,以无性生殖为主;病原菌群体Simpson(λ)指数... 为有效防控什邡地区雪茄烟叶黑胫病,对什邡地区27株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进行交配型测定、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和6种常用药剂的室内筛选。结果表明,什邡地区菌株均为A2交配型,以无性生殖为主;病原菌群体Simpson(λ)指数和均匀度指数(E._(5))分别为0.776和0.643,说明该地区菌株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与主坐标分析显示什邡地区烟草黑胫病菌群体与云南、贵州、四川其他地区和重庆的菌株具有一定的差异,群体92%变异来源于内部;甲霜灵、烯酰吗啉和烯酰氰霜唑对该地区黑胫病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平均EC_(50)值分别为0.491、0.574和0.730 mg/L。研究结果可为什邡地区雪茄烟叶黑胫病的科学、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黑胫病 交配型 遗传多样性 药剂筛选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YG-1对烟草根黑腐病菌的体外拮抗
9
作者 付克剑 苏友波 +6 位作者 崔永和 宋学茹 孟玉芳 周琪 李嘉淇 苏玉龙 黄智华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为丰富烟草根黑腐病菌高效拮抗菌资源,从玉溪烟草种植区根际土壤中分离烟草根黑腐病高效拮抗菌,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高效拮抗菌,测定菌株发酵液挥发性物质及发酵液粗提物对根黑腐病菌的拮抗活性。结果表明,筛选得到... 为丰富烟草根黑腐病菌高效拮抗菌资源,从玉溪烟草种植区根际土壤中分离烟草根黑腐病高效拮抗菌,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高效拮抗菌,测定菌株发酵液挥发性物质及发酵液粗提物对根黑腐病菌的拮抗活性。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12株拮抗菌中YG-1表现出最强的拮抗活性,经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roescens)。菌株YG-1发酵液挥发性物质可有效抑制烟草根黑腐病菌的生长,使菌丝扭曲畸形,并且降低产孢量,经GC-TOF-MS测定,YG-1发酵液含有酸、醛、酯以及一些含硫化合物,其中酸类物质和含硫化合物抑菌效果强。菌株YG-1发酵液粗提物能破坏烟草根黑腐病菌孢子质膜,当粗提物质浓度为0.25 mg/mL时,孢子失膜率达55.42%,同时检测到有明显的离子和核酸渗漏。拮抗菌YG-1具备开发为生防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烟草根黑腐病菌 体外拮抗 烟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多抗霉素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效及应用后其叶际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10
作者 郭沫言 汪汉成 +4 位作者 张艺 蔡刘体 王清 李文红 史彩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6,共9页
为了评价多抗霉素对烟草靶斑病的田间防效及药剂施用后不同时期叶际微生物的变化规律,通过田间小区施用多抗霉素,并于施药后不同时期调查田间烟草靶斑病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于不同时期取样并通过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多... 为了评价多抗霉素对烟草靶斑病的田间防效及药剂施用后不同时期叶际微生物的变化规律,通过田间小区施用多抗霉素,并于施药后不同时期调查田间烟草靶斑病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于不同时期取样并通过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多抗霉素对健康与感病烟叶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多抗霉素处理3、9 d的防效分别为89.80%、84.64%。施药后,感病组织亡革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Symmetrospora的相对丰度呈提高趋势;健康与感病组织细菌中假单胞菌属、甲基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金刚藻属的相对丰度均提高;施药后18 d,健康与感病组织叶际真菌和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均提高。叶际微生物网络关系互作图显示,施药后亡革菌属与链格孢属呈负相关,且与其他真菌属大多也呈负相关;细菌属之间互作关系大多呈正相关,部分细菌属之间呈负相关。综上,多抗霉素能快速且稳定地防治烟草靶斑病的发生,能有效降低烟草靶斑病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同时对叶际其余菌属存在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效较为稳定,证明多抗霉素能广泛用于烟草靶斑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靶斑病 多抗霉素 田间防效 叶际微生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芷江县烟草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控药剂筛选
11
