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轻量级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果树叶片分类及病害识别模型设计
1
作者 买买提·沙吾提 李荣鹏 +2 位作者 蔡和兵 赵明 梁嘉曦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7,共11页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林果产业基地,特色林果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果树病害制约林果业发展,设计一款归一化注意力(normalization-based attention module,NAM)轻量级深度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2)果树叶片分类及病害识...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林果产业基地,特色林果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果树病害制约林果业发展,设计一款归一化注意力(normalization-based attention module,NAM)轻量级深度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2)果树叶片分类及病害识别模型。其中融入轻量型的归一化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对特征信息的敏感度,使模型关注显著性特征。同时,将L1正则化(L1 regularization或losso)添加到损失函数中,对权重进行稀疏性惩罚,抑制非显著性权重。试验结果表明,在叶片分类中,模型对自构建植物叶片病害识别数据集(Plant Village)、混合数据集的分类结果均表现良好,准确率分别达到97.05%、98.73%、94.91%,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在病害识别中,MobileNet-V2 NAM模型实现94.55%的识别准确率,高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视觉几何群网络(VGG16)经典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且模型参数量只有3.56 M。MobileNet-V2 NAM在具有良好准确率同时保持了较低的模型参数量,为深度学习模型嵌入到移动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果树分类 病害识别 归一化注意力轻量级深度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2 NAM) 归一化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苹果园3种病原真菌孢子数量的时空动态研究
2
作者 魏佳美 王强 +3 位作者 黄卫利 黄丽丽 胡小平 商文静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4-760,共7页
为揭示苹果园空气中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褐斑病菌(Marssonina coronariae)孢子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利用孢子捕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21年7月—2022年7月陕西省白水县果园不同高度空气... 为揭示苹果园空气中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褐斑病菌(Marssonina coronariae)孢子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利用孢子捕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21年7月—2022年7月陕西省白水县果园不同高度空气中3种苹果病原菌孢子数量进行周年动态监测。结果显示:苹果腐烂病菌孢子捕捉高峰期主要在2-6月,病原孢子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5 m和0.7 m高度;苹果轮纹病菌孢子捕捉高峰期主要在3月初到4月上旬,病原孢子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5 m和2.0 m高度;苹果褐斑病菌孢子捕捉高峰在4月,病原孢子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5 m高度。该结果表明虽3种苹果病害均为气传病害,但其病原菌田间时空分布不同,暗示其发生、流行规律存在差异,相应的病害防控策略也可做出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腐烂病 苹果轮纹病 苹果褐斑病 监测 孢子动态
下载PDF
基于坐标注意力的多尺度轻量级苹果叶片病害识别模型
3
作者 谷瑞 顾家乐 +1 位作者 宋翠玲 钱春花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0,186,共9页
为解决传统神经网络参数量大、无法满足资源有限的移动设备对苹果叶片病害的识别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坐标注意力的多尺度轻量级模型CA—MobileNetV2。首先,将MobileNetV2倒残差中3×3的卷积替换成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MMF—module),在... 为解决传统神经网络参数量大、无法满足资源有限的移动设备对苹果叶片病害的识别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坐标注意力的多尺度轻量级模型CA—MobileNetV2。首先,将MobileNetV2倒残差中3×3的卷积替换成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MMF—module),在不增加参数量的前提下,引入空洞卷积增大感受野,以捕捉丰富的多尺度细节信息,增强网络对细节信息和语义信息提取能力;其次,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地学习不同位置的特征权重,增强对苹果叶片病害区域的感知能力;最后,针对模型训练中的梯度消失问题,改进MobileNetV2的分类器,并引入Leaky ReLU激活函数。结果表明,所提轻量级模型在验证集上的识别准确率、参数量、浮点运算量分别为98.36%,2.35 MB和298.70 M,与ShuffleNetV2、EfficientNet—B2、MobileNetV2、MobileNetV3和GhostNet相比,参数量压缩0.69 MB、6.41 MB、0.28 MB、4.32 MB、1.46 MB,准确率提升8.6%,6.47%,5.07%,4.28%和3.85%,推理时间减少8.7 ms、21.1 ms、13 ms、6.9 ms、17.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叶片 病害识别 坐标注意力 轻量级模型 多尺度特征融合
下载PDF
张掖地区不同施药强度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种群动态
4
作者 周浩辉 张大为 +2 位作者 刘沛林 王森山 陆宴辉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4,共8页
