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9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1
作者 王荣 郑瑞瑞 +3 位作者 马力 郄杏桃 闫喜中 郝赤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植物源杀虫剂相较于化学农药,具有源于自然易分解、生物活性多样、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为研制高效低毒的植物源杀虫剂,为开发研究新型植物杀虫剂提供数据基础,从已报道的具有杀虫活性的5个科中选取丁香、甘草、独活、赤芍、八角... 植物源杀虫剂相较于化学农药,具有源于自然易分解、生物活性多样、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为研制高效低毒的植物源杀虫剂,为开发研究新型植物杀虫剂提供数据基础,从已报道的具有杀虫活性的5个科中选取丁香、甘草、独活、赤芍、八角5种植物,并在室内测定5种植物水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种虫态的生物活性。采用浸卵法、浸叶法和非选择叶盘法测定5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卵触杀、幼虫胃毒、成虫产卵忌避效果;并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5种植物提取物处理后小菜蛾卵的外部形态。结果表明,5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卵和幼虫均有显著的杀虫活性,对成虫具有产卵忌避活性,生物活性与剂量基本呈正相关;在植物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对小菜蛾卵和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以及成虫产卵忌避率均在85%以上。丁香、甘草、独活、赤芍、八角提取物对小菜蛾卵的毒力LC50分别为9.57、16.16、20.42、9.00、7.57 mg/mL,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LC50分别为7.46、13.49、21.31、54.67、9.87 mg/mL。其中,丁香提取物对小菜蛾卵和幼虫的毒力最高;5种植物提取物处理后的小菜蛾卵发育受到影响,卵内组织器官发育受阻或虫体畸形。丁香、甘草、独活、赤芍、八角提取物具有作为植物源杀虫剂材料来源用于防控小菜蛾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植物提取物 触杀活性 产卵忌避 卵形态
下载PDF
荆芥和砂仁挥发油对米象熏蒸活性的协同作用及成分研究
2
作者 杨悦玲 苏懿清 +3 位作者 何洋洋 梁宗锁 王芳 梁倩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研究20种植物挥发油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成虫的熏蒸活性以及混配的协同作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0种植物挥发油,通过气相-质谱法和化合物消除法,确定熏蒸活性和协同作用最好的2种挥发油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20种植... 研究20种植物挥发油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成虫的熏蒸活性以及混配的协同作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0种植物挥发油,通过气相-质谱法和化合物消除法,确定熏蒸活性和协同作用最好的2种挥发油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20种植物挥发油中荆芥挥发油对米象的熏蒸活性最好,LC_(50)为13.27 mg/L。砂仁挥发油表现出最大的协同作用,共毒性因子为107.14。通过化合物消除法评价荆芥挥发油和砂仁挥发油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为胡薄荷酮和(-)-4-萜品醇,对米象熏蒸活性的LC_(50)分别为7.34、8.35 mg/L,优于荆芥挥发油的熏蒸活性。胡薄荷酮和(-)-4-萜品醇按照质量比例61.13∶6.13和1∶1的比例混配,LC_(50)分别为5.91、8.29 mg/L,随着胡薄荷酮比例的增大,混剂对米象的熏蒸活性增强。研究证实了胡薄荷酮和(-)-4-萜品醇作为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防治米象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挥发油 砂仁挥发油 米象 化合物消除法 混配
下载PDF
11种植物源杀虫活性成分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锦霞 李晶 +4 位作者 张丹丹 李娜 付麟雲 丁品 吴孔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1-356,共6页
