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8篇文章
< 1 2 2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药剂对柑橘溃疡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1
作者 黄光耀 蒙麒元 +1 位作者 林林 玉新爱 《广西植保》 2024年第1期7-9,共3页
柑橘溃疡病(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是为害柑橘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柑橘品质和产量,试验选取37.5%氢氧化铜SC、20%噻菌铜SC、20%噻唑锌SC、6%春雷霉素SL、30%王铜SC和47%春雷·王铜WP杀菌剂,研究其对柑橘溃疡病的... 柑橘溃疡病(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是为害柑橘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柑橘品质和产量,试验选取37.5%氢氧化铜SC、20%噻菌铜SC、20%噻唑锌SC、6%春雷霉素SL、30%王铜SC和47%春雷·王铜WP杀菌剂,研究其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在新梢约2 cm时开始施药,6种杀菌剂在设置的使用剂量下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生产上可作为防治柑橘溃疡病的备选药剂,建议各果园根据该病害发生情况、防治时期及药剂性能进行合理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溃疡病 杀菌剂 田间试验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柑橘砂皮病的防效研究
2
作者 王占伟 周小江 +4 位作者 翦阳 阳红 张玲 何英才 赵琪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为了筛选防治柑橘砂皮病的最佳药剂,探索不同药剂适宜施用量在保护性施药条件下对柑橘砂皮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开展了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不同用量对柑橘砂皮... 为了筛选防治柑橘砂皮病的最佳药剂,探索不同药剂适宜施用量在保护性施药条件下对柑橘砂皮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开展了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不同用量对柑橘砂皮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于柑橘2/3的花凋落至果实膨大期连续喷药4次,间隔15~20 d喷1次,对柑橘生长安全,不同药剂对柑橘砂皮病的防效不同,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表现最好,对柑橘砂皮病的防治效果为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砂皮病 药剂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柑橘采后青霉病原中寄生病毒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廷富 文国琴 +1 位作者 王守长 宋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8-355,共8页
【目的】从采后霉烂柑橘上分离青霉病原菌,并筛选和鉴定病原中寄生的青霉病毒。【方法】以柑橘园腐烂的柑橘为材料,挑取分生孢子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划线分离,根据总基因组电泳图谱筛选具有基因组额外核酸片段的病毒菌株,并使用RT-PCR扩... 【目的】从采后霉烂柑橘上分离青霉病原菌,并筛选和鉴定病原中寄生的青霉病毒。【方法】以柑橘园腐烂的柑橘为材料,挑取分生孢子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划线分离,根据总基因组电泳图谱筛选具有基因组额外核酸片段的病毒菌株,并使用RT-PCR扩增额外片段测序鉴定相应病毒。【结果】根据菌落形态初步分组,分离到两类菌落特征差异明显的青霉菌(共25株),其中具灰绿色菌落的青霉16株,具暗黄绿色菌落的青霉9株。扩增两类青霉的代表菌株(DY10和DY18)的ITS并测序,鉴定结果显示,DY10和DY18分别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和指状青霉(P.digitatum)。青霉菌株总基因组电泳筛选发现,DY9、DY11、DY12、DY17菌株中存在约6000 bp的基因组额外片段,推测可能为指状青霉病毒1 (PdV1)同种不同病毒株的基因组。根据PdV1基因组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出约500 bp的条带,测序序列与PdV1基因组同源序列的一致性高达99.7%,将所分离的病毒鉴定为PdV1同种的不同病毒株。【结论】本研究从腐烂柑橘上分离鉴定意大利青霉16株和指状青霉9株,并从指状青霉菌株中筛选和鉴定出4株与维多利亚病毒属(Victorivirus) PdV1同种的不同病毒株,为柑橘绿霉病的绿色防控提供潜在的生防病毒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青霉 指状青霉 抗药性 生物防治 真菌病毒
下载PDF
亚洲柑橘木虱响应高效氯氰菊酯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4
作者 宋晓兵 崔一平 +3 位作者 凌金锋 黄峰 陈霞 彭埃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9-838,共10页