为明确张掖地区苹果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不同施药管理对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采用目测法调查了苹果树冠层节肢动物群落,并分析了主要害虫与天敌的种群动态及生态位。结果表明:张掖地区苹果园节肢动物物种数量偏少。蚜虫和... 为明确张掖地区苹果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不同施药管理对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采用目测法调查了苹果树冠层节肢动物群落,并分析了主要害虫与天敌的种群动态及生态位。结果表明:张掖地区苹果园节肢动物物种数量偏少。蚜虫和叶螨为绝对优势害虫,二者发生数量随苹果园施药强度增加而增加;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为优势天敌,发生数量随施药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施药显著降低了果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量及植食性亚群落的丰富度,并降低了主要天敌的生态位宽度及其与害虫的生态位重叠值。施药等人为干扰严重削弱了天敌的生防功能,并刺激了果园小型害虫蚜虫和叶螨的种群再猖獗。本研究为张掖地区苹果园害虫的科学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地区 苹果园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生态位
下载PDF
苹果黑星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王华 余海龙 任毓忠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139-144,共6页
由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 Cook(Wint.))引起的苹果黑星病是全球苹果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苹果树的长势、产量及果实品质。为了建立简单、快捷和灵敏的苹果黑星病分子检测方法,以新疆伊犁河谷分离鉴定的苹果黑星菌(V.inaequal... 由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 Cook(Wint.))引起的苹果黑星病是全球苹果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苹果树的长势、产量及果实品质。为了建立简单、快捷和灵敏的苹果黑星病分子检测方法,以新疆伊犁河谷分离鉴定的苹果黑星菌(V.inaequalis)菌株为试材,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以病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区)核酸序列为靶标,设计筛选特异性引物,建立苹果黑星菌的LAMP检测体系,并对其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10组引物中Venin7引物能特异性的从4种苹果病害及1种锈病中鉴定出苹果黑星菌,且检测的稳定性好;该LAMP检测体系在扩增温度55℃~70℃、60~90 min以内均对苹果黑星菌有很好的检测效果;对苹果黑星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 pg/μL,比特异性引物PCR检测高出103倍以上。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技术,可以快速灵敏地对苹果黑星病进行检测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苹果黑星病 环介导等温扩增 病原检测 病害监测 防治 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区) LAMP检测体系
原文传递
苹果叶片病害检测的轻量化YOLOv5研究与实现
6
作者 周俊昌 曾维 +3 位作者 彭鹏 庞记成 刘军军 杨熙临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2,共7页
随着农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苹果叶片病害自动化检测十分必要,而现有的自动化检测模型由于网络结构复杂,难以在移动端进行部署。基于此,构建一种YOLOv5—SCFG轻量模型。首先,引入轻量型网络ShuffleNetv2重新构建YOLOv5骨干网络,保证网... 随着农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苹果叶片病害自动化检测十分必要,而现有的自动化检测模型由于网络结构复杂,难以在移动端进行部署。基于此,构建一种YOLOv5—SCFG轻量模型。首先,引入轻量型网络ShuffleNetv2重新构建YOLOv5骨干网络,保证网络整体轻量化;然后,在颈部网络引入CARAFE上采样算子和FasterNet模块,增强特征提取能力,加快特征融合速度;最后,添加全局注意力机制GAM,弥补网络轻量化带来的精度损失。结果表明,YOLOv5—SCFG模型权重大小为6.2 MB,平均精度均值mAP为85.9%,计算量FLOPs为6.3 G。相比于YOLOv5s,模型权重大小减少57%,mAP下降0.2%,FLOPs减小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叶片 轻量化模型 病害检测 YOLOv5s
下载PDF
枝干轮纹病对苹果树体矿质营养的影响
7
作者 李砚竹 李婷爱 +3 位作者 张林尧 戴蓬博 胡同乐 曹克强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2期155-162,共8页
为了明确枝干轮纹病对苹果树体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火焰光度计法、钒钼黄比色法、甲亚胺-H酸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健康植株和发生轮纹病植株叶片组织中11种常见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初步发现钾、锰、... 为了明确枝干轮纹病对苹果树体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火焰光度计法、钒钼黄比色法、甲亚胺-H酸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健康植株和发生轮纹病植株叶片组织中11种常见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初步发现钾、锰、锌3种矿质元素含量在健康树和发病树间的叶片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了健康植株和不同发病等级植株间的枝条和叶片中3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发现枝干轮纹病发病等级越高的果树,枝条和叶片中的钾元素含量越低,锰元素含量越高。进而在重病果园中测量了健康树和患病树的主干、侧枝和叶片的钾、锰含量,发现健康树的主干、侧枝和叶片中钾含量均显著高于患病树,而锰含量均显著低于患病树(P<0.05),其中,健康树主干、侧枝和叶片中的钾含量分别是发病树主干、侧枝和叶片中钾含量的15.5倍、4.5倍和2.4倍;发病树主干、侧枝和叶片中的锰含量分别是健康主干、侧枝和叶片中锰含量的4.4倍、7.0倍和6.7倍。本研究说明了枝干轮纹病会引起树体钾元素缺乏,锰元素含量过度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枝干轮纹病 矿质营养 钾元素 锰元素
下载PDF
