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源及基因型对粳稻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赵沙沙 房振兵 +4 位作者 陈波 潘高峰 潘秀才 赵红 田永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了优化粳稻花药培养技术体系,提高粳稻杂交组合的花药培养效率,选用2种碳源麦芽糖、蔗糖设置不同处理的诱导培养基对10个粳稻F 4杂交组合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粳稻花药培养过程中诱导培养基添加蔗糖花药培养效果要优于麦芽糖。然... 为了优化粳稻花药培养技术体系,提高粳稻杂交组合的花药培养效率,选用2种碳源麦芽糖、蔗糖设置不同处理的诱导培养基对10个粳稻F 4杂交组合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粳稻花药培养过程中诱导培养基添加蔗糖花药培养效果要优于麦芽糖。然后用优化的诱导愈伤培养基对6个粳稻不同世代杂交组合进行花药培养,其中组合J118表现出较好的愈伤组织诱导率(9.90%)和绿苗分化率(14.48%),花药培养力最高(1.43%)。因此,J118是花药培养再生能力强的杂交组合,可作为单倍体育种、基因定位与克隆和遗传转化研究的基础材料,对提高花培育种效率和加速新品种育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花药培养 碳源 基因型 花药培养力
下载PDF
2022年保山市粳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
2
作者 王锦艳 钏兴宽 +4 位作者 李国生 康洪灿 周兴王 尹正钦 何荣满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2022年在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进行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较好的有4个:岫21鉴50、岫21鉴78、岫21鉴40和岫21鉴54,建议以上这4个水稻新品种(系)在保山...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2022年在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进行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较好的有4个:岫21鉴50、岫21鉴78、岫21鉴40和岫21鉴54,建议以上这4个水稻新品种(系)在保山市适宜区域扩大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新品种 区域试验 保山市
下载PDF
2022年辽宁省水稻中熟组区试铁岭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3
作者 李殿平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2期18-21,28,共5页
选择2022年辽宁省水稻中熟组区试铁岭点参试的14个品种,通过观测其株高、总粒数、穗长、每穴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等方法研究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每穗总粒数与穗长正相关,... 选择2022年辽宁省水稻中熟组区试铁岭点参试的14个品种,通过观测其株高、总粒数、穗长、每穴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等方法研究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每穗总粒数与穗长正相关,每穗总粒数与每穴穗数负相关,产量与千粒重负相关。铁岭地区选择分蘖数适中的每穗总粒数多的大穗小粒品种可能更容易高产,但是也容易出现穗下部二次枝梗籽粒灌浆变差、结实率降低的情况,需要改良水稻种植方法与栽培技术,提高结实率,可以更进一步的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中熟组区试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长江下游地区味优高产协同粳稻的品种特性
4
作者 朱天赐 马天封 +6 位作者 柯健 朱铁忠 何海兵 尤翠翠 吴晨阳 王冠军 武立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0-830,共11页
【目的】探明长江下游地区味优高产协同粳稻品种共性农艺与生理特征,为实现区域稻米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于2018年和2022年,分别采用14个和13个常规粳稻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系统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及... 【目的】探明长江下游地区味优高产协同粳稻品种共性农艺与生理特征,为实现区域稻米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于2018年和2022年,分别采用14个和13个常规粳稻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系统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及构成、食味品质及质构特性,以及生物量、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群体光合势(LAD)等农艺与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品种间的食味值和产量具有较大变幅,为此,按食味值和产量进行聚类,将不同水稻品种分为味中低产(ML)、味中高产(MH)和味优高产(GH)3种类型。GH类型品种2年的平均食味值和产量分别为68.5和10.2 t·hm^(-2),较MH和ML综合提高食味值6.8%、产量14.6%。从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表现来看,与MH和ML相比,GH类型品种表现最高的结实率和口感得分。从生物量积累的过程来看,GH类型品种增加了灌浆初期的干物质积累比例,表现最高的抽穗-抽穗后15d的干物质积累。进一步分析此阶段干物质积累成因发现,GH类型品种在稳定增加LAD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茎鞘中NSC的转运率。