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种化学杀菌剂及混配组合对高粱附球菌的抑制效果
1
作者 杨胜雨 段海明 +2 位作者 孟祥涛 陈甦 周慧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究化学杀菌剂单剂及其混配对高梁附球菌(E.sorghinum)的抑制活性,旨在找出抑菌效果最佳的混配组合。方法:采用Horsfall的方法设计2种化学杀菌剂的混配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求出各配比的抑菌率和毒性比率。结果:咯菌腈对高粱... 目的:探究化学杀菌剂单剂及其混配对高梁附球菌(E.sorghinum)的抑制活性,旨在找出抑菌效果最佳的混配组合。方法:采用Horsfall的方法设计2种化学杀菌剂的混配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求出各配比的抑菌率和毒性比率。结果:咯菌腈对高粱附球菌的抑制活性最高,EC_(50)达0.32 mg/L;其次为咪鲜胺和氟硅唑,EC_(50)分别为0.38、0.52 mg/L。百菌清、溴菌腈和代森锰锌对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弱,EC_(50)分别为69.24、79.51、84.40 mg/L。氟硅唑和克菌丹以6∶4的比例混配抑制效果最佳,毒性比率达1.40,以2∶8比例的混配毒性比率达1.35;咪鲜胺与咯菌腈以3∶7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达1.34;以5∶5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为1.31。溴菌腈与百菌清以8∶2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最高,为1.33,其次为7∶3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为1.30。氟硅唑与百菌清以4∶6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为1.31;溴菌腈与代森锰锌以7∶3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为1.28。结论:不同化学杀菌剂的混配对于高粱附球菌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增效抑制活性,且大多为选择性杀菌剂和保护性杀菌剂混配,能够较好发挥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其中以氟硅唑和克菌丹的混配组合增效最佳,其次是咪鲜胺和咯菌腈的混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附球菌 化学杀菌剂 混配 抑制效果 毒力测定
下载PDF
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对苹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2
作者 李敏 吴玉星 +1 位作者 李建成 马爱红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75-77,共3页
为了丰富苹果炭疽病用药种类,加强药剂轮换,降低抗药性风险,2020~2021年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有效成分用量143.3 mg/kg)、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有效成分用量450 mg/kg)和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00倍... 为了丰富苹果炭疽病用药种类,加强药剂轮换,降低抗药性风险,2020~2021年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有效成分用量143.3 mg/kg)、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有效成分用量450 mg/kg)和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有效成分用量1600 mg/kg)为药剂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CK),对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2000倍液、1500倍液和1000倍液(对应的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225、300和450 mg/kg)处理的苹果炭疽病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试验用量条件下,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对苹果炭疽病的防效较好,其中1000倍液和1500倍液处理的防效均超过90%,二者差异不显著;2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接近90%。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3种用量处理的防效均高于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45%咪鲜胺水乳剂2种单剂处理。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2000倍液的防效与防治苹果炭疽病常用药剂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防效相当;而1000倍液和1500倍液的防效高于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各用量处理均未观察到药害发生,对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推荐使用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防治苹果炭疽病,有效成分用量225~300 mg/kg为宜,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咪鲜胺 苹果炭疽病 药效试验
下载PDF
芸苔素内酯协同新型杀菌剂在玉米防病增产上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子勤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选用芸苔素内酯分别与氟酰羟·苯甲唑、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混用组合为供试药剂,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连续喷施2次,进行弯孢霉菌叶斑病和南方锈病防治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氟酰羟·苯甲唑、吡唑醚菌酯、苯... 本文选用芸苔素内酯分别与氟酰羟·苯甲唑、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混用组合为供试药剂,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连续喷施2次,进行弯孢霉菌叶斑病和南方锈病防治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氟酰羟·苯甲唑、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3个组合处理,在防病、提高抗倒伏能力、增产增效方面,总体均优于代森锰锌常用药剂处理。为有效控制玉米主要病害发生以及落实农药减施措施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杀菌剂 玉米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我国番茄青枯病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尹贤贵 王小佳 +2 位作者 张赟 潘光辉 杨琦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从病原鉴定、致病与抗病机理、抗性鉴定技术、抗性遗传规律、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对我国番茄抗青枯病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研究进展 番茄青枯病 抗病育种 抗性遗传规律 病原鉴定 抗病机理 鉴定技术 抗青枯病 品种选育