环境因子和苹果品种对Alternaria mali强弱毒菌株致病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陈星旭 钟小刚 +2 位作者 贾许丽 徐秉良 张树武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3-650,共8页
【目的】明确不同环境因子(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和苹果品种对Alternaria mali强弱毒菌株致病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喷雾接种法评价不同环境因子和苹果品种对A.mali强弱毒菌株致病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条件... 【目的】明确不同环境因子(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和苹果品种对Alternaria mali强弱毒菌株致病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喷雾接种法评价不同环境因子和苹果品种对A.mali强弱毒菌株致病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条件对A.mali强弱毒菌株致病活性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整体程度上强毒菌株的潜育期短于弱毒菌株,发病程度高于弱毒菌株。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当温度为30℃时,A.mali强弱毒菌株潜育期均最短,分别为54 h和72 h;A.mali强毒菌株在温度为25℃时致病活性最强,病情指数为23.06,而弱毒菌株在30℃时致病活性最强,病情指数为17.53,但是当温度为15℃时,A.mali强弱毒菌株潜育期最长,均大于100 h,并在此温度下叶片发病最轻,其病情指数分别为5.86和8.42。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当相对湿度为60%时,A.mali强弱毒菌株潜育期均最长,为120 h,并且在此湿度条件下叶片的发病程度最轻,病情指数分别为10.88和9.42,而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强弱毒菌株潜育期最短,均为72 h。在不同光照条件下,A.mali强弱毒菌株均在光暗交替、紫外照射+持续光照条件下潜育期最短,其中强毒菌株在光暗交替、紫外照射+持续光照条件下潜育期均为60 h,而弱毒菌株在此条件下均为72 h,但是在光暗交替条件下,强毒菌株病情指数最高,为22.59,而在紫外照射+持续光照下,弱毒菌株病情指数最高,为21.24。此外,A.mali强弱毒菌株对不同苹果品种的致病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强弱毒菌株对富士和新红星品种致病性较弱,而对金冠致病性最强。【结论】不同环境因子和苹果品种对A.mali强弱毒菌株致病活性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苹果早期落叶病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叶斑病 Alternaria mali 强弱毒菌株 潜育期 致病性
下载PDF
子囊菌门赤壳科指赤壳属(Dactylonectria)真菌引起云南地区苹果根腐病初报
9
作者 毕潮龙 莫艳芳 +5 位作者 普特 施竹凤 裴卫华 吴德喜 陈齐斌 杨佩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1,137,共6页
云南苹果主产区根腐病发生为害严重,病原真菌种类复杂。为明确其病原真菌种类及分布,以及是否有新病原的存在,在云南苹果主产区进行病样采集,运用组织分离法获取病原菌,通过科赫法则验证致病性;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病原菌生物学分类... 云南苹果主产区根腐病发生为害严重,病原真菌种类复杂。为明确其病原真菌种类及分布,以及是否有新病原的存在,在云南苹果主产区进行病样采集,运用组织分离法获取病原菌,通过科赫法则验证致病性;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病原菌生物学分类地位,进一步基于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β-tubulin(β-tub)和histone H3(HIS3)多位点基因序列联合建进化树的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从昆明市富民县、丽江市古城区和宁蒗县分离得到3株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3株真菌均能使苹果根部出现腐烂症状。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将其鉴定为指赤壳属(Dactylonectria)的D.macrodidyma、D.estremocensis和D.torresensis。这是病原D.macrodidyma和D.estremocensis引起苹果根腐病的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为病害的发生流行监测和综合防治技术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根腐病 Dactylonectria macrodidyma Dactylonectria estremocensis Dactylonectria torresensis ITS β-TUB HIS3
原文传递
我国苹果轮纹病弱毒菌株中病毒的鉴定及其携带情况的检测
10
作者 从琪琪 张静怡 +6 位作者 孟祥龙 戴蓬博 李波 胡同乐 王树桐 曹克强 王亚南 《中国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92,共15页
【目的】苹果轮纹病是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侵染引起的苹果生产中危害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本文旨在获得携带dsRNA病毒的苹果轮纹病菌弱毒菌株,并明确dsRNA病毒的种类及各病毒在我国苹果产区宿主中的携带情况,为防治... 【目的】苹果轮纹病是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侵染引起的苹果生产中危害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本文旨在获得携带dsRNA病毒的苹果轮纹病菌弱毒菌株,并明确dsRNA病毒的种类及各病毒在我国苹果产区宿主中的携带情况,为防治苹果轮纹病提供新的生防资源,并为真菌病毒的多样性以及系统进化提供新的认识。【方法】从全国采集有典型苹果轮纹病症状的枝条样本,采用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法获得纯培养;通过dsRNA条带分析获得带毒菌株,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及分子克隆技术对带毒菌株WH-2L携带的dsRNA病毒种类进行鉴定。通过RT-PCR检测明确我国6个省(自治区)苹果轮纹病菌携带两种dsRNA病毒的情况。通过致病力测定明确携带不同种病毒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差异,最后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特性分析,揭示两种病毒的传播特性。【结果】在我国苹果产区葡萄座腔菌中首次发现由产黄青霉病毒科产黄青霉病毒属的Botryosphaeria dothidea chrysovirus 1(BdCV1)和全病毒科维多利亚病毒属的Botryosphaeria dothidea victorivirus 2(BdVV2)两种病毒复合侵染的苹果轮纹病菌菌株。