草地贪夜蛾是2018年入侵我国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对玉米等农作物生产构成重大威胁。为开发新型生物农药产品,提供防效更高的生物农药品种,本研究采用点滴法评价了蛇床子素、大蒜素、补骨脂素、闹羊花毒素Ⅲ、印楝素、对叶百部碱、莨菪碱... 草地贪夜蛾是2018年入侵我国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对玉米等农作物生产构成重大威胁。为开发新型生物农药产品,提供防效更高的生物农药品种,本研究采用点滴法评价了蛇床子素、大蒜素、补骨脂素、闹羊花毒素Ⅲ、印楝素、对叶百部碱、莨菪碱、血根碱、辣椒碱、苦参碱和丁香酚等共11种植物源杀虫活性成分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水平。结果显示:这11种杀虫活性成分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均有毒杀作用,但起效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用药后48、72 h和168 h,不同杀虫活性成分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LD50范围分别为0.212~14.382μg/头、0.191~11.675μg/头和0.164~9.463μg/头。药后72 h毒力大小顺序为:丁香酚>印楝素>闹羊花毒素Ⅲ>补骨脂素>血根碱>大蒜素>苦参碱>莨菪碱>蛇床子素>辣椒碱>对叶百部碱。研究结果为利用丁香酚等活性成分开发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农药新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植物源杀虫剂 杀虫活性成分 毒力
下载PDF
芽孢杆菌嗜铁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邮洲 沈佳慧 +2 位作者 乔俊卿 左杨 刘永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6-276,共11页
嗜铁素(Siderophore)是微生物为适应自然界高氧低铁环境,产生的一类能特异性螯合三价铁离子的小分子化合物。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能通过非核糖体肽合成酶途径(NRPS)或非依赖NRPS途径(NIS)合成一种或几种嗜铁素。芽孢杆菌是目前研究与... 嗜铁素(Siderophore)是微生物为适应自然界高氧低铁环境,产生的一类能特异性螯合三价铁离子的小分子化合物。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能通过非核糖体肽合成酶途径(NRPS)或非依赖NRPS途径(NIS)合成一种或几种嗜铁素。芽孢杆菌是目前研究与生产上应用最多的一类生防细菌,但芽孢杆菌嗜铁素的生防贡献国内外鲜有报道。本文对芽孢杆菌嗜铁素的种类、合成与调控机制、功能与应用(包括竞争作用、抗生作用、毒力作用、环境污染修复作用以及在医药研发上的应用等)进行了系统概述,为解析自然界中芽孢杆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生防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研发嗜铁素和药物偶联的新型靶向农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嗜铁素 嗜铁素药物耦合物
下载PDF
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棉铃虫、绿盲蝽触杀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丛胜波 万鹏 +3 位作者 李文静 李栋 孙俊 尹海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0-253,310,共5页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是两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害虫。为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防治新手段,本文对10种中草药提取物触杀活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种中草药提取物中,苦杏仁杀虫活性最高,药后7 d棉铃虫、绿...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是两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害虫。为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防治新手段,本文对10种中草药提取物触杀活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种中草药提取物中,苦杏仁杀虫活性最高,药后7 d棉铃虫、绿盲蝽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4%和100%。发现苦杏仁粗提物经不同溶剂萃取后发现,氯仿萃取时析出物对绿盲蝽触杀活性最高,药后7 d校正死亡率可达96.9%。硅胶柱分离结果表明,流分L36-48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药后7 d校正死亡率为84.7%。本研究评价了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棉铃虫和绿盲蝽的触杀活性,并对苦杏仁有效成分开展了初步的分离鉴定,以期为两种害虫高效安全的新型药剂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绿盲蝽 触杀活性 苦杏仁 提取物
下载PDF
刀孢蜡蚧菌油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邵云飞 谭家玙 +6 位作者 李成军 刘苏 李世广 朱丞宇 江连强 张鑫 李茂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5-309,352,共6页