作者 彭建斐 莫其会 +2 位作者 邓泽征 姚廷山 马冠华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165-168,共4页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病是严重为害烟草的重要病害之一,选择高效的防控药剂以减少烟草经济损失十分重要。本研究在调查分析土壤营养元素及当地花叶病发生情况的基础上,于病毒发生初期,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2亿CFU...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病是严重为害烟草的重要病害之一,选择高效的防控药剂以减少烟草经济损失十分重要。本研究在调查分析土壤营养元素及当地花叶病发生情况的基础上,于病毒发生初期,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2亿CFU·mL^(-1)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悬浮剂、2%宁南霉素水剂和0.5%几丁聚糖水剂3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2亿CFU·mL^(-1)沼泽红假单胞功PSB-S悬浮剂的防效最高,为66.03%,可为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控药剂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病 药剂 小区试验 沼泽红假单胞菌
下载PDF
烟草扭脉病毒云南分离物rtp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12
作者 杨亚辉 杨洁 +3 位作者 陈平 陈海如 陈小姣 李凡 《植物医学》 2024年第2期38-48,共11页
探究来自云南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区的烟草扭脉病毒(TVDV)各分离物间rtp基因序列差异,分析烟草丛顶病近年在田间发生趋势减缓的原因.以2020—2022年从云南楚雄、大理、保山及红河采集的染病烟草样品为材料,对TVDV的rtp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分... 探究来自云南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区的烟草扭脉病毒(TVDV)各分离物间rtp基因序列差异,分析烟草丛顶病近年在田间发生趋势减缓的原因.以2020—2022年从云南楚雄、大理、保山及红河采集的染病烟草样品为材料,对TVDV的rtp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共得到TVDV 7个不同分离物的rtp基因序列,长度均为2172 nt,包含618 nt的cp基因及1554 nt的rtd区;推导的TVDVRTP蛋白共编码722个氨基酸,其中包含CP蛋白的205个氨基酸,RTD的517个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发现,获得的7个TVDV分离物与GenBank上登录的其他TVDV分离物间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8.71%~100%,不同TVDV分离物间C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8.05%~100%,存在4个氨基酸的差异.获得的7个TVDV分离物与GenBank数据库登录的其他TVDV分离物间rtd区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6.68%~99.81%,RT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6.52%~100%,存在39个氨基酸的差异.这些TVDV分离物rtp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对TVDV的蚜虫传播效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烟草丛顶病在田间的发生与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扭脉病毒 烟草丛顶病 通读蛋白 分子变异 蚜虫传播
下载PDF
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13
作者 陈文华 江连强 +5 位作者 黎昌明 徐传涛 雷晓 刘晓莹 王茜 刘倩雯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80-84,共5页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菌是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物防治是行之有效的烟草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本研究选用新农药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开展了其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菌是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物防治是行之有效的烟草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本研究选用新农药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开展了其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烟草青枯病效果显著,能减轻该病害的发生程度,药剂用量为900 g/hm^(2)时田间防效可达76.08%;同时,施用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还能改善烟草的株高、茎围、叶片数、最大叶面积、产量、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等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推荐用量为600~90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生物防治 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可湿性粉剂 室内抑菌 田间防效
下载PDF
红河烟区烟草黑胫病和野火病发生的气象因子分析与模型构建
14