BdCV1与BdVV2在我国苹果轮纹病菌中分布较为广泛,BdCV1在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苹果轮纹病菌中均有携带,在陕西延安、河北石家庄未检出,平均检出率为53.6%;BdVV2在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苹果轮纹病菌中均有携带,在陕西延安、河北石家庄和邯郸、新疆阿克苏、山东泰安和青岛未检出,平均检出率为28.6%。BdCV1+BdVV2复合侵染和BdCV1单侵染菌株在离体枝条、离体苹果和梨的果实上致病力均显著降低。BdCV1和BdVV2垂直传播效率均为100%,水平传播效率分别为9%和3%。【结论】苹果轮纹病菌弱致病力菌株WH-2L携带BdCV1与BdVV2两种病毒,BdCV1、BdVV2在我国6省(自治区)苹果产区轮纹病菌中检出率分别为53.6%、28.6%。两种病毒均可引起寄主致病力削弱,具有较高的垂直传播效率和一定的水平传播效率,有开发为苹果轮纹病生防资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座腔菌 苹果轮纹病 DSRNA 真菌病毒 致病力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两种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苹果病毒效果评价及两种新病毒的鉴定
11
作者 潘媛 王德 +7 位作者 刘楠 孟祥龙 戴蓬博 李波 胡同乐 王树桐 曹克强 王亚南 《中国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6-280,共15页
【目的】宏转录组测序(macro-transcriptome sequencing)与小RNA测序(small RNA sequencing)是病毒鉴定中常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ique)。本文旨在评价两种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不同类型的组织样本对苹果... 【目的】宏转录组测序(macro-transcriptome sequencing)与小RNA测序(small RNA sequencing)是病毒鉴定中常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ique)。本文旨在评价两种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不同类型的组织样本对苹果新发病毒鉴定的效率,为苹果病毒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8月自衡水深州市采集带有新病毒症状的‘鲁丽’苹果果皮和枝皮,提取总RNA后,分别构建宏转录组文库和小RNA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软件分析数据。首先,比较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各项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5级分级评分法综合比较各项指标的加权值,评价不同测序方法的效果。最后,利用RT-PCR方法验证高通量测序结果,对新发病毒进行基因组特性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从拼接效果来讲,采用相同的组织材料,宏转录组优于小RNA测序技术,采用相同的技术,果皮的拼接效果优于枝皮。从检出的病毒种类数量来讲,宏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枝皮检出的病毒种类最多,包括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坏死花叶病毒(apple necrotic mosaic virus,ApNMV)、苹果胶质木病毒-2(apple rubbery wood virus 2,ARWV-2)、苹果绿皱果相关病毒(apple green crinkle associated virus,AGCaV)、柑橘囊胶相关病毒(citrus concave gum-associated virus,CCGaV)、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8种病毒;小RNA测序技术检测枝皮,检出病毒种类最少,小RNA测序技术检测果皮与枝皮病毒种类存在差异,采用果皮作为检测对象,两种方法检测出病毒种类数量相同。比较各项指标的综合评分,宏转录组检测枝皮分数最高。高通量测序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ARWV-2、CCGaV在河北省为首次发现,分别命名为ARWV-2河北分离物(ARWV-2-HB)、CCGaV河北分离物(CCGaV-HB)。ARWV-2-HB CP GenBank登录号为PQ095583,CCGaV-HB MP和CP 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PQ095581、PQ095582,两种病毒基因序列与代表性分离物一致性均在96%以上,以ARWV-2和CCGaV CP氨基酸序列为基础构建系统发育树,ARWV-2-HB与LYXS(MZ819711)亲缘关系最近;CCGaV-HB与Mishima(MK940543)、Gala(MK940542)、Gala-BJ(OP820577)、Fuji-BJ(OP556109)和AC1(MH038043)亲缘关系相对密切。【结论】利用宏转录组测序与小RNA测序技术对相同‘鲁丽’果树疑似病毒病样本的果皮和枝皮分别进行测序,宏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苹果枝皮测序效果最好,检出病毒种类最多,获得相对完整的病毒基因组序列。采用小RNA测序,果皮和枝皮只能揭示部分病毒种类,检出的病毒种类存在差异,建议两种组织材料同时检测。在河北省报道了ARWV-2与CCGaV,揭示了ARWV-2-HB和CCGaV-HB的部分基因组序列,丰富了ARWV-2和CCGaV基因序列信息,明确了这两种病毒与其他代表性分离物的系统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转录组测序 小RNA测序 苹果病毒 鉴定 河北省
下载PDF
八棱海棠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治药剂筛选
12
作者 杜辰阳 沈凤英 +3 位作者 吴俊伟 赵鑫蕊 王雪 吴伟刚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9,共11页
以感染腐烂病的八棱海棠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依据柯赫氏法则确定其致病性,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的种类,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从9种常用化学杀菌剂中筛选出对八棱海棠腐烂病... 以感染腐烂病的八棱海棠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依据柯赫氏法则确定其致病性,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的种类,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从9种常用化学杀菌剂中筛选出对八棱海棠腐烂病病原菌毒力最强的药剂,以期为八棱海棠腐烂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感染腐烂病的八棱海棠中分离获得的2株病原菌HL-23和HL-100均为黑腐皮壳属真菌Valsa mali。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分析菌株HL-23和HL-100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HL-23和HL-100最适宜在PDA培养基上培养,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25~30℃,适宜在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磷酸二氢铵。通过室内平板试验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9种常用化学杀菌剂对八棱海棠腐烂病菌HL-23和HL-100的毒力,发现各杀菌剂对HL-23和HL-100这2株同类型病菌菌株的抑制率具有明显差异,抑制效果最好的为苯醚甲环唑,EC50为0.0109~0.0110 mg/L;其次为嘧菌酯,EC50为0.0158~0.018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棱海棠腐烂病 病原鉴定 Valsa mali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下载PDF