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是为害我国苹果、海棠和红叶石楠等果树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已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抗性。本研究测定了本实验室研发的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YJ007油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 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是为害我国苹果、海棠和红叶石楠等果树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已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抗性。本研究测定了本实验室研发的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YJ007油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YJ007油剂500倍稀释液(4.0×10^(5)孢子/mL)处理2、3龄和4龄若虫,药后7 d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17%、92.94%和97.04%。4龄若虫在处理后2 d行动迟缓,处理后3 d,足和头部出现白色菌丝且大量幼虫死亡,最后菌丝布满试虫体表并产出大量孢子。YJ007油剂500倍稀释液对苹果黄蚜7 d的田间校正防治效果为86.78%。因此,YJ007油剂在苹果黄蚜生物防治中具有极大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黄蚜 刀孢蜡蚧菌 油剂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生物杀虫剂组合在有机水稻种植中的作用效果
7
作者 刘蓉 赵薇 +7 位作者 农向群 周燕 石育萍 于丽 杨金娟 王广君 涂雄兵 张泽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0-316,共7页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白僵菌 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红棕象甲幼虫对吡虫啉敏感性测定及中毒行为学反应
8
作者 张楚毓 袁伟钦 +5 位作者 赵建超 李龙伟 吕朝军 陈拓 钟宝珠 覃伟权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红棕象甲幼虫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及其中毒后的行为学反应。[方法]采用经口注射法,研究了吡虫啉处理对红棕象甲高龄幼虫的致死中剂量和致死中时间,并分析了经药剂处理后红棕象甲的形态学变化。[结果](1)在供试剂量下,吡...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红棕象甲幼虫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及其中毒后的行为学反应。[方法]采用经口注射法,研究了吡虫啉处理对红棕象甲高龄幼虫的致死中剂量和致死中时间,并分析了经药剂处理后红棕象甲的形态学变化。[结果](1)在供试剂量下,吡虫啉对红棕象甲幼虫的致死中时间(LT_(50))无显著差异,随供试时间延长,致死中剂量(LD_(50))呈现降低趋势,其中在处理后96 h的LD_(50)为每头0.43μg。(2)在每头25μg剂量吡虫啉处理后10~11 min,红棕象甲幼虫丧失活动能力,而在每头62.5~500μg剂量处理中,试虫丧失活动能力的时长介于1~30 min。(3)吡虫啉处理后红棕象甲幼虫的毒理学症状随处理时间延长依次主要表现为:虫体蜷缩、皱缩、抖动、口器持续大张、体壁松软、体壁僵硬、平衡感缺失后恢复等,其中抖动、口器持续大张、体壁僵硬等现象随时间的延长会反复交替出现。除口器持续大张状态外,其余各状态的出现频率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均在处理后48 h出现。(4)高剂量下个别试虫会出现内容物崩出的现象,且高剂量会更快的完成各毒理学症状的表现。(5)在经过重新喂食后,部分中毒反应出现缓解,其中以口器持续大张状态在喂食后24 h缓解最为明显。[结论]吡虫啉对红棕象甲的LT_(50)与供试剂量大小无明显相关性。经吡虫啉处理后,红棕象甲幼虫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同时在经过重新饲喂取食后,部分症状会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红棕象甲 胃毒活性 行为学反应
下载PDF
4种天然产物对福寿螺肝脏和头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岑小凤 李晶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3-421,共9页