【目的】筛选高效氯氰菊酯胁迫下的柑橘木虱抗药性相关基因及其网络,探讨柑橘木虱应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为柑橘木虱的抗药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系统对高效氯氰菊酯和空白对照处理的... 【目的】筛选高效氯氰菊酯胁迫下的柑橘木虱抗药性相关基因及其网络,探讨柑橘木虱应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为柑橘木虱的抗药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系统对高效氯氰菊酯和空白对照处理的柑橘木虱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Hisat2、DESeq2和clusterProfiler等对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功能注释、分类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分析。【结果】从所检测的柑橘木虱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到显著DEGs 4596个,其中显著上调表达基因2900个、显著下调表达基因1696个。DEGs中有624个富集到KEGG的103条代谢通路,富集的通路主要涉及Hippo信号通路、核糖体、吞噬体、药物代谢、嘌呤代谢、硫胺素代谢和细胞凋亡等与昆虫抗药性紧密相关的7条代谢通路。与昆虫抗药性相关的DEGs 38个,涉及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转移酶、钠离子通道、三磷酸腺苷合酶、细胞色素b、酸性磷酸酯酶、钙粘蛋白、糖基转移酶、脱羧酶和ABC转运蛋白等多个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基因。【结论】挖掘获得大量的柑橘木虱响应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相关基因,显著富集的通路主要涉及Hippo信号通路、核糖体、吞噬体和硫胺素代谢等与昆虫抗药性紧密相关的代谢通路,为研究柑橘木虱的抗药机制以及进行抗药性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高效氯氰菊酯 抗药性 转录组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和Att-BiGRU-RNN的柑橘病叶分类
5
作者 吴叶兰 管慧宁 +2 位作者 廉小亲 于重重 廖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6-223,共8页
为实现对柑橘叶片病虫药害种类的快速精准识别,针对多种类柑橘病叶设计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循环神经网络(Attention-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recurrent nural network, Att-BiGRU-R... 为实现对柑橘叶片病虫药害种类的快速精准识别,针对多种类柑橘病叶设计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循环神经网络(Attention-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recurrent nural network, Att-BiGRU-RNN)分类模型。该模型在编解码模块分别采用BiGRU和RNN结构,能够利用高光谱数据前后波段光谱信息的关联性,有效提取光谱信息的深层特征;根据不同波段光谱信息的差异性引入注意力机制动态分配权重信息,提高重要光谱特征对分类模型的贡献率,提升模型的分类准确率。获取6类柑橘叶片高光谱信息,构建实验样本集,利用Att-BiGRU-RNN、VGG16、SVM和XGBoost分别建立柑橘病叶分类模型,Att-BiGRU-RNN模型总体分类准确率(Overall accuracy, OA)平均可达98.21%,相较于其他3种模型分别提高4.71、10.95、3.89个百分点,对光谱曲线重合度高的除草剂危害和煤烟病叶片的分类准确率有显著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方法可有效利用高光谱不同波段间的关联信息,识别准确率较机器学习方法有大幅提高,为柑橘病虫药害快速无损检测和防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病叶 高光谱成像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特征提取
下载PDF
福建三明地区柑橘病毒类病原种类的鉴定及检测
6
作者 张洁 王新 +4 位作者 马崇欢 李丁山 刘国坤 丁新伦 吴祖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6-271,共6页
为了明确福建省三明地区柑橘病毒类病原(病毒和类病毒)种类,利用RT-PCR技术对其进行了鉴定和检测,并对其检出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7份柑橘叶片样品中检出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 CTV)、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 为了明确福建省三明地区柑橘病毒类病原(病毒和类病毒)种类,利用RT-PCR技术对其进行了鉴定和检测,并对其检出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7份柑橘叶片样品中检出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 CTV)、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 CYVCV)、柑橘叶斑驳病毒(citrus leaf blotch virus, CLBV)和蚜虫致死麻痹病毒(aphid lethal paralysis virus, ALPV)等4种病毒以及柑橘曲叶类病毒(citrus bent leaf viroid, CBLVd)、啤酒花矮化类病毒(hop stunt viroid, HSVd)、柑橘矮化类病毒(citrus dwarfing viroid, CDVd)、柑橘类病毒Ⅴ(citrus viroidⅤ, CVdⅤ)和柑橘类病毒Ⅵ(citrus viroidⅥ, CVdⅥ)等5种类病毒。其中,CTV、CYVCV、CLBV和ALPV的检出率分别是71.01%、66.67%、0.97%和6.28%,CBLVd、HSVd、CDVd、CVdⅤ和CVdⅥ的检出率分别是7.25%、28.50%、13.04%、9.18%和6.76%。同时发现,CTV和CYVCV复合侵染的检出率为54.59%,而品种‘大分1号’的病毒检出率相对较低。本研究首次在柑橘叶片中检测到AL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病毒 类病毒 检出率
下载PDF
桃红颈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7
作者 温素卿 《河北果树》 2023年第1期29-30,共2页