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结实率与口感得分、抽穗-抽穗后15 d的干物质积累和LAD及NSC转运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保持较高的抽穗-抽穗后15 d LAD(100.4 m^(2)·m^(-2)·d)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灌浆期茎鞘NSC的转运率(79.9%)促进灌浆启动,增加抽穗-抽穗后15 d干物质积累(3.6 t·hm^(-2)),提高水稻结实率(95.4%)和口感(9.6),是该区域味优高产协同水稻品种的共性特征。此外,研发以提高灌浆期NSC转运量和抽穗期植株茎鞘NSC积累为目标的水肥管理技术,有望进一步发挥上述味优高产协同品种的产量和食味品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地区 粳稻 味优高产 结实率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转运
下载PDF
中国高食味北方粳稻与南方半糯粳稻品种理化特性及食味品质的差异分析
5
作者 朱大伟 郑欣 +4 位作者 余静 牟仁祥 陈铭学 邵雅芳 章林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9-483,共15页
【目的】明确我国优质北方粳稻和南方半糯性粳稻稻米理化特性与米饭感官食味品质的差异,为优质粳稻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代表性高食味北方粳稻品种、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为材料,以日本越光大米为对照,系统分析比较2种类型粳米外观品... 【目的】明确我国优质北方粳稻和南方半糯性粳稻稻米理化特性与米饭感官食味品质的差异,为优质粳稻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代表性高食味北方粳稻品种、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为材料,以日本越光大米为对照,系统分析比较2种类型粳米外观品质、淀粉精细结构、蛋白组分、米粉糊化特性、米饭质地和感官食味品质的差异。【结果】虽然3个北方粳稻品种和3个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具有较高的感官食味值,但在淀粉精细结构、蛋白组分、米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地等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米饭感官食味方面,3个高食味北方粳稻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口性(96—98分),3个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表现出较好的冷饭质地(92—100分)。在理化特性方面,3个北方粳稻品种表现出较高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17.6%—19.6%),较低的粗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3个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表现出较低的直链淀粉含量(8.5%—10.5%),较高的谷蛋白及醇溶蛋白含量。在淀粉精细结构方面,3个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较低(均值低54.7%和55.6%),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相似度高。此外,南粳46和宁香粳9号的直链淀粉短链与长链比高于五优稻4号和天隆优619(均值高43.2%)。因此,与北方粳稻相比,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的米粉具有较高的糊化温度、峰值黏度、崩解值,较低的消减值,米饭具有较高的黏度、较小的硬度和弹性。【结论】高食味北方粳稻品种具有较低的糊化温度,适中的硬度和较好的弹性;而高食味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表现出较高的崩解值,其米饭黏度较高,外观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食味 感官评价 淀粉结构 糊化特性
下载PDF
7个优质粳稻品种在寿光地区的种植鉴定
6
作者 王志炜 王一 +5 位作者 刘宏元 朱文银 刘伟 徐建第 王沙沙 陈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在潍坊市寿光市进行7个粳稻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及稻米品质表现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津原U99表现早熟、优质、丰产性较好,适于寿光试验区作优质米种植。圣稻22、圣香1826丰产性好、米质优良、中感稻瘟病,... 在潍坊市寿光市进行7个粳稻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及稻米品质表现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津原U99表现早熟、优质、丰产性较好,适于寿光试验区作优质米种植。圣稻22、圣香1826丰产性好、米质优良、中感稻瘟病,应加强稻瘟病的防治。津原U99、润农303、润农11表现抗稻瘟病,津原985高感稻瘟病,圣稻2620感稻瘟病。该试验为当地品种的合理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 机械插秧 种植鉴定 稻瘟病
下载PDF
浙江省粳稻品种的演替研究综述
7
