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8篇文章
< 1 2 2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爪哇棒束孢MSC-F1对柑橘全爪螨的毒力测定及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1
作者 杜丹超 刘顺民 +2 位作者 蒲占湑 吕佳 鹿连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3,共10页
爪哇棒束孢Isaria javanica MSC-F1对柑橘全爪螨具有强致病性,该生防菌株的研发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了提高爪哇棒束孢MSC-F1液体发酵产孢量,为固相产孢提供优质种子液,以产孢量为指标,应用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正交... 爪哇棒束孢Isaria javanica MSC-F1对柑橘全爪螨具有强致病性,该生防菌株的研发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了提高爪哇棒束孢MSC-F1液体发酵产孢量,为固相产孢提供优质种子液,以产孢量为指标,应用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对菌株MSC-F1进行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MSC-F1最适培养条件:温度29℃、转速200 r/min、接种量16%、装液量50 mL/250 mL,培养时间5 d和pH 6.0;最适培养基配方:葡萄糖45 g/L、大豆粉15 g/L和NaCl 0.50 g/L,发酵优化后产孢量较优化前提高了5.80倍。室内致死性试验表明,菌株MSC-F1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越高,对柑橘全爪螨的致死效果越好。在接种后第8 d,对柑橘全爪螨成螨的LC_(50)为1.69×10^(7)个孢子/m L,孢子浓度为1.0×10^(8)个孢子/m L下的LT50为6.45 d。综上所述,爪哇棒束孢MSC-F1对柑橘全爪螨致死效果优良,且经发酵工艺优化可以大幅提高产孢量,可为该生防菌株进一步产业化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哇棒束孢 发酵优化 生物防治 柑橘全爪螨 致死效果
下载PDF
玫烟色虫草IF-1106菌株对小菜蛾致病力及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2
作者 田晶 孟豪 马瑞燕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6-732,共7页
为获得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具有高毒力的虫生真菌并将其应用于生产,采用喷雾法测定玫烟色虫草(Cordycepsfumosorosea)对小菜蛾幼虫的致病力,观察小菜蛾3龄幼虫的感病症状,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玫烟色虫草IF-110^(6)... 为获得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具有高毒力的虫生真菌并将其应用于生产,采用喷雾法测定玫烟色虫草(Cordycepsfumosorosea)对小菜蛾幼虫的致病力,观察小菜蛾3龄幼虫的感病症状,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玫烟色虫草IF-110^(6)菌株对小菜蛾幼虫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结果表明:小菜蛾3龄幼虫接种玫烟色虫草IF-110^(6)菌株5~7d后,虫体全身被菌丝包被,并缩小且变得干瘪,体色呈黑褐色。不同浓度的玫烟色虫草孢子悬浮液处理小菜蛾2~4龄幼虫后,所有龄期都会感染而发病死亡。在孢子浓度为1.0×10^(8)cfu/mL时,2、3、4龄幼虫处理7d后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12%、88.89%、78.95%。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生物测定数据进行拟合,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并估计该菌株对小菜蛾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相应的LD50和LD90随之降低,剂量效应逐渐增强,致死时间与剂量对数有关,2龄幼虫的LT50在1.0×10^(6)~1.0×10^(8)孢子/mL范围内由4.77d降到2.89d。由此可见,玫烟色虫草IF-110^(6)菌株对小菜蛾的生物防治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烟色虫草 小菜蛾 致病力 感病症状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和莱氏绿僵菌浸种对玉米抗虫性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展昭凤 苟雪莲 +3 位作者 王振营 张永军 王秀平 郭井菲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20091317和莱氏绿僵菌Mtarhizium rileyi MrCDTLJ1浸种对玉米抗虫性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检测浸种植株叶片对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抗性以及叠加草地贪夜蛾为害0、2、12... 