【目的】寻找防治福寿螺的天然杀螺剂并初步探寻其作用机制。【方法】以福寿螺死亡率,肝功能和头足运动能力相关酶活性为综合评价指标测定槲皮素、木犀草苷、芹菜素和香草酸4种天然产物对福寿螺的毒杀活性,并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活性最佳... 【目的】寻找防治福寿螺的天然杀螺剂并初步探寻其作用机制。【方法】以福寿螺死亡率,肝功能和头足运动能力相关酶活性为综合评价指标测定槲皮素、木犀草苷、芹菜素和香草酸4种天然产物对福寿螺的毒杀活性,并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活性最佳的化合物进行RT-qPCR结果验证。【结果】槲皮素、木犀草苷、芹菜素和香草酸对福寿螺24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5.0%、27.3%、23.5%和12.0%;与空白组相比,福寿螺肝脏中的ALT/GPT酶活性分别降低了72.9%、58.9%、66.8%和66.5%,肝脏中AST/GOT酶活性分别升高115.5%、103.8%、70.5%和88.2%;福寿螺头足中AChE活性分别下降43.9%、29.6%、24.8%和42.2%,NOS活性分别下降55.9%、38.8%、37.9%和30.2%。研究发现,槲皮素的杀螺效果最好,并进一步对其进行RT-qPCR测定。在槲皮素胁迫下,福寿螺肝脏中SOD和CAT的mRNA表达量以及头足中SOD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肝脏中IDH的mRNA表达量和头足中TM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槲皮素通过影响福寿螺肝脏和头足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杀螺效果,具有作为植物源杀螺剂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天然产物 肝脏 头足 酶活性
下载PDF
3种蒿属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对米象和烟草甲的生物活性研究
10
作者 苏懿清 杨悦玲 +3 位作者 鲍海燕 杨霞彦 秦赵曦 梁倩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寻找对米象和烟草甲具有良好杀虫和驱避活性的植物挥发油,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藏沙蒿、云南蒿和臭蒿的挥发油,气相质谱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滤纸片法测定挥发油对米象和烟草甲的触杀与驱避活性。藏沙蒿挥发油中含量最... 为了寻找对米象和烟草甲具有良好杀虫和驱避活性的植物挥发油,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藏沙蒿、云南蒿和臭蒿的挥发油,气相质谱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滤纸片法测定挥发油对米象和烟草甲的触杀与驱避活性。藏沙蒿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己酸-3-己烯酯(28.91%),云南蒿挥发油为十六酸甲酯(17.37%),臭蒿挥发油为斯巴醇(14.75%)。藏沙蒿挥发油对米象触杀活性最好,LD50为181.62μg/cm2,臭蒿挥发油对烟草甲触杀活性最好,LD50为38.34μg/cm2。3种蒿属植物挥发油对米象和烟草甲均表现出良好的驱避活性,其中藏沙蒿的驱避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沙蒿 云南蒿 臭蒿 米象 烟草甲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骆驼蓬等植物提取物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马安勤 钟国华 +3 位作者 胡美英 王强 王文祥 孙之潭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采自新疆的植物骆驼蓬、黄花蒿、艾蒿和采自云南恶性杂草紫茎泽兰为植物材料,研究其提取物对萝卜蚜、菜粉蝶、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骆驼蓬甲醇提取物10000μg/mL处理后24和48h,萝卜蚜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3.07%和96 36%;处理后2... 以采自新疆的植物骆驼蓬、黄花蒿、艾蒿和采自云南恶性杂草紫茎泽兰为植物材料,研究其提取物对萝卜蚜、菜粉蝶、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骆驼蓬甲醇提取物10000μg/mL处理后24和48h,萝卜蚜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3.07%和96 36%;处理后24h,对菜粉蝶5龄幼虫和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90 81%和72 13%,均高于其他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盆栽试验表明,骆驼蓬甲醇提取物对萝卜蚜防治效果良好,以10000μg/mL喷施处理后24和48h,防效可达71 34%和89 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骆驼蓬 萝卜蚜 菜粉蝶 斜纹夜蛾 杀虫活性 杀虫植物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2
12
作者 翁群芳 钟国华 +2 位作者 王文祥 罗建军 胡美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60,共6页