作者 郭莹 李志瑛 +4 位作者 翟荣荣 叶靖 王文颇 叶胜海 王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较早地开展了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浙江省种植的品种基本涵盖了各种水稻类型,其中粳稻是主要的种植类型,尤其是晚粳稻。虽然自杂交水稻出现后,常规水稻面积占比日益减小,但由于晚粳稻兼顾产量和品质,...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较早地开展了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浙江省种植的品种基本涵盖了各种水稻类型,其中粳稻是主要的种植类型,尤其是晚粳稻。虽然自杂交水稻出现后,常规水稻面积占比日益减小,但由于晚粳稻兼顾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晚粳稻产量影响最大的4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可以通过增加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以及千粒重来提高产量。除了产量的提高之外,稻米品质也成为了晚粳稻育种的主要目标,因此,现在的育种工作已经将米质作为重要育种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对浙江省近20 a通过审定的晚粳稻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的分析,总结浙江省粳稻品种的性状变化,以期为浙江省的粳稻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晚粳稻 品种 产量
下载PDF
超级稻南粳3908在太湖农区毯苗机插种植表现及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8
作者 朱秧林 李晓峰 +4 位作者 孙柳青 娄丽娟 宋秧泉 谢勇 吴桂成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2期81-83,共3页
以超级稻南粳3908为供试品种,在毯苗机插方式下,从品种特性、茎蘖动态、产量和品质等4个方面对其在太湖农区的种植表现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南粳3908在太湖农区毯苗机插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全市稻米产业化开发提供支撑,也为广... 以超级稻南粳3908为供试品种,在毯苗机插方式下,从品种特性、茎蘖动态、产量和品质等4个方面对其在太湖农区的种植表现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南粳3908在太湖农区毯苗机插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全市稻米产业化开发提供支撑,也为广大稻农增收增效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南粳3908 太湖农区 毯苗机插
下载PDF
常香粳1813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亓春杰 仲开泰 +3 位作者 沈敏东 顾蕴倩 韩雪梅 朱正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207-209,214,共4页
常香粳1813是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2017年育成的优质早熟晚粳软香米新品种,高产优质食味佳,在苏南及沿江地区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以常香粳1813在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2年度示范表现为依据,评价了其产量、生育期、品种特性、抗病... 常香粳1813是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2017年育成的优质早熟晚粳软香米新品种,高产优质食味佳,在苏南及沿江地区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以常香粳1813在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2年度示范表现为依据,评价了其产量、生育期、品种特性、抗病性及稻米品质等主要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地域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常香粳1813在吴中区乃至审定范围内同一生态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香粳1813 特征特性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穗分化末期-灌浆初期干旱胁迫对优质食味粳稻根系形态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景秀 周苗 +8 位作者 王晶 王岩 王旺 王开 郭保卫 胡雅杰 邢志鹏 许轲 张洪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7,共15页
【目的】研究穗分化末期至灌浆初期土壤干旱对优质食味粳稻根系形态生理与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水稻抗旱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南粳9108和丰粳1606为供试材料,分别在穗分化末期至籽粒灌浆初期20 d(BAH)、穗分化末期10 d(BH)与... 【目的】研究穗分化末期至灌浆初期土壤干旱对优质食味粳稻根系形态生理与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水稻抗旱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南粳9108和丰粳1606为供试材料,分别在穗分化末期至籽粒灌浆初期20 d(BAH)、穗分化末期10 d(BH)与灌浆初期10 d(AH)设置轻度干旱(LD,ψsoil=−20±5 kPa)、重度干旱(SD,ψsoil=−40±5 kPa)及常规水分(CK)处理。【结果】1)在处理结束当天、处理结束后10 d、穗后30 d与成熟期,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干质量与根系活力均表现为SD<LD<CK,根冠比呈相反趋势。在处理结束时,BAH时段SD、LD均与CK差异显著,除根冠比外,BH、AH时段SD与CK差异显著,LD与CK无显著差异。处理结束后10 d、穗后30 d与成熟期,BAH时期SD与CK差异显著,除根尖数外LD与CK差异不显著,BH时期SD根系部分指标与CK差异显著,AH时期水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在处理结束时、处理结束后10 d、穗后30 d与成熟期,剑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表现为SD<LD<CK,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相反趋势。