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外来入侵植物新记录种——齿裂大戟
1
作者 胡京枝 张晓林 +1 位作者 杨海青 樊振利 《河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报道了河南省大戟科大戟属一种外来入侵植物新记录种—齿裂大戟(Euphorbia dentata Michx.)。并结合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调查结果,对河南省林业、草原、湿地生态系统齿裂大戟入侵风险定量分析,计算出风险值为1.66,属于中风险入侵植物。
关键词 河南省 入侵植物 新记录 齿裂大戟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ArcGIS加拿大一枝黄花适生区预测
2
作者 常悦 李玉静 +3 位作者 李周旭 韩红英 石金梅 李良涛 《农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区及其分布影响因素,以利于有效防控,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对加拿大一枝黄花2041—2060、2061—2080气候模式下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当前适生区预测AUC值为0.933,模... 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区及其分布影响因素,以利于有效防控,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对加拿大一枝黄花2041—2060、2061—2080气候模式下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当前适生区预测AUC值为0.933,模型预测结果理想;适生区分布主要受气温和降水影响;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中地区,以上海市全域、江苏省中南部、安徽省中部、江西省北部、湖南省东部、湖北省东部以及浙江省部分地区和沿海海岸线为主。随着时间推移,2041—2060年相比较于当前,高、中适生区的面积增加106.04万km^(2),低适生区增加110.62万km^(2);2061—2080年,高、中适生区的面积与当前相比增加110.99万km^(2),低适生区增加111.55万km^(2)。总体来说,未来气候变化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适生区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建议相关部门基于其潜在适生区的变化趋势制定响应的分级管理策略,以防止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加拿大一枝黄花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影响土壤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3
作者 苟鹏飞 王永亮 +3 位作者 杜银龙 胡志强 吴斌 邰苏日嘎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62-64,72,共4页
外来入侵植物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危害。入侵植物定植后,不仅使原生植被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基于国内相关研究,本文总结了外来入侵植物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 外来入侵植物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危害。入侵植物定植后,不仅使原生植被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基于国内相关研究,本文总结了外来入侵植物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根系分泌物、土壤营养物质、生物互作等方面内容,提出了展望。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与数量受不同入侵植物的影响不同。入侵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分泌物、根际微生物互作及土壤养分变化等对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入侵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未来应更加强植物入侵监测、管理与生态修复研究,以促进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农用芥末精油防治烟叶育苗池绿藻
4
作者 董贤春 刘刚 +5 位作者 杜兴良 刘勇 左安任 董善余 吴东 罗忠峰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0期243-245,共3页
为拓展芥末在烟草农业上的应用,在参考烟草育苗绿藻防控及芥末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农用芥末精油的防藻效果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农用芥末精油溶液具有较强的烟草苗床营养液防藻抑藻功能,浓度在0.1%-1.0%、时间4-6 h即可使绿藻失绿变... 为拓展芥末在烟草农业上的应用,在参考烟草育苗绿藻防控及芥末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农用芥末精油的防藻效果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农用芥末精油溶液具有较强的烟草苗床营养液防藻抑藻功能,浓度在0.1%-1.0%、时间4-6 h即可使绿藻失绿变色沉淀,并降低营养液pH,可缓解当前防绿藻中使用硫酸铜溶液的不利影响,在烟叶育苗抑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芥末精油 育苗池 绿藻
下载PDF
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5
作者 王宇哲 魏有海 +3 位作者 李娟 郭良芝 程亮 郭青云 《青海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0-46,53,共8页
为探究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对杂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本试验采用种子生物测定法,测定青海天然草地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及分离组分对野燕麦、旱雀麦和野芥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乙醇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 为探究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对杂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本试验采用种子生物测定法,测定青海天然草地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及分离组分对野燕麦、旱雀麦和野芥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乙醇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而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相对杂草种子萌发抑制作用强弱顺序分别为旱雀麦>野芥菜>野燕麦和野芥菜>野燕麦>旱雀麦.瑞香狼毒保留时间为5.50 min组分对旱雀麦根长抑制率较高,达83.38%,对野芥菜根长抑制率为73.85%;而麻花秦艽保留时间为15.66 min组分对旱雀麦和野芥菜种子芽长和根长的抑制率较低,介于30.18%~56.68%.