下载PDF
异菌脲的合成及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5
作者 柴明根 王光赢 +2 位作者 段海潮 冯亚东 焦艳晓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55-57,共3页
我们以3-(3,5-二氯苯基)乙内酰脲(DCPH)、异丙酯为原料,碳酸钠作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制备得到了异菌脲。为了降低原料消耗量,减少“三废”排放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对异菌脲生产中的投料比、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佳投料比为1∶1.0... 我们以3-(3,5-二氯苯基)乙内酰脲(DCPH)、异丙酯为原料,碳酸钠作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制备得到了异菌脲。为了降低原料消耗量,减少“三废”排放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对异菌脲生产中的投料比、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佳投料比为1∶1.09∶0.25(摩尔比,DCPH∶异丙酯∶碳酸钠),反应温度80℃,溶剂为甲苯。同时,利用密度泛函计算与前线轨道理论相结合,研究了异菌脲可能存在的衍生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菌脲 投料比 反应温度 碳酸钠 理论计算
下载PDF
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增效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时春喜 李恩才 +2 位作者 祁志军 马小锋 张书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134,共4页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5种不同比例的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制剂对 2种病原菌均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多菌灵∶代森锰锌为 1∶ 1~ 1∶ 4的混配...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5种不同比例的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制剂对 2种病原菌均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多菌灵∶代森锰锌为 1∶ 1~ 1∶ 4的混配组合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SR值均 >1.5 ,仅 1∶ 5的混配组合 SR值 <1.5 ,表现为相加作用。研究结果初步还表明 ,病原菌抗药性水平愈高 ,混剂增效比率值越大 ,增效作用越显著。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克服病菌的抗药性方面考虑 ,应以 1∶ 1~ 1∶ 3的配比组合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代森锰锌 黑星病菌 苹果 斑点落叶病菌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与代森锰锌对两种果树病原菌的联合毒力 被引量:19
7
作者 凌金锋 周娟 +3 位作者 彭埃天 宋晓兵 程保平 陈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6-250,共5页
为了明确吡唑醚菌酯与代森锰锌混配对荔枝霜疫霉病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香蕉尾孢叶斑病菌(Pseudocercospora musae)的联合毒力,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菌丝干重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荔枝霜疫... 为了明确吡唑醚菌酯与代森锰锌混配对荔枝霜疫霉病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香蕉尾孢叶斑病菌(Pseudocercospora musae)的联合毒力,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菌丝干重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香蕉尾孢叶斑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代森锰锌质量比为1.35∶35的混剂对荔枝霜疫霉病菌表现为相加作用,增效系数为1.286 3;吡唑醚菌酯与代森锰锌质量比为8∶66、6∶77和4∶88的混剂对香蕉尾孢叶斑病菌同样表现出较好的相加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299 9、1.378 0和1.390 7;综合考虑混配经济效益和降低病原菌对吡唑醚菌酯产生抗性风险等因素,吡唑醚菌酯与代森锰锌以质量比1.35∶35~8∶66进行混配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代森锰锌 荔枝霜疫霉病菌 香蕉尾孢叶斑病菌 联合毒力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判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俊华 常浩 +2 位作者 牟明 李云鹏 周莹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8,共9页
从黑龙江省27个县市采集分离到77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经显微镜观察全部为多核菌株。利用载玻片定位融合法,将分离纯化得到的77个菌株分别与AG1-1A、AG1-1C、AG3、AG5、AG-6和AG-8等6个标准菌株作对峙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 从黑龙江省27个县市采集分离到77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经显微镜观察全部为多核菌株。利用载玻片定位融合法,将分离纯化得到的77个菌株分别与AG1-1A、AG1-1C、AG3、AG5、AG-6和AG-8等6个标准菌株作对峙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主要菌丝融合群为AG1-1A、AG1-1C和AG-5,出现频率分别是80.51%、12.99%、2.60%。营养亲合群判别结果表明,77个待测菌株分为23个营养亲和群,其中有11个亲和群由单个菌株独立组成,出现频率为47.83%。遗传变异分析中,当遗传距离为0.6667时,从不同菌丝融合群中选取的15个代表菌株可划分为5个类群,与菌丝融合群判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菌丝融合群 营养亲和群 SSR