采用浸渍生测法测定了采自广东、新疆、湖南的15科28种植物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M eloidogyne incognita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骆驼蓬Peganum harmala、黄文江鱼藤Derris elliptica和火殃勒Euphorbia antiguorum甲醇提取物以1 000μg/mL... 采用浸渍生测法测定了采自广东、新疆、湖南的15科28种植物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M eloidogyne incognita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骆驼蓬Peganum harmala、黄文江鱼藤Derris elliptica和火殃勒Euphorbia antiguorum甲醇提取物以1 000μg/mL处理后48 h,供试2龄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46%、69.28%和70.84%,处理后72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20%、85.45%和81.90%,呈强杀线虫活性.此外,厚果鸡血藤M illettia pachycarpa、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any等12种植物甲醇提取物亦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骆驼蓬、黄文江鱼藤、厚果鸡血藤、桃花心木提取物处理的番茄地上部植株高度分别比对照增长163.35%、90.61%、155.99%和178.08%,地上部鲜质量分别增长191.37%、130.25%、79.25%和124.35%.骆驼蓬、黄文江鱼藤、桃花心木、火殃勒提取物处理后根长分别增长140.57%、93.40%、135.85%和107.55%,均显著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30μg/mL,即6%乳油2 000倍)处理增长率98.11%.黄文江鱼藤提取物处理后根结数2.33个/株,病级最低(1.00),显著低于印楝素2.5μg/mL处理.骆驼蓬、黄文江鱼藤、桃花心木、火殃勒对盆栽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病控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蓬 黄文江鱼藤 桃花心木 火殃勒 南方根结线虫 杀线活性
下载PDF
毛鱼藤酮与鱼藤酮杀虫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30
13
作者 曾鑫年 张善学 +1 位作者 方剑锋 韩建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1-616,共6页
毛鱼藤酮是从杀虫植物毛鱼藤根中分离的杀虫活性物质。以菜粉蝶、甘蓝蚜、柑桔全爪螨、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为试虫比较测定了毛鱼藤酮与鱼藤酮的毒杀、拒食、生长发育干扰和忌避产卵活性。结果表明 :毛鱼藤酮的杀虫活性依昆虫种类而异 ,... 毛鱼藤酮是从杀虫植物毛鱼藤根中分离的杀虫活性物质。以菜粉蝶、甘蓝蚜、柑桔全爪螨、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为试虫比较测定了毛鱼藤酮与鱼藤酮的毒杀、拒食、生长发育干扰和忌避产卵活性。结果表明 :毛鱼藤酮的杀虫活性依昆虫种类而异 ,对柑桔全爪螨、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的活性与鱼藤酮相当 ,其LC50 没有显著差异 ,而对甘蓝蚜和菜粉蝶的活性显著低于鱼藤酮。毛鱼藤酮和鱼藤酮对昆虫均具拒食活性 ,但前者比后者弱。毛鱼藤酮还与鱼藤酮一样对昆虫有一定的生长发育干扰和忌避产卵作用。NADH 泛醌氧化还原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 ,毛鱼藤酮的抑制活性低于鱼藤酮 ,二者抑制中浓度 (IC50 )分别为 5 2 7nmol·mL- 1 和 2 5 8nmol·mL- 1 。根据拒食、受药途径和酶抑制的试验结果分析认为 ,毛鱼藤酮在浸叶处理时对某些昆虫有较高杀虫活性是由于其比鱼藤酮有较低的拒食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鱼藤酮 鱼藤酮 杀虫活性 比较 植物杀虫剂 生物活性 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 抑制剂
下载PDF
生物农药评述 被引量:61
14
作者 张兴 马志卿 +1 位作者 李广泽 冯俊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2-148,共7页
讨论了生物农药的定义、范畴和特点 ,对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述 ,认为生物农药大有发展前途 。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评述 生物体农药 生物化学农药 分类 特点 应用
下载PDF
薇苷菊提取物对桔全爪螨的产卵驱避作用及有效组分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岑伊静 庞雄飞 +1 位作者 凌冰 孔垂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542-2547,共6页