近年来,随着桃、樱桃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种植面积的增大,桃红颈天牛在冀中南、冀东地区为害严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给果树生产造成重大损失。1发生规律桃红颈天牛2~3年发生1代,在河北中南部多数3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的遂道内越冬。... 近年来,随着桃、樱桃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种植面积的增大,桃红颈天牛在冀中南、冀东地区为害严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给果树生产造成重大损失。1发生规律桃红颈天牛2~3年发生1代,在河北中南部多数3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的遂道内越冬。春季树液流动后越冬幼虫开始为害,4-6月间老熟幼虫在木质部以分泌物粘结粪便和木屑做茧化蛹,蛹期20 d左右。6-7月间成虫羽化,刚羽化的成虫先在树干蛀道的蛹室内停留3~5 d,然后外出活动,一般在降雨后出现最多,晴天中午成虫多停留在树枝上不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颈天牛 树液流动 成虫羽化 越冬幼虫 果树生产 冀中南 老熟幼虫 发生与防治
下载PDF
植物源甘油酯对氢氧化铜防控柑橘溃疡病的减量增效作用
8
作者 黄晓山 朱志媚 +2 位作者 肖伏莲 李先信 龚碧涯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61-64,共4页
为评价植物源甘油酯作为助剂对氢氧化铜防控柑橘溃疡病的减量增效作用,试验比较了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单独使用、植物源甘油酯乳剂3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143倍液(减量30%)、植物源甘油酯乳剂3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 为评价植物源甘油酯作为助剂对氢氧化铜防控柑橘溃疡病的减量增效作用,试验比较了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单独使用、植物源甘油酯乳剂3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143倍液(减量30%)、植物源甘油酯乳剂3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减量50%),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减量30%的处理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对叶片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减量50%和不减量的处理,3个处理间对果实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综合比较,采用喷施植物源甘油酯助剂3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143倍液的处理,可以提高氢氧化铜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控效果,同时减少其使用量,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甘油酯 氢氧化铜 柑橘溃疡病 减量增效
下载PDF
广西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及黄龙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方栏 耿雪欣 +2 位作者 张木清 何新华 邹承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目的】了解广西柑橘主产区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危害情况及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CLas)的遗传多样性,为黄龙病的田间诊断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柑橘主产区8个地级市有代表性的柑橘园进行2... 【目的】了解广西柑橘主产区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危害情况及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CLas)的遗传多样性,为黄龙病的田间诊断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柑橘主产区8个地级市有代表性的柑橘园进行2个年度(2020和2021年)的跟踪调查并随机采集1048份柑橘叶片样品,利用qPCR技术对采集的样品进行CLas检测,并对阳性样品CLas菌株的基因组高变区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CLas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与2020年相比,除采自百色的柑橘样品CLas检出率2个年度保持不变(14.29%)外,2021年采自玉林、桂林、河池、梧州、南宁、贺州和来宾的柑橘样品CLas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2021年采自梧州的柑橘样品CLas检出率最高(52.94%)。不同种类柑橘的CLas检出率差异明显,2021年甜橙类、柚类、杂交柑类和金柑类的样品CLas检出率均较2020年升高,2个年度的宽皮柑橘类CLas检出率相同(14.29%)。不同症状类型的柑橘样品CLas检出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2021年采集的缺素黄化型样品CLas检出率最高(61.64%),其次是均匀黄化型(24.00%)和褪绿斑驳型(20.00%),无症状样品的CLas检出率亦高达11.54%,均较2020年的检出率增加。通过对CLas基因组高变区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发现CLas菌株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7株CLas菌株可聚为7个类群,与寄主柑橘的种类有一定关系,但其与症状类型及地理来源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不同年份、地理来源、柑橘种类和症状类型的CLas检出率差异较大,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田间缺素黄化型植株确诊为感染黄龙病的概率最大,其次是均匀黄化型和褪绿斑驳型,无症状植株也有很大概率感染黄龙病。