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13
作者 朱兆坤 高建军 《南方农机》 2025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传统化学农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带来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隐患以及病虫害抗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而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减少农药使用,可以提高苹果的... 【目的】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传统化学农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带来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隐患以及病虫害抗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而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减少农药使用,可以提高苹果的质量与产量,保护生态环境。【方法】文章通过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现有防治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利用新型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智能捕虫器、环保型灯光诱杀技术、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系统、精准施药技术等,并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结果】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显著提升苹果的产量和品质,为苹果种植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结论】该研究不仅为果农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南,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化制度的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其优势,为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为全球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病虫害 绿色防控 生态农业 生物防治 综合防治
下载PDF
Mixed application of raw amino acid powder and Trichoderma harzianum fertilizer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apple replant disease
14
作者 Weixiao Tang Yi Lü +7 位作者 Rong Zhang Xin Wang Haiyan Wang Mei Wang Xuesen Chen Xiang Shen Chengmiao Yin Zhiquan M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25年第3期1126-1139,共14页
Apple replant disease(ARD)is mainly caused by biological factors,and it severe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pple industry.The use of 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to alleviate ARD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for the ... Apple replant disease(ARD)is mainly caused by biological factors,and it severe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pple industry.The use of 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to alleviate ARD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pple industry.The effects of raw amino acid powder and Trichoderma harzianum fertilizer on plant biomass,leaf and root indexes,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soil enzyme activities,and the soil fungal community were studied under pot and field conditions using Malus hupehensis Rehd.seedlings and grafted trees(Fuji New 2001/M9T337)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We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terial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plant growth,increased the leaf photosynthesis and chlorophyll content,root respiration rate,root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Fusarium sp.in soil,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beneficial fungi.In conclusion,the mixed application of raw amino acid powder and T.harzianum fertilizer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 soil enzyme soil Fusarium soil fungal community