为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20091317和莱氏绿僵菌Mtarhizium rileyi MrCDTLJ1浸种对玉米抗虫性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检测浸种植株叶片对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抗性以及叠加草地贪夜蛾为害0、2、12、24和48h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显示Bb20091317浸种可显著增强草地贪夜蛾为害诱导前后玉米叶片中POD、PPO和SOD活性。MrCDTLJ1浸种可显著增加草地贪夜蛾为害诱导前后玉米叶片中POD和SOD活性,但对SOD和PAL活性无显著诱导。取食Bb20091317、MrCDTLJ1浸种玉米叶片的亚洲玉米螟幼虫体重显著低于取食未浸种玉米叶片的幼虫体重。而取食Bb20091317、MrCDTLJ1浸种叠加草地贪夜蛾为害诱导24 h玉米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重与取食未经虫害诱导玉米叶片的幼虫体重相比虽显著降低,但与草地贪夜蛾为害诱导24 h的未浸种玉米叶片饲喂的幼虫相比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Bb20091317和MrCDTLJ1浸种能诱导玉米产生系统防御反应,在草地贪夜蛾为害诱导后会产生强烈的酶活响应,同时参与调控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莱氏绿僵菌 玉米 亚洲玉米螟 草地贪夜蛾 防御酶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圆锥节丛孢菌的分离鉴定与捕食线虫活性分析
4
作者 张程志 聂宇航 +6 位作者 孙雪 魏立翔 孙焱森 孙殿明 才学鹏 乔军 孟庆玲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9-747,共9页
从新疆石河子地区天山北坡牧场土壤中分离培养捕食线虫性真菌,筛选高捕食线虫活性的菌株,为草食动物线虫病生防制剂研发奠定基础。采用土壤散布法、线虫诱饵法分离纯化捕食线虫性真菌,根据菌丝、分生孢子、捕食结构的形态特征及分子生... 从新疆石河子地区天山北坡牧场土壤中分离培养捕食线虫性真菌,筛选高捕食线虫活性的菌株,为草食动物线虫病生防制剂研发奠定基础。采用土壤散布法、线虫诱饵法分离纯化捕食线虫性真菌,根据菌丝、分生孢子、捕食结构的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及捕食线虫活性。结果分离得到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命名为NTF-SHZ6菌株),该菌捕食结构为粘性菌网,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和少量的厚垣孢子。其中,分生孢子无色,呈倒圆锥,中有一隔,与节丛孢形态相符。分离株ITS1基因序列与圆锥节丛孢同源性为99%~100%,确定该菌株为圆锥节丛孢菌(Arthrobotrysco-noides)。捕食线虫活性测定显示,该菌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捕食率高达9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性真菌 圆锥节丛孢菌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捕食线虫活性 线虫病
下载PDF
4种微生物菌剂对为害油樟的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取食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胡连清 刘雯雯 +5 位作者 冯瑞章 周万海 查黎萍 唐馨宇 席万鹏 陈朝清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2,201,共10页
为探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SW21、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 SW22、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SW12及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SW23对为害油樟的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的防控效果,于菌剂处理... 为探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SW21、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 SW22、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SW12及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SW23对为害油樟的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的防控效果,于菌剂处理后不同时间测定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取食量以及其肠道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3种保护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ES)、多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MFO)、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5种解毒酶和淀粉酶(amylase,AMS)、胰蛋白酶(trypsin)与脂肪酶(lipase)3种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剂对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和取食量的影响强弱依次为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苏云金芽胞杆菌。