在处理结束时,BAH时段SD、LD各指标均与CK差异显著,除Ci外SD、LD间差异也显著,BH、AH时段SD各指标均与CK差异显著,LD与CK差异不显著。在处理结束后10 d、穗后30 d与成熟期,BAH时段SD与CK差异显著,LD与CK差异多不显著,BH时段SD的Pn、Tr、Fv/Fm较CK差异显著,而AH时段各指标在水分处理间差异多数不显著。3)三处理时段下各胁迫处理间产量均表现为SD<LD<CK,BAH、BH时段不同水分处理间差异显著,AH时段LD、CK间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均与SD差异显著。【结论】BAH时期轻度干旱、重度干旱均会抑制根系生长与叶片光合能力,显著降低产量,其中轻度干旱影响较小。BH时期土壤重度干旱时,根、叶形态生理指标在处理结束后难以恢复至对照水平,AH时期轻度干旱、重度干旱处理各指标在处理结束后能较快恢复。可见,在穗分化末期至灌浆初期,水稻根系和叶片生长对穗分化末期干旱胁迫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分化末期至灌浆初期 优质食味粳稻 干旱胁迫 根系形态生理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苏香粳100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1
作者 高俊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102-103,共2页
苏香粳100是由江苏省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香稻新品种,通过采用大棚育秧、机械栽插、无人机飞防、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等技术配套,在安徽省来安县施官镇顿丘村示范种植取得较好收成,探索出了一条丘陵地区优质稻种植增产... 苏香粳100是由江苏省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香稻新品种,通过采用大棚育秧、机械栽插、无人机飞防、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等技术配套,在安徽省来安县施官镇顿丘村示范种植取得较好收成,探索出了一条丘陵地区优质稻种植增产增收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粳稻 苏香粳100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优良食味、低谷蛋白香粳稻新品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涛 赵庆勇 +6 位作者 朱镇 赵凌 姚姝 周丽慧 赵春芳 张亚东 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5,共11页
【目的】选育低谷蛋白新品种是功能性水稻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满足肾脏病患者对人体健康和稻米品质的需求,迫切需要在育种中加强对功能性和食味品质的协同改良。【方法】以具有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p和香味基因fgr的优良食味粳稻品... 【目的】选育低谷蛋白新品种是功能性水稻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满足肾脏病患者对人体健康和稻米品质的需求,迫切需要在育种中加强对功能性和食味品质的协同改良。【方法】以具有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p和香味基因fgr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与含低谷蛋白基因Lgc1的日本粳稻品种LGC-1杂交、回交,利用与目标基因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进行跟踪检测并结合田间选择,在BC2F6获得5个新品系。以亲本南粳46和LGC-1为对照,对新品系的农艺、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与LGC-1相比,新品系的谷蛋白含量和可吸收蛋白含量相当,食味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且综合性状优良,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适宜在江苏不同稻区进行种植。【结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作为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能够显著提高优质、高产、低谷蛋白水稻品种的选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低谷蛋白含量 优良食味 香味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水稻优良品种南粳46及其衍生品种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凌 朱镇 +4 位作者 陈涛 赵庆勇 赵春芳 张亚东 王才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8-660,共13页
南粳4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粳稻品种,食味品质优良、抗条纹叶枯病、丰产性好。本研究采用系谱图法对南粳46的系谱来源及衍生品种进行了总结,测定和分析了南粳46及20个衍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重要功能基因的等位基因型分析... 南粳4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粳稻品种,食味品质优良、抗条纹叶枯病、丰产性好。本研究采用系谱图法对南粳46的系谱来源及衍生品种进行了总结,测定和分析了南粳46及20个衍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重要功能基因的等位基因型分析。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首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被作为核心亲本广泛利用,至2022年共衍生出3代29个品种,分别在上海、安徽、湖北、江苏、辽宁、河北通过审定并推广应用,衍生品种在江苏及周边地区优质稻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南粳46衍生品种在外观品质、籽粒理化特征和淀粉粘滞性特征值上存在较大的变异,其次是米饭食味品质,生育期、株高、产量相关性状和加工品质的变异范围最小。重要功能基因的等位型分析发现,随着和南粳46不同等位型的品质基因数量的增加,品种的米饭食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利用南粳46为核心种质的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外观品质、籽粒理化特征和淀粉粘滞特性的选择,其次是米饭品质性状和产量,从而达到选育优良后代的目的。同时,在选择亲本时还需要关注稻瘟病抗性基因的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南粳46 系谱 衍生品种