可见,瑞香狼毒对杂草种子萌发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麻花秦艽 提取物 杂草 种子萌发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烟台市互花米草入侵现状与治理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丹 赵佳琳 +3 位作者 石晓蕾 张丽文 陈坤 高慧敏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互花米草的入侵导致受其侵占的滩涂湿地资源利用率低,近岸生产生活空间面积减少,给海洋开发与管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烟台市互花米草的分布情况,综述了互花米草入侵的危害,简要概述了互花米草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制定... 互花米草的入侵导致受其侵占的滩涂湿地资源利用率低,近岸生产生活空间面积减少,给海洋开发与管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烟台市互花米草的分布情况,综述了互花米草入侵的危害,简要概述了互花米草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制定分区综合治理方案、建立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和建立跨市多部门联动防控体系的建议,旨在为烟台市互花米草的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 互花米草 治理措施
下载PDF
两种替代植物对少花蒺藜草的生态修复技术
7
作者 王坤芳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295-299,共5页
为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绿色的草原少花蒺藜草防控修复技术,选择沙打旺和草木樨为替代植物,结合低位刈割物理防控措施,对少花蒺藜草入侵地进行生态修复干扰调控,以期通过降低少花蒺藜草种子库基数和改善入侵地植被组成达到对少花蒺藜草... 为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绿色的草原少花蒺藜草防控修复技术,选择沙打旺和草木樨为替代植物,结合低位刈割物理防控措施,对少花蒺藜草入侵地进行生态修复干扰调控,以期通过降低少花蒺藜草种子库基数和改善入侵地植被组成达到对少花蒺藜草的逐步防控阻断。结果表明,低位刈割与替代植物补播调控技术能显著降低少花蒺藜草的种群密度、出现概率及单位面积分蘖数、刺苞和颖果数等。与示范区外相比,示范区内少花蒺藜草密度降低了74.3%,出现概率降低20%;单位面积分蘖数、刺苞及颖果数分别降低了66.8%、60.9%和60.8%。低位刈割与替代植物补播调控对少花蒺藜草平均株高及单株分蘖数、刺苞及颖果数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少花蒺藜草 生态修复技术 低位刈割 替代控制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禾叶慈姑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鹤燃 张丽辉 赵骥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禾叶慈姑(Sagittaria graminea)原产于北美洲,经由澳大利亚传入我国,因其密集的克隆生长,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会改变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对禾叶慈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入侵生态学、水体净化和园林规划三个方面。本文从生物学特征、分... 禾叶慈姑(Sagittaria graminea)原产于北美洲,经由澳大利亚传入我国,因其密集的克隆生长,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会改变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对禾叶慈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入侵生态学、水体净化和园林规划三个方面。本文从生物学特征、分布区域概况、入侵机制及利用等方面阐述禾叶慈姑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禾叶慈姑的入侵机理、防治及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叶慈姑 入侵植物 生物学特征 入侵机制 利用
下载PDF
金钟藤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高广春 吴萍 +2 位作者 曹洪麟 林立东 魏孝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3-237,共5页
从金钟藤(Merremia boisiana(Gagnep.)V.Ooststr.)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8个酚类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东莨菪内酯(1)、七叶内酯(2)、N-p-香豆酰酪胺(3)、3,5-二咖啡酰基奎尼酸甲酯(4)、3,4-二咖啡酰基奎尼酸甲酯(5)、3,4,5-三... 从金钟藤(Merremia boisiana(Gagnep.)V.Ooststr.)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8个酚类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东莨菪内酯(1)、七叶内酯(2)、N-p-香豆酰酪胺(3)、3,5-二咖啡酰基奎尼酸甲酯(4)、3,4-二咖啡酰基奎尼酸甲酯(5)、3,4,5-三咖啡酰基奎尼酸甲酯(6)、槲皮素(7)以及山奈酚-3-β-D-半乳糖甙(8)。这些化合物均是首次从鱼黄草属(Merremia)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钟藤 旋花科 鱼黄草属 酚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化感物质
下载PDF
外来入侵杂草白花鬼针草的特征特性 被引量:22
10
作者 田兴山 岳茂峰 +2 位作者 冯莉 杨彩宏 杨红梅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4-175,共2页
白花鬼针草为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广东省广泛分布。白花鬼针草繁殖能力强,侵占速度快,能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容易形成单一群落,对农林业生产以及生物多样... 白花鬼针草为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广东省广泛分布。白花鬼针草繁殖能力强,侵占速度快,能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容易形成单一群落,对农林业生产以及生物多样性带来极大危害。本文在调查研究及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叙述了外来入侵杂草白花鬼针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控管理等内容,为进一步开展白花鬼针草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杂草 白花鬼针草 特征特性 危害 防控
下载PDF
紫茎泽兰及其危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银朝 赵宝玉 +2 位作者 樊泽锋 樊月圆 谭承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5期45-48,共4页