4种微生物菌剂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黑绒鳃金龟肠道中SOD与CAT 2种保护酶活性,促进虫体内POD、AChE、CES、CYP450、GST、MFO、AMS、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升高。研究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剂可通过持续抑制SOD与CAT的活性,降低黑绒鳃金龟清除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造成黑绒鳃金龟氧化损伤,最终增加虫体死亡率;而黑绒鳃金龟可通过上调POD、AChE、CES、CYP450、GST、MFO、AMS、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4种微生物菌剂在黑绒鳃金龟绿色防控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绒鳃金龟 微生物菌剂 死亡率 保护酶 解毒酶 消化酶
下载PDF
拮抗黄曲霉的伯克霍尔德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
6
作者 杨勇 于继光 +6 位作者 沈文凤 于丽娜 宋昱 毕洁 高远 江晨 王明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9期240-247,共8页
目的 筛选一株能拮抗黄曲霉生长的菌株,并进行菌株鉴定、应用研究和基因初步分析。方法 以费县花生地土壤的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黄曲霉对峙试验筛选得到有效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分析、鉴定确定有效菌种类;黄曲霉孢子悬浮... 目的 筛选一株能拮抗黄曲霉生长的菌株,并进行菌株鉴定、应用研究和基因初步分析。方法 以费县花生地土壤的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黄曲霉对峙试验筛选得到有效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分析、鉴定确定有效菌种类;黄曲霉孢子悬浮液侵染花生荚果和花生籽仁,验证有效菌拮抗黄曲霉生长的效果;分析菌株的基因组特征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确定有效菌株的基本特性。结果 筛选获得能拮抗黄曲霉生长的有效菌株G22。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G22为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latens),同源性达99.93%,命名为伯克霍尔德菌G22。有效菌株的发酵液对花生荚果和花生籽仁上黄曲霉的生长有一定拮抗作用。有效菌株的基因组有3个染色体和1个质粒,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证明有效菌株有拮抗特性。结论 菌株G22对黄曲霉生长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菌株G22的花生应用效果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下一步开发黄曲霉的微生物菌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 花生 拮抗菌 分离鉴定 伯克霍尔德菌
原文传递
生防菌提高小麦耐盐性机制的研究
7
作者 梁书源 文卿琳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67-69,共3页
研究旨在探讨生防菌对小麦耐盐性的影响机制,为应对土壤盐渍化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试验设计方面,设置了4个试验组:3盐2石基质不浇菌组、3盐2石基质浇菌组、3黄2石基质不浇菌组和3黄2石基质浇菌组。以某种小麦幼苗... 研究旨在探讨生防菌对小麦耐盐性的影响机制,为应对土壤盐渍化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试验设计方面,设置了4个试验组:3盐2石基质不浇菌组、3盐2石基质浇菌组、3黄2石基质不浇菌组和3黄2石基质浇菌组。以某种小麦幼苗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试验过程中,定期测定小麦后期叶片高度和底叶高度,并采用ANOVA、线性回归及二次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生防菌对不同土壤基质中小麦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小麦生长后期,生防菌对3盐2石基质中小麦叶片高度和底叶高度的提升作用尤为显著,而在3黄2石基质中,这种促进作用则相对有限。同时发现,3黄2石基质较3盐2石基质更有利于小麦在盐胁迫环境下的生长。由此揭示了生防菌对不同土壤基质中小麦耐盐性相关生长指标的影响规律,为深入探究生防菌提高小麦耐盐性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小麦耐盐性 土壤基质 方差分析 生长指标
下载PDF
放线菌除草活性菌株筛选及其活性物质分离与鉴定
8