下载PDF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15
作者 王泽英 余秋林 王冬梅 《农家科技》 2025年第9期38-39,共2页
苹果斑点落叶病(又称褐纹病或轮斑病),是由真菌病原菌直起的,该病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中链格孢属轮斑病的一个强毒菌株系。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重点防治对象。主要危害苹果叶片、果实和枝条。以下介绍苹果斑... 苹果斑点落叶病(又称褐纹病或轮斑病),是由真菌病原菌直起的,该病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中链格孢属轮斑病的一个强毒菌株系。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重点防治对象。主要危害苹果叶片、果实和枝条。以下介绍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供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斑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 褐纹病
下载PDF
渭北旱塬苹果园关键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16
作者 牛永浩 何昕楠 +2 位作者 谢媛 赵唯 雷红梅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8,共4页
病虫害是北方地区苹果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苹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会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陕西省渭北旱塬有代表性的洛川县、白水县等苹果主要产区果园的病虫害进行调研及资料查询,结合该地区环境条件,综合描述了当地苹果... 病虫害是北方地区苹果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苹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会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陕西省渭北旱塬有代表性的洛川县、白水县等苹果主要产区果园的病虫害进行调研及资料查询,结合该地区环境条件,综合描述了当地苹果园的关键病虫害状况,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有效防治病虫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病虫害 防控措施
下载PDF
Sterile supernatant of Bacillus subtilis TLD4 controls apple replant disease: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mediated inhibition of Fusarium
17
作者 Haiyan Wang Yunfei Mao +6 位作者 Weixiao Tang Rong Zhang Xuesen Chen Xiang Shen Chengmiao Yin Yanfang Wang Zhiquan Mao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2025年第1期451-454,共4页
Apple replant disease(ARD)is a common soil-borne disease,and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apple trees(Jiang et al.,2023).Due to the prevalence of pathogenic Fusarium spp.,the resulting microbial co... Apple replant disease(ARD)is a common soil-borne disease,and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apple trees(Jiang et al.,2023).Due to the prevalence of pathogenic Fusarium spp.,the resulting microbial community shift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has been the primary cause of ARD in major apple-producing regions along the Bohai Gulf(Wang et al.,2018).Chemical fumigation is gradually eliminated because of i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erefore,it is crucial to find sustainable,eco-friendly,and effective biological measures to alleviate ARD(Wang et al.,2022).Since the discovery of antagonistic and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such as Bacillus spp.),their solid microbial fertilizer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have effective biocontrol properties(Shahid et al.,2021).In view of the variety of natural antifungal compounds of Bacillus spp.(Jasim et al.,2016;Ismaila et al.,2023),there were few reports on applying sterile supernatant of Bacillus spp.to prevent 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STERILE measures
下载PDF
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WG防治苹果黄蚜田间试验
18
作者 赵雨萌 杨华 +3 位作者 李广旭 戴启东 张广仁 周晏起 《北方果树》 2025年第3期21-23,26,共4页