原文传递
毯苗机插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在太湖地区优质粳稻上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史平 李晓峰 +4 位作者 庄玮 凌学林 尤娟 杨晨晨 洪楠楠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水稻生物降解膜覆盖技术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生长,节约劳动力成本,缓解太湖地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符合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为了探索毯苗机插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在太湖地区优质粳稻上的应用效果,以优质... 水稻生物降解膜覆盖技术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生长,节约劳动力成本,缓解太湖地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符合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为了探索毯苗机插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在太湖地区优质粳稻上的应用效果,以优质粳稻南粳46为供试品种,设置覆膜和不覆膜2个处理,2021-2022年开展了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毯苗机插生物降解地膜能提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产5%左右,能缩短全生育期4~5 d,显著抑制杂草发生,大幅降低农药施用量。综合来看,应用毯苗机插生物降解地膜能降低生物降解地膜成本,配套完善农机设备,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地膜 产量 生育特性 杂草 成本 效益
下载PDF
不同促花肥与保花肥配方对粳稻产量与产量结构的影响
15
作者 张跃 顾松平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为了探讨在湿润渗透施肥法下,水稻促花肥与保花肥使用N与P2O5的不同配方组合对粳稻产量与产量结构的影响,选用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粳稻品种淮稻5号为试验材料,将磷酸二铵、过磷酸钙与普通尿素在水稻促花肥中进行配施,设置1个不施促花... 为了探讨在湿润渗透施肥法下,水稻促花肥与保花肥使用N与P2O5的不同配方组合对粳稻产量与产量结构的影响,选用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粳稻品种淮稻5号为试验材料,将磷酸二铵、过磷酸钙与普通尿素在水稻促花肥中进行配施,设置1个不施促花肥与保花肥对照和3种促花肥施肥模式(处理1—3)。结果显示:施促花肥与保花肥的3个处理间水稻产量及产量结构无统计学意义,其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24.5%;促花肥中增施P2O5的2个处理(处理1、2)平均较对照增产26.5%,比促花肥只施尿素的处理3增产5.2%;促花肥中增施磷酸二铵的处理1比增施过磷酸钙的处理2增产2.3%。因此,粳稻一定要施促花肥与保花肥。建议在粳稻施促花肥时,增施磷酸二铵(8 kg/667 m^(2))或过磷酸钙(20 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肥 促花肥 保花肥 粳稻 产量结构 产量
下载PDF
通榆县园林树木盐碱危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16
作者 于大鹏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2期52-54,共3页
针对通榆县园林树木盐碱危害问题,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和验证。首先,通过对通榆县园林树木盐碱危害现状的调查,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其次,结合国内外关于园林树木盐碱危害防治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技术与方... 针对通榆县园林树木盐碱危害问题,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和验证。首先,通过对通榆县园林树木盐碱危害现状的调查,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其次,结合国内外关于园林树木盐碱危害防治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技术与方法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在实施防治措施的过程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地点和对象,明确了监测/测试指标,以便准确评估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的防治措施对已建成绿地和新植园林树木的盐碱危害具有显著的治理效果。最后,通过分析防治措施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以及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盐碱危害 防治技术 通榆县