作者 韩雨静 刘春明 +8 位作者 侯秋强 何建忠 单双吕 张鲁民 陈天宏 杨桂林 何彦辉 陈作涛 郭建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目的】分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10—2021年间气候变化时空特征,构建烟草黑胫病和野火病预测模型。【方法】利用Mann-Kendall(MK)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等方法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和模型构建。【结果】红河州... 【目的】分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10—2021年间气候变化时空特征,构建烟草黑胫病和野火病预测模型。【方法】利用Mann-Kendall(MK)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等方法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和模型构建。【结果】红河州在整个烟草大田期的日照时数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泸西烟区在烟草旺长期、成熟后期的平均气温有显著的上升趋势,建水烟区在烟草旺长期、成熟前期和成熟后期的日照时数都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利用与黑胫病和野火病具有显著相关的气象因子构建病害预警模型的R^(2)分别为0.9984和0.9752。【结论】建立关于黑胫病和野火病的预警模型,R^(2)值较高,拟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病害 气象要素时空特征 预警模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下载PDF
烟草白粉病研究进展
15
作者 袁华杨 方福平 +3 位作者 胡贤锋 潘首慧 李翔宇 张玉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70-73,共4页
烟草白粉病是由专性寄生菌引起的烟草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烟草叶片,导致烟叶受损,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使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烟草白粉病是严重制约烟草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阐述了烟草白粉病的病原菌形态特征,总结... 烟草白粉病是由专性寄生菌引起的烟草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烟草叶片,导致烟叶受损,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使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烟草白粉病是严重制约烟草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阐述了烟草白粉病的病原菌形态特征,总结了其发病原因及发生特征,综述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烟草白粉病防治措施,并从抗病基因筛选、植物代谢产物开发、混合使用各类物质等方面提出了展望,以期为烟草白粉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白粉病 病原菌 发生原因 发生特征 防治措施 展望
下载PDF
基于根际生物屏障构建的烟草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毕开涛 韩伟 +6 位作者 陈佛源 覃锋 易蔓 李吉秀 任甜甜 杜霞 李石力 《植物医学》 2024年第1期22-32,共11页
青枯病防控一直是烟草农业发展中亟需破解的难题,探究并构建绿色、持续、高效的烟草青枯病防治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价值.本研究选择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蒿坝镇烟草青枯病连年重发区,集成以基于根际生物屏障构建的烟草青枯病绿色... 青枯病防控一直是烟草农业发展中亟需破解的难题,探究并构建绿色、持续、高效的烟草青枯病防治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价值.本研究选择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蒿坝镇烟草青枯病连年重发区,集成以基于根际生物屏障构建的烟草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采用土壤保育、拮抗菌剂基质拌菌、有机肥拌菌、营养抗性诱导技术,系统评价技术体系应用后对烟草生长发育、土壤元素、微生物菌群变化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体系应用后显著促进了烤烟生长发育,与对照区相比,打顶后处理区烟株株高、叶片数、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提升了9.8%,19.53%,16.56%,14.86%和29.65%;显著提高了烤烟对土壤元素的利用,处理区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相比对照区减少了76.58 mg/kg,80.89 mg/kg,506.25 mg/kg,交换性钙、镁、pH值分别增加了1600 mg/kg,176.50mg/kg与0.4个单位;优化了土壤微生物菌群,与对照区相比,示范区内烟草根际细菌中有益菌属Bacillus,Sphingomonas,Bryobacter,Bradyrhizobium,Flavobacterium,Arthrobacter,Sphingobium丰度增加了462.75%,69.77%,664.10%,131.34%,101.97%,123.74%,490.00%,青枯雷尔氏菌属下降63.14%;烟叶采收期示范区相对防效仍可达到86%左右,较非示范区的667 m 2均综合经济效益高出1337.62元.通过示范应用,证实了该项技术体系能够优化土壤,降低青枯病发生,提升烟叶产量,在今后的烟草青枯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屏障 烟草青枯病 绿色防控 基质拌菌 土壤保育
下载PDF
不同移栽期对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张洋 高文佑 +3 位作者 杨剑平 罗尔万 张俊 杨玉坤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9-12,共4页