作者于2022—2023年进行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田间防治苹果黄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22年各处理药后第3天,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WG 8000和10000倍液处理的校正防效达94.37%和92.02%,表现出明显的防效。第7天防效... 作者于2022—2023年进行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田间防治苹果黄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22年各处理药后第3天,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WG 8000和10000倍液处理的校正防效达94.37%和92.02%,表现出明显的防效。第7天防效达到最高,分别为98.33%和96.12%,其中8000倍液处理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0000倍液处理的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但与对照药剂10%氟啶虫酰胺WG差异不显著。2023年,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WG 8000和10000倍液处理在药后第1天即表现出明显的防效,均达92.00%;第3天即达到最高,防效分别为98.99%和98.40%,且药效到第7天仍不降低,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试验药剂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WG在试验中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即随处理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相应提高。因此,生产上推荐使用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WG 8000~12000倍液较为适宜,且在蚜虫基数较低的时候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 苹果黄蚜 田间试验
下载PDF
果园生草条件下苹果病虫害发生特征
19
作者 李晓龙 马军 +9 位作者 褚燕南 岳海英 王芳 岳芬芬 刘婷 李元 王媛 吴昊 贾永华 田建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199,共17页
为明确宁夏引黄灌区果园优势功能草种类型并进行获益评价,选用黑麦草Lolium perenne、苜蓿Medicago sativa、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长柔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等4种具备潜在绿肥功能的草种以及自然生草进行果园行间长期生草处理,... 为明确宁夏引黄灌区果园优势功能草种类型并进行获益评价,选用黑麦草Lolium perenne、苜蓿Medicago sativa、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长柔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等4种具备潜在绿肥功能的草种以及自然生草进行果园行间长期生草处理,以清耕模式为对照,对生草试验3年后不同功能草种条件下的果树生长发育及主要病虫害发生状况进行调查,解析不同生草品种条件对果园苹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病虫害发生情况的综合影响。不同草种生草对苹果生长发育及病虫害的影响不同,即人工播种长柔毛野豌豆、高羊茅、黑麦草及自然生草均可促进果树生育与果实产量品质的提升,减少蚜虫、叶螨发生量,增加瓢虫、草蛉的种群数量。人工播种苜蓿则会显著抑制果树的生育,并使斑点落叶病发生率提高37.62%。果树生长发育与病虫害及天敌发生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树短枝率与捕食性天敌瓢虫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R^(2)=0.72),单株产量与捕食性天敌瓢虫(R^(2)=0.64)及草蛉(R^(2)=0.57)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螨、蚜虫、早期落叶病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0.462<0.77);此外,捕食性天敌草蛉与瓢虫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瓢虫与叶螨及蚜虫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R^(2)>0.62)。综上,果园行间播种长柔毛野豌豆能促进果树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害发生,即果树的获益程度最高,具体表现为(相较于清耕):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方面,可使短枝率提高15.91%,单果重提高12.6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5.95%,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0.54%,可滴定酸含量降低21.43%,使蚜虫发生量降低36.10%,叶螨发生量降低22.46%,可作为宁夏引黄灌区果园的优势功能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苹果 功能草种 生长发育 产量品质 病虫害 获益评价
下载PDF
纳米载体递送5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活性及异色瓢虫安全性的影响
20
作者 陈敏 李凌云 +2 位作者 姜申 王洪涛 刘保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6-1134,共9页
为明确星型阳离子聚合物(SPc)纳米载体递送5种杀虫剂(阿维菌素、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苦参碱)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活性及对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了SPc递送5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活性,并开展了防治苹果黄蚜的... 为明确星型阳离子聚合物(SPc)纳米载体递送5种杀虫剂(阿维菌素、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苦参碱)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活性及对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了SPc递送5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活性,并开展了防治苹果黄蚜的田间药效试验。采用浸渍法和点滴法,分别测定了SPc递送5种杀虫剂对异色瓢虫卵孵化及幼虫存活率的影响。室内测定表明:采用SPc递送后,5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LC_(50)值分别比原商品制剂降低了29.05%~48.30%,表明SPc递送可改善5种杀虫剂的杀虫活性;同时,SPc递送5种杀虫剂对异色瓢虫卵孵化无显著影响,尽管对异色瓢虫幼虫的致死率略有提高,但与原商品制剂差异亦不显著。田间试验表明:采用SPc递送5种杀虫剂,药后3 d对苹果黄蚜的田间防效比原商品制剂提高了0.68%~7.57%,表明SPc递送可提高杀虫剂的速效性;药后14 d,SPc递送5种杀虫剂高剂量处理组防效比原商品制剂提高了3.95%~6.96%,表明SPc递送还可提高杀虫剂的持效性。研究表明:采用SPc纳米载体递送5种杀虫剂能够增强其对苹果黄蚜的活性,提高田间防效,并且对天敌异色瓢虫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阳离子聚合物 纳米载体 杀虫剂 苹果黄蚜 异色瓢虫 活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