作者 谭结 郑永标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微生物天然产物是开发高效安全除草剂的重要资源。以70株放线菌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拟南芥种子萌发抑制试验筛选除草活性较强的菌株,再综合运用溶剂萃取和以正相硅胶、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等为介质的各种色谱技术,结合活性测试,追踪分... 微生物天然产物是开发高效安全除草剂的重要资源。以70株放线菌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拟南芥种子萌发抑制试验筛选除草活性较强的菌株,再综合运用溶剂萃取和以正相硅胶、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等为介质的各种色谱技术,结合活性测试,追踪分离纯化除草活性物质,并根据核磁共振波谱数据解析化合物结构,最后测定纯化合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从70株放线菌中筛选获得1株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活性的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到具有除草活性的化合物1,根据核磁波谱数据鉴定为苯乙酸。除草活性测定表明苯乙酸在供试浓度为60μg·mL^(-1)时,其对拟南芥种子萌发抑制率达到了90%,剂量试验表明IC50值为36.07μg·mL^(-1)。研究结果揭示了赤红球菌及其代谢产物苯乙酸在开发天然除草剂方面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拟南芥 赤红球菌 苯乙酸
下载PDF
生防死谷芽孢杆菌SZ-4发酵培养条件的筛选及优化
9
作者 胡洋 张艳红 +2 位作者 罗秋菊 孙卓 王琬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死谷芽孢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SZ-4)菌株可有效抑制人参根腐病,胞外抗菌蛋白是该菌株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为提高生防菌株SZ-4的发酵水平,本研究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法,对SZ-4菌株产胞外蛋白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 死谷芽孢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SZ-4)菌株可有效抑制人参根腐病,胞外抗菌蛋白是该菌株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为提高生防菌株SZ-4的发酵水平,本研究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法,对SZ-4菌株产胞外蛋白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优化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菌株SZ-4的优化发酵液配方为:葡萄糖10 g/L,菜籽粉20 g/L,NaCl 5 g/L,pH 6;发酵条件选取为:装液量为200 mL/500 mL,种子液接种量为4%,于30℃条件下180 r/min摇床振荡培养4 d。菌株SZ-4经此条件发酵培养后,发酵液含菌量为8.18×10^(9)CFU/mL,发酵液胞外蛋白浓度为10.18 g/mL,其胞外抗菌蛋白对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抑菌率达91.60%,较BPY基础发酵液、细胞培养液的抑菌效率分别提高10.12%和17.01%,含菌量分别提高229.84%和819.10%,蛋白浓度分别提高10.89%和3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谷芽孢杆菌 发酵液 培养基优化 胞外蛋白
下载PDF
爪哇虫草菌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其对介壳虫的田间防效
10
作者 邓嘉茹 孙龙华 +1 位作者 徐树兰 张劲蔼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80,共12页
介壳虫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对农作物、果树、观赏植物和林木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爪哇虫草菌(Cordyceps javanica)IJID003对介壳虫具有强致病性,在微生物农药开发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对其可湿性粉剂的研发以及生产工艺优化,是推进其产业化... 介壳虫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对农作物、果树、观赏植物和林木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爪哇虫草菌(Cordyceps javanica)IJID003对介壳虫具有强致病性,在微生物农药开发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对其可湿性粉剂的研发以及生产工艺优化,是推进其产业化、商业化的措施之一,且对推进农林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筛选爪哇虫草菌IJID003最优固体发酵基质和外源添加物;通过测定助剂与爪哇虫草菌IJID003的相容性及其有效性能,筛选适宜菌株的最佳载体、润湿剂、分散剂和紫外保护剂,初步研制爪哇虫草菌的可湿性粉剂配方;在室外对白兰捷氏吹绵蚧(Icerya jacobsoni)雌成虫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爪哇虫草菌最优发酵基础基质为大麦,最适基质配方组合为大麦与麦麸7∶1(w/w);最优外源添加物组合为1%葡萄糖的碳源、1%酸水解酪蛋白的氮源、2%氯化钾的无机盐、1%甘氨酸的氨基酸和0.1%蜂蛹壳粉的几丁质成分。爪哇虫草菌IJID003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为20%爪哇虫草菌纯孢子粉、1%润湿剂Morwet EFW、5%分散剂Morwet D-450、1%紫外保护剂荧光素钠CBS-X和73%载体硅藻土。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用孢子浓度为6×10^(8) CFU/mL爪哇虫草菌制剂能有效防治捷氏吹绵蚧雌成虫,第21天防效达92.50%,与对照药剂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防效(95.50%)相比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研制爪哇虫草菌IJID003可湿性粉剂对捷氏吹绵蚧具有较好的防效,在替代部分化学农药进行绿色防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哇虫草菌IJID003 固体发酵条件 可湿性粉剂 捷氏吹绵蚧 田间防效