紫茎泽兰属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或成半灌木状植物,原产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于解放前后侵入我国,半个世纪以来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危害。由于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其他植物的化学互感作用,已广泛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 紫茎泽兰属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或成半灌木状植物,原产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于解放前后侵入我国,半个世纪以来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危害。由于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其他植物的化学互感作用,已广泛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等地,且仍在不断地朝华中和华东方向蔓延,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已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首批入侵国内16 种外来物种之首。文章着重介绍了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危害、动物中毒临床症状与机理、防除与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分布与危害 中毒 防除与利用
下载PDF
大米草的防除初探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建 黄建华 +3 位作者 余振希 吴国强 缪明华 杨坛发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8-72,共5页
阐述了大米草引种及防治的原因,着重强调其防除办法,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大米草除草剂BC-08为最成功的药剂,能够在21d内杀死大米草的地上部分,到60d内时,大米草的地下部分也全部腐烂。水生动物试验表明大米草除草剂BC... 阐述了大米草引种及防治的原因,着重强调其防除办法,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大米草除草剂BC-08为最成功的药剂,能够在21d内杀死大米草的地上部分,到60d内时,大米草的地下部分也全部腐烂。水生动物试验表明大米草除草剂BC-08对本实验所用水生动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草 引种 防除 除草剂 水生动物 实验 毒性
下载PDF
紫茎泽兰叶片化感作用对10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06
13
作者 郑丽 冯玉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782-2787,共6页
化感作用在生物入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紫茎泽兰具有化感物质,它能抑制豌豆等一些对化感物质敏感的植物种子萌发,但它对入侵早期直接与之竞争的植物的影响以及化感作用与其入侵性的关系还知之甚少。以紫茎泽兰入侵早期直接与之竞争... 化感作用在生物入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紫茎泽兰具有化感物质,它能抑制豌豆等一些对化感物质敏感的植物种子萌发,但它对入侵早期直接与之竞争的植物的影响以及化感作用与其入侵性的关系还知之甚少。以紫茎泽兰入侵早期直接与之竞争的草本植物和为替代控制紫茎泽兰引进的牧草为材料,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紫茎泽兰叶片提取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化感作用与其入侵性的关系,并为其替代控制提供依据。紫茎泽兰叶片提取液对10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作用,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对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低浓度时较弱,高浓度时较强。高浓度的提取液能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胚轴和胚根长度,增加幼苗丙二醛含量,其中发芽速率更敏感,可能是衡量化感作用的最敏感指标。不同植物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无芒虎尾草、白三叶、细叶苦荬和莎草砖子苗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较敏感,紫花苜蓿最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入侵性
下载PDF
洞庭湖区水葫芦分布及危害的评价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云 周国庆 +3 位作者 周国峰 王文龙 李密 彭友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97-101,共5页
对洞庭湖区(常德市、益阳市、岳阳市)河道、池塘、沟渠三大生境中的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的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整个洞庭湖区,无论是河道(主要是小河和河滩)、沟渠还是池塘,都有水葫芦的危害,水葫芦在这些水... 对洞庭湖区(常德市、益阳市、岳阳市)河道、池塘、沟渠三大生境中的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的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整个洞庭湖区,无论是河道(主要是小河和河滩)、沟渠还是池塘,都有水葫芦的危害,水葫芦在这些水体中常常形成单一优势种群,尤其在闲置池塘和沟渠中的危害程度非常严重,在洞庭湖区,对益阳市危害最严重,其次是常德市,岳阳市相对危害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水葫芦 分布 危害 评价
下载PDF
黄顶菊化感物质释放途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冯建永 陶晡 +1 位作者 庞民好 刘颖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7,共6页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萝卜、小麦、玉米和棉花为受体,研究了黄顶菊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旨在了解黄顶菊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结果显示:黄顶菊自然挥发物对受体植物不表现化感作用;黄顶菊淋溶物对棉花幼苗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萝卜、小麦、玉米和棉花为受体,研究了黄顶菊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旨在了解黄顶菊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结果显示:黄顶菊自然挥发物对受体植物不表现化感作用;黄顶菊淋溶物对棉花幼苗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棉花幼苗高度和根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29%和10.42%;黄顶菊枯落物浸提液和根系分泌物浸提液对4种受体植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除了黄顶菊根系分泌物浸提液B3处理外,其它处理的综合效应均显著大于淋溶物处理,如黄顶菊枯落物浸提液(A1、A2、A3)、根系分泌物浸提液(B1、B2、B3)以及淋溶物等各处理对受体植物的综合效应分别为44.74、29.37、14.5、31.54、16.52、3.55、1.48。结果表明,黄顶菊主要通过植株残体和根系分泌向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其次是通过雨雾的淋溶对受体植物产生化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顶菊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下载PDF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18
16