使用甲醇、乙酸乙酯、乙醚提取薇苷菊 Mikania micrantha H.B.K.地上部植株并测试 3种提取物对桔全爪螨 Panonychuscitri Mc Gregor产卵的驱避作用 ,结果发现这些提取物处理后 1d都有显著的产卵驱避效果 ,其中极性最强的甲醇提取物效果... 使用甲醇、乙酸乙酯、乙醚提取薇苷菊 Mikania micrantha H.B.K.地上部植株并测试 3种提取物对桔全爪螨 Panonychuscitri Mc Gregor产卵的驱避作用 ,结果发现这些提取物处理后 1d都有显著的产卵驱避效果 ,其中极性最强的甲醇提取物效果最好 ,处理后 1d的产卵驱避率为 74 .2 2 %。用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依次对薇苷菊甲醇提取物进行萃取 ,生测结果表明只有极性最强的水萃取物具有显著的产卵驱避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薇苷菊甲醇提取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的 6个组分中有 3个对桔全爪螨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 ,但效果都不及提取物 ,说明薇苷菊对桔全爪螨的产卵驱避作用是各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用GC- MS对最有效组分的分析表明 :2 ,2′-亚甲基双 (6 -叔丁基 - 4 -甲基 )苯酚是含量最大的成分 ,占 70 .2 4 % ,β-谷甾醇和岩藻甾醇也是有效成分 ,但含量较低 ,分别占 12 .0 3%和 5 .6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苷菊 桔全爪螨 产卵驱避 有效组分 2 2’-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 谷甾醇 岩藻甾醇
下载PDF
20种植物提取物对几种昆虫的拒食作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东泽 赵杰 +2 位作者 刘志诚 孙兴全 代光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89-93,共5页
对20种植物的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并对有效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水仙Narcissustazettavar.chinensis和乌桕Sapiumsebiferum两种植物的提取液对菜粉蝶Pierisrapae5龄幼虫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供饲叶碟24h后的... 对20种植物的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并对有效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水仙Narcissustazettavar.chinensis和乌桕Sapiumsebiferum两种植物的提取液对菜粉蝶Pierisrapae5龄幼虫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供饲叶碟24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95.22%和87.12%;48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89.64%和79.85%;7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2.56%和54.62%。水仙鳞茎甲醇提取液(简称NTME)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大豆毒蛾Dasychiralocuples和枇杷黄毛虫MelanographiaflexilineataHempson也有非常强的拒食活性。水仙鳞茎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中,浓度为3.0mg/mL时,对小菜蛾3龄幼虫24h和48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94.89%和8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液 活性筛选 拒食作用 菜粉蝶 水仙
下载PDF
竹提取物对棉铃虫幼虫及菜青虫的拒食活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操海群 岳永德 +2 位作者 彭镇华 花日茂 汤锋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 ,质量浓度为 1 0g L的 1 0种供试竹提取物对棉Helicoverpaarmigera铃虫均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 ,1 2h拒食率最高达 95 . 0 3 % ,最低为 74. 0 7% ,其中毛金竹 (Phyllostachysnigravar.henonis)、白纹短穗竹 (Brachystachyuma... 研究结果表明 ,质量浓度为 1 0g L的 1 0种供试竹提取物对棉Helicoverpaarmigera铃虫均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 ,1 2h拒食率最高达 95 . 0 3 % ,最低为 74. 0 7% ,其中毛金竹 (Phyllostachysnigravar.henonis)、白纹短穗竹 (Brachystachyumalbostriatum)提取物对棉铃虫 3龄幼虫的AFC50 (拒食中浓度 )分别为 2 . 0g L、2. 7g L ,但 2 4h、48h拒食率均明显下降。对菜青虫 3龄pierisrapae幼虫的拒食效果以凤凰竹 (Bambusamultiplex)提取物最好 ,2 4h拒食率为 71. 69% ;对 4龄菜青虫的拒食效果以毛金竹提取物最好 ,拒食率为71 . 45 % ,其中毛金竹、白纹短穗竹 2种竹提取物对菜青虫 3龄幼虫的AFC50 分别为 2 .68g L和 3 . 3 7g L。研究结果对于开发环境友好农药以及充分利用竹类资源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提取物 菜青虫 棉铃虫幼虫 拒食活性 环境友好农药 研究结果 拒食效果 拒食中浓度 拒食率 质量浓度 拒食作用 竹类资源 充分利用 var 凤凰竹 金竹 短穗