下载PDF
发光杆菌1029发酵液和乙膦铝混配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孙东磊 管楚雄 +3 位作者 曾杨 潘建平 黄秋霞 田世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5-107,共3页
发光杆菌1029菌株发酵液对多种植物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发光杆菌1029菌株发酵液与乙膦铝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的生物活性,利用Horsfall法和共毒系数法测定了两者混配的最佳比例,发酵液活性成分和乙膦铝... 发光杆菌1029菌株发酵液对多种植物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发光杆菌1029菌株发酵液与乙膦铝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的生物活性,利用Horsfall法和共毒系数法测定了两者混配的最佳比例,发酵液活性成分和乙膦铝混合制剂的最佳配比为EC50剂量3∶7。为进一步研发发光杆菌微生物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杆菌 乙膦铝 荔枝霜疫霉病菌 混配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束兆林 杨红福 +3 位作者 缪康 赵来成 姚克兵 于居龙 《农学学报》 2015年第4期40-43,共4页
为揭示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增效作用,开发新型防治小麦赤霉病复配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5种配比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与福美双比例为1:0.5、1:1、1:1.5、... 为揭示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增效作用,开发新型防治小麦赤霉病复配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5种配比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与福美双比例为1:0.5、1:1、1:1.5、1:2、1:2.5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0.2655、0.2001、0.3462、0.6298、0.8295 mg/L;这5种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增效系数分别是1.4729、2.5540、1.8086、1.1475、0.9975,其中咪鲜胺与福美双为1:1和1:1.5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以1:1增效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鲜胺 福美双 小麦赤霉病 抑制效果 增效作用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三唑酮在黄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涛 姜瑞德 +2 位作者 王文娇 王继青 程星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9期51-53,共3页
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喷施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三唑酮农药在黄瓜中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推荐用量下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三唑酮的半衰期分别为1.29、3.15和4.63 d。高效氯氰菊酯在黄瓜中的残留量少、降解速度快... 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喷施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三唑酮农药在黄瓜中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推荐用量下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三唑酮的半衰期分别为1.29、3.15和4.63 d。高效氯氰菊酯在黄瓜中的残留量少、降解速度快,二次喷药后3 d其残留量远低于我国无公害黄瓜的最高限量标准。在推荐用量下,氰戊菊酯在第3天、三唑酮在第7天的残留量均达到无公害黄瓜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酯类农药 三唑酮 降解 残留 黄瓜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等对番茄灰叶斑病菌的抑菌活性与防治试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长松 徐作珽 +5 位作者 王绍敏 齐军山 张博 赵新兰 陈百顺 李林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103-105,119,共4页
番茄灰叶斑病是近年来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室内平板抑菌测定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可湿性粉剂、43%戊唑醇悬浮剂和33.5%喹啉铜悬浮剂的抑菌活性(EC50)为18.71~... 番茄灰叶斑病是近年来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室内平板抑菌测定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可湿性粉剂、43%戊唑醇悬浮剂和33.5%喹啉铜悬浮剂的抑菌活性(EC50)为18.71~30.88μg/ml,其中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43%戊唑醇悬浮剂抑菌活性较强。前3种药剂分别与33.5%喹啉铜悬浮剂配合使用,对番茄灰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80.01%~84.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醚菌·啶酰菌 唑醚·代森联 喹啉铜 戊唑醇 番茄灰叶斑病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嘧菌·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抑菌活性与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祥 吉沐祥 +6 位作者 储西平 缪康 肖婷 王莉莉 陈源 杨晨 朱成刚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3-85,共3页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嘧菌酯与己唑醇以2∶3、1∶2、1∶3配比均可,其中嘧菌酯与己唑醇以1∶2复配的制剂EC50为0.00791μg/mL,SR50为1.55。