下载PDF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宁香粳9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方先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为明确宁香粳9号在安徽庐江县种植的适宜播期及密度条件,本试验对该品种水稻的产量构成、产量、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等部分指标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播期及密度组合下,以6月9日播种、移栽密度22.5万穴/hm^(2)或者6月19日播种、移栽密... 为明确宁香粳9号在安徽庐江县种植的适宜播期及密度条件,本试验对该品种水稻的产量构成、产量、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等部分指标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播期及密度组合下,以6月9日播种、移栽密度22.5万穴/hm^(2)或者6月19日播种、移栽密度27万穴/hm^(2)的处理产量较高,分别达到11 142.02、11 079.82 kg/hm^(2),2个组合处理下稻米品质较高。实践表明,在适合播期内迟播、适当增加密度可协调宁香粳9号的产量结构,提高产量及品质,为该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移栽密度 宁香粳9号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籼粳杂交稻品种春优83在余杭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18
作者 马伟洪 金明浩 汪璐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64-868,共5页
春优83是余杭区从中国水稻研究所引进的超高产籼粳杂交稻新品种,从2023年度余杭区生产示范表现来看,该品种具有植株长势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抗倒等特点,多点示范平均产量达12 920 kg·hm^(-2)。其高产栽培技术为培育带蘖壮秧... 春优83是余杭区从中国水稻研究所引进的超高产籼粳杂交稻新品种,从2023年度余杭区生产示范表现来看,该品种具有植株长势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抗倒等特点,多点示范平均产量达12 920 kg·hm^(-2)。其高产栽培技术为培育带蘖壮秧、适龄移栽、精准施肥、好氧灌溉和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优83 籼粳杂交稻 余杭
下载PDF
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龙稻205的选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宪楠 王麒 +3 位作者 孙羽 宋秋来 李希臣 李琬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期109-110,共2页
龙稻205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2009年以龙稻27为母本、绥粳7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选择方法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优点。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220008)。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 龙稻205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2009年以龙稻27为母本、绥粳7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选择方法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优点。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220008)。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稻205 粳稻 优质 选育
下载PDF
优质耐盐水稻新品种南粳盐1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亚东 朱镇 +10 位作者 陈涛 赵庆勇 姚姝 周丽慧 赵凌 赵春芳 梁文化 路凯 魏晓东 赫磊 王才林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3年第1期67-70,共4页
南粳盐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沈农9903为母本、耐盐粳稻品种盐丰47为父本杂交,于2017年育成的一个优质、早熟、综合丰产性好的耐盐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较强,全生育期148.8 d,比对照盐稻12... 南粳盐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沈农9903为母本、耐盐粳稻品种盐丰47为父本杂交,于2017年育成的一个优质、早熟、综合丰产性好的耐盐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较强,全生育期148.8 d,比对照盐稻12号早熟2.7 d。南粳盐1号株高88.1 cm,穗长15.4 cm,有效穗数19.0万个/667 m^(2),总粒数123.3粒/穗,结实率86.8%,千粒质量25.5 g。2018—2019年2年的稻瘟病综合指数均为5.0,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均为5级,白叶枯病抗性2年最高级均为5级;2018年条纹叶枯病发病率为13.3%,表现为3级;2019年条纹叶枯病发病率为21.8%,表现为5级。2019年0.5%土壤盐浓度下苗期耐盐级别为5级,0.3%盐浓度下全生育期鉴定为3级。稻米品质达农业行业标准NY/T 593—2021《食用稻品种品质》2级。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10451,适宜在江苏省、山东省沿黄稻瘟病轻发的粳稻区土壤含盐量0.5%以下的盐碱地用淡水灌溉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盐 南粳盐1号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