为确定烟区适宜的移栽期,合理避开烟草青枯病暴发的高峰期,提高烟叶的产量、质量,在安顺烟区进行了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4月10日(E1)、4月15日(E2)、4月20日(E3)、4月25日(CK)4个移栽时间对烟草青枯病发生以及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 为确定烟区适宜的移栽期,合理避开烟草青枯病暴发的高峰期,提高烟叶的产量、质量,在安顺烟区进行了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4月10日(E1)、4月15日(E2)、4月20日(E3)、4月25日(CK)4个移栽时间对烟草青枯病发生以及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移栽会导致烟株到达团棵期和现蕾期的时间推后,生育期延长。与对照相比提前移栽5~10 d能够使烟草青枯病发病率降低2.09~2.88个百分点,病情指数降低0.58~0.60。从产量、产值来看,4月20日移栽较4月25日移栽分别高210.90 kg/hm^(2)、3764.55元/hm^(2),增幅达6.48%和3.88%,且提前移栽烟草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协调性均更优。综上所述,安顺烟区烟草在4月20日左右移栽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移栽期 产量 质量 贵州省安顺市
下载PDF
湘西州烤烟赤星病、花叶病发展动态预测模型
18
作者 范雨娴 袁小康 +3 位作者 毛辉 杨舟非 张中杰 郭赖晗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了分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烤烟赤星病、花叶病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病情预测模型,利用湘西州气象观测资料及烤烟K326病害测报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法确定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气象因子,并构建了病情发展动态... 为了分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烤烟赤星病、花叶病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病情预测模型,利用湘西州气象观测资料及烤烟K326病害测报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法确定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气象因子,并构建了病情发展动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烤烟赤星病、花叶病的主要致病气象因子为温度、风速、湿度,其中温度影响最大;低温高湿有利于烤烟赤星病发展,烤烟打顶前,高温低湿有利于烤烟花叶病发展;湿度在病情指数较小时影响不明显,病情指数达10以上时影响才显现;当病情指数较低时,较大的风速有利于烤烟赤星病发展,当病情指数较高时,较大的风速对烤烟赤星病发展不利。以致病气象因子结合前期病情指数构建的烤烟赤星病、花叶病发展动态预测模型,经独立数据检验,模拟预测较好,以期为湘西州烤烟赤星病、花叶病动态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赤星病 花叶病 发展动态 预测模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下载PDF
湘西州烤烟花叶病、赤星病的发病阈值研究
19
作者 张胜 范雨娴 +3 位作者 袁小康 何娜 张明发 毛云 《农技服务》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为湘西洲烟草花叶病、赤星病的提前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与指标支撑,使用正态检验及差异性分析的方法,对湘西州龙山烟草花叶病、赤星病发病前后的有效积温、累积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分析,找出具有显著差异的气象因子,并通过正态拟合和回代检... 为湘西洲烟草花叶病、赤星病的提前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与指标支撑,使用正态检验及差异性分析的方法,对湘西州龙山烟草花叶病、赤星病发病前后的有效积温、累积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分析,找出具有显著差异的气象因子,并通过正态拟合和回代检验判断最佳阈值。结果表明:烟草花叶病呈现移栽早,则发病早的特征。赤星病发病最佳气象阈值为移栽后有效积温>1 173℃·d;烟草花叶病发病最佳气象阈值为移栽后有效积温>252℃·d且累积水汽压>245 hPa,累积相对湿度>1 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326 烟草病害 花叶病 赤星病 发病阈值 湖南
下载PDF
延边州晒烟放线菌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
20
作者 刘士瑶 赵春夺 +5 位作者 温喜峰 崔伟 张帅 刘璐 张振 李虎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78-182,共5页
为了获取不同环境和生态位对晒烟可培养放线菌的影响,从延边州龙井、图们和延吉3个不同地点的晒烟生长区取样,采用纯培养的方法,从烟草非根际土、根际土、根、茎、叶中分离晒烟放线菌。根据菌体形态和16S rDNA部分序列测定及GenBank-BL... 为了获取不同环境和生态位对晒烟可培养放线菌的影响,从延边州龙井、图们和延吉3个不同地点的晒烟生长区取样,采用纯培养的方法,从烟草非根际土、根际土、根、茎、叶中分离晒烟放线菌。根据菌体形态和16S rDNA部分序列测定及GenBank-BLAST同源性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共得到链霉菌属和红球菌属放线菌11株,且延吉晒烟样品分离出的菌株数量多于龙井和图们。对烟草不同部位的放线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分离到的放线菌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根、茎、叶。该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晒烟种植过程中的适应性和安全性问题,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晒烟 分离 鉴定 系统发育多样性 吉林延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