下载PDF
福建柏精油对蚊虫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17
18
作者 卢钰铎 彭映辉 +2 位作者 扶巧梅 刘敏 郁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99,共7页
为筛选环保型植物源灭蚊剂,从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叶中提取精油,采用浸液法测试了该精油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 IV龄幼虫和蛹的毒杀作用,采用密闭圆筒法研究了该精油对2种蚊虫成蚊... 为筛选环保型植物源灭蚊剂,从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叶中提取精油,采用浸液法测试了该精油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 IV龄幼虫和蛹的毒杀作用,采用密闭圆筒法研究了该精油对2种蚊虫成蚊的熏蒸活性,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福建柏精油对白纹伊蚊IV龄幼虫和蛹的LC50值分别为53.21和144.34μg/mL,对致倦库蚊分别为55.85和147.68μg/mL;在4.36μg/cm3熏蒸剂量下,该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成蚊的KT50值分别为14.63和14.90 min,24 h校正死亡率均为90.00%。从福建柏精油中共检测出16种主要化学成分: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α-蒎烯(α-pinene),为29.25%;其次是马鞭烯醇(bicyclo[2.2.1]hept-3-en-2-ol)10.88%和氧化石竹烯(caryophyllene oxide)9.64%等。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精油对2种供试蚊虫具有显著的杀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植物精油 白纹伊蚊 致倦库蚊 毒杀作用 熏蒸活性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四种菊科植物α-三连噻吩的含量测定及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新国 徐汉虹 +1 位作者 刘新清 赵善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28,共3页
采用HPLC法测定了 4种菊科植物 (万寿菊、孔雀草、鲤肠和深裂刺头菊 )中的光活化杀虫剂α 三连噻吩的含量 同时以致倦库蚊四龄幼虫为试虫 ,测定了 4种植物各部分丙酮提取物的光活化杀虫活性 结果发现 ,4种植物都以根中的α 三连噻吩... 采用HPLC法测定了 4种菊科植物 (万寿菊、孔雀草、鲤肠和深裂刺头菊 )中的光活化杀虫剂α 三连噻吩的含量 同时以致倦库蚊四龄幼虫为试虫 ,测定了 4种植物各部分丙酮提取物的光活化杀虫活性 结果发现 ,4种植物都以根中的α 三连噻吩的含量最高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杀虫活性和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三连噻吩 光活化 杀虫活性 菊科 致倦库蚊 杀虫剂
下载PDF
黄蒿挥发油对蚊虫的毒杀活性及其化学成分 被引量:24
20
作者 周天 郭继勋 +2 位作者 韩德复 邢福 田尚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7-910,共4页
采用培养板浸液法和三角瓶药膜法研究了黄蒿挥发油对蚊虫幼虫和成虫的毒杀效果,采用GC-MS-DS联用分析了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挥发油对淡色库蚊幼虫和成虫具有较高的作用效果,且作用速度较快.对幼虫处理后2d的LC50值约为12.5mg·L-1... 采用培养板浸液法和三角瓶药膜法研究了黄蒿挥发油对蚊虫幼虫和成虫的毒杀效果,采用GC-MS-DS联用分析了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挥发油对淡色库蚊幼虫和成虫具有较高的作用效果,且作用速度较快.对幼虫处理后2d的LC50值约为12.5mg·L-1.综合毒力测定显示,挥发油对成虫具有明显的击倒和致死作用,1μg·cm-2和10μg·cm-2剂量24h致死率分别为70%和100%.黄蒿含挥发油0.38%,共鉴定出38种化合物,检出物占总质量87.53%,其中萜烯类12种,占45.04%,为黄蒿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蒿 挥发油 毒杀 淡色库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