CLas菌株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寄主柑橘的种类有一定关系,但与症状类型及地理来源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韧皮部杆菌亚洲种 检出率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菌效应蛋白与寄主互作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学进 马世绵 +6 位作者 沈盼 时洪伟 傅仕敏 贺俊 邹修平 周常勇 王雪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132,220,共7页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其病原是韧皮部杆菌属的革兰氏阴性难养细菌,我国发生的黄龙病病原为韧皮部杆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由于黄龙病菌未能实现纯培养,难...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其病原是韧皮部杆菌属的革兰氏阴性难养细菌,我国发生的黄龙病病原为韧皮部杆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由于黄龙病菌未能实现纯培养,难以进行传统的分子和遗传操作,导致其致病机理研究滞后。近年来,有关黄龙病菌效应蛋白的筛选鉴定及其与寄主靶标互作机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重点介绍了黄龙病菌分泌系统特征、效应蛋白与寄主互作机制及抗病种质创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效应蛋白 致病机制 细胞自噬
下载PDF
柑橘病害现场图像数据集及深度学习模型测试
11
作者 蔡泳恒 郭建文 +1 位作者 李宇琛 陈凤宜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235-237,共3页
深度学习用于植物病害图像分类,需要大量现场植物的叶片数据集,并且采用合适数据模型进行训练。以柑橘为对象,建立一个感染和正常叶片的数据集,采用ResNet50、DenseNet121、MobileNetV2、Vit Transformer、ECA_ResNet 5种模型对数据集... 深度学习用于植物病害图像分类,需要大量现场植物的叶片数据集,并且采用合适数据模型进行训练。以柑橘为对象,建立一个感染和正常叶片的数据集,采用ResNet50、DenseNet121、MobileNetV2、Vit Transformer、ECA_ResNet 5种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评估不同模型对数据集的训练性能,初步验证数据集支持深度学习进行柑橘病害种类识别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病害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模型测试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HF-01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53
12
作者 洪鹏 安国栋 +2 位作者 胡美英 耿鹏 桑松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9-578,共10页
为探讨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ruefaciensHF-01菌株液体发酵条件,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以茵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拮抗柑桔绿霉病菌PenicilliumdigitatumSacc.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对菌株的最适发... 为探讨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ruefaciensHF-01菌株液体发酵条件,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以茵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拮抗柑桔绿霉病菌PenicilliumdigitatumSacc.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对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HF-01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0%、酵母提取粉0.5%、氯化钠0_3%、硫酸镁0.1%;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6.0~6.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48h、250mL三角瓶装液量90mL、接种量体积分数6%、摇床转速130r·min-1。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HF-01抑菌能力提高37.3%;25℃条件下,优化后所得发酵滤液处理柑橘果实4d后,发病率为31.7%,病斑直径为25.9mm,显著低于优化前所得发酵滤液的发病率56.7%和病斑直径48.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发酵条件优化 单因子试验 正交试验 柑桔绿霉病菌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柑橘木虱在广东果园的发生调查 被引量:30
13
作者 程保平 赵弘巍 +3 位作者 彭埃天 宋晓兵 凌金锋 陈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9-192,196,共5页