田间防效试验表明:24%嘧菌.己唑醇SC 375 mL/hm2、450 mL/hm2与24%噻呋酰胺SC 360mL/hm2,三处理...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嘧菌酯与己唑醇以2∶3、1∶2、1∶3配比均可,其中嘧菌酯与己唑醇以1∶2复配的制剂EC50为0.00791μg/mL,SR50为1.55。田间防效试验表明:24%嘧菌.己唑醇SC 375 mL/hm2、450 mL/hm2与24%噻呋酰胺SC 360mL/hm2,三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与24%嘧菌·己唑醇SC 300 mL/hm2、10%己唑醇SC 750 mL/hm2、250 g/L嘧菌酯SC375 mL/hm2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4%嘧菌·己唑醇SC 375~450 mL/hm2(推荐用量)与24%噻呋酰胺SC 360 mL/hm2的防效相当,但成本低,性价比高,同时能兼治稻曲病、稻瘟病,达到一药多治效果,对水稻生育安全,无药害,且能使水稻叶片增绿,增强生长势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24%嘧菌·己唑醇SC 防治效果
下载PDF
7种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综合防控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东祥 王玉国 +2 位作者 谷莉莉 刘威 谢长春 《现代农药》 CAS 2021年第6期60-62,共3页
为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高效杀菌剂,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对480 g/L氰烯·戊唑醇SC、30%氰烯·丙硫SC、40%丙硫·戊唑醇SC和20%氟唑菌酰羟胺SC+250 g/L丙环唑EC等7种杀菌剂开展了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试验示范效... 为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高效杀菌剂,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对480 g/L氰烯·戊唑醇SC、30%氰烯·丙硫SC、40%丙硫·戊唑醇SC和20%氟唑菌酰羟胺SC+250 g/L丙环唑EC等7种杀菌剂开展了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试验示范效果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氟唑菌酰羟胺SC+250 g/L丙环唑EC、480 g/L氰烯·戊唑醇SC、30%氰烯·丙硫SC以及40%丙硫·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超过90%。不同杀菌剂对白粉病的防效表现出一定差异,表现较好的杀菌剂有30%氰烯·丙硫SC 750 mL/hm^(2)、40%丙硫·戊唑醇SC 600 mL/hm^(2)、20%氟唑菌酰羟胺SC+250 g/L丙环唑EC(1050+450)mL/hm^(2),病指防效分别为84.43%、87.53%、86.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小麦 赤霉病 白粉病 防效
下载PDF
17种杀菌剂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及联合毒力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凡 胡奎 +5 位作者 江慧 陈然 李黎 方洋 刘先福 李俊凯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2648-2650,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7种杀菌剂原药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噻菌灵和咪鲜胺复配后对核桃根腐病菌抑制作用的联合毒力。结果显示,噻菌灵、咪鲜胺、抑霉唑和甲基硫菌灵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强,其中噻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7种杀菌剂原药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噻菌灵和咪鲜胺复配后对核桃根腐病菌抑制作用的联合毒力。结果显示,噻菌灵、咪鲜胺、抑霉唑和甲基硫菌灵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强,其中噻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92 6 mg/L;嘧菌酯、稻瘟灵和三唑酮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弱。噻菌灵与咪鲜胺按照1∶3、1∶5、1∶7的比例复配后对核桃根腐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60.543 5、182.803 6和226.194 0,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1∶7复配后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核桃根腐病菌 毒力测定 共毒系数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复配对杧果蒂腐病菌的毒力增效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火春 冯岗 +3 位作者 杨佳何 王瑶 闫超 张静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37-42,共6页
为延缓吡唑醚菌酯抗药性发展及科学防治杧果蒂腐病,探索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 Pat.)毒力增效的最佳配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嘧菌环胺及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的室... 为延缓吡唑醚菌酯抗药性发展及科学防治杧果蒂腐病,探索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 Pat.)毒力增效的最佳配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嘧菌环胺及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在此基础上,采用Horsfall法定性筛选复配药剂的增效比例,以孙云沛共毒系数法测定联合毒力并确定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增效配比体积为7∶3、6∶4、5∶5、3∶7、2∶8和1∶9,其中以6∶4增效作用最显著,CTC值达880.96;吡唑醚菌酯与松脂酸铜按Horsfall法设计9种配比均无拮抗作用,除配比8∶2为相加作用外,其他配比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3∶7增效毒性比率最大,CTC值为430.30,增效显著。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2种杀菌剂复配对杧果蒂腐病菌最佳毒力增效配比体积分别为6∶4和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嘧菌环胺 松脂酸铜 可可球二孢菌 联合毒力