下载PDF
罹病香蕉假茎象甲苏格兰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11
作者 丁明碧 王永芬 +5 位作者 吴丽 余宏伟 番华彩 曾莉 徐胜涛 郑泗军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6,共15页
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和昆明市东川区罹病的香蕉假茎象甲Odoiporus longicollis进行了病原分离。通过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比对,确定分离到的4个菌株均为苏格兰白僵菌Beauveria caledonica。通过对这4个分离株的离体培养条件探索及毒... 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和昆明市东川区罹病的香蕉假茎象甲Odoiporus longicollis进行了病原分离。通过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比对,确定分离到的4个菌株均为苏格兰白僵菌Beauveria caledonica。通过对这4个分离株的离体培养条件探索及毒力测定,表明离体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光周期L∥D=24 h∥0 h、温度25℃、在加有虫粉的PDA培养基上培养18 d,此条件下的4个菌株菌落直径和产孢量最高,其中Cs-1达到(65.17±0.74)mm和1.01×10^(8)个/cm^(2),乳糖和牛肉膏分别为最适碳、氮源。生物测定结果表明,Cs-1菌株在接种浓度为1×10^(9)个/mL时对香蕉假茎象甲致死中时(LT_(50))最短,为9.254 d,致死中浓度(LC_(50))为3.618×10^(6)个/mL,20 d后的致死率为86.67%。本研究首次在云南蕉园发现并鉴定的4株昆虫病原真菌均为苏格兰白僵菌,Cs-1菌株对香蕉假茎象甲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可望今后应用于香蕉假茎象甲的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假茎象甲 苏格兰白僵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力
下载PDF
南方根结线虫效应子与蔬菜作物互作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玲玲 张晓将 +2 位作者 曹云娥 宇军 陈书霞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和栽培年限的不断延长,南方根结线虫对蔬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植物时,常常通过分泌效应子便利自己的侵染,效应子的种类不同,对侵染过程起的作用也不同。总的来说,南方根结线虫效... 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和栽培年限的不断延长,南方根结线虫对蔬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植物时,常常通过分泌效应子便利自己的侵染,效应子的种类不同,对侵染过程起的作用也不同。总的来说,南方根结线虫效应子可以对蔬菜作物的细胞壁进行降解与修饰,有助于线虫取食位点形成,降低蔬菜作物的防御能力等;宿主植物也会产生相应的物质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入侵产生抵御反应。综述了南方根结线虫在侵染蔬菜作物过程中产生的效应子以及宿主面对线虫侵染时产生的防御反应和分子机制,为解析南方根结线虫对蔬菜作物的侵染及蔬菜植物的防御反应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根结线虫 效应子 致病机理 防御机制
下载PDF
淡紫紫孢菌ZJPL08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对柑橘木虱的毒力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丹超 朱莉 +3 位作者 蒲占湑 刘顺民 陈国庆 鹿连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757,共11页
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ZJPL08对柑橘木虱具有强致病性,以该菌为材料的生防菌制剂研发对柑橘木虱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淡紫紫孢菌ZJPL08为有效成分,进行载体、润湿剂、紫外保护剂等的筛选,确定了淡紫紫孢菌ZJPL0... 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ZJPL08对柑橘木虱具有强致病性,以该菌为材料的生防菌制剂研发对柑橘木虱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淡紫紫孢菌ZJPL08为有效成分,进行载体、润湿剂、紫外保护剂等的筛选,确定了淡紫紫孢菌ZJPL08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淡紫紫孢菌ZJPL08分生孢子粉10.00%(有效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3.00%(润湿剂)、木质素磺酸钠5.00%(分散剂)、腐殖酸0.25%(紫外保护剂)、氯化钙0.10%(孢子萌发促进剂)、黄原胶0.05%(黏着剂)和硅藻土81.60%(载体)。