柑橘木虱是重要害虫也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因此调查木虱发生动态及其携带黄龙病菌的情况对指导黄龙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广东多个果园的黄龙病发病情况,观察了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统计了柑橘木虱在不同月份的发生数量... 柑橘木虱是重要害虫也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因此调查木虱发生动态及其携带黄龙病菌的情况对指导黄龙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广东多个果园的黄龙病发病情况,观察了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统计了柑橘木虱在不同月份的发生数量,检测了木虱携带黄龙病菌情况。结果发现:失管果园中,黄龙病发病严重且木虱数量大,已成为散播病害的重要源头,而与失管果园保持一定距离且加强木虱防控可减轻黄龙病危害;还发现:广东地区6月份柑橘木虱种群已有一定数量,7、8月,其种群数量再次攀升,到了9、10月份,种群数量保持在高位。11、12月间,种群数量快速下降。最后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加强黄龙病防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柑橘木虱 田间调查 黄龙病防控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病原DNA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茜 廖惠红 +5 位作者 黄宏明 陆玉英 李文信 徐宁 韦宗便 李一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筛选出一种快速高效获取柑橘黄龙病病原DNA的提取方法,为黄龙病亚洲种病原的检测奠定基础。【方法】选取5份疑似黄龙病症状柑橘叶片样品,分别采用4种试剂盒(快捷型基因组DNA提取系统、新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植物基因组... 【目的】筛选出一种快速高效获取柑橘黄龙病病原DNA的提取方法,为黄龙病亚洲种病原的检测奠定基础。【方法】选取5份疑似黄龙病症状柑橘叶片样品,分别采用4种试剂盒(快捷型基因组DNA提取系统、新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快速DNA提取扩增套装)及CTAB法提取柑橘叶脉基因组DNA,并用柑橘黄龙病亚洲种的16SrDNA特异引物fD1/fD2和OI1/OI2c进行PCR扩增,DNA提取产物及PCR扩增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检测。【结果】快捷型基因组DNA提取系统获得的DNA质量最好,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和CTAB法提取DNA方法提取得到的DNA质量较好,新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所获得的DNA质量较差,快速DNA提取扩增套装所获得的DNA质量最差。除快速DNA提取扩增套装外,其余4种DNA提取方法均扩增出黄龙病亚洲种病原。【结论】快捷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系统试剂盒操作简单快捷,耗时短,提取的DNA效果较好,能够满足黄龙病病原PCR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黄龙病 试剂盒 CTAB DNA提取 PCR
下载PDF
一株侵染柑橘木虱的球孢白僵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3
15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3 位作者 程保平 凌金锋 陈霞 张炼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9-144,共6页
从柑橘木虱虫体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强致病性的虫生真菌GZMS-28,本文测定了该菌株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并分析了其rDNA ITS基因序列。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柑橘木虱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浓度为1.0×108个/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柑橘木虱... 从柑橘木虱虫体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强致病性的虫生真菌GZMS-28,本文测定了该菌株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并分析了其rDNA ITS基因序列。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柑橘木虱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浓度为1.0×108个/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柑橘木虱成虫7d后,其校正死亡率达到95.7%。菌株GZMS-28的培养特征与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较为一致,其rDNA ITS序列与GenBank中白僵菌属多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对应序列相似性达到99%以上,因此将菌株GZMS-28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球孢白僵菌 致病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白僵菌CQBb111菌株对柑橘木虱和胡瓜新小绥螨的毒力差异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艳璇 孙莉 +2 位作者 林坚贞 陈霞 季洁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0,共5页