下载PDF
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瑶 李鹏 +1 位作者 刘洪亮 穆娟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2-16,55,共6页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产生抗性情况,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来自黑龙江省8个县(市)的32个恶苗病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确定敏感基线值为0.068 9μg·m L-1,有15.63%供试菌株为低抗菌株,3.12%为中抗菌株,没有检...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产生抗性情况,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来自黑龙江省8个县(市)的32个恶苗病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确定敏感基线值为0.068 9μg·m L-1,有15.63%供试菌株为低抗菌株,3.12%为中抗菌株,没有检测到高抗菌株,表明黑龙江省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明显下降,已经产生抗性菌株。比较了抗性菌株JMS-3和敏感菌株NH-1的生物学特性,发现抗性菌株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发生了一定变化,抗性菌株JMS-3菌丝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敏感菌株NH-1,敏感菌株NH-1最适pH为7,抗性菌株JMS-3最适pH为6,敏感菌株NH-1最适氮源为硝酸钠,抗性菌株JMS-3最适氮源为硝酸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菌 咪鲜胺 抗药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戊菌唑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艳林 黄金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7-128,共2页
为寻求操作简便、快速地测定戊菌唑中有效成分含量,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戊菌唑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SB-C18HPLC色谱柱,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测波选择230 nm。结果表明: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24,变异系数为1.36%,相关系... 为寻求操作简便、快速地测定戊菌唑中有效成分含量,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戊菌唑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SB-C18HPLC色谱柱,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测波选择230 nm。结果表明: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24,变异系数为1.36%,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7%。本方法检验实际样品中戊菌唑的含量,结果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菌唑 高效液相色谱 原药分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噁乳油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玮玮 慕卫 +3 位作者 朱炳煜 魏光 翟茹环 刘跃群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7年第1期67-68,72,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对稻·噁乳油中所含有效成分稻瘟灵和噁霉灵同时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使用Nova-PaK C18250mm×4.6mm(i.d)不锈钢色谱柱,流动相v(甲醇)∶v(水)=70∶3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对稻·噁乳油中所含有效成分稻瘟灵和噁霉灵同时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使用Nova-PaK C18250mm×4.6mm(i.d)不锈钢色谱柱,流动相v(甲醇)∶v(水)=70∶3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测定方法中稻瘟灵和噁霉灵的回收率分别在98.8%~100.3%和98.6%~100.0%之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54%和0.52%,证明本方法快速、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灵 噁霉灵 HPLC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蕉防霜剂中三氯卡班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清禄 谢勇平 +1 位作者 林沅 任超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年第4期240-242,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Symmetry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乙腈∶水=7∶3(V∶V),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 mL.min-1。建立了测定香蕉防霜剂中三氯卡班含量的方法,线性方程为:Y=5.02×10-4X+1.27×10-3(Y为三氯卡班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Symmetry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乙腈∶水=7∶3(V∶V),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 mL.min-1。建立了测定香蕉防霜剂中三氯卡班含量的方法,线性方程为:Y=5.02×10-4X+1.27×10-3(Y为三氯卡班含量,X为色谱峰面积,R=0.9997),线性范围为0.8-15 mg.L-1,检测限0.2 mg.L-1,方法回收率为99.08%-99.32%(RSD=1.08%-2.03%,n=5)。可用于香蕉防霜剂和相关产品中三氯卡班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防霜剂 三氯卡班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定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