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淡紫紫孢菌ZJPL08可湿性粉剂孢子含量为3.25×10^(10)个/g,悬浮率为85.67%,润湿时间为86.22 s,细度为95.39%粉剂过300目筛,pH值为6.65,产品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农药制剂产品要求。半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1500倍液处理能有效防治柑橘木虱,防效达97.78%,与对照药剂30%噻虫嗪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0%防效)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1.80%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78.33%防效)。综上所述,本研究研制的淡紫紫孢菌ZJPL08可湿性粉剂对柑橘木虱具有较好的防效,在替代化学农药防治柑橘木虱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紫孢菌 可湿性粉剂 柑橘木虱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一株番茄青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防潜力分析
14
作者 慕雪男 吴桐 +3 位作者 郑子薇 张越 王志刚 徐伟慧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6-286,共11页
【目的】茄科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s)引起的青枯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从番茄根际筛选拮抗青枯病菌且具有促生功能的菌株,探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为进一步开发生防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 【目的】茄科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s)引起的青枯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从番茄根际筛选拮抗青枯病菌且具有促生功能的菌株,探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为进一步开发生防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滤纸片法筛选拮抗菌株,通过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分析,采用盆栽试验评价其生防和促生效果,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拮抗菌株对番茄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筛选到拮抗番茄青枯病菌的一株优良菌株A72,经16S rRNA序列鉴定菌株A72为暹罗芽胞杆菌,该菌株具有解磷、解钾、产IAA以及分泌胞外水解酶、铁载体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盆栽试验表明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病效果为63.80%,且该菌株能够显著提高番茄植株的根长、株高、干重、鲜重和叶绿素含量。施用菌株A72显著降低了番茄根际土壤中青枯菌的密度并改变了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和组成。【结论】菌株A72对番茄幼苗具有良好的促生防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株 番茄青枯病菌 根际细菌群落 暹罗芽胞杆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Czk1固体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春萍 翟纯鑫 +4 位作者 吴贺 梁艳琼 谭施北 吴伟怀 易克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404,共11页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是一株具广谱拮抗、促生和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的根际益生菌。为了全面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养分和促进对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本研究以Czk1为研究对象,以鸡粪为底肥,分别利用玉米秸秆、...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是一株具广谱拮抗、促生和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的根际益生菌。为了全面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养分和促进对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本研究以Czk1为研究对象,以鸡粪为底肥,分别利用玉米秸秆、菌糠、椰糠堆肥为原料,采用液固两相发酵工艺,以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活菌总数和芽孢数,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明确Czk1固体发酵物料的配方、工艺参数和培养条件。