作者 顾忠盈 吴新华 +1 位作者 杨光 陈建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8-421,共4页
分析我国外来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对农林业、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和国家安全造成破坏和威胁;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主要有生物自然扩散传播、人为引种传入、随国际贸易往来传入等;目前我国的防范工作主要有3个方面,即... 分析我国外来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对农林业、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和国家安全造成破坏和威胁;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主要有生物自然扩散传播、人为引种传入、随国际贸易往来传入等;目前我国的防范工作主要有3个方面,即检验检疫部门在口岸一线检疫防控,农林部门引种审批与病虫害防治,环保部门生态环境治理等,各部门均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在分析形势、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5点对策建议: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社会对防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保证防范工作均有法可依;三是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机制;四是强化口岸检疫措施,筑牢第一道防线;五是建立健全外来生物监控网络,保障防范工作及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生物 有害生物 生物入侵 防范 对策
下载PDF
外来入侵杂草紫茎泽兰的分布与区域减灾策略 被引量:16
17
作者 桂富荣 蒋智林 +3 位作者 王瑞 李正跃 郭建英 刘万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93-97,共5页
外来生物入侵对经济、生态和社会安全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的紫茎泽兰是一种入侵性很强的世界性恶性杂草。综述了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发生分布情况,结合项目组多年的系统调查与... 外来生物入侵对经济、生态和社会安全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的紫茎泽兰是一种入侵性很强的世界性恶性杂草。综述了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发生分布情况,结合项目组多年的系统调查与研究进展,提出了包括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替代控制等措施在内的区域减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分布 区域减灾
下载PDF
杠板归中化学成分生防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青云 黄圣卓 +3 位作者 李红芳 奚家勤 莫明和 赵友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245-5247,共3页
首次报道了分离自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的12个单体化合物的抗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杀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的活性。结果表明,4个黄酮、苯醌、生物碱等类型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有拮抗活性,7... 首次报道了分离自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的12个单体化合物的抗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杀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的活性。结果表明,4个黄酮、苯醌、生物碱等类型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有拮抗活性,7个三萜、甾体、黄酮、糖脂类成分具有杀线虫活性。杠板归对烟草青枯病菌和线虫具有化学防治功效,可为其相关农药研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化学成分 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 生防活性
下载PDF
外来入侵有害植物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 Dunal.)幼苗的形态学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延菊 曲波 +2 位作者 刘更林 白艳伟 董文轩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5,59,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徒手切片法对刺萼龙葵的幼苗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刺萼龙葵子叶长1.2~1.8cm,宽0.2~0.6cm,厚度180~270μm,栅栏组织1层,厚55~65μm,海绵组织相对很发达,占叶肉的很大比例,厚155~165μm,气孔器在上、下表皮都有分布,... 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徒手切片法对刺萼龙葵的幼苗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刺萼龙葵子叶长1.2~1.8cm,宽0.2~0.6cm,厚度180~270μm,栅栏组织1层,厚55~65μm,海绵组织相对很发达,占叶肉的很大比例,厚155~165μm,气孔器在上、下表皮都有分布,气孔指数平均为46.1;真叶长2~2.5cm,宽1.5~2cm,厚度220~340μm,栅栏组织1层,厚108~114μm,海绵组织细胞4~6层,厚111~118μm;上下表皮均具表皮毛。皮层中的细胞具有叶绿体;维管束为双韧型。刺萼龙葵根的表皮细胞1层,排列紧密;皮层细胞均为薄壁细胞,凯氏带就分布于此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萼龙葵 幼苗 形态
下载PDF
恶性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在云南的分布格局 被引量:23
20
作者 肖正清 周冠华 权文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87,共6页
云南省是我国紫茎泽兰入侵最早和危害最严重的地区,紫茎泽兰已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基于2008年该省16个州市的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恶性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在云南发生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发生... 云南省是我国紫茎泽兰入侵最早和危害最严重的地区,紫茎泽兰已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基于2008年该省16个州市的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恶性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在云南发生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发生面积及危害情况,为今后紫茎泽兰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紫茎泽兰 云南 分布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