本文用球孢白僵菌CQBb111菌株的分生孢子配成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对柑橘木虱成虫和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的毒性进行了测定。1.0×104孢子.mL 1的悬浮液作用第10 d的柑橘木虱和胡瓜新小绥螨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68%、4.05%,同浓度的孢... 本文用球孢白僵菌CQBb111菌株的分生孢子配成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对柑橘木虱成虫和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的毒性进行了测定。1.0×104孢子.mL 1的悬浮液作用第10 d的柑橘木虱和胡瓜新小绥螨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68%、4.05%,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柑橘木虱的致死率远高于其对胡瓜新小绥螨的致死率。柑橘木虱和胡瓜新小绥螨第3 d的LC50为2.24×109、5.4×1012孢子.mL 1,同一时间下,对柑橘木虱致死率达50%的悬浮液对胡瓜新小绥螨的影响甚微。浓度为1.0×108孢子.mL 1时,柑橘木虱的LT50为2.88 d,而胡瓜新小绥螨此时校正死亡率仅为10.7%,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柑橘木虱的LT50远小于胡瓜新小绥螨的LT50。该菌株对柑橘木虱成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对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影响甚微。因此可以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搭载球孢白僵菌CQBb111菌株的分生孢子联合控制柑橘木虱,以减缓柑橘黄龙病的扩散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柑橘木虱 胡瓜新小绥螨 黄龙病 毒力 联合控制
下载PDF
21种药剂对柑桔溃疡病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25
17
作者 任建国 黄思良 +1 位作者 岑贞陆 李杨瑞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柑桔溃疡病 防治试验 药剂 检疫性病害 黄单胞菌 同物异名 经济价值 地毯草 成年树 pv 果实 为害 苗木 幼树 落叶 枯梢 树势 落果 病斑
下载PDF
从养分状况角度解析纽荷尔脐橙日灼果的形成机制
18
作者 杨梅 李延红 +4 位作者 付艺萍 刘桂东 魏清江 米兰芳 周高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30-38,共9页
为了明确纽荷尔脐橙日灼果的形成与果实、树体以及土壤养分状况的相关性,以11年生枳砧纽荷尔脐橙为试材,设置简约和常规2种不同的果园管理模式,分析了不同果实样品、对应结果枝上叶片样品以及同方位土壤样品的养分含量。结果显示:在2种... 为了明确纽荷尔脐橙日灼果的形成与果实、树体以及土壤养分状况的相关性,以11年生枳砧纽荷尔脐橙为试材,设置简约和常规2种不同的果园管理模式,分析了不同果实样品、对应结果枝上叶片样品以及同方位土壤样品的养分含量。结果显示:在2种管理模式下日灼果果皮的N、B、Zn、Cu和M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的,但K和C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和正常果的;日灼果果肉的C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的;日灼果结果枝上叶片的Ca含量在常规管理模式下显著低于对照果和正常果结果枝上叶片的,而其Fe、B和M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结果枝上叶片的;在2种管理模式下日灼果树土壤的pH值和交换性C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的,但日灼果树土壤有机质,速效P、K,以及有效Fe、B和Cu含量在常规管理模式下均显著高于对照的,而在简约管理模式下仅速效K和有效Cu含量较高。综上所述,果实中K和Ca含量的降低与果实日灼病的发生密不可分,果实较高的B含量不能抑制日灼病的发生,而较高的土壤有机质、N、P、Fe和Zn含量会导致树势较旺而形成日灼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日灼病 养分 果园 管理模式 形成机制
下载PDF
柑橘木虱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杜丹超 鹿连明 +3 位作者 张利平 胡秀荣 黄振东 陈国庆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78-181,共4页
防治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的关键措施。主要阐述了柑橘木虱的防治技术手段,包括田间管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并且探讨了柑橘木虱防治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防治柑橘木虱及防控柑橘黄龙病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柑橘木虱 防治技术 柑橘黄龙病
下载PDF
常规和巢式PCR对柑橘黄龙病菌的检测灵敏度比较 被引量:27
20
作者 鹿连明 胡秀荣 +2 位作者 张利平 黄振东 陈国庆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8期1280-1287,共8页
根据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病菌16SrDNA、16S/23S核糖体基因间隔区(ribosomal intergenic region,RIR)、核糖体蛋白β操纵子(β-operon)和外膜蛋白(out membrane protein,OMP)基因序列设计了8对引物,通过常规和巢式PCR... 根据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病菌16SrDNA、16S/23S核糖体基因间隔区(ribosomal intergenic region,RIR)、核糖体蛋白β操纵子(β-operon)和外膜蛋白(out membrane protein,OMP)基因序列设计了8对引物,通过常规和巢式PCR方法对各引物的检测灵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引物的检测灵敏度不同。对于上述任何基因,巢式PCR的灵敏度均比常规PCR至少高103倍;对于同一种基因,扩增短片段的引物比扩增长片段的引物灵敏度高或相当;在扩增产物大小相同时,用以扩增核糖体蛋白β操纵子基因的引物较其他三种稍高。对不同症状柑橘样品的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果。因此,对于柑橘黄龙病的检测,可优先考虑使用巢式PCR方法,若使用常规PCR,则宜选用具有高灵敏度的扩增小片段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常规PCR 巢式PCR 灵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