得出Czk1固体发酵的最优条件:最佳原料为菌糠鸡粪堆肥,Czk1接种重量为10%,黄豆粉添加量为10%,含水量为40%,发酵温度为37℃,翻抛1次/72h,在此条件下,Czk1菌株中的芽孢活菌数量总量可以达到8.63×10^(8)CFU/g,芽孢数为8.37×10^(8)CFU/g。其次,发酵效果较佳的原料为秸秆鸡粪堆肥,Czk1接种量为10%,添加5%黄豆粉,40%含水量,发酵温度为37℃,翻抛1次/72 h,此条件下,Czk1接种菌株中的活菌数量总量可达到6.53×10^(8)CFU/g,芽孢数为5.97×10^(8)CFU/g;另外,在此配方条件下再添加30%菌糠,Czk1菌株的活菌数量总量及芽孢数分别可达到8.70×10^(8)CFU/g和6.90×10^(8)CFU/g。4种发酵生物肥原料的理化性质测定表明,其有机质含量、碳氮比均有较大差异,其中以鸡粪为原料其pH、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最高,碳氮比最低,氮、磷、钾总含量均高于秸秆、椰糠和菌糠;秸秆为原料其电导率、有机质含量最高;椰糠为原料其全氮含量最高,菌糠为原料碳氮比最高。不同鸡粪与菌糠、秸秆及椰糠组合的生物有机肥的种子发芽指数均大于80%。因此,枯草芽孢杆菌Czk1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选择合适的发酵生产条件可将农业废弃物制备出高质量的生物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固体发酵 发酵工艺优化 生物有机肥 芽孢产量
下载PDF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生防菌GDND-2的鉴定及防病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会芳 杨祁云 +4 位作者 张景欣 蒲小明 孙大元 刘平平 林壁润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126-134,共9页
为烟草根腐病生防菌剂的研发储备菌株资源。以烟草根腐病菌为靶标,筛选拮抗菌,通过培养形态、生化特征和分子技术鉴定菌株。用平板划线测定拮抗菌耐受力,盆栽试验验证其对病害的防效。筛选出拮抗菌GDND-2,其10%和20%发酵滤液对病菌生长... 为烟草根腐病生防菌剂的研发储备菌株资源。以烟草根腐病菌为靶标,筛选拮抗菌,通过培养形态、生化特征和分子技术鉴定菌株。用平板划线测定拮抗菌耐受力,盆栽试验验证其对病害的防效。筛选出拮抗菌GDND-2,其10%和20%发酵滤液对病菌生长抑制率为53.09%和62.24%。鉴定GDND-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nzensis),该菌抑菌谱广,耐极端温度、酸碱和盐碱,对多菌灵等7种常用杀菌剂不敏感。GDND-2发酵液处理15、30、45 d,对烟草根腐病的防效为70.00%、74.62%和79.51%,处理45 d的防效高于多菌灵。贝莱斯芽孢杆菌GDND-2抗菌谱广,性状优良,可有效防治烟草根腐病,有望开发为生防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 贝莱斯芽孢杆菌 鉴定 耐受性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4种植物叶提取液对青枯雷尔氏菌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鸿娇 林茂 +4 位作者 李忠琴 邹文政 冯少贻 钱瑞芳 陈爱花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病原菌,防治困难,通过抑菌圈、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探讨羊蹄甲、三裂蟛蜞菊、马缨丹、芒果叶提取液对青枯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三裂蟛蜞菊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病原菌,防治困难,通过抑菌圈、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探讨羊蹄甲、三裂蟛蜞菊、马缨丹、芒果叶提取液对青枯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三裂蟛蜞菊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范围为15.00~18.13 mm,为高度敏感,在0.40 g·mL-1浓度处理下,其抑菌率达到79.6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羊蹄甲和马缨丹叶提取液的抑菌圈范围为10.67~15.57 mm,为中度敏感,抑菌率分别为58.33%和60.37%;芒果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青枯雷尔氏菌 粗提物 抑菌活性 抑菌圈
下载PDF
影响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的因素研究
18
作者 袁冬菊 颜果 +2 位作者 张敏 赵正萍 唐卫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探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增殖的适宜组合条件,为SpltNPV室内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方法。本文利用活体增殖法,研究不同的接种虫龄-病毒浓度组合、接种虫龄-接种温度组合、饲养密度对SpltNPV增殖量的影响,筛选最佳的SpltNPV活... 探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增殖的适宜组合条件,为SpltNPV室内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方法。本文利用活体增殖法,研究不同的接种虫龄-病毒浓度组合、接种虫龄-接种温度组合、饲养密度对SpltNPV增殖量的影响,筛选最佳的SpltNPV活体增殖条件。结果表明:(1)相同接种浓度条件下,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SpltNPV增殖量先上升再下降;相同幼虫龄期条件下,随着接种浓度增加,除2龄幼虫SpltNPV增殖量先上升再下降外,3~5龄幼虫SpltNPV增殖量均是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幼虫龄期为4龄、接种浓度为1.0×10^(7)PIB·mL^(-1)时,单头和群体接种的SpltNPV增殖量均最大,分别为2.147×10^(10)、1.925×10^(10)PIB·头^(-1)。(2)随着接种温度的提高,SpltNPV增殖量先上升后下降;SpltNPV最佳接种虫龄-接种温度组合为4龄幼虫、接种温度为22℃,该组合下SpltNPV增殖量最高,达1.864×10^(10)PIB·头^(-1)。(3)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SpltNPV增殖量呈现下降趋势;斜纹夜蛾饲养密度为100头·箱^(-1)时,SpltNPV平均增殖量最高,达1.372×10^(10)PIB·头^(-1)。综上可知,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增殖的适宜组合条件为:幼虫龄期为4龄,接种浓度为1.0×10^(7) PIB·mL^(-1),接种温度为22℃,饲养密度为100头·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病毒增殖 虫龄 饲毒浓度
下载PDF
真菌病毒Beauveria bassiana chrysovirus 2(BbCV2)外壳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
19
作者 路杨 郭文博 +4 位作者 隋丽 张庆贺 赵宇 张正坤 李启云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3-591,共9页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是一种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的虫生真菌,真菌病毒能够影响球孢白僵菌的致病力和生物学性状,但真菌病毒相关蛋白的抗体制备和利用其进行病毒检测和定位鲜有报道。本研究原核表达了一株普遍流行并且造成...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是一种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的虫生真菌,真菌病毒能够影响球孢白僵菌的致病力和生物学性状,但真菌病毒相关蛋白的抗体制备和利用其进行病毒检测和定位鲜有报道。本研究原核表达了一株普遍流行并且造成寄主球孢白僵菌毒力下降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病毒Beauveria bassiana chrysovirus 2(Bb CV2)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进行了病毒在寄主球孢白僵菌胞内和胞外的检测,以及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进行病毒在寄主内的定位。结果表明,表达的BbCV2-CP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5.7kD;经间接ELISA方法测定,制备的BbCV2-CP兔源多抗效价达到1:8192000;Westernblot结果显示,制备的BbCV2兔源多抗能与抗原蛋白进行特异性结合,且能检测出感染寄主球孢白僵菌的BbCV2;ELISA测定结果表明病毒BbCV2可在寄主真菌体内复制,并能够游离到寄主体外;经间接免疫荧光观察,发现BbCV2病毒定位于真菌细胞核中。本研究建立了球孢白僵菌真菌病毒的血清学检测体系,为球孢白僵菌-真菌病毒互作机制研究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真菌病毒BbCV2 多克隆抗体 免疫荧光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和蜡蚧轮枝菌共培养对石蒜绵粉蚧的室内侵染活性和防治效果
20
作者 黄鹏 张杰 +2 位作者 姚锦爱 余德亿 侯翔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7-1274,共8页
为探讨金龟子绿僵菌FM-03和蜡蚧轮枝菌LL-01共培养对检疫性害虫石蒜绵粉蚧的生防潜力和应用前景,本研究评估2种菌株间的亲和性,测定它们共培养的产孢量和生物量及其对石蒜绵粉蚧的室内侵染活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FM-03和LL-01之... 为探讨金龟子绿僵菌FM-03和蜡蚧轮枝菌LL-01共培养对检疫性害虫石蒜绵粉蚧的生防潜力和应用前景,本研究评估2种菌株间的亲和性,测定它们共培养的产孢量和生物量及其对石蒜绵粉蚧的室内侵染活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FM-03和LL-01之间的亲和性强,共培养时能够正常生长且无明显的拮抗作用。2种菌株以2:3接种配比共培养的物质积累和杀虫活性均达到了最佳水平且显著高于单菌株培养,共培养10 d后总产孢量和生物量分别达5.53×10^(10)孢子/mL和0.72 g,其中菌株FM-03和LL-01的产孢量比例分别为49.34%和50.66%;室内侵染石蒜绵粉蚧10 d后的LC_(50)为2.84×10^(4)孢子/mL,1.00×10^(8)孢子/mL处理的累计致死率、复合侵染比例和LT50分别为97.73%、67.01%和3.63 d;此外,该配比1.00×10^(8)孢子/mL处理对石蒜绵粉蚧的室内防治效果和复合侵染比例也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喷施12 d后分别达86.14%和60.17%。可见,菌株FM-03和LL-01以适宜的接菌配比共培养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可用于复合生防菌剂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 共培养 石蒜绵粉